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湖州首座高速公路光伏发电站投入使用?
7月初,S14杭长高速公路煤山服务区光伏发电站工程于正式并网发电,经测算,年均光伏发电量可达到40万千瓦时,基本能满足服务区的日常用电需求。
煤山服务区光伏发电站工程于2016年11月启动,投资约350万元,铺装面积为1102平方米,光伏棚面积1477平方米,是浙北湖州地区首个高速公路服务区光伏发电站。
光伏发电站是以光伏发电系统为主,包含各类建(构)筑物及检修、维护、生活等辅助设施在内的发电站。目前我国光伏发电系统主要是直流系统,即将太阳电池发出的电能给蓄电池充电,而蓄电池直接给负载供电。
自由流收费,边开车边充电,车速将提升20%~30%……这样一条智能高速公路,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浙江省要建设全国首条超级高速公路的说法于近日得到了官方证实。将建设的超级高速公路,是已经分段批复的杭甬复线高速公路。
杭绍甬高速公路,也叫杭甬复线,规划全长161公里,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120公里,预计2022年杭州亚运会前通车,将沿着杭州湾南岸连接起大湾区最重要的两个核心城市:杭州、宁波。其中杭州段长约9公里,绍兴段长约29公里,宁波段长约123公里。
这条“超级高速公路”将采用光伏路面。共分为三层:最表层为透光混凝土路面层,具有强度大、透光率高两大特点;中间层为光伏面板,光电转化,利用路面空闲时间吸收阳光发电;第三层为绝缘层,既有对光伏面板的物理保护作用,又防水防潮。
平均时速提高20%左右
据浙江在线报道,超级高速公路上马后,通过智能系统、车辆管控,预计实现平均运行速度提高20%左右。未来如果一切条件具备,杭州至宁波开车1小时就能到达。
实现自由流收费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任忠副厅长表示,杭绍甬超级高速公路远期能支撑自动驾驶,近期能实现自由流收费。
电动车可边跑边充电
这条高速的路面下预留了电磁感应磁圈,未来,随着电动车无线技术的配套,可实现电动车在此路段行驶过程中,边跑边充电,再也不用到处找充电桩了。
用智能保障安全
超级高速公路通过智能化和容错设计提升道路系统的安全性,将事故危害程度降到最低,实现全天快速通行车辆、零死亡。
这条公路最大的特点就是拥有着取之不尽的能源,因为光伏高速公路是可以用于发电的,只要有关,那么就可以发电,而且在发电的时候并不会受到地域以及其他环境的限制。另外这条公路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安全性能比较的高,即便是在雨雪天气,也能够确保行车的安全。
这条光伏高速公路看上去就像是一块大玻璃一样,然而在公路上面行走的时候摩擦力是非常大的。光伏的高速公路可以运输小型电动汽车,另外也可以运输一些中型的卡车。这种光伏公路可以收集太阳能,并且会把太阳能直接转化成电能,这样一来就可以有效的实现太阳能发电了。另外这种光伏高速公路也是电动汽车的移动充电宝,在公路的路面上一般都是预留了电磁感应线圈的,这样一来就可以为未来的无线充电汽车奠定相应的基础,能够实现一边开车一边充电。
除此之外,光伏高速公路的路面上会有电加热的系统,所以即便是在雨雪天气也能够保证行车的安全,因为路面的这种系统可以直接把表面的冰雪全部融化掉。一般光伏的智能道路是可以自动感应道路是否结冰的,在感知到路面有结冰情况时,就会自动启动电加热系统了,这样就可以及时的清除冰雪。
光伏高速公路的工期比较短,而且在建造的过程当中可以根据道路来随意的铺设或者是改变整体的布局。 毫无疑问,光伏高速公路既能够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同时又可以优化空间。利用这种光伏高速公路来发电的话,要更加的环保一些,而且太阳能板能够和路面有效的结合起来,这样也确实能够节省更多的空间。
杭绍甬高速公路(杭甬复线高速公路):经宁波、绍兴、杭州,止于杭州绕城高速。线位方案全长约161公里,其中利用杭州湾大桥南接线约24公里,实际建设里程约137公里;其中杭州段长约9公里,绍兴段长约29公里,宁波段长约123公里。
杭绍甬高速公路是中国首条 “超级高速公路”,将具备智慧型、快速、绿色、安全的四大要素,规划于2022年杭州亚运会之前通车。
