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煤炭 > 正文

煤矿abcd四类矿井的划分标准

和谐的抽屉
隐形的钢笔
2023-01-01 04:02:53

煤矿abcd四类矿井的划分标准

最佳答案
高兴的帅哥
自然的乌冬面
2025-07-27 17:43:41

煤矿abcd四类矿井的划分标准具体介绍如下:

根据矿井生产能力的大小,我国把矿井划分为大、中、小三类。

1、大型矿井:120、150、180、240、300、400、500及500万吨以上矿井。300万吨及其以上矿井又称为特大型矿井。

2、中型矿井:生产能力45、60、90万吨/年。

4、小型矿井:生产能力9、15、21、30万吨/年。

相关信息介绍:

煤是最主要的固体燃料,是可燃性有机岩的一种。它是由一定地质年代生长的繁茂植物,在适宜的地质环境中,逐渐堆积成厚层,并埋没在水底或泥沙中,经过漫长地质年代的天然煤化作用而形成的。

在世界上各地质时期中,以石炭纪、二叠纪、侏罗纪和第三纪的地层中产煤最多,是重要的成煤时代。煤的含碳量一般为46~97%,呈褐色至黑色,具有暗淡至金属光泽。根据煤化程度的不同,煤可分为泥炭、褐煤、烟煤和无烟煤四类。

最新回答
满意的白昼
怕孤独的滑板
2025-07-27 17:43:41

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中各类煤的特征

新制定的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首先根据煤的煤化程度,将所有煤分为褐煤、烟煤和无烟煤。对于褐煤和无烟煤,再分别按其煤化程度和工业利用的特点分为2个和3个小类。烟煤部分按挥发分大于10~20%、大于20~28%、大于28~37%和大于37%的4个阶段分为低、中、中高及高挥发分烟煤。关于烟煤粘结性,则按粘结指数G区分:0~5为不粘结和微粘结煤。大于50~65为中等偏强粘结煤,大于65则为强粘结煤。对于强粘结煤,又把其中胶质层最大厚度y值大于25mm或奥亚膨胀度b大于150%(对于Vdaf大于28%的烟煤,b大于220%)的煤定为特强粘结煤。这样,在烟煤部分,可分为24个单元,并用相应的数码表示。编号的十位数中,1~4代表煤的煤化程度,编号的个位数中,1~6表示煤的粘结性。在这24个单元中,再按同类煤性质基本相似,不同煤性质有较大差异的分类原则将部分单元合并为12个类别。再煤类的命名上,考虑到新旧分类的延续性和习惯叫法,仍保留气煤、肥美、焦煤、瘦煤、贫煤、弱粘煤、不粘煤和长焰煤8个煤类。

为使同一类煤性质基本一致,新的煤炭分类国家标准增加了4个过度性煤类:贫瘦煤、1/2中粘煤、1/3焦煤和气肥煤。贫瘦煤是指粘结性较差的瘦煤,以区别于典型的瘦煤。1/2粘结煤是由原分类中一部分粘结性较好的弱粘煤和一部分粘结性较差的飞焦煤和肥气煤组成。1/3焦煤是由原分类中一部分粘结性较好的肥气煤和肥焦煤组成。这类煤是焦煤、肥美和气煤中间的过渡煤类,也具有这3类煤的一部分性质,但结焦性较好是公认的。气肥煤再原分类中属肥煤大类,但它的结焦性比典型肥煤要差得多,故新得煤炭分类国家标准将它单独列为一类。这样就克服类原分类方案中同类煤性质差异较大得缺陷。如气煤一号和肥气煤二号再性质上由明显差异,将它们为同一类别很不合理。新得分类国家标准将这些具有过渡性质得煤单独列为一类,从而有利于煤得合理使用。

新的分类国家标准对各类煤的若干特征表述如下:

1、无烟煤(WY)

挥发分低,固定碳高,比重大,纯煤真比重最高可达1.90,燃点高,燃烧时不冒烟。对这类煤,可分为:01号为老年无烟煤;02号为典型无烟煤;03号为年轻无烟煤,无烟煤主要是民用和制造合成氨的造气原料,低灰、低硫和可磨性好的无烟煤不仅可以做高炉喷吹及烧结铁矿石用的燃料,而且还可以制造各种碳素材料,如碳电极、阳极糊和活性碳的原料,某些优质无烟煤制成航空用型煤还可用于飞机发动机和车辆马达的保温。

