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中国光伏产品变脸,谁伤害最大
原标题:印度对中国光伏产品变脸,谁伤害最大?
1
印度政府变脸那么快?
前几日,环球时报原引印度《经济时报》近日报道称,根据知情人士透露,印度政府正在考虑对进口光伏组件征收7.5%的税,光伏设备最大的来源国是其邻国——中国。
7.5%的关税,对中国光伏产品不断降本增效过程中,视乎影响不大,中国光伏制造业松了一口气。
而印度政府部门公布的正式结果,一口气加增70%关税,尽管是临时200天措施,也让人难以置信。
业内机构认为,这些不是简单的独立事件,而是印度政府蓄谋已久的组合拳,即通过各类严格的关税、非关税毛利壁垒,限制国外产品进入印度,扶持本国光伏制造业的发展。印度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部此前便宣布对印度光伏制造业提供1100亿卢比的直接支持,计划在未来5年内新增10GW的光伏电池产能。
2
谁受伤害最大?
报道称已被授权的光伏项目不在征税之列,征税的对象是未来的招投标项目。如果征税成为现实,将会对部分开发商造成打击,因为进口税可能进一步抬高成本。去年大约有900个集装箱光伏组件被印海关拦在港口,这拖延了几个项目,给开发商造成了损失。
加增高额关税,印度2018年的光伏电站建设成本抬升,势必抬高印度的光伏电价、而影响印度光伏投资商的积极性,一些前期工作已经做好项目面临延期建设。
建设需求量减少、中国组件出口印度腰斩将是事实。那么到底这一措施对中国光伏伤害有多大?
短期内,一季度是海外市场需求的淡季,仅印度和日本市场存在较强的需求,而由于标杆电价下调,一季度中国国内市场需求也相对较弱。由于本次公布结果到临时税率正式实施中间的窗口期很短,且不确定是否追溯,因此正式实施前突击进口的量不会太多。组件出口数据显示,目前印度是中国第一大组件出口市场,近期每月出口400-700MW左右。一旦70%的临时保障措施关税开始实施,中国组件将很难进入印度市场,从而制造业将面临阶段性需求下行的风险,一季度有可能成为全年需求的最低点。
印度加增关税结果,2018年组件需求减少5G是大概率事件,这对中国企业在马来西亚、越南办厂的出货量降形成直接冲击;这或许是印度愿意看到的,借此其为本国光伏制造业留时间。
中国主要光伏制造公司为回避上一轮欧盟与美国双反,在东南亚国家建设不少组件厂,已经被各个国家盯上。
3
印度光伏有何危机?
消纳
德国全国光伏装机过50G,占其国家发电装机总量的25%比例,而德国各界现在是天天担心光伏这个间隙性“坏孩子”对电网安全冲击的威胁、不敢肯定那天天气意外变化和造成电力系统闪崩。
印度全国现总装机330G,如果其达到德国水平,最大装机也是70G,况且其电网结构脆弱,消纳矛盾随时发生;而现在的印度开发如同中国第一阶段在西部大量装机一样,印度相比中国更脆弱的电网结构,已经出现类中国西部问题。
建设运营模式
印度每一个省如同一个国家,同样存在中国一样的土地落实、电网接入问题,协调的进程较复杂。
资金
印度在此方面优与中国,中国光伏教父施正荣得到的信息,印度这阶段光伏电站资金主要是世界银行体系支持,利率比中国低一半,也是印度光伏电价可低于中国主要原因,但世界银行多年支持,对印度光伏电站的建设成效已经有看法,这是印度总理莫迪底气越来越不足的原因。
4
德国式危机,是否重演?
