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棕榈壳
中文名:棕榈壳
外文名:PKS (Palm Kernel Shell)
用处:作为燃料使用
特点:燃烧产生的热值比一般的生物燃料高
棕榈壳是棕榈油提练过程中会先从果肉中抽取果核,然后将果核的外壳削去,削去的部分便是棕榈壳;再通过破碎,压榨、烘干、揉丝、挤压等技术手段,制成环保生物质燃料---棕榈壳 主要参数: 固有水分:8.4%ad 灰分含量:2.7%adb热值:4000~4600 Kcal /kg
一、 环保
由于棕榈燃料不含硫磷,燃烧时不产生二氧化硫和五氧化二磷,因而不会导致酸雨的产生,不会污染大气,不会污染环境。
二、可再生
棕榈壳生物质燃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资源,是继煤、石油、天然气的第四大能源,无化学添加剂和粘合剂。
三、燃烧值高
棕榈壳是油质生物质燃料,比其他生物质燃料具有更高的燃烧价值,热值可高达4600大卡/公斤,其他生物质燃料3500大卡/公斤左右。
四、 节能
(1) 燃烧生物质燃料碳锅炉与煤炭锅炉相比:1kg标准煤,可用1.2kg生物质碳替代。燃烧煤炭锅炉的热效率为68%,燃烧生物质碳,热效率可达90%,经实际测算,使用生物质锅炉比燃烧煤锅炉可直接节约15%的成本。
(2) 与天然气锅炉相比:1立方米的天然气可用生物质碳2.4kg替代,天然气的热效率为85%,经实际计算,使用生物锅炉比使用燃气锅炉可直接节约20%的成本。
(3) 与燃油锅炉相比:1kg燃油用2.9公斤生物质碳代替,燃油锅炉的热效率为85%。经实际测算,使用生物质锅炉比燃油锅炉可直接节约近30%的成本。
五、节约成本
棕榈壳其自然密度达到1.1,体积小质量轻不易破碎,更方便储存。
棕榈废料燃烧不含硫磷,不腐蚀锅炉,可延长锅炉的使用寿命,
清洁卫生,投料方便,企业减少劳动成本。
什 么 是 可 再 生 能 源 : 「 可 再 生 能 源 」 这 个 统 称 可 从 不 同 的 角 度 来 定 义 , 而 目 前 亦 没 有 一 个 统 一 的 定 义 。 一 般 而 言 , 可 再 生 能 源 指 的 是 取 之 不 尽 、 用 之 不 竭 的 能 源 , 即 是 没 有 储 备 耗 尽 问 题 的 能 源 。 主 要 的 可 再 生 能 源 有 以 下 几 种 : 太 阳 能
风 能
生 物 能
水 力 能
地 热 能
海 洋 能 除 了 地 热 能 和 潮 汐 能 ( 海 洋 能 的 一 种 ) , 大 部 分 可 再 生 能 源 都 来 自 太 阳 的 辐 射 能 量 。 太 阳 能 当 然 即 是 太 阳 辐 射 能 , 而 风 能 和 水 力 能 则 分 别 源 于 太 阳 辐 射 对 大 气 的 加 热 和 对 海 水 海 水 的 加 热 作 用 。 生 物 能 来 自 植 物 透 过 光 合 作 用 所 储 存 的 能 量 。 某 些 种 类 的 海 洋 能 ( 比 如 海 浪 能 ) 也 是 根 源 自 太 阳 辐 射 太 阳 能: 太 阳 能 热 水 太 阳 能 光 伏 其 他 太 阳 能 技 术 风 能 : 大 型 风 力 发 电 机 小 型 风 力 发 电 机 海 上 风 力 发 电 场 废 物 转 化 能 源 : 堆 填 沼 气 厌 氧 分 解 热 处 理 其 他 可 再 生 能 源 技 术 : 生 物 燃 料 海 洋 可 再 生 能 源 水 力 能 地 热 能 生 物 质 热 电 联 产 (CHP) 尽 管 废 物 转 化 能 源 、 运 输 用 液 态 生 物 燃 料 和 生 物 质 热 电 联 产 技 术 分 别 被 列 在 不 同 的 分 类 标 题 下 , 它 们 其 实 都 是 与 生 物 质 能 有 关 。 为 什 么 要 使 用 可 再 生 能 源: 未 来 的 能 源 : 可 再 生 能 源 是 取 之 不 尽 、 用 之 不 竭 的 。 而 化 石 燃 料 的 储 备 是 有 限 的 , 或 早 或 晚 会 消 耗 殆 尽 。 更 加 清 洁 的 环 境 : 可 再 生 能 源 是 一 种 清 洁 能 源 。 使 用 可 再 生 能 源 发 电 或 产 热 对 环 境 造 成 的 影 响 要 比 使 用 传 统 的 化 石 燃 料 小 得 多 。 