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能源科技 > 正文

如何活化乡村资源,回归自然才是硬道理

听话的魔镜
甜甜的星星
2023-01-01 05:55:01

如何活化乡村资源,回归自然才是硬道理

最佳答案
雪白的草丛
帅气的咖啡
2025-08-02 23:07:24

如何活化乡村资源,回归自然才是硬道理

红屋瓦、半木头的传统房舍、群树丛生、百花齐绽,漫步于德国农村,彷佛错置于《格林童话》里的某个熟悉场景。

一个古老的国家,一支严肃的民族,却拥有浪漫主义的田野情怀,德国人对于景观的设计和空间的配置,有着独到的坚持。

但如台湾一般,工商业的快速发展,造成了农村人力大量外流,尤其在两德统一后,大量人口自东德涌向西德,加速了农村衰退。为了让人口回流,德国政府有系统地推动农村小区重建发展,让原本凋零的农村重新找回生命力。

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境内断壁残垣,多处亟待重建。于是地方社团纷纷自愿投入整治家园的工作,最初是以植栽和绿化为主要内容,在「德国园艺协会」加入后,逐渐拓展为农村小区美化运动。

一九六一年,德国联邦农业部更将该运动升级为全国性的农村竞赛,当年的主题是「我们的农村应更美」。随着时代变迁,二○○一年,增加了「我们的农村有未来」作为副标题,至二○○七年,则完全以「我们的农村有未来」作为竞赛主题。

从战后重建的必要性,演变至今日的永续发展基调,这种「由下而上式」(bottom up)的农村竞赛与时俱进,并成为德国农村更新计划的滥觞。

一九六○至七○年代,一连串现代化建设的过程,将农村质朴自然的原始面貌,覆上一层厚重的都市气息:水泥铺面、道路拓宽、增辟安全岛、金属线围篱、混凝土墙⋯⋯等。

农村环境面临巨幅变迁,天然资源及物种流失,导致大雨过后淹水、交通安全及噪音问题也堪虞。这些骤变让欧豪(Ottenhausen)村的居民重新思索:自己的住家环境,该如何做才能兼具生态和现代化?

位于北莱茵西伐利亚(North Rhine-Westphalia)邦的欧豪村,是个仅有五百八十位居民的小农村,占地约四百公顷。一九九○年起,村民终于无法忍受欠佳的生活条件,决定进行生态改造。

一九九三年,欧豪村达成杰出的成果,赢得德国联邦农村更新金牌奖;一九九六年,欧豪村被欧洲各国选为「欧洲生态示范村」;

二○○○年在汉诺威(Hannover)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上,它更成为德国展示其在结合生态、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上的傲人模范。

自一九九○年代起,历时三年的努力,欧豪村的改变包括:1.去除柏油改铺透水砖;2.缩窄道路、两侧辟绿带,以吸收地表径流;3.大量植栽、绿化景观,还居民一个绿色环境。

农村景观回归自然

一个空气中仍泛着水气的早晨,农村改造策画人之一路金(Stephan Lücking)与我们在村里的一座池塘旁碰面,他怀里抱着一本厚厚的相簿,里面是欧豪村改造前的模样。经过一番巡礼和比对后,才获知这座朴实安逸的小村里所暗藏的学问。

徒步走在村里,不难发现现代化的痕迹:停车场和道路由水泥或柏油材质铺成,但如今已部分铲除,以植草的地面、透水砖或自然石取而代之,而且车道的缝隙扩大,主要作用是增加透水性。

路金表示:「我们用水量愈来愈多,造成地下水位降低,因为水经由排水管排掉了,而不会进入地下水层。如果不用水泥,水就可以回到土壤里。」

一九九○年以前,欧豪村使用的是地下排水系统,混合雨水和家庭废水,一并排放至污水处理厂。如此一来,可以循环回收的雨水,就浪费掉了。

重现土壤、植物和碎石后,等于设置天然的集水和导水系统,比起混凝土排水沟,更能活化资源及涵养地下水源。道路两旁辟绿带,吸收的水分又回流成地下水再利用,从家家户户的水龙头里流出来。

路金说:「我们喝的水,可能是百年前的人喝的水,为了下一代,我们必须保存地下水。」认真的表情中流露出德国民族一丝不茍的特质。

村里的公家花园旁有一幢房屋,顶上装有蓄存雨水的导管。刚才下过一场大雨,捧着双手置于导管下,收集到的雨水便哗啦啦地坠入掌心,再流溢至下方的圆桶中,这些雨水可供灌溉那片小花园。此外,村里的低洼处也划为湿地或滞留池,保育水资源的同时,也复育当地动植物。

身处宁静的欧豪村,看不见一辆辆的砂石车呼啸而过,这是因为水泥路的边缘已改辟成绿带,等同于道路内缩,减了两公尺左右。道路变窄后,自然迫使车子开得较慢,而无需升高路面,同时也除却许多噪音。

此外,某些路段的人行道也因需求量不大,而只留一座在马路的一侧。「够用就好」的思维,反应出德国人务实的个性。

在环保上,德国人懂得使用减法;但其境内丰富的自然文化遗产,也仰赖他们的念旧而保留。路旁的典型干砌石墙就是其中一例,它具透水性,石缝也可作为小型生物的栖地。

而原本由金属线缠绕做成的围篱,如今都加种灌木,绿化太过人造的环境。先前种松树的地方,改种在地的果树如樱桃树,但同时也保留象征德国精神的老橡树,兼容并蓄。

路金透露,欧豪村有一千一百五十年的历史,村里的房舍或农舍,多为传统的木造建筑,但由于产业结构转型,农业人口下滑,许多老农舍、畜厩便因而闲置。

更新计划执行后,村里的人重新启用老房子,譬如将畜舍改建成住家或农场咖啡馆,空间重新利用,不需再盖多余的房子,这除了意谓着无需另铺水泥外,同时也能节省能源。

路金向我说明这一系列改造过程的转折:「七○年代,人们因关心卫生而开始铺设柏油路,他们认为,如果有树,树叶掉在地上,就会弄脏街道,而且还要清扫。

八○年代后开始改变心态,了解到绿色环境才是永续之道。而那些赢得的奖项,也诱导了当初没有参加的农民思考『为何会得奖?』继而跟着一起致力于农村再生。」

旧空间新利用

同样位于北莱茵西伐利亚邦的小镇梅达巴(Medebach),是邦内第二大鸟类保育区,它因保育特有动植物,而在建设、农业方面等都受到相关限制。

譬如:农人只能在鸟离巢后才能收割其作物,因此一年只能一获;具生态价值或特有物种等地区,禁止开发成农田,但是,他们会得到补助。受限愈多的地区,愈得善加利用它的空间。