基本介绍中文名 :杭绍甬高速公路 连线城市 :宁波、绍兴、杭州 历史地位 :中国首条 “超级高速公路” 长度 :161公里 高速编号 :G92N 工期 :2018-2022 基本介绍,路线规划,建设意义,线位方案,首条超级高速,智慧型控制,彻底高速,光伏路面, 基本介绍 由于杭甬高速公路(浙江首条高速公路,长145公里,1996年通车,2007年11月28日,全线实现双向八车道通行)和329国道承担的交通运输压力很大,所以需要再建一条杭州到宁波的高速公路。 杭绍甬高速公路规划全长161公里,其中杭州段长约9公里,绍兴段长约29公里,宁波段长约123公里。 规划双向六车道,将与嘉绍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舟山连岛工程金塘大桥相接,并与杭甬高速公路形成南北呼应。 按照这个规划,宁波段长约123公里,分两期实施:一期实施镇海威海路至余姚小曹娥,全长约79.737km。宁波段一期划分为东段和西段,新建路线全长约56.095km。二期实施余姚小曹娥至宁波绍兴界,长约43km。 东段(K0+000~K40+756.825,即威海互通至附海互通段):路线起于威海路,设威海互通,路线穿过规划围垦区在海域中行走,在K3+575.1处与金塘大桥相交,设定滨海枢纽互通,在K9~K14段线位斜穿镇海泥螺山围垦区,设澥浦互通接规划世纪大道,路线进入慈溪境内,紧贴十塘江南侧行走,设龙山互通和慈东互通接地方规划道路,路线经过慈东工业区、农业示范园区后,于附海镇北侧接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接线,设附海互通。本段路线长40.757km。西段(K64+399.643~K79+737.143段,即庵东互通至小曹娥互通段):路线起点为庵东互通,向西偏南方向西行,设庵东西互通,经过慈溪庵东镇、周巷镇,暂时终于余姚小曹娥,设小曹娥枢纽互通,接杭州湾跨海大桥杭甬高速连线线,并预留二期工程绍兴方向接口。本段路线长15.338km。 东段(威海互通至附海互通)长40.757km,西段(庵东互通至小曹娥互通)长15.338km。全线布置互通式立交9处(威海互通、滨海互通(共建工程)、澥浦互通、龙山互通、慈东互通、附海互通、庵东互通(改建工程)、庵东西互通、小曹娥互通);设定收费站7处(威海收费站、澥浦收费站、龙山收费站、慈东收费站、附海收费站、庵东西收费站、小曹娥收费站);在共线段(附海互通至庵东互通)K45附近设定服务区1处(新浦服务区);在小曹娥互通西北侧设定管理中心(包括监控分中心、交警和路政管理设施)、养护工区各1处。工可估算工程总投资约1745523.55万元,建设工期4年。 路线规划 杭绍甬高速公路 是西起杭州下沙,沿杭州湾南岸由西往东,东至宁波的高速公路,途经杭州、绍兴、宁波三地,并间接联系上了舟山。 建设意义 杭绍甬高速公路 杭绍甬高速公路,杭州境内长约9公里,双向六车道。宁波境内长约123公里,包括杭州湾大桥南接线至金塘大桥段、大桥庵东立交至泗门段。 杭绍甬高速公路是沿杭州湾南岸高速公路,是跨越杭州湾和钱塘江的通道。可以建立横向连线线,以更好地发挥通道的优势,也可为现有杭甬高速公路分流。同时,杭绍甬高速公路可作为舟山、宁波与杭州的第二快速通道,并增强北仑、舟山港口集聚辐射能力。 线位方案 根据线位方案,杭绍甬高速全长约161公里,利用杭州湾大桥南接线约24公里;其中杭州段长约9公里,绍兴段长约29公里,宁波段长约123公里。 路线起点为钱江通道南接线附近,但具 *** 置还没确定,目前有新湾起点、党湾起点、益农起点三个方案;终点设在柴桥枢纽衔接穿山疏港高速公路、六横公路大桥。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建设。 首条超级高速 杭绍甬高速公路是中国首条 “超级高速公路”,将具备智慧型、快速、绿色、安全的四大要素,规划于2022年杭州亚运会之前通车。 智慧型控制 在这条超级高速公路上,将构建大数据驱动的智慧云控平台。通过智慧型系统、车辆管控,有效提升高速公路运行速度,在目前平均速度90公里/小时的基础上,使车速提升20%—30%;构建人、车、路协同系统,远期将全面支持自动驾驶,并结合无线充电技术实现边行车边充电……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智慧型的核心理念就是要构建人车路协同综合感知体系,构建路网综合运行监测与预警系统。 彻底高速 “目前浙江类似高速公路实际平均运行速度大约在90公里/小时,远低于时速120公里的限速。而通过智慧型系统和车辆管控,超级高速公路的行车速度将大大提高,近期目标是使平均速度提升20%—30%,接近设计速度。