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下调对经济的影响
一、油价下跌对中国经济的有利因素1、拉动经济增长油价走低最显而易见的好处是原油进口成本下降。由于美国石油产量增长和中国经济持续发展,2014年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净进口国,而总体石油消耗量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国际油价低位运行,将直接降低我国石油进口成本和石油化工行业成本,并通过产业链传递,降低我国经济整体运行成本。油价下跌还将对中国消费经济的增长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有利于促进国内经济繁荣。美银美林估计,油价每下降10%,中国GDP增速将提高约0.15个百分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油价下降可能使今年中国的GDP增速提高0.4至0.7个百分点,2016年则提高0.5至0.9个百分点。同时,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国际油价大幅度走低给中国经济更大的自我调整空间,降低了转型升级成本。2、推进能源领域改革国际油价下跌会降低整体能源成本和支持能源改革。实际上,我国能源体制和能源价格改革挑战不是技术问题,主要改革障碍是能源成本,以及如何满足能源需求。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能源价格长期受到管制,政府运用成本加成原则来制定能源价格,公众也因此习惯了相对较低的能源价格,对价格上涨非常敏感。作为发展中国家,受到支付能力和人们的支付意愿限制,能源价格改革进程比较缓慢。国际油价持续在低位运行,将大大降低油价成本对中国能源价格改革的制约,为推进能源市场化改革、理顺相关价格体系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环境。事实上,中国政府已决定让市场发挥更重要作用,中国能源价格改革正呈加速之势。3、为扩大石油战略储备提供了机遇石油储备在战略保障上的意义不言而喻。国际能源署规定一国战略石油储备的“安全线”相当于该国90天的石油净进口量。根据估计,我国战略石油储备(加上商业储备)为70天左右,距离90天的储备目标仍有一定距离,更低于石油净进口国平均172天的现有水平。2014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接近60%,根据预测,到2020年,这一比例可能会超过65%、到2030年将攀升至75%。国际能源机构(IEA)也发布报告称,中国将在未来20年内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原油消费国。国际油价的下跌,对于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增加的中国来说无疑是储油好时机。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12月,中国原油进口量为3037万吨(约为717万桶/日),环比增加近两成,同比增长13.4%,刷新了有记录以来的单月进口量最高纪录。2014年全年中国原油进口量增长了将近10%,达到3.0838亿吨(约为23亿桶)。4、加快我国原油期货的推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但中国对国际原油价格没有丝毫的定价权和话语权。目前,世界主要大宗商品的基准价都是以期货市场来定价,推出我国原油期货,争取原油定价权的呼声已持续了多年。2014年12月12日,中国证监会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已批准上海期货交易所在其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开展原油期货交易,后续具体上市时间将择机对外公布。目前的低油价时期,是推出原油期货、建立定价影响力的有利契机。未来“中国版”原油期货上市,会为原油的价格安全提供保障,意味着中国在获得国际原油的定价权上又迈出了新的一步。二、油价下跌对中国经济的不利影响1、强化了通缩预期2014年12月,中国CPI同比上涨1.5%,环比上涨0.3%,同比涨幅连续5个月低于2%;PPI同比下降3.3%,环比下降0.6%,连续34个月处于负值区间,引发了外界对中国经济进入通缩的担忧。原油不但是重要的能源品种,还是工农业、交通运输业的重要原材料,原油价格下跌,不仅意味着输入性通缩增强,还会拉低中国国内其他主要工业产品的价格,带动整个物价水平下降,可能进一步强化我国的通缩预期。