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力诺太阳能电力集团的光辉历程
2007年的艰辛起步,发展快速
2006年底,按照力诺集团规划部署,以力诺光伏高科技有限公司的工程部和国内销售部为主,由张锋担任总经理筹建光伏工程公司。
在创业之初,整个公司只有十多个人,严重缺乏技术设计人员,甚至没有专门的设计人员,摸着石头过河,在探索中前行。在2007年的销售人员,同时也是设计人员,还是工程人员,把第一批业务人员都培养成了全面型人才。
2007年也是电力工程公司值得骄傲的一年。这一年做了几个大工程,其中日照水上运动中心路灯项目、商河路灯项目和济菏高速监控项目等金额上百万的光伏工程项目,是行业少有的大项目。而当时的光伏发电应用,在国内主要是太阳能路灯和西藏、青海等无电地区的政府援助太阳能户用系统。
在人员方面,2007年也为将来的大发展打下坚实基础。2007年初只有张锋总经理带领李君来、彭剑等十多名员工,到2007年底,已经接近30人,而且健全了办公室、技术部、工程部、财务部、销售部等,已经是一个相对正规化的公司。
2008年 加入力诺瑞特,营销走向全国
2007年底,按照力诺集团战略部署,新成立的力诺太阳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整体加入力诺瑞特。
加入力诺瑞特,利用瑞特的营销网络开展光伏工程业务,把业务推向全国,2008年也是力诺电力工程的营销走向全国的一年。在2008年,公司的主营业务仍然是太阳能路灯,当时国内光伏工程市场主要就是太阳能路灯。在这一年:唐冶新城路灯项目、山东建筑大学路灯项目、济宁任城区路灯项目、济宁唐口煤矿路灯项目、潍坊白浪河太阳能照明工程、潍坊三元朱村太阳能照明工程等,而且在省外市场有了长足进步,黑龙江海林太阳能路灯项目、河北邯郸太阳能路灯项目、郑州湖光新苑太阳能路灯项目、无锡东蠡太阳能路灯项目、西藏日喀则太阳能路灯项目等。
2008年的光伏电站工程也有了长足进步,山东省科技大厦光伏发电项目、山东建筑大学光伏项目、临沂交通局光伏项目、济南人民银行地下车库照明项目、济南中学光伏电站项目等。
2009年,政策启动国内工程市场,力诺电力工程第一次转型
2008年全球性经济危机,对严重依赖出口的中国光伏行业造成极大冲击,这也促使了中国政府开始出台金太阳和光电建筑项目等政策,国内光伏工程市场正式启动。
这一年,力诺电力工程公司最大的亮点就是完成了力诺科技园1.6MWp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在此之前,放眼全国1兆瓦以上的光伏电站项目屈指可数,力诺科技园1.6MWp项目,也让力诺电力工程看清楚了未来的方向,国内光伏电站工程时代到来了!
力诺电力工程公司开始了第一次转型,主营业务由太阳能路灯转向光伏电站工程,这一年,太阳能路灯业务仍然在发展,力诺集团和浪潮集团战略合作的“天仙配”系列太阳能路灯把这一业务推向了顶峰。受国家政策导向影响,国内光伏电站工程市场启动了,力诺科技园1.6兆瓦光伏电站工程,在当时这一工程造价在4000万元左右。
地面大型光伏电站开始出现,甘肃敦煌10兆瓦光伏电站上网电价招标,国内有实力的光伏企业和五大发电集团为代表的国企巨头都参与,0.69元/瓦的超低价震惊全行业,虽然敦煌这个项目招标搞得“一地鸡毛”,但西北大型地面光伏电站市场的大门要开启了。
公司营销业务架构相应做出重大调整,取消原来以业务领域划分的工程销售部、照明销售部和组件销售部,改为山东大区、北京大区和西北大区的地域划分,业务范围都是光伏发电工程为主,兼做太阳能路灯和组件销售。
2010年划归光伏集团 国内工程大发展