梅达巴镇长诺特(Heinrich Nolte)表示:「保育区延伸到了镇上建筑区的边缘,也就是说,小镇是不可能向外扩张的,也不可能扩增建筑物。虽然建屋计划已经制订,但由于和保育区计划相抵触而失效。镇上的规画因此变得很重要。」

镇长驾着车,载着我们亲身感受镇上的空间配置。普遍性的少子化现象,使愈来愈多的房子,在老人往生后,便腾出闲置。诺特镇长说:「我们不希望这个城镇看起来像死城,所以与其建设新房子,我们思考如何将旧有建筑重新利用。」

一九六九年学校重组后,梅达巴镇的学校就停止运作。空置几年后,相关单位将它改建成矿业博物馆,因矿业曾是这里的传统产业,维持生态环境水平的同时,文化遗产也幸而保存延续。

根据《科技发展政策报导》指出,旧建筑每年每平方公尺消耗二十至三十公升的加热用燃油(heating oil),但若透过热隔绝以及更有效率的能源系统,则可减少超过四分之三的用油量。

而为了帮助屋主更新他们的房子,德国政府自二○○六年起,每年补助约十四亿欧元(折合新台币约六百七十亿元)的金额,用于热隔绝、更换暖气系统及窗户。

在农业型态逐年转型,以及全球化冲击与震荡的时代,小农势必得找寻生计出路。对于只有二十九人的迷你农村艾冰霍夫(Ebbinghof)的居民而言,再生能源遂成为他们未来的希望。

这座拥有七百五十年历史的小村庄,在一九五○年代,农业是主要收入;七○年起,旅游业兴起,取代农业成为主要收入;而大企业较有生存能力,中小型企业则渐渐式微。

经营家庭式旅馆的提格斯(Johannes Tigges)告诉我:「我们只有二十公顷农田,也就是说,除非有特殊性,不然很难生存。所以我们聚焦于家庭式的假日农场,小也成了优势,客人觉得很温馨。」艾冰霍夫农村成了旅游结合农业的好范例。然而,如今它有更大的愿景:发展再生能源以增加收入。

活化农村资源

提格斯经营的旅馆,附设一间小型马场,马场屋顶上,铺设了三百平方公尺的太阳能板,它们制造电力,并与德国市电并联,一度电售价零点四三欧元,保价收购二十年。

提格斯说,他们当初投资了十二万欧元,尔后获利稳定。德国政府于二○○○年制订的〈再生能源法〉,对于再生能源占比、优先使用权、以及收购价格等,都有明确的规定,因而促进了国内绿能产业的蓬勃发展。

提格斯带我们来到村子的边缘,左前方是蓊郁的森林,右前方则是前年暴风所击倒的树群。艾冰霍夫坐拥二百公顷的森林,以遭雷劈倒、或遭虫害而亡的树作为原料,燃烧木片来发电。

据估计,一立方公尺的干木片(水分低于百分之二十)可发六百五十度的电,约抵六十五公升的石油功率;而同样容量的湿木片(水分约占百分之四十)可发四百度的电,约抵四十公升的石油功率。

眼前的一块空地上,几部挖土机正轰隆隆地来回行驶,因为今年年底,这里即将建成一座生质沼气(biogas)工厂,利用农村丰富的原料——牛和猪的粪便所排放之沼气发电。

目前为止,艾冰霍夫已自给自足地使用洁净能源,而在生质沼气工厂竣工后,售电的行为将让更多村民获益,而艾冰霍夫也会因此成为北莱茵西伐利亚邦第一个再生能源村。

增加就业率,是德国积极推展再生能源的动力之一。曾经遭逢历史巨变的东德,过去重工业十分发达,但两德统一后,在利伯维尔场经济结构下失去竞争力,于是政府辅导当地人转型从事再生能源产业,譬如设置风力发电厂、装设太阳能板,以及开发生质作物如油菜籽、向日葵等。

德国联邦交通、建筑及住宅部负责辅导东德的重建,任职于该部门的森林工程师杜纳盖(Alexander Dürnagel)说:「有些区域愈渐扩张、有些则缩小,受教育的、年轻的,到发达的地区,其他的则留在乡下。

为了将人留在某些地方,政府部门会设法提高该地居民的福利,譬如促进农业发展、推行生质能源计划,以及种植有机在地作物,供应附近的城镇,如此就减少大老远进口外地食材的机会,让资源在地循环。」

位于布兰登堡(Brandenburg)邦的柏多文(Brodowin),是当地著名的有机农业村,其所制造的农产品,大多销往柏林及其周遭地区。占地一千二百四十公顷,柏多文是德国最大的有机农场之一。它的转型,可追溯至一九九○年、柏林围墙瓦解的前后。

当东德仍奉行共产主义的时候,柏多文已是突出的农村,这里聚集了许多杰出的人物,如作家吉尔森巴(Reimar Gilsenbach),他创办了艺术家、作家和自然保育者的组织,他们定期于柏多文见面,畅谈夹杂批判性的环境、农业等议题,形成「柏多文会谈」(Brodowin Talks)。

由于看似是艺术家的聚会,政府和保安部门都束手无策,只能保持观望,却无法制止。这种聚会埋下了柏多文实践环保的种子,并且延续至今。

实践环保,坚持有机

「柏多文农场自然保育协会」(Naturschutzhof Brodowin)理事长弗拉德(Martin Flade)回忆道:「柏林围墙倒塌后,柏多文的居民认为应该改变农耕的方式,必须找出与大自然相处的新诠释,因为他们意识到之前的耕作方式有问题。」

但同时他们仍沿用了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GDR)施行的合作社方式,「多数人决定继续待在一块儿,而不是分割土地。他们延续合作社农场的经营模式,只是变成有机耕种。」