可 再 生 能 源 发 电 的 过 程 ( 如 风 力 发 电 , 太 阳 能 发 电 等 ) 几 乎 不 产 生 与 空 气 污 染 相 关 的 排 放 ( 氮 氧 化 物 、 氧 化 硫 和 颗 粒 物 等 ) , 因 此 减 少 了 对 人 类 健 康 ( 特 别 是 慢 性 疾 病 问 题 ) 的 不 利 影 响 。 纾 缓 气 候 变 化 : 使 用 可 再 生 能 源 不 会 产 生 二 氧 化 碳 和 其 他 温 室 气 体 ( GHG ) 。 温 室 气 体 会 增 强 上 层 大 气 层 的 隔 热 效 果 , 阻 止 热 量 从 地 球 散 发 至 太 空 从 而 导 致 全 球 变 暖 。 全 球 变 暖 的 后 果 是 严 重 的 。 全 球 变 暖 会 改 变 地 球 的 自 然 节 奏 和 过 程 、 融 化 南 北 极 的 冰 川 和 冰 块 , 对 气 候 、 生 态 系 统 、 农 业 产 量 和 经 济 活 动 产 生 重 大 的 影 响 。 全 球 变 暖 还 会 导 致 海 平 面 的 升 高 。 经 济 发 展 机 遇 : 发 展 可 再 生 能 源 可 以 为 经 济 及 就 业 提 供 新 的 机 遇 。 可 再 生 能 源 在 可 持 续 能 源 体 系 中 具 有 重 要 作 用 。 但 需 要 说 明 的 是 单 靠 可 再 生 能 源 并 不 能 解 决 化 石 燃 料 耗 尽 、 大 气 污 染 、 全 球 变 暖 等 问 题 。 为 建 立 可 持 续 能 源 体 系 , 应 该 藉 助 不 同 类 型 的 能 源 技 术 , 以 及 采 取 非 技 术 性 措 施 ﹝ 例 如 财 政 措 施 和 公 众 教 育 ﹞ 去 配 合 。 可 再 生 能 源 技 术 、 具 能 源 效 益 的 用 能 技 术 、 传 统 能 源 技 术 的 改 进 、 以 及 其 他 新 能 源 技 术 都 是 重 要 的 组 成 部 分 。
参考: 我
可再生能源一词并没有一致公认的定义,但是属于清洁能源的更窄化定义因为不只要求清洁还要求能量原料可再生。根据国际能源总署可再生能源工作小组,可再生能源是指「从持续不断地补充的自然过程中得到的能量来源」。可再生能源泛指多种取之不竭的能源,严谨来说,是人类有生之年都不会耗尽的能源。可再生能源不包含现时有限的能源,如化石燃料和核能。 大部分的可再生能源其实都是太阳能的储存。可再生的意思并非提供十年的能源,而是百年甚至千年的。 随着能源危机的出现,人们开始发现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一项研究认为,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可以满足全世界能源需求的40%。如果可再生能源技术得到的 *** 关注和财政支持达到核能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得到的支持,那么风能和太阳能的成本将分别在2020—2025年和2030年与传统发电技术持平. 所有人类活动的基本能源都来自太阳,透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而被吸收。 木材 柴是最早使用的能源,透过燃烧成为加热的能源。烧柴在煮食和提供热力很重要,它可让人们在寒冷的环境下仍可生存。 动物牵动 传统的农家动物如牛、马和骡除了会运输货物之外,亦可以拉磨、推动一些机械以产生能源。 水能 磨坊就是采用水能的好例子。而水力发电更是现代的重要能源,尤其是中国、加拿大等满是河流的国家。此外,一些沿海的国家的海岸线,也很适合用来作潮汐发电。海水温差发电也是一种方式。 风能 人类已经使用了风力几百年了。如帆船。 太阳能 自古人类懂得以阳光晒干物件,并作为保存食物的方法,如制盐和晒咸鱼等。 地热能 人类很早以前就开始利用地热能,例如利用温泉沐浴、医疗,利用地下热水取暖、建造农作物温室、水产养殖及烘干谷物等。 生物能 生物质能是指能够当做燃料或者工业原料,活着或刚死去的有机物。生物质能最常见于种植植物所制造的生质燃料,或者用来生产纤维、化学制品和热能的动物或植物。许多的植物都被用来生产生物质能,包括了芒草、柳枝稷、麻、玉米、杨属、柳树、甘蔗和沼气(甲烷)等。
Macy 抄人ga
!
