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光伏智能优化器有用吗
有用
华为:智能组件控制器,真的有用吗? 在光伏项目中,阴影是影响系统发电量最常见也是最大的问题之一。阴影因素主要分为两大类:环境影响和阴影遮挡。环境影响包括组件表面积灰、鸟粪等
PID效应(Potential Induced Degradation)又称电势诱导衰减,是电池组件的封装材料和其上表面及下表面的材料,电池片与其接地金属边框之间的高电压作用下出现离子迁移,而造成组件性能衰减的现象。
危害为:
下表为组件PID效应测试前后的参数及I-V曲线对比【1】,通过对比明显可以看出PID效应对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输出功率影响巨大,是光伏电站发电量的“恐怖杀手”
正常的并网逆变器,本身就应该有这个功能,被独立出来的理由,是针对最小型离网式逆变器没有MPPT功能比较有用。
光伏组件,不会具备这个功能的,这都是施工方案的选项。
工作原理:
逆变装置的核心,是逆变开关电路,简称为逆变电路。该电路通过电力电子开关的导通与关断,来完成逆变的功能。
特点:
(1)要求具有较高的效率。
由于目前太阳能电池的价格偏高,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太阳能电池,提高系统效率,必须设法提高逆变器的效率。
(2)要求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目前光伏电站系统主要用于边远地区,许多电站无人值守和维护,这就要求逆变器有合理的电路结构,严格的元器件筛选,并要求逆变器具 备各种保护功能,如:输入直流极性接反保护、交流输出短路保护、过热、过载保护等。
(3)要求输入电压有较宽的适应范围。
由于太阳能电池的端电压随负载和日照强度变化而变化。特别是当蓄电池老化时其端电压的变化范围很大,如12V的蓄电池,其端电压可能在 10V~16V之间变化,这就要求逆变器在较大的直流输入电压范围内保证正常工作。
二、光伏逆变器分类
有关逆变器分类的方法很多,例如:根据逆变器输出交流电压的相数,可分为单相逆变器和三相逆变器根据逆变器使用的半导体器件类型不同,又可分为晶体管逆变器、晶闸管逆变器及可关断晶闸管逆变器等。根据逆变器线路原理的不同,还可分为自激振荡型逆变器、阶梯波叠加型逆变器和脉宽调制型逆变器等。根据应用在并网系统还是离网系统中又可以分为并网逆变器和离网逆变器。为了便于光电用户选用逆变器,这里仅以逆变器适用场合的不同进行分类。
1、集中型逆变器
集中逆变技术是若干个并行的光伏组串被连到同一台集中逆变器的直流输入端,一般功率大的使用三相的IGBT功率模块,功率较小的使用场效应晶体管,同时使用DSP转换控制器来改善所产出电能的质量,使它非常接近于正弦波电流,一般用于大型光伏发电站(>10kW)的系统中。最大特点是系统的功率高,成本低,但由于不同光伏组串的输出电压、电流往往不完全匹配(特别是光伏组串因多云、树荫、污渍等原因被部分遮挡时),采用集中逆变的 方式会导致逆变过程的效率降低和电户能的下降。同时整个光伏系统的发电可靠性受某一光伏单元组工作状态不 良的影响。最新的研究方向是运用空间矢量的调制控制以及开发新的逆变器的拓扑连接,以获得部分负载情况下的高效率。
2、组串型逆变器
组串逆变器是基于模块化概念基础上的,每个光伏组串(1-5kw)通过一个逆变器,在直流端具有最大功率峰值跟踪,在交流端并联并网,已成为现在国际市场上最流行的逆变器。
许多大型光伏电厂使用组串逆变器。优点是不受组串间模块差异和遮影的影响,同时减少了光伏组件最佳工作点与逆变器不匹配的情况,从而增加了发电量。技术上的这些优势不仅降低了系统成本,也增加了系统的可靠性。同时,在组串间引人"主-从"的概念,使得系统在单串电能不能使单个逆变器工作的情况下,将几组光伏组串联系在一起,让其中一个或几个工作,从而产出更多的电能。
最新的概念为几个逆变器相互组成一个"团队"来代替"主-从"的概念,使得系统的可靠性又进了一步。目前,无变压器式组串逆变器已占了主导地位。
3、微型逆变器
在传统的PV系统中,每一路组串型逆变器的直流输入端,会由10块左右光伏电池板串联接入。当10块串联的 电池板中,若有一块不能良好工作,则这一串都会受到影响。若逆变器多路输入使用同一个MPPT,那么各路输入 也都会受到影响,大幅降低发电效率。在实际应用中,云彩,树木,烟囱,动物,灰尘,冰雪等各种遮挡因素都会引起上述因素,情况非常普遍。而在微型逆变器的PV系统中,每一块电池板分别接入一台微型逆变器,当电池 板中有一块不能良好工作,则只有这一块都会受到影响。其他光伏板都将在最佳工作状态运行,使得系统总体效率更高,发电量更大。在实际应用中,若组串型逆变器出现故障,则会引起几千瓦的电池板不能发挥作用,而微 型逆变器故障造成的影响相当之小。
4、功率优化器
太阳能发电系统加装功率优化器(OptimizEr)可大幅提升转换效率,并将逆变器(Inverter)功能化繁为简降低 成本。为实现智慧型太阳能发电系统,装置功率优化器可确实让每一个太阳能电池发挥最佳效能,并随时监控电池耗损状态。功率优化器是介于发电系统与逆变器之间的装置,主要任务是替代逆变器原本的最佳功率点追踪功 能。功率优化器藉由将线路简化以及单一太阳能电池即对应一个功率优化器等方式,以类比式进行极为快速的最佳功率点追踪扫描,进而让每一个太阳能电池皆可确实达到最佳功率点追踪,除此之外,还能藉置入通讯晶片随 时随地监控电池状态,即时回报问题让相关人员尽速维修。
在国内听说亚森有在生产电源优化器。他们是在跟美国国家半导体合作并自由研发的产品
a) 防止蓄电池过充电和过放电,延长蓄电池寿命。
b) 防止太阳电池方阵、蓄电池极性反接。
c) 防止负载、控制器、逆变器和其他设备内部短路。
d) 雷击引起的击穿保护。
e) 光伏系统工作状态显示: 蓄电池荷电状态 SOC 显示和蓄电池端电压显示;
负载状态显示(耗量等); 光伏方阵工作状态(显示充电电压、充电电流、充电量等);
辅助电源工作状态显示;环境状态显示(太阳辐射能、温度、风速等)。
f) 光伏系统信息储存(系统发电量、失电量、失电记录、故障记录等)。
g) 最优化的系统能量管理(光伏方阵最佳工作点跟踪 MPPT,Maximan Power Point
Tracking,温度补偿、择优补偿、择优启动特殊负载及后备电源自动切换等)
h) 光伏系统故障报警
i) 光伏系统遥测、遥控、遥信功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