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大武口汝汲沟煤矿怎么样
汝箕沟煤矿位于贺兰山北段腹地汝箕沟煤田,矿区煤炭开采活动最早可追溯到公元1821年,迄今已有一百九十多年的历史。这里原本是私营的德昌煤矿,1952年改制为地方国营宁夏第一煤矿,1954年9月正式命名为汝箕沟煤矿。
一百八九十年来,这座百年老矿养活了一代又一代人,从五十年代开始,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矿工聚集于此,在这山沟沟里造出了一座小镇。
我就在这个小镇里长大。
小时候,我家里的墙上挂着一幅宁夏地图,地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着不同的地形,黄色是山川,绿色是平原。五岁的我踩在凳子上,用手抚摸着地图,想找到家的位置,找了许久也找不到,父亲把我扛在肩上,我才在最上面找到了“汝箕沟”三个小字。地图上,一条弯弯曲曲的黑白相间的线联系起了汝箕沟和外边的世界,父亲说那代表着铁路。
父亲说,他来到汝箕沟那年,这条铁路还没建成。1963年,西海固的贫瘠让父亲一家食不果腹,为了讨生活,父亲离开了海原老家,坐上了开往汝箕沟的卡车,当了一名矿工。路途遥远而颠簸,领队的老矿工一边安抚着这些年轻工人们,一边讲述了一个关于汝箕沟的美丽的传说。
很久以前,一个农夫赶着一头小毛驴进山驮炭,走着走着,迷失了方向,走乏了便躺在一块石板上打盹儿。朦胧中,见一只獐子慌张地跑来,钻进了他的毛线口袋里。还没等农夫弄明白是怎么回事,猎人已经追了上来,猎人问:“老弟,一只獐子从前边跑过来,你看见没有?”农夫想救獐子一命,便指着远处的山沟对猎人说:“刚刚向那边跑去了。”猎人信以为真,便顺着农夫所指的方向追去。
猎人走后,那只獐子爬出口袋,对农夫说:“你救了我的命,要我帮什么忙吗?”于是农夫将来此驮炭又迷失方向的事告诉了獐子。獐子二话没说,爬到坡下,用爪子刨呀刨呀,不到一顿饭的工夫,便刨出了一个簸箕大的深洞。接着,獐子又从洞里叼出一块块亮晶晶的煤炭,农夫一见,连忙装了满满一口袋,高高兴兴地驮回家去。
打那天起,农夫便经常来这里驮炭,临来时还带一个簸箕端炭用。人们都问他:“这么好的炭你是从哪儿驮来的?”他不知山沟的名字,只知道那个挖煤的洞能擩进去一个簸箕,便随口回道:“擩箕沟。”不知过了多少年的口口相传,这座能挖出好煤炭的山沟便被人们叫成“汝箕沟”了。
汝箕沟出来的煤被称为太西煤,太西煤烧起来无烟,是宁夏的“黑宝”,在国际上更是被称为“煤中之王”。刚到矿上时,父亲的工作是下矿井背煤,身上背着100多斤的袋子,在漆黑的井下缓缓爬行,后背常常被磨出水泡,父亲把水泡戳破了涂上药,用纱布简单覆盖,就又下了矿井。这样背煤的日子直到五年后安装了无极绳绞车才结束。
过了几年,来到汝箕沟的工人越来越多,大家在半山坡上建新房安家,汝箕沟从荒芜的矿场,变成了美丽的富饶小镇。
1982年,母亲带着不满一岁的我和两个姐姐坐上火车走进了汝箕沟。
汝箕沟的天瓦蓝瓦蓝的,四面皆是山,山由颗颗巨石天然聚垒而成,光秃灰黄,只有那些零零落落长在山缝里低矮的山桃树,在春天里发芽,在夏天开花,在秋天里结果,为这茫茫群山增加一抹绿色。
我的家在半山坡上,出了屋门向右边一拐弯便是个下山的斜坡。沟里吃水困难,居民生活用水都是架管从外面引进来的,用水限时限量,母亲每天早上挑着两只桶,挑上满满两桶水,一步步艰难地沿着盘山路回到家,再给我们一家人烧水做饭。
与我们一起生活在这里的乡亲们,都是善良淳朴的农民矿工,女人们把当矿工的丈夫当做天,丈夫上班前早早做好饭菜,丈夫上班后,便聚在一起唠家常,可眼睛却时刻注意着钟表,算计着男人下班的时间,等时间差不多了,女人们便像燕子般飞回家门。母亲的每一天,就是在照顾孩子与等待丈夫中度过的,她安于这样的日子,也无比珍惜着她眼中的幸福。
