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与动力工程大学排名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学校名称
1清华大学
2西安交通大学
3上海交通大学
4浙江大学
5华中科技大学
6天津大学
7哈尔滨工业大学
8东南大学
9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0华东理工大学
11华北电力大学
12江苏大学
13北京理工大学
14北京科技大学
15大连理工大学
16上海理工大学
17海军工程大学
18吉林大学
19哈尔滨工程大学
20同济大学
21南京工业大学
22山东大学
23重庆大学
24西北工业大学
25中国石油大学
26东北电力大学
27浙江工业大学
28武汉大学
29兰州理工大学
30北京交通大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这个专业挺好的,很多人认为该专业是冷门专业,但并不是的,该专业就业率高,需求量高,毕业后的薪资也高,所以也会有挺多人选择该专业的。我是桂林电子在科技大学18级学生,之前社团里的一个学弟就是修的这个专业,平时在社团组织吃饭的时候,我们也有互相沟通一下专业问题,下面我来具体介绍一下该专业的情况吧。
01——个人感受
我觉得能源与动力工程这个专业跟我们的生活真的息息相关,该专业主要是研究能源的转换和利用及环境保护等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一次能源转化为二次能源的过程、人工环境和制冷空调的技术问题、风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等,力求实现能源利用高效、清洁的目的。例如:煤炭燃烧产生蒸汽能推动发电机的过程,社区绿化、供水、供暖的技术问题,风能、核能发电等。能源在我们生活中是多么的重要呀,所以这个专业的分量也是很重的。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适合所有同学去选择,课程难度不是很大,院校的选择可以是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东华大学等,这几所大学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都是很不错的。
02——专业介绍当代社会发展三大社会问题:人口激增,环境污染,能源短缺。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研究对象就占了能源与环境两席,是面向国家的重大需求而设置的。本专业是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专业,专业立足能源,兼顾环境,主要学习涉及各种能量转换和有效利用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同时关注实现过程当中的环境保护问题。专业培养具有能源转换理论、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理论,能源转换与有效利用及其环境影响的分析能力,具有系统思维和较强的创新能力,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03——主修课程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核心课程有: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等专业基础课程,以及能源生产过程控制、换热器原理与设计、制冷原理及设备、能源工业污染物排放与控制等专业课程。
其中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是这个专业的基础课程,学好这几门课,后面的课程才会比较轻松,没打好基础的话,后面会很吃力,所以,选了这个专业的话就得好好修这几门基础课程。
04——就业前景本专业就业前景不错,毕业生主要从事能源的有效利用,能源环境的控制和保护,建筑人工环境领域的研究或者是设计安装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根据我们学校上一届该专业就业情况来分析,大部分毕业生能在政府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能源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学校等从事可再生能源利用、新能源工程与设备及能源环境保护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等工作。
05——总结总体来说,能源与动力工程这个专业还是非常不错的,毕业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广,前景也很好,最主要是该专业的难度不是很难,所以说,对能源动力工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考虑一下该专业,毕竟以后能源肯定是一个大话题、大热门。
浙大能源与动力工程博士就业前景很好,可以继续从事自己的研究实验。
毕业后可到相关的国家机关、科研院所、流体机械制造企业以及水电行业、航空航天部门、水利部门及与流体工程设计相关的其他单位从事生产、教学、科研、销售、管理等工作。
转专业需要看你学校和想去的专业院系接收难易度,需要去联系了院系了解后再下定论;
选另一个双学位肯定要求在学习上花费更多时间,也有挺多人拿到双学位的,所以没有想象中难,关键在于愿不愿意花时间;
学副业要额外说,大学期间学习另一门技术与本专业不冲突,比如对设计感兴趣可以自学设计类软件,网上有专业设计网站可以学习,比如对英语外贸感兴趣,可以学习英语,大学六级要过,再学商务英语,比如会计,比如人力资源管理等等;
任何资格证书都需要看书学习才能通过,如果觉得难就可以不考虑了,也是时间问题;
考研一样,这个是大四的事情了,现在考虑为时尚早,且2年后什么想法还不一定,不是现在就需要马上解决的问题。
--------------------------------------------
鉴于有些私我的无法及时回答更新一下哈,内容复制自回答一位同学的问题:energy方向比较强的学校in US?
能源这个方向在国外主要是机械和环境下的,当然也可以去学材料。ME主要是研究传热、流体方面,环境主要是研究能源与大气、水等环境问题间的关系。关于能源好的大学不好说啦,但工程方向强的大学做的一定好,因为本身工程专业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梯队的stf,ucb,加州理工,mit等你是完全可以放心的。二梯队的我不好说因为很多学校觉着自己该属于一梯队。不过像康奈尔,UIUC,哥大,austin,密大,宾大以及卡梅这些学校都挺好。关键是要看自己想做哪方面。
------------------------------------------hhhhhhhhhhhha,烧锅炉的路过撒。
我就是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在我们学校是在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下的小专业。其实就我们班的情况来看楼上说的不完全正确。
我们专业是小班,一共27个人,8个女生和19个男生,相对于其他小专业好多啦!
然后学习的内容的话,基础课是都要学的,并且我们比热动、热自等其他小专业要多学很多基础课,比如工业生态学、电工与电子学(我蛮喜欢这个课的)、环境化学、运筹学啥的,目的说是让我们能够接受更多学科的知识,来进行交叉学习0.0。所以无形中我们的课业压力要大好多。。。
然后到了大三开始学习专业课后我们大致和热动、热能课程相似,但是我们有很多的双语课,,,比如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换热器、工业生态学、能源与环境管理、污染物排放等等,,所以。。。
坑爹啊!需要这么多英语学习啊!!!