2、贫煤(PM)

变质程度最高的一种烟煤,不粘结或微弱粘结,在层状炼焦炉中不结焦,燃烧时火焰短,耐烧,主要是发电燃料,也可作民用和工业锅炉的掺烧煤。

3、贫瘦煤(PS)

粘结性较弱的高变质、低挥发分烟煤,结焦性比典型瘦煤差,单独炼焦时,生成的焦粉甚少。如在炼焦配煤中配入一定比例的这种煤,也能起到瘦化作用,这种煤也可作发电、民用及锅炉燃料。

4、瘦煤(SM)

低挥发分的中等粘结性的炼焦用煤。焦化过程中能产生相当数量的焦质体。单独炼焦时,能得到块度大、裂纹少、抗碎强度高的焦煤,但这种焦碳的耐磨强度稍差,但2炼焦配煤使用,效果较好。这种煤也可作发电和一般锅炉等燃料,也可供铁路机车掺烧使用。

5焦煤(JM)

中等或低挥发分的以及中等粘结或强粘结性的烟煤,加热时产生热稳定性很高的胶质体,如用来单独炼焦,能获得块度大、裂纹少、抗碎强度高的焦煤。这种焦煤的耐磨强度也很高。但单独炼焦时,由于膨胀压力大,易造成推焦困难,一般作为炼焦配煤用,效果较好。

6、1/3焦煤(1/3JM)

中高挥发分的强粘结性煤,是介于焦煤、肥煤和气煤之间的过渡煤种,单炼焦时能生成熔融性良好、强度较高的焦煤,炼焦时这种煤的配入量可在较宽范围内波动,但都能获得强度较高的焦炭,1/3焦煤也是良好的炼焦配煤用的基础煤。

7、肥煤(FM)

中等及中高挥发分的强粘结性的烟煤,加热时能产生大量的胶质体。肥煤单独炼焦时,能生成熔融性好、强度高的焦炭,其耐磨强度也比焦煤炼出的焦炭好,因而是炼焦配煤中的基础煤。但单独炼焦时,焦炭上有较多的横裂纹,而且焦根部分常有蜂焦。

8、气肥煤(QF)

一种挥发分和胶质体厚度都很高的强粘结性肥煤,有人称之为“液肥煤”。这种煤的结焦性介于肥煤和气煤之间。单独炼焦时能产生大量气体和液体化学产品。气肥煤最适于高温干馏制煤气,也可用于配煤炼焦,以增加化学产品产率。

9、气煤(QM)

一种变质程度较低的炼焦煤。加热时能产生较多的挥发分和较多的焦油。胶质体的热稳定性低于肥煤,也能单独炼焦,但焦炭的抗碎强度和耐磨强度均稍差于其它炼焦煤,而且焦炭多呈长条而较易碎,且有较多的纵裂纹。在配煤炼焦时多配入气煤,可增加气化率和化学产品回收率,气煤也可以高温干馏来制造城市煤气。

10、1/2中粘煤(1/2ZN)

一种中等粘结性的中高挥发分烟煤。这种煤有一部分在单煤炼焦时能生成一定强度的焦炭,可作为配煤炼焦的煤种;粘结性较弱的另一部分单独炼焦时,生成的焦炭强度差,粉焦率高。因此,1/2中粘煤可作为气化用煤或动力用煤,在配煤炼焦中也柯适量配入。

11、弱粘煤(RN)

一种粘结性较弱的低变质到中等变质程度的烟煤,加热时,产生的胶质体较少,炼焦时,有的能生成强度很差的小块焦,有的只有少部分能结成碎屑焦,粉焦率很高,因此,这种煤多适于作气化原料和电厂、机车及锅炉的燃料煤。

12、不粘煤(BN)

多是在成煤初期就已经受到相当氧化作用的低变质到中等变质程度的烟煤,加热时基本上不产生胶质体。这种煤的水分大,有的还含有一定量的次生腐植酸;含氧量有的高达10%以上。不粘煤主要作气化和发电用煤,也可作动力和民用燃料。

13、长焰煤(CY)

变质程度最低的烟煤,从无粘结性到弱粘结性的均有,最年轻的长焰煤还含有一定数量的腐植酸,贮存时易风化碎裂。煤化度较高的长焰煤加热时还能产生一定数量的胶质体,结成细小的长条形焦炭,但焦炭强度甚差,粉焦率也相当高,因此,长焰煤一般作气化、发电和机车等燃料用煤。

