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天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一、公司简介:
上海天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隶属于同济大学,拥有国家监理行业最高资格等级——建设部工程监理综合资质和国家设备监理甲级资质,是沪上知名的工程咨询企业,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传承了同济大学在土木工程、系统设备、机车车辆等方面的学科优势和严谨诚信的传统,并依托同济大学在工程、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学术资源获得了强大的专业技术支撑。通过近二十年的努力,公司在现场管理、人才培养、技术支持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切实有效的管理和运作模式。
多年来,天佑公司承接了国内许多重大工程的建设监理与咨询服务项目,业绩范围涵盖全国20多个省(市)。铁路、地铁是天佑最具特色的服务领域,我们参与了国家高速铁路路网重大项目的建设监理;参与了上海市轨道交通多个项目的投资监理,参与了国内16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监理,业绩覆盖了包括车辆监造在内城市轨道交通的所有专业;我们监理的许多项目成为所在城市的地标性建筑;我们与万科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我们是金地集团的优秀供应商。
关注顾客的需求是我们苛求工程质量的动力,公司监理的项目先后荣获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大奖、鲁班奖、中国市政金奖、上海白玉兰奖、申安杯、上海市立功竞赛、文明工地、上海人防优质工程、湖北黄鹤杯优质工程、四川楚天杯优质工程等各类奖项约200项。
公司屡获各级嘉奖:于2003年荣获上海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颁发的工程监理先进企业称号;2007年荣获中国铁道工程建设协会先进监理单位称号;公司继2008年荣获中国建设监理协会中国建设监理创新发展20年工程监理先进企业称号之后,再次于2010年、2012年,蝉联中国建设监理协会全国先进监理企业称号;公司于2006年、2008年、2011年多次荣获中国铁道工程建设协会先进监理单位称号;公司多年来一直被评为AAA级合同信用等级企业。
法定代表人:廖利钊
成立日期:2003-12-08
注册资本:950万元人民币
所属地区:上海市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10110757557513J
经营状态:存续(在营、开业、在册)
所属行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公司类型: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英文名:Shanghai Tianyou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人员规模:1000-4999人
企业地址:上海市赤峰路65号(同济科技园大楼709室)
经营范围:所有专业工程类别建设工程项目的工程监理,工程设备监理,工程招标代理,工程项目管理建设工程项目专业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投融资咨询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储读(Chǔ)
姓源出有二:1、源自上古有储国,国人以地名为氏。相传上古时有储国, 储国人的后代以国号地名“储”为姓,称储氏,世氏相传。
2、源出以祖(王父)名字为氏。据《风俗通义》载,春秋时期,齐国有大夫字储子,曾与孟子相交。储子的后代很昌盛,其支孙以祖字“储”为氏,可证储氏家族最早的渊源是在齐、鲁一带,是今天储姓的来源。又,春秋时期齐国有储君,后代以王父名“储”为姓。
得姓始祖:储太伯。根据历来姓氏学者考证,我国的储氏是齐国和孟子结交的储子的子孙。关于这段源流,《姓氏考略》和《千家姓查源》上也有记载。储姓家族历史悠久,是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便已出名了,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晋以后称盛于江南各地,尤其是现在的江苏省南部境地,储氏是当地的名门望族。望族居河东郡(今山西省夏县北)。储氏后人尊储太伯为储姓的得姓始祖。
历史名人:
储 用
宋代学者,在朝廷做官,为官有惠政,曾得朱熹的赞赏。他从书本上得到治理下的道理,又在实践中加以运用,他又一心为民,这样,就取得了很好的政绩,为百姓带来许多好处。当时的大哲学家朱熹,非常夸奖他。
储 珊
字朝珍,南直隶颍州(治今安徽省阜阳)人,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十七年(1504年)任新乡县(河南省)知县。正德六年(1511年)八月知州储珊主修《颍州志》脱稿,共6卷。
储欣
字同人,清朝宜兴人。自幼好学,精通经史。早年无意仕途,以制艺为业。直到60岁,始领康熙乡荐,一试礼部不遇,遂闭门著书。著有《春秋指掌》30卷,《在陆草堂集》六卷。选编《唐宋十家文全集录》51 卷。
储光羲
储光羲(约707-约763),祖籍山东,迁居江苏丹阳。出身官宦之家,勤学聪慧。开元十四年(726年)20岁左右的他中进士,授翰林,历任县尉、监察御史等。安史之乱起,叛军陷洛阳,他不得已受伪官,因之而被系狱,约于宝应二年(763年)平乱后遇赦,被降职流放客死岭南。他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于时,诗风质朴、古雅,富有民歌风韵。后人常将其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并称。著作有《九经外义疏》20卷等,皆失传,诗文集70卷仅存诗集5卷,《全唐诗》辑为4卷。
