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煤炭是“黑金”
我认为,这三种办法若得以实施,想必中国煤炭采集业的安全程度必将大大提升。只是,这归纳的三条出路都未切中要害。事实上千言万语,终究不过是一个“利”字而已。常言道煤炭是黑色的金子,其言不假,“黑金”二字无不生动地暴露了中国煤炭行业深度的利益纠葛。让我们通过两个问题来进行反思:1.
一如所有产业领域,中国煤炭业也拥有自己的“利益链”。粗糙地说,煤炭利益链存在三个主体:民、商与官。民,既指是消费煤炭及相关产品的消费者群体,也指煤炭及相关产品生产流程中实际操作的这些工人,在本文中,我们缩小定义,前者限于消费“火电”的消费者,而后者限于矿场矿工;商指是煤炭业界的寡头于其下盘根错节的各类利益团体等等;而官就是指政府,包括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中国,民、商与官看似是三元结构,实则二元,并且还是个绝对失衡的二元博弈。这一运作机制的关键在于官。行政力量的巨大优势是威权主义国家的一大特征。与房地产业相似,行政力量利用此种压倒性权力,以国有化名义将煤这一重大战略资源纳入行政体系。这样确实可以提升国家机器运转效率,但也为少数特殊利益集团谋盗民产提供了温床。也就是说,天赋人民所有的一部分国家战略资源被以国有化的美名将产权与使用权打包给了特殊利益集团,然后这些集团通过垄断方式在人民身上赚取巨额利润。所以,黑金最大的价值,就最终属于了了这些特殊利益集团以及某些可耻的官员,而人民与国家却从中得之甚少。2.
既然黑金价值的最大所属者已经确定,那么他们肯定不会被“黑”到了。所以,我们常常困惑于为什么一些煤炭安全事故中被惩罚的某某官员会在一段风头后东山再起,继续他们的”人命“公仆生涯,这里面必有见不得人的交易。每每出现事故,他们只需从找到几个替罪羊,然后进行利益许诺,即可转移公众强大的质疑与愤怒,然后继续过他们的社会主义和谐生活。我们应当清醒认知的是,官与商并不是简单的个体累积,而是一架复杂精密的机器,他们会无情铲掉一切威胁其根基的腐败因子,当不得不这样做的时候;而贪婪本性却使他们不能抛弃灰色甚至是黑色的牟利手段,若是如此其利润累积的速率想必大打折扣。所以官商的“神圣同盟”得以完成交易,相互衍生,窃民利国利以养私欲,最终这“黑金”黑的,正是吾民吾国。
劳力市场是买方市场,劳动力价格低贱(相对于煤炭获利),所以不论你是否改善操作条件,不愁无工可用。2.
改善条件以达到国际标准需要相关技术人才,必会增长成本,这对于贪得无厌的这些人来说能省则省。3.
官商勾结,有行政力量作为保护伞,可以在传媒、镇压、政策、收购等方面多有得利,加之中国司法并不独立,少数被侵害群体根本无力与一个强大的利益同盟相斗争,往往只能忍气吞声。
所以当那些煤老板们动辄豪车别墅,那些“人民公仆”不愁好烟好酒,我们的矿工们却天天赌命去拿那些所谓”高工资“,还为了这些他们劳动价值的零头感恩戴德,一脸肮脏,一身破烂,最后欢欢喜喜悲悲戚戚化作一堆堆冷寂无声的统计数字。几个官员哭丧了脸后以示爱民如子,砍了几个替死鬼,我们便欢呼雀跃到此为止。然后煤矿开工,该赚钱的继续赚钱,该去死的继续去死。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凡有良心之人于心何忍?