14、褐煤(HM)

分为两小类:透光率PM大于30~50%的年老褐煤和PM小于或等于30%的年轻褐煤。褐煤的特点是:水分大,比重小,不粘结,含有不同数量的腐植酸。煤中含氧量常高达15~30%左右,化学反应性强,热稳定性差,块煤加热时破碎严重,存放在空气中易风化变质、碎裂成小块乃至粉末状。发热量低,煤灰熔点也大都较低,煤灰中常含较多的氧化钙和较低的三氧化二铝。因此,褐煤多作为发电燃料,也可作气化原料和锅炉燃料。有的褐煤可作来制造磺化煤或活性碳,有的可作为提取褐煤蜡的原料。另外,年轻褐煤也适用于制作腐植酸铵等有机肥料,用于农田和果园,能促进增产。

健忘的酒窝
踏实的枫叶
2025-07-27 17:43:41

Classification of Chinese coal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5751—86

国家标准局1986-01-09发布;1986-10-01试行。

本标准适用于无烟煤、烟煤和褐煤的分类。

1 有关标准及规程

GB 482—81 煤层煤样采取方法

GB 481—64 生产煤样采取方法

GB 475—83 商品煤样采取方法

GB 474—83 煤样制备方法

GB 212—77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GB 476—79 煤的元素分析方法

GB 5447—85 烟煤粘结指数测定方法

GB 479—64 烟煤胶质层指数测定方法

GB 5450—85 烟煤奥亚膨胀计试验

GB 2566—81年轻煤的透光率测定方法

GB 213—79 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

GB 4632—84 煤的最高内在水分测定方法

煤炭部颁布(1979年)煤炭资源勘探煤样采取规程

2 分类参数

2.1 本标准按煤的煤化程度及工艺性能进行分类。

2.2 采用煤的煤化程度参数来区分无烟煤、烟煤和褐煤。

2.3 无烟煤煤化程度的参数采用干燥无灰基挥发分和干燥无灰基氢含量作为指标,以此来区分无烟煤的小类。

2.4 采用两个参数来确定烟煤的类别,一个是表征烟煤煤化程度的参数,另一个是表征烟煤粘结性的参数。

烟煤煤化程度的参数采用干燥无灰基挥发分作为指标。烟煤粘结性的参数,根据粘结性的大小不同选用粘结指数、胶质层最大厚度(或奥亚膨胀度)作为指标,以此来区分烟煤中的类别。

2.5 褐煤煤化程度的参数,采用透光率作为指标,用以区分褐煤和烟煤,以及褐煤中划分小类。并采用恒湿无灰基高位发热量为辅来区分烟煤和褐煤。

3 煤类的划分和编码

3.1 各类煤用两位阿拉伯数码表示。十位数系按煤的挥发分分组,无烟煤为0,烟煤为1~4,褐煤为5,个位数,无烟煤类为1~3,表示煤化程度;烟煤类为1~6,表示粘结性;褐煤类为1~2,表示煤化程度。

3.2 按中国煤炭分类表和图进行编码和分类

3.2.1 煤炭分类总表(表1)

表1 煤炭分类总表

①凡Vr>37.0%,G≤5,再用透光率PM来区分烟煤和褐煤(在地质勘探中,Vr>37.0%,在不压饼的条件下测定的焦渣特征1~2号的煤,再用PM来区分烟煤和褐煤)。

②凡Vr>37.0%,PM>50%者,为烟煤,PM>30%~50%的煤,如恒湿无灰基高位发热量 大于24mJ/kg(5700 cal/g)则划为长焰煤。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资源储量报告编制文件及规范解读

3.2.2 无烟煤的分类(表2)

表2 无烟煤的分类

①在已确定无烟煤小类的生产矿、厂的日常工作中,可以只按Vr分类;在地质勘探工作中,为新区确定小类或生产矿、厂和其他单位需要重新核定小类时,应同时测定Vr和Hr,按上表分小类。如两种结果有矛盾,以按Hr划小类的结果为准。

3.2.3 烟煤的分类(表3)

表3 煤炭的分类

①当烟煤的粘结性指数测量G小于或等于85时,用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r和粘结指数G来划分煤类。当粘结指数测值G大于85时,则用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r和胶质层最大厚度Y,或用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r和奥亚膨胀度b来划分煤类。