矿工是高危职业,坍塌与爆炸像是汝箕沟里人心中紧绷的一根弦,从不敢去提,可却总是扯着人的心。丈夫在矿上工作,对母亲而言,平安就是最大的幸福。
除去煤矿上的意外,自然灾害也是我们最大的敌人。
在我六岁那年的一个夏日,原本晴空万里的天空瞬间乌云密布,一声声炸雷在天空响起,天空像被炸开了一个缺口,豆大的雨点瓢泼似的从天上倾覆下来,没多久,整个矿区被淹没在汪洋大海中。母亲带着我和姐姐们拼命往山上跑,山石从身边不停滚落。
我们站在山头上,看着矿区的房屋倒下、沟渠被填埋、道路被冲毁,整个矿区残垣断壁,狼藉一片,人们的惊呼声、哭喊声、谩骂声交织在一起。
雨后初晴,母亲带着我们小心翼翼地下了山,我家的房屋因为地势高些,并没受多大损失,父亲还没来得及回家看一眼,就和矿工们一起开始投入到矿区房屋的重建中去了。
深夜里,我躺在炕上睡不着,默默地听着堂屋里父亲和母亲说话。
母亲说,把家里的粮食拿去分给被山洪毁了房屋的工友。
父亲说,他们这次会把防洪沟挖得更深更宽。
我渐渐睡去,山洪虽然刚过,可父亲母亲却让我无比心安。
汝箕沟虽地理位置偏僻,自然条件恶劣,可我的童年却无比快乐、色彩斑斓。八岁时,我到汝矿小学念一年级,没了母亲的管束,我觉得自己像一匹脱缰的马,整个矿区都将是我驰骋的沙场。
九月是山桃笏成熟的季节,我和三五个小伙伴一起上山摘山桃笏。山桃笏结在布满荆棘的山杏树上,我戴上准备好的手套,可还是被尖锐的树刺扎伤了手。然而手上的疼痛远远也不及对美味山桃笏的渴望。
我们从这个山头翻越到那个山头,再从那个山头攀越到更高的山头,总觉得最高处的树结的果才最多,可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爬到最高处,才发现果子实在少得可怜。
我们把采摘回的山桃笏倒在泥地,用红砖块使劲搓掉外面的一层皮,摊在房前的平地上晒干,然后便是一天一天地数着冬天到来的日子,让母亲把晒干的桃笏炒了,一家人围在炉火旁,听父亲说说矿上的故事,听母亲讲讲有趣的传说,温暖又惬意。
矿区的小街巷总是安安静静的,一到放学时间,这种安静便立即被孩子们的笑声打破。女孩子们跑到小商店里买东西,男孩子们背着书包在路上追逐打闹。我顺着山路一口气爬上学校旁边的那座山,站在顶峰的三脚架旁俯瞰整个矿区,矿区像一座翱翔的飞机,矿部区是机头机身,平三区是左翼,中槽区是右翼,而我就站在机头前的山峰之上。那是我第一次如此认真地观察这生我养我的山沟,它这样小,却是我的整个世界。
2001年,我从汝矿高中毕业后,没能考上大学,天天在家混日子。母亲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要不你跟你大姐一起出去打工,多少能挣点。”我躺在炕上,翻个身,用沉默表示拒绝。从小在汝箕沟矿区长大,外面的世界对我来说充满未知与恐惧。
父亲见状,叹口气说:“你要实在不愿出去,就去矿上吧……”
我被安排在矿上做了名技术员,并不用下井作业,却总能见到刚从井下上来的矿工兄弟们,一脸乌黑,咧嘴一笑,露出一口雪白的牙齿。
几十年过去,汝箕沟煤矿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年产百万吨的大矿,父辈的努力拼搏换来了越来越好的物质生活,可也渐渐改变了家乡的面貌。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矿区的人变得越来越少,父亲和母亲也在2011时搬到了大武口,街巷变得越来越安静。
2013年,集团公司筹划在汝箕沟煤矿进行露天复采项目,将矿区人员分批次、整建制地向银南各厂矿进行输送。
我还没来得及做好准备,就接到了工作调动至盐池的通知。七月盛夏,可汝箕沟的天气却十分凉爽。我收拾好行囊,坐上车,默默地看着扶老携幼居家搬迁的矿工兄弟们,家乡在车窗外倒退,到了县城,工友们也一个个各奔东西,让我的心里生出了不尽的酸楚。