再说国。煤炭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依旧可以在很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不假,但不可否认的是至少在能源领域,煤炭理应是昨日黄花。这里暂且不谈全球性环境危机的困境,仅谈一点,就是能源结构问题。众所周知,一国能源利用的结构比例是考察一国竞争力的重要参考,当今诸强,有谁的能源利用是以煤炭为主?煤炭作为能源,效率低、环境消耗代价大、能源转换过程复杂,并不适合做现代国家的能源以维持可持续性发展。加之以中国本身能源并不丰富,消耗却甚巨,新能源又迟迟不能得以大规模利用,一旦50年-100年之后资源耗尽,必将对我中国强大富庶之国势造成毁灭冲击。但凡利益既得,则势必形成惰性。中国煤炭的利益链,注定成为我国能源结构革新的一大阻滞。为其私利,煤炭利益集团必将阻碍我国在新能源领域的开发与利用,从而误国误民。
那么如何解决呢?我认为,根除这一利益链是没有操作性的,想从内部改革未免太过天真。在中国目前的大环境下,唯有我们自己起来捍卫我们自己的利益,才是正道。中国政治显著的生态之一,在于政府始终对民意非常忌惮。民意是构建现代政府执政合法性的关键性因素。所以我们看到,凡是激起社会舆论千层巨浪的瞩目事件,最终都会得到相对而言较好的处理,政府为维持稳定与平息民怒是不会草率对待的,因为它知道它的反应决定了它的政治生命。故而,在对待当今中国社会各式公共危机时,我们应利用各色媒体以获得更广泛的民意关注,将公众纳入公共事务的信息圈,启发公民现代意识,培养公民对国家社稷的责任感,将公民以公共利益联系为一体,形成市民社会的强势力量。这一道路必定艰难,甚至不乏鲜血浇铸,但我们碎片化幻灭化的社会急需一个有效的平衡,并且只有这种平衡中我人民才能有效捍卫自己的利益所得,从而实现一个社会起码的公平与正义。从那一刻起,才一如神圣宪法的誓言,我们终于成为了这个国家真正的主人。
务须谨记,上帝救自救者。
黑金说的是是有吧,把石油比作黑色的金子,生动形象地说明石油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突出了石油的珍贵。
当然煤炭也有是有类似的特性,但从能源的优质程度来说,略逊于石油,不过在中国将煤炭喻为黑色的金子和工业的粮食一点都不为过。
在显微镜下,煤炭是色彩斑驳的——既可以呈现出耀眼的金色,也可能是高冷的蓝调或枪灰色。
煤并不是表里如一的。人们常把黑色的或褐色的煤炭比作黑金,一般指其从植物转化为泥炭再到煤炭的过程漫长且储量有限,但在显微镜下,肉眼下的煤炭的确其貌不扬,而在显微镜下,它却是色彩斑驳的——既可以呈现出耀眼的金色,也可能是高冷的蓝调或枪灰色。
扩展资料:
显微镜是利用凸透镜的放大成像原理,将人眼不能分辨的微小物体放大到人眼能分辨的尺寸,其主要是增大近处微小物体对眼睛的张角(视角大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大),用角放大率表示它们的放大本领。
因同一件物体对眼睛的张角与物体离眼睛的距离有关,所以一般规定像离眼睛距离为25厘米(明视距离)处的放大率为仪器的放大率。显微镜观察物体时通常视角甚小,因此视角之比可用其正切之比代替。
华夏能源网(微信号:hxny100) 注,随着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能源结构的清洁化转型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但就当前的国情而言,煤炭的生存空间还远没到清零的地步,“去煤化”虽风起成势却不能操之过急。
回首去年冬季,华北一场大规模的“煤改气”计划,就因为天然气的短缺而遇上瓶颈,这充分提醒人们,缺油少气的国情依然会是我国一个长期难以缓解的矛盾。“风、水、光、核”等新能源各有各的不足,并不能立即取代煤的“能源一哥”地位,国土下埋藏丰富的资源禀赋,也足以让煤炭继续挺直腰杆。
11月29日,2018能源年会暨第十届中国能源企业高层论坛在京召开,原煤炭工业部副部长濮洪九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他认为,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还将是以煤炭能源为主,可再生能源替代煤炭,成为中国的主体能源仍然是任重道远。
他强调,通过大力发展洁净煤技术,煤炭从高碳能源向低碳化发展大有可为。但煤炭减量不可操之过急,要精准规划,否则很可能重蹈去年华北“气荒”的覆辙。
华夏能源网(微信号:hxny100) 将濮洪九先生的发言编辑整理(内容有删减,标题为编者所加),以供读者阅读:
资源禀赋决定煤炭是中国主体能源
中国是 历史 上用煤最早的国家,在汉朝甚至更远的时候就有记载。
追忆往昔,1949年,全国煤炭的产量是3424万吨,到了2017年,我国煤炭产量达到了35亿吨,产量翻了100倍以上,已然成为世界第一煤炭生产大国。
