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啤酒发电:澳大利亚出口受阻,卖不出去的啤酒倒入废水处理厂
受疫情影响,澳大利亚出口贸易大幅萎缩,经济状况持续下行。到目前为止,澳大利亚国内各餐馆和酒吧已经关闭了5个月,餐饮业受到沉重打击。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由于消费市场萎缩,澳大利亚现有成吨的啤酒堆积如山,无法售出。南澳大利亚州甚至用过剩的啤酒和麦芽酒为污水厂供电。近期,在南澳首府阿德莱德市,为了解决积压在仓库的啤酒和过期的麦芽酒,政府决定将数百万升的啤酒转化成可再生能源,为该市的废水处理厂提供电力。这项措施的大致流程是先把工业废料、废水同啤酒混合起来,它们在一定温度下可产生沼气,沼气通过热能转化为电能,这样就能为污水处理设施供电。
据阿德莱德市当地媒体报道,用啤酒产生的沼气转化而来的电能能够解决污水处理厂80%以上的供电需求。阿德莱德市市长马丁·赫斯对此表示赞赏,称这一举措很好地解决了啤酒过剩和电能不足的问题,可谓是一举两得。南澳污水处理公司经理丽莎·汉南特说道:“我们每周添加15万升啤酒用来发电,效果很好。事实上,在今年5月份,污水处理公司就生产了约35万立方米的沼气,这打破了我们去年的记录。”丽莎称,这足以为当地1200户的家庭提供用电。
据悉,澳大利亚最大的啤酒生产商“狮王啤酒”近日表示,该公司将清空超过9万桶的仓储啤酒,将其用于新能源发电。这会给啤酒厂带来了巨额损失,不过澳方政府表示,这将给当地居民带来新的“福祉”,值得各大企业效仿。
作者:张均益
2007 年 12 月 7 日,澳大利亚工党陆克文 ( Kevin Rudd) 政府执政后,先后实施了一系列不同于前届政府的新政策,包括: 签署京都议定书、制定明确的减排目标 ( 到 2050 年澳大利亚在 2000 年水平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0% ) ,制定新的能源和资源安全政策,强化环境保护政策,改组资源、工业与旅游部并调整其职能,大幅增加强制性可再生能源目标,加强区域和多边协商与合作,自觉履行澳大利亚的国际义务等,这些都和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相一致。这意味着未来的澳大利亚矿业与土地资源管理政策会更加顺应全球化发展趋势,同时,新政府倡导: ①发展清洁煤炭技术②强调发展可再生能源③鼓励发展能源创新技术④进行能源市场改革⑤计划制定能源与资源安全白皮书⑥大力促进能源效率⑦加速自由贸易区谈判⑧加速能源与环境技术国际合作⑨建立全球共同危机应对机制等。
1. 发展清洁煤炭技术
在 2008 ~2009 财年预算中,新成立的资源、能源与旅游部在其预算说明中,提出了 3 项旗舰的新政策计划,其中之一是 “国家清洁煤计划”,该计划的基本目的是: 加速清洁煤技术在澳大利亚的开发和利用。国家清洁煤计划启动于 2008 年 7 月 1 日,并支持部署低排放技术战略直到 2030 年。国家清洁煤基金将在最初 7 年内支持国家清洁煤计划,即从 2008 年 7 月 1 日一直到 2015 年 6 月 30 日。
清洁煤技术早在 20 世纪 90 年代特别是 21 世纪初就在世界许多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加拿大、英国等开展了全面研究。美国在 20 世纪 70 ~80 年代开始进行对煤炭清洁技术的研究,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美国能源部正式与产业界和相关州机构开展了清洁煤技术项目研究,2002 年,美国布什总统正式提出了 “国家清洁煤计划”,以作为改善美国能源安全与环境的措施之一。日本也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就开始了清洁煤技术研究,1995 年成立了 “清洁煤技术中心”,专门负责开发 21 世纪煤炭利用新技术课题。2000 年,日本政府又公布了 “21 世纪煤炭计划”,提出分三阶段开发清洁煤技术等。
