上海环城再生能源有限公司会搬迁吗
不会。截止2022年12月2日上海环城再生能源有限公司还在正常运营中,没有要进行搬迁的消息发出,所以不会搬迁。上海环城再生能源有限公司是由上海环境集团有限公司与威利雅环境服务中国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的中外合资企业。
上海生活垃圾的现状
1、全市生活垃圾13740吨/日(包括有害垃圾4?7吨/日、塑料废弃物1313吨/日、大件垃圾86吨/日),餐厨垃圾1100吨,建筑垃圾37800吨,工业垃圾36119吨。
2、生活垃圾长期处于处理能力不足,历史积累大。仅靠老港、黎明两座生活垃圾填埋场承担全市45?3%生活垃圾处置量,其余
54.7%靠三林应急中转场和219处简易堆点露天堆放,在城市周围形成包围圈,破坏城市景观,污染大气、土地和水体阻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严重公害。
3、垃圾的处理技术落后,处理水平低,与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形象不符。生活垃圾日产出量为13740吨的大城市,仅有二座日处理能力,还有数量不少的垃圾采用简易填埋。
4、管理体制落后,不适应城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的要求。固体废弃物的管理法规不健全,政策导向不明确,环卫部门既是监督机构,又是执行单位,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体制。加之社会和企业积极性未能发挥出来,垃圾治理没有竞争,致使垃圾收运和处置缺乏资金,基本处于行业垄断或地域垄断的局面。
由此可见,源源不断、大量产生的生活垃圾一直是大城市的心腹之患,传统的填埋方法不但占用大量土地,污染地下水,还使垃圾中大量可以利用的资源白白流失。过去三年中,上海建起了吞噬垃圾的“巨胃”,经过“消化”、“吸收”,许多人见人厌的垃圾竟然变成了新的资源。
2000年9月,被上海市列为重大工程项目、总投资高达6.5亿元的我国首座千吨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在浦东御桥工业小区开工兴建,占地120亩,年垃圾处理量高达36.5万吨,除确保自身厂用电力外,每年还可为申城供电1亿度。
一年后,上海市第二座垃圾焚烧发电厂——江桥生活垃圾焚烧厂项目,在沪正式签约并动工兴建。
在上海的御桥和江桥,一东一西,建立起两座大规模的垃圾焚烧发电厂。两座垃圾发电厂,日处理的干垃圾量可以达到3000
吨,一年可以发电2亿度以上。
2006年8月10日报道:
高温下的上海江桥生活垃圾焚烧厂,平均每天吞食1900多吨垃圾,吐出31万千瓦时电。这家生活垃圾焚烧厂,日前通过了国家环保总局验收。
据《解放日报》报道,上海江桥生活垃圾焚烧厂占地13.6公顷,总投资9.2亿元,设有3条焚烧线。其主要职责是为城市每天产生的大量生活垃圾"减负",但利用垃圾发电也令人瞩目。据运营单位--上海环城再生能源有限公司介绍,今年1月至7月,该厂共焚烧处理垃圾39.5929万吨,总发电量达8292.63万千瓦时,其中并网发电6387.108万千瓦时。特别是入夏以来,35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屡屡笼罩上海,江桥生活垃圾焚烧厂的发电量与垃圾量一同上涨。如按每户每天用电8千瓦时计算,仅7月份上海江桥垃圾焚烧厂的并网发电量,就可供3.9万户居民使用。
2009年建成的上海闵行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厂,日焚烧处理生活垃圾可达3000吨,处理能力超过了目前上海市已建成的日处理量分别为1000吨和2000吨的御桥、江桥两座垃圾焚烧厂的总和。据介绍,上海闵行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厂若满负荷运行,每天将可发电90万千瓦时,若按每户上海居民每天使用3个40瓦电灯照明4小时计算,该垃圾焚烧处理厂每天发的电,可点亮400万户上海人家中近一半家庭。
一、充分利用太阳能:太阳能的利用有被动式利用(光热转换)、光化转换和光电转换三种方式,是一种使可再生能源被利用的新兴方式。使用太阳电池通过光电转换把太阳光中包含的能量转化为电能。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太阳光的热量加热水。利用太阳光的热量加热水并利用热水发电。利用太阳能进行海水淡化。
二、充分利用核能。核能最大的用途是发电,还可以用作其它类型的动力源、热源等。
三、充分利用地热能是由地壳抽取的天然热能,运用地热能最简单和最合乎成本效益的方法就是直接取用这些热源,运用钻探的手段来获取地热能。地热能的利用可分为地热发电和直接利用两大类。
四、充分利用水力资源。通过水力发电工程开发利用,将水流体中含有的能量天然资源,转化为人类可以利用的能源,例如水力发电。
五、充分利用风能。风力发电就是应用风能的一个典型例子,风能本身环保,低碳,但是地域限制较大,如何利用好风能一直是我们需要探讨的课题。风能可为温室气体减排带来巨大潜力。陆上风能已在许多国家得到迅速推广,更多风能并入供电系统在技术上也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障碍。
六、充分利用生物质能。依据来源的不同,可以将适合于能源利用的生物质生物质分为林业资源、农业资源、生活污水和工业有机废水、城市固体废物及畜禽粪便等五大类。其蕴藏量极大,仅地球上的植物,生产量就像当于人类消耗矿物能的20倍。在各种可再生能源中,生物质是贮存的太阳能,更是一种唯一可再生的碳源,可转化成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 。
七、充分利用海洋能。海洋能是海水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温差能、潮汐能、波浪能、潮流能、海流能、盐差能等。
八、充分利用地热能。
九、充分利用潮汐能。
十、充分利用盐差能。 盐差能是两种含盐度不同的水体相混时放出的一种能量。其广泛分布于陆地江河入海处。两种水体的含盐浓度相差越大,它们之间产生的盐差能就越多。
十一、可燃冰。因其外观象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可燃冰是替代石油、天然气的一种重要能源。但暂时不可大范围使用,还在研究中。
十二、细菌发电,即利用细菌的能量发电。作为一种绿色无污染的新型能源,细菌发电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逐步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核能以及生物质能等存在于自然界中的能源被称作“可再生能源”,由于这些能源对环境危害较少因此又叫做“绿色能源”。开发绿色能源是解决能源危机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面对能源危机,许多国家都在大力研究和开发利用“绿色能源”的新技术新工艺,并且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就。目前“绿色能源”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已达到15%—20%,今后由石油、煤炭和天然气三种传统能源唱主角的局面将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