从此能源与环境工程专业的狗狗们开始踏上了学英语的道路。。。
4级,,,6级,,,雅思,,,托福,,,GRE。。。然后。。。。。。。
哎,不知不觉我们就开始走向了国际化的道路。
哈哈,所以,多学点还是有好处的。
我们班现在8个保研的同学,3个浙大,2个中科大,3个保本校(山东大学)。
即将留学欧洲的7个,代尔夫特大学3个,爱丁堡大学2个,乌尔姆大学1个。
即将留学美国的4个,密歇根安娜堡大学1个,普度大学1个,卡耐基梅隆大学(楼主哦~,欢迎骚扰我)1个,还有1个在等。
其他考研、工作的也都有很理想的结果。
所以我觉得,我们专业(也就是我们班)还是很成功的。一路走来我们因为人数少、学习紧、困难多抗住了很多压力,也从中成长、收获了许多,所以如果让我再选一次专业的话,我想我还是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它。
即将毕业了,很感激照顾我们的老师们,他们为我们倾注了很多感情,提供了很多帮助,这真的是很多专业所不敢想象的。
也希望在未来的道路上,能够有机会回望一下我们奋斗的地方,然后试着去做点什么,让这个专业,这个学院,这个学校能够变得更加的强大,让祖国更加富.
你如果想了解学校的一些专业的情况的话,第一,可以看下学校的历史,看看学校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什么。第二,可以看下学校相应的一些软实力,老师好不好,哪个学科有老师。
比如你上高中的时候,学校里边有些老师是省级特级教师,有些学科上的老师就不是省级特级教师。第三,可以看一下学校的硕博点,哪些专业有硕士点?哪些专业有博士点?哪些专业建立了本科硕士博士一体化的培养模式?
第一,从学校的历史如何看学校的强势专业。现在大学的名字是越来越概念化,各种师范大学,各种理工大学,各种科技大学,各种工程大学,各种工业大学。我们怎么知道这个学校上里面最好的专业是什么?其实中国大学的名字原来不是这样子的,都是我们后来改的。首先,一个大学不是拔地而起的过程,他一定经历过一些风雨。比如咱们中国近代的第一个大学,其实中国的大学最早都是教会大学。我们第一所大学的是北洋公学,即现在的天津大学。我之前在线下讲座的时候,经常问大家,咱们中国第一所大学是哪一个?有人说,清华、北大,其实都不是,是现在的天大。
第二个学校的叫南洋公学,是现在的交通大学,但是注意我没有说是哪个交通大学。这两个大学的创办人都是叫盛宣怀,曾任中国铁道部的部长。其实天下的交大是一家,我们为什么刚开始没有说是哪个交通大学,因为当年交通大学创立的时候,确确实实是在上海,但后来新中国建立以后,上海的交通大学整体搬迁到了西安,变成了现在的西安交大。那些没有搬去西安的老师和当时同济大学出来的上海造船学院进行合并,成为了现在的上海交通大学。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到上海交通大学的网站去看一看。因为每一个学校除了大学以外,下边教学单位叫学院,上海交通大学 001 号学院是造船学院,船建。所以大家你会发现,其实天下交大是一家。
上海交大和西安交大其实是属于同根同源,其实跟西南交大、北京交大、台湾新竹交多多少都是有一些关系的。在中国只要叫交通大学的学校,多多时候都是有一些关系的,比如像兰州交大,兰州交大当年就是西南交大有一部分师资分出去,当年叫兰州铁道学院,现在叫兰州交通大学。中国的高校都经历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成立到西迁。当然我们说的是那些历史比较悠久的学校,比如像同济大学,复旦大学,包括清华,北大,南开都经历过西迁。因为当时,学校成立的时候新中国还没有成立。后来我们经历了抗日战争,抗日战争主要在东边打,为了保全中国的大学,我们主要把大学都往西边去迁。
在整个抗战期间,中国的大学生士兵其实并不多,主要是因为接受了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英国和法国的教训。一战期间,英国和法国的很多大学生应征入伍,结果全都死在了战场上。仗打完以后,国家是需要建设的。那个时候,打仗前线是军人的事情,我们的大学生在后方好好学习,将来我们打赢了要建设国家。为什么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能够有一些人才那么快去进行国家的建设,跟当时我们的整个战略是有关系的。
第二个阶段,新中国成立,综合性大学变为专业性大学。标志性的事件就是 1952 年进行的院系大调整,1952 年之前中国的大学都是一些综合性的大学,就是大学里边什么专业都有,但是为了适应咱们新中国的建设,1952 年进行过一次非常全面的院系大调整。他的调整方向将综合性大学全部转为专业性院校,使得一些所谓的老牌大学在整个分裂阶段,造成了很多的影响以及损失。
经常有学校同学说,当年我们学校多牛,结果 1952 年院系调整之后,学校怎么怎么样。我觉得你不能用这种话来说这个事。为什么呢?太小家子气,格局太低了。因为我们那时候是要进行新中国的建设,不能只以我这个学校自己的得失怎么样,因为你要从全盘来看。当时比较著名的一些事件,比如原来国立中央大学,然后一分为很多家,到这成立一个,到那成立一个。
比如山西大学,山西大学当年也是很厉害的,结果在 1952 年院系调整的时候,山西大学基本上分裂出了现在山西几乎所有的大学。像太原理工大学,当年也是山西大学的工学院分出来的;山西医科大学,也是山西大学的医学院分出来的;山西农业大学,也是山西大学农学院分出来。当年的广西大学也是综合实力非常强的学校,也是各种拆分。当时这些大学可以说为咱们新中国的工业建设,做出了很大很大的贡献。
第三个阶段,在上个世纪 90 年代末到本世纪初,以浙江大学四校合一为代表的 211、985 大学提出,包括出现的合并的浪潮。1998 年,当时的杭州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四校合一合并成了现在的浙大。当年浙大 1952 年分裂的时候,其实就分裂了这四个大学,然后这四个大学 1998 年又重新合并了。以他为标志,后来中国的大学开始各种各样的合并。
比如郑州大学,当年也是由老的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和河南医科大学三个学校来进行合并,合并形成现在的新的郑大。第三个阶段就是中间经历了合并的浪潮,大家现在看到的很多大学,其实都是有过合并的痕迹。而一个大学的基本上都会经历三个事情,叫做创立、改名和合并。