澳大利亚约 80% 的电力来源于煤炭。作为国家清洁煤计划的一部分,陆可文政府宣布将建立一个5 亿澳元的国家清洁煤基金 ( National Clean CoalFund) 。在该国家清洁煤基金中,目前至少投资 3 个项目: ①投资 5000 万澳元的位于昆士兰州的试验煤炭气化厂项目②投资 5000 万澳元的位于新南威尔士州的碳捕获与储藏项目③投资 500 万澳元在西澳大利亚州填图和试验碳储藏潜力项目。在清洁煤技术方面,国家清洁煤基金将产生价值约 15亿澳元的投资活动。
2. 发展可再生能源
新成立的资源、能源与旅游部在 2008 ~ 2009 财年预算中,提出了设立可再生能源基金 ( Renewable Energy Fund) 计划。设立可再生能源基金的目的,是通过在较大范围内和商业规模上演示可再生能源新技术,加速可再生能源新技术在澳大利亚的商业化应用。发展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目前也是世界能源利用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在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法国、荷兰、韩国等都有相关的发展可再生能源计划和研究项目。美国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就明确提出了发展可再生能源,2001年布什总统入主白宫后,相继制定了一系列加速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政策和措施。2009 年 1 月 20 日奥巴马新政府执政后,也把进一步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其经济振兴计划的突破口。
在澳大利亚联邦政府 2008 ~2009 财年预算中,公布的可再生能源基金为 5 亿澳元,拨款从 2009 ~2010 财年开始。最先的可再生能源基金资助将是地热能源,将投资 5000 万澳元用于地热钻探项目。澳大利亚全面重视可再生能源发展转折点应始于 2000 年。当年澳大利亚议会通过了 《可再生能源 ( 电力) 法 2000》,并依据该法于 2001 年 2 月 12 日成立了可再生能源管理者办公室 ( Office of the Renewable Energy Regulator) ,专门负责监督、管理澳大利亚政府可再生能源目标的实施工作。
3. 发展能源创新技术
在资源、能源与旅游部 2008 ~2009 财年预算中,同时也提出了另一项新政策计划———设立能源创新基金 ( Energy Innovation Fund) 。建立该能源创新基金目的是: 投资关键的清洁能源技术研究,加速新的创新能源清洁技术发展,以实现中长期二氧化碳排放减少的目标。设立该基金的目的也是要确保澳大利亚在清洁能源技术研究与开发中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进入 21 世纪,能源创新技术是世界各国能源领域研究的重点,也是竞争的焦点。各国都相继投入巨幅资金,来研究能源创新技术问题。
2007 年 11 月 21 日,陆克文刚当选联邦总理不久就宣布,在未来 6 年内,将在新能源创新基金名下投资 1. 5 亿澳元,用于关键清洁能源技术研究。包括: 为澳大利亚太阳能研究所投资 5000 万澳元,显著扩大太阳能热研究能力为通用清洁能源研究和发展投资 5000 万,包括能源效率、能源储藏技术和氢运输燃料投资 5000 万澳元用于光电研究和开发,以维护澳大利亚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能源创新基金在2008 年7 月1 日启动,延续4年,直到 2012 年。
4. 加快实施能源市场改革
在新成立的资源、能源与旅游部中,专门成立了从事能源市场改革工作的能源市场改革局,以加速推进能源市场改革,加大能源市场改革的力度,满足应对世界新形势、新发展、新挑战的需要。
5. 制定能源与资源安全白皮书
2008 年 5 月 28 日,澳大利亚联邦总理陆克文在澳大利亚矿产理事会每年晚餐会上宣布,将制定能源问题白皮书。在白皮书中将阐述联邦政府在能源问题上的政策和立场,同时明确,政府打算采取措施,确保提供清洁、足够、可靠和用得起的能源供应,以满足到 2030 年能源消费预期增长 44% 、到 2050 年能源消费预期增长 80% 的要求。能源白皮书将由资源与能源部长负责制定。
6. 大力促进能源效率
