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锦的工作经历
1970年12月至1975年09月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银盘湾煤矿三分矿工作;
1975年09月至1978年10月在山西矿业学院机电专业学习;
1978年10月至1994年10月任内蒙古自治区煤炭厅地方处科员、主任科员、副处长;
1994年10月至1997年08月任内蒙古自治区煤炭工业管理局调运处副处长、处长;
1997年08月至1999年05月任内蒙古自治区煤炭工业管理局副局长、党组成员;
1999年05月至2000年06月任内蒙古自治区平庄矿务局党委副书记、局长;
2000年06月至2003年03月任内蒙古自治区平庄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2003年04月至2003年06月任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委副书记、代市长。
2003年06月29日-2006年10月任鄂尔多斯市委副书记、市长。
2007年任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1902年扎赉诺尔建矿后,扎赉诺尔发展成为一座煤炭工业工业城市,煤炭工业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明显优势。在20世纪80年代前,扎赉诺尔因紧靠苏联,强调“政治边防”和“军事边防”,同时受计划经济束缚,且对煤炭资源和国家扶持过于依赖,经济发展受到较大制约。90年代起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依托地缘优势发展对外贸易,调整单一产业结构,经济得到较快发展。
2014年,扎赉诺尔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0.7亿元,比2013年增长8.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3.7亿元,比2013年增长11%;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6.6亿元,比2013年增长10.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66亿元,比2013年增长19.5%;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5.21亿元,比2013年增长14.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300元,比2013年增长7.5%。 综述
由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制约,扎赉诺尔不适宜农业产业化,渔业占第一产业的比重达70%以上。2013年,扎赉诺尔区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1.9237亿元,比2012年增长2.7%;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6年的11.5%下降到2013年的3.48%。
渔业
1912年,呼伦贝尔自治政府同俄商签订捕捞合同,大批俄国人入境在呼伦湖区从事捕捞,1917年前后出现第一次捕捞高峰。1920年始有中国人捕捞。1928年为第二次大规模捕捞时期,有渔户30多户(其中俄国渔户18户),经营者多为俄国工商业资本家和中国商号掌柜,捕捞人员2000余人。1913—1932年渔获量90098吨。1932年起由伪满统一经营渔业。1940年1月成立的兴安水产株式会社垄断了呼伦湖渔业,年捕捞量在5000吨以上。1945年8月后,苏侨甘宁拍得日本资产,雇中国人捕捞。1946—1947年成立多家渔业合作社,渔业生产在满洲里市政府和渔业工会有组织的情况下进行。
1948年内蒙古渔业公司成立,呼伦湖收归国家所有,渔业统一经营管理。1952年渔业公司更名为扎赉诺尔水产总厂,1955年又更名为达赉湖渔场。1958—1966年是20世纪呼伦湖水位最高时期,也是第三次大规模捕捞时期,增设了沿湖分场,从季节性捕捞转为常年性生产,扩大了沿湖泡沼捕捞范围,捕捞量大幅增加。1967—1979年渔业生产徘徊不前。1980年起水产行业进行体制改革,水产品市场放开,渔业快速稳步发展。1985年后年产量控制在1万吨以下。1994年,达赉湖渔场改组为达赉湖渔业有限公司,1997年又改制为呼伦湖渔业集团有限公司。2003—2004年,呼伦湖集团剥离辅业,改制成立呼伦湖渔业有限公司。1998年后,受气候干旱影响,湖水位下降,生态环境变化较大,水产品产量锐减,渔业生产起伏较大。