1957年,中国能源消费构成是煤炭占92.3%,石油占4.6%,天然气为0.1%,其他为3.0%。长期看,煤炭产量占了中国一次能源的75%,消费占了65%,
在过去的峥嵘岁月里,煤炭职工为了国家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艰苦奋斗、勇于担当,做出了巨大贡献。周恩来总理曾高度赞扬煤矿工人“为国家出了力,救了急,立了功”。
如今,根据我国国情,煤炭在我国化石能源储量中占比94%,天然气和石油合计占6%。煤炭在我国能源产业的高占比一直延续到现在,依然占主体能源的地位。
能源革命促使煤炭向清洁能源发展
随着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我国提出能源革命,作为能源的主体,煤炭也必须革命。然而对这个“革命”如何理解呢?就是革掉煤炭过去粗放式的开发和粗放式的使用造成污染的命,就是革它落后的命,就是促使它向清洁能源的发展,这也是大势所趋。
自我国宣布进入新时代开始,国家经济建设也进入了一个新常规的时期,并且随着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重工业的比例在逐渐减少,新兴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不断涌现,国家能源的结构需求发生变化,再加上环境的压力,能源转型已变得迫在眉睫。
煤炭作为传统能源的代表,它具有双面性。优点就是给人类带来了光和热,满足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所需;缺点就是如果不科学的开发和使用,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在这种情况下,煤炭必须克服它存在的问题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所以,能源革命不是取消煤炭,而是让它发展的更好,转变为绿色低碳的清洁能源。
煤炭减量应科学、可控
值得注意的是, 社会 上有一种叫“去煤化”的说法,认为煤炭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只要不用它,这个问题就解决了。不可否认,其动机是好的,但这种想法过于简单。
实际上,煤炭的转型在国际层面来讲,都是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随着经济的发展,对能源需求的绝对量是逐渐在增加的,这就需要有新能源替代煤炭。同时也要求替代能源要具备煤炭的可靠性、经济性和可持续性,如果达不到,就替代不了它。目前情况下,我们能做到的是科学的、可控的、可持续的来减少煤炭的用量,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煤炭减量必须要精准规划,否则可能会再次出现去年华北地区的“气荒”现象。其实,类似的情况也曾出现过,比如,当年大庆油田开发后油多了,就搞起了“以油代煤”结果不到两年,油不够了,又让煤代油。当时国家计划委员会还专门成立了煤代油办公室,组织一大批力量让煤炭增产来代替油不足。所以,不顾国情,不考虑实际情况,不科学的进行计划,盲目的搞这些东西,都容易出问题。
能源涉及到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所需,其影响力是立竿见影的。过去煤炭一直背着煤炭供应不足需要增产的压力,如今煤炭在量上是足够用了,甚至产能过剩,但是整个能源的资源是不足的,石油和天然气还需要大量进口。
无论是去煤化还是保留煤炭,关键还是看煤炭如何利用,煤炭不仅可以燃烧,还可以作为原料,可以用煤制油、用煤制其他的化工品。
发展洁净煤技术让煤碳低碳化
大力发展煤炭的洁净煤技术,使煤高碳变成一个低碳的产品,煤炭的开发更加友好,就是绿色开采,搞好生态保护。
如今的煤炭开采,现代化程度非常高。在地面控制室按几次按纽,井下运输机就启动,割煤机就开始割煤,液压支架也开始移动,整个过程都是自动化的,只需一个巡视员在下面巡视即可,实现了煤炭安全高效智能化开采,现在全国已建成智能化采煤工作面达到70多个。
煤炭产业是既复杂也简单的,过去提起煤矿就让人想到安全事故,现在我国的安全指标已经能够跟国际接轨,一些落后产能也被逐步淘汰,由过去的8万个煤矿,到现在的7000个以下,所以要重视煤炭本身的变化,更要重视煤炭的清洁利用。
讲到清洁利用,煤炭现在可以经过低排放等措施使其污染值跟烧天然气差不多。2014年6月,浙江嘉兴嘉华发电公司进行的煤炭超低排放改造工程,效果非常好,获得了国家 科技 奖。神华集团的电力公司也同样做了大量的有效工作,到2017年底全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已完成6.4亿千瓦,占全国燃煤电厂装机的65.3%。此外,煤炭还能清洁转化,不但能清洁燃烧,煤还可以变成油,变成烯烃,变成乙二醇等化工产品,实现煤炭的清洁化利用。到2017年底煤制油产能达到800万吨/年,烯烃800万吨/年,煤制气51亿/立方米,乙二醇270万吨/年。
