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生活与消费知识 分析说明去产能对煤炭行业的经济意义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与水平,创造消费动力,去产能有利于调整产品结构,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提高人们的消费质量与水平。②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是人们经济活动追求的目标,去产能有利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实现集约化生产。③生产的基本经济组织是企业,去产能有利于进行企业兼并和重组,淘汰落后产业,增强企业竞争力。
2015年前5个月,国企煤炭行业一直都处于亏损状态,直到6月底,国企煤炭行业首次扭亏为盈,实现利润6.2亿元。之后,煤炭国企下半年再次陷入亏损,并持续到11月份。到年底,终于艰难实现反转,再次扭亏为盈。
随着近两年煤炭价格持续下滑,很多煤炭企业举步维艰、经营困难,甚至出现亏损。2014年12月,我国启动了煤炭资源税改革,作为改革的重要内容,涉煤收费基金清理工作启动:将煤炭矿产资源补偿费费率降为零,停止针对煤炭征收价格调节基金,取缔省以下地方政府违规设立的涉煤收费基金等。这对身陷困境的煤炭企业是一场及时雨。
国家税务总局的数据显示,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推行以来,2015年全国征收煤炭资源税333亿元,同比增加185亿元,增长125%,减少涉煤收费基金366亿元,总体减负181亿元。但煤炭行业发艰难局面不改。诸多因素依旧困扰整个煤炭行业。
煤炭市场供需失衡、结构不合理、体制机制约束成为制约煤炭行业发展的三大矛盾。
一是市场供需严重失衡,煤炭需求放缓的同时,近十年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巨大,在建产能仍然较大。此外,进口持续保持高位,进口煤的价格还具有很大的竞争力。
二是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依然突出,生产集中度低,人均效率低,产品结构单一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煤炭的安全开发、洁净生产、深度加工仍面临诸多问题。
三是体制机制的约束。企业管理粗放,负担较重,社会职能分离难,衰老报废煤矿退出机制不完善等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依然存在。
受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优化、能源结构变化、生态环境约束等影响,2012年以来我国煤炭需求不断放缓,2014年煤炭需求同比减少2.9%,预计2015年煤炭需求下降4%。
到2015年底,全社会的存煤已经持续48个月超过3亿吨,煤炭企业库存超过1亿吨。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前11个月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了14.6%,企业利润同比下降了61.2%,降幅比2014年同期扩大了16.8个百分点。
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煤炭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原煤产量36.85亿吨,同比减少1.34亿吨。此外,在进出口方面,2015年我国进口煤炭2.04亿吨,同比下降29.9%出口533万吨,同比下降7.1%净进口1.99亿吨,同比下降30%。
煤炭对环境的影响当然很大了。
煤中组成有机质的元素主要有碳、氢、氧、氮、硫等,另外还含有少量磷、氟、氯、砷等元素。煤有机质中,碳、氢、氧含量占95%以上;煤化程度越深,碳含量越高,氢、氧含量越低。煤燃烧时,碳和氢是产生热的元素,氧是助燃的元素。在煤的燃烧过程中,氮气不产生热量,在高温下转化为氮氧合和氨气,自由析出。煤中有害成分有硫、磷、氟、氯、砷等,其中硫的含量最大。煤燃烧时,大部分硫氧化为二氧化硫(SO2),随烟气排出,污染大气,危害动力性、植物生长和人体健康,对金属设备造成腐蚀;如果含有大量硫的煤用于冶金炼焦,也会影响焦炭和钢铁的质量。因此,硫含量是评价煤质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
煤中的无机物很少,主要是水和矿物质,降低了煤的质量和利用价值。矿物质是煤的主要杂质,如硫化物、硫酸盐、碳酸盐等,大部分是有害成分。煤矿开采导致土地资源的破坏和生态环境的恶化。由于露天开采中的剥离和倾倒,地面沉降和地下开采中的裂缝会破坏土地资源和植物资源,影响土地耕作和植被生长,改变地貌,引起景观生态的变化。开采沉陷在我国东部平原矿区造成了大面积积水泛滥或盐碱化,加剧了西部矿区的水土流失和荒漠化。
煤矿开采破坏了地下水资源,加剧了缺水地区的供水短缺。中国是世界上人均水资源较低的国家,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从含煤区分布来看,富煤区往往是缺水区。据调查,全国96个重点国有矿区71%缺水,其中40%严重缺水。随着煤矿开采强度和延伸速度的不断提高,矿区地下水位大面积下降,使得缺水矿区供水更加紧张,从而影响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
煤矿开采导致废气排放,危害大气环境。煤矿开采产生的废气主要是矿井瓦斯和地面矸石自燃释放的气体。甲烷是矿井瓦斯的主要成分,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其温室效应是CO2的21倍。据统计,中国每年从矿井开采中排放70-90亿立方米甲烷。3、约占全球甲烷排放总量的30%,除约5%的集中回收外,其余全部排入大气。大量含有SO2、CO2、CO等有毒有害气体。是矿区地面矸石山自燃释放出来的,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直接危害周围居民的健康。
1、地面水下跌
由于在煤炭开采过程中矿井水大量外排,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引起地面水下跌.