外面的世界并没有我小时候想象的那般充满危险,反而更宽广更繁华,街上是形形色色的行人,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可我忘不掉家乡那漫山遍野的山杏花,忘不了那湛蓝的天空和安静的小街。
今年春天,又到了山杏花开的时节,我开着车北上,想去看看那生我养我的故乡,可还未到达目的地,就被一阵阵粉尘模糊了视线。汝箕沟矿区已经被三面围剿,露天开采已到了原来的学校和医院处,整个矿区炮声不断,尘灰飞扬。
微信群里的老乡催促我发山杏花的照片,可是我望着光秃秃的群山,实在是没有拍照的勇气。父亲曾经说过,这个山沟沟能养活五代人,可如今,这里再也看不到美丽的山杏花和欢笑的孩子们,只剩下机械卡车和轰鸣的炮声。
回去路上,我在微信群里回复道:“不必再看了,山杏花死在了露天矿场……”
从此以后,我再也没见到记忆中美丽的山杏花了,它连同我儿时最美好的童年,还有吃起来略苦涩却十分清香的山桃笏,一起死在了露天矿场
大武口、公乌素、安太堡洗煤厂洗前煤、精煤、煤泥(尾煤)样品的基本性质见表6-2。
1.显微组分在洗煤产物中的分布
煤物质组成的差异性,如显微组分的密度、硬度、韧性、可磨性等,将会导致各洗煤产物中显微组分的分配比例出现差别,但先前对原煤显微组分的研究文献较多,对精煤、中煤、煤泥显微组分组成特征的研究鲜见报道。下面简要阐述精煤、中煤、煤泥中显微组分的分布特征。
表6-2数据揭示:
表6-2 大武口、公乌素、安太堡洗煤厂煤样品的基本性质 (wB/%)
1)与原煤相比,精煤中镜质组分、壳质组分有所增加,安太堡、公乌素、大武口精煤中镜质组含量分别增加了8%,2%,6%左右,惰质组分、矿物有所减少;中煤、煤泥中镜质组和壳质组显著减少,惰质组和矿物含量显著增加;在中煤和煤泥中,镜质组与惰质组的含量较为接近。
2)在精煤中,均质镜质体增多,碎屑镜质体、碎屑惰质体有所减少;在中煤中,结构镜质体有所增加,均匀镜质体有所减少;在煤泥中,除了有类似于中煤的特点外,碎屑镜质体,特别是碎屑惰质体明显增多,碳酸盐矿物大幅度增加(表6-3)。
煤的物理洗选大多是基于煤颗粒密度不同的原理。在洗选过程中,密度小的镜质组、壳质组及含矿物较少的组分被分选为精煤,含矿物较多并与有机组分紧密相连的部分被分选为中煤,被水冲走的矿物质及部分含矿物的组分沉淀后为煤泥。惰质组往往由于被矿物质充填或矿化,密度相对较大,其中丝质体性脆、细胞孔隙多、细胞壁较薄等特征,决定了其较其他组分易于碎成粉末,因而中煤、煤泥中惰质组较多,特别是煤泥中碎屑惰质体大幅度增加。
表6-3 公乌素洗煤厂各样品显微组分(部分)定量分析 (wB/%)
此外,矿物的粒度分布及嵌布状态也决定了它在各组分中的分布,粒度大的矿物,被洗选到矸石中,粒度较小的矿物大部分分配到煤泥中,粒度极小的矿物已被有机组分包裹,能分配到各产物中。矿物的嵌布状态也决定其在洗选过程中能否被解离,存在煤裂隙、孔隙中或独立聚集状存在的矿物在洗选过程中容易解离,因而在中煤、特别是精煤中很少见到这种矿物嵌布状态。如果矿物充填在细胞腔中或以分散状嵌布在有机组分(一般为基质镜质体)中,则很难在洗选中能被脱除。因而,在精煤、特别是中煤中,常能见到这种矿物嵌布状态。下面,对精煤、中煤、煤泥中的矿物分布状态作简要描述。
精煤、中煤中的矿物主要是粘土矿物,其次为黄铁矿,也含有少量的石英与碳酸盐矿物。显微镜下观察,粘土矿物的粒度一般大于黄铁矿的粒度,常以条带状与镜质体共生,部分以分散状充填在结构镜质体、丝质体的胞腔中。黄铁矿一般呈分散状,分散的黄铁矿粒度较小,而呈独立聚集状的黄铁矿则粒度较大,但在精煤、中煤中少见,常见细粒黄铁矿分散嵌入在基质镜质体中,或充填在丝质体的胞腔以及镜质体的裂缝中,继承了胞腔或裂缝的形状。在氧化丝质体的胞腔中偶见石英,碳酸盐矿物少见。