我们先说创立,假如一个学校目前是有 50 个专业的话,有三个专业是在创立的时候就有的专业,那大家想一想他最好的专业是哪个?一定是他创立就有的这三个专业。这些专业经历了多年的风雨,从建校之初就有,发展到今天。举个例子我活了 30 多年,跟一个小孩刚出生,你觉得我们两个实力能一样吗?那一定不一样。发展的时间更长,这个专业实力一定会更强一些。
给大家举个例子,我在一次录节目的时候,遇到过一个志愿填报老师,哇问了他一个问题,郑州大学最好的专业是什么?这个志愿填报老师懵了,他说,我们当地的学生一般都不报郑大。稍微了解一下,都会知道郑大最好的专业是什么。
1952 年中国效法前苏联进行高等院校的院系调整,拟将一批沿海及东部地区高校迁往中西部地区。因为当时郑州刚刚成为河南省的省会。再给大家科普一些小知识,中国有一些大学他顶着省一级大学的名字。比如河南大学、河北大学,结果他现在不在省会。那说明这个学校的所在地当年是省会,现在不是省会。河南省省会从开封搬到了郑州,计划将山东大学迁到郑州,组建新的河南大学。
山东大学搬到郑州叫什么名呢?光叫河南大学,山东大学老师心里不太愿意。叫山东河南大学,好像都不太顺。反正因为种种原因,山东大学并未能够落户郑州,而是搬回到了济南。但是觉得又不太好,于是援建了一个大学。到了 1956 年 4 月,山东大学教务总长、化学系的系主任刘椽,刘椽教授先期赴郑州考察,得到省市两级政府的支持,确定在郑州市建设区的菜王、焦家门和蜜蜂张和兑周 4 个村征地 922 亩,作为郑大首期建设的用地。一年以后,大学路西侧数理化三系的办公教学楼和大学路的东生活区建成。
注意,三个数理化三系的办公楼,说明当年郑大在建设之初就这三个专业,数学,物理和化学,带队的刘椽是化学系的系主任。所以这个学校最好的专业是化学。我对这个事印象特别的深,因为当今我在上郑大的时候,郑大原来的院士都叫做双聘。别的学校的院士郑州大学也聘他,叫双聘院士。政治大学自己的第一个两院院士,是化学专业出来的。那个时候我们宿舍的人,全是要么报郑大临床医学没考上,被调剂到我们专业。要么报郑大的化学专业没考上,被调剂到我们专业的。郑大自己的第一个院士都是化学专业出来的。
我们再看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大学最好的专业是什么?是俄语专业。1941 年这个学校的第一个名字,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俄文队。那这个学校最好的专业一定是跟外语有关——俄语。
后更名为中央军委军事学院俄文科、中央军委俄文学校延安外国语学校,1946 年延安外国语学校部分领导和俄文系的师生迁至东北,先后更名为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附设外国语学校、哈尔滨外国语专门学校、哈尔滨外国语专科学校、哈尔滨外国语学院;1958 年更名为黑龙江大学。你在网上稍微看一下学校的历史,成立的时候第一个专业,第一个名叫俄文队,最好的专业肯定是俄语。大家可以看下那个学校的历史,你也能看得出来。
那第二,有的学校就经历过改名,比如浙江理工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建校时间是 1897 年,他第一个名字叫蚕学院,揭开了咱们中国近代纺织丝绸教育的帷幕。在整个西子湖畔,在整个苏杭地区,丝绸最有名。你要想有丝绸的话,就得养蚕宝宝。刚开始有个浙江蚕学院,后边他慢慢的就开始改名,后来改名为浙江丝绸工学院,后来学校又改由中国丝绸总公司领导。2004 年 5 月 17 日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浙江理工大学。
这个学校曾经改过什么样的名字,因为他们都经历过 1952 年院系调整,都从所谓的综合院校变成专业院校。很多大学当年的名字,都是你从名字上就能看得出来到底什么专业最好的。很多家长和考生在报志愿的时候,把志愿填上去以后就不管了。
稍微动动手查一下,其实就能找到很多有意思的东西。但是大家你要注意,浙江理工大学同样叫理工大学,理工大学是不是只要是理工大学,他的丝绸专业都会比较好,这可真不一定。比如北京理工大学、沈阳理工大学是以军工为强项的学校,而青岛理工大学最好的专业是土木。
黑龙江科技大学也是经历过改名,1954 年 1 月,鸡西煤矿工业学校与鹤岗煤矿工业学校合并组建为鸡西煤矿学校,你会发现他原来是干煤矿的,隶属于原煤炭工业部。到了 2000 年 1 月,黑龙江矿业学院更名为黑龙江科技学院,后来改名叫黑龙江科技大学。
同样是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是北京钢铁学院改过来的,最好的专业是材料。青岛科技大学是化工学院改过来的,最好的专业是化工。再次强调一下,你每填一个学校,最好都要在网上去看一下,这个学校最好的专业到底是什么。不千万不要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这个真不一定。
第三,更多的高校经历过合并。那么大家说张老师,我怎么去看学校到底是哪变过来的,或者原来叫过样的名字,历史沿革什么的?生活怎么样?学习怎么样?我教大家几个办法,首先第一你可以上百度百科。你把大学的名字在百度百科里面一搜,你就能看到他们的历史。一可以看百度百科,生活大家要看百度贴吧。学校的宿舍质量是什么样?校园环境什么样?学校食堂吃的好不好,有特色好吃的。
给大家看一下天津大学的百度贴吧,中间这个:新生求助,请问各位学长学姐,北洋那边有哪里可以专门练琴的吗?不想打扰别人。完全是跟生活有关的。所以你在看一个学校生活情况的时候,你就上这个学校的百度贴吧。在整个贴吧上全是问的生活上的问题。
如何知道这个学校学习状况怎么样?学习状况好不好?这个时候就要上另外一个平台叫做知乎。在知乎经常有这样的帖子:在某某大学读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在某某大学某某学院读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都是跟学术有关系的,当然生活上也有一些。在某某学校里面就餐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学术、学习状态最好是看知乎,生活状态最好是看百度贴吧,想了解学校的历史最好看百度百科。
第二,从学校的软实力来看学校的强势专业。什么叫软实力?说白了老师。老师的等级有很多种,比如教授、副教授,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头衔,当然还有讲师。晋升级别就是讲师到副教授,副教授到教授,到教授以后会有一些其他的头衔。比如两院院士,大家知道两院是哪两院吗?中科院和中国工程院。