2、不利于新能源产业发展和节能减排石油是传统能源,与新能源之间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近年来,油价高企,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进入激励,并推动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如果国际油价长期维持低位运行,降低石油使用成本,增加了石油的市场需求,将可能会对新能源产业发展产生挤出效应,尤其是对正在大规模进行商业化阶段的新能源,在配套市场环境不成熟、不完善的情况下,更会加速产生挤出效应。同时,低油价可能会带来全社会增加石油消费,高耗能产业获得复苏机会,不利于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调整,也不利于节能减排和生态治理。根据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石油类污染物的产生量、排放量很大,是全国最主要的污染物之一。3、降低石油行业的产量和产能石油价格长期低位运行短期内将降低石油企业产量,长期内减少产能。如果石油价格持续低位运行甚至是下跌,会降低石油行业的利润和盈利能力。如果石油价格跌破成本,还会导致石油企业亏损。短期内,石油行业企业为减少损失会减少产量。在长期内,将会减少石油产能,甚至会使得部分石油行业的企业退出,并通过产业链传导,影响石油行业相关的人才、技术、要素市场发展。
国际油价下跌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从2014年6月下旬开始,国际油价持续下跌,2014年全球油价暴跌了42%,进入2015年,国际油价继续大跌近10%。当前国际油价持续下跌的原因主要是全球经济对石油的需求下降,供应能力持续增强,而这些因素短期内不会根本改变,油价重新推高缺乏动力,因此国际油价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处在较低水平。中国作为原油最大净进口国,油价下跌必将给中国经济带来多重影响。综合来看,低油价对中国经济有利有弊,总体上是利大于弊。
一、油价下跌对中国经济的有利因素
1、拉动经济增长
油价走低最显而易见的好处是原油进口成本下降。由于美国石油产量增长和中国经济持续发展,2014年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净进口国,而总体石油消耗量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国际油价低位运行,将直接降低我国石油进口成本和石油化工行业成本,并通过产业链传递,降低我国经济整体运行成本。油价下跌还将对中国消费经济的增长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有利于促进国内经济繁荣。美银美林估计,油价每下降10%,中国GDP增速将提高约0.15个百分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油价下降可能使今年中国的GDP增速提高0.4至0.7个百分点,2016年则提高0.5至0.9个百分点。同时,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国际油价大幅度走低给中国经济更大的自我调整空间,降低了转型升级成本。
2、推进能源领域改革
国际油价下跌会降低整体能源成本和支持能源改革。实际上,我国能源体制和能源价格改革挑战不是技术问题,主要改革障碍是能源成本,以及如何满足能源需求。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能源价格长期受到管制,政府运用成本加成原则来制定能源价格,公众也因此习惯了相对较低的能源价格,对价格上涨非常敏感。作为发展中国家,受到支付能力和人们的支付意愿限制,能源价格改革进程比较缓慢。国际油价持续在低位运行,将大大降低油价成本对中国能源价格改革的制约,为推进能源市场化改革、理顺相关价格体系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环境。事实上,中国政府已决定让市场发挥更重要作用,中国能源价格改革正呈加速之势。
3、为扩大石油战略储备提供了机遇
石油储备在战略保障上的意义不言而喻。国际能源署规定一国战略石油储备的“安全线”相当于该国90天的石油净进口量。根据估计,我国战略石油储备(加上商业储备)为70天左右,距离90天的储备目标仍有一定距离,更低于石油净进口国平均172天的现有水平。2014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接近60%,根据预测,到2020年,这一比例可能会超过65%、到2030年将攀升至75%。国际能源机构(IEA)也发布报告称,中国将在未来20年内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原油消费国。国际油价的下跌,对于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增加的中国来说无疑是储油好时机。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12月,中国原油进口量为3037万吨(约为717万桶/日),环比增加近两成,同比增长13.4%,刷新了有记录以来的单月进口量最高纪录。2014年全年中国原油进口量增长了将近10%,达到3.0838亿吨(约为23亿桶)。