煤泥中矿物的另一个特点,是除了粘土矿物、黄铁矿较多之外,碳酸盐矿物显著增多,可能是因为碳酸盐易溶于水且在煤中多呈独立的聚集状、脉状,颗粒较大,洗选过程中容易解离。粘土矿物、黄铁矿一般呈聚集状分布,或大片的散布在有机组分中,准确地说是有机组分被分散的黄铁矿包裹或嵌布在粘土矿物中。
2.灰分、硫分在洗煤产物中的分布
从表6-2看出,精煤中灰分、硫分及黄铁矿硫显著减少,而有机硫则有所增加(大武口洗煤厂精煤例外,原因详见本章第二节)。这是因为物理洗选只能对矿物的解离起作用,一般不能改变有机组分的化学结构,因而有机硫在煤炭洗选过程中不会减少。但由于无机硫(主要是黄铁矿)的大幅度减少,相比较而言,有机硫的含量相对增加了。在中煤,特别是煤泥中,灰分、硫分及黄铁矿硫显著增加,有机硫则相对减少,这是中煤、煤泥中矿物增多、有机组分减少的必然结果。
3.有害元素在洗煤产物中的分布
对3个洗煤厂洗选产物中各有害元素的富集率、脱除率进行了计算。为了便于对比,将精煤中有害元素的脱除率按大小顺序排列,结合中煤、煤泥中有害元素的富集率作图分析,发现以下规律:
1)在洗选过程中,煤中有害元素向煤泥中富集。图6-4分别反映了大武口、公乌素及安太堡洗煤厂煤泥中有害元素的富集率大小顺序,但三者差异较大,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自的矿物亲和性大小。
图6-4 大武口、公乌素、安太堡洗煤厂煤泥中有害组分的富集率
2)3个洗煤厂精煤中有害元素脱除率的大小及顺序都不一样。但是,比较而言,Hg,As,Mn,Cr,黄铁矿硫及灰分的脱除率在3个洗煤厂精煤中脱除率都较高,而 U,V,Be,Br,Pb及Sb等元素的脱除率较低,甚至出现负值,说明精煤中该类元素的含量相比原煤增加了。脱除率的大小反映了该元素在煤中的赋存状态,脱除率为较大的正值,说明其主要为无机相,脱除率为较大的负值,说明其在煤中主要为有机相。
3)比较安太堡与公乌素、大武口精煤中有害元素的脱除率,发现安太堡精煤中有害元素出现负值的元素明显地较后两者多。究其原因,安太堡煤的煤级较公乌素、大武口煤级低,因而与煤中有机质结合的金属元素较多。
4)从理论上讲,精煤中有害元素的脱除率与煤泥中该元素的富集率应该同步变化,即脱除率高,富集率也高。除少数元素(如大武口煤泥中的Cu,Th,Ni,Sb,REE,P,U和V)之外,3个洗煤厂样品中其他元素无一完全是这样。同理,以无机相为主的有害元素在中煤中的富集率与煤泥中该元素的富集率应该是互补的,以有机相为主的有害元素的富集率在中煤、煤泥中的变化应趋于一致。从图6-5中明显看出,当精煤中某元素的脱除率为负值时(也就是主要为有机相),三个洗煤厂的中煤、煤泥中该元素的富集率变化基本一致(个别元素如Be除外)。但当精煤中某元素的脱除率为正值时,仅有公乌素洗煤厂的中煤、煤泥中有害元素的富集率出现互补,即当某元素在中煤中富集率为波峰时,煤泥中该元素的富集率出现低谷。
图6-5 三座洗煤厂精煤、中煤及煤泥中有害组分的分布情况
5)在公乌素洗煤厂的中煤、煤泥中,绝大部分有害元素的富集率出现负值,也即中煤、煤泥中有害元素的含量小于原煤中的含量,包括灰分与黄铁矿硫,可能与煤炭洗选效果较好有关,也可能是在洗煤厂采样时所采取的中煤、煤泥与原煤不对应。事实上,现场所采的洗选产物很难或几乎不可能与洗选所用的原煤相对应。因此,实验模拟洗选研究就显得格外重要。
截止目前为止,石嘴山市已探明有煤炭、硅石、方解石、石灰石、石灰岩、辉绿岩、白砂岩、白云母、粘土、金、铜、铝、铁等十多种矿藏,尤以煤、硅石、粘土等非金属矿藏蕴藏量大。煤炭储量为 25 亿吨,全国 12 煤种中该市就有 11 种;被誉为「太西乌金」的太西煤储量达 6.55 亿吨,是世界煤炭珍品,具有「三低、六高」(低灰、低硫、低磷,高发热量、高比电阻率、高机械强度、高精煤回收率、高块煤率、高化学活性)的特点;被广泛用于冶金、化工、建材等行业。硅石储量 5 亿吨,是硅系产品和玻璃工业的优质原料。粘土储量 1300 万吨,是陶瓷、水泥等建材工业的重要原料。
