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中绝缘导管和柔性导管是什么
绝缘导管是指刚性绝缘导管,也称为刚性PVC管。 绝缘导管在民用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中被广泛用作电线导管。柔性导管用橡胶及编织物制作而成。刚性导管经柔性导管与电气设备、器具连接。
UPVC管还具有重量轻。运输方便的优点。UPVC管比重为1.4左右(铸铁管比重为7.4左右),是铸铁管重量的五分之一,采用UPVC管比铸铁管可节约运输费用1/10-1/5。
其搬运,装卸施工都十分方便。往往供水管道施工环境比较艰苦,施工现场泥泞,如能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缩短施工周期那是最理想不过的事了。而采用UPVC管就能实现这一理想。
扩展资料建筑电气设计原则:
1、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即满足照明的照度、色温、显色指数;
满足舒适性空调的温度及新风量,也就是舒适卫生;满足上下、左右的运输通道畅通无阻;满足特殊工艺要求,如娱乐场所的一些电气设施的用电,展厅的工艺照明及电力用电等。
2、考虑实际经济效益。节能应按国情考虑实际经济效益,不能因为节能而过高地消耗投资,增加运行费用,而是应该让增加的部分投资,能在几年或较短的时间内用节能减少下来的运行费用进行回收。
3、节省无谓消耗的能量。节能的着眼点,应是节省无谓消耗的能量。
首先找出哪些地方的能量消耗是与发挥建筑物功能无关的,再考虑采取什么措施节能。如变压器的功率损耗,传输电能线路上的有功损耗都是无用的能量损耗,又如量大面广的照明容量,宜采用先进技术使其能耗降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绝缘套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建筑电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UPVC管
金属、非金属柔性导管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a、刚性导管经柔性导管与电气设备、器具连接,柔性导管的长度在动力工程中不大于0.8m,在照明工程中不大于1.2m;b、可挠金属管或其他柔性导管与刚性导管或电气设备、器具间的连接采用专用接头;复合型可挠金属管或其他柔性导管的连接处密封良好,防液覆盖层完整无损;
1、照明/动力用柔性导管的长度超过规范要求;
2、在管路的转弯处未设置接线盒(箱),直接用柔性导管代替;
3、多个回路的导线直接在柔性导管上分岔,未使用接线盒;连接处未使用专用接头、接头未固定或使用胶布包缠连接;
4、金属柔性有退股、脱节现象;
5、未做跨接接地,或将金属柔性导管作接地的接续代替。
危害
1、柔性导管过长,在柔导管的转弯处用软管代替接线盒,多个回路的导线直接在导线内分叉,未用接线盒,均会使穿线困难,固定困难,不便于线路检查、维修、更换;2、连接处未使用专用接头,柔性导管固定不牢靠,软管退脱节,导管失去保护;
3、金属柔性导管未接地或将金属柔性导管做接地的连续导体,存在安全隐患。
原因
1、柔性导管太长,直接在柔性导管上分岔等造成的原因是不熟悉规范要求,贪图省事,随意施工。预埋线管距离灯具、器具、设备的距离过大,导致柔性导管长度超过规范要求,尤其是吊顶安装的灯具电源线导管;施工人员图省事不做弯管操作,在管路的转弯处省掉应当设置的接线盒,随便使用柔性导管代替。
2、直接在柔性导管上分岔接线,省掉接线盒,然后用缠胶布包,柔性导管壁厚很薄,其强度比同种的刚性导管低很多,连接处无法固定好,从而降低了对导线的保护能力。
3、柔性导管连接处未采用专用接头,产生的原因是难于购买到配套的接头,价格较贵,图方便用胶布代替。
4、施工过程中由于工种多,人员多,难免伤到柔性导管,导管有退股等现象,但施工人员责任心不强,未修复损伤的导管,是导线外漏,失去保护。5、施工人员认为金属柔性导管的连贯都是金属物,金属柔性导管不用做跨接接地,使得金属管理失去电气连续性。
6、为了节省材料,贪图方便,将金属导管做接地的接续导体,将会出现严重问题,因为金属导管太薄,在出现接地故障时,短路稳定性大大降低,将使需接地的设备接地不可靠。
防治措施
1、照明用的软管的长度不大于1.2m,动力用软管的长度不超过0.8m,敷设的工程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在管路的转弯处,根据需要设置接线盒,不能用软管代替,导线中间,分岔连接处应在导线盒内进行,不应直接在软管上分岔;
2、可挠金属导管或其他柔性导管或电气设备、器具间的连接应采用专用接头;金属柔性导管出现脱节现象,应及时整改;