储敦叙
北宋晋江人,字彦伦。崇宁(1102-1106年)间进士,历任龙溪县丞、甯德县令,皆 有惠政,民为其立生祠。後为贺州通判。著有《玉泉集》。
储尹之
字思弼,号赤岩,宋元祐三年(1088年)进士,官台州刺史,任满后定居宁海。宁海谱上代追溯到曾祖千七公储旻。据宜兴谱记载,储旻系储光羲12世孙,这一点两谱一致,证实储尹之为储光羲15世孙。另外对储尹之堂兄储兴之系下的19世储宁七、储宁八的迁徙记载,两谱亦可找到吻合点。
储秘书
宜兴人,清代学者。乾隆皇帝时的进士,在河南郑州任知府,他博览经史,性淡泊,为官顺应天意民心,老百姓感到很自在,他自己也有时间著书立说。
储安平
江苏宜兴人,1932年毕业于上海光华大学。1933年起,在南京《中央日报》任副刊编辑。1936年赴英国伦敦大学作研究工作,回国后,先后任《中央日报》撰述、编辑,复旦大学教授,中央政治学校研究员在桂林《力报》任主笔。民国34年春,在湖南辰奚“中国晨报”任主笔。日军侵占桂林后,在重庆创办《客观》周刊,民国35年春赴上海,创办《观察》半月刊,任社长和主编,同时兼复旦大学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国家出版总署专员,新华书店总店副总经理,出版总署发行局副局长。1957年任《光明日报)总编辑。 储 峰 男,1939年5月生,上海人。主任医师。1966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 现任南汇县卫生局局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全国农村基层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 学会常务理事。上海慢性肝炎防治研究中心常委兼市郊分中心主任委员。上海市劳动模范。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从事临床医疗、教学、科研30多年, 在流行性出血热(肾综合症出血热)课题研究中,首创“四个三”诊断要领,形成了一整套 以临床、免疫和病毒为中心的诊治体系。获上海市首批医学领先学科——流行性出血热诊治 特色专科;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使病死率降低到1.7%—2.3%。抢救成 功率处国内领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肾综合症出血热病毒的基因检则方法及检测试剂盒 ”2项发明专利已通过国家专利局初步审查合格,首批已应用于临床实践;撰写并发表在省 市级以上杂志上的论文、论著和译文140余篇;1991年“环磷酰胺、丹参、平衡盐液治疗流 行性出血热”等科研项目被县科委评为科技成果一等奖,被县科协2次命名为县优秀科技工 作者,荣获县级先进2次,并连续获县卫生局记大功行政奖励4次,县“百件好事奖”3次;1 993年被县政府评为十佳标兵;1991年和1994年被县委县政府命名为拔尖人才;“流行性出 血热的早期诊断、发病机理及治疗研究”、“肾综合症出血热病毒基因检测方法的研究”、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汉坦病毒的检测研究与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特殊项目检测在南 汇地区推广应用研究”等分别获上海市和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次、三等奖5次。专著《肾 综合症出血热》。 储国余 男,1937年8月生,江苏宜兴人。教授级高工。中共党员。1961年毕业 于南京工学院动力系。原任电力部西南电力设计院院长,现任中国电力建设工程咨询西南公 司总经理,西南电力设计工程公司总经理。兼任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总公司(集团)董事长 ;四川省勘察设计协会副理事长;四川省动力工程学会、电工技术学会、咨询业协会和四川 省工程咨询协会付理事长等。一直从事电力设计技术管理和组织领导工作,任院长十多年来 ,在改革和经营管理工作中,以科技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强化内部管理,转换经营机制 ,提高了整体素质和活力,使该院勘察设计工程产值和利税每年增长,共有38项工程勘察设 计,74项重大科研成果分获国家级金、银、铜质奖或省、部级优秀奖,该院三次荣获中国勘 察设计综合实力“百强单位”,两次被电力部,国家电力公司授予“双文明单位”和被四川 省委、省府授予“省级最佳文明单位”称号。个人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重点建设先进工 作者”称号,负责领导完成的“旋转喷雾烟气脱硫试验研究”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个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例如:国电成都金堂电厂,在成都市金堂县淮口镇,系原成都热电厂迁建;
自贡宇虹发电厂,自贡市荣县新桥长埂山;
内江发电总厂,有两个电站,白马电站在在市中区白马镇,高坝电站在市中区乐贤镇;
五通桥发电厂,乐山市五通桥区桥沟
阆中热电厂,阆中市保宁镇良牧街45号
广安市罗渡火电厂,广安岳池县罗渡镇河东;
江油发电厂,江油市三合镇双江路一号。
还有就是电力设计院了。四川省电力设计院,和一些电力职业技术学校。但是这些不一定每年都招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研究生,得看机遇喽,祝您好运,找到如意的工作。
