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证明秦皇岛港环境问题就是因为煤炭导致的
2013年6月4日9时50分,在秦皇岛港西港区三公司煤炭码头,满载2万吨煤炭的“帆顺999”号轮船缓缓驶离码头。至此,有着115年历史的秦皇岛港三公司煤炭码头正式关闭,秦皇岛港西港东迁工程正式启动。
秦皇岛港始建于1898年,历经百年的开发建设,形成了东、西两大港区。东港区以煤炭作业为主,西港区为老港区,主要进行煤炭、散杂货、集装箱作业。随着城市化的提速,港口也越来越成为秦皇岛城市发展的一个难题。因为港口的存在,居民与大海近在咫尺,却无缘亲近煤炭输出量越大,则环境承载的压力也越大港口也对城市的整体布局、空间拓展产生了制约。
秦皇岛港西港搬迁改造工程适时启动。秦皇岛,这个渤海湾的璀璨明珠,将由此迎来新的城市空间的扩展,城市布局的调整,也将由此踏上港口、港区、港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征程。
矿路港城百年沧桑
在河北487公里海岸线中,4.55公里是秦皇岛西港搬迁而退还的海岸线。不要小看这短短的4.55公里:北煤南运,这里曾是中转站秦皇岛被称为“港城”,秦皇岛因港兴城。
从1898年到今天,秦皇岛港栉风沐雨。宛如一位沉静睿智的长者,老港默默见证着历史的沧桑,留下珍贵的记忆。这些沧桑凝固在港口的老建筑里,这些记忆将永远被秦港人珍藏。
秦皇岛港史志工作者王庆普为我们揭开了港口的前尘往事:“有了开滦煤矿,才有了铁路,进而有了秦皇岛港,有了秦皇岛这座城市。”
1898年,清朝光绪皇帝御批在秦皇岛自行开埠建港。经过115年的发展,秦皇岛港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输出港和干散货港。
从开港到秦皇岛解放前的50年间,港口生产发展缓慢。1948年,人民政府对秦皇岛港实行军管。随着新中国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秦皇岛港的发展和建设日新月异。改革开放后,秦皇岛港再上新台阶。进入21世纪后,秦皇岛港步入空前发展的历史新阶段:2007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2亿吨煤炭输出港2012年实现吞吐量2 .63亿吨,港口吞吐量连续7年突破2亿吨大关。
作为“北煤南运”大通道中的主枢纽港,秦皇岛港长期以来担负着东南沿海电煤运输以及国家外贸煤炭出口的主要任务,年输出煤炭占全国沿海港口下水煤炭总量的40%以上。
如今的秦皇岛港拥有了众多世界级品质:世界最大的煤炭输出港、拥有世界最大的港口煤炭专用堆场、拥有世界最先进的煤炭装卸设备、2004年秦皇岛港被评为世界最大散货港并蝉联至今。
老港隐退文化不走
西港搬迁,秦皇岛港口近代建筑群被列入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作为历史的见证永久保存,这些见证了百年风云的老建筑依然会陪伴人们徜徉在时间的河流里。
秦皇岛港口近代建筑群主要包括开滦矿务局高级员司俱乐部、开滦矿务局秦皇岛电厂、开平矿务局秦皇岛经理处办公楼、南栈房、老船坞、京奉铁路桥等21处优秀近代工业遗产。
开滦矿务局高级员司俱乐部已经被改建为秦皇岛港口博物馆并即将正式开馆。初夏的阳光洒入开滦矿务局高级员司俱乐部的大厅,百年光阴在这里延展、浓缩。众多实物、资料和模型述说着秦皇岛港的发展历程,浏览和倾听的过程中,仿佛穿越了百年。
“工业遗产无疑是具有标志性的时代记忆。这些遗产历经沧桑岁月洗礼,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凝练成秦皇岛丰富的人文精神。”秦皇岛市文物管理处马猛介绍,秦皇岛市文物管理部门将抓住西港搬迁改造工程这一契机,谋划推进港口近现代建筑群的保护利用。通过串联起相关的工业遗产资源,建设具有港城特色的高品位重点文化功能区,提升工业遗产对城市文化的贡献度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力。在合理利用中为城市积淀丰富的历史底蕴。