长期看中国能源格局还是以煤为主
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一定要注意节奏,不合国情的去煤化是不合理的。现在煤炭至少还起到下列作用:
(1)资源丰富产能大,可以保证供应,当在其他能源供应不足时,或者北方地区冬季供暖需求量大时,可以迅速用煤来补充,能救急。
(2)用煤制油、煤制气和煤层气来补充我国油气资源的不足,增加自我保障能力,减少对国外能源的依赖。
(3)在发展新能源时以煤为燃料的火电可以起调峰作用,能协调和保障新能源的运行。
(4)可以延后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给其一个充足的延后期,以便促进新能源更好的发展。
减煤的难度不在于煤炭本身,而在于新能源和再生能源发展的速度。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煤炭工业的 健康 发展,多次做出重要指示:要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形成煤、油、气、核、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供应体系;强调虽然我国正在压缩煤炭比例,但国情还是以煤为主,并且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是以煤为主。
(编辑/冯优 转载须华夏能源网授权)
煤炭股就是上市公司的主业为煤炭业,也就是以煤炭为主业的企业股票。
在显微镜下,煤是色彩斑驳的,既可以呈现出耀眼的金色,也可能是高冷的蓝调或枪灰色。煤并不是表里如一的。人们常把黑色的或褐色的煤炭比作黑金,一般指其从植物转化为泥炭再到煤炭的过程漫长且储量有限。
煤主要由碳、氢、氧、氮、硫和磷等元素组成,碳、氢、氧三者总和约占有机质的95%以上。
煤是非常重要的能源,也是冶金、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煤炭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逐渐形成的固体可燃性矿物。
粘土矿物是煤中含量最多的矿物杂质,约占煤中矿物杂质总量的60%~80%。常见的粘土矿物以高岭石和伊利石为主,而蒙脱石和伊利石——蒙脱石混层矿物较少,煤中粘土矿物通常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呈结晶状态,如高岭石,另一种呈非结晶的微粒状,充填胞腔或分散在基质中,有时集合成条带状、透镜状、团块状或不规则状。
2021年煤炭紧张导致多个地方进行限电,明明以前煤老板这么的多,但是如今煤老板却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当中,一方面也是因为现在煤炭对于环境的污染太大了,而且国家也已经开始管制,收回私有煤矿,所以才导致这些煤老板消失。其实在十几年前,煤炭一直在发展着,那时候很多人都发现了煤炭发展的商机,所以有很多人都开始投资煤炭产业,但是正是因为那么多人趋之若鹜,煤炭对于环境的污染也是越来越严重。虽然说煤炭对于我们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他也让我们的环境污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因为煤炭燃烧之后,本身就会给空气中带来大量的二氧化碳或者一氧化碳。长此以往,是会带来全球变暖的情况的。所以煤炭发展的同时,不仅带动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让环境治理变得越来越困难。发现了这样的情况之后,我家也开始对这种煤炭产业进行了一定的管理,甚至收回了很多私有的煤炭,因为其实大量的煤老板,他们对于煤炭的开发是非常不合理的,限制他的能够多获取一些利益,完全不顾环境的问题,所以才会让我们的环境恶化到这个地步。所以国家收回之后,也是希望能够进行统一的管理,让煤炭在河里发展的同时,也不会对环境造成太大的破坏。
但是同时煤老板他自身的发展其实也会受到限制,所以很多煤老板就选择了转行,因为煤炭产业本身就是发展一下就可以赚到挺多钱了,所以很多煤老板都功成身就完了大笔钱之后,安心的去过自己的小日子,或者选择投资别的行业,煤老板可是比普通人要有投资头脑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