跟着弗拉德理事长深入柏多文的山林原野,他向我们做了丰富的田野教学:「传统耕作时,杂草和昆虫都会被农药消灭,而这里则有很多杂草。」

他滔滔不绝地继续说道:「另一方面,如果利用肥料和农药集约耕作,作物秆会排列得很密集,以致鸟类无法在作物间飞行,此外,也没有昆虫栖息,因为缺乏空间、阳光和杂草,导致小动物没有食物可吃。这里就没问题,有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在柏多文经营有机农场的彭柯(Susanne Poinke)说:「为了符合有机农产品协会Demeter的规范,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是有机、自制,连市面上卖的有机肥料都不用。」彭柯的农场自制混合药草、植物、动物排泄物的天然肥料,种植萝卜、洋葱、色拉叶、南瓜,以及牧草、青贮等牛饲料,哺育五百五十头乳牛。

彭柯坦言,十二年前开始制造乳制品时,不知今天会这么发达。原本只提供牛奶和谷物,并没有做成奶油或干酪,以及其他谷类制品。自一九九二年开始,业务开始扩张,如今每天都有贸易商的货车,往返载送农产品至柏林的有机商店。

除此之外,他们也将商品送至柏林的私人住宅,目前一周送牛奶给一千五百户人家。新鲜、有机的产品,已渐渐掳获人们的认同与需求。为使资源更加整合,生计更有展望,小农村需和大城市合作。

布兰登堡邦乡村发展、环境和消费者保护部因应农业结构调整,研议出三个方向:加强农业竞争力,譬如加强生产结构、增加机械资本、现代化、基础建设等;以永续的方式延伸自然和景观,其中包括森林的维护和复育;以及增加生活质量和乡村经济多样化等。

城乡合作展新局

「为了吸引柏林及其周遭的人来乡村,并对农业产生兴趣,」任职于该部门的考兹(Rotraut Kautz)说,「我们举办不同的活动如布兰登堡田园派对,人们可以来农场,亲自看看农产品的制造过程,以及所使用的机器,也可购买当地产品。

我们推出以单车道连结农场和都市的方式,让人们可骑单车前来,如此就更深入了解乡村生活。」流经布兰登堡邦的哈维尔(Havel)河,是德国第二长河易北(Elbe)河的支流,早年为运输货物,在两条河流间开凿运河。

负责规画哈维尔河区的景观设计师葛李布(Susanne Grieb)表示:「开凿运河造成很大的改变,就是水流得更快了。如果没有河岸或弯流处,水除了往前流之外没有别的路径,这对自然不好,因为自然界需要有水的交流。泛滥对周遭平原其实是有益的,会吸引鸟类前来生活。」

目前,历史悠久、分会遍布全国的「德国环境与自然保护联盟」也已开始着手,欲将哈维尔河的水泥堤岸拆除,还以草皮取代,恢复其自然原貌,让水可以依其量多寡自由进出。葛李布表示,希望创造多一点空间给水,将河流改直回弯,能防止大泛滥,与自然取得平衡。

战争摧毁了德国的国土地貌,而战后致力于经济发展,大肆开发使残破脆弱的生态雪上加霜。但半个世纪以来,德国的经济和环境议题已逐渐脱勾,从家园的重建扩展到大环境的重生,代表着德国人从本位主义中脱壳而出,与自然重新融合,推倒长久以来筑砌于它和人类之间的高墙。

柏林市的一处天井,屋外植栽绵延、绿意盎然。在老去的市容上,以回归自然的方式取代涂抹浓妆来掩其斑驳,让人类与环境和谐共生。

「更新」的概念不再被一味解释成更高的建筑、马力更强的车辆、或者更加宽大的柏油路,反倒是一种回归的精神、谦卑的姿态,与自然共存,与万物共生。

最新回答
紧张的樱桃
纯真的泥猴桃
2025-08-02 23:07:24

两德统一一度为德国的经济带来沉重负担,确实很悲痛也很欢乐,值得庆祝。并使其增长在统一后数年持续放缓。根据柏林大学所发出的文章,两德统一的经济代价约为一万五千亿欧元,比全国的国债还多。当时东德的弱势经济状况及不切实际的两德货币兑换率(当中渗透著政治动机),令东德工业竞争力大幅下挫并使不少工厂倒闭,导致经济重大损失。时至今日,东德仍需倚仗每年一千亿欧元的特殊补助来重建其经济,而从西德提供的商品资助亦使西德资源紧缺,最后导致不少最初受东德政府支持的亏本工业需要私有化。

两德统一后,大部份前东德地区被“反工业化”,导致近20%的失业率。高失业率导致以千计德东人移居到西部找寻工作而令当地人口持续下降,以专业人士的流失尤其严重。转用欧元作货币亦被视为德国大部份问题的根源。德国中央银行(Deutsche Bundesbank)则一直强调经济问题的起因不是欧元,而问题只有德国自己才可以解决;有指这代表中央银行暗示统一才是原因。

德国政府2012-09-26日公布的“德国统一年度报告”称,两德统一20余年后,东西部财富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在日益扩大。

尽管从统一到现在,德西地区一直向东部“输血”,但双方的差距却没有按计划减少,并且从2011年起,由于西部经济比东部增长快,两个地区的剪刀差还在加剧。

2010年德东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已达到德西地区的73%。但去年这项指标却下滑到71%。东西相比其它数字也能说明问题:前者的生产力水平是后者的79%,2.5%的经济增长也低于全德3%的水平。

1991年起,德国每个公民和企业都需要缴纳所得税的5.5%作为团结税,用于东部经济建设。1995年起实施的《团结公约Ⅰ》规定,德国各联邦州和地方政府需为东部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945亿欧元资金,2005年生效的《团结公约Ⅱ》将持续到2019年,资金规模达1560亿欧元。统计显示,德国西部每年的净转移支付约为德国GDP的4%—5%,占德国东部GDP的近1/3,至2009年总额已达1.6万亿欧元。

德国西部的北威州5月的地方选举前,该州不少城市的市长纷纷指出,《团结公约》已经失去意义。多特蒙德市市长说:“凭什么鲁尔区的贫困城市要为履行公约债台高筑,东部城市的资金却多得不知道怎么花?”奥伯豪森市市长表示,奥伯豪森为节约资金关闭了音乐厅,公立游泳池的数量从7个减少到3个,运动场被迫停业、公交线路减少,市政管理部门减少了1000个职位。市政府决定提高税收,结果“吓走”了想到此投资的企业。