1、中国兵工学会
中国兵工学会(CHINA ORDNANCE SOCIETY,COS),成立于1964年。是由中国兵器科学技术工作者组成的全国性学术性社会团体,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依法登记注册的法人团体,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
2、中国草学会
中国草学会(Chinese Grassland Society)原名为中国草原学会,成立于1979年12月,2002年9月更为现名。该学会是中国草业科技工作者自愿结成的学术性群众团体,1991年经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成为全国学会,秘书处挂靠于中国农业大学。
3、中国朝鲜民族史学会
中国朝鲜民族史学会(以下简称学会)成立于1987年3月,是在民政部登记注册的国家级社会组织,业务主管单位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业务指导部门是国家民委研究室。
4、中国地理学会
中国地理学会是由全国广大地理工作者自愿组成、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依法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国性、公益性、学术性的社会团体,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发展地理科学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学会挂靠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5、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1947年8月,在上海宣告成立;1954年2月,迁首都北京;1987年12月,学会改革了单一挂靠体制,实行“多单位支持”。
参考资料来源:惠州经济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一级学会目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地理学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朝鲜民族史学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草学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兵工学会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长顺大道一段328号
名称:中国核动力院
位置:四川省成都市
地址:双流区长顺大道一段328号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隶属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是中国唯一集核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试验、运行和小批量生产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科研基地;被吴邦国委员长誉为“中国核动力工程的摇篮”。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始建于1965年,是军民结合的国家战略高科技研究设计院;1967年——1969年已划归二机部(核工业部)的七院逐步从北京搬迁到四川;2010年,参与设计的首座自主品牌中国改进型压水堆核电技术CPR1000的核电机组——岭澳核电站二期正式并网发电。
根据2017年1月核动力院官网显示,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400余人,中高级工程师及以上技术人员1900余人。全院建立了90多个实验室,其中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级能源研发(实验)中心,涉及50多个工程专业和学科。
根据2017年1月核动力院官网显示,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有硕士生导师65人,博士生导师29人。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共有1500多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获得100多项授权专利。
学院以能源动力类、水利水电类、土木建筑类、环境与安全类的学科专业为办学特色,办有“热能与动力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环境工程”、“给水排水工程”五个本科专业。其中热能与动力工程的水力机械及工程专业方向在西南地区是唯一设置的学科专业方向,该专业始建于1974年,1985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是国家特色专业和四川省品牌专业。学院是四川省“热能与动力工程”和“水利水电工程”本科人才培养基地,拥有“流体机械及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水利水电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四个工学硕士点和“动力工程”、“水利工程”两个领域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同等学历硕士学位授予权。学院具有优良的办学基础和条件,建有四川省“流体机械及工程”重点学科,四川省“流体机械”重点实验室、“流体及动力机械”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省高等学校“水电工程”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四川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的水力机械及金属结构专委会从2001年4月起挂靠我院。