印度事件,从光伏基本面角度,并不是孤立的,最大的事实是各个国家的电网消纳问题,并不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德国2009年对中国发起贸易保护措施,补贴量过大是一方面,从技术角度的原因,是德国电网已经受不了、这应该成为我们对一个国家及地区装机能力的重要预测准则,无论中国新疆、甘肃、还是德国、包括印度,重要事实摆在面前往往视而不见,包括安微省电网公司的风险告知。
光伏装机超过该国或一个地区总装机容量20%的时候,为保持电网的安全运行,新增装机将陡坡式下降,而光伏制造业以此为判断,合理安排产能,或能过德国版危机。
就阶段性看,美国几个方面因素的堆积,即将面临对中国光伏组件关税或就高不就低。
望采纳
(
对中国光伏伤害多大?
短期内,SOLARZOOM分析,一季度是海外市场需求的淡季,仅印度和日本市场存在较强的需求,而由于标杆电价下调,一季度中国国内市场需求也相对较弱。由于本次公布结果到临时税率正式实施中间的窗口期很短,且不确定是否追溯,因此正式实施前突击进口的量不会太多。组件出口数据显示,目前印度是中国第一大组件出口市场,近期每月出口400-700MW左右。一旦70%的临时保障措施关税开始实施,中国组件将很难进入印度市场,从而制造业将面临阶段性需求下行的风险,一季度有可能成为全年需求的最低点。
印度加增关税结果,2018年组件需求减少5G是大概率事件,这对中国企业在马来西亚、越南办厂的出货量降形成直接冲击;这或许是印度愿意看到的,借此其为本国光伏制造业留时间。
中国主要光伏制造公司为回避上一轮欧盟与美国双反,在东南亚国家建设不少组件厂,已经被各个国家盯上。)
1月5日,印度保障措施总局(DGS)公告宣布了对光伏组件保障措施的初步调查结果,并建议印度政府在最终结果确定前,对进入印度的中国、马来西亚光伏电池(无论是否封装成组件)征收为期200天的高达70%的防卫性关税作为临时保障措施。可以说,社会各界都对此议论纷纷,不断揣测此举背后的用意。
“双反”并不能拯救该国的光伏行业。这一认知在欧洲(尤其是德国)和美国都有过很好的证明。但此次印度仍然“一意孤行”地推动对光伏组件的保障措施,第一种观点是这是为了保护印度本国的光伏产业,是一次基于商业的政府行为第二种观点则认为,这是在给莫迪政府完不成预定的光伏目标打前哨,留下其今后完不成光伏电站预定建设目标的周旋余地。
支持第一种观点的理由是,征收防卫税的建议是由印度光伏制造商协会(ISMA)于2017年12月5日提出,ISMA代表了五家印度光伏制造商:蒙德拉太阳能光伏公司,印度太阳能公司,Jupiter太阳能电力公司,Websol能源系统公司和Helios光电公司。而这5家公司生产的光伏电池总数占印度总产量的50%以上。
尽管如此,这5家企业的生产状况也不乐观。据印度保障措施总局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5年,印度国内光伏行业的市场份额为14%,而2017年至2018年却降至10%。印度相关行业的数据也证实,目前印度国产太阳能电池的装机容量约为1386兆瓦。就总体太阳能发电能力而言,超过75%依赖中国产电池,15%依赖美国产品,其余则依赖国内产品。也就是说,上述5家企业,占据的印度市场份额仅为5%。
这么看来,印度的光伏制造商确实已经到了不得不“背水一战”的地步,申请“国家保护”并得到保护是自然而然的事。
不过,支持第二种观点的人却认为并没有这么简单。欧美的先例证明,不管印度是“双反”还是征收防卫性关税,或许会在短时间内“拯救”印度的光伏制造业,但对印度政府的新能源发展目标和普通消费者并不是好事,尤其是不利于印度总理莫迪提出的2020年(现在调整到2022年)要建成100吉瓦光伏电站的目标。
据Bridge to India这一咨询机构的调查显示,莫迪的口号在印度缺乏落实条件,最乐观的情况也是能在2020年完成70吉瓦的安装量。事实上,数据显示,印度2015财年太阳能装机量为2.9吉瓦,2016财年为5.8吉瓦。如果要实现100吉瓦的目标,装机容量需要增长超16倍。这对于印度过于薄弱的电力输送基建来说,根本就是“不可承受”之重。