4、加快我国原油期货的推出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但中国对国际原油价格没有丝毫的定价权和话语权。目前,世界主要大宗商品的基准价都是以期货市场来定价,推出我国原油期货,争取原油定价权的呼声已持续了多年。2014年12月12日,中国证监会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已批准上海期货交易所在其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开展原油期货交易,后续具体上市时间将择机对外公布。目前的低油价时期,是推出原油期货、建立定价影响力的有利契机。未来“中国版”原油期货上市,会为原油的价格安全提供保障,意味着中国在获得国际原油的定价权上又迈出了新的一步。
二、油价下跌对中国经济的不利影响
1、强化了通缩预期
2014年12月,中国CPI同比上涨1.5%,环比上涨0.3%,同比涨幅连续5个月低于2%;PPI同比下降3.3%,环比下降0.6%,连续34个月处于负值区间,引发了外界对中国经济进入通缩的担忧。原油不但是重要的能源品种,还是工农业、交通运输业的重要原材料,原油价格下跌,不仅意味着输入性通缩增强,还会拉低中国国内其他主要工业产品的价格,带动整个物价水平下降,可能进一步强化我国的通缩预期。
2、不利于新能源产业发展和节能减排
石油是传统能源,与新能源之间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近年来,油价高企,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进入激励,并推动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如果国际油价长期维持低位运行,降低石油使用成本,增加了石油的市场需求,将可能会对新能源产业发展产生挤出效应,尤其是对正在大规模进行商业化阶段的新能源,在配套市场环境不成熟、不完善的情况下,更会加速产生挤出效应。同时,低油价可能会带来全社会增加石油消费,高耗能产业获得复苏机会,不利于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调整,也不利于节能减排和生态治理。根据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石油类污染物的产生量、排放量很大,是全国最主要的污染物之一。
3、降低石油行业的产量和产能
石油价格长期低位运行短期内将降低石油企业产量,长期内减少产能。如果石油价格持续低位运行甚至是下跌,会降低石油行业的利润和盈利能力。如果石油价格跌破成本,还会导致石油企业亏损。短期内,石油行业企业为减少损失会减少产量。在长期内,将会减少石油产能,甚至会使得部分石油行业的企业退出,并通过产业链传导,影响石油行业相关的人才、技术、要素市场发展。
三、中国应抓住油价下跌的机遇
首先,应借此契机全面推进石油及相关行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石油产业国际竞争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石油工业的增长按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计算,更多是靠要素投入增长支撑,而不是要素生产率增长支撑。石油工业要实现从要素和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根本出路是实现股权结构多元化。其次,应逐步完善石油的战略储备、商业储备和资产储备布局,对冲国际油价波动的系统风险。我国作为世界石油主要消费国和进口国,在油价持续下跌时期,应逐步增加全球石油资产的股权多元化投资,而不仅仅是绿地投资。同时逐步完善石油战略储备和商业储备体系,形成石油全球资产多样性组合对冲系统性风险;再次,应做好新能源的技术开发和推广工作。在石油跌价之时,加快煤炭能源结构的转型,鼓励更多的分布式新能源发展,加大天然气能源站、光伏电站、风力电站等新能源建设,以便在未来石油价格再一次高涨之时,充分发挥能源补充作用;最后,加强国际能源合作力度。在国际油价下跌时,中国作为最大进口国在商业合作中话语权有所增加,可以借此机会拓展与俄罗斯、中亚与东南亚国家以及加拿大等石油出口国的谈判与合作,在逐步降低对中东国家油源过度依赖的同时,加快推进中哈、中俄、中土和中缅等油气运输管道的建设,开辟多元化的石油进口通道。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祝你生活愉快!