在 2008 ~2009 财年联邦资源、能源与旅游部的预算中,也明确提出了要达到的能源效率目标。与此同时,联邦政府部门还加快了制定新的 “国家能源效率框架”( National Framework for Energy Efficiency,NFEE) 的步伐与进程。
澳大利亚国家能源效率框架的目的是要取得澳大利亚能源效率显著提高的业绩,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它涵盖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克服阻止市场提高实际能源效率经济潜力的各种障碍和挑战因素。它着重需求方的能源效率,主要是住宅、商业和工业界,也关注能源转化过程中的能源利用问题,并探讨解决可影响能源效率选择的中间商因素。
国家能源效率框架 ( NFEE) 发展的基本过程是: 2002 年 11 月,能源部长理事会 ( Ministerial Council On Energy) 支持制定国家能源效率框架的建议。2004 年 8 月,能源部长理事会承诺实施包含 NFEE 第一阶段的一揽子政策措施。2004 年 12 月,能源部长理事会批准 NFEE 一阶段 2005 ~2007年政策措施 8 个高层次实施计划。陆克文新政府执政后,2007 年 12 月 13日,第 14 次能源部长理事会会议在西澳大利亚州首府珀斯召开,参加会议者的联邦和州与领地能源部长同意以下一揽子新能源效率措施: ①扩大和提高最低的能源业绩标准计划②加热、通风和空调高效率系统战略③分阶段去除低效白炽灯照明④通过绿色租约加强政府领导⑤制定国家热水战略措施,以后考虑。该一揽子新能源效率措施也是国家能源效率框架第二阶段的措施。
提高能源 ( 使用) 效率目前也是国际上的重要发展趋势。美国、加拿大、日本、德国、法国、英国、瑞典、荷兰等世界许多国家都在开展此项行动。
7. 加大能源与环保技术的国际合作力度
陆克文政府执政后,继承和加大了在能源与环保技术方面同国际社会进行合作的力度,集中体现在对 APP 承诺的重视和对 APP 项目的投资增加上。所谓 APP,即关于清洁发展与气候的亚太合作关系框架 ( Asia-PacificPartnership on Clean Development and Climate) ,是一个创新性的国际社会新努力,旨在加速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技术。参加伙伴国包括澳大利亚、中国、印度、日本、韩国、美国等。该合作关系框架建立的主旨是: ①创造一个自愿的、非具法律约束性的国际合作框架,在合作国间通过具体和实质性的合作,促进现有的新兴的和长期成本有效、清洁、有效率的技术和实践的开发、传播、利用和转让,取得具体成果②提升和创造有利的环境以帮助实现这种努力③促进各自国家污染减少、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目标的实现④提供一个在清洁发展目标框架内探讨合作国或伙伴国之间各自有关涉及相互联系的发展,有关能源、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的政府论坛,同时也是提供分享、制定和实施各自国家发展和能源战略经验的论坛。
8. 推进和加快建立自由贸易区谈判
2008 年 11 月 15 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的 20 国会议上,澳大利亚总理明确表示,澳大利亚将加快与各主要贸易伙伴就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包括澳大利亚与东盟、澳大利亚与中国、澳大利亚与日本、澳大利亚与印度、澳大利亚与海湾合作理事会等的自由贸易区谈判等。
建立自由贸易区,加强贸易关系和往来,促进经济发展,消除贸易障碍,也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9. 建立全球共同危机应对机制
澳大利亚新政府执政后,积极参与建立全球共同危机应对机制,包括与国际社会一道,采取积极措施,应对经济危机等。此外,澳大利亚新政府也积极参与各种对话机制,寻求互利共赢。
