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煤炭 > 正文

煤矿工人职业病有哪些

呆萌的小懒虫
奋斗的薯片
2023-01-01 04:42:55

煤矿工人职业病有哪些?

最佳答案
慈祥的煎蛋
聪明的眼睛
2025-07-28 11:30:00

煤矿工人职业病如下:

煤矿工人肺尘病;

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

职业中毒;

噪声聋;

风湿病;

职业性传染病;

职业性皮肤病;

职业性眼病。

煤炭工人职业危害因素

(1)生产性粉尘 生产性粉尘是煤矿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井下生产过程中凿岩、钻煤眼、放炮、割煤、装煤(矸)、转载运输等环节均能生产大量粉尘,粉尘包括岩尘和煤尘两种。作业人员长期在岩尘超标的环境中劳动,可能引起矽肺病作业人员长期在煤尘超标的环境中劳动,可能引起煤肺病。

(2)有害气体 井下空气中可能存在过量的CH4、CO、CO2、氮氧化合物、H2S等有害气体,如果不及时加强通风,将其冲淡并带走,就可能造成人员中毒。

(3)不良气候条件 井下气候条件的基本特点是温差大、湿度大、风速大。因此,作业人员容易出现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或风湿性关节炎。

(4)不良劳动体位 在煤层薄的采煤工作面或者高度小的巷道从事作业的人员不能站立劳动,经常跪在底板上,使局部关节(入膝关节)长期受到强烈压迫及摩擦而引发滑束炎,煤矿井下从业人员滑束炎已列为国家承认的法定职业病另外,井下从业人员长期弯腰劳动,容易引起腰椎病井下空间较小、井下从业人员经常磕碰头部,容易引起颈椎病。

(5)噪声和振动 随着采煤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生产性噪声和振动对从业人员的危害越来越大,入凿岩机、钻机、采煤机、掘进机、运输机、破碎机、压风机、水泵、局部通风机、机车、放炮等都能产生很大的噪声有时噪声与振动同时存在危害更大、噪声可引起噪声聋,入井下工人常见的耳杂“发育”——即听力显著减强,振动科引起局部振动疾病。

(6)放射性物质 煤矿井下放射性物质(如氡)及其子体往往比地面高,对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又一代影响。有的单位(洗选煤厂等)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某些放射性物质,若管理不妥,将对人体产生很大危害。

.职业危害的前期预防

(1)煤矿企业应当为从业人员创造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2)煤矿企业对职业危害项目,应当及时、如实地向卫生行政部门申报,接受监督。

(3)新建、改扩建项目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煤矿企业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危害预评价报告。

(4)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劳动过程中职业危害的防范

(1)煤矿企业应当设置或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2)煤矿企业应当按照规定定期对工作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并对职业危害因素的控制效果做出评价。

(3)煤企业应当向从业人员告知职业危害因素及应急处理方案。

(4)煤矿企业应当采取减少和消除职业危害因素的措施,并教育、督促从业人员在劳动中贯彻执行。

(5)煤矿企业应当制定职业危害事故救援预案,一旦发生事故,对受到职业危害的人员组织现场抢救,控制职业危害事故的蔓延和扩大。

二、职业健康的检查方法

(1)煤矿企业对新入矿工人必须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档案。

(2)煤矿企业对接尘工人的职业健康检查必须拍照胸大片。

(3)煤矿企业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定期对接触粉尘、毒物及有害物理因素等的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4)煤矿企业职业健康检查的查体时间间隙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①对在岗接触粉尘作业的工人,岩石掘进工种每2—3年拍片检查1次混合工种每3—4年拍片检查一次纯采煤工种每4—5年拍片检查1次。

②对离岗工人必须进行离岗的职业性健康检查。

③对接触毒物、放射线的人员每年检查1次。

(5)职业性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挚而有别治疗应由取得相应资格的职业卫生机构承担。