2、地层错动与地表下沉
由于煤矿井下水大量外抽,矿井上底承载能力下降,加上大部分小窑煤井在开采过程中,没有采取预留煤柱等预防措施,有的小窑煤井甚至对国有煤矿预留煤柱肆意采挖、破坏,导致地层错动,地表下沉.
3、地面水受到污染
矿井废水中悬浮物等污染物浓度较高,特别是流经含硫铁矿煤层的矿井水,酸性很大.据南坑镇水仔边一带矿区的矿井废水抽样检测,其悬浮物浓度平均值为280毫克/升,化学耗氧量浓度平均值为530毫克/升,硫酸根离子浓度高达2500毫克/升,最低PH值仅为2.7.这类矿井废水如不经处理就外排,将严重污染地面水体,淤塞河道和农田渠道,造成土壤板结,对农作物影响很大.
4、煤矸石占地及风化污染问题
煤矿排出的煤矸石一般都就近堆放.随着堆存量的不断增加,堆场的占地面积也逐年扩大.据统计,到2001年底,全市煤矸石的累计堆存量已达7500万吨,占用土地3000多亩,而且目前仍以每年新增80余万吨堆存量的速度在递增.煤矸石经风化、雨蚀、自燃后,其表面的风化层物质在风力作用下进人大气,严重污染大气环境.下雨天,在雨水的冲刷下,会携带其表层的小颗粒物质流入河道,同时还会将煤矸石伴生的硫铁矿中的硫离子和亚铁离子等浸取出来,污染水体环境.
5、对森林植被的破坏
煤炭开采需要大量木材,按万吨煤炭产量平均消耗坑木150立方米计算.全市仅煤炭开采业一年就需消耗木材约10万立方米,如此大的木材缺口迫使煤矿多渠道收购木材,客观上助长了乱砍滥伐,使育伐比例失调.同时,由于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含水层含水量减少,也使植被生长受到影响.
6、二次扬尘污染问题
煤炭有相当一部分靠汽车运输,撒漏现象非常严重,大量煤炭流失,使街道煤尘飞扬.
为有效防治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使煤矿矿区的生态环境逐步步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加强矿井废水和区域环境综合治理
(一)对现有废水治理设施进行改造.对已老化、坏损的废水治理设施、设备进行修复、改造,确保矿井废水长期、稳定达标排放.
(二)对部分废弃矿井外排的废水进行治理.部分煤矿虽然停止了采煤,但仍有矿井废水(俗称老窿水)外排.主要是部分煤矿的采煤巷道间接相通,矿井废水全部从标高最低的井口外排,并将原有老巷道岩石断层和风化层中硫铁矿中的铁离子等浸取出来,导致废水中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浓度很高,严重污染水体环境.所以,对部分废弃矿井外排的废水必须进行治理,修建沉淀池,井投加石灰等药剂,经中和、反应、沉淀处理后,再达标外排.
(三)对部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的区域进行综合治理.一是对淤塞的河道进行清淤疏浚、护岸;二是做好水保工程,一般应在矿区地面径流汇入点建设污水沉淀处理池等.
二、搞好煤矸石的综合利用
目前,我市综合利用煤矸石的主要途径是发电和制砖,年利用量约65万吨,但与目前的堆存量相比,可以说利用量很小,且利用途径单一.必须努力探索综合利用煤矸石的新途径,以实现在尽可能短的时限内“消灭”煤矸石山.可采取的措施是:
(一)提高煤矸石发电的综合利用量
煤矸石发电以循环流化床锅炉为主要炉型,加入石灰石或白云石等脱硫剂,可降低烟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产生量.其常用燃料热值应在12550千焦/千克以下,产生的热量既可以发电,也可以用作采暖供热,燃烧后的灰渣具有较高的活性,是生产建材的良好原料.这部分煤矸石以选煤厂排出的洗矸为主.目前,我市仅有高坑、安源和王坑三个煤矸石发电厂,总装机容量为4.8万千瓦时,年综合利用煤矸石约50万吨.可在巩固、提高现有煤矸石发电综合利用量的基础上,对上述三个电厂进行扩容改造,提高煤矸石发电综合利用量.
(二)利用煤矸石代替粘土制砖
利用煤矸石全部代替粘土,既可以降低能耗,又能减少生态破坏,这是大宗利用煤矸石的主要途径.可利用现有国家政策,采取控制、取缔粘土制砖,鼓励综合利用煤矸石制砖的方式进行,可将现有煤矸石制砖能力从现在的利用煤矸石16万吨提高到奶万吨.