事实上,进入 21 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速度的加快,随着人类面临共同危机的日益明显和突出,如能源问题、气候变化等,澳大利亚各州和领地政府都在积极开展行动,努力顺应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与潮流。以发展可再生能源为例,南澳大利亚州在 “南澳战略计划”中确立支持发展可再生能源,目标是,到 2014 年,可再生能源生产和消费要在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比例达到20%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到2014 年,在2000 ~2001 年的水平上,提高政府建筑物能源利用效率 25%
西澳大利亚州政府 ( 工业与资源部) 则在 2007 ~2008 年度制定了 “可再生能源工业发展战略”,确立了可再生能源工业发展计划和目标,并优先发展生物燃料等。
昆士兰州则于 2008 年建立了一个 5000 万澳元的可再生能源投资基金( Queensland Renewable Energy Fund) ,以支持可再生能源生产技术的开发和利用。此外,昆士兰州政府还于 2008 年 11 月成立了清洁能源办公室,专门从事帮助投资者、能源公司或其他兴趣方在昆士兰州建立清洁能源产业。清洁能源办公室的主要职能是: ①支持清洁能源计划的恰当政策框架,向政府提出建议②鉴别、填图和追索潜在的可再生能源位置③去除可再生能源工业发展的管理障碍④制定合作计划,鼓励私人行业投资和启动清洁能源工业,包括研究与发展以及新技术的示范⑤在设计强制性的可再生能源目标计划方面与联邦政府密切合作,确保昆士兰州的利益在国家层面上能得到保护⑥与电力工业密切合作,以帮助需求方创新能源效率⑦帮助部署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
所有这些事例均确凿无疑地表明未来澳大利亚矿业及土地资源管理会更加顺应全球化发展趋势。
有一点需要指明的是,在联邦政府层面上,在原工业、旅游和资源部“战略 计 划 2006 ~ 2009 ” 中,霍 华 德 政 府 将 “全 球 融 合” ( Globalintegration) 放在第八位,而在现创新、工业、科学与研究部的 “战略计划2007 ~ 2010” 中,则将 “全球融合” 放在第二位,可能隐含着陆克文政府与霍华德政府在应对全球化问题上重视程度的不同,即陆克文政府更顺应、更重视全球化趋势。
这是每一个首次来到此地的人,发现眼前既没有街道,也没有城镇,只有干燥的沙漠时,心中都会升起的疑问。
其实,位于澳大利亚中南部的库伯佩迪镇,不但藏有全球最多的宝石级蛋白石(即欧泊)而被称为世界欧泊之都,还是3000多人的家园。
只不过,镇上大部分的设施都藏在矿洞中,地表主要是矿洞入口以及荒凉的沙漠景观,所以才会让人难觅踪影。
“库伯佩迪”这个词来源于土著语言,意思是白人的洞,实际上指的是这个小镇是从一个采矿场发展起来的。
1915年,探险家威尔·哈奇森和三名同伴一起,穿越南澳大利亚干旱的内陆地区寻找黄金,但是沿途什么也没找到。
直到他们来到位于阿德莱德以北约850公里处的砂岩地带,在这片荒凉的沙漠中,才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
这里有一些岩石的裂缝中散发着彩虹般的光芒,在敲开岩石的外层后,泛着“游彩”的蛋白石便显露出来。
所谓“游彩”,指的是从不同的角度观看,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这让它看上去像一个万花筒,拥有游彩的蛋白石被称之为宝石级蛋白石。
蛋白石历来都是欧洲皇室所珍视的宝石,从13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王冠,到16世纪伊丽莎白女王一世的首饰,再到19世纪拿破仑送给至爱的礼物,都可以看见它的身影。
这些石头不但珍贵,还极其稀有,当时已知的来源只有斯洛伐克的矿山,而且那里多为颜色不能变化的普通蛋白石,宝石级蛋白石的含量极为有限。
反观哈奇森在南澳发现的蛋白石矿床,无论是规模还是宝石级蛋白石的占比都远超斯洛伐克的矿山,这让他感到极度兴奋。
于是哈奇森决定在此地建立石场加以开采,但是沙漠的气候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这里白天最高接近50 ,夜间气温又会骤降至冰点。
矿工根本忍受不了这种极端的天气,更别提在那里长期工作,为了保证矿场能够正常运作起来,必须解决这道难题。