呼伦湖渔业生产主要在冬夏两季进行,以冬季冰下捕捞生产为主。捕捞生产方式分为明水期捕鱼和冰下捕鱼两种形式。冬季以冰下大拉网捕鱼、捕虾为主;明水期以网箔生产为主,兼有机船或挂网捕鱼、机船拉虾、岸边拉(推)虾或虾箔等。捕捞水产品主要有鲤鱼、鲫鱼、鲶鱼、白鱼、小白鱼、狗鱼、虾等。人工养殖的水产品有大银鱼、凹白鲑、高白鲑、乌鳢、河蟹、鲇鱼、细鳞斜颌鲴、河蚌等。
牧业
扎赉诺尔是传统牧区。20世纪上半叶,狩猎是除煤炭生产外的主要经济活动,主要猎取旱獭、沙狐、黄羊、麝鼠、大雁、野鸭;养殖的牲畜以蒙古牛、蒙古马和蒙古羊为主,没有棚圈,主要靠放牧。1948年后三河马成为主要的马匹品种。50年代引进细毛羊、哈白猪、长白猪、来亢鸡等畜禽,并开始对牛、羊、马进行杂交改良,推广牲畜棚圈饲养。70年代引进奶牛和水貂。1980年起实行“压马、缩羊、发展牛”政策,马大幅减少。80年代出现养鸡专业户和大企业办养鸡场。1988年颁布《野生动物保护法》,猎杀野生动物被禁止。90年代中期后,多数单位和个人不再养马。1995年开始养狐。2003年建特种动物养殖基地,养殖獭兔、貂、狐狸、貉等。 2013年,扎赉诺尔区牲畜存栏5.2万头(只),其中大牲畜存栏0.1万头,羊存栏1.6万只,猪出栏3.5万头;猪牛羊肉总产量2132吨,其中猪肉1830吨,牛肉60吨,羊肉242吨;羊毛产量45吨。
农业
扎赉诺尔区的农业属城郊型农业,以生产蔬菜瓜果为主,品种主要有马铃薯、西红柿、黄瓜、白菜、甘蓝、辣椒、茄子、西瓜、香瓜等,亦种植小麦、豌豆、甜菜、玉米等作物。1904年灵泉附近始有移民垦荒种菜。1960年实施“大开荒”,耕地面积达到2364.5公顷,1967年减少到1260.1公顷。70年代中期开始推广温室大棚和农业机械。1976年“农业学大寨”,扎赉诺尔各大厂矿纷纷开垦耕地、建立农场,1979年耕地面积达到最高值2945.2公顷。此后耕地大幅减少。2000年起发展设施农业和出口创汇农业。 2013年,扎赉诺尔区耕地面积117公顷。
采集业
扎赉诺尔草原地广人稀,野生植物资源丰富。20世纪初俄国人开始用打草机械打草,后逐渐形成规模,1949年打草655万公斤。此外境内居民多自发采集野菜、中草药、水生植物和食用菌等。20世纪80年代以前,年采集野菜约3500—4000公斤,山果约600—700公斤,中草药约400公斤,芦苇约2万吨,食用菌约7500公斤。1980年起采药量骤增,年采集量超过5000公斤,1985年颁布《草原法》后采集量锐减。进入90年代以来,由于生态环境变化等原因,打草和采集野菜、食用菌、芦苇、草药的活动规模越来越小,产量逐年减少。 综述
扎赉诺尔区的第二产业由采掘业、加工制造业、电力生产供应业和建筑业构成,其中采掘业占据主导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工业产值结构中,重工业始终占70%以上,全民所有制工业始终占据80%以上,中央、自治区、盟、市属工业企业产值在90年代中期以前始终占97%以上。1958—1961年为地方工业发展的第一次高潮,80年代后地方工业发展进入第二个高潮,地方工业占比由1995年的1.48%上升到2005年的22.82%。
2013年,扎赉诺尔区实现第二产业增加值22.3253亿元,比2012年增长14.9%,其中工业增加值19.4655亿元,比2012年增长15.2%;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家,实现产值32.4亿元,利润总额-4.6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6年的53.0%下降到2013年的40.4%。
采矿业
1902年《中俄黑龙江煤矿条约》签订,俄国取得在黑龙江境内、东清铁路沿线采矿的特权。同年9月建立波洛尼科夫矿,由东清铁路理事会管辖。1910—1924年为俄国资本家包办经营煤矿,1924年由中苏合办。1903—1924年共产煤458.9万吨。1934年5月,煤矿归“满洲炭矿株式会社”统辖。日占期间,煤矿当局建斜井10个、竖井3个、露天矿1处。到1943年共建有煤井18个,露天矿3处。
1946年中共西满分局护路军接管煤矿,恢复生产。1952—1956年扎矿先后划归哈尔滨铁路管理局、东北煤管局、煤炭工业部哈尔滨管理局。1958年10月,扎赉诺尔煤矿改为扎赉诺尔矿务局,下设灵泉煤矿、西山煤矿和基建工程处;同年12月矿务局划归内蒙古燃料工业厅领导。1965年,矿务局改回煤矿建制。1970年煤矿划归黑龙江省煤管局。1972年恢复扎赉诺尔矿务局建制。1979年矿务局划归内蒙古煤炭工业厅,1983年又划归东北内蒙古煤炭工业联合公司领导。1985年,煤炭工业部批准扎赉诺尔矿务局为地(师)级单位。1994年东北内蒙古煤炭工业联合公司解体,扎赉诺尔矿务局由煤炭工业部和内蒙古煤炭厅管理。1999年,扎赉诺尔矿务局更名为扎赉诺尔煤业公司,成为呼伦贝尔煤业集团公司的成员单位。2000年扎煤公司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2002年,扎煤公司随呼煤集团公司划归呼伦贝尔市管理。 2007年,央企华能集团重组扎煤公司,成为华能呼伦贝尔公司的下属企业。 2013年,扎煤公司煤炭产量1567万吨,主营业务收入26.8亿元,利润-5.3亿元。