学院的“能源与环境”实验中心装备有大型流体机械试验台、B级泵阀试验台、水力机械多相流动试验台、三维PIV测试系统、三维激光多普勒测速及粒子动态分析仪系统、高速摄影机、三维热线/热膜风速计、流体及动力机械数字化产品开发平台、频谱分析仪系统、水利水电工程仿真系统、智能建筑仿真系统、CFD系统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教学和科研设备。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和研究人员70余人,70%的教师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其中教授、副教授20余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后备人选2人。同时,学院还聘有一批行业内的知名专家为兼职教授。学院目前有在读硕士生150余人,本科生1800余人。
学院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近年来学院教师先后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十余项,获准国家专利十余项。学院承担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等科研项目60余项。与国内一些发电设备制造企业、水电勘察设计院、水电工程局、建筑设计院、泵阀类制造企业等有良好的科研合作关系,大部分横向科研项目来自行业内的技术攻关。学院教师年均在国内外各级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其中年均被SCI、EI、ISTP三大检索收录论文20余篇)。近年来我院教师编写专著及统编教材20余部,多次组织全国性学术会议,与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奥地利、日本等国家有广泛的学术交流。
作为 “热能与动力工程”和“水利水电工程”本科人才培养基地,近40年来,学院已为国家培养专业人才3000余人,近2000名毕业生分布在发电设备制造企业、水电站、水电设计院和工程局、泵阀类制造企业、建筑行业,及相关的科研教学单位。在“热能与动力工程”和“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毕业生中,已有20余名成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省部级劳动模范等。一部分毕业生参与了如三峡等国家重点工程,成长出一批技术和管理专家,为我国的水电事业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是很重要的工科专业。随着国家经济高速发展,能源转型如何规范合理化进行、再生能源的使用和研究都需要相关专业的技术人才,而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正是国家急需的技术专业,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都有可观的前景。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未来并不迷茫,有多项岗位可供选择专业的选择一直是许多考生非常纠结的事情,热门、太卷、冷门或将来不好就业都直接影响着考生们的判断,也有许多毕业生直呼选错了专业大呼上当,后悔莫及。关于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有些人听都没有听过这个专业,外界也传闻这个专业没有前景,学这个专业就是这个坑的传闻,到底是不是坑呢?
其实并不是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还是非常不错的,将来可以有这些就业方向:新能源、机械设备、建筑建材、家具家电、采掘冶炼、环保、人力资源、咨询、汽车零配件等等行业。 同时就业前景比较好的城市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将来可以做什么工作,从事的工作有许多种首先可以到各个发电厂工作,主要从事火电、核电和热电联产电厂,可以进入国企的发电集团,福利和待遇都非常好,不过基本上是校招,很少社招。也可以到地方上的火电厂、热电隧产电厂,以及大型工厂自备电厂,不过这些企业的福利不及国企好,但在地方还算不错,去发电厂主要从事,集控运行、巡检等等。不过去发电厂也有一些弊端就是地方比较偏,离家比较远一些,并且还要两班、三班倒,要有做好吃苦的准备。
也可以到燃气能源公司,从事技术岗位,比如工程设计、管理、管网、运营等等。北方一些供热和供暖企业也是很好的选择,可以负责供暖生产运行和管理,不过因为这个岗位有季节性,只在冬季负责,因此待遇并不会特别好。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可以从事的岗位有许多种,多个岗位可供选择学习这个专业的学生可以从事供暖工程师,负责供暖系统的正常运转和维护、修理以及制定一系列的优化方案,如何节能减排等等。这类工作要求比较高,不过收入也相对比较高。
进入设备生产厂家,比如锅炉、汽轮厂、电气集团、制冷设备厂家、发动机生产厂家等负责研发工作,不过这个岗位要求很高,最少要硕士。除了研发,也可以从事生产管理、销售技术工程师、销售等等工作.