长江学者, 1998 年 8 月,中华民共和国教育部和李嘉诚基金会共同启动实施了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这是一个奖励计划。截止到 2017 年 3 月,教育部先后公布了第一批至第八批,2007 年年度至 2016 年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名单,共有特聘教授 2051 人。中国一共是 1720 所高校,我们的特聘教授只有 2051 个。
所以一个学校里面,有几个长江学者教授,那对于这个学校是莫大的荣誉。一个老师能评上长江学者教授,是莫大的荣誉。你要注意像这些东西,真的不是钱的事,这是一个名头,一个资格,长江学者的人数极少。大家在看一个学校的时候,可以看这个学校长江学者人数到底有多少。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不在于钱多少,关键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拿到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人数,可能会比长江学者的人稍微多一些,但这也是一种荣誉。
百千万人才工程,是根据中国国家科技发展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制定的,旨在加强中国跨世纪优秀青年人才培养的一项重大举措。1994 年 7 月,由国家人事部提出。1995 年由人事部、科技部、教育部、财政部、原国家计委、国家科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七个部门,联合在全国范围内来进行组织。其宗旨是到 20 世纪末,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重大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造就一批不同层次的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以及后备人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坚持以科学培养为主的原则。大家注意,不是选拔,而是以培养。
百千万人才工程共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到 2000 年,造就上百名 45 岁左右,能够进入世界科技前沿,在世界科技界享有盛誉的学术和科技带头人;第二个层次,造就上千名 45 岁以下具有国内先进水平,保持学科优势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第三个层次,培养出上万名 30-45 岁在各学科领域里面有较高学术造诣、成绩显著、起骨干或核心作用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院士,那就是最高级别的了。院士是某些国家所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一般为终身荣誉。你只要评上了院士,中间只要没有太大的问题,基本上你一直就是一个院士。在中国,院士通常是指的中国科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的院士。
选拔程序,一个人如果想当院士的话得多难,首先需要提名。提名资格一般为: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自然科学二等奖以上,经过大概三轮评选才能成为院士。中科院士每两年增选一次,每次增选,先要推荐院士候选人,然后进行学部的评审和选举。推荐候选人有院士推荐和归口初选部门的推荐两个途径,不受理本人申请。每位院士最多推荐两名候选人,2003 年增选时,要求 65 岁以上的候选人需要有 6 名或 6 名以上的院士推荐,且至少有 4 名院士所在学部与被推荐人相同方为有效。总人数不超过 2000 人,比长江学者人数还少。
很多学校虽然不是 2211、985、双一流,但是他有院士。
这是我们给大家找的沈阳农业大学,这个学校不是 211、不是 985、不是双一流。这个学校每一年在各个省的录取的位次也不是特别的高。因为大家一看农业大学,一般情况报的人不是特别的多。在所有的大学的网站都是这样的,登录一个大学的官方网站,都有一个板块叫师资队伍,然后点知名人才。他就告诉你,我们学校有中国工程院院士两位,国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等等。
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去各个学校的网站查一查。或者你可以看一下,这个学校的国家级特色专业。咱们国家有一些学校,他的一些比较好的专业,叫国家级特色专业。以河海大学为例,河海大学是江苏省南京市的 221 工程大学,也是一个双一流工程大学。然后就会发现他的国家级专业,省级专业和校一级别的专业。
我们刚开始设立国家级特色专业叫第一批,有一些学校他在写学校的国家级特色专业,他会告诉你后面是第几批。比如有的学校第一批没评上,有的学校是第二批才评上了一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在河海大学,第一批就评上三个专业:第一个专业叫水文与水资源,第二专业叫水利水电工程,第三专业叫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土木、环境是第二批,计算机、电气、自动化是第三批,工程力学、能源是第四批,后面还有第六批、第七批。
一个学校里边有那么多专业,有的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有的专业就不是国家特色专业。有的专业是第一批,有的专业是第二批,有得专业是第三批,有的专业是第四批,他就不一样。你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去了解这个学校到底森茂专业会比较好。