此外,扎赉诺尔区于1949年开办了小煤矿,1969年组建五七煤矿(扎赉诺尔矿区煤矿)。七八十年代,为安置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及各单位职工谋取福利,开办了多个小煤窑。后矿务局及矿区允许私人开采矿务局煤矿的尾矿和残柱,80年代中期有小煤矿30多家。1988年组建矿区第二煤矿,整顿小煤矿开采秩序。1996年成立矿区第六煤矿。2000年,境内小煤矿全部关闭。
除煤炭开采外,还于1977年在矿区西山后建立扎赉诺尔采石场。1980年采石场有职工40人,生产毛石2000立方米。1985年后产值不断下降,企业亏损,1993年停产。
电力工业
1903年俄国人安装了220伏直流发电机组,供煤矿生产用电。20年代建立了2所直流发电所。1934年日本人设立一个发电工段。1938年建成第一座低温低压火力发电厂,到1945年有3机3炉,装机容量4240千瓦。
1952年,扎赉诺尔电厂全部设备恢复正常运行。1962年电厂划归呼伦贝尔电业局。1962—1982年矿务局调入4台列车发电站以缓解电力供应紧张局面。扎赉诺尔电厂经多次扩建,到1966年有6台炉、5台汽轮发电机,总装机容量9840千瓦。70年代周边地区用电量猛增,遂于1974—1985年新建4机4炉装机容量6.2万千瓦的灵泉发电厂。1975年,列车电站与电厂并网发电。1980年成立扎赉诺尔供电局,扎赉诺尔电厂改称扎赉诺尔发电厂,由发电、供电合一转变为发、供分设。1982年,扎赉诺尔发电厂因设备老旧而停止运营。1983年灵泉发电厂并入岭西电网,成为岭西电网的主力厂和调峰调频厂。2004年新建满洲里深能源达赉湖2×200兆瓦热电厂。 2009年开工建设深能源20万千瓦风电项目。 2011年建设华润10万千瓦风力发电项目。 2014年,扎赉诺尔区发电量为16.9亿千瓦时。 2015年,深能源20万千伏光伏发电项目开工建设。
工业园区
扎赉诺尔工业园区位于扎区南部,为自治区级工业园区,设立于2003年。2004年规划面积10.98平方公里。2005年更名为重化工业基地,后又改为工业园区。园区成立以来,陆续招引了热电、风电、光电、煤化工、冶金、建材、进出口加工等类型的企业。 截至2013年,园区有企业33家。 2014年工业园区规划用地面积为51平方公里,规划能源、化工、冶炼、新型建材等综合利用、装备制造、服务6个产业板块,以化工和冶炼为主导产业,形成“一园区两基地”的跨区域空间发展格局。 综述
扎赉诺尔区第三产业由流通企业和服务性企业构成,其中流通企业占主导地位。2013年,扎区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31.0183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6年的35.50%上升到56.12%。
商业贸易
清雍正年间,境内始有旅蒙商和坐商。20世纪初随着东清铁路开通和扎赉诺尔建矿,中俄商户逐渐增加。1914年一战爆发,俄国商人为供应本国军需物资,纷纷涌入满洲里和扎赉诺尔经商,个体商业和餐饮业急剧扩张,到1920年“八乍市”(俄语“市场”之意)成为扎赉诺尔商业中心。1929年中东路事件后商业萧条。日占期间一切物资由日本人专卖,商业萧条。1946年后个体私营商业有所发展。1948年扎赉诺尔成立大众合作社(次年改组为供销合作社)和职工消费合作社。1956年商业“公私合营”,成立扎赉诺尔公私合营总店。后陆续成立百货、蔬菜食品杂货、糖业烟酒、饮食服务等国营商业公司。1964年后个体经济全部被取缔。1978年后个体工商业户和集市逐渐恢复发展。1985年矿区建成第一个综合农贸市场。1989年建成灵泉市场。90年代建成人民市场和露天菜果批发市场。1992年后随着满洲里沿边城市的开发开放,个体私营商业逐步取代了国有商业。2000年百货公司破产重组,2003年被浙商并购。2005年,矿区市场经营服务中心辖6个市场,商户600余户,交易额7000余万元。 2014年,扎赉诺尔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亿元,比2013年增长13%;有外贸企业30家,进出口额完成15.3亿元,增长14.3%。
旅游业
2002年,扎赉诺尔矿区外经贸旅游局成立。2005年规划建设扎赉诺尔国家矿山公园。 2013年,扎区规划建设“一带四园”(从扎赉诺尔蘑菇山旧石器遗址至达赉湖的文化产业带及扎赉诺尔文化园、民族历史文化园、矿山工业文化园、湖泊湿地文化园), 初步形成了集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吃、住、行配套的完整产业链条, 猛犸旅游区获批成为国家4A级旅游区。 2014年,扎区全年旅游人数突破220万人次。 2015年,扎赉诺尔温泉休闲旅游度假区(国家级钓鱼运动主题旅游度假区)投入运营。
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公司,是神华集团的骨干煤炭生产企业。神东拥有特大型现代化高产高效煤矿17座,其中1000万吨以上至2000万吨的特大型煤矿达到10座,总产能2亿吨左右。
