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前机舱有哪些零部件
【太平洋汽车网】新能源汽车前机舱结构包括:一对纵梁、横梁组件和电机及电控元件。新能源汽车的部件组成是:1、电力驱动系统:包括电子控制器、功率转换器、电动机、机械传动装置和车轮;2、电源系统:包括电源、能量管理系统和充电机;3、辅助系统:辅助动力源、动力转向系统、导航系统、空调器、照明及除霜装置、刮水器和收音机。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除汽油、柴油之外的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的汽车,其分为:
1、混合动力电动汽车,采用常规燃料和非常规燃料为动力来源;
2、纯电动汽车,动力来源依靠电机发电;
3、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以氢燃料作为动力来源。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类型纯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是一种采用单一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的汽车,它利用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通过电池向电动机提供电能,驱动电动机运转,从而推动汽车行驶。纯电动汽车的可充电电池主要有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等,这些电池可以提供纯电动汽车动力。
同时,纯电动汽车也通过电池来储存电能,驱动电机运转,让车辆正常行驶。混合动力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它的主要驱动系统由至少两个能同时运转的单个驱动系统组合而成的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的行驶功率主要取决于混合动力汽车的车辆行驶状态:一种是由单个驱动系统单独提供;第二种是通过多个驱动系统共同提供。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燃料电池电动车用氢气、甲醇、天然气、汽油等作为反应物与空气中的氧在电池中燃烧,进而电能为汽车提供动力源。
本质上来说,燃料电池电动车也属于电动汽车之一,在很多性能和设计方面和电动汽车都有很多相似之处,将其分为两类是由于燃料电池电动车是将氢、甲醇、天然气、汽油等通过化学反应能转化成电能,而纯电动车是靠充电补充电能。
(图/文/摄:太平洋汽车网问答叫兽)
关闭动力系统后方可清洁前机舱!
前机舱切勿用水清洗,只可用清洁布擦拭,清洁前机舱时务必格外谨慎。
防腐处理
轿车出厂时前机舱已作防腐处理。
冬季行驶条件下轿车经常在撒盐路面上行驶,故良好的防腐处理尤为重要。为防止防滑盐腐蚀轿车,撒盐期前后须彻底清洁整个前机舱。
若用油脂清除剂清洁前机舱,或由它人清洁前机舱,则防腐涂层可能被清除掉,故清洁前机舱后必须对前机舱的所有表面、缝隙、结合处和部件进行防腐处理。
特别要注意的是:
前机舱属高危区域,凡在前机舱内作业时务必格外谨慎,防止被刮伤,烫伤、触电引发事故及火灾!无专业资质人员、不熟悉操作流程、不了解安全操作规定人员不得在前机舱内作业。
●在前机舱内作业前务必仔细阅读相关警告说明,前机舱内安全作业须知。
●打开前机舱盖前必须关闭启动/停止/按键位于“OFF”位置施加驻车制动。
●务必待电机冷却后再清洗前机舱。
●清洁时注意勿被金属部件的锐边棱角刮伤手和手臂。
●切勿触碰散热器风扇!因其受温度控制,即使关闭动力系统,风扇仍可能突然自行启动。
清洁前机舱时用于擦拭残留油液和油脂的清洁布不可按生活垃圾处理。故最好由本公司特约经销店或合适的服务站清洁前机舱。
电机运转时严禁打开前机舱盖!