此外,借鉴德国高速公路不限速,义大利最高限速150公里/小时的相应技术标准,为杭绍甬高速远期突破120公里/小时的设计速度预留土建技术指标。”该负责人说。 光伏路面 负责人介绍,近期的目标是通过太阳能发电、路面光伏发电,插电式充电桩电量的补充,为电动车提供充电服务。远期的目标是实现移动式的无线充电,一边开车一边充电。 在智慧型化的基础上,超级高速公路将提高系统安全性,目标是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近期实现高速公路全天候安全快速通行。远期基于高精定位、车路协同、无人驾驶等综合接入系统,实现零死亡愿景。 该负责人还表示,浙江在创新的同时兼顾新技术、新材料的经济适用性,使超级高速公路的建设具有示范性和可复制性。
厉害了我的国!中国成功建造全球第一条光伏高速公路,这意味着汽车的普及工作将被进一步的推广。现在国家一直大力支持新能源的研发,希望可以减少一次能源的使用,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随着电动汽车的研发和投入使用,更多的问题也伴随出现,高里程的行驶过程中,电动汽车的充电是一个问题,充电慢会在路途中浪费很多的时间,为此科研家们也是绞尽脑汁,而这条光伏高速公路便可以解决这个充电的问题,因为在光伏高速路上,可以边行驶边充电,这样就不用担心没有电的问题。这条公路的优点:
一、可以边行驶边充电光伏公路最上面一层是类似毛玻璃的半透明新型材料,拥有较高的透光率,可以让阳光穿透它,使下面的太阳能电池把光能转换成电能,实时输送上电网,就像一个大的充电宝。未来可实现电动车边跑边充电。
二、冬季防滑,保证安全行驶冬季下雪天气寒冷,路面易结冰,而在结冰路面上行驶容易打滑,非常的不安全。但在这条光伏高速公路上,在冬季这段路面还可以将光能转化为热能,消融冰冻积雪,确保行车安全。光伏高速公路使用的材质摩擦系数高于传统沥青路面,更加有助于车辆的安全行驶。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电动汽车边跑边充,就是可以无限充电,利用的原理就是电磁感应,这也就需要电动汽车内需要安装某种特殊的“装备”,这种新型电车的研发正在进行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国家可以对这种公路进行普及,实现全面电动汽车化也指日可待。你对光伏高速公路有什么了解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截至目前(2021年4月份)还没有不限速的高速公路。
中国首条不限速高速公路—杭绍甬高速公路还在建设中,杭绍甬高速公路,起点位于杭州绕城下沙枢纽,终点位于宁波穿山疏港柴桥枢纽,全长约161公里,预计将在2022年亚运会前建成通车。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目前浙江类似高速公路实际平均运行速度大约在90公里/小时,远低于时速120公里的限速。而通过智能系统和车辆管控,超级高速公路的行车速度将大大提高,近期目标是使平均速度提升20%—30%,接近设计速度。
此外,借鉴德国高速公路不限速,意大利最高限速150公里/小时的相应技术标准,为杭绍甬高速远期突破120公里/小时的设计速度预留土建技术指标。”
扩展资料:
国内首先超级高速公路的设计将为无人驾驶提供安全的驾驶环境,通过智能化和容错设计,来提升道路系统的安全性,将事故危害程度降到最低,实现全天快速通行车辆、零死亡。
这条“超级高速公路”将采用光伏路面。
共分为三层:
最表层为透光混凝土路面层,具有强度大、透光率高两大特点;
中间层为光伏面板,光电转化,利用路面空闲时间吸收阳光发电;
第三层为绝缘层,既有对光伏面板的物理保护作用,又防水防潮。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首条超级高速公路2022年通车 不用担心超速
高速光伏公路成为2018年中国太阳能光伏行业出现的新热点。所谓的光伏路面技术就是把汽车、自行车、人等行驶行走的道路和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相结合,使原本普普通通的路面既能正常行人、行车,同时还可以利用太阳能光伏设备发电。虽然看起来是两者简单结合的新事物,但其实包涵了很多新技术:
1、新太阳能光伏材料的普及使用——薄膜太阳能电池