(6)Ⅰ期尘肺患者每年复查1次。对疑似尘肺患者(0+),岩石掘进工种每年拍片复查1次、混合工种每2年拍片复查1次、纯采煤工种每3年拍片复查1次。

最新回答
暴躁的小蜜蜂
靓丽的丝袜
2025-07-28 11:30:00

煤矿工人职业病主要有尘肺职业病、噪声聋、局部振动病、职业中毒(如一氧化碳中毒)以及滑束炎等。

1、尘肺职业病

尘肺病主要依次分布在煤炭、有色、机械、建材、轻工等工业行业中。2001年全国职业病发病情况通报中指出,2001年新发尘肺病突破万例,至此我国尘肺累积发病人数为56.9万例,尘肺病现患者43.3万例。尤其严重的是全国现有60万左右例的可疑尘肺病(0+)病人,是构成新发病例的主要因素。

2、噪声聋

噪声聋,疾病名。噪声聋属于慢性过程,患者初期除主观感觉耳鸣外,无耳聋感觉,交谈及社会活动能正常进行。随着病程的进一步发展(继续长时间在噪声环境下工作)当听力损失到语言频段且达到一定程度时,患者主观感觉语言听力出现障碍,表现出生活交谈中的耳聋现象,即所谓的噪声聋。

噪声聋(noise deafness)长期接触生产机械发出的噪声,引起渐进性听力损失不能恢复的一种职业性耳科疾病,故又称职业性噪声聋。职业性噪声聋的发生是噪声对人体听觉器官长期慢性影响的结果,表现为感音系统的慢性退行性病变。

3、局部振动病

振动病是在生产劳动中长期受外界振动的影响而引起的职业性疾病。按振动对人体作用的方式,可分为全身振动和局部振动两种。全身振动可以引起前庭器官刺激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如眩晕、恶心、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疲倦、睡眠障碍等;

全身振动引起的功能性改变,脱离接触和休息后,多能自行恢复。局部振动则引起以末梢循环障碍为主的病变,亦可累及肢体神经及运动功能。发病部位多在上肢,典型表现为发作性手指发白(白指症),患者多为神经衰弱综合症和手部症状。

4、职业中毒(如一氧化碳中毒)

职业中毒是指接触工业毒物的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吸收工业毒物所引起的中毒。职业病的一种。分为急性、慢性、亚急性三种。

根据中国的有关规定,职业中毒的种类主要有:铅、汞、锰、镉、铊、钒、磷、砷及其化合物中毒,铍病,砷、氯气、二氧化硫、光气、氨、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二硫化碳、硫化氢、磷化氢、鳞化锌、磷化铝等中毒,工业性氟病,氰及腈类化合物中毒,甲苯、二甲苯、正乙烷、汽油、二氯乙烷中毒等50余种。

职工被诊断为职业中毒后,其所在单位应根据职业病诊断机构(诊断组)的意见,安排其医治或疗养。

5、滑囊炎

滑囊炎是指滑囊的急性或慢性炎症。滑囊是结缔组织中的囊状间隙,是由内皮细胞组成的封闭性囊,内壁为滑膜,有少许滑液。少数与关节相通,位于关节附近的骨突与肌腱或肌肉、皮肤之间。凡摩擦力或压力较大的地方,都可有滑囊存在。许多关节的病变都可以引起该病。

滑囊炎可以由损伤引起,部分是直接暴力损伤,有些是关节屈、伸、外展、外旋等动作过度,经反复、长期、持续的摩擦和压迫,使滑囊劳损导致炎症,滑囊可由磨损而增厚。另外,感染病灶所带的致病菌可引起化脓性滑囊炎,痛风合并肘关节部位的鹰嘴和膝关节部位的髌前滑囊炎。滑囊炎还可能与肿瘤有关。

现代的刺猬
开朗的柜子
2025-07-28 11:30:00
(二)煤尘(煤矽尘)

1、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煤工尘肺

2、行业举例:

(1)煤炭采选业:煤巷打限、煤巷爆破、煤巷加固、采煤打眼、爆破采煤、水力采煤、机械采煤、采煤装载、采煤运输、采煤支护、井下通风,采煤辅助、选煤运输、筛煤、煤块破碎

(2)电力、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上煤,磨煤、司炉,锅炉出灰、锅炉检修

(3)炼焦、煤气及煤制品业:原煤输送、炼焦备煤、炼焦洗煤、炼焦选煤、炼焦配煤、炼焦干馏、熄焦、运焦、炼焦辅助、煤块破碎、煤制品制取

(4)碱产品制造业:石灰锻烧、钾碱锻烧碳化 、

(5)无机盐制造业:硫化钠制取、碳酸钡制取

(6)水泥制造业:水泥供料、均化、煤粉制备、输送

(7)石墨及碳素制品业:碳素粉碎、煅烧、筛分、配料、合成

(8)炼铁业:煤粉操作

(9)重有色金属冶炼:锌矿焙烧

(10)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蓄电池封口

甜甜的春天
幸福的绿草
2025-07-28 11:30:00
1、煤矿工人肺尘病:煤矿工人肺尘病为在采煤过程中长期接触烟煤或无烟煤粉尘而致煤尘在肺内弥漫性结节样沉积。

2、煤矿井下工人慢性胃炎、关节炎、慢性咽炎、慢性鼻炎等疾病的患病率坡高。

3、煤矿工人的皮肤病:煤矿井下作业工人的工作环境、防护用品使用情况、长期缺少阳光照射、煤矿除(防)尘措施和煤矿职工卫生状况等对煤工皮肤有一定的影响,导致井下作业的采掘工在毛囊炎、痤疮、皮肤瘙痒症、胼胝等皮肤病患病率明显增高。

4、振动病及局部振动病:局部振动病是因长期接触强烈的生产性振动所引起的一种疾病。

5、噪声性耳聋:噪声性耳聋是由于长期处于强噪声环境中而引起的一种缓慢进行的耳聋。

6、中暑:中暑是指由于高温环境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汗腺功能失调和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所导致的疾病。

7、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该病是由于长期、持续、反复、集中和力量稍大的摩擦和压迫而引起的疾病。

甜美的黑猫
大力的期待
2025-07-28 11:30:00
常见的是煤工尘肺。

煤工尘肺是煤矿工人肺内以煤为主粉尘的沉积及其所引起的肺部弥漫性纤维化。是在煤炭生产中影响劳动生产力、威胁矿工健康的一种最普遍、最严重的职业病。在我国尘肺中所占比例仅次于矽肺,居第二位。

望采纳,谢谢啦!

细心的小松鼠
传统的小蝴蝶
2025-07-28 11:30:00

煤矿生产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生产性粉尘、有毒有害气体、生产性噪声与振动,以及某些深度井工煤矿的气温高、湿度大等不良的气象条件,还有劳动强度大、作业姿势不正确等。

人类在富含煤炭的矿区开采煤炭资源的区域,一般分为井工煤矿和露天煤矿。当煤层离地表远时,一般选择向地下开掘巷道采掘煤炭,此为井工煤矿。当煤层距地表的距离很近时,一般选择直接剥离地表土层挖掘煤炭,此为露天煤矿。我国绝大部分煤矿属于井工煤矿。

扩展资料:

煤矿的健康影响:

慢性肺部疾病,如尘肺病曾经在矿工中非常普遍,导致预期寿命减少。在一些采矿国家,尘肺病仍非常普遍;在美国一年约有4,000个黑肺病例(其中约1,500人为前矿工),中国则每年约有10,000个新病例。

煤矿的环境影响:

采煤对环境造成多种冲击。露天煤矿让土地无法再使用。洗煤厂所产生的酸性矿山排水可能渗入河流中,造成生态污染或人体健康的不良影响。煤炭开采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日益突出。