2010年初,力诺电力工程公司划归力诺光伏集团,2009年开始的金太阳政策和光电建筑政策,正式启动了国内光伏工程市场,2010年的金太阳示范项目仍唱主角,力诺电力工程公司的主营业务战略转型,也极大地促进了国内光伏工程业务的开展。
在区域市场上,河南市场成为亮点。力诺电力工程公司成为入围河南省招标的唯一一家非河南企业,后来成功拿下黄淮学院2兆瓦项目、南阳惠农达项目、河南重工项目、郑州大学项目等,占据了2010年河南光伏工程市场90%以上的份额。北京大区也不相让,成功中标中国移动集团集中采购,此后几年,移动项目一直是力诺电力工程公司主要的项目之一,山东省内也有重大突破,承建了大唐禹城1兆瓦地面光伏电站。
在西藏日喀则,规划投资建设10兆瓦地面光伏电站,在2010年度完成了前期手续,即将开工。
2011年西部地面电站和东部EPC业务并行发展,电力工程二次战略转型
2011年是力诺电力工程大发展的一年,最显著特点是地面光伏电站的建设。2011年6月份,西藏日喀则10兆瓦地面光伏电站成功并网,是力诺电力工程公司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里程碑,2011年12月,青海德令哈30兆瓦光伏电站并网,是国内已建成的最大光伏电站之一。
2011年东部地区的EPC业务也有较大发展,河南市场持续坚挺,鲁山一高项目、郑州大学2兆瓦项目等;广西市场成为新亮点,广西中烟1兆瓦项目、广西体育中心项目,广西中科中广9MW金太阳示范项目,成为有一个重点市场。
随着投资大型地面光伏电站业务的兴起,力诺电力工程公司再次战略转型。在坚持光伏工程EPC业务的同时,转型发展地面光伏电站的投资和运营。因建设地面光伏电站需要,在西藏、青海等地注册了分公司,而甘肃、新疆等地也在筹划注册分公司投资地面电站。
2012年集团运作 战略布局 行业寒冬 申报亮点
2012年,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力诺工程公司成为力诺太阳能电力集团。根据西北地面电站业务需要,新疆、甘肃、宁夏、内蒙也都设立分公司开发地面电站。电力集团在西北各省储备了超过200兆瓦的项目,是国内光伏企业在投资地面电站领域的领军企业。
东部地区光伏工程EPC领域,广西贺州8兆瓦项目是电力工程承接的最大EPC项目,山东建筑大学1兆瓦项目、郑州大学2兆瓦项目、天津生态城和河北张家窝项目,规模都在兆瓦以上。
2012年下半年的金太阳项目申报,是力诺电力集团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在2012年第二批金太阳项目申报中,公司加大申报力度,统筹安排各地项目申报,最终成功批复135兆瓦项目。
SNEC第五届(2011)国际太阳能产业及光伏工程展览会暨论坛第二天,全球光伏市场发展论坛暨CEO峰会在KerryHotel召开。峰会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李俊峰和欧洲光伏产业协会(EPIA)董事会主席MurrayCameron博士共同主持,天合光能董事长兼CEO高纪凡、晶澳太阳能CEO方朋、韩华新能源(原“林洋新能源”)CEO谢平、力诺光伏集团总裁司海健、MeyerBurger公司CEOPeterPauli等出席了此次峰会。
CEO峰会期间,有参会代表指出天合光能和晶澳太阳能分别代表了目前光伏行业内两大不同的发展策略:产业链垂直一体化整合;专注于单一或少数几个生产环节,扩大生产规模,提供生产效率。那么,是垂直整合好还是专业化好?垂直一体化公司又能否在产业的各生产环节上与专业化公司有效竞争呢?