留下的这些建筑,承载了太多的秦皇岛城市记忆。去留之间,人们在感受港口变迁的同时,依旧能够探知秦皇岛临港文化的精髓,找到城市发展的根。
一般都是属于煤矿上的 由于最近的煤炭价格持续走低 才会查造成这种压煤现象,打个比方昨天煤炭700出港价,今天过来后降到650了 买家宁愿赔一点保证金 因为一船赔的更多
还有一种属于中间商 价格太低 没办法屯在这里等行情
在空旷的厂区里,除了架在上空的铁路运煤专线外,随处可见一座座堆积成山的煤堆。但与往年相比,这些煤堆已有所减少。
当天下午,在秦皇岛港口附近,秦皇岛港口的一位工作人员向界面新闻介绍,受天气转冷和经济复苏加快影响,下游终端耗煤需求大幅回升,纷纷增派船赶往北方港口抢煤。
“抢煤“,成了近期众多煤炭交易商的常态。
“今年赚的还可以,就是煤炭资源太紧张,没货。”江志明从事煤炭贸易十多年,目前在一家发煤企业从事管理工作。
2020年11月中旬以来,煤炭需求持续高涨,煤价不断攀高。
“这个月的煤价,是十年一遇的行情。”江志明告诉界面新闻,“胆子大的赶上了,有的人都没想到能赚到这么多。”
沙经理常年在黄骅港、秦皇岛码头装船。10月左右,他所在的公司以每吨560元的价格,提前抢到了煤。两周前以每吨760元的价格出手,一笔卖了3万吨煤,不算中介费,赚了600万元。
“这不算赚的多的,有些大贸易商发财了。”他说,前几年煤价忽高忽低,做煤炭贸易不赚钱。
一位不愿具名的煤炭分析人士告诉界面新闻,内陆电厂并不缺煤,挣钱多的贸易商,多为沿海电厂供货。
界面新闻获悉,12月31日,北方港煤5500K动力煤现货价格已达850元/吨,现货交易成交价约823元/吨。多位行业人士认为,煤价上涨趋势或延续到2021年1月中旬。
江志明预计,动力煤价格可能达到1000元/吨。这将接近煤价12年来的高位。
2008年,动力煤现货价格冲高至1060元/吨。自2012年起,煤炭行业结束十年黄金期,煤价随之滑落,之后经历起起伏伏,但再没能站上1000元关口。
2020年12月16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在新闻发布会上称,受电力、钢铁、建材行业用煤需求旺盛、气温偏低采暖用煤有所增长影响,今冬煤炭需求较前几年增加较为明显。
12月,全国发用电同比增长11%左右,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了6个百分点。因寒潮来袭,当月全国日最高用电负荷超过夏季峰值,20个省级电网用电两位数增长。
除经济快速复苏、煤炭需求激增因素外,煤炭主产地供应受限,也是今年煤价走高的主要原因。
作为第一产煤大省的内蒙古,今年开展了倒查20年涉煤腐败问题,当地煤炭供应受到影响。下半年发生多起煤矿事故,导致环保、安全检查升级,也加剧了煤炭供需紧张。
目前的坑口煤炭,是非常抢手的资源。在部分主产区,出现了近年少见的“排队等煤”现象,煤炭价格也一天一涨。
12月30日,据榆林煤炭交易中心官微消息称,榆林地区在产煤矿销售普遍较好,煤矿即产即销,均没有库存。面煤、籽煤出货顺畅。
榆林煤炭交易中心数据显示,12月23日至今,榆林地区35家煤矿上调价格,涨幅5-40元/吨不等。
“煤价太高也有风险。”
在另一位李姓煤炭贸易商看来,目前真正的市场煤交易并不多,电厂要求兑换长协,且均根据需求买煤,并不会像以前那样进行囤货。
“高日耗、低库存”,已成为下游电厂普遍现象。个别电厂库存可用天数,甚至降至个位数。
12月28日,河南安阳市发改委发布《安阳市煤电气保障情况分析报告》称,安阳市两个热电厂电煤库存均处于警戒以下。
其中,大唐安阳电厂可用优质煤库存4万吨左右,每天耗用8000吨,可用库存不足5天;大唐林州电厂可用优质煤库存6万左右,每天耗用6000吨,可用库存10天,均严重低于最低库存警戒线。