②当G>85时,用Y和b并列作为分类指导。当Vr≤28.0%时,b暂定为150%;Vt>28.0%时,b暂定为220%。当b值和Y值有矛盾时,以Y值为准来划分煤类。

分类用的煤样,如原煤灰分小于或等于10%者,不需减灰。灰分大于10%的煤样需按GB 474—83的煤样制备方法,用氯化锌重液减灰后再分类。

3.2.4 褐煤的分类(表4)

表4 褐煤的分类

注:凡Vr>37.0%、PM>30%~50%的煤,如恒湿无灰基高位发热量 大于24mJ/kg(5700 cal/g)则划为长焰煤。

3.2.5 中国煤炭分类简表(表5)

表5 中国煤炭分类简表

①对G>85的煤,再用Y值或b值来区分肥煤、气肥煤与其他煤类。当Y>25.0mm时,应划分为肥煤或气肥煤;如Y≤25.0mm,则根据其Vr的大小而划为相应的其他煤类。

按b值划分类别时,Vr≤28.0%、暂定b>150%的为肥煤;Vr>28.0%、暂定b>22.0%的为肥煤或气肥煤。如按b值和Y值划分的类别有矛盾时,以Y值划分的类别为准。

②对Vr>37.0%,G≤5的煤,再以透光率PM来区分其为长焰煤或褐煤。

③对Vr>37.0%,PM>30%~50%的煤,再测 、如其值>24mJ/kg(5700 cal/g),应划分为长焰煤。

注:分类用的煤样,除Ag≤10.0%的不需减灰外,对Ag>10.0%的煤样,应采用氯化锌重液选后的浮煤样(对易泥化的褐煤亦可采用灰分较低的原煤)。详见GB 474—83。

3.2.6 中国煤炭分类图(图1)

4 符号

4.1 分类指标用下列符号表示

Vr——干燥无灰基挥发分(%);

Hr——干燥无灰基氢含量(%);

GR.I.(简记G)——烟煤的粘结指数;

Y——烟煤的胶质层最大厚度(mm);

b——烟煤的奥亚膨胀度(%);

PM——煤样的透光率(%);

——煤的恒湿无灰基高位发热量(MJ/kg)。]]

WY——无烟煤;

图1 中国煤炭分类图

注:1)分类用煤样的缩制按GB 474—83进行。原煤样灰分小于或等于10%的不需分选减灰。灰分大于10%的煤样需用规定的氯化锌重液减灰后再分类(对易泥化的低煤化度褐煤,可采用灰分尽量低的原煤)。

2)G=85为指标转换线。当G>85时,用Y与b值并列作为分类指标,以划分肥煤或气肥煤与其他煤类的指标。Y>25.0mm者,划为肥煤或气肥煤;当Vr≤28.0%时,b值暂定为150%;Vr>28.0%时,b值暂定为220%。当b值与Y值划分煤类有矛盾时,以Y值为准。

3)无烟煤划分小类按Hr与Vr划分结果有矛盾时,以Hr划分的小类为准。

4)Vr>37.0%,PM>50%者为烟煤,透光率PM>30%~50%时,以 者为长焰煤。

YM——烟煤;

PM——贫煤;

PS——贫瘦煤;

SM——瘦煤;

JM——焦煤;

FM——肥煤;

1/3 JM——1/3焦煤;

QF——气肥煤;

QM——气煤;

1/2 ZN——1/2中粘煤;

RN——弱粘煤;

BN——不粘煤;

CY——长焰煤;

HM——褐煤。

5 采样和制样

5.1 分类用煤样应按GB482—81,GB481—64,GB475—83及1979年煤炭部颁布的《煤炭资源勘探煤样采取规程》采集。

5.2 分类用煤样的缩制按GB 474—83进行。原煤样灰分小于10%的不需减灰,灰分大于10%的煤样需用规定氯化锌重液减灰后再分类。

5.3 烟煤粘结指数测定用的专用无烟煤按GB 5447—85《烟煤粘结指数测定方法》附录规定采制和质量鉴定。

6 分析方法

6.1 干燥无灰基挥发分按GB 212—77进行测定;

6.2 干燥无灰基氢含量按GB 476—79进行测定;

6.3 粘结指数按GB 5447—85进行测定;

6.4 胶质层最大厚度按GB 479—64进行测定;

6.5 奥亚膨胀度按GB 5450—85进行测定;

6.6 透光率按GB 2566—81进行测定;

6.7 发热量按GB 213—79进行测定;