参考: hope can help you
don t copy
copy person 检举you
Renewable energy me methods that can produce energy
especially electricity
such as wind energy
wave energy
tide energy
etc
so wood is not renewable energy.
可再生能源一词并没有一致公认的定义,但是属于清洁能源的更窄化定义因为不只要求清洁还要求能量原料可再生。根据国际能源总署可再生能源工作小组,可再生能源是指「从持续不断地补充的自然过程中得到的能量来源」。可再生能源泛指多种取之不竭的能源,严谨来说,是人类有生之年都不会耗尽的能源。可再生能源不包含现时有限的能源,如化石燃料和核能。 大部分的可再生能源其实都是太阳能的储存。可再生的意思并非提供十年的能源,而是百年甚至千年的。 随着能源危机的出现,人们开始发现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一项研究认为,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可以满足全世界能源需求的40%。如果可再生能源技术得到的 *** 关注和财政支持达到核能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得到的支持,那么风能和太阳能的成本将分别在2020—2025年和2030年与传统发电技术持平[1]。 历史 所有人类活动的基本能源都来自太阳,透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而被吸收。 木材柴是最早使用的能源,透过燃烧成为加热的能源。烧柴在煮食和提供热力很重要,它可让人们在寒冷的环境下仍可生存。 动物牵动 传统的农家动物如牛、马和骡除了会运输货物之外,亦可以拉磨、推动一些机械以产生能源。 水能 磨坊就是采用水能的好例子。而水力发电更是现代的重要能源,尤其是中国、加拿大等满是河流的国家。此外,一些沿海的国家的海岸线,也很适合用来作潮汐发电。 风能 人类已经使用了风力几百年了。如帆船。 太阳能 自古人类懂得以阳光晒干物件,并作为保存食物的方法,如制盐和晒咸鱼等。 地热能 人类很早以前就开始利用地热能,例如利用温泉沐浴、医疗,利用地下热水取暖、建造农作物温室、水产养殖及烘干谷物等。 生物能 生物质能是指能够当做燃料或者工业原料,活着或刚死去的有机物。生物质能最常见于种植植物所制造的生质燃料,或者用来生产纤维、化学制品和热能的动物或植物。许多的植物都被用来生产生物质能,包括了芒草、柳枝稷、麻、玉米、杨属、柳树、甘蔗和棕榈树等。
太 阳 能 风 能 生 物 能 水 力 能 地 热 能 海 洋 能 详细资料 re.emsd/tc_chi/gen/overview/over_what
参考: re.emsd/tc_chi/gen/overview/over_what
从人类进入农耕时代至今,已有上万年的历史,然而按照严格的择优淘劣的法则,有幸成为当今农业上最重要的油料作物的种子植物,不外十多种。它们是众所周知的花生、大豆、芝麻、向日葵、油菜籽、油茶、油橄榄、油桐、椰子、油棕……在这些油料作物“精英”之中,“世界油料作物之王”非油棕莫属。
当初人们只是把油棕作为观赏、装饰及绿化树种,直到1917年人们才认识到它的其他价值。油棕果皮和种仁中含有丰富的油脂,种仁含油45.5%。油棕是世界上单位面积产油量最高的作物。在马来西亚每公顷的油棕可产棕榈油4吨,棕榈仁油0.4吨左右,单位面积产油量是大豆的20倍、菜籽的10倍。棕榈油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约50%,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可抵御细胞衰老、动脉硬化及癌症,同时含有维生素A和类胡萝卜素。由于它具有抗氧化和抗聚合作用,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制造业。果肉油为棕红色的非干性油脂,医药上具有防止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工业上用作钢板防锈剂等。棕仁油主要用作烹饪和食品工业。我国为棕榈油第二大进口国。当今人类十分关注能源、环境和生态。植物油脂被视为一颗能源的新星,被科学家称为“绿色的能源”、“可再生的能源”、“永不枯竭的能源”……可以肯定,油棕的发展前景将十分广阔。马来西亚油棕生产的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此外,油棕的树干及果穗的汁液可酿制油棕酒,花汁可做饮料。油棕植株高大,羽叶分裂,树形美观高雅。