不得不说,在人类无穷的创造力面前,任何困难都不足为惧,任何难题都有解决之道。
哈奇森以及后面来的矿主为了寻找财富,并没有选择退却,也没有直接暴露在日光下面,地面不是酷热难当吗?那就睡在矿洞里。
据说在听完一战中归来的士兵介绍住在“防空洞”的经历后,他们很快发现居住在地下躲避酷热天气,在该地区具有极大的可行性。
这个地区气候干旱,很少下雨,土质十分坚固,既不用担心矿洞被洪水淹没,也不怕矿洞会垮塌。最关键的是,不管地面温度如何变化,矿洞中始终维持在22 左右。
虽然早期住在矿洞里面有通风不好、灰尘较多等诸多缺点,但是在那个没有空调的年代,这不失为一种很实用的避暑方法。
于是,库伯佩迪的挖洞生活就此拉开帷幕,在随后的一百多年里,在矿洞中建造的住宅越来越多,条件也越来越好。
时至今日,库伯佩迪仍有超过半数的人居住在矿洞中,那里除了有每家每户的独立住宅,还有酒吧、餐馆、游泳池、教堂、商店等许多公共设施。
他们的私人住宅,一般位于地下10~22米,拥有客厅、厨房、卧室和浴室,有些豪宅的面积甚至接近500平方米。
为了解决砂岩容易掉灰的问题,房屋的墙壁通常粉刷得很厚,以防止砂砾从墙上掉下来,有时候还会在家具上覆盖塑料膜。
房间里一年四季都保持22 的恒温,就像中央空调永远都不关闭一样,体感十分舒适,而且无须为此支付一分钱的电费。
由于住宅的墙壁至少有3米厚,隔绝了一切房间外面的声音,因此房间里面异常安静,听不见喇叭声、人声、风声...
这一点对于厌烦了噪音的人来说,非常有吸引力,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去体验一下那种“与世隔绝”的静音效果。
但是也有人对此不太习惯,有些游客住在地下旅馆时,整晚都会把房间里的电视开着,因为那里安静得让人毛骨悚然。
也许有人会说,地下通风差,空气肯定很污浊。但是当你看见露出地面的密密麻麻的通风井,就不会这么想了。
地上的空气被通风机引入地下小镇,再通过地下走廊进入每个住宅,非但不会让人觉得闷,反而让人感到呼吸顺畅。
镇上的供水系统连接着大自流盆地,这是澳大利亚内陆地区最大的淡水来源,而电力供应则来自于地面的太阳能电板和风力发电机。
目前,这个偏远小镇可再生能源的供电比例已经高达七成,而且曾经以100%可再生能源不间断供电81小时创下世界纪录。
库伯佩迪的生活配套设施也比较完善,除了地下书店、餐馆、商店、游泳池和台球厅以外,在地面上也有一些户外 娱乐 设施。
地上 娱乐 设施一般都是在夜间使用,比如高尔夫球场,在晚上使用发光球来打球,沙漠 汽车 影院,在璀璨的星空下享受视觉盛宴。
这里也是《疯狂的麦克斯》、《星际传奇》等科幻大片的拍摄地,镇中心大量的星舰道具结合红土风光,仿佛身处火星。
库伯佩迪不但是沙漠中少有的清凉之地,或许还是世界上唯一的“扩建房屋不光不花钱,反而能赚钱”的地方。
大家都知道房子之所以贵,是由于土地、材料、人工成本高昂。可是对于库伯佩迪的居民来说,这些都不是问题,只要自己肯出点力,住房完全不用愁。
对此,当地人讲述了两件事,可以看出当他们想要一套住房时,究竟有多么容易。
一是,有个人回忆说,小时候有一天在家做完作业后,爸爸递给他一把铲子,然后对他说:“让我们来建造一间新卧室”,这基本上是那里每个小孩在成长中都会经历的事情。
二是,如果女人要生孩子,她的老公就会拿着手提钻开始忙活起来,用不了多久,就能挖出一个新房间,然后温柔地对她说:“亲爱的,这是新宝贝的房间”。
总之,这里的住房都是居民自己设计、挖掘出来的,几乎就不用花钱,同时由于土壤中富含蛋白石,扩建房屋还有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
比如,这里有一个人挖了一间卧室给岳母住,结果发现了一块比自己家还值钱的蛋白石,据说他后来经常问老婆“你确定我们不要一个新的房间”。
再比如,镇上有一个人要出去读大学,家里人为了筹集学费就开始在家里挖,最后不但用发现的蛋白石来支付大学费用,还得到一个新房间。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其中最幸运的莫过于一个旅馆老板,他在扩建房间的时候,发现了总价值680万人民币的蛋白石,他说这个扩建项目很有意义。
价值680万的蛋白石是什么概念?那就看看这块下面这块从库伯佩迪“八英里”矿场开采的蛋白石,它仅重3.4公斤(即17000克拉),价值就高达1140万人民币,相当于670元/克拉。
看到这里,很多人会认为这就像是电影中的情节,现实中怎么可能有这么多人通过挖房间来寻找蛋白石,那里不是有正规的采石场吗?