6.8 煤的最高内在水分按GB 4632—84进行测量。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提出,由煤炭科学研究院北京煤化学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由煤炭工业部煤炭科学研究院北京煤化学研究所、冶金工业部鞍山热能研究所、煤炭工业部煤田地质勘探分院及冶金工业部鞍山钢铁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无烟煤类:陈弥生、陶玉灵、张秀仪;

烟煤类:杨金和、陈鹏、冯安祖、屈宇生、郝琦、时铭扬;

褐煤类:陈文敏、朱春笙、龚至丛。

本标准1986年10月1日起试行三年,1989年10月1日起实施。

高高的羽毛
欣慰的小甜瓜
2025-07-27 17:43:41

在漫长的地质演变过程中,煤田受到多种地质因素的作用;由于成煤年代、成煤原始物质、还原程度及成因类型上的差异,再加上各种变质作用并存,致使中国煤炭品种多样化。

分类标准:

1.G>85,再用Y值或b值来区分肥煤、气肥煤与其它煤类,当Y>25.0mm时,应划分为肥煤或气煤,如Y《25mm,则根据其Vdaf的大小而划分为响应的其它煤类。

按b值分类时,Vdaf《28%,暂定b>150%的为肥煤,Vdaf>28%,暂定b>220%的为肥煤或气肥煤,如按b值和Y值划分的类别有矛盾时,以Y值划分的为准。

2. Vdaf>37%,G《5的煤,再以透光率PM来区分其为长焰煤或褐煤。

3. Vdaf>37%,PM>30%-50%的煤,再测Qgr,maf,如其值>24MJ/kg(5739cal/g),应划分为长焰煤。

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GB5751-86)

可爱的西装
故意的裙子
2025-07-27 17:43:41
新旧标准之间没有什么特殊的关联因素.

A+B级储量:111b、122b、部分331也可划分到里面

C级储量:332

D级储量:333

这个没见过相关规定,我根据自已矿新旧标准图纸划分区域来界定的

执着的镜子
现实的鞋垫
2025-07-27 17:43:41
中国煤炭分类,首先按煤的挥发分,将所有煤分为褐煤、烟煤和无烟煤;对于褐煤和无烟煤,再分别按其煤化程度和工业利用的特点分为2个和3个小类;烟煤部分按挥发分>10%~20%、>20%~28%、28%~37和>37%的四个阶段分为低、中、中高及高挥发分烟煤。关于烟煤粘结性,则按粘结指数G区分:0~5为不粘结和微粘结煤;>5~20为弱粘结煤;>20~50为中等偏弱粘结煤;>50~65为中等偏强粘结煤;>65则为强粘结煤。对于强粘结煤,又把其中胶质层最大厚度Y>25mm或奥亚膨胀度b>150%(对于Vdaf>28%的烟煤,b>220%)的煤分为特强粘结煤。在煤类的命名上,考虑到新旧分类的延续性,仍保留气煤、肥煤、焦煤、瘦煤、贫煤、弱粘煤、不粘煤和长焰煤8个煤类。

在烟煤类中,对G>85的煤需再测定胶质层最大厚度Y值或奥亚膨胀度B值来区分肥煤、气肥煤与其它烟煤类的界限。当Y值大于25mm时,如Vdaf>37%,则划分为气肥煤。如Vdaf<37%,则划分为肥煤。如Y值<25mm,则按其Vdaf值的大小而划分为相应的其它煤类。如Vdaf>37%,则应划分为气煤类,如Vdaf>28%-37%,则应划分为1/3焦煤,如Vdaf在于8%以下,则应划分为焦煤类。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对G值大于100的煤来说,尤其是矿井或煤层若干样品的平均G值在100以上时,则一般可不测Y值而确定为肥煤或气肥煤类。

在我国的煤类分类国标中还规定,对G值大于85的烟煤,如果不测Y值,也可用奥亚膨胀度B值(%)来确定肥煤、气煤与其它煤类的界限,即对Vdaf<28%的煤,暂定b值>150%的为肥煤;对Vdaf>28%的煤,暂定b值>220%的为肥煤(当Vdaf值<37%时)或气肥煤(当Vdaf值>37%时)。当按b值划分的煤类与按Y值划分的煤类有矛盾时,则以Y值确定的煤类为准。因而在确定新分类的强粘结性煤的牌号时,可只测Y值而暂不测b值。

(中国煤煤分类国家标准表)

