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和煤炭的关系是什么?
煤化工可以生产尿素,所以煤炭是生产尿素的原料。
尿素(urea),又称脲、碳酰胺,化学式是CH4N2O,是由碳、氮、氧、氢组成的有机化合物,是一种白色晶体。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之一,是哺乳动物和某些鱼类体内蛋白质代谢分解的主要含氮终产物。
煤炭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逐渐形成的固体可燃性矿物。
化学性质:
可与酸作用生成盐。有水解作用。在高温下可进行缩合反应,生成缩二脲、缩三脲和三聚氰酸。加热至160℃分解,产生氨气同时变为异氰酸。因为在人尿中含有这种物质,所以取名尿素。尿素含氮(N)46%,是固体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
主要用途:
它可以大量作为三聚氰胺、脲醛树酯、水合肼、四环素、苯巴比妥、咖啡因、还原棕BR、酞青蓝B、酞青蓝Bx、味精等多种产品的生产原料。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尿素
1.1-5吨左右煤炭产一吨尿素,煤炭具体消耗量受到煤炭质量、用煤配比、公司厂区设备的运行和调整等的影响。
2.尿素,又称脲、碳酰胺,是由碳、氮、氧、氢组成的有机化合物。
采用煤炭,煤炭首先合成水煤气,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然后,再经过变换,合成变换气,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和氢气,除去二氧化碳,并净化后得到氢气,和氮气合成氨,再和变换气中提取的二氧化碳反应,合成尿素。
天然气合成尿素工业也是类似的,首先甲烷,水蒸气裂解变成一氧化碳和氢气,然后生产变换气。最后除去二氧化碳,然后合成氨。合成氨和二氧化碳反应,合成尿素。天然气合成的尿素白度要好很多。
以前还有采用重油合成尿素的工艺,但随着工艺的发展,重油合成尿素的工艺被淘汰。
尿素生产是通过煤,煤质合成氨然后与二氧化碳形成尿素。
方面进行要素生产原料主要也来自于煤,煤与尿素的关系就是。煤炭的含量在尿素成本的包括原材料成本,包括能源成本就达到70%这样尿素与煤的关系。
尿素,又称碳酰胺,是由碳,氮,氧,氢组成的有机化合物是一种白色晶体。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之一,是哺乳动物和某些鱼类体内蛋白质代谢分解的主要含氮终产物。也是目前含氮量最高的氮肥。结晶尿素呈白色针状或棱柱状晶形,吸湿性强,吸湿后结块,吸湿速度比颗粒尿素快12倍。
尿素简介
作为一种中性肥料,尿素适用于各种土壤和植物。它易保存,使用方便,对土壤的破坏作用小,是目前使用量较大的一种化学氮肥。工业上用氨气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尿素。尿素易溶于水,在20℃时100毫升水中可溶解105克,水溶液呈中性反应。
尿素产品有两种。粒状尿素为粒径1~2毫米的半透明粒子,外观光洁,吸湿性有明显改善。20℃时临界吸湿点为相对湿度80%,但30℃时,临界吸湿点降至72.5%,故尿素要避免在盛夏潮湿气候下敞开存放。在尿素生产中加入石蜡等疏水物质,其吸湿性大大下降。
天然气、煤炭、石油是生产化肥的三大原料。按照合成氨的原料来源不同,可将氮肥生产通常被称为气头、煤头、油头三类。由于原油价格持续大涨,油头氮肥企业亏损严重,已经逐步停产。
所谓煤头尿素,就是用煤炭作原料生产出来的尿素。目前内地氮肥类上市公司之中,只有气头和煤头类企业,而没有油头企业。
既合成氨用煤
GB/T7561-1998《合成氨用煤质量》对煤的要求
类别:要用无烟煤
品种:
以中块煤(大于25-50mm)为佳,
也可用大块煤(大于50-100mm)、
小块煤(大于13-25mm)
洗混中块(大于13-70mm)和
亚中块(大于17-25mm)
限下率:
大块煤限下率不大于15%,
中块煤不大于18%,
小块煤不大于18%,
洗混中块不大于12%,
亚中块小于等于15%
含矸率:各煤种都应在4%以下
灰分要求:
一级灰分应小于等于15.00%
二级灰分大于15.00%-19.00%
三级灰分大于19.00%-22.00%
全硫要求:
一级全硫小于等于0.50%
二级全硫0.51%-1.00%
三级全硫大于1.00%-1.50%
固定碳要求:
一级固定碳大于75.0%
二级固定碳大于72.0%-75.0%
三级固定碳大于68.0%-72.0%
煤灰熔融性:
为了使汽化炉能顺利运行,煤灰的软化温度ST应在1250°C以上。如果ST过低的话灰渣容易在汽化炉内结疤挂炉,影响产气率,严重时易造成停炉事故。
全水:全水含量应在6.0%以下
热稳定性TS+6应大于等于70%
抗碎强度(大于25mm)
应大于等于65%
本人才疏学浅
我就知道这些了
就是你给的分有点少
建议追加点分
不然的话相对比较专业的问题不太有人愿意回答
必定有些东西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明白的
我打字就用了1个小时
你就给五分呀????
尿素的价格大涨,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
谈到尿素相信很多人对其并不是很了解,它是白色或是微黄色,通常呈结晶或是颗粒状的化学肥料。尿素无臭无味,略有清凉感,它具有一定的吸湿性,是我国重要的化肥品种。
a
据了解我国尿素的生产技术较为成熟,且其质量稳定,不同企业、原料所生产的尿素在品质上没有太大的区别。
供不应求造就了行情的大幅上行。进入取暖季之后,天然气供应紧张,造成气头企业几乎全部停产,同时受环保影响,煤头企业开工也维持低位,这造成了供应的迅速减少,开工更是从最初的55%左右下滑至最低时的45%,但是由于复合肥原料备货,工业需求缺呈现增加之势,从而市场供不应求状况出现,行情连续上行。
b
工业需求的减少造成行情的回落。价格上涨至高位之后,下游接货情绪明显减弱,同时复合肥企业阶段性备货之后停止采购,市场需求迅速下滑,同时,国家约谈了氮肥企业,要求其保证春耕供应,煤头企业开工不得不有所提升,国内开工从最低是的不足45%,增加至目前的49%,供应增加,需求减少,即使企业有预收支撑,也难以抵挡弱势氛围的市场,从而行情慢慢回落。
尿素是粮食的粮食,尿素的涨价则直接带来种粮成本的增加,那么粮食的价格也理应得到提升。而从国家近几年稳定粮价的政策来看,粮食价格不可能出现上涨,那么农民有可能放弃高价尿素而用其他化肥潘品种代替,这样就会直接减少农业需求,从而加剧尿素行业产能过剩的局面。另外如此暴涨的行情也会引起国家注意,通过各种手段调控化肥行业的正常运转。
由于二元复合肥出口利润较大,从5月份开始,各大复合肥厂开足马力主产高氮肥,对尿素的需求大幅提升,从而也拉动了尿素行情的上涨。
c
而随着尿素价格不断上涨,复合肥的成本则让其采购积极性降低,若后期尿素行情出现大幅回落,高氮复合肥对尿素的需求也能使其转跌趋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