但或许这就是莫迪政府想要的效果。因为此举可以充当莫迪的“遮羞布”,从印度目前光伏电站的建设进度来看,落实建设条件并非喊口号那么简单,尤其是加征防卫性关税会导致进口减少,国内产能却不足以满足装机需求的后果,更是会使得莫迪政府的光伏目标难以实现。这也成了天然的借口:“本来目标是可以实现的,但产能跟不上,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这一观点的持有者认为,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占据15%市场份额的美国产品不在防卫税征收之列。
这两种观点究竟孰是谁非,在尘埃落定前谁都没办法作出正确的判断,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临时保障措施征收的70%的防卫性关税,一旦落实,不仅会对中国、马来西亚的光伏产业造成重大损失,究其根本,也不利于印度光伏产业的长远发展。
印度现在面临着4亿人口缺电、以煤炭为主要发电方式造成的国内环境污染以及国际减排压力等问题,加快清洁能源开发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必要方法。
印度总理莫迪上台后积极推进太阳能光伏发展,承诺任期内让全国家家户户都“至少亮起一盏灯”。
天然条件+利好政策,推动印度光伏发展
印度成为2015年受全球瞩目的光伏投资热土,离不开它自身丰富的太阳能条件,加上印度政府不断推出光伏支持政策,如制度光伏目标及年度实施计划等,进一步推动印度光伏市场朝较热的趋势发展。
2018年,光伏市场环境“屋漏偏逢连夜雨”!生存艰难,内外夹击。
本周一,印度贸易部在向政府提交的一份报告中建议,对从中国和马来西亚进口的太阳能电池和模块征收关税,以对抗其认为对印度本国太阳能设备行业构成的威胁。
印度贸易部在报告中称:
“考虑到市场的总体表现,在2014年—2015年至2017年—2018年期间,进口产品的市场份额大幅上升,而本国产品的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却急剧下降。进口的增长对国内产业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据印度贸易部的建议,关税征收为期两年,第一年建议征税25%,第二年上半年降至20%,下半年降至15%。而这些拟定中的数据远低于印度保障措施总局在今年1月建议的征收70%关税。
印度live mint网站援引一位来自新德里的太阳能发电商称,如果政府征收关税,这将对太阳能的电价造成15%到30%的影响。
咨询机构Bridge to India董事总经理Vinay Rustagi也向livemint表示,虽然这一决定基本符合人们的预期,但对于行业本身以及政府雄心勃勃的太阳能发展计划来说,将造成极大的损害:
“如果政府接受征收关税的建议,那么它将面临其他国家对此提出上诉的风险。 此外,仅仅征收两年关税的决定也是非常奇怪,因为这么短的时间不会鼓励任何新的投资,也不会允许现有制造商进行任何有意义的产业复苏。”
Rustagi还提到,如果政府决定对进口太阳能电池和模块征收关税,那么大多数正在执行中的项目将面临投资风险。这很可能会给政府、印度配电公司和项目开发商之间的法律纠纷带来长期的不确定性。
而中国机械和电子产品进出口商会对此回应称,真正损害印度国内产业是该国其他生产商的激进定价做法,而不是进口产品。
目前,印度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大力发展太阳能和其它清洁能源,能源经济和金融分析研究所(IEEFA)在此前的报告中预测,2027年印度清洁能源占比将达到27%。
而华尔街见闻曾提到,中国生产了全球超过80%的太阳能面板,印度光伏产业规模的迅速发展离不开中国的出口支持。
但印度始终希望扶持本国的新能源产业。因此,印度总理莫迪特地要求,到2022年计划建设的60GW光伏电站和40GW屋顶项目中,每类必须保证使用国内生产组件容量5GW。
印媒:我们已经无法忍受没有中国制造的日子
虽然,因太阳能电池和模组价格下降,使得太阳能发电成本下滑,从而使印度人越来越多地采用该技术,但印度目前破解这项太阳能技术难题,对印度太阳能产业来讲,可能本身就是一道难题。