很多买车的人都会对于油价的上涨或者是下跌有着比较敏感的态度,而且也能够看到现在的能源也是更紧张了。国家也是在不断的推出一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这样的话对于环境以及能源都会带来很大程度上的缓解。这也是为什么国家一直以来都在支持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能够看出来,很多人在进入了新时代的过程中都想去买车,而且也给自己的出行带来一大便利。
但是也会有人表示,油价如果变低的情况下,会不会就不利于新能源汽车发展了。大家就可能会去选择正常的汽车去进行加油开车,不会去选择去购买一些新能源汽车。一些各执己见的人们,他们在针对不同的新闻也会有着自己不一样的看法。比如说有一些评论员他们就表示,如果油价过低的话,会不会就伤害到能源的创新。在这个能源的创新方面可能会遭受一些打击,一些长期享受一些低价油价的人,他们可能会对于新能源这个行业的发展以及其他的一些领域,包括一些新能源汽车的研发还有其他相关的产品带来很大程度上的伤害。
因为主要大家会担心对于新能源的研发或者是需求会有一定程度上的下降,所以大家都觉得油价竟然便宜的话,那就继续使用石油利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没有必要去选择一些其他的办法。所以油价过低可能会带来比较严重的问题,可能会阻碍科技的发展,但是像这样的忧虑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新能源它是处于一个新型事物,在国家的总体政策上也是处于一个相当支持的态度。而且对于一些科研人员们来说,他们也希望能够把新能源去发挥到最好,让它在整个市场上有一个比较好的发展前景。
所以大家应该去保持着一个忧患的意识,长期以来要对新能源的开发,保持一个比较向上的态度。不管在各个方面还是在汽车一些能源等一些因素上,都尽量的把这个新能源的发展做到最好,这样的话才能够给我国的发展去缓解一定程度上的压力。并且也能够发现人们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需求都是处在一个比较积极的态度,因为像这样的能源发展,如果能够找到其他的替代品的话,能够给我国的环境压力以及能源压力带来很大程度上的缓解。
对于这个汽油的价格的降低呢,那么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肯定是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的,那么肯定是会降低这个新能源汽车的一个需求的,因为在现在这个时代来说,那么新能源汽车的话还并不是非常的成熟,那么对于很多人来说呢,那么他们都是比较看重这个传统的燃油的汽车,那么这个油价的降低的话,自然而然就会降低很多人对于新能源汽车的一个需求很正常的事情,毕竟之前是因为这个价格太过于高昂了,那么很多人才会去选择购买新能源汽车
不是非常成熟对于现在这个时代的新能源汽车来说,那么也并不是非常的成熟的,那么广大人民群众的那么还是比较偏向于这个传统的燃油汽车,那么之前是因为这个汽油的价格太过于高昂了,那么广大的人民群众才会去选择购买这个新能源汽车那么一旦现在这个汽油的价格的持续下降,那么就会有很多的人会去选择购买这个传统的燃油汽车,那么这样的话就会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肯定是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比较偏向于传统燃油汽车那么传统,燃油汽车所存在的意识也是非常的久的,那么绝大部分的人呢,那么对于这个传统的燃油汽车还是比较信任的,那么大家的观念还是比较偏向于这个传统的燃油汽车,那么现在这个汽油的价格一旦持续下降的话,那么大家就不会去购买这个传统的燃油汽车,而不会去购买这个新能源汽车,那么之前之所以想去购买新能源汽车,也是因为这个燃油价格太贵了,所以才会有这个想法,那么现在的话价格持续下降肯定就会回去购买这个传统燃油汽车
总的来说那么这个汽油价的持续下降的话,那么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肯定是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也是很正常的,毕竟现在很多人还是比较偏向于购买传统燃油汽车的
因为受到了大环境的影响,所以国内的汽车价格也在不断的下跌,这一情况对于很多开着燃油车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可是汽油价格的下降,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带来了怎样的阻力呢?下面来说一说我的看法。
汽油价格下跌是否会对新能源汽车普及带来阻力?