两个地区今年的经济发展差距还会加大。据德国经济学院初步统计,今年上半年,德东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低于0.5%,而西部的增长率为1.2%。尽管西部人口比东部多,但全德失业人口中的三分之二却生活在东部,这里的人均工资只是西部的82.8%。

这份由内政部所做的报告中说,东部人口大量流失的情况没有改变。1991年东部有1800万人口,到去年已减少到1630万。不过该报告认为,东部人口减少也为劳动力市场减轻了压力,并为公民提供了更多受教育的机会。

和自己的历史相比,德东地区的经济发展有明显进步。该地区2011年的工业增长超过了10%,并且再生能源领域位于全德前列。莱比锡、埃尔弗特、波茨坦、马格德堡等地已成为东部的工业发展及研究中心,图林根、萨克森以及勃兰登堡这三个州的失业率甚至低于西部的布来梅州。

在过去的几年中,东部一些州做出不少努力试图增强本地经济竞争力,然而效果似乎不明显。全德总体经济竞争力最强的两个州仍然在西部,它们是巴伐利亚州和巴符州。

而7月份,德国哈雷经济研究所称,德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仍然存在不平衡,尽管东部在急追快赶向西部看齐,但东部由于基础性缺陷仍然落后西部。该研究所预期,2011年东部经济增长2.8%,高于去年的2%,但不及西部的3.7%。

哈雷经研所认为,因为东部经济不是出口外向型,企业业务受危机影响较小,所以能较为平稳地摆脱衰退影响。2009年东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攀升至西部水平的70.5%,到2011年跌至69.6%,又回到2008年水平。哈雷经研所经济景气专家UdoLudwig表示:“即便东部人口持续下降,仍拉升不了人均GDP”,要想短期内使东西部生产和收入达到平衡是不现实的。他指出,东部存在基础性不足就是:企业规模不大、出口和革新能力差、大型企业决策失误、人口老化和人口下降。

两德统一的象征勃兰登堡门

2010年,在两德统一20周年前夕,德国联邦统计局曾经公布了名为《德国统一20年——愿望或现实》的报告。报告指出,现在德国东西部之间仍存在着较大差距。

与20年前相比,德国东部人口减少了170万,而西部人口在增加,如巴伐利亚州人口就增加了100万。东部人口出生率明显低于西部,预期寿命也低于西部。

1991年,东部人均收入仅相当于西部的47%,但上升很快,1996年即达到了西部的73%。此后人均收入长期停滞不前,2009年东部人均收入相当于西部的77%。

刻苦的汉堡
整齐的音响
2025-08-02 23:07:24
德国公布新的节能减排措施法案

6月18日,德国政府宣布通过保护气候方案第二部分以应对日益加剧的全球变暖现象。法案的公布时间刚好选择在法国接任欧盟轮值主席国两周之前,这也反映出德国政府对于能源和气候问题重视程度的不断加深。

德国的这份法案的目标是,到2020年之前减少40%的二氧化碳排放。目前德国已经减少了其20.4%的排放量,前东德地区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对这个成绩的取得贡献最多。6月初,德国议会通过一项新的决议,制定了对可再生能源和中央电站进行节能改造的具体措施,计划改造后,德国的中央电站将大幅提高输电能力和供热能效。

另一项通过的系列法案则和提高能源利用率有关。新的输电网将输送更多的新型风能电力。重型运载车辆也将规定更高的限制排放标准,超过排放标准的将执行严格的罚款和准入制度。此外,德国政府希望通过加强建筑业中的节能措施和推广智能电表的安装来节约电能损耗,为了鼓励普通国民自觉采取节能措施,居民缴纳采暖费用中的个人比例将由目前的50%上调到70%。

德国环境部长西格玛·加布里埃尔对政府通过更加强硬的能源和气候法案感到欣慰。他认为,这是世界上前所未有的雄心勃勃的能源和气候计划。然而必须承认,虽然魄力很大,但德国政府推出的两个系列法案并没有超出人们的先前预期。

首先,汽车印花税的改革被推迟到了2010年以后。德国政府原本希望通过提高这项税收,以增加高污染交通工具缴税额度的方式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此外,被认为可以更加灵活控制能耗的智能电表,也不会被要求在所有的新建住宅区内安装;最初讨论过的对个人安装取暖设施征收惩罚性税费的提议也被取消。

总而言之,即便是德国政府专业机构的最乐观分析,最新一揽子节能法案的推出也很难达到减排40%的目标,相关措施至多只能减少35%的温室气体排放额度,而绿色和平组织更是将其预期调低至30%。德国环境部专家组强调,即便采取了新的节能措施,40%的减排目标仍然任重而道远,要达到确定的目标,就必须提高德国的潜在创新能力,开发出更多清洁有效的节能技术。

虽然德国总理默克尔曾宣称,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其2007年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时的主要应对问题之一,并在去年德国海利根达姆G8峰会中将之作为重要议题。但是随着2009年德国议会选举的临近和不断上涨的国际能源价格,德国政府显然已经调低了自己通过调整政策达成减排的预期,转而寻求更多的国际合作与技术支持。

而在6月1日举行的德法部长级会议上,德国总理默克尔就曾呼吁,降低德国在欧洲减排指标中的份额,以更好地维护德国大量制造型企业的利益。

尊敬的灰狼
痴情的砖头
2025-08-02 23:07:24
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可以循环再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不需要人力参与便会自动再生。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波浪能、潮汐能、海洋温差能、地热能等。

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波浪能、潮汐能、海洋温差能、地热能等。它们在自然界可以循环再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不需要人力参与便会自动再生。

在19世纪中叶煤炭发展之前,所有使用的能源都是可再生能源。除了核能、潮汐能、地热能之外,人类活动的基本能源主要来自太阳光。像生物能和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主要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太阳能储存起来。其它像风力,水力,海洋潮流等等,也都是由于太阳光加热地球上的空气和水的结果。