实际上,我们也多次提及,印度制造业几乎与大规模和核心优势能力不沾边,同时,印度在制造业方面没有良好的声誉,甚至就连印度人自己也看不起本国产品。比如,据印媒Scroll新闻网称,印度购买了各式各样的中国商品,中国制造的产品在印度各地市场上随处可见,从太阳能设备、高端电子产品、塑料桶到印度玩偶等。
据《印度斯坦时报》在援引印度一家在线调查机构近期做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接受调查的8973名印度消费者中,在面临同类商品时,83%的人青睐购买中国产品,而非印度商品。报告称,印度消费者表示,同类商品中,印度制造的产品价格高昂,而像中国等外国公司生产的商品价格却很有优势,性价比很高,他们对印媒称,“我们已经无法忍受没有中国制造的日子了”。
比如,一位不愿具名的印度灯具销售商向《印度消费网》表示:“如果能在印度采购到价廉物美的货物,为何还要从中国进口。但问题是,我找不到这样的渠道。”,对此,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称,造成印度太阳能产业受伤害的真正原因是该国生产商激进的定价做法,而非进口品。
华为针对光伏逆变器提出了三个发展理念:
华为通过技术创新和坚持数字化、简单化和全球自动化运维的发展理念,打造了全球满意度最高的“智能、高效、安全、可靠”的智能光伏电站整体解决方案。
华为进入光伏行业后给整个行业带来了三点重要贡献:
近期,Wood Mackenzie Power&Renewables发布了2018年逆变器销量的统计数据,数据显示华为以22%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同时根据IHS之前数据显示华为已经连续三年位居全球市场份额第一宝座。
华为光伏逆变器在过去的几十年的发展中,推动了数据与运维、智能光伏、电站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发展新方向。华为通过 探索 、实践和整合,率先推出FusionSolar智能光伏系统以及一站式解决方案,并与其他行业厂商共同努力,让电站业主认可了逆变器在光伏电站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从销量排名中我们不难发现,除了华为以外,中国的阳光电源、上能电气和固德威等企业也榜上有名,可喜可贺。
进入2019年,华为光伏逆变器继续砥砺前行。
4月2日,济南第十四届太阳能展上,华为推出了首款AI加持的分布式光伏逆变器SUN2000(5KTL-M0、6KTL-M0、8KTL-M0、10KTL-M0、12KTL-M0)系列。
根据华为官网的介绍,SUN2000系列的光伏逆变器得到了AI技术的助力,大数据功能可以主动分析低效器件,降低了运维的成本;智能IV诊断技术使电站维护走向自动化,无论是巡检还是全检,都将迎来革命性的转变。 此外,基于AI技术的智能拉弧检测AFCI功能,能够检测并判断电弧的产生,并有效切断并网开关,消除电弧,主动消除由光伏系统引发的火灾隐患,防患于未燃。而机器学习的人工智能技术引入,使逆变器不断累积检测出电弧的特征参数,从而优化和提高识别电弧的能力,更精准,可靠的检测出真实电弧,给你的电站加上一道安全的防护锁。
在大工程项目中,华为也与世界各地的行业巨头积极合作,推动新能源的开发。
近日,由印度最大的独立可再生能源生产商ReNew Power投资开发,位于印度Pavagada Solar Park的300MW光伏电站顺利并网。 该项目选用华为全系列的1500V智能光伏解决方案,是目前印度首个使用高效单晶PERC光伏组件+跟踪支架+智能组串逆变器的大型地面电站。项目最大的特点是,实现了智能与高效的完美融合,LCOE降低6%以上,助力印度率先实现平价上网。