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认为,光伏行业的目标是提升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最终实现光伏发电的平价上网。进行产业链的垂直一体化整合是希望借此协调上下游产业链结构,从而缩短完成整个产品生产的时间;垂直一体化还可以进行技术和工艺的整合研发,为用户提供更高质量更低成本的产品。至于垂直一体化整合的缺点是,很难保证在每个生产环节都有技术或规模的优势,从而形成全产业链的竞争优势。
晶澳太阳能CEO方朋则表示,两种发展模式可以也的确会长期共存下去。他以半导体行业为例,英特尔(INTC,21.15,-3.03%)是成功进行产业链垂直整合的典型代表,公司拥有很好的利润水平。台积电(TSM,12.28,-1.05%)则是专注于芯片的制造环节,为多个芯片设计、研发公司提供芯片加工服务。它拥有很大的产业规模,且市场占有率高,毛利率也还不错。晶澳太阳能作为一家选择“专注”的光伏电池制造商,2010年的产量同比增长了180%,营收增幅超过200%。方朋强调选择专注的企业应该特别注意与上下游客户建立友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且能为产业链上其他环节的企业贡献价值。
此次峰会已不是方朋第一次对外阐述晶澳太阳能对“专注”的选择了。2010年第三季度,在接受知名光伏杂志《Photon》采访时方朋曾表示,去年(指2009年)所有人都相信垂直一体化,晶澳在对市场进行了分析之后将商业模式扎根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提高管理水平的基础上进行大规模的光伏电池生产。事实上,晶澳的确在2010年取得了高于业内平均水平的增长速度。晶澳也在生产光伏组件和硅片,但光伏组件的生产(不管是用自有品牌还是代工)更多是为了满足客户的要求,用来支持客户的业务模式。
比较有意思的是,方朋在此次CEO峰会的演讲中提供了一组中国与欧洲之间生产成本的对比数据。如果只是生产光伏组件,中国公司的成本优势大概11%;要是既生产组件又生产电池,中国公司的成本优势则是20%;如果是整个产业链都做的中国公司,它的成本较欧洲同行要低30%。单从这组成本对比数据来看,垂直整合更具优势。
当然,我们不能仅仅考虑事物的某一方面,单凭一组数据就得出结论。韩华新能源(原“林洋新能源”)CEO谢平在峰会上谈到的对垂直一体化整合的看法和体会很值得大家去思考。
谢平称,
韩华新能源之所以选择垂直一体化整合其实是不得已而为之。一方面,产业链垂直一体化整合后,总的毛利率还是挺好看,但内部各环节的毛利率实际上是遭到了降低。另一方面,产业链垂直一体化可以实现供应链的资源整合,从而打通供应链,完成产品生产的成本叠加,有利于公司在未来的持久战和恶战中生存下来。此外,谢平还认为只有真正有实力的大公司才能有效进行彻底的产业链垂直一体化整合。
峰会上还有光伏公司的CEO预测,到2015年光伏行业将只会剩下7-8家有市场影响力的领头公司,而这些公司的业务将会是非常完整的,不会仅仅局限在光伏产品的制造环节。剩余的一小部分市场则会由一些微不足道的小公司分享。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此次CEO峰会的联合主持人李俊峰先生认为,从所有能源的发展来看,其相关行业最终必将走向整合。石油和天然气的情况最为典型;电力装备的供应商也淘汰到仅剩下7-8家有影响力的公司;风电已经经历了一系列的整合,但相关市场上目前还有20-30家有规模和影响力的企业在打群架;至于光伏行业,现在是有太多供应商了,此次SNEC就有1800家相关企业参展。但李先生相信光伏行业实现整合的那天一定会到来。届时会诞生几家大而全的光伏/太阳能企业。
据了解,这个太阳能光伏发电站由山东力诺光伏高科技有限公司建造,采用的是与建筑一体化方式安装,直接产生直流电,并通过8台世界先进的并网逆变器转化为230伏、50赫兹并入低压电网。
力诺光伏公司负责人张锋告诉记者,随着煤价的新一轮上涨,太阳能发电产业成为国际范围内备受关注的“潜力股”,这已经成为事实。而专家表示,清洁、环保的“太阳能”代替煤电是大势所趋,虽然走进平常百姓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力诺集团建成的30千瓦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年发电量为3万千瓦,相当于每年可节省标准煤约10.8吨,减排灰渣约2.8吨,减排二氧化碳约4.8吨。由于太阳能是一种环保、可再生且无法形成垄断的公共能源,发电站一次性投资可以长时间受益。按照电站25年的运营期计算,累计发电量将达到75万千瓦时,总计可节省电费45万元。
山东是中国东部沿海唯一不缺电的省份,在沿海各省市纷纷拉闸限电的总体局势下,山东成了备受瞩目的“另类”。但从目前山东电力供应源的结构来看,99%以上来自火电,而山东煤炭储量最多还够用约50年。
目前,山东省已经制定出新的电力应对策略,作为应急的对策,就是建立核电站;而作为长远的策略,太阳能的利用已伴随力诺30千瓦太阳能光伏发电站的成功入网开始实施。
由于公司未能按时发放劳动报酬,劳动者可以提出辞职,并要求经济补偿。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行政部门进行举报,由劳动监察大队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工资,劳动监察大队协调不成的,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对劳动仲裁裁决拒不执行的,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