慈祥的世界
感动的香氛
2025-07-28 11:30:00

常得的职业病:

1、煤矿工人肺尘病:煤矿工人肺尘病为在采煤过程中长期接触烟煤或无烟煤粉尘而致煤尘在肺内弥漫性结节样沉积。

2、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

两种病的简介:

尘肺:尘肺的规范名称是肺尘埃沉着病,该病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灰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瘢痕)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尘肺按其吸入粉尘的种类不同,可分为无机尘肺和有机尘肺。在生产劳动中吸入无机粉尘所致的尘肺,称为无机尘肺。尘肺大部分为无机尘肺。吸入有机粉尘所致的尘肺称为有机尘肺,如棉尘肺、农民肺等。

病因:

1.生产性环境中很少有单纯石英粉尘存在,通常是多种粉尘存在,应考虑混合粉尘会有联合作用。

2.工人的个体因素和健康状况对尘肺发生也起一定作用。

3.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越高,发病时间越短,病变越严重。

4.矽肺发生病变程度与肺内粉尘蓄积量有关,蓄积量主要取决于粉尘的浓度、分散度,接尘时间和防护措施。粉尘浓度越高,分散度越大,接尘工龄越长,防护措施差,吸入并蓄积在肺内的粉尘量越大,越易发生矽肺,病情越严重。

临床表现:

1.咳嗽

早期尘肺患者咳嗽多不明显,但随着病程的进展,患者多合并慢性支气管炎,晚期患者多合并肺部感染,均可使咳嗽明显加重。咳嗽与季节、气候等有关。

2.咳痰

咳痰主要是呼吸系统对粉尘的不断清除所引起的。一般咳痰量不多,多为灰色稀薄痰。如合并肺内感染及慢性支气管炎,痰量则明显增多,痰呈黄色黏稠状或块状,常不易咳出。

3.胸痛

尘肺患者常常感觉胸痛,胸痛和尘肺临床表现多无相关或平行关系。部位不一,且常有变化,多为局限性。一般为隐痛,也可胀痛、针刺样痛等。

4.呼吸困难

随肺组织纤维化程度的加重,有效呼吸面积减少,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呼吸困难也逐渐加重。合并症的发生可明显加重呼吸困难的程度和发展速度。

5.咯血

较为少见,可由于呼吸道长期慢性炎症引起黏膜血管损伤,痰中带少量血丝;也可能由于大块纤维化病灶的溶解破裂损及血管而使咯血增多。

6.其他

除上述呼吸系统症状外,可有程度不同的全身症状,常见有消化功能减退。

治疗方法:对症治疗和并发病的治疗、药物治疗、手术介入治疗

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是指煤矿井下工人在特殊的劳动条件下,致使滑囊急性外伤或长期摩擦、受压等机械因素所引起的无菌性炎症改变。诊断原则根据煤矿井下工人滑囊有急性外伤和长期摩擦或压迫的职业史、典型的临床表现、结合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综合分析,并排除其他类似表现的疾病,方可诊断。急性滑囊炎患者受伤后滑囊内有急性炎症变化,一般经1~2周可以自愈,故以休息为主,但患处应防止继续受伤或受摩擦、压迫,尤应防止继发感染亚急性滑囊炎患者在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行滑囊切除术。

发病原因:

1、骨结构异常突出的部位,由于长期、持续、反复、集中和力量稍大的摩擦和压迫是产生滑囊炎的主要原因。如瘦弱老妇久坐硬凳所致骨结节滑囊炎;跪位工作者的髌前滑囊炎;长期穿尖而窄的皮鞋所致拇指滑囊炎等。