第三点,从学校的硕博点来看学校的强势专业。如果一个学校有 50 个本科专业, 20 个专业有硕士点,2 个专业有博士点,你觉得他最好的专业是什么?一定是两个博士点的专业。如果一个学校有 50 个本科专业,10 个专业有硕士点,没有博士点,那他最好的专业是什么呢?一定是这 10 个硕士点的专业。
怎么去查看一个学校的硕博点?因为在你的本科招生计划上,不太会出现。我看了一下全国所有省份的本科招生计划,没有一个省份会告诉你,我们校的哪个专业是硕博点。那你自己怎么查?我们以青岛理工大学为例,大家首先百度搜索青岛理工大学,然后到这个学校的官方网站,有个栏叫招生就业。
里面有一个叫研究生招生,点完研究生招生以后,这是青岛理工大学研究生院的网站,有一个研究生招生的招生信息,你会发现他有一个招生信息叫做招生专业目录,2021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你就能比对出来哪些专业有硕士点,哪些专业博士点。这个东西学会了以后,可以让大家低分高报。
这是青岛理工大学在 2019 年在山东省,各个专业的录取位次的示意图。环境与市政学院招收 5 个专业。分最高的专业是能源与动力工程,录取位次是 57682 位。分最低的专业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这个专业在报考的时候大家很少去报,因为专业的名字太长。很多同学对于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不太喜欢,录取位次上 70036 位。山东省 50000 位到 70000 位分段,可能要落十几分,但大家看最后的结果,50000 多位上的专业没有硕士点,没有博士点,但是 70000 位的有硕士点甚至有博士点。那你接受到的教育,遇到了老师的水平一定不一样。
今天我教给大家的这些东西,我希望大家好好的去体会一下。博士点也是,可以在研究生处的招生一块看得到。其实青岛理工大学是有两个博士点的。
经常有人说,张老师,我想去报某一个专业,而这个专业该怎么去找哪些学校比较好?像山东省、辽宁省、浙江省、河北省、重庆市这些省份都是用专业+院校的模式,很多家长和考生是认准了一个专业。去年我在山东省报志愿的时候,经常会看到一个专业招收院校有这么多,比如一个专业招收院校有 100 所,那 100 所高校有的有硕士点,有的有博士点,有的没有硕士点。没有硕士点的学校的录取位次,比有博士点的录取位次都要高。
那我该怎么办?教大家一个办法,可以看一下这个专业各个学校的硕士点的大全。首先,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大家注意点有「官方」两个字的网站。
有一些东西叫硕士目录,你点硕士目录,点完硕士目录以后。
你会看到这样一个界面,它有三排方框,第一排两个框,第二排两个框,第三排两个框。在学科类别这一块可以找到你的专业,你想报哪个专业直接选择哪个就可以了。
当你在查专业的时候,这个专业各个学校录取位次不一样。有没有硕士点,有没有博士点一标注就好了。一目了然地看到哪个学校分很高,但是他连硕士点都没有,哪个学校分很低但他有硕士点或者是博士。
备案号:YX11b2AQz3n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校前二十: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东南大学、重庆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武汉大学。
拓展资料
2012年将'热能与动力工程”"能源工程及自动化"“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和“能源与资源工程”(部分),合并为“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包括两部分:一是能源,- 是动力。能源是指能够直接取得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性的各种资源,包括煤炭、原油、天然气、水能、核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以及其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动力则是研究如何将各种能源转化成我们需要的力量。
动力技术包括很多,如锅炉、内燃机、航空发动机、制冷及相关技术等。简单来说,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研究的就是如何安全、清洁、高效地转换能源,并且应用它们来产生动力供人们使用。
能源动力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动力工程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所以相关专业的就业率也长期居于高位。在专业名称未调整之前,“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连续多年就业率处于90%-95%区间(据阳光高考平台数据)。
就业前景好!
1.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致力于传统能源的利用及新能源的开发,和如何更高效的利用能源。能源既包括水、煤、石油等传统能源,也包括核能、风能、生物能等新能源,以及未来将广泛应用的氢能。动力方面则包括内燃机、锅炉、航空发动机、制冷及相关测试技术。
2.华中科技大学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大型企业、相关公司以及相关的研究所、设计院、高等院校和管理部门从事热能工程、动力工程、制冷工程方面的研究与设计、产品开发、制造、试验、管理、教学等工作。主要就业方向为发电厂、内燃机厂、汽车制造厂、物流调控、锅炉厂、大型机械厂、造船厂、空调厂、制冷设备厂、暖通工程等。
你如果想了解学校的一些专业的情况的话,第一,可以看下学校的历史,看看学校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什么。第二,可以看下学校相应的一些软实力,老师好不好,哪个学科有老师。
比如你上高中的时候,学校里边有些老师是省级特级教师,有些学科上的老师就不是省级特级教师。第三,可以看一下学校的硕博点,哪些专业有硕士点?哪些专业有博士点?哪些专业建立了本科硕士博士一体化的培养模式?