1、大柳塔煤矿。
大柳塔煤矿是神东煤炭集团所属的年产两千万吨的特大型现代化高产高效矿井,是神东煤炭集团最早建成的井工矿,位于陕西省神木县境内,两井拥有井田面积189.9平方公里,煤炭地质储量23.2亿吨,可采储量15.3亿吨。
大井主采1-2、2-2、5-2 煤层,活井主采1-2上、1-2、2-2、5-1煤层。煤质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和中高发热量的特点,属高挥发分的长焰煤和不粘结煤,是优质动力煤、化工和冶金用煤。
2003年大柳塔煤矿两井合并生产原煤2076万吨,建成了“双井双千万吨”矿井,产量、工效步入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井工煤矿,矿井安全、生产、技术、经营等各项指标创中国煤炭行业最高水平。
2、补连塔煤矿
补连塔煤矿是神东煤炭集团开发建设的世界第一大井工矿井,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境内,井田面积为106.43平方公里,可采储量15.5亿吨,服务年限77年。主采1-2、2-2、3-1煤层。煤质具有为特低灰、硫、磷、中高发热量的优质动力煤、化工和冶金煤,被誉为“绿色环保煤炭”。
补连塔煤矿采用斜井——平硐联合开拓布置方式,生产布局为一井两面。连续采煤机掘进,装备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大功率采煤机和高阻力液压支架,采取长壁后退式综合机械化开采,实现了主运输系统皮带化、辅助运输胶轮化、生产系统远程自动化控制和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自动化。
3、榆家梁煤矿
榆家梁煤矿地处陕西省神木县店塔镇。井田面积56.33km2,地质储量5.04亿吨,可采储量3.84亿吨。井田煤层赋存稳定、结构简单、煤质优良,具有特低灰、特低硫、特低磷、高挥发分、中高发热量等特点,属长焰不粘煤,是优质动力、化工、工业和民用煤。
4、保德煤矿
保德煤矿位于山西省保德县境内,井田面积55.94平方公里,地质储量12亿吨,可采储量7.11亿吨。主采8#、13#煤层。是公司石炭二迭纪煤配煤基地,具有中低灰、特低硫、特低磷、中挥发分、中高发热量、低氧化钙、高灰熔点、瓦斯含量高、煤尘具有爆炸性等特点,是优质动力用煤。
5、上湾煤矿
上湾煤矿是神东煤炭集团主力生产矿井之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境内,井田面积61.8平方公里,地质储量12.3亿吨,可采储量8.3亿吨。主采1-2、2-2、3-1煤层。煤质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和中高发热量特点,属高挥发分长焰煤和不粘结煤,是优质动力化工和冶金用煤。
6、哈拉沟煤矿
哈拉沟煤矿是神东煤炭集团整合地方小井资源,通过技术改造建成的千万吨矿井。位于陕西省神木县境内,井田面积72.4平方公里,可采储量6.8亿吨,主采煤层为1-2上、1-2、2-2、3-1 4个煤层,煤层赋存稳定,煤质具有低灰、低硫、发热量高的特点,是优质的动力用煤。
实现了主运系统皮带化、辅助运输胶轮化、生产系统远程自动化控制和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自动化;率先实现了井下小灵通通讯、人员车辆定位系统,矿井信息化走在世界煤炭行业前列。
7、石圪台煤矿
石圪台煤矿是神东煤炭集团主力生产矿井之一,位于陕西省神木县境内, 井田面积65.25平方公里,地质储量8.93亿吨,可采储量6.57亿吨,主采1-2、2-2? 煤。煤质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和中高发热量的特点,属高挥发分的长焰煤和不粘结煤,是优质动力煤、化工和冶金用煤。
生产布局为一井一面,采用斜井—平硐联合开拓布置方式,连续采煤机掘进,长壁后退式综合机械化开采。2008年生产煤炭1034万吨,全年未发生人身重伤及二类以上重大机电事故,安全生产创出历史最好水平。
8、乌兰木伦煤矿
乌兰木伦煤矿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境内,井田面积44.8平方公里,地质储量 3.74亿吨,可采储量2.03亿吨。主采煤层三层。煤质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和中高发热量的特点,属高挥发分的长焰煤和不粘结煤,是优质动力煤、化工和冶金用煤。
9、马家塔露天煤矿
马家塔露天煤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镇境内。拥有马家塔和后补连两个采区,马家塔采区2002年底已全部采完,现正开采的后补连采区已进入尾采期。后补连采区主采煤层为2-2煤,煤质具有特低灰、特低硫、中高发热量的特点,属不粘结煤。