除此之外,欧洲能源巨头、全球领先的电站开发与服务供应商BayWa r.e.在西班牙南部 Don Rodrigo 落地总容量为175MW的无补贴电站项目,全面采用华为1500V智能光伏解决方案。 2月22日沙特能源标杆企业ACWA POWER管理层随同沙特王储访华,并中沙投资合作论坛上与华为签署全球合作备忘录。双方将深入合作开发全球光伏市场,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最新最尖端的技术应用到光伏电站项目中,以 科技 创新引领行业进步。 3月26日华为与泰国最具影响力的光伏电站运营商和投资商TSE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整个亚太地区智能光伏电站的建设展开深度合作,加速新能源行业智能化进程。
虽然,华为的逆变器产品得到了全球客户的肯定和信任,但是一些不可抗拒的因素一直在困扰这华为整个公司的产品。
继华为5G被某些国家禁用后,已经有官员呼吁禁用华为的光伏产品,他们表示,一旦大型光伏电站或者企业使用了华为的光伏产品,都很容易遭受到网络的攻击。根据报道,华为的光伏产品遍及美国目前大多数住宅和商用逆变器,有约超过80%的住宅逆变器和超过50%的商用逆变器是从中国进口,其中包含着不少来自华为的光伏逆变器。有分析指出,华为光伏逆变器凭借可靠性高、成本较低和效益较好的优点,迅速占领了美国市场,目前已达到20%的市场占有率。
不得不说,近年来的贸易保护主义和带有政治目的的打压都将会影响华为产品的销售,甚至彻底退出某个特定市场。不过,从华为的发展轨迹可以看出,这家公司仍然值得我们以及全球合作伙伴的信任,这场"禁售"表面上是困境,长远看来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机遇。如果华为能够继续推出具有竞争力产品,这些禁售都将形同虚设,所谓的谣言也会不攻自破。
1、光伏行业前景看好!平价上网临近,全球光伏新增装机有望快速增长
近期光伏龙头隆基股份、通威股份大扩产,光伏龙头用实际行动表明对光伏行业前景看好。通威股份近期公告拟200亿投资30GW电池产能;晶澳科技拟投建10GW高效电池和10GW高效组件及配套项目,总投资额102亿元;同时子公司拟投建11.3亿元宁晋三四车间3.6GW高效电池升级项目。隆基股份拟投资约45亿元建设年产10GW单晶电池及配套中试项目。
光伏平价上网有望临近。在当今世界 70-80%的地区,光伏已为成本最低的电力能源。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在澳大利亚、智利、埃及、法国、印度、以色列、意大利、沙特、南非、西班牙、阿联酋等地区,光伏已为最具竞争力的电力产品,2019 年印度光伏发电成本比火电低 14%。
未来光伏发电在总发电量中的占比有望大幅提升。2019 年,中国光伏发电量 2243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26.4%。2019 年中国光伏发电在总发电量占比 3.1%,同比增长 0.5 个百分点。根据国际能源署(IEA)2019 年发布的《世界能源展望报告》,在 3 种情形(目前政策延续、实施已经承诺的政策、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政策力度)下 2040 年中国光伏发电占当年总发电量的 11.2%、13.2%、23.4%。未来光伏发电发展空间很大。
全球光伏新增装机有望快速增长。根据 PV infolink 预计,2019 年全球范围内将有超过 16 个 GW 级市场。2019 年海外市场需求十分强劲, 2019 上半年中国组件总出口量达到 34.2GW,较去年同期有超过 90%的增长。
协会预测 2020 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 130-140GW,同比增长 8-17%;其中中国 2020 年光伏新增装机 35-45GW,同比增长 16-50%。随着光伏平价上网的临近和行业内落后产能加速淘汰,光伏产业链有望迎来新一轮的扩张周期,光伏行业中长期趋势向上。
随着中国国内的平价上网、配额制相关政策的出台,光伏行业的长效机制形成,对于补贴的政策性依赖正逐渐减弱,我们判断从 2020 年或 2021 年起,光伏行业有望步入自发式增长阶段。
2、中国光伏设备具全球竞争力!一代技术、一代设备,设备需求持续接力
中国光伏设备具有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