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白银价格的因素都有哪些?
影响白银价格的因素都有哪些?
一、白银产量
白银也是商品,也是基于供求关系的基础之上。俗话说,物以稀为贵。当白银产量大幅增加之时,白银价格自然就会出现回落但如若矿业公司或者冶炼公司出现产能下降,白银产量减少时,白银价格也就自然上升。
二、美元走势
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元也被认为是世界货币,而美元的价值虽然无法同白银相比较,但是美元的流动性不是白银能够媲美的。因此,市场上的投资者通常情况下会多在美元相关的领域进行投资。
但美元比较属于政府发放的货币,当国际政治局势出现紧张的情况下,人们对于政府货币的信任度会下降,转而投资更为保险的黄金白银,这样一来,美元就会变质,而白银将会升值。简单来说,就是美元强白银就弱,而白银升值,美元就弱。
三、通货膨胀
我们知道,一个国家货币的购买能力,是基于物价指数而决定的。当一国的物价稳定时,其货币的购买能力就越稳定。相反,通货率越高,货币的购买力就越弱,这种货币就愈缺乏吸引力。
如果美国和世界主要地区的物价指数保持平稳,持有现金也不会贬值,又有利息收入,必然成为投资者的首选。相反,如果通涨剧烈,持有现金根本没有保障,收取利息也赶不上物价的暴涨。人们就会采购白银,因为此时白银的理论价格会随通涨而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的通涨率最容易左右白银的变动。而一些较小国家,如智力、乌拉圭等,每年的通涨最高能达到400倍,却对白银价格毫无影响。
四、央行动态
光投资白银不会获得利息,其投资的获利全凭价格上升。在央行利率偏低时,衡量之下,投资白银会有一定的益处。但是当央行利率升高时,人们储备美元将收取更多的利息,而无利息的白银的投资价值就会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当美国央行升息之时(美联储加息时),美元会被大量的吸纳,白银价格也就定然受挫。
五、工业需求
白银是有工业属性的贵金属,白银在光伏、电子、可再生能源以及医疗卫生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工业需求。其中,白银以其抗菌特性长期应用于疾病治疗领域。例如医药领域中用银磺胺嘧啶浸染过的医用绷带对烧烫伤有很好的护理作用,已经在市场普及,地方药店都可以买到这类产品。
其次,光伏产业正在以指数率的增长速度成为白银工业应用中重要的一块需求。光伏电池被认为是安全、节能、环保的未来发电产品,将成为未来白银工业的主要需求。
用。
低碳技术的发展将是白银的需求出现爆炸式增长,过去几年白银使用率上升的领域主要包括健康保健、再生能源领域。
低碳,意指较低的温室气体排放。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
白银是人类开发利用最早的金属之一,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能与金、铜、镉、铝、镁、钨、锡等金属组成合金用于电子电器、工艺饰品等领域。近年来,我国银矿金属查明资源储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但产量却呈现波动趋势系由于我国对于采矿业环保政策的缩紧。但由于我国不是主要的白银产出国,因此我国的白银进口量远超于出口量。2020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导致下游端的需求迅速上升2020年,我国白银的进口量达到了历史新高。
行业主要上市企业:银泰黄金(000975)、盛达资源(000603)、国城矿业(000688)等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银矿金属查明资源储量、中国白银产量、中国白银进出口
1、中国银矿金属查明资源储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为白银的产出提供了资源支持
白银是人类开发利用最早的金属之一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能与金、铜、镉、铝、镁、钨、锡等金属组成合金用于电子电器、工艺饰品等领域。
由于白银的高导电性能,其被广泛引用于手机、电子工业、新能源、太阳能电池、风能、发电机领域等。此外,由于白银对光反射的灵敏性,可用于催化剂和影响业。甚者,由于白银有抗炎特性,还能用于医疗方面。
(1)整体资源储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0-2019年中国银矿金属查明资源储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从2010年的17.2万吨上升至2019年的34.7万吨。我国银矿金属查明资源储量的逐年上升说明了我国白银的资源储量是较为充足的,也为我国白银的产出提供了支持。
注:国家统计局暂未公布2020年数据。
(2)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江西、安徽、湖北和广东等5省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我国白银储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江西、安徽、湖北和广东等5省,占比分别达到了27%、11%、10%、9%和9%。
2、中国白银产量呈现波动趋势
根据USGS的数据显示,2014-2020年中国白银产量呈现波动下跌趋势。从2014的4060吨下跌至2016年的2380吨系由于由于白银供应量受到锌—铅矿产量锐减的影响以及中国对于环境的重视而下滑。自2017年起,中国白银产量呈现波动趋势2020年,中国白银产量为3200吨,较2019年减少了240吨,同比减少了7%。
3、中国白银进出口贸易
2014-2020年,中国银矿砂及其精矿进口数量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从2014年的40.64万吨上升至2020年86.12万吨,年复合增速为13.3%。进口金额近年来也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从2014年的7.36亿美元上升至2020年的15.27亿美元。
特别注意的是,2020年中国银矿砂及其精矿进口数量达86.12万吨,较2019年增加了28.59万吨进口金额达15.27亿美元,较2019年增加了1.77亿美元。