其实,当地有一个奇怪的规定:如果你在采石场开采出蛋白石,需要按照收入征税,如果你在挖房间时发现蛋白石,将被认为是一个幸运的发现并且是免税的。
正是因为有了这个规定,人们更倾向于在家里挖到蛋白石,而不是在采石场,这就直接导致了大量房屋被建在矿洞中。
蛋白石采矿业在库伯佩迪运转了上百年,它不但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25万个矿洞,也形成了表面上看不见的奇异小镇。
人类的创造力并不会被环境束缚,即使在炎热干旱的沙漠中,库伯佩迪人依然通过智慧和勤劳创造出新的天地。
在那里,住房免费、舒适,在扩建时还有可能发现宝藏,我要是住在那里,肯定会天天挖掘新的房间...
在一个小时的采访中,马斯克认为可再生能源不仅是澳大利亚的未来,而且是全人类的未来这个信念非常清晰,他说如果能源不可再生,那就是不可持续的。
早在6月份,该公司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电力公司Transgrid签署了一项协议,为新南威尔斯州的家庭供应电源;在七月份,特斯拉达成了第2份合同,在南澳建造一个一百兆瓦的电池系统。马斯克提出要在白天天之内完成这个项目。
“不可再生即意味着在某个时候会用完。”马斯克解释说:“我们要么放弃文明的发展,使用不可再生能源并进入黑暗时代,要么开始使用可再生的能源。”
仅在最近几个月,特斯拉的电源装置在世界各地的发展已众所瞩目。最为显著的是在波多黎各,特斯拉已经开始为因玛丽亚飓风造成破坏的当地医院恢复电力。
再看看澳大利亚东南部的洛根市就知道特斯拉和可再生能源可以为澳大利亚带来什么。在安装了特斯拉的电源装置后,该市已节省一百五十万美元。马斯克说,澳大利亚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即意味着“电力会更便宜”。而可再生能源带来的财政收益还不止这些。
在我国风电场建设的投资中,机组设备约占70%,实现设备国产化、降低工程造价是风电场大规模发展的需要。但样机的研制及形成产品需要很大的投入,有关部门曾经研制过两种型号的200 kw样机,但还未来得及商品化,市场上的主导产品已发展到600 kw机组。为了跟上世界技术发展水平,引进国外先进成熟的技术,经过消化吸收逐步实现国产化的方案,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大型风电机的主要部件在国内制造,其成本可比进口机组降低20%~30%,因此,国产化是我国大型风力机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大型风电机的国产化从250~300 kw机组开始,发展到600 kw。塔架可以在国内制造,发电机和轮毂也已在国内试制出来,将上述部件安装在进口风力发电机上考核,如果质量达到原装机的标准就可以替代进口件。其他部件如齿轮箱、主轴、刹车盘和迎风机构都可以在国内试制成功后取代进口件。根据我国的生产水平和技术能力,大型风力机国产化是完全可行的。
600 kw机组的国产化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支付技术转让费购进全套制造技术,经过自主开发逐步完善提供商业化产品。另一种是通过技贸结合的方式购进一批技术成熟的风力发电机,同时引进制造技术,组建中外合资公司,严格按照原装部件标准在国内生产,逐步提高部件的国产化率。
鲁能泰山:公司是主营电力生产、销售的大型电力企业。鲁能泰山积极挺进煤炭领域,公司增资收购的西周矿业已经产生了效益。今年3月与烟台东源电力集团共同出资组建莱州鲁能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出资72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80%,前景极为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