3、施工前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施工中加强平行检查、巡查力度,确保金属柔性导管的接地可靠。
4、不能将金属柔性导管做接地的接续代替,金属柔性导管自是自身接地;而设备、器具的金属外壳应有专用的接地保护线,并与接地干线连接。相关规范规定:《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2015第12.2.8条:可弯曲金属导管及柔性导管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刚性导管经柔性导管与电气设备、器具连接时,柔性导管的长度在动力工程中不宜大于0.5m ,在照明工程中不宜大于1. 2m 。
2 可弯曲金属导管或柔性导管与刚性导管或电气设备、器具间的连接应采用专用接头;防液型可弯曲金属导管或柔性导管的连接处应密封良好,防液覆盖层应完整元损。
3 可弯曲金属导管和金属柔性导管不应做保护导体的接续导体。
GB50303-2002电气规范14.2.10 金属、非金属柔性导管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刚性导管经柔性导管与电气设备、器具连接,柔性导管的长度在动力工程中不大于0.8m,在照明工程中不大于1.2m。
标准金属软管都是1~1.5米。
金属、非金属柔性导管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刚性导管经柔性导管与电气设备、器具连接,柔性导管的长度在动力工程中不大于0.8m,在照明工程中不大于1.2m。金属软管安装时,应注意不得使软管损伤和松散;安装固定点均匀,直边间距不大于1M,拐弯处两端固定,弯曲半径不小于外径的4倍。
扩展资料原理
管道的安装应力
在复杂的管路系统中,常常出现由于空间位置条件的限制,造成安装工作上的种种困难:成型的管子装不上去;弯过去、正过来,凑合装上去的管子,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局部的冷校正。
根据管子通径和现场的具体情况不同,冷校正量从几毫米至几十毫米,有的达数百毫米。实践证明,该量越大,其内应力也就越高,这些残留在管路系统中的安装应力,无疑地是极大隐息。
某型号发动机中的一段轴承润滑油导管,在实际运行中多次发生断裂事故,就是因为安装应力过高所致。
由于可以随意弯曲并在额定弯曲半径条件下弯曲所产生的内应力极小,所以,它能给安装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对管路系统的安全运行也起着一定的保障作用。这是某些管路系统必须使用金属软管的主要原因。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住建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14 电线导管、电缆导管和线槽敷设
14.1 主控项目
14.1.1 金属的导管和线槽必须接地(PE)或接零(PEN)可靠,并符合下列规定: 1镀锌的钢导管、可挠性导管和金属线槽不得熔焊跨接接地线,以专用接地卡跨接的两卡间连线为铜芯软导线,截面积不小于4mm2;
2当非镀锌钢导管采用螺纹连接时,连接处的两端焊跨接接地线;当镀锌钢导管采用螺纹连接时,连接处的两端用专用接地卡固定跨接接地线;
3金属线槽不作设备的接地导体,当设计无要求时,金属线槽全长不少于2处与接地(PE)或接零(PEN)干线连接;
4非镀锌金属线槽间连接板的两端跨接铜芯接地线,镀锌线槽间连接的两端不跨接接地线,但连接板两端不少于2个有防松螺帽或防松垫圈的连接固定螺栓。
14.1.2 金属导管严禁对口熔焊连接;镀锌和壁厚小于2mm的钢导管不得套管熔焊连接。
14.1.3 防爆导管不应采用倒扣连接;当连接有困难时,应采用防爆活接头,其接合面应严密。
14.1.4 当绝缘导管在砌体上剔槽埋设时,应采用强度等级不小于M10的水泥砂浆抹面保护,保护层厚度大于15mm。
14.2 一般项目
14.2.1 室外埋地敷设的电缆导管,埋深不应小于0.7m。壁厚小于等于2mm的钢电线导管不应埋设于室外土壤内。
14.2.2 室外导管的管口应设置在盒、箱内。在落地式配电箱内的管口,箱底无封板的,管口应高出基础面50~80mm。所有管口在穿入电线、电缆后应做密封处理。由箱式变电所或落地式配电箱引向建筑物的导管,建筑物一侧的导管管口应设在建筑物内。 14.2.3 电缆导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应符合本规范表12.2.1-1的规定。
14.2.4 金属导管内外壁应防腐处理;埋设于混凝土内的导管内壁应防腐处理,外壁可不防腐处理。
14.2.5 室内进入落地式柜、台、箱、盘内的导管管口,应高出柜、台、箱、盘的基础面50~80mm . 说明:
14.2.6 暗配管要有一定的埋设深度,太深不利于与盒箱连接,有时剔槽太深会影响墙体等建筑物的质量;太浅同样不利于盒箱连接,还会使建筑物表面有裂纹,在某些潮湿场所(如实验室等),钢导管的锈蚀会印显在墙面上,所以埋设深度恰当,既保护导管又不影响建筑物质量。
明配管要合理设置固定点,是为了穿线缆时不发生管子移位,脱落现象,也是为了使电气线路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受到冲击(如轻度地震)仍安全可靠地保持使用功能。 14.2.6 暗配的导管,埋设深度与建筑物、构筑物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15mm;明配的导管应排列整齐,固定点间距均匀。安装牢固;在终端、弯头中点或柜、台、箱、盘等边缘的距离150~500mm范围内设有管卡,中间直线段管卡间的最大距离应符合表14.2.6的规定。
14.2.6 暗配管要有一定的埋设深度,太深不利于与盒箱连接,有时剔槽太深会影响墙体等建筑物的质量;太浅同样不利于盒箱连接,还会使建筑物表面有裂纹,在某些潮湿场所(如实验室等),钢导管的锈蚀会印显在墙面上,所以埋设深度恰当,既保护导管又不影响建筑物质量。
明配管要合理设置固定点,是为了穿线缆时不发生管子移位,脱落现象,也是为了使电气线路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受到冲击(如轻度地震)仍安全可靠地保持使用功能。 表174.2.6 管卡间最大距离
14.2.7 线槽应安装牢固,无扭曲变形,紧固件的螺母应在线槽外侧。 说明:
14.2.7 线槽内的各种连接螺栓,均要由内向外穿,应尽量使螺栓的头部与线槽内壁平齐,以利敷设,不致敷设线时损坏导线的绝缘护层。 14.2.8防爆导管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导管间及与灯具、开关、线盒等的螺纹连接处紧固,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连接处不跨接接地线,在螺纹上涂以电力复合酯或导电性防锈酯; 2安装牢固顺直,镀锌层锈蚀或剥落处做防腐处理。
说明:
14.2.8 在建筑电气工,需要按防爆标准施工的具有爆炸和水灾危险环境的场所,主要是锅炉房和自备柴油发电机组的燃油或燃气供给运转室,以及燃料的小额储备室。其配管应按防爆要求执行。由于防爆线路明确用低压流体镀锌钢管做导管,管子间连接、管子与电气设备器具间连接一律采用螺纹连接,且要在丝扣上涂电力复合酯,使导管具有导电连续性,所以除设计要求外,可以不跨接接地线。同时有些防爆接线盒等器具是铝合金的,也不宜焊接,因而施工设计中通常有专用保护地线(PE线)与设备、器具等零部件用螺栓连接,使接地可靠连通。
14.2.9 绝缘导管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管口平整光滑;管与盒(箱)等器件采用插入法连接时,连接处结合面涂专用胶合剂,接口牢固密封;
2 直埋于地下或楼板仙的刚性绝缘导管,在穿出地面或楼板易受机械损伤的一段,采取保护措施;
3 当设计无要求时,埋设在墙内或混凝土内的绝缘导管,采用中型以上的导管; 4 沿建筑物、构筑物表面和在去架上敷设的刚性绝缘导管,按设计要求装设温度补偿装置。 说明:
14.2.9 刚性绝缘导管可以螺纹连接,更适宜用胶合剂胶接,胶接可方便与设备器具的连接,效率高、质量好、便于施工。
14.2.10 金属、非金属柔性导管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刚性导管经柔性导管与电气设备、器具连接,柔性导管的长度在动力工程中不大于0.8m,在照明工程中不大于1.2m。
2 可挠金属管或其他柔性导管与刚性导管或电气设置、器具间的连接采用专用接头;复合型可挠金属管或其他柔性导管的连接处密封良好,防液覆盖层完整无损; 3 可挠性金属导管和金属柔性导管不能做接地(PE)或接零(PEN)的连续导体。 说明:
14.2.10 在建筑电气工程中,不能将柔性导管用做线路的敷设,仅在刚性导管不能准确配入电气设备器具时,做过渡导管用,所以要限制其长度,且动力工程和照明工程有所不同,其规定的长度是结合工程实际,经向各地调研后取得共识而确定的。 14.2.11 导管和线槽,在建筑物变形缝处,应设补偿装置。
还有新出的GB50210-2011我就不列出了,自己查查
1、刚性导管经柔性导管与电气设备、器具连接,柔性导管的长度在动力工程中不大于0. 8m,在照明工程中不大于1. 2m。
2、可挠金属管或其他柔性导管与刚性导管或电气设备、器具间的连接采用专用
接头
3、可挠性金属导管和柔性导管不能做接地(PE)或接零(PEN)的接续导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