第一,从学校的历史如何看学校的强势专业。现在大学的名字是越来越概念化,各种师范大学,各种理工大学,各种科技大学,各种工程大学,各种工业大学。我们怎么知道这个学校上里面最好的专业是什么?其实中国大学的名字原来不是这样子的,都是我们后来改的。首先,一个大学不是拔地而起的过程,他一定经历过一些风雨。比如咱们中国近代的第一个大学,其实中国的大学最早都是教会大学。我们第一所大学的是北洋公学,即现在的天津大学。我之前在线下讲座的时候,经常问大家,咱们中国第一所大学是哪一个?有人说,清华、北大,其实都不是,是现在的天大。
第二个学校的叫南洋公学,是现在的交通大学,但是注意我没有说是哪个交通大学。这两个大学的创办人都是叫盛宣怀,曾任中国铁道部的部长。其实天下的交大是一家,我们为什么刚开始没有说是哪个交通大学,因为当年交通大学创立的时候,确确实实是在上海,但后来新中国建立以后,上海的交通大学整体搬迁到了西安,变成了现在的西安交大。那些没有搬去西安的老师和当时同济大学出来的上海造船学院进行合并,成为了现在的上海交通大学。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到上海交通大学的网站去看一看。因为每一个学校除了大学以外,下边教学单位叫学院,上海交通大学 001 号学院是造船学院,船建。所以大家你会发现,其实天下交大是一家。
上海交大和西安交大其实是属于同根同源,其实跟西南交大、北京交大、台湾新竹交多多少都是有一些关系的。在中国只要叫交通大学的学校,多多时候都是有一些关系的,比如像兰州交大,兰州交大当年就是西南交大有一部分师资分出去,当年叫兰州铁道学院,现在叫兰州交通大学。中国的高校都经历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成立到西迁。当然我们说的是那些历史比较悠久的学校,比如像同济大学,复旦大学,包括清华,北大,南开都经历过西迁。因为当时,学校成立的时候新中国还没有成立。后来我们经历了抗日战争,抗日战争主要在东边打,为了保全中国的大学,我们主要把大学都往西边去迁。
在整个抗战期间,中国的大学生士兵其实并不多,主要是因为接受了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英国和法国的教训。一战期间,英国和法国的很多大学生应征入伍,结果全都死在了战场上。仗打完以后,国家是需要建设的。那个时候,打仗前线是军人的事情,我们的大学生在后方好好学习,将来我们打赢了要建设国家。为什么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能够有一些人才那么快去进行国家的建设,跟当时我们的整个战略是有关系的。
第二个阶段,新中国成立,综合性大学变为专业性大学。标志性的事件就是 1952 年进行的院系大调整,1952 年之前中国的大学都是一些综合性的大学,就是大学里边什么专业都有,但是为了适应咱们新中国的建设,1952 年进行过一次非常全面的院系大调整。他的调整方向将综合性大学全部转为专业性院校,使得一些所谓的老牌大学在整个分裂阶段,造成了很多的影响以及损失。
经常有学校同学说,当年我们学校多牛,结果 1952 年院系调整之后,学校怎么怎么样。我觉得你不能用这种话来说这个事。为什么呢?太小家子气,格局太低了。因为我们那时候是要进行新中国的建设,不能只以我这个学校自己的得失怎么样,因为你要从全盘来看。当时比较著名的一些事件,比如原来国立中央大学,然后一分为很多家,到这成立一个,到那成立一个。
比如山西大学,山西大学当年也是很厉害的,结果在 1952 年院系调整的时候,山西大学基本上分裂出了现在山西几乎所有的大学。像太原理工大学,当年也是山西大学的工学院分出来的;山西医科大学,也是山西大学的医学院分出来的;山西农业大学,也是山西大学农学院分出来。当年的广西大学也是综合实力非常强的学校,也是各种拆分。当时这些大学可以说为咱们新中国的工业建设,做出了很大很大的贡献。
第三个阶段,在上个世纪 90 年代末到本世纪初,以浙江大学四校合一为代表的 211、985 大学提出,包括出现的合并的浪潮。1998 年,当时的杭州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四校合一合并成了现在的浙大。当年浙大 1952 年分裂的时候,其实就分裂了这四个大学,然后这四个大学 1998 年又重新合并了。以他为标志,后来中国的大学开始各种各样的合并。
比如郑州大学,当年也是由老的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和河南医科大学三个学校来进行合并,合并形成现在的新的郑大。第三个阶段就是中间经历了合并的浪潮,大家现在看到的很多大学,其实都是有过合并的痕迹。而一个大学的基本上都会经历三个事情,叫做创立、改名和合并。
我们先说创立,假如一个学校目前是有 50 个专业的话,有三个专业是在创立的时候就有的专业,那大家想一想他最好的专业是哪个?一定是他创立就有的这三个专业。这些专业经历了多年的风雨,从建校之初就有,发展到今天。举个例子我活了 30 多年,跟一个小孩刚出生,你觉得我们两个实力能一样吗?那一定不一样。发展的时间更长,这个专业实力一定会更强一些。
给大家举个例子,我在一次录节目的时候,遇到过一个志愿填报老师,哇问了他一个问题,郑州大学最好的专业是什么?这个志愿填报老师懵了,他说,我们当地的学生一般都不报郑大。稍微了解一下,都会知道郑大最好的专业是什么。
1952 年中国效法前苏联进行高等院校的院系调整,拟将一批沿海及东部地区高校迁往中西部地区。因为当时郑州刚刚成为河南省的省会。再给大家科普一些小知识,中国有一些大学他顶着省一级大学的名字。比如河南大学、河北大学,结果他现在不在省会。那说明这个学校的所在地当年是省会,现在不是省会。河南省省会从开封搬到了郑州,计划将山东大学迁到郑州,组建新的河南大学。
山东大学搬到郑州叫什么名呢?光叫河南大学,山东大学老师心里不太愿意。叫山东河南大学,好像都不太顺。反正因为种种原因,山东大学并未能够落户郑州,而是搬回到了济南。但是觉得又不太好,于是援建了一个大学。到了 1956 年 4 月,山东大学教务总长、化学系的系主任刘椽,刘椽教授先期赴郑州考察,得到省市两级政府的支持,确定在郑州市建设区的菜王、焦家门和蜜蜂张和兑周 4 个村征地 922 亩,作为郑大首期建设的用地。一年以后,大学路西侧数理化三系的办公教学楼和大学路的东生活区建成。
注意,三个数理化三系的办公楼,说明当年郑大在建设之初就这三个专业,数学,物理和化学,带队的刘椽是化学系的系主任。所以这个学校最好的专业是化学。我对这个事印象特别的深,因为当今我在上郑大的时候,郑大原来的院士都叫做双聘。别的学校的院士郑州大学也聘他,叫双聘院士。政治大学自己的第一个两院院士,是化学专业出来的。那个时候我们宿舍的人,全是要么报郑大临床医学没考上,被调剂到我们专业。要么报郑大的化学专业没考上,被调剂到我们专业的。郑大自己的第一个院士都是化学专业出来的。