众所周知,公认的第一代光伏电池是晶硅太阳能电池,其生产设备工艺简单、转化效率较高、价格较低、投资小见效快的特点在十年内推动了中国光伏产业的飞跃式发展。而随着太阳能光伏技术不断被其他领域所重视,晶硅电池硬、脆、重的特性限制了其在特殊行业里使用,转化效率衰退块、热斑等问题也缩短了其使用寿命,所以如今大热的光伏路面并不适合使用晶硅电池作为承受高压、高温、耐久的基本要求。光伏路面在国际上并不属于新鲜事物,在欧洲几年前就已经建成多条,但基本都是有薄膜太阳能电池作为发电组件。如今在国内铜铟镓硒、砷化镓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国际水平,产能也在逐年递增,随着薄膜太阳能产能的提升,价格也将大幅下降,全国光伏公路建设速度将继续加快。
2、透明、耐磨、耐高温的路面新材料——塑料路面
公园绿道、广场地面等非常适合铺设光伏路面,除了发电以外还是很好的节能环保教育示范工程。但对于光伏路面来说最主要的并不是作秀,而是实实在在的产生经济效益,那么就必须能在全国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上实际运用,把这路面资源用到极致。晶硅太阳能电池表面必须使用超白、超硬的浮法玻璃来保护电池板,但在高速公路上铺设大量光滑的玻璃路面是肯定行不通的,即使是薄膜太阳能电池使用的透明、耐热塑料封装也未必能长期承受轮胎的摩擦。所以对于这种塑料路面必须确保高透光的前提下,还要具备高速路面的严苛要求。
3、白天发电、晚上发光——新的路面设施
据报道,将来光伏路面还可以给行驶在路面上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这会牵涉到汽车改装和无线充电技术的使用,暂时还难以实现。但光伏路面发出的电供给高速测速、交通警示灯、警告牌、红绿灯等交通设施是没有技术壁垒的,甚至目前中益兴业薄膜太阳能光伏路面已经有白天发电、晚上发光的功能,使路面照明问题都得到了解决,漫长的夜间高速长途之旅再也不是漆黑一片了。另外光伏路面还可以利用电能发热融雪,解决了北方路面积雪问题。
4、建设、维修、防盗——新的维护保养制度
最近济南刚建成的光伏环城高速公路一段光伏组件被盗也成为了关注热点,在城市周边都出现被盗窃的情况,那么在城际之间人迹罕至的路面上,监控监管工作就更难进行了。另外光伏路面的线路铺设、日后保养维修等都要受到天气情况制约等一系列问题都有待实践经验积累。
除此之外,绵延几十公里甚至几百上千公路的光伏路面电站发电并网系统问题如何解决?北方冬天低温、南方夏季高温是否会严重影响光伏路面电池使用寿命?出现交通事故,车辆燃烧、化学液体泄漏等是否会对路面造成大面积损坏?... ...光伏路面前景的确十分广阔,而且还能带动其他产业发展,促进新材料研发使用,一项项的技术难关都会被克服,中国的光伏路面也会越建越多,成为中国另一张崭新名片。
文章来源:中益兴业薄膜太阳能技术专家
中国在世界上有着许许多多的称呼,有的老外称我们为世界第二大的经济体,有的称我们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贸易国,但是更多的是称呼我们为“基建狂魔”,自打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基建从来没有停止,不管是对经济贸易有相当大作用的港珠澳大桥亦或者是为了环境而治理的西部沙漠,都让世界上的很多国家震惊。
作为基建狂魔的我们,自然从来没有停下过自己的脚步,在高速公路上也都实现了更高的飞跃,此前,在我们国家的高速公路普遍的限速是90km/h,最高时速仍是是不能够超过120km/h,但是对于杭绍甬高速公路高速来说,时速已经提到了120km/h。
杭绍甬高速公路是我国第一条“超级高速公路”,之所以称之为是超级高速,和我们日常的高速公路不同的是,超级高速的限速有所提升,从原来的90km/h提升到了如今的120km/h,并且期间是不设由收费站的。
之所以要修建这条高速的原因有很多,杭州和宁波本身就有一条高速公路,名为杭甬高速,这是浙江首条的高速公路,于1996年才通车,全长145公里,但是由于杭州和宁波的发展日益渐增,杭甬高速承担的交通运输压力也都越来越大,所以还需要再修建一条杭州到宁波的高速公路。
新的杭绍甬高速全长大约161公里,其中杭州段大约是9公里,绍兴段大约是29公里,宁波段大约是123公里长,在设计之初的目的就是为了迎接杭州2022年的亚运会,缓解交通压力,并且在设计的时候就已经与嘉绍大桥还有杭州湾跨海大桥以及舟山连岛工程金塘大桥相连接。
原本杭绍甬高速应该是备受瞩目与期待的,但是很多人呢在听到这条高速的时候同样发出了不少的质疑,原本90km/h的高速车祸就已经不少了,这条120km/h 的高速真的能够适应所有的车辆吗?