10、锦界煤矿
锦界煤矿是神华国华电力公司锦界煤电一体化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由中国神华委托神东煤炭集团进行专业化管理,负责矿井的建设和生产。
煤矿位于榆林市神木县境内,地处榆神矿区二期规划区的西北部,井田东西宽12km,南北长12.5km,面积137km2,探明地质储量20.93亿吨,可采储量15.78亿吨,矿井设计能力1000万吨,服务年限为112.7年。
11、布尔台煤矿
布尔台煤矿是神华神东煤炭集团建设的生产能力、主运输系统提升能力、煤炭洗选加工能力世界第一的大型矿井,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境内,井田面积193平方公里,地质储量33亿吨,可采储量18.5亿吨,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2000万吨/年,服务年限71.3年。
12、寸草塔煤矿
寸草塔煤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境内,井田面积22.64平方公里,地质储量275.4Mt,可采储量175.62Mt。井田内可采煤层和局部可采煤层共8层,煤质具有特低灰、低硫、低磷和中高发热量的特点,属于高发挥不粘煤和个别点长焰煤,是优质动力煤和气化用煤。
13、寸草塔二矿
寸草塔二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境内,井田面积16.5km2,地质储量2.8亿吨,可采储量1.5亿吨,可采煤层5层,现主采煤层为3-1煤。
矿井采用斜井—平硐联合开拓布置方式,生产布局为一井一面,连续采煤机和掘锚机掘进,长壁后退式综合机械化开采,实现了主要运输系统皮带化、辅助运输胶轮化、生产系统远程自动化控制和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自动化。
14、柳塔矿
柳塔煤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境内,井田面积13.6平方公里,地质储量2.12亿吨,主采1-2煤层。井田内各煤层为低灰、低硫、中高发热量的不粘煤,是优质动力用煤,可在建材及化学工业中做焙烧材料,亦可做气化用煤。
15、昌汉沟煤矿
昌汉沟煤矿原名万利一矿,位于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塔拉壕镇,井田面积92平方公里。矿井始建于1993年,由内蒙古煤矿设计研究院设计,原煤炭部批准开工建设。1998年企业整体移交神华集团公司,隶属于万利煤炭分公司。
16、唐公沟煤矿
唐公沟煤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万利勘查区,隶属达拉特旗树林召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现有井田7km2公里,可采储量8153万吨,服务年限30.4年。
17、神山露天煤矿
神山露天煤矿位于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西部准格尔召镇境内,距离109国道2.1公里。井田总面积2.1734km2,资源储量2331万吨,主采煤层3-1、4-1、5-1煤层,2-1煤层为局部可采煤层。煤质具有低硫、低灰、特低磷、中高热值的长焰煤和不粘结煤,是优质的工业动力用煤。
神山露天煤矿于 1991年8月由北京军区司令部主办兴建,2006年实施技改,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原煤0.60Mt/a,服务年限29.5年。
扩展资料:
神东愿景:创百年神东, 做世界煤炭企业的领跑者。
神东使命:为国家作贡献 ,为社会促和谐 ,为员工谋幸福, 为客户增价值。
神东发展战略:建设“四化五型“大神东”。
神东四化:生产规模化,技术现代化,队伍专业化,管理信息化
神东五型:本质安全型,质量效益型,科技创新型,资源节约型,和谐发展型
神东核心价值观:人本和谐 ,学习创新, 规范执行 ,安全高效。
神东精神:艰苦奋斗, 开拓务实, 争创一流。
神东方针:高起点, 高技术, 高质量, 高效率, 高效益。
神东理念:安全理念, 环保理念, 团队理念, 服务理念, 感恩理念 ,人才理念。
神东形象:神东人, 神东矿, 神东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神东煤炭集团
“倒查20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派出7个巡视组,采取“一托二”方式对7个盟市、4个厅局、3个国有企业开展煤炭资源领域进行专项巡视,他们发现了一批高质量的问题和问题线索。那么,内蒙古煤炭资源巡视人是如何发现问题的呢?