我们再看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大学最好的专业是什么?是俄语专业。1941 年这个学校的第一个名字,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俄文队。那这个学校最好的专业一定是跟外语有关——俄语。
后更名为中央军委军事学院俄文科、中央军委俄文学校延安外国语学校,1946 年延安外国语学校部分领导和俄文系的师生迁至东北,先后更名为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附设外国语学校、哈尔滨外国语专门学校、哈尔滨外国语专科学校、哈尔滨外国语学院;1958 年更名为黑龙江大学。你在网上稍微看一下学校的历史,成立的时候第一个专业,第一个名叫俄文队,最好的专业肯定是俄语。大家可以看下那个学校的历史,你也能看得出来。
那第二,有的学校就经历过改名,比如浙江理工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建校时间是 1897 年,他第一个名字叫蚕学院,揭开了咱们中国近代纺织丝绸教育的帷幕。在整个西子湖畔,在整个苏杭地区,丝绸最有名。你要想有丝绸的话,就得养蚕宝宝。刚开始有个浙江蚕学院,后边他慢慢的就开始改名,后来改名为浙江丝绸工学院,后来学校又改由中国丝绸总公司领导。2004 年 5 月 17 日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浙江理工大学。
这个学校曾经改过什么样的名字,因为他们都经历过 1952 年院系调整,都从所谓的综合院校变成专业院校。很多大学当年的名字,都是你从名字上就能看得出来到底什么专业最好的。很多家长和考生在报志愿的时候,把志愿填上去以后就不管了。
稍微动动手查一下,其实就能找到很多有意思的东西。但是大家你要注意,浙江理工大学同样叫理工大学,理工大学是不是只要是理工大学,他的丝绸专业都会比较好,这可真不一定。比如北京理工大学、沈阳理工大学是以军工为强项的学校,而青岛理工大学最好的专业是土木。
黑龙江科技大学也是经历过改名,1954 年 1 月,鸡西煤矿工业学校与鹤岗煤矿工业学校合并组建为鸡西煤矿学校,你会发现他原来是干煤矿的,隶属于原煤炭工业部。到了 2000 年 1 月,黑龙江矿业学院更名为黑龙江科技学院,后来改名叫黑龙江科技大学。
同样是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是北京钢铁学院改过来的,最好的专业是材料。青岛科技大学是化工学院改过来的,最好的专业是化工。再次强调一下,你每填一个学校,最好都要在网上去看一下,这个学校最好的专业到底是什么。不千万不要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这个真不一定。
第三,更多的高校经历过合并。那么大家说张老师,我怎么去看学校到底是哪变过来的,或者原来叫过样的名字,历史沿革什么的?生活怎么样?学习怎么样?我教大家几个办法,首先第一你可以上百度百科。你把大学的名字在百度百科里面一搜,你就能看到他们的历史。一可以看百度百科,生活大家要看百度贴吧。学校的宿舍质量是什么样?校园环境什么样?学校食堂吃的好不好,有特色好吃的。
给大家看一下天津大学的百度贴吧,中间这个:新生求助,请问各位学长学姐,北洋那边有哪里可以专门练琴的吗?不想打扰别人。完全是跟生活有关的。所以你在看一个学校生活情况的时候,你就上这个学校的百度贴吧。在整个贴吧上全是问的生活上的问题。
如何知道这个学校学习状况怎么样?学习状况好不好?这个时候就要上另外一个平台叫做知乎。在知乎经常有这样的帖子:在某某大学读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在某某大学某某学院读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都是跟学术有关系的,当然生活上也有一些。在某某学校里面就餐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学术、学习状态最好是看知乎,生活状态最好是看百度贴吧,想了解学校的历史最好看百度百科。
第二,从学校的软实力来看学校的强势专业。什么叫软实力?说白了老师。老师的等级有很多种,比如教授、副教授,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头衔,当然还有讲师。晋升级别就是讲师到副教授,副教授到教授,到教授以后会有一些其他的头衔。比如两院院士,大家知道两院是哪两院吗?中科院和中国工程院。
长江学者, 1998 年 8 月,中华民共和国教育部和李嘉诚基金会共同启动实施了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这是一个奖励计划。截止到 2017 年 3 月,教育部先后公布了第一批至第八批,2007 年年度至 2016 年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名单,共有特聘教授 2051 人。中国一共是 1720 所高校,我们的特聘教授只有 2051 个。
所以一个学校里面,有几个长江学者教授,那对于这个学校是莫大的荣誉。一个老师能评上长江学者教授,是莫大的荣誉。你要注意像这些东西,真的不是钱的事,这是一个名头,一个资格,长江学者的人数极少。大家在看一个学校的时候,可以看这个学校长江学者人数到底有多少。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不在于钱多少,关键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拿到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人数,可能会比长江学者的人稍微多一些,但这也是一种荣誉。
百千万人才工程,是根据中国国家科技发展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制定的,旨在加强中国跨世纪优秀青年人才培养的一项重大举措。1994 年 7 月,由国家人事部提出。1995 年由人事部、科技部、教育部、财政部、原国家计委、国家科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七个部门,联合在全国范围内来进行组织。其宗旨是到 20 世纪末,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重大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造就一批不同层次的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以及后备人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坚持以科学培养为主的原则。大家注意,不是选拔,而是以培养。