安阳市发改委表示,电煤告急的原因,主要为煤源紧张及运输困难。
安阳市主要采购山西煤,由于部分煤矿停产,山西煤源紧张,煤价由每吨400多元涨至600多元,即便接受高价,依然很难买到。
大唐安阳电厂每日进煤3000吨,缺口近5000吨。大唐林州电厂每日进厂3000吨,缺口3000吨。预计这两个电厂后期库存仍持续下降,停限热风险极大。
12月28日,全国出现大面积降温,中央气象台发布最高级别橙色寒潮预警。此次降温范围覆盖了全国中部到东部的大部分地区,煤炭运输难度将进一步加大。
煤炭矿区“一煤难求”,铁路发运压力不小,煤炭港口也热闹非凡,派船北上增多,运价连续创新高。
秦皇岛煤炭网信息显示,截至12月15日,海运煤炭运价指数报1346.54点,各航线运价均刷新近三年新高,秦皇岛、唐山、沧州三港口合计锚地船舶数量170艘,电厂采购需求高。
在上游供应不足、需求旺盛的带动下,港口煤炭库存快速下滑。
界面新闻获悉,2020年8月中旬至今,秦皇岛港煤炭库存已连续四个月处于500万吨的低水平,甚至下探至490万吨。
一位资深煤炭分析人士对界面新闻表示,秦皇岛往年的库存量一般在550万-600万吨。
“从来没有这么低过”。
据他多年观察,秦皇岛下锚船超过30艘、甚至40艘以上,港口存煤量在500万的低位徘徊半个月左右,煤价肯定会上涨,且将带动周边港口煤价。
界面新闻获取的一份近期秦皇岛港煤炭昼夜生产情况表显示,当前秦皇岛煤炭日均发运煤炭52.4万吨,铁路日均到车6439万吨,港口卸车6453车。
“秦港的设计能力是1.93亿吨,即日均发运52.8万吨,目前发运量接近设计能力。”某贸易企业驻秦港业务经理周先生告诉界面新闻。
在另一煤运港口黄骅港,目前煤炭库存仅为150万吨,日均发运量创新高。
界面新闻从国家能源集团神华黄骅港务公司获悉,12月,黄骅港日均发运煤炭达60万吨。
2020年,黄骅港年度煤炭吞吐量达约2.04亿吨,秦皇岛煤炭吞吐量约达1.76亿吨。黄骅港超越秦皇岛,成为中国煤运第一大港。
秦皇岛港是中国“北煤南运”主枢纽港,分为东、西两个港区。东港区以能源运输为主,拥有煤炭码头和原油管道运输码头。西港区以杂货、集装箱装卸运输为主。
上述不愿具名分析人士认为,秦皇岛港被黄骅港超越的原因在于总调度量不足。大秦线曾出了两起事故,煤炭运送产能降至480万吨,之后大秦线进行检修,煤炭货运部分分流至其他港口,检修结束后,运送产能也未恢复。
另一机构分析人士对界面新闻表示,目前很多电厂在曹妃甸拥有自己的码头,蒙冀线分流了大秦线运量,曹妃甸港则分流了秦皇岛港的货运量。
另一位不愿具名的秦皇岛煤炭交易中心人员对界面新闻表示,秦皇岛港和黄骅港的客货源结构不同。秦皇岛港属于公共码头,户头较多,这使其垛位的运送效率没有后者高。
据该人士介绍,黄骅港煤炭吞吐量中,除伊泰集团年1000万吨外,均为国家能源集团煤炭,属于业主码头。
秦皇岛煤炭则基本由四家煤企构成,七成煤炭来自山西。其中,同煤集团占大头,每年下水量达5000万吨,中煤集团约为4000万吨,国家能源集团和伊泰集团分别约1000万-1500万吨。
煤价的抬高,也与煤炭进口政策不断收紧有关。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1月,煤炭进口量2.65亿吨,同比下降10.8%。
其中,10月进口煤炭1372.6万吨,同比下降46.56%;11月进口煤炭1167万吨,同比下降43.8%。
据普氏能源统计,今年1-8月,中国进口澳洲动力煤3860万吨、治金煤3160万吨,合计7020万吨,平均每月进口近1000万吨。
澳洲煤炭主要在广东、福建省等南部港口卸货。目前,华南不少电厂只使用5500大卡煤。澳煤进口受限后,5500大卡煤在市场上紧缺,只能依靠神华集团和同煤集团的煤炭替补,出现结构性短缺。
一位在中东从事煤炭进口的贸易商告诉界面新闻,限制澳煤进口后,印尼、俄罗斯 、南非、哥伦比亚的进口量均有所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进口煤缺口。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预计,2021年全球经济逐步复苏,将带动煤炭需求进一步增长,煤炭供需可能出现紧平衡状态。