巡视组开始行动了解情况,他们查阅了该地72处煤田在2008-2012年期间编制的火区勘察报告。经过了认真的比对后,他们发现一部分不同的行政区域和不同的火区的勘察报告,在测值立体图、异常值直线图等多处都出现相同的地方,怀疑存在造假行为。在进一步调查之后,他们确定该单位在开采煤矿、骗取拨款等问题的审批方面,为了通过审批而做出假的报告。
在巡视组在现场巡视的过程中,他们发现某转制企业在某些方面有异常情况:但看这家企业转制时的资产评估报告、转制的批复文件等,看似没有什么问题。深入了解之后,发现这个企业在转制前,一个煤田探矿权评估存在问题,这个企业没有按照要求采用效益法评估,而是采用的是成本法评估,才会产生的差价巨大。
本轮专项巡视的突出特点:发现问题“快”、移交问题“快”、处置问题“快”。据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巡视办有关工作人员的介绍中说道:“巡视过程中,我们建立了边巡边查机制,对涉煤领域反映具体、可查性强的问题线索,现场巡视期间就要快速移交、快速处置,进一步扩大了震慑效应。”在巡视组向被巡视党组织反馈巡视情况后,被巡视党组织接下来就要进入整改期,并且相关部门会对被巡视党组织的整改工作进行跟踪指导和日常监督。
内蒙古煤炭资源探明储量居全国第一位,截至2007年7月末,全区已查明煤炭资源矿产地445处,查明和预查煤炭资源储量达到6583.4亿吨。今年下半年,内蒙古又陆续在锡林郭勒盟、鄂尔多斯市等地发现了几处储量数十亿、上百亿吨的大型煤田。
赵保胜说,截至今年末,在全部6500多亿吨煤炭资源储量中,有3700多亿吨是最近4年来新增的。自2004年以来,内蒙古累计投入地质勘查资金80多亿元,其中约70%用于煤炭资源勘查。在煤炭资源储量大幅增长的同时,内蒙古近几年的煤炭产量也保持了较快增长。
2006年,内蒙古生产原煤2.98亿吨,是2000年的4倍多,根据预测,今年内蒙古全年煤炭产量将达到3.6亿吨。
中国煤炭储量居世界第一位。全国已探明的保有煤炭储量为10000亿吨,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地区,以山西、陕西、内蒙古等省区的储量最为丰富。
中国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产资源约占世界总量的12%,居世界第3位。但人均占有量较少,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58%,居世界第53位。迄今为止,共发现矿产171种,其中探明储量的矿产158种(能源矿产10种、黑色金属矿产5种、有色金属矿产41种、贵重金属矿产8种、非金属矿产91种、其他水气矿产3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矿产资源总量丰富、矿种比较齐全、配套程度较高的少数国家之一。按探明储量计算,中国45种主要矿产中有25种居世界前三位,其中稀土、石膏、钒、钛、钽、钨、膨润土、石墨、芒硝、重晶石、菱镁矿、锑等12种居世界第一位。
中国矿产资源分布情况如下:石油、天然气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煤主要分布在华北和西北。铁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南。铜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华东。铅锌矿遍布全国。钨、锡、钼、锑、稀土矿主要分布在华南、华北。金银矿分布在全国,台湾也有重要产地。磷矿以华南为主。
主要矿产资源包括:
◆煤炭资源:中国煤炭储量居世界第一位。全国已探明的保有煤炭储量为10000亿吨,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地区,以山西、陕西、内蒙古等省区的储量最为丰富。
◆油气资源:主要蕴藏在西北地区,其次为东北、华北地区和东南沿海浅海大陆架。截至1998年底,中国已找到509个油田和163个气田。累计探明石油和天然气地质储量分别为198.5亿吨和1.95万亿立方米,列世界第9位和第20位。其中陆上石油资源量和天然气资源量分别占中国同类资源总量的73.8%和78.4%,已形成松辽、渤海湾、塔里木、准格尔-吐鲁番、四川、陕甘宁等六个大型油气区。
金属矿产:
◆黑色金属:探明储量的有铁、锰、钒、钛等,其中铁矿储量近500亿吨,主要分布在辽宁、河北、山西和四川等省。
◆有色金属:凡是在世界上已发现的有色金属矿在中国均有分布。其中,稀土的储量占世界的80%左右,锑矿的储量占世界的40%,钨矿的储量则为世界其他国家储量总和的4倍。
截止2000年底,中国已经发现矿产171种,其中有探明有储量的矿产157种,矿产地2万多处。
(一)能源矿产资源 中国能源矿产资源比较丰富,但结构不理想,煤炭资源比重偏大,石油、天然气资源相对较少。煤炭资源的特点是:蕴藏量大,但勘探程度低;煤种齐全,但肥瘦不均,优质炼焦用煤和无烟煤储量不多;分布广泛,但储量风度悬殊,东少西多,北丰南贫;资源赋存东深西浅,露采煤炭不多,且主要为褐煤;煤层中共伴生矿产多。油气资源的特点是:石油资源量大,是世界可采资源量大于150亿吨的10个国家之一;资源的探明程度低,陆上探明石油地质储量仅占全部资源的1/5,近海海域的探明程度更低;分布比较集中,大于10万平方千米的14个盆地的石油资源量占全国的73%,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天然气资源量超过全国总量的一半。其他能源矿产,如地热,油页岩等在中国也比较丰富。
(二)金属矿产资源 中国属于世界上金属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之一。世界上已经发现的金属矿产在中国基本上都有探明储量。其中,探明储量居世界第一的有钨、锡、锑、稀土、钽、钛,居世界第二位的有钒、钼、铌、铍、锂,居世界第四位的有锌、居世界第五位的有铁、铅、金、银等。金属矿产资源的特点是:分布广泛,但又相对集中于几个地区,如铁矿主要分布在鞍山—本溪、冀北和山西等3大地区,铝土矿主要集中于山西、河南、贵州、广西等省区,钨矿主要分布于江西、湖南、广东,锡矿主要分布于云南、广西、广东和湖南;部分矿产储量大,质量高,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力,如钨、锡、铝、锑、稀土等;许多重要矿产质量欠佳,铁、锰、铝、铜等矿产,贫矿多,难选冶矿多;中小型矿床所占比例大,大型、超大型矿床所占比例小。
(三)非金属矿产资源 中国是世界上非金属矿产品种比较齐全的少数国家之一,全国现有探明储量的非金属矿产产地5000多处。大多数非金属矿产资源探明储量丰富,其中菱镁矿、石墨、萤石、滑石、石棉、石膏、重晶石、硅灰石、明矾石、膨润土、岩盐等矿产的探明储量居世界前列;磷、高岭土、硫铁矿、芒硝、硅藻土、沸石、珍珠岩、水泥灰岩等矿产的探明储量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大理石、花岗石等天然石材,品质优良,蕴藏量丰富;钾盐、硼矿资源短缺。但是,一些非金属矿产分布不平衡,特别在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探明储量尚不能满足本地区经济发展和出口创汇资源的需求。