比我们国家更早开启超级高速的国家德国,之所以能够高速不限速,也是因为德国向来以严谨著称,即便高速不限速,事故的发生率依然很低,事实上,杭绍甬高速的设计者肯定有考虑到这一点的,在高速路上的材料选择上,更是精挑细选,并且还构建了大数据驱动的智能云控平台,这一平台的出现不仅能够有效提升高速公路的运行速度以及行车安全,还能够为无人驾驶提供更加安全的驾驶环境。
杭绍甬高速最大的亮点可能就是为无人驾驶,因为考虑到汽车未来的发展方向是电动化,所以路面采用了最为先进的光伏路面,在光伏路面之下预留了不少的电磁感应磁圈,在未来随着电动车的无线技术配套,可以实现电动车边开边充电的功能,这大大完善不少电动车的方便性,让很多的电动车车主再也不会为找不到充电桩而有所烦恼。
也就是说,杭绍甬超级高速不仅能够降低杭州和宁波的交通压力,更是我们国家高速公路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提升道路系统安全性、将事故危害程度降低到最低并且实现全天通车无事故的一个里程碑。
也不难看出来,近几年杭州的发展也是全国人民有目共睹的,不仅成为G20峰会的开会地,也开展了不少的国际平台,相信在2022年亚运会开展之后,杭州的名声远不会只响彻中华大陆,在世界上也会更加的闻名遐迩。
不知道你怎么看呢?对于杭绍甬高速我本人还是比较期待的,不可否认很多车主担心的问题肯定存在,但是放眼我国那么多的基建措施,杭绍甬高速肯定是能做到完全放心才会开通的。
浙江省要建设全国首条超级高速公路的说法于近日得到了官方证实。据了解,将建设的超级高速公路是已经分段批复的杭甬复线高速公路——杭绍甬高速公路,该公路将具备智能、快速、绿色、安全的四大要素。
即将开始前期建设的超级高速公路被称为杭绍甬高速公路(也称杭甬复线),规划全长161公里,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项目总投资约96.9亿元。其中杭州段长约9公里,绍兴段长约29公里,宁波段长约123公里。它不仅仅是杭甬间的第二条大通道,也将是浙江省省首条超级高速公路。
在这条超级高速公路上,将构建大数据驱动的智慧云控平台。通过智能系统、车辆管控,有效提升高速公路运行速度,在目前平均速度90公里/小时的基础上,使车速提升20%—30%;构建人、车、路协同系统,远期将全面支持自动驾驶,并结合无线充电技术实现边行车边充电……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智能的核心理念就是要构建人车路协同综合感知体系,构建路网综合运行监测与预警系统。
“目前浙江类似高速公路实际平均运行速度大约在90公里/小时,远低于时速120公里的限速。而通过智能系统和车辆管控,超级高速公路的行车速度将大大提高,近期目标是使平均速度提升20%—30%,接近设计速度。此外,借鉴德国高速公路不限速,意大利最高限速150公里/小时的相应技术标准,为杭绍甬高速远期突破120公里/小时的设计速度预留土建技术指标。”该负责人说。
汽车未来的发展方向是电动化,超级高速公路在设计中自然也考虑到这一点。该负责人介绍,近期的目标是通过太阳能发电、路面光伏发电,插电式充电桩电量的补充,为电动车提供充电服务。远期的目标是实现移动式的无线充电,一边开车一边充电。
在智能化的基础上,超级高速公路将提高系统安全性,目标是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近期实现高速公路全天候安全快速通行。远期基于高精定位、车路协同、无人驾驶等综合接入系统,实现零死亡愿景。
该负责人还表示,浙江在创新的同时兼顾新技术、新材料的经济适用性,使超级高速公路的建设具有示范性和可复制性。
根据规划,超级高速公路将于2022年杭州亚运会前建成。
届时,杭州至宁波开车1小时就能到达。
智慧是这条超级高速公路最超级的地方。杭绍甬超级高速公路近期能实现货车编队行驶的自由流收费,开一公里路就会自动收一公里的钱。这条超级高速公路未来还将全面支持自动驾驶,这在国际上目前也是领先的。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任忠表示,智能的核心理念就是要构建人车路协同综合感知体系,构建路网综合运行监测与预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