12月28日,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调节局主要负责人公开表示,将全力组织增产增供,指导山西、陕西、内蒙古等煤炭主产区和重点煤炭企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加快产能释放。此外,根据供需形势适当增加煤炭进口。
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司长黄学农日前接受新华社采访时称,将做好煤炭安全稳定供应,提高重点区域和重点电厂存煤水平,确保不出现缺煤停机。
国家统计局12月2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煤炭行业利润正加速修复,11月当月利润同比增长9.1%,增速年内首次转正。
截至12月28日,全国统调电厂电煤库存达1.32亿吨,可用天数为17天,处于高位水平。其中,湖南电煤库存336.9万吨,可用25天;江西电煤库存248.7万吨,可用16天。
(文中江志明为化名)
秦皇岛港是我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煤炭输出港,始建于1898年,是我国清代光绪皇帝御批的唯一自开口岸。口岸不冻不淤,自然条件优良,大秦、京秦、京山铁路和京沈高速公路直通港口。经济腹地包括东北、华北、西北各省、市、自治区。主要货种有煤炭、石油、粮食、化肥、矿石等。
全港目前拥有全国最大的自动化煤炭装卸码头和设备较为先进的原油、杂货与集装箱码头,共有泊位58个,其中生产性泊位37个。港口设计年通过能力1.30亿吨,其中煤炭设计通过能力1.04亿吨,下水煤炭、出口煤炭均占全国沿海港口下水总量的 50%左右,是我国北煤南运的主要通道,2001年和2003年煤炭吞吐量均突破1亿吨。2003年完成吞吐量1.256亿吨,实现营运总收入25.61亿元,实现经营利润3.38亿元。
港口实现利润、人均创利等经济指标多年居全国同行业前列。目前拥有总资产105亿元,资产负债率为25.9%。
秦皇岛港原为交通部直属港口,1999年初列为中央直属管理的大型国有企业。2002年,根据国务院关于港口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下放河北省管理。2002年9月9日,秦皇岛港务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成为全国沿海大港中第一个改制的港口企业。2004年1月,改制为产权多元化的有限责任公司。
检验单位有,秦皇岛市煤炭检验中心,和平大街西段。
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商检)建设大街东段。
华正煤炭检验行,在港区里,油库旁边。
SGS,建设大街东段。
检验机构没没有个人经营的!
买煤炭的,浙江,广州,上海,江苏一带的。在有就是电厂的。 主要的有--浙江浙能,华能,国电。 其中华能,国电位于秦皇岛市海港区迎宾路香格里中心。浙江浙能在文化路上。
卖煤炭的, 主要就是四大集团--中煤集团,神华集团,同煤集团,山煤集团。 其中同煤,山煤,神华三家单位全部位于秦皇岛市海港区港城大街上. 中煤在民族路上。
煤炭企业办事处大多集中于秦皇岛市的,秦皇小区,碧海云天,香格里新中心.
秦皇岛港务局办大楼位于文化路尽南段,其中港务局业务大厅(办理船舶手续),之海船务代理就位于旁边。
煤炭货场主要集中在建设大街东段,其中6.7.9公司最为靠近。
我就是一家煤炭企业办事处的,如果还有什么疑问就给我发邮件吧。希望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