●操作时谨防被高温冷却液烫伤!若可见蒸汽或冷却液溢出前机舱,则切不可打开前机舱盖,谨防烫伤!待电机冷却后看不到蒸汽或冷却液时方可打开舱盖。
●在前机舱内作业前务必仔细阅读和遵守相关警告说明。
退出充电模式后,至少等待5分钟,方可打开前机舱盖。
【太平洋汽车网】新能源汽车的高压部件主要包括电机控制器、高压配电箱(盒)、车载充电机、高压导线、充电插头、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充电插座、电动压缩机和PTC加热器等,这些部件多分布在车辆底部和前机舱。
纯电动汽车高压部件主要包括:根据各高压部件功用的不同,大致可将其分为控制部分、执行部分、附件部分三大类。
控制部分是指用来接收/处理/发送/交互信号及数据的集成化模块,在纯电动汽车中控制部分主要有整车控制器(VCU)、电源管理系统控制器(BMS)、电机控制系统控制器(MCU)、以及高压电控控制器(PDU)。
整车控制器作为纯电动汽车的核心控制部分,相当于人类的大脑,接收并处理来自其他控制器的数据信息,多位于机舱内。
电源管理系统控制器也叫动力电池管理系统或者动力电池控制器,是管理和保护动力电池的核心部件,在保证动力电池安全可靠使用的同时,控制动力电池组的充放电,并向整车控制单元(VCU)上报动力电池系统的基本参数及故障信息,多位于机舱内。
电机控制系统控制器电机控制器作为控制动力电池和驱动电机之间能量传输的装置,其主要功能包括车辆的怠速控制、车辆前进(控制电机正转)、车辆倒车(控制电机反转)、DC/AC变换等。多安装在驱动电机总成上。
高压电控控制器也叫高压配电盒或者高压电控总成,其主要作用是将动力电池的高压电分配给电机控制器、驱动电机、电动压缩机、PTC加热器、DC-DC变换器等高压用电设备。
同时将交流或直流充电口导入的高压充电电流分配给动力电池,以便为动力电池充电。多为集成模块,一般体积较大,多安装在机舱位置。
执行部分多指在最末端工作的具体零部件。而在纯电动汽车高压部件中的执行部分主要包括:动力电池组作为纯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多安装在车辆底板上。
驱动电机作为纯电动汽车唯一驱动元件,将动力电池中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来驱动车辆。一般多安装在前机舱内。
车载充电器(充电模块)作为动力电池的后备力量,起着对动力电池补充电能的重要作用,多布置在车辆前机舱处。
电动压缩机作为纯电动汽车空调系统循环的动力源,由高压电进行驱动,安装在车辆前机舱内。
PTC加热器作为纯电动汽车暖风系统的热源,取代了传统内燃机车辆上的暖风水箱,多安装在仪表台中部位置。
附件部分多指连接线束、插接器等。在纯电动汽车高压部件中高压导线(线束)、充电插头、充电插座等均可归为附件部分。
(图/文/摄:太平洋汽车网问答叫兽)
图示-前机舱一览
1.冷却液储液罐
2.风窗玻璃清洗液储液罐
3.蓄电池
4.动液储液罐
5.保险丝盒
动力系统处于启动状态时严禁在前机舱内作业!在前机舱内作业或对电机作业时务必格外谨慎!
在前机舱内作业前必须遵守下列事项:
·关闭动力系统,拔出启动钥匙,并禁止充电。
·施加驻车制动。
·将变速旋钮旋入“N”挡。
·待电机冷却。
·让儿童远离车辆。
·打开前机舱盖。
若不了解操作流程和无必备工具/设备,切不可在前机舱内作业!建议由北京新能源公司授权服务商实施相关作业。
诸如冷却液、制动液等车用油液及消耗品均在不断发展之中,北京新能源公司授权服务商掌握车用油液和消耗品的最新发展动态,故建议由北京新能源公司授权服务商更换油液和消耗品。
前机舱属高危区域!
要注意的是:
更换和添加车用油液时切勿加错油液,必须按系统功能添加品种和规格均正确的油液,否则,势必导致功能故障,损坏系统!
车用油液对环境有害!故应定期检查车辆底部和车辆下的地面是否有油液痕迹和其它液体污迹。如发现有油液痕迹和其它液体污迹,建议尽快到北京新能源公司授权服务商处检查车辆。
高压电系统中的电器系统电压及动力电池电压有致命危险!切勿触碰带有警示标志的高压电器部件、高压电缆或动力电池,以免导致致命的电击!
·无专业资质人员切勿试图对高压电系统的电器部件、橙色高压电缆或动力电池进行任何维修操作。针对高压电系统的任何操作只可由本公司特殊授权的有专业资质的经销店的专业技术人员按指导规范来实施。
·切勿损坏或拆卸橙色高压电缆,或将其从高压电系统中脱开。
·对高压电系统或动力电池的任何操作须遵守本公司的指导规范。
凡汽车前机舱均属高危区域,谨防引发伤亡事故!
·若可见蒸汽或冷却液溢出前机舱,则切不可打开前机舱盖,谨防烫伤!待电机冷却后看不到蒸汽方可打开舱盖。
·务必按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切勿冒险。
·在前机舱内进行诸如检查和添油液等所有作业时均可能致伤或烫伤操作人员,甚至引发火灾!