油棕又叫油椰子、非洲油棕(Elaeis guineensis),为棕榈科常绿乔木,高达10米,胸径达50厘米,叶羽状全裂,簇生于茎顶,长3~4.5米。果实卵球形或倒卵形,长4~5厘米,直径3厘米,熟时橙红色,种子近球形或卵球形。油棕生长在年平均气温24~28℃,年平均降雨量1800~3000毫米的地区。油棕原产热带非洲,我国于1920年从马来西亚引种到海南,目前在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四川、台湾等地有栽培。世界上主要油棕生产国有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科特迪瓦、扎伊尔、尼日利亚等。
据美国能源部能源情报署《国际能源展望2004》基准状态预测,全球能源消费总量将从2001年的102.4亿吨油当量增加到2025年162亿吨油当量,世界能源消费在2001-2025年将增加54%。日本、欧盟等能源机构预计,全球能源消费峰值将出现在2020-2030年。全球化石能源的枯竭是不可避免的,将在本世纪内基本开采殆尽。《BP世界能源统计2006》的数据表明,全球石油探明储量可供生产40多年,天然气和煤炭则分别可以供应65年和155年。国际能源署2005年分析认为,到2030年世界能源需求将增长60%,届时仍将有“足够”的资源可满足需求。预测未来石油需求增长的大多数将来自运输部门,运输部门占全球石油需求的份额将从现在的47%增加到2030年的54%。同时指出,C02排放也将增多,减排温室气体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国际能源署认为,中东将增加投资以扩增常规石油资源产能,非常规石油资源如油砂等将得到加快开发利用,氢能将有少量应用,可再生能源将有更大发展潜力。到2030年,替代能源尤其是可再生能源,不仅将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而且将成为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举措。作为全球能源市场日趋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目前中国的能源消费已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3.6%,世界能源消费将越来越向中国和亚太地区聚集。
据预测,目前中国主要能源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采比分别为约80、15和近50,大致为全球平均水平的50%、40%和70%左右,均早于全球化石能源枯竭速度。未来5-10年,中国煤炭国内生产量基本能够满足国内消费量,原油和天然气的生产则不能满足需求,特别是原油的缺口最大。注重能源资源的节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对于中国来说既重要又迫切。
二、世界可再生能源发展趋势
世界大部分国家能源供应不足,各国努力寻求稳定充足的能源供应,都对发展能源的战略决策给予极大的重视,其中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尤为引人注目。化石能源的利用会产生温室效应,污染环境等,这一系列问题都使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范围内升温。
从目前世界各国既定能源战略来看,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已成为未来各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可再生能源发展很快,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可再生能源作为能源政策的基础。从世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与发展趋势看,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发展最快,产业前景最好,其开发利用增长率远高于常规能源。
风力发电技术成本最接近于常规能源,因而也成为产业化发展最快的清洁能源技术,风电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能源,年增长率达27%。国际能源署的研究资料表明,在大力鼓励可再生能源进入能源市场的条件下,到2020年新的可再生能源(不包括传统生物质能和大水电)将占全球能源消费的20%,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总的比例将达30%,无论从能源安全还是环境要求来看,可再生能源将成为新能源的战略选择。
三、世界部分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