(四)水气矿产资源 中国已查明天然地下水资源8700亿立方米/年,可采资源量2900亿立方米/年,地下微咸水天然资源约为200亿立方米/年。地下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南方地区丰富,西北地区贫乏,地下水含水层类型地域性分布明显,孔隙水主要集中在北方,岩溶水在西南地区广泛分布。
中国已发现地热点3000多处,勘查评价的地热田298处,其中60℃以上热水田89处。已探明地热流体可采量166497立方米/天,相当于298.7万吨标准煤。矿泉水资源和二氧化碳气资源也比较丰富。
内蒙古是草原大区,草原面积11.38亿亩,占内蒙古自治区总土地面积的64%;占全国草原面积的五分之一。一位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管理部门的官员非常严肃的对我们说:“谁敢说,自家的矿不在草原上?!”
由此,可以预见,本次林草专项行动,将关系到内蒙古所有的矿山企业。
此外,2021年2月6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史上最严草原生态保护政策——《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矿产资源开发中加强草原生态保护的意见》(内政办[2021]7号)(以下简称“内政2021年7号文“)。
牛博士学习了内政2021年7号文并与自治区自然资源管理部门的领导沟通后,发现:
第一,以后想在内蒙古大草原上新建矿山,基本没门儿,除非经依法依规批准的保障国家能源战略安全项目;
第二,已建矿山想要扩界的,也请死了这条心吧,根本不可能;
第三,自治区政府对矿产资源开发违法占用草原行为的行为绝不姑息,有一个算一个,严查严打!
内政2021年7号文与林草专项行动遥相呼应,给内蒙古大草原上的矿山企业带来又一重无比艰巨的生死考验。
内蒙古涉煤腐败倒查20年,到底查到了啥?】倒查20年释放出追责到底、将反腐进行到底的坚定信号:只要腐败了,不管你是退休回家了,还是转行了,不管心脏装支架了,还是离世了,这笔账迟早要算。
国有重点煤矿开办或者联合开办的小型煤矿适用本条例。第三条 发展地方煤矿必须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方针,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有序开发、综合利用,有效地防治环境污染,保护生态平衡,改善劳动条件,实现正规生产、安全生产、文明生产。
自治区鼓励以各种所有制形式联合开办煤矿,实现规模经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第四条 在城市规划区内开办地方煤矿,必须符合城市规划法律、法规的规定。第五条 禁止任何单位、个人使用任何手段侵占、破坏、买卖煤炭资源或者抵押、非法转让采矿权。第六条 各级煤炭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煤炭工业实行行业管理。协同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煤炭资源;协同劳动行政主管部门监督煤矿安全生产;协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监督煤矿的环境保护。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要依法建立和维护煤炭开采秩序,制止和取缔非法开采,保护地方煤矿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第二章 开办与关闭第八条 开办国有地方煤矿,必须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和国家规定的有关技术规范,生产规模不低于年产原煤6万吨。第九条 开办集体煤矿和其他煤矿,除符合《内蒙古自治区矿产资源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外,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经过批准的地质勘探报告或者地质勘查资料及可靠的储量依据;
(二)有经过旗县级以上煤炭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设计文件;
(三)矿井生产规模不低于生产原煤1万吨;
(四)矿井资源回收率不低于50%;
(五)有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资金、设备、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六)办矿负责人必须具备安全生产和煤矿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并取得矿长安全生产资格证书;
(七)有适应安全生产需要并取得操作资格证书的特种作业人员;
(八)有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安全设施和环境保护措施。第十条 开办国有地方煤矿必须经自治区煤炭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根据有关规定,凭批准文件办理有关证照。
开办集体煤矿和其他煤矿,由盟市煤炭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根据有关规定,凭批准文件办理《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条件合格证》、《爆炸物品使用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第十一条 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需要占用地方煤矿生产井田时,占用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办理。第十二条 在国有煤矿井田或者自治区规划矿区内开办集体煤矿和其他煤矿,须经国有煤矿或者筹建单位同意并提出划界方案,分别报下列部门审批后,方可办理有关证照:
(一)进入国有地方煤矿井田,须经国有地方煤矿主管部门批准;
(二)进入国有重点煤矿井田,须经国有重点煤矿主管部门批准;
(三)进入自治区规划矿区内,须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第十三条 因资源枯竭或者其他原因需关闭矿井,煤矿必须提前六个月写出闭井报告,并附有反映实际开采情况的图纸资料,采取有效的防治水、火、瓦斯等事故措施后,由旗县级以上煤炭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煤炭企业主管部门、矿产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审批验收,按开矿审批程序,报发证照部门注销有关证照。第三章 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第十四条 地方煤矿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环境污染,严格执行有关矿山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第十五条 国有地方煤矿在建设和生产中,必须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符合煤矿生产技术管理基础工作的要求。第十六条 集体煤矿和其他煤矿要严格执行乡镇煤矿安全规程,并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一)有实测的《井上下工程对照图》、《采掘工程平面图》、《通风系统图》;