·不熟悉操作流程,无工具使用经验及不了解安全操作规定的人员不得在前机舱内作业!否则,极易引发伤亡事故!若无把握,建议由本公司特约经销店进行处理。
·作业前关闭动力系统启动状态,拔出启动钥匙,并禁止充电。
·施加驻车制动,将变速旋钮旋入“N”挡。
·儿童远离车辆。
·切勿触碰处于热态的电机部件,谨防烫伤!
·注意避免电气系统短路,尤其是蓄电池短路,谨防蓄电池爆炸!
·切勿触碰散热器风扇。因风扇受温度控制,即使关闭动力系统,拔出启动钥匙后风扇仍可能突然自行启动。
·电机处于热态时切不可打开冷却液膨胀罐盖!因此时冷却系统处于高温高压状态。
·打开冷却液膨胀罐盖时应用一块大厚布包住膨胀罐盖,防止冷却液烫伤脸部、手和手臂。
·注意切勿将诸如清洁布或工具遗留在前机舱内。
·若在车下作业,则更须谨慎!应采取合适的措施防止车辆移动或用合适的支座支撑车辆,谨防致伤车下操作人员。
图示—驾驶员侧局部图:前机舱盖锁开启手柄
1.将车辆停好,施加驻车制动,从驾驶员侧脚部饰板拉动前机舱盖开启手柄,此时前机舱盖主锁打开,前机舱盖将向上轻微弹起。
图示—前机舱盖开启手柄
2.将前机舱盖轻轻抬起,用手指将二级锁开启手柄向上顶起,松开锁钩将前机舱盖向上抬起。
图示—前机舱盖支撑杆
3.将前机舱盖抬至合适位置,并使用支撑杆将其支撑到位。
1.从汽车内部向上拉起前机舱盖锁开启扣手,此时机盖主锁已经打开,然后左手轻轻抬起机盖,右手手心向下伸入机盖下部,然后向左拨动二级锁开启手柄打开二级锁,然后抬起机盖。
2.向上方将前机舱盖撑杆从卡子中拔出。
3.抬起前机舱盖并在盖下方开孔处固定机舱盖支撑。
特别要注意的是:
汽车行驶之前,确保前机舱盖锁止安全。
动力系统处于启动状态时严禁在前机舱内作业!在前机舱内作业或对电机作业时务必格外谨慎!
图示—前机舱内的高压警示标识
在前机舱内作业前必须遵守下列事项:
1.关闭动力系统,拔出点火钥匙,并禁止充电。
2.施加驻车制动。
3.将换挡旋钮旋入“N”档。
4.待驱动电机冷却。
5.让儿童远离轿车。
6.打开前机舱盖。若不了解操作流程和无必备工具/ 设备,则切不可在前机舱内作业!
应由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特约经销店实施相关作业。诸如冷却液、蓄电池等车用油液及消耗品均在不断发展之中,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特约经销店掌握车用油液和消耗品的最新发展动态,故最好由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特约经销店更换油液和消耗品。
前机舱属高危区域!
特别要注意的是:
高压电系统中的电器系统电压及动力电池电压有致命危险!切勿触碰带有警示标志的高压电器部件、高压电缆或动力电池,以免导致致命的电击!
●无专业资质人员切勿试图对高压电系统的电器部件、橙色高压电缆或动力电池进行任何维修操作。针对高压电系统的任何操作只可由本公司特殊授权的具有专业资质的经销店的专业技术人员按指导规范来实施。
●切勿损坏或拆卸橙色高压电缆,或将其从高压电系统中脱开。
●对高压电系统或动力电池的任何操作须遵守本公司的指导规范。
凡汽车前机舱均属高危区域,谨防引发伤亡事故!
●务必按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切勿冒险。
●在前机舱内进行诸如检查和添加油液等所有作业时均可能致伤操作人员,甚至引发火灾!
●不熟悉操作流程,无工具使用经验及不了解安全操作规定的人员不得在前机舱内作业!否则,极易引发伤亡事故!若无把握,必须由本公司特约经销店进行处理。
●作业前关闭动力系统启动状态,拔出点火钥匙,并禁止充电。
●施加驻车制动,将换挡旋钮旋入档位“N”。
●儿童远离轿车。
●切勿触碰处于热态的电机部件,谨防烫伤!