故意的口红
文静的钢铁侠
2025-08-02 23:07:24
英国位于欧洲西部,由大不列颠(包括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爱尔兰东北部和一些小岛组成。横跨北海、多佛海峡和英吉利海峡,面向欧洲大陆。海岸线总长11450公里。 历史上,从8世纪末开始,以丹麦人为主的斯堪的纳维亚人多次入侵英国。值得一提的是,1337年至1453年英法之间为领土扩张和争夺王位的战争是世界上最长的战争,断断续续持续了116年。与欧洲大陆相比,英国文艺复兴发生较晚,但经过都铎王朝和伊丽莎白女王时代,英国文艺复兴的后来者后来居上。17世纪初,英国诞生了“三巨头”:莎士比亚、培根和哈维,他们成为当时艺术、人文和科学领域最杰出的代表。值得一提的是,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许多科学发现和发明都是第一个做出的,如蒸汽机、青霉素、脱氧核糖核酸、绵羊多利和喷气发动机等。英国国土面积24.41万平方公里(含内陆水域,欧洲排名第12,德国排名第8)。人口6648万。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德国,属于中欧。它是一个联邦议会制共和国,北邻丹麦,西接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南接瑞士和奥地利,东接捷克和波兰。这个国家由16个联邦州组成,首都是柏林。德国国土面积357167平方公里,人口约8292万,是欧盟中人口最多的国家,主要民族为德国人。德国人在公元前就生活在德国。部落在公元2-3世纪逐渐形成。德国于83年脱离法兰克帝国,并于962年建立神圣罗马帝国。日耳曼人通过长期的对外征服,占领了捷克、意大利北部和波兰西部,并远征俄罗斯和匈牙利。值得一提的是,1914年德国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因战败而崩溃。1919年2月,德国建立魏玛共和国。希特勒于1933年上台,实行独裁统治。德国在1939年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在盟军的进攻下,德国战败,于1945年5月8日投降。1990年,东德和西德终于实现了两德统一。 经济总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发达与否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根据IMF和世界银行的数据,与英国相比,德国的经济产出最大,也最富有(人均GDP指标)。具体指标如下: 1)英国2020年GDP将为2.83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2020年人均GDP为40406美元,世界排名第22位。 2)德国2020年GDP为3.86万亿美元,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2020年,德国人均GDP为45733美元,世界排名第16位。 3.英国和德国谁的经济发展水平更高? 1)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英国的主要工业有:采矿、冶金、化工、机械、电子、电子仪器、汽车、航空、食品、饮料、烟草、纺织、造纸、印刷、出版、建筑等。其中,汽车、航空航天、化工、制药、生物技术、食品饮料、电信、电子、软件和环保是英国十大优势产业。特别是生物制药、航空和国防是英国工业研发的重点,也是英国最具创新力和竞争力的行业。 然而,英国最突出的产业是服务业(金融业和旅游业),其产值一度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三。毫无疑问,这是后工业革命的最终转折和结果。 在旅游领域,2014年英国旅游收入一度位居全球第五。英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出口国,其国内旅游业也非常发达。旅游业在英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被誉为最有前途的行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目的地之一,英国政府制定了首个“旅游行动计划”,强调英国作为旅游大国的世界地位,并提出了2025年的旅游发展计划和目标。 在金融领域,英国金融可以说是世界“领头羊”,因为英国的金融服务业占GDP的79%,并不低。特别是英国的首都伦敦,曾经是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其他还有纽约和东京)。 在航空航天领域,英国的航空航天工业非常发达,至今仍处于世界前列。例如,著名的空客A380和A350 XWB的机翼是在空客英国公司的布劳顿工厂设计和制造的,而波音787四分之一的价值来自英国制造商,包括著名的伊顿、迈克尔-布格迪-道蒂和劳斯莱斯。英国空客公司还制造了A400 m军用运输机的机翼。特别是罗尔斯·罗伊斯,它是世界上第二大航空发动机制造商,已经为民用和国防部门提供了30,000多台发动机。 在生物制药行业,英国在世界上也举足轻重。作为英国第二大生物技术基地,生物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拥有非常强大的声誉和研究中心。英国也有许多生物制药和生物技术的高科技公司,如世界知名的葛兰素史克和阿斯利康。其中,阿斯利康英国是世界制药强国,与美、日并列世界前三大药物研究中心。根据英国制药工业协会(ABPI)此前的报告,全球排名前100位的处方药中,有五分之一是在英国研发的。欧洲制药行业40%的上市公司来自英国。欧洲医学鉴定局总部设在伦敦。特别是,剑桥、牛津和伦敦的大学形成了世界顶尖的R&D高科技集群。 在化学工业领域,英国曾经拥有世界第六大化学工业,欧洲第四大化学工业。其中,帝国化学工业集团(ICI)是英国最大的化工企业,英国58%的石化工业集中在英格兰东北部。例如,巴斯夫、亨斯迈、P&G等著名跨国公司都在这里落户。 在食品饮料领域,英国食品饮料行业位居欧洲第一,占全球食品饮料市场的8%,曾是英国最大的制造业。世界知名企业有帝亚吉欧葡萄酒、联合利华、吉百利、联合多梅尼科葡萄酒、连赢食品、泰来糖业和北方食品,其中苏格兰威士忌是代表产品。 在电信领域,英国曾是欧洲最大的电信市场,其中宽带基础设施“密度”指数全球第一,竞争力指数全球第三;英国的电子工业在欧洲处于领先地位,世界排名第五。英国最大的电子公司之一是位于剑桥的ARM公司,这是一家世界著名的半导体芯片设计公司。 在软件领域,英国软件业的技术能力领先于欧洲,尤其是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金融和财务软件。英国有3万多家软件公司,主要集中在英格兰东南部、苏格兰、剑桥和M4高速公路周边地区。 英国的优势产业包括农业,农业具有高度机械化和高效率的欧洲标准。曾经,不到1.6%的劳动力为英国提供了60%以上的食物。农业人口人均拥有70公顷土地,是欧盟平均水平的四倍。英国是欧盟最大的捕鱼国之一,捕鱼量一度占欧盟的20%。作为传统的海洋强国,在英国经济中仍然保持着重要地位。 2)德国是欧洲经济的领头羊。值得一提的是,德国的实体经济占GDP的比重很大。相比其他欧盟成员国,德国工业制造的产业链应该是比较完整的。德国每年外贸顺差大,德国是净债权国。德国在欧盟的经济地位举足轻重。比如德国的GDP曾经占到欧盟GDP总量的三分之一。德国实体经济占欧盟实体经济总量的一半。值得一提的是,欧盟的工业制造业与德国关联度高,对德国依赖度高。德国制造业是欧盟制造业的核心和晴雨表。因为德国每年都有巨额的贸易顺差,而这些贸易顺差大部分都投入到了欧盟的经济运行中。可以说,德国经济是欧盟经济的重要引擎和基石。从某种程度上说,德国的兴衰决定了欧盟的兴衰。毫不夸张地说,德国经济是欧盟经济的支柱。 德国是欧盟和欧元区的创始成员国之一。德国曾是世界第三大出口国。出口占全国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早在2013年,德国就成为全球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德国是重要的世界贸易大国,与23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贸易关系。值得一提的是,德国产品以其优良的品质、先进的技术、精湛的做工闻名于世,但成本较高。德国的出口业以其高质量、周到的服务和准时的交货闻名于世。比如西门子制造世界闻名,拜耳制药天下无敌,德国啤酒世界闻名。毫无疑问,这一切都取决于德国人严谨可靠的产品质量。毫不夸张地说,德国制造是世界制造的主宰者。 早在1887年,英国议会就曾通过侮辱性商标法,规定销往英国的德国商品必须标明“德国制造”,与贵族英国制造不同。没想到,德国人只用了15年就在经济总量上赶上了英国,尤其是在军舰制造上。特别是20世纪以来,德国的机械、化工、汽车、电子四大优势产业举世闻名。值得一提的是,在机械制造的31个部门中,德国在精密、光学仪器等17个方面位居世界领先,甚至有多达27个进入前3。德国制造的特点是耐用、可靠、安全和精确。 德国一直将理性严谨的民族性格彻底融入到经济产业中,并成为其核心价值观。