(二)按照批准的井田范围开采;
(三)有两个安全出口和机械通风设施;
(四)有预防水、火、瓦斯、煤尘、冒顶等事故的措施和相应的测试手段,严禁明火明电照明、明火明电放炮、明刀闸开关;
(五)有基本的生活服务设施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
(一)煤炭资源状况
内蒙古是我国煤炭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区域内煤层面积大,分布范围广。全区118.3万平方公里,现已查明含煤面积为12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区总面积的10%。全区101个旗县区中,有67个旗县区储存煤炭资源。全区累计探明的保有储量为2317.1亿吨,占全国保有储量的22%。探明储量在1亿吨以上的煤田有19个,100亿吨以上的煤田有6处。其中准格尔煤田储量253亿吨,锡林郭勒胜利煤田214亿吨,呼伦贝尔煤田215亿吨,东胜煤田736亿吨。目前,内蒙古共有各类煤矿1228处,其中国有重点煤矿67处,地方国有煤矿96处,乡镇集体煤矿1065处。形成了乌达、海勃湾、包头、平庄、大雁、扎赉诺尔、霍林河、伊敏、准格尔、神东等10个国有重点煤炭生产矿区以及胜利、白音花、宝日希勒、万利等4个国家重点建设矿区。
内蒙古煤炭资源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是资源分布广、总量多;二是种类齐全、品质优良,以低变质烟煤和褐煤为主,低硫优质煤占总储量的70%,低灰、低硫烟煤又占优质煤的60%;三是煤层埋藏浅、厚煤层多、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相对比较简单、层位稳定、煤田规模大、易开采;四是主要煤系中的共生、伴生矿产资源丰富,为其他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提供了便利。
(二)煤炭生产、消费状况
“十五”以来,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区内外能源市场需求旺盛,刺激了我区能源工业、特别是煤炭工业的快速发展,煤炭产量增长迅速。2005年全区煤炭产量达到了25607万吨,比2004年增长20.60%,比2001年增长了313.62%,不仅大大超出了自治区“十五”规划9500万吨的目标,也超出了2010年年产量达到13200万吨的远景目标。2001~2005年的5年间,内蒙古共生产原煤8亿吨,向区外输出煤炭4.55亿吨,约占总量的57%。内蒙古已成为我国煤炭资源大区、产量大区和输出大区。截至2005年底,火力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996.69万kw,年发电量达到1070.02亿kw/h,比2000年增长了243.62%。
随着全国能源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国内大型能源企业纷纷到我区投资建设能源项目,推进了我区煤炭工业投资主体多元化,促进了煤炭工业投资的快速增长。特别是煤电一体化、煤化工等项目的实施,推动了煤炭工业向上、下游产业延伸,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内蒙古汇能煤电集团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蒙泰煤电集团有限公司
国电内蒙古平庄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满世煤炭运销有限责任公司
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霍林河煤业集团公司
内蒙古庆华集团
内蒙古西蒙集团公司
内蒙古铁鑫煤化集团有限公司
扎赉诺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神华包头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神华准格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神华集团金烽煤炭有限责任公司
神华乌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神东天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煤田地质局
鄂尔多斯市乌兰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蒙发能源投资集团
神华集团万利煤业集团公司
内蒙古大雁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特弘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神华宝日希勒能源有限公司
内蒙古集通铁路有限责任公司神通煤炭分公司
内蒙古太西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晨宏力煤炭集团
内蒙古牙克石五九煤炭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如意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煤炭供销总公司
内蒙古聚祥煤业集团有限公司
科左后旗金宝屯煤矿
扎鲁特旗鲁霍煤炭有限责任公司
鄂尔多斯市东源煤电集团
西乌珠穆沁旗露天矿业有限公司
内蒙古星光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鄂尔多斯市大源煤炭有限责任公司
鄂尔多斯市东辰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准格尔旗聚能煤炭有限责任公司
霍林郭勒市源源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伊旗呼氏煤炭有限公司
阿左旗黎明有限责任公司
神华北电胜利能源有限公司
准格尔旗准联煤炭有限责任公司
乌海市温明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阿拉善盟天荣煤炭有限责任公司
赤峰市元宝山区建昌营煤矿
准格尔旗蒙南煤炭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