2、滑囊在慢性损伤的基础上,也可因一次较大伤力而炎症加剧、滑膜小血管破裂,滑液呈血性。

滑囊炎可以由损伤引起部分是直接暴力损伤,有些是关节屈、伸外展、外旋等动作过度,经反复长期、持续的摩擦和压迫,使滑囊劳损导致炎症滑囊可由磨损而增厚,如跪位工作者的髌前滑囊炎、瘦弱的老年妇女久坐后发生坐骨结节滑囊炎鞋子过紧引起的跟后滑囊炎等另外,感染病灶所带的致病菌可引起化脓性滑囊炎,痛风可合并肘关节部位的鹰嘴和膝关节部位的髌前滑囊炎,滑囊炎还可能与肿瘤有关。

症状和体征:

1、急性滑囊炎的特征是疼痛,局限性压痛和活动受限.如为浅部滑囊受累(髌前及鹰嘴),局部常红肿.化学性(如结晶所致)或细菌性滑囊炎均有剧烈疼痛,局部皮肤 明显发红,温度升高.发作可持续数日到数周,而且多次复发.异常运动或用力过度之后能出现急性症状.

2、慢性滑囊炎是在急性滑囊炎多次发作或反复受创伤之后发展而成.由于滑膜增生,滑囊壁变厚.滑囊最终发生粘连,形成绒毛,赘生物及钙质沉着等.因疼痛,肿胀和触痛,可导致肌肉萎缩和活动受限.三角肌下,尤其是冈下肌腱滑囊的钙质沉着可为X线片所证实.在痛风的炎症急性发作期,鹰嘴和髌前滑液囊中可析出结晶.

3、肩峰下滑囊炎(三角肌下滑囊炎)表现为肩部局限性疼痛和压痛,尤其在外展50°~130°时更加明显.肩峰下滑囊炎和钙化性冈上肌肌腱炎,从临床上和X线检查上都很难区别.后者可能是部分或全部撕裂的结果,或由释放结晶所致.

治疗方案:

对于非感染性急性滑囊炎,暂时休息或患部制动和大剂量NSAID,必要时并用麻醉镇静剂可能有效。疼痛消退后,应增加主动运动。摆动锻炼特别有益于肩关 节的康复。

慢性损伤性滑囊炎,经穿刺抽出囊内容物后注入醋酸泼尼松龙,加压包扎,多可治愈。如有骨的畸形突起,应予以切除。改变不适当工作姿势,及穿松软的鞋子等,均是减轻症状,避免复发的基本方法。有继发感染者,应行外科引流。慢性滑囊炎的治疗方法与急性滑囊炎的相同,但夹板固定与休息可能不如对急性滑囊炎有效。经X线证实的慢性钙化性冈上肌腱炎,如果注射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极少数病例需要手术切除或用大号针头抽吸。致残性粘连性肩周炎需要反复关节内和关节外多部位注射肾上腺皮质激素并加强理疗。麻醉下推拿术并不能改善远期效果,除非是在应用上述矫正粘连性滑囊炎的措施之后进行推拿。必须通过锻炼纠正肌肉萎缩,使运动范围和肌力得到恢复。有感染者需要给予适当的抗生素,引流或切开。如果其原发性疾病(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慢性职业性劳损等)未除,滑囊炎可能复发。

煤矿工人疾病预防措施:

消除毒物。煤矿井下的有毒气体主要来源于炮烟和煤氧化、火灾等。 因为很多有毒气体是易溶于水的,通过加强通风和喷雾洒水排除和降低有毒气体含量,净化空气,是消除毒物危害的最根本、最有效的措施。

加强个人防护。炮后烟未散去或作业现场空气质量太差时,不要急着进入工作面,待烟散尽、现场空气质量好转时再进入工作面,还应用好防护服、防护面具、防尘口罩、自救器等。

提高机体抗御能力。对于在有害物质场所作业人员,给予必要的保健待遇,加强营养和锻炼。

加强对有害物质的监测,掌握其浓度含量,做到心中有数,控制其危害程度。

对受到危害的人员及时进行健康检查。必要时实行转岗、换岗作业。

加强有害物质及预防措施的宣传教育。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卫生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