由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导致“宅经济”的发展飞速在此背景下,由于我国不是主要的白银产出国,因此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了我国对于白银的需求迅速上升,从而带动了进口额的大幅度攀升。整体来看中国银矿砂及其精矿进口量远远超过出口量此外,中国还是全球银矿砂及其精矿重要的进口国之一。
注:2018年与2020年出口数据未公布。
注:2018年与2020年出口数据未公布。
从进口均价走势来看,2014-2020年中国银矿砂及其精矿进口均价保持在0.2万美元左右。2020年中国银矿砂及其精矿进口均价为0.18万美元/吨,较2019年减少了0.05万美元/吨。
——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白银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早在几十年前,白银就在汽车行业发挥了作用。随着技术的发展,含银部件应用在更多的多样化轻型车辆当中,这也进一步说明了银的两个关键特性,即其在任何金属中具有最高的导热性和导电性的独特特性以及广泛的可用性。此外,根据公开资料显示,银的导电性和耐腐蚀性使其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至关重要,电动汽车也不例外。
1、电子电器
电子电器是用银量最大的行业,其使用分为电接触材料、复合材料和焊接材料。银和银基电接触材料可以分为:纯 Ag类、银合金类、银-氧化物类、烧结合金类。
2、感光材料
卤化银感光材料是用银量最大的领域之一。目前生产和销售量最大的几种感光材料是摄影胶卷、相纸、X-光胶片、荧光信息记录片、电子显微镜照相软片和印 刷胶片等。
3、化学化工
银在这方面有两个主要的应用,一是银催化剂,如广泛用于氧化还原和聚合反应,用于处理含硫化物的工业废气等。二是电子电镀工业制剂,如银浆、氰化银钾等。
4、工艺饰品
银具有诱人的白色光泽,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和收藏观赏价值,深受人们(特别是妇女)的青睐,因此有女人的金属之美称,广泛用作首饰、装饰品、银器、餐 具、敬贺礼品、奖章和纪念币。银首饰在发展中国家有广阔的市场,银餐具备受家庭欢迎。
扩展资料:
白银的重要性:
纯白银颜色白,掺有杂质金属光泽,质软,掺有杂质后变硬,颜色呈灰、红色。熔点961.93℃,沸点2212℃,密度10.5 克/立方厘米(20℃)。银质软,有良好的柔韧性和延展性,延展性仅次于金,能压成薄片,拉成细丝。
溶于硝酸、硫酸中。银对光的反射性达到91%。常温下,卤素能与银缓慢地化合,生成卤化银。银不与稀盐酸、稀硫酸和碱发生反应,但能与氧化性较强的酸浓硝酸和浓盐酸产生化学反应。
白银的主要用途主要建立在三大支柱上:工业、摄影和珠宝银器。这三大类的白银总需求占到白银需求的85%左右。
自古以来,白银就一直与黄金一起,被作为财富的象征。银的化学符号是Ag,来自拉丁文Argertum,是”浅色、明亮“的意思。因为银的颜色是白色,所以被称为“白银”。
白银不仅有着良好的电热传导特性,还具有较高的感光性和发光特性,被应用于工业、摄影、首饰、货币制造等方面。
与黄金相比,白银因供应充足且价值较低,故更多且更早地应用于造币,进入流通领域,很多国家均建立银本位制,把银币作为主流货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银
银条交易成本较高。以宝泉投资银条为例。原来该银条的销售价是基础银价上加0.60元/克,回购价是基础银价减去0.15元/克,投资者待银价上涨0.75元/克以上就有利可图。由于银价暴涨击溃固定费率模式,宝泉投资银条的销售价改为在基础银价上加10%,回购价则在基础银价减去5%,这意味着交易手续费为基础银价的15%。
银币和银章
银币最大的特点是由央行发行,带有面值,如“1元”、“10元”等。银币也分投资型和纪念型二种。目前投资型只有一个类别,即熊猫银币,价格通常随银价变化而变化,未来价值主要依赖于银价的上涨,比较适合入门级投资者购买。随着时间的流逝,部分发行量有限的大规格熊猫银币渐渐进入收藏领域,升值速度较快。
白银的稳定性远不及黄金,比较容易氧化,一旦氧化,影响了品相,就会影响价格,因此最好密封放置在不易受潮受热的地方。
(一)产销规模分析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监测显示,近年来,我国白银产量逐年增长,增速呈现较大的波动。2012年,我国生产白银13158.26吨,同比增长11.64%2013年1-2月,我国白银产量为2183.04吨,同比增长4.65%。其中,2012年,中国矿产银产量为117.15百万盎司,同比增长12.00%再生银的产量达到35.73百万盎司。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电子电气工业、银基合金及钎焊料、抗菌产品等新兴领域对高纯度白银的需求,以及银化合物、银基钎料、银基接触材料及电子浆料等的不断发展,这些领域对白银的稳定需求为白银市场的繁荣提供支持和保障,致使中国成为世界白银工业需求及消费类需求与潜力最大的国家之一。2012年中国白银需求量达到196.31百万盎司,同比增长15%实现销售收入为372.33亿元,同比增长22.02%。
(二)进出口分析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白银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前瞻》数据监测显示,2011年中国白银行业进出口总额为28.35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18.58亿美元,进口金额为9.77亿美元,实现贸易顺差8.81亿美元2012年进出口总额为11.37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0.91亿美元,同比下降95.08%,进口金额为10.45亿美元,同比增长7.02%实现贸易逆差9.54亿美元。
(三)供需平衡分析
近年来我国白银行业供给呈现波动上升态势随着出口锐减的影响,行业需求上升幅度较低,且2010年出现下降。整体来看,2002-2007年,中国白银行业呈现供不应求的状态随着白银市场的日益开放,2008年以来,中国白银行业呈现供过于求的状态,反映下一阶段,中国白银行业的重点将会是产业结构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