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出口企业有哪些
阿特斯、晶澳、东方日升。
企业出口方面,阿特斯出口额1.50亿美元,出货量651.73MW,排名第一,晶澳出口额1.42亿美元,出货量554.37MW,位居第二,东方日升出口额1.25亿美元,出货量450.61MW,排名第三。
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全球经济不景气,国外下调了光伏的补贴。
二是一些国家采取的贸易壁垒,现主要是美国,对中国产的的光伏电池片采取“双反”,大幅度提高产于大陆内地光伏电池片所做组件的关税,导致出口美国市场受限。欧洲市场最近也有跟风美国的趋势。
国内主要对策是一是拓展亚洲(主要是日本和东南亚)、非洲市场,二是将光伏电池片产线外移至东南亚国家,或者从台湾地区购进电池片,避过美国双反。
十大光伏巨头:
一、FirstSolar;
二、无锡尚德;
二、无锡尚德;
四、赛维LDK;
五、Q-Cells;
六、阿特斯太阳能;
七、韩华新能源;
八、英利绿色能源;
九、中电光伏;
十、AEGPS。
目前全球龙头SMA占据市场份额达44%。
第二梯队4个厂商合计占据32%市场,包括Fronius、Kaco、PowerOne、Sputnik、
其余较有影响力的厂商包括:西门子、施耐德、爱默生、ABB等。
(2)国内主要的光伏逆变器生产商:
阳光电源(sungrow)
是中国目前最大的光伏逆变器制造商,于2011年在深圳创业板融资上市。主要产品有光伏逆变器、风能变流器、电力系统电源等,并提供项目咨询、系统设计和技术支持等服务。其光伏逆变器产品主要以适合国内市场的大机为主,在海外市场及小机市场并无明显优势。
古瑞瓦特新能源(Growatt)
是现在世界范围内最有影响力的中国光伏逆变器企业,2011年以3亿元销售额成为中国第一大光伏逆变器出口商。2012年获得了红杉资本和招商局科技的投资,应该说是目前中国光伏业内最具成长力的企业。公司主要产品为1.5k—500k光伏逆变器。产品在技术创新、转化效率方面都走在了国内逆变器企业最前面,最早的获得国际photon实验室A+评定,同时也成为在澳洲、欧洲、美洲等主要光伏市场最大的中国逆变器供应商。
南京冠亚(Guanya)
以生产适合大型电站使用的大型光伏逆变器为主,在大型机方面非常有竞争力的国内企业之一。主要从事光伏/风机并网逆变电源、光伏/风机离网型逆变电源、光伏/风机控制器、户用电源的研制开发、生产及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另外,国内其他主要的或者能够成规模的光伏逆变器制造企业还有:正泰电气、中达电通(台达、台湾)、特变电工、科华恒盛、南瑞电气、许继电气、比亚迪、京仪绿能、颐和新能源、伏科太阳能、追日电气、聚能科技、索英电气等。
中国出口的光伏产品不仅价格方面具有优势,同时具有很高的性价比,因此才会受到欧美市场的欢迎。
国家与国家之间进行贸易往来,通常情况下是通过进出口来实现的。当一个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十分频繁时,就代表着国家经济繁荣昌盛。除此之外国家之间的进出口贸易,也是国家经济活力的一个表现。
我国光伏出口再创新高。根据我国光伏协会,对上半年光伏产品进出口贸易的统计当中可以得出。我国国内的光伏产品进出口数量大大增加,尤其是在上半年以来。国内光伏产品总出口金额已经达到了两百五十九亿美元,甚至已经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同比增长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七十四点三,这对于我国光伏产品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这也从侧面上说明了,我国光伏产品的确受到欧美国家的欢迎。
价格方面具有优势。首先我国光伏产品之所以能够受到西方市场的欢迎,根本的原因在于价格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相比于西方国家的光伏产品而言,我国出口的光伏产品价格上要远远低于欧美国家本国生产的光伏产品。因此西方国家的企业为了控制成本,在大多情况下都会向我国进口这方面的产品。
质量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优势。一个商品要想受到市场的欢迎,不仅仅要在价格上做到优势。除此之外在质量方面也有一定的优势,只有这两个方面相互结合,才能够受到市场的欢迎。而对于这一点,我国光伏产品的企业完全考虑的非常充分,我国出口的光伏产品在质量上要超过同等价位的光伏产品。这是基于这两点,我国光伏产品才能够击败其他公共产品赢得欧美市场。
1、首先,中国光伏企业还停留在向中东市场出口光伏产品组件的初级阶段,没有形成技术优势。传统上,中东国家更愿意相信欧洲国家的技术和产品。
2、其次,中国光伏产品零售价格较低,使得大多数银行只把对光伏产业的投资视为风险投资,大型光伏项目的融资比较困难。
3、最后是光伏组建在中东地区将受到气候的巨大挑战。沙漠气候气温高、温差大,沙漠空气中的灰尘颗粒等影响大。这使得这一地区气候与其他地区差别较大,会给光电技术带来不小难度。
新兴的市场,比如中国、日本、印度、新加坡,将来,在中国的带动下,亚洲将是光伏的主要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