德国保持着最全面的标准化体系(DIN),世界上三分之二的机械制造标准都是根据DIN制定的。德国是德国最能工巧匠。德国拥有世界领先的电子和电气工业。每年用于技术创新的支出已达150亿欧元,占该行业营业额的10%,其中R&D投资为120亿欧元,约占德国工业R&D投资总额的五分之一。 德国的制造业非常发达,德国产品的精益求精让德国制造享誉世界。德国的制造业主要位于高端制造领域,附加值高,产品质量优良,尤其是汽车、精密机械制造、机床、电气设备等领域。,实力雄厚,优势明显。最能代表德国工业水平的是工业机械,制造机械的母机。德国是世界上汽车工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德系车深受全球消费者的信赖和喜爱。比如大众、奔驰、宝马、保时捷等等都是德国品牌。汽车工业也是德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比如2018年,德国有32家公司登上世界500强榜单。在收入超过1000亿美元的前四家公司中,除了安联保险集团,其他三家都是德国汽车公司。 化学工业是德国的第四大支柱产业。德国化学工业在世界上的三大主导领域是基础有机化学品、初级塑料制品和医药,这三大产品领域占德国化学总产量的15-20%。 德国的新能源产业世界领先,特别是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水力发电的开发利用方面。德国的目标是202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至少达到35%。德国可再生能源协会认为,到2020年,德国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可以保证全国一半左右的电力需求。 德国农业高度发达,尤其是机械化。德国在农业机械制造能力方面领先世界。比如德国的Fent拖拉机是世界上功率最高的,标准拖拉机500马力。德国克拉斯是一家生产世界上最高端收割机的企业。青饲料机是JAGUR系列,谷物收割机是LEXION系列。最大功率早已超过600马力,多次打破8小时收获最多谷物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世界知名的德国博世公司、ZF公司等零部件公司几乎占据了全球机械制造的每一个角落。 4.英国和德国谁的科技实力强? 它是世界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尤其是涉及多个科学领域的科研的重要R&D基地之一。英国是牛顿力学和微积分诞生的地方,是发明蒸汽机的国家,是发明火车的国家,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工业化的地方。英国,一个面积不大的国家,却有着深厚的科技底蕴,曾经培养出ARM、劳斯莱斯、DeepMind这样的全球知名巨头。虽然英国的核心产业是服务业,尤其是金融业,但是在科技和工业方面有大量的高精尖企业。比如著名的bae公司是欧洲第一,世界第三大军火制造商,而劳斯莱斯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航空发动机制造商。比如阿斯利康著名的制药公司葛兰素史克,比如化妆品巨头联合利华,是世界著名的英国个人护肤品制造商。以及英国最大的跨国广告公司wpp。与此同时,英国在创意产业和设计教育方面也遥遥领先于世界。 英国曾经以1%的人口从事了世界5%的科学研究。英国之前发表的学术论文一度占全球论文总数的9%,引用率为12%,仅次于美国;英国人在各种国际科技比赛中竞争,获得国际奖项的人数约占世界所有国家的10%。如果不是“双重国籍”,英国曾经有78位诺贝尔奖得主,位居世界第二。英国的科技成果在生物技术、航空、国防方面依然硕果累累,很多核心专利(未申报专利)都被美国人购买了,比如航母、舰载机上的各种专利。英国是世界上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它是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发源地;世界上最古老的高等学府诞生于英国。英国有138所大学,最著名的两所大学是牛津和剑桥。 值得一提的是,英国拥有半导体知识产权提供商ARM。全球超过95%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采用ARM芯片微处理器架构。包括华为,三星,苹果。而且手机芯片架构采用ARM架构。ARM的芯片处理器架构可以说是垄断了全球微处理器市场。 英国的克隆技术非常先进。比如克隆技术,第一件震惊世界的事情就是英国克隆绵羊。克隆技术属于生物技术,英国的生物技术也走在世界前列。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10年,英国伦敦吸引的国际科技投资项目比巴黎、都柏林、马德里、阿姆斯特丹和慕尼黑加起来还多。根据著名的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的数据,内伦敦在此期间吸引了1009个投资项目,而巴黎只吸引了381个。 德国以其丰富的文化历史而闻名。德国不仅是有影响力的成功艺术家、哲学家、音乐家、运动员和企业家的诞生地,也是生产科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和全球顶级企业的故乡。德国在科学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103名德国人被授予诺贝尔奖。尤其是在20世纪,德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比其他国家都多,尤其是在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领域。例如,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和马克斯·普朗克是现代物理学的重要奠基人, 德国的研究机构包括马克斯·普朗克学会、亥姆霍兹联合会和弗劳恩霍夫协会。Godfried Wilhelm Leibniz奖每年授予10名科学家或学术研究人员,最高奖金为250万欧元,是世界上最高的研究资助之一。 德国有很多著名的发明家和工程师,比如发明了盖革计数器的汉斯·盖革;康拉德·楚泽制造了第一台全自动数字计算机。斐迪南·冯·齐柏林、奥托·李林塔尔、戈特利布·戴姆勒、鲁道夫·迪塞尔、雨果·容克和卡尔·本茨塑造了现代汽车和航空运输技术。航天工程师沃纳·沃纳·冯·布劳恩(Werner wernher von braun)研制了第一枚太空火箭,随后美国宇航局又研制出土星五号运载火箭,使阿波罗计划得以实现。证实海因里希·赫兹电磁波的存在对于现代电信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德国有Gitmall,Trumpf,Schuler,Schlaflin,Hammer,Julang,eMark,Siemens等众多世界知名品牌。德国拥有世界著名的工业巨头西门子,著名的大众、保时捷、宾利、奔驰、宝马、奥迪、博世、拜耳、巴斯夫、麦德龙、汉莎、阿迪达斯、彪马、大陆轮胎、徕卡相机等。 德国是世界公认的工业强国,高端机床制造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德国制造的数控机床和各类机器的技术和质量均居世界领先水平。比如德国著名的博世,很多人只知道是电器和电动工具。但事实并非如此。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汽车都有德国博世的汽车零部件(包括电子、机械、软件)等产品。事实上,博世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不仅掌握着各种汽车技术专利中的领先技术,还拥有全球最多的自动驾驶技术专利,甚至一项都没有。据了解,博世目前是全球最大的MEMS(微型传感器)供应商,全球四分之三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都使用博世的微型传感器芯片。博世集团旗下的博世数字会议系统在各类同声传译设备、会议控制器、发射机、接收机、中央控制器、视频系统等领域占据世界领先地位。尤其是旗下的博世力士乐是世界著名的工业自动化、工业技术、机械设备领域的龙头企业。值得一提的是,德国博世集团有3万多名工程师是软件工程师,相当于一个庞大的软件公司。怎么样。 西门子在德国很有名。西门子的产品业务非常广泛。西门子涵盖电子、自动化、医疗设备、工业自动控制系统、建筑技术、工业软件解决方案、工业机器人零部件等。企业产品包括:医疗(CT、核磁共振机、x光机、b超)、PLC、工控机、变频器、触摸屏、数控系统、电气设备、工业交换机、以太网通信设备,其他包括能源、发电、燃气轮机、高铁技术等。 德国SAP公司是全球著名的领先软件解决方案供应商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软件公司之一。德国蔡司是世界光学和光电子领域的杰出领导者。其业务包括医疗、科研、显微镜和半导体制造。掩模对准器,包括ASML,使用蔡司光学系统和镜头。 