石嘴山市银龙煤炭有限公司是2001-08-30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大武口工业园区(长胜村)。
石嘴山市银龙煤炭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640200735976485J,企业法人陈斌,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石嘴山市银龙煤炭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精洗煤;煤炭加工、销售。钢材;木材;建筑材料;农副产品(除粮油)的销售。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石嘴山市银龙煤炭有限公司对外投资1家公司,具有0处分支机构。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石嘴山市银龙煤炭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全厂占地面积315万平方米,有职工2387人,工程技术人员200余人。现有资产总额23000万元,生产设备1096台(套),主要生产设备739台,其中金属切削机床511台,(大型58台,精密7台),大型锻压设备13台,设备优良,工艺手段齐全,各类大型工件加工制造实力雄厚,具有年工业产值两亿元,产量1.4万吨的生产能力。产品行销25个省、市及自治区,90多个矿务局、50多个公司、190多个煤矿。
西北煤矿机械二厂积多年设计、制造经验,在软启动、软制动的研制和应用处于国际、国内先进行列。生产的带式输送机具有先进的微机编程、工业电视、数字声响显示控制系统,在大功率、大运量、长距离带式输送机上广泛地配套使用了美国道奇公司生产的cst软启动系统。自行研制的斩波软启动装置,技术先进、质量可靠,深受广大用户青睐。
2001年,西北煤矿机械二厂取得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书。
ZFZ2200(2600)/16/24型放顶煤液压支架
产品简介:该支架采用单摆杆机构,使支架结构简化,重量减轻,并且具有足够的通风断面及行人空间;采用整体顶梁,增加了整体钢件,顶梁、尾梁均设有活动侧护板,可实现全封闭,同时对支架有扶正作用;尾梁设有摆动千斤顶和活动插板,利用千斤顶控制尾梁的摆动量及伸缩量,来改变放顶煤口的大小,增强了放煤效果;顶梁增设防倒千斤顶,前过桥设有两孔,可在20度-35度的倾角下使用,以提高支架的防滑、防倒功能,适应较大倾角;推移千斤顶采用浮动式活塞及推杆机构,使推溜拉架较为平衡且改善了与输送机的联结受力,保护了运输机的安全。支架极大的满足了煤矿的需求,是放顶煤支架中的一项新产品。
本支架适用于煤层倾角小于25,煤层厚度为3.5-15m,煤质硬度f=1-3的煤层,可不铺网:煤层倾角20度-35度之间。
石嘴山位于宁夏的最北部,与内蒙古接壤,虽然有黄河穿过,但是整体气候环境还是比较干旱的。石嘴山是国内有名的煤城,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储备,城市经济也主要依靠工矿产业。
宁夏简称宁,首府银川。位于中国西北内陆地区,东邻陕西,西、北接内蒙古,南连甘肃,宁夏回族自治区总面积6.64万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