百千万人才工程共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到 2000 年,造就上百名 45 岁左右,能够进入世界科技前沿,在世界科技界享有盛誉的学术和科技带头人;第二个层次,造就上千名 45 岁以下具有国内先进水平,保持学科优势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第三个层次,培养出上万名 30-45 岁在各学科领域里面有较高学术造诣、成绩显著、起骨干或核心作用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院士,那就是最高级别的了。院士是某些国家所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一般为终身荣誉。你只要评上了院士,中间只要没有太大的问题,基本上你一直就是一个院士。在中国,院士通常是指的中国科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的院士。
选拔程序,一个人如果想当院士的话得多难,首先需要提名。提名资格一般为: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自然科学二等奖以上,经过大概三轮评选才能成为院士。中科院士每两年增选一次,每次增选,先要推荐院士候选人,然后进行学部的评审和选举。推荐候选人有院士推荐和归口初选部门的推荐两个途径,不受理本人申请。每位院士最多推荐两名候选人,2003 年增选时,要求 65 岁以上的候选人需要有 6 名或 6 名以上的院士推荐,且至少有 4 名院士所在学部与被推荐人相同方为有效。总人数不超过 2000 人,比长江学者人数还少。
很多学校虽然不是 2211、985、双一流,但是他有院士。
这是我们给大家找的沈阳农业大学,这个学校不是 211、不是 985、不是双一流。这个学校每一年在各个省的录取的位次也不是特别的高。因为大家一看农业大学,一般情况报的人不是特别的多。在所有的大学的网站都是这样的,登录一个大学的官方网站,都有一个板块叫师资队伍,然后点知名人才。他就告诉你,我们学校有中国工程院院士两位,国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等等。
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去各个学校的网站查一查。或者你可以看一下,这个学校的国家级特色专业。咱们国家有一些学校,他的一些比较好的专业,叫国家级特色专业。以河海大学为例,河海大学是江苏省南京市的 221 工程大学,也是一个双一流工程大学。然后就会发现他的国家级专业,省级专业和校一级别的专业。
我们刚开始设立国家级特色专业叫第一批,有一些学校他在写学校的国家级特色专业,他会告诉你后面是第几批。比如有的学校第一批没评上,有的学校是第二批才评上了一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在河海大学,第一批就评上三个专业:第一个专业叫水文与水资源,第二专业叫水利水电工程,第三专业叫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土木、环境是第二批,计算机、电气、自动化是第三批,工程力学、能源是第四批,后面还有第六批、第七批。
一个学校里边有那么多专业,有的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有的专业就不是国家特色专业。有的专业是第一批,有的专业是第二批,有得专业是第三批,有的专业是第四批,他就不一样。你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去了解这个学校到底森茂专业会比较好。
第三点,从学校的硕博点来看学校的强势专业。如果一个学校有 50 个本科专业, 20 个专业有硕士点,2 个专业有博士点,你觉得他最好的专业是什么?一定是两个博士点的专业。如果一个学校有 50 个本科专业,10 个专业有硕士点,没有博士点,那他最好的专业是什么呢?一定是这 10 个硕士点的专业。
怎么去查看一个学校的硕博点?因为在你的本科招生计划上,不太会出现。我看了一下全国所有省份的本科招生计划,没有一个省份会告诉你,我们校的哪个专业是硕博点。那你自己怎么查?我们以青岛理工大学为例,大家首先百度搜索青岛理工大学,然后到这个学校的官方网站,有个栏叫招生就业。
里面有一个叫研究生招生,点完研究生招生以后,这是青岛理工大学研究生院的网站,有一个研究生招生的招生信息,你会发现他有一个招生信息叫做招生专业目录,2021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你就能比对出来哪些专业有硕士点,哪些专业博士点。这个东西学会了以后,可以让大家低分高报。
这是青岛理工大学在 2019 年在山东省,各个专业的录取位次的示意图。环境与市政学院招收 5 个专业。分最高的专业是能源与动力工程,录取位次是 57682 位。分最低的专业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这个专业在报考的时候大家很少去报,因为专业的名字太长。很多同学对于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不太喜欢,录取位次上 70036 位。山东省 50000 位到 70000 位分段,可能要落十几分,但大家看最后的结果,50000 多位上的专业没有硕士点,没有博士点,但是 70000 位的有硕士点甚至有博士点。那你接受到的教育,遇到了老师的水平一定不一样。
今天我教给大家的这些东西,我希望大家好好的去体会一下。博士点也是,可以在研究生处的招生一块看得到。其实青岛理工大学是有两个博士点的。
经常有人说,张老师,我想去报某一个专业,而这个专业该怎么去找哪些学校比较好?像山东省、辽宁省、浙江省、河北省、重庆市这些省份都是用专业+院校的模式,很多家长和考生是认准了一个专业。去年我在山东省报志愿的时候,经常会看到一个专业招收院校有这么多,比如一个专业招收院校有 100 所,那 100 所高校有的有硕士点,有的有博士点,有的没有硕士点。没有硕士点的学校的录取位次,比有博士点的录取位次都要高。
那我该怎么办?教大家一个办法,可以看一下这个专业各个学校的硕士点的大全。首先,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大家注意点有「官方」两个字的网站。
有一些东西叫硕士目录,你点硕士目录,点完硕士目录以后。
你会看到这样一个界面,它有三排方框,第一排两个框,第二排两个框,第三排两个框。在学科类别这一块可以找到你的专业,你想报哪个专业直接选择哪个就可以了。
当你在查专业的时候,这个专业各个学校录取位次不一样。有没有硕士点,有没有博士点一标注就好了。一目了然地看到哪个学校分很高,但是他连硕士点都没有,哪个学校分很低但他有硕士点或者是博士。
备案号:YX11b2AQz3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