(三)利用煤矸石回填处置
1、煤矸石回填采矿区
利用煤矸石回填采矿区,既可减少煤矸石占地,又可减少煤矸石对环境的污染.一般用于回填的煤矸石以砂岩、石灰岩为主.
2、煤矸石作工程填筑材料
煤矸石作填筑材料主要是指充填沟谷、采煤塌陷区等区的建筑工程用地,或用于填筑铁路、公路路基等.
三、做好矿区植被恢复和矸石堆场的覆土植被工作
(一)实施封山育林,采取植草、人工造林和疏林补方式,提高地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
(二)对短期内暂无法消化的煤矸石,制定切实可行被保护规划、方案和措施.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努好煤矸石堆场的覆土植被保护工作.
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化解剩余库存、防范金融风险
金融杠杆简单地说来就是一个乘号。使用这个工具,可以放大的结果,无论最终的结果是收益还是损失,都会以一个固定的比例增加。所以,在使用这个工具之前必须仔细分析项目中的收益预期和可能遭遇的风险。另外,还必须注意,使用金融杠杆这个工具的时候,现金流的支出可能会增大,否则资金链一旦断裂,即使最后的结果可能是巨大的收益,者也必须要提前出局。
因为大多数都煤矿都是处于山区,而且地势比较低,所以在暴雨来临的时候,很多煤矿都进水。在经过长达半个月左右的暴雨之后,截止到目前为止,山西省能源部门统计大概有六十多种煤矿在这一次的暴雨当中停产,同时还有剩余三百多座,其它矿产,在暴雨当中,他们的运营受到了影响,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一次的暴雨对煤炭外运造成了哪些影响。
第一,对煤炭开采工作造成的影响。
在这一次的暴雨当中,有六十多个煤矿已经停产,不过从最新的消息来看的话,除了极少数的煤矿,现在依旧没有办法开工复产。绝大多数都没矿,在进行排水和日常的检修工作之后,已经开始再次运行,其中包括一些大型煤矿,太原附近的煤矿基本上都处于正常运行当中,不影响冬季的煤炭供应。
第二,对于煤炭外运所造成的影响。
在这次的洪水当中,交通线路受到的影响还是非常严重的,煤炭开采之后,需要从煤矿区运输到当地的火车站。然后在长途运输到全国的各个省份,但是因为洪水灾害的影响,有很多火车,轨道和道路都是需要进行重新检修的,毕竟雨水可能会导致他们的地基受到损坏。同时也有一些泥石流,直接阻断了道路的运行,所以目前山西的煤炭还没有办法大量进行外运。
第三,这一次的洪水对煤炭造成的影响。
现在本来就已经是能源危机,所以这一次的洪水对山西造成的影响还是非常严重的,目前的市场报价,动力煤炭已经达到了1400元一吨。而且这个报价还正在逐渐的上涨当中,截止到目前为止,价格已经上涨了68%。所以山西需要尽快的恢复生产,保证我国的能源供应。
公司是一家集煤炭生产、电力生产及销售的大型企业,主营业务是煤炭的生产、洗选加工、销售及发供电,矿山开发设计施工、矿用及电力器材生产经营等。是中国最大的冶金焦生产和出口企业之一,生产规模居本系统第二。山西省焦化行业龙头企业,也是唯一被列入国家首批发展循环经济试点单位的焦化行业企业。
二、靖远煤电
靖远煤电(甘肃靖远煤电股份有限公司)原名甘肃长风特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煤炭生产和销售为主业的公司。公司于1993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公司主营业务为煤炭生产和销售,并具备煤炭地质勘查与测绘服务、热电联产、瓦斯发电以及煤炭储运等业务能力,公司具备完整的煤炭产、供、销业务体系和煤电一体化产业链条。公司年煤炭生产能力1000万吨以上,采煤机械化程度100%,安全生产步入全国先进行列。
公司生产的 “晶虹”1#、2#、3#煤炭,属不粘结、弱粘结的优质环保煤种,具有低硫、低灰、低磷、高发热量(≥23MJ)等特点,广泛用于电力、化工、冶金、建材等行业。
【拓展资料】
全球经济复苏,国内外对动力煤需求大幅增加。
煤炭市场在国内各区域供给政策不断推进,煤炭产业去产能力度增强,如,煤炭市场在国内各区域供给政策不断推进,煤炭产业去产能力度增强。在当前我国产业集中度尚未形成足够影响力的情况下,继续实施产能产量双控政策,是维护市场供需平衡的重要且有效的手段。
如今,我国大型现代化煤矿已成为全 国煤炭生产主体,煤矿数量大幅减少。因电力需求增加,低碳能源发电供给不足,诸多经济体依赖化石燃料发电,随之天然气价格升高,也刺激了煤炭需求。“双碳”目标为核心的一系列顶层设计,一方面给煤炭行业带来发展空间受限的挑战,另一方面也给煤炭行业带来转型发展的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