我觉得汽油价格的下跌并不会对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与普及带来阻力,因为这两者并不是相互冲突的。可能油价高涨,会令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大大提高,但如果油价降低,并不会影响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喜爱。因为很多人购买新能源汽车都不是单纯的为了节省油费。还有一部分用户买这种车的主要原因是好奇,而且比较注重环保,所以汽油价格降低是不会威胁到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的。
新能源汽车价格优势明显,驾驶感也不错
现在我国汽车市场,推出了很多不同款式的新能源汽车,各大自主汽车品牌也在这方面纷纷发力,他们都看中了新能源汽车未来的潜力,即便是普通的消费者也可以察觉到,在四五年之后,新能源汽车会逐渐成为主流的选择。年轻人们更注重保护环境,而且觉得新能源汽车是一种时尚的新选择,所以购入的人也会越来越多。当然,对于喜欢燃油车的朋友而言,汽油价格不断下跌是一件很值得庆祝的事情。对于喜欢新能源汽车的人来说,无论汽油价格是上升还是下跌,他们都不是很在意的。
总体来说,汽油价格下跌并不会影响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所以该行业的人根本就无需担忧,而且这类汽车有着明显的价格优势,驾驶感受和动力表现都是很不错的,应该对新能源汽车自信一些。
首先,众所周知,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国际原油价格一直在上涨。由于缺乏材料,油价变得非常昂贵。相对于燃油车,很多人选择购买不烧油的新能源车,虽然有些新能源车是混动车。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很多基于纯电力的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主流。众所周知,这两年新能源车卖的非常好,走在路上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绿色牌照的新能源车。
的确,这两年因为油价的上涨和国家政策的支持,新能源汽车真的进入了很多人的视线。其次,很多车主说:油价涨的太快了,我再也不开车了。这种心理是不可取的。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即使你不开车,也和你有关。汽油和柴油都来自原油。成品油不仅能开汽车,还能发电,做蜂窝煤。同时也是润滑油的来源,以减少各种滑动、旋转、滚动的机器或仪器的磨损,保证工作效率。
此外,油还可以用作溶剂,是橡胶、油漆、皮革、篷布等行业不可缺少的溶剂。此外,油还可以用来清洗机器和零件。让我们考虑一下。一旦油价上涨,这些密切相关的因素必然上涨。这是我们不开车是逃不掉的。但近日油价暴跌至历史新低,油价重回“五元时代”。同时,随着2019年6月26日最新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实施,新能源汽车补贴正式下降,国家补贴标准降低50%左右,地方补贴退出。
2019年补贴整体降幅超过70%,超出行业预期。那为什么选择新能源汽车呢?氢链认为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一是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二是新能源汽车产品力强;那么,从地理上来说,原油是不可再生资源。人类对石油的消耗只会与日俱增。再加上通货膨胀等因素,长期来看原油价格还会继续上涨。对此,在获得测评结果后,多位专家提醒广大车主,未来原油价格上涨可能导致燃油价格持续上涨。短期内燃油价格下行趋势不明显。车主们要做好心理准备。
对造船业、航空航运业都是有利的。
2022年4月11日,根据油价管理规定,全国各地加油站成品油价格将在4天内迎来今年第7次油价调整。随着国际原油价格从近140美元跌至102美元,我们的车主们终于得到了一个好消息。这次国内成品油价格将下调,汽柴油每升价格将下降4分钱!在经历了今年连续六次的油价上涨后,我们的车主们终于等到了本周的第一次成品油降价!2022年第7次全国加油站油价调整将于4天后的4月15日24: 00进行。本轮成品油调价周期已历经6个工作日,国际市场原油平均价格区间下降12%。89号汽油和0号柴油每吨标准的降价幅度接近500元。车主朋友这几天不要急于加油,油价下调后加满汽车油箱一次能省20元左右的钱。
本轮油价或迎来“大幅下调”,对航空航运业、造船业都是有利的。如果价格长期处于低位,对中国这个石油消费和进口国以及整个经济来说都是一个积极因素。原油价格的持续下跌给国内炼化企业带来了负面影响。与此同时,一些分析师表示,低油价也会阻碍页岩气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然而,对于其他行业来说,低油价是好事。对于a股而言,原油价格下跌将利好石化产业链下游企业,航空航运业也将受益,造船业也将受益。
从各大车企一季度财报来看,目前主流传统车企仍在推高燃油车销量。但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取消的日子越来越近,相信下半年会出现新能源上市的热潮。但与马路上随处可见的加油站相比,目前充电站覆盖率明显不足。虽然一二线城市正在加紧建设,但新能源汽车相对需求不高的地方还没有完善的充电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