新能源车、轨道交通设备和能源动力工程师负责车载储能装置、供电、牵引、制动等与车辆能量和动力有关的技术工作。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选择学校比较重要,好的学校将来更好找工作学习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学生就业率高的城市在一线城市,这就导致选择学校一定要高校,否则很难在一线城市找到工作,主要的学科有三大类: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和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研究能量之间的转换,比如热功转换等;传热学是研究热量传递的学科;流体力学是研究流动运动变化规律的学科。
就业主要跟我们所报考的学校有很大的关系,比如工信部高校、南航北航等大学毕业后可以去航天航空企业就职;电力系统的高校有华南理工、华北电力大学毕业之后进入电网;像四川大学、兰州大学都是非常好的学校,更不要说清华北大等高校。综合性的岗位也可以去华为、小米等企业从事热设计等等。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未来是可观的,学习要永远止镜努力向前随科技的发展,能源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且随着时代的趋势,碳中和、电动力、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高速的发展也越来越需要相关专业的高技术人才。因此需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能力才可以更好的为国家贡献最大的价值,因此考研成为了许多人最好的选择,许多岗位要求越来越高,无论是能力还是学历的门槛随着时代发展在不断的增高,因此提升能力非常重要,不想被社会淘汰就要不断的进步向前。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直接关系着我们的日常生活,维持着社会稳定发展,因此就业前景非常好。在选择大学专业的时候不但要看这个专业未来的就业前景,也要注意学这个专业的人数和是不是自己喜欢的专业,就算是再好的专业如果读的人多也会导致就业非常困难,同时不喜欢这个专业会造成后期学习,更会影响到将来就业选择。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考研院校排名靠前的分别是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大学。排名越是靠前,考研压力也就越大。
A+:
10003清华大学、10698西安交通大学。
A:
10248上海交通大学、10335浙江大学。
A-:
10056天津大学、10079华北电力大学、10213哈尔滨工业大学、10487华中科技大学。
B+:
1000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0007北京理工大学、10141大连理工大学、10217哈尔滨工程大学、10251华东理工大学、10252上海理工大学、10286东南大学、10299江苏大学、1035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B:
10008北京科技大学、10247同济大学、10287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0291南京工业大学、10422山东大学、10611重庆大学、11414中国石油大学、91016海军工程大学。
B-:
10005北京工业大学、10010北京化工大学、10145东北大学、10183吉林大学、10188东北电力大学、10486武汉大学、10533中南大学、10699西北工业大学。
C+:
10256上海电力学院、10288南京理工大学、10337浙江工业大学、10426青岛科技大学、10459郑州大学、10497武汉理工大学、10561华南理工大学、10610四川大学、10731兰州理工大学。
C:
10004北京交通大学、10080河北工业大学、10128内蒙古工业大学、10143沈阳航空航天大学、10220东北石油大学、10290中国矿业大学、10536长沙理工大学、10623西华大学。
C-:
10069天津商业大学、10078华北水利水电大学、10112太原理工大学、10148辽宁石油化工大学、10149沈阳化工大学、10294河海大学、10359合肥工业大学、10490武汉工程大学。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主要培养能源转换与利用和热力环境保护领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适应和创新能力,较高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高级人才,以满足社会对该能源动力学科领域的科研、设计、教学、工程技术、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需求。
学生应具备宽广的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热学、力学、电学、机械、自动控制、系统工程等宽厚理论基础、热能动力工程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掌握计算机应用与自动控制技术方面的知识。
毕业生能从事能源与动力工程及相关方面的研究、教学、开发、制造、安装、检修、策划、管理和营销等工作。也可在本专业或其它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