英飞凌德国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公司之一,产品包括功率半导体、汽车电子芯片、微控制器、射频技术、传感器芯片、手机通信芯片、安全芯片等。德国凤凰电气是世界领先的电子接口技术和工业电子产品公司之一。德国库卡公司是全球四大工业机器人公司之一。虽然收购了90%的股份,但它仍然拥有核心技术。 德国巴斯夫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化工企业之一。德国拜耳公司是德国最大的工业集团之一,其领域涉及聚合物、制药、化工和农业。海洛因是这个企业发明的。大陆集团也是德国著名的汽车零部件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公司。其产品包括汽车电子、汽车安全设备、雷达、控制器ECU和轮胎。 还有德国著名企业:爱思强、北孚自动化、北孚传感器、思科传感器、蒂森克虏伯、汉高、莱茵金属、ZF、曼恩、默克科技、博朗等。上述企业在其行业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德国拥有全球最多的隐形冠军企业,超过美国和日本排名第一。而且德国99%以上都是中小企业,这些小企业在全世界都极具竞争力。比如德国海德堡印刷机,每个轴承位置公差为0,早在上个世纪就是世界一流水平,日本所有的希尔印刷机都愿意俯首称臣。 Flawn Hof应用研究所也是世界三大科技研究机构之一,专注于科技研究,平均每天申请两项专利。堪称绝对的创新王国。 英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世界体育强国。英国于1908年、1948年和2012年在伦敦举办了三届奥运会。英国是一个崇尚体育的国家。英国人发明了多达16项运动:如高尔夫、冰壶、板球、壁球、网球、曲棍球、现代足球、橄榄球、台球/斯诺克、蹦极、乒乓球、圈球、羽毛球、有舵雪橇、飞镖、躲避球等等。 英超是世界五大足球联赛之一。温布尔登网球是四大满贯之一,也是草地球场上最重要的赛事。全世界最优秀的职业网球运动员参加比赛,使其成为世界上最高水平的网球比赛之一;温布尔登市在国际体坛也很有名。每四年在英国举行一次的橄榄球世界杯是橄榄球界最大的赛事。羽毛球起源于英格兰,英格兰羽毛球联合会每年举办的“全英羽毛球锦标赛”得到了国际羽联的认可,成为一项重要的国际羽毛球比赛。 台球(斯诺克)在英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已经成为仅次于足球的拥有第二大电视观众的运动。除此之外,世界范围内的三大比赛都在英国举行(如世界锦标赛、温布利大师赛和英国锦标赛)。英国著名的台球明星有老戴维斯、老希金斯、亨德利、奥沙利文、马克·威廉姆斯和约翰·希金司等。、 英国也是公认的高尔夫故乡。英国有数百个世界级的高尔夫球场,如圣安德鲁斯、温特沃斯、钟楼和卡诺斯蒂,都是世界著名的高尔夫球场。英国公开赛是四大高尔夫球锦标赛中历史最悠久、最负盛名的。 世界一级方程式赛车与世界杯和奥运会一起被称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三大体育赛事。英国F1站是所有F1世界锦标赛中历史悠久的分站。场地是英国的银石赛道,这是世界上最频繁的赛车赛道之一。银石是英国赛车业的发源地。 英国是世界上马术实力最强的国家。它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获得了最多的13个奥运参赛项目。英国有120万个养马的家庭,12000名注册骑手。 英国自行车运动的强度很高。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自行车项目中,英国队获得了全部18枚金牌中的8枚。英国不仅自行车竞技实力强,而且群众基础雄厚。例如,早在2005年,BBC广播4台就进行了一项全国范围的调查,要求听众推荐1800年以来最重要的十大发明。结果自行车以过半的高票轻松登顶。另外,赛艇起源于英格兰,是英格兰的传统团队运动。 就文化而言,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出生在英国。莎士比亚已经融入了英国文化的血液,不仅成为英国人的骄傲,也是英国文化的象征。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是英国文坛的巨星,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和巨大的影响。他被公认为欧洲三大诗人之一(莎士比亚、歌德和但丁)。同时,莎士比亚也是世界各国专家学者研究最多的戏剧家,这使得莎士比亚研究成为世界上颇具影响力的“杰出研究”。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牛顿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全才”,是《自然哲学和光学的数学原理》一书的作者。在1687年发表的论文《自然法则》中,他描述了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这些描述为接下来的三个世纪奠定了物理世界的科学观点,并成为现代工程的基础。通过证明开普勒的行星运动定律和他的引力理论之间的一致性,他表明了地面物体和天体的运动遵循相同的自然定律。它为日心说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推动了科学革命。在力学方面,牛顿阐述了动量和角动量守恒原理,提出了牛顿运动定律。在光学方面,他发明了反射望远镜,并基于三棱镜将白光发散成可见光谱的观察发展了颜色理论。他还系统地制定了冷却定律,研究了声速。在数学方面,牛顿和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分享了发展微积分的荣誉。他还证明了广义二项式定理,提出了逼近函数零点的“牛顿法”,对幂级数的研究做出了贡献。在经济学上,牛顿提出了金本位制。 圣阿尔本的第一位子爵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出生于英格兰。他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散文家和哲学家。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实验科学的创始人,现代归纳法的创始人,逻辑组织科学研究程序的先驱。他的主要著作是《新工具》,关于科学的进步和学术的伟大复兴。 英国诞生了斯蒂芬·威廉·霍金。斯蒂芬·威廉·霍金(1942年1月8日),CH(荣誉勋爵),CBE(大英帝国司令),FRS(英国皇家学会会员),FRSA(英国皇家艺术学会会员),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物理学家,是近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他患有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卢加雷氏病),瘫痪,不能说话。他唯一能动的地方是一双眼睛和三根手指,其他部位不能动。 英国诞生了奥利弗·克伦威尔,英格兰共和国的保护者,英国政治家、战略家和宗教领袖。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新贵族集团的代表和无党派人士的领袖。 德国也是世界公认的体育强国。德国举办的国际体育赛事,如1936年柏林奥运会、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1974年德国世界杯、1988年西德欧洲杯、2006年德国世界杯、2009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等。 德国是世界赛车运动的领先国家之一。德国盛产F1车手。其中,F1历史上最成功的车手,七届世界冠军,车王迈克尔·舒马赫来自德国。他创造并保持了许多F1记录,是世界上收入最高的运动员之一。他的哥哥拉尔夫·舒马赫原本是一名F1车手,但现在他是一名DTM车手。继舒马赫之后,维特尔连续四次获得F1世界冠军。现役车手有罗斯伯格、海菲尔德、格洛克和苏蒂尔。德国的宝马和奔驰也是赛车运动的领先制造商。例如,保时捷在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中获得了16个冠军,而奥迪获得了9个冠军。德国DTM巡回大师赛是当今世界上最著名的房车赛之一。 德国传统优势项目:田径、游泳、赛艇、足球、马术、曲棍球、手球等。冬季运动也是德国人的强项,比如有舵雪橇、有舵雪橇、冬季两项、越野滑雪、速滑等,经常在欧洲和国际比赛中获得奖牌。德国著名体育明星包括贝克尔、网球女王格拉芙、著名自行车运动员扬·乌尔里奇、九球皇帝苏吉特、体操老将丘索维金娜、乒乓球名将蒂莫·波尔等。NBA历史上第一位外籍MVP、达拉斯小牛队球星德克·诺维茨基来自德国维尔茨堡。 德国的足球水平是公认的世界顶级水平。比如,德甲是欧洲五大联赛之一,德甲的平均上座率在世界任何职业体育联赛中排名第二。德国约有2700万人加入体育俱乐部,全国共有9.1万个体育俱乐部。足球是德国最受欢迎的运动。值得一提的是,德国曾是世界上唯一获得男女足球世界杯冠军的国家。2006年德国世界杯, 回答于 2022-09-27