威武的棉花糖
怕孤独的月饼
2025-07-28 11:30:00
煤矿职业病只要是粉尘对人体的危害,根据其理化性质、进入人体的量的不同,可引起不同的病变。如呼吸性系统疾病、局部作用、中毒作用等

PVC行业主要的有毒气体有,氯气,氯化氢气体,液氯,VCM,二氯乙烷等,如果说只是接触氯乙烯和聚合工段的话,那么涉及到的就是VCM和二氯乙烷较多,然在这种环境下工作可能会引起慢性中毒,前提是浓度不大的时候。具体就是VCM的致癌,二氯乙烷对生殖能力的影响。具体如何检查还不知道。可能会降低抵抗力. 如果生小孩.最好先暂停一下这方面的工作

引起工人患尘肺病粉尘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燃烧或爆炸加速机械的磨损,减少精密仪器的使用时间作业地点粉尘过多,还会影响视线! 预防措施;1 粉尘

1.1 来源及危害粉尘是煤矿生产中主要的有害因素,现代矿井掘进工作面大都实施综合机械化掘进,在掘进、装岩、清理、运输及支护等过程中,均能产生大量含矽量较高的粉尘;进行凿岩时,也产生大量粉尘。采煤工作面主要实施综合机械化采煤,在割煤、装煤、运煤及支护过程均可产生粉尘。煤矿工人长期吸入含有大量游离二氧化硅的岩尘、煤尘或混合性粉尘,可发生矽肺、煤肺或煤矽肺。

1.2 粉尘控制喷雾洒水、湿式作业是矿井作业防尘的主要手段,在实际操作中做到合理设计防尘洒水管网,管路敷设应达到所有采掘工作面、硐室、运输机转载点、采掘工作面回风巷和运输巷道,并确保洒水管路的压力和水量能满足整个矿井喷雾洒水防尘需求。

1.2.1 综采面防尘合理选择采煤机截割结构的结构参数和工作参数;在采煤机上设置合理的喷雾系统,进行高压喷雾降尘;在液压支架上设置喷雾(间架喷雾)控制阀,供移架及放煤时自动喷雾降尘;采用合理通风技术,设置最佳风速。

1.2.2 掘进面防尘掘进机配备喷雾洒水、水-空气喷射器除尘装置。

1.2.3 锚喷支护作业防尘设置合理的锚喷工艺,采用气力自动输送、机械搅拌、湿喷机喷射等措施;设置通风排尘、喷雾洒水、水幕净化、除尘器除尘设施措施。

1.2.4 普掘面防尘采用湿式凿岩打眼、水封爆破及水炮泥、放炮后喷雾洒水、水幕净化、冲洗岩帮及装岩洒水等作业方式作业。井下风动凿岩开钻时应先开水后开风;停钻时应先关风后关水。

1.2.5 装载运输防尘在装载机上配置喷雾洒水装置,对转载点进行喷雾洒水。

1.2.6 其他防尘措施对破碎机进行喷雾洒水降尘,并对破碎机实行密闭;在运输巷每隔200 m 左右设置2 ~ 3 道水幕降尘。

1.2.7 地面生产防尘措施地面洒水抑尘,地面积尘清扫,输送皮带和转运点密闭及喷雾洒水,振动筛、分级筛密闭并设置除尘器除尘。

1.2.8 个体防护督促工人佩戴防尘帽和防尘口罩。

2 通风及其重要性

为了保证煤矿工人的身体健康,提供适宜的生产环境和条件,提高工作效率,《煤矿安全规程》对井下工作地点空气的主要成分做出了具体规定。氧气浓度不低于20%,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0.5%,氨、一氧化碳、氧化氮、二氧化硫、硫化氢等其他有害气体不得超过最高容许浓度。

矿井需要的风量应按下列要求分别计算,并选取其中的最大值:

(1)按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每人每分钟供给风量不得少于4 m3。

(2)按采煤、掘进、硐室及其他地点实际需风量的总和进行计算。各地点实际需要风量,必须使该地点风流中的瓦斯、二氧化碳、氢气和其他有害气体,风速,温度及每人供风量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

在我国煤矿发生重大瓦斯爆炸事故的案例中,与通风能力不足造成瓦斯超积聚有着直接的关系。

造成矿井风量不足的原因主要是现代大型矿井进入深部开采后,煤层瓦斯含量、在开采过程中的瓦斯涌出量加大;再者现代大型矿井推广应用了综采、综放开采方法,产量大幅提高,瓦斯涌出量也随之增大。

而另一方面,煤矿防尘要求降低风量,防止造成扬尘,这就要求矿井每年安排采掘作业计划时必须核定矿井生产和通风能力。

3 噪声与振动来源及其危害

3.1 噪声与振动是煤矿生产中很常见的有害因素矿井内噪声主要产生于采掘机械、凿岩工具、通风局扇及运输设备;地面生产性噪声主要来源于通风机、提升绞车、输送机、振筛机、破碎机等。此外选矸过程也易产生高噪声。矿井内振动主要产生于凿岩、采煤机械,尤以风动工具更严重。长期接触强噪声后主要引起听力下降,重者可造成职业性噪声聋;噪声对心血管系统也造成损害。局部振动危害严重时引起手臂振动病。

3.2 控制噪声及振动控制措施包括:在通风机房室内墙壁、屋面敷设吸声体;在压风机房设备进气口安装消声器,室内表面做吸声处理;对主井绞车房室内表面进行吸声处理,局部设置隔声屏;对操作人员长时间接触的其他高噪声厂房采用吸声处理的方法;临时锅炉鼓风机、引风机进出风口设消声器,基础加减震垫,采用隔声屏和墙面安装吸声结构控制噪声。

4 瓦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

4.1 来源及其危害瓦斯来源于煤层、煤块、岩帮,多蓄积于巷道顶部;一氧化碳在通风不良的矿井可有蓄积;硫化氢主要存在于散堆的煤层内,在落煤时逸出,多积于矿井低洼处。

4.2 控制防止瓦斯积聚及其他有毒有害气体的措施包括:对于可能发生瓦斯积聚的区域,应强化通风管理。需要进入闲置时间较长的巷道作业,必须先通风后作业。在生产中出现盲巷或废弃巷道时,应及时密闭或用栅栏隔断,并设立警示牌。做好采空区的密闭工作,减少采空区瓦斯涌出量,适当加大综采面通风量,采煤工作面回风隅角附近设置木板隔墙或帆布幛,引导风流,吹散积聚瓦斯。建立严密的操作规程,加强宣传教育,作业人员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同时定期对各通风设施进行检查,使其保持完好,确保通风系统正常运转。在进行污水处理站清淤、清理作业时,应严格按程序操作,先通风后作业,必要时佩戴空气呼吸器进入池内,防止硫化氢等废气中毒。

5 不良气象条件

5.1 形成原因大多数矿井平均地温梯度为2.55 ℃ /100 m,在通风不良时矿井下易形成高温作业环境。气湿取决于巷道中的水量,流入空气的温、湿度,以及岩层或煤层渗出的水量。当前,为了降尘,掘进、采煤基本采取了湿式作业,井下湿度更大。

5.2 控制适当合理加大风量;生产集中化,减少掘进工作面,减少井下散热点;工作面煤壁注水,起降温作用;在井底车场设制冷机硐室,制出的冷水经输冷管道送至各采掘工作面空冷器,冷却工作面风流。另外,在总平面布置上,需要把场前区布置在全年最大频率风向的上风侧,污染源布置在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向,以减少污染源对场前区的影响。在生产工艺上,现代矿井多采用较先进的生产工艺(采用综采、综掘工艺),有助于减少操作工人劳动强度及直接接触有害因素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