2004年,美国、德国、英国和法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总发电量的比重分别为1%、8%、4.3%和6.8%;到2010年将分别达到7.5%、20.5%、10%和22%;到2020年将都提高到20%以上;到2050年,德国和法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将达到50%。韩国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将由2004年的2.1%提高到2010年的5%。日本和中国的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将由2004年的3%和7.5%提高到2010年的10%左右,2020年分别达到20%和15%。
四、世界部分国家可再生能源利用进展
美国正在加大可再生能源研发和利用力度,2005年美国能源部能源研发总投资7.66亿美元,其中可再生能源研发投资占了42%。美国制定了庞大的太阳能发电计划,克林顿政府出台的“百万屋顶计划”将在1997年到2010年里,安装总容量达4.6亿兆瓦的光伏发电系统。
德国新的《可再生能源法》,为投资可再生能源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障。德国制定了《未来投资计划》以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迄今投入研发经费17.4亿欧元。2004年,德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8%,年销售额达100亿欧元。风力发电占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54%,太阳能供热器总面积突破600万平方米。法国。法国推出了生物能源发展计划,2007年之前将生物燃料的产量提高3倍,使起成为欧洲生物燃料生产第一大国。具体内容是建设4个生物能源工厂,年均生产能力达到20万吨,生物燃料的总产量将从目前的45万吨上升到125万吨,用于生产生物燃料的作物面积也将达到100万公顷。由于生物燃料目前成本比汽油和柴油贵2倍,法国已出台一系列优惠措施,鼓励生物燃料的生产和消费。
英国把研究海洋风能、潮汐能、波浪能等作为开发新能源的突破口,设立了5000万英镑的专项资金,重点开发海洋能源。不久前,在苏格兰奥克尼群岛的世界首座海洋能量试验场正式启动。英国第一座大型风电场一直在不断发展,目前风电装机总量已达650兆瓦,可满足44万多个家庭的电力需求,近期还将建设10座类似规模的风电场。
日本官方报告,将从2010年正式启动生物能源计划,并与美国和欧盟共同开发可再生能源,建设500个示范区。预计将投资2600亿日元,而与之有关的产品和技术将成为日本新工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他国家和地区。一些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和巴西等国家,越来越重视可再生能源对满足未来发展需求的重要性。中国制定实施了《可再生能源法》,编制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将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并确定了明确目标。印度成立了可再生能源部,政府全力推动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目前印度在风电和太阳能利用规模方面已居于世界前列。东盟国家也开始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工作。10个成员国各自都有了发展可再生能源的计划,包括地热、水电、风能、太阳能和来自棕榈或椰子油的植物燃料等。按东盟计划,到2010年各成员国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将达到2.75万兆瓦,其中印尼、菲律宾和泰国将成为领先者。
基因工程的主要应用有:
农牧业、食品工业,运用基因工程技术,不但可以培养优质、高产、抗性好的农作物及畜、禽新品种,还可以培养出具有特殊用途的动、植物。如:转基因鱼、转基因牛、转黄瓜抗青枯病基因的甜椒、转鱼抗寒基因的番茄、抗虫棉等。环境保护,基因工程做成的DNA探针能够十分灵敏地检测环境中的病毒、细菌等污染。利用基因工程培育的指示生物能十分灵敏地反映环境污染的情况,却不易因环境污染而大量死亡,甚至还可以吸收和转化污染物。医学,基因作为机体内的遗传单位,不仅可以决定相貌、高矮,而且它的异常会不可避免地导致各种疾病的出现。基因治疗的提出最初是针对单基因缺陷的遗传疾病,目的在于有一个正常的基因来代替缺陷基因或者来补救缺陷基因的致病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