安详的香烟
土豪的宝贝
2025-08-02 23:07:24
1、中粮科技000930:10月29日消息,中粮科技开盘报价9,69元,收盘于10,64元。3日内股价下跌0,75%,总市值为198,51亿元。

公司聚乳酸产品处于建设期内,聚乳酸(PLA)产品是一种以可再生植物资源如蔗糖、玉米、木薯或秸秆等为原料,通过糖化、发酵、聚合而生成的全生物基、可生物降解的聚酯产品,可替代化石基来源的塑料聚酯,为环境友好型材料。

2、吉鑫科技601218:10月29日消息,吉鑫科技收盘于5,32元,涨9,92%。7日内股价上涨13,53%,总市值为52亿元。

3、中利集团002309:10月29日消息,中利集团开盘报价5,48元,收盘于5,67元,涨7,8%。当日最高价5,79元,最低达5,39元,总市值49,43亿。

根据《关于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实施的指导意见》,2020年之前,国家将重点在16个省的471个县约3,5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如采用村级光伏电站方式,每位扶贫对象的对应项目规模标准为5KW,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容量。

4、北巴传媒600386:10月29日消息,北巴传媒开盘报价3,45元,收盘于3,62元。5日内股价上涨0,55%,总市值为29,19亿元。

公告显示,银隆新能源主要从事钛酸锂材料、钛酸锂动力电池、电动汽车核心部件、电动汽车整车、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同时,珠海银隆基于在钛酸锂电池领域的技术积累,将业务拓展至储能领域,为电网、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移动通信营运商等提供储能及调峰调频系统设备的系统集成服务。

5、*ST猛狮002684:10月29日,ST猛狮开盘报价6,49元,收盘于6,49元,涨5,02%。今年来涨幅上涨53%,总市值为36,82亿元。

拓展资料:可再生能源(英语:Renewable Energy)是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是相对于会穷尽的不可再生能源的一种能源,对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小,而且资源分布广泛,适宜就地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