●注意避免电气系统短路,尤其是蓄电池短路, 谨防蓄电池爆炸!
●切勿触碰散热器风扇。因风扇受温度控制,即使关闭动力系统,拔出点火钥匙后风扇仍可能突然自行启动。
●注意切勿将诸如清洁布或工具遗留在前机舱内。
●若在车下作业,则更须谨慎!应采取合适的措施防止轿车移动或用合适的支座支撑轿车,谨防致伤车下操作人员。
更换和添加车用油液时切勿加错油液,必须按系统功能添加品种和规格均正确的油液,否则,势必导致功能故障,损坏系统!
车用油液对环境有害!故应定期检查轿车底部和轿车下的地面是否有油液痕迹和其它液体污迹。如发现有油液痕迹和其它液体污迹,应尽快到本公司特约经销店处检查轿车。
动力系统处于起动状态时严禁在前机舱内作业!在前机舱内作业或对电机作业时务必格外谨慎!
图示-前机舱内的高压警示标识
在前机舱内作业前必须遵守下列事项:
1.关闭动力系统,拔出点火钥匙,并禁止充电。
2.施加驻车制动。
3.将换挡旋钮旋入挡位“N”。
4.待电机冷却。
5.让儿童远离轿车。
6.打开前机舱盖。
若不了解操作流程和无必备工具/设备,则切不可在前机舱内作业!应由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特约经销店实施相关作业。
诸如冷却液、蓄电池等车用油液及消耗品均在不断发展之中,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特约经销店掌握车用油液和消耗品的最新发展动态,故最好由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特约经销店更换油液和消耗品。
前机舱属高危区域!
特别要注意的是:
高压电系统中的电器系统电压及动力电池电压有致命危险!切勿触碰带有警示标志的高压电器部件、高压电缆或动力电池,以免导致致命的电击!
●无专业资质人员切勿试图对高压电系统的电器部件、橙色高压电缆或动力电池进行任何维修操作。针对高压电系统的任何操作只可由本公司特殊授权的有专业资质的经销店的专业技术人员按指导规范来实施。
●切勿损坏或拆卸橙色高压电缆,或将其从高压电系统中脱开。
●对高压电系统或动力电池的任何操作须遵守本公司的指导规范。
凡汽车前机舱均属高危区域,谨防引发伤亡事故!
●若可见蒸汽或冷却液溢出前机舱,则切不可打开前机舱盖,谨防烫伤!待电机冷却后看不到蒸汽或冷却液时方可打开舱盖。
●务必按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切勿冒险。
●在前机舱内进行诸如检查和添加油液等所有作业时均可能致伤或烫伤操作人员,甚至引发火灾!
●不熟悉操作流程,无工具使用经验及不了解安全操作规定的人员不得在前机舱内作业!否则,极易引发伤亡事故!若无把握,必须由本公司特约经销店进行作业。
●作业前关闭动力系统起动状态,拔出点火钥匙,并禁止充电。
●施加驻车制动,将换挡旋钮旋入挡位“N”。
●儿童远离轿车。
●切勿触碰处于热态的电机部件,谨防烫伤!
●注意避免电气系统短路,尤其是动力电池短路,谨防动力电池爆炸!
●切勿触碰散热器风扇。因风扇受温度控制,即使关闭动力系统,拔出点火钥匙后风扇仍可能突然自行启动。
●电机处于热态时切不可打开冷却液膨胀罐盖!因此时冷却系统处于高温高压状态。
●打开冷却液膨胀罐盖时应用一块大厚布包住膨胀罐盖,防止冷却液烫伤脸部、手和手臂。
●注意切勿将诸如清洁布或工具遗留在前机舱内。
●若在车下作业,则更须谨慎!应采取合适的措施防止轿车移动或用合适的支座支撑轿车,谨防致伤车下操作人员。
更换和添加车用油液时切勿加错油液,必须按系统功能添加品种和规格均正确的油液,否则,势必导致功能故障,损坏系统!
车用油液对环境有害!故应定期检查轿车底部和轿车下的地面是否有油液痕迹和其它液体污迹。如发现有油液痕迹和其它液体污迹,应尽快到本公司特约经销店处检查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