类别 缩写 分类指标

Vdaf% G Ymm b% PM% Qgr,maf

无烟煤 WY <=10 - - - - -

贫煤 PM >10.0-20.O <=5 - - - -

贫瘦煤 PS >10.O-20.O >5-20 - - - -

瘦煤 SM >10.0-20.0 >20-65 - - - -

焦煤 JM >20.0-28.0

>10.0-20.0 >50-60

>65a <=25.0 (<=150) - -

肥煤 FM >10.0-37.0 (>85a) >25 a - -

1/3焦煤 1/3JM >28.0-37.0 >65a <25.0 (<220) - -

气肥煤 QF >37.0 (>85) >25.0 >220 - -

气煤 QM >28.0-37.0

>37.0 >50-65

>35 <=25.0 (<=220) - -

1/2中粘煤 1/2ZN >20.0-37.0 >30-50 - - - -

弱粘煤 RN >20.0-37.0 >5-30 - - - -

不粘煤 BN >20.0-37.0 <=5 - - - -

长焰煤 CY >37.0 <=35 - - >50 -

褐煤 HM >37.0

>37.0 - - - <=30

>30-50 <=24

注:a、G>85,再用Y值或b值来区分肥煤、气肥煤与其它煤炭,当Y>25.0mm时,应划分为肥煤或气肥煤,如Y<=25mm,则根据其Vdaf的大小而划分为相应的其它煤类。

按b值分类时,Vdaf<=28%,暂定b>150%的为肥煤,Vdaf>28%,暂定b>220%的为肥煤或气肥煤,如按b值和Y值划分的类别有矛盾时,以Y值划分的为准。

b、Vdaf>37%,G<=5的煤,再以透光率PM来区分其为长焰煤或褐煤。

c、Vdaf>37%,PM>30%-50%的煤,再测Qgr,maf,如其值>24MJ/kg(5739cal/g),应划分为长焰煤。

煤炭分类总表

类别 符号 分类指标

Vdaf% PM%

无烟煤 WY <=10.0 -

烟煤 YM >10.0 -

褐煤 HM >37.O <=50

无烟煤分类表

类别 符号 分类指标

Vdaf% H*%

无烟煤一号 MY1 0-3.5 0-2.0

无烟煤二号 MY2 >3.5-6.5 >2.0-3.0

无烟煤三号 MY3 >6.5-10.0 >3.0

烟煤的分类表

类别 缩写 分类指标

Vdaf% G Ymm b%

贫煤 PM >10.0-20.0 <=5 - -

贫瘦煤 PS >10.0-20.0 5-20 - -

瘦煤 SM >10.0-20.0

>10.0-20.0 >20-50

>50-65 - -

焦煤 JM >10.0-20.0

>20.0-28.0

>20.0-28.0 >65

>50-65

>65 <=25.0

<=25.0 (<=150)

(<=150)

肥煤 FM >10.0-20.0

>20.0-28.0

>28.0-37.0 (>85)

(>85)

(>85) >25

>25

>25 (>150)

(>150)

(>220)

1/3焦煤 1/3JM >28.0-37.0 >65 <=25.0 (<=220)

气肥煤 QF >37.0 (>85) >25.0 >220

气煤 QM >28.0-37.0

>37.0

>37.0 >50-65

>35-50

>50-65

>65 <=25.0 (<=220)

1/2中粘煤 1/2ZN >20.0-28.0

>28.0-37.0 >30-50

>30-50 - -

弱粘煤 RN >20.0-28.0

>28.0-37.0 >5-30

>5-30 - -

不粘煤 BN >20.0-28.0

>28.0-37.0 <=5

<=5 - -

长焰煤 CY >37.0

>37.0 <=5

>5-35 - -

褐煤的分类表

类别 符号 分类指标

PM% Qgr,maf*(MJ/kg)

褐煤一号 HM1 >0-30 -

褐煤二号 HM2 >30-50 <=24

注:*凡Vdaf>37.0%、PM>30%-50%的为煤,如Qgr,maf大于MJ/kg(5739cal/g),则划分为长焰煤。

-----------------------------------------------------------------------------------

依据煤的工业用途、工艺性质和质量要求进行的分类,又称煤的工业分类。同一类煤有近似的特性,不同类煤的性质则有显著差异。工业分类是为了合理地使用煤炭资源以及统一使用规格。理想的分类方法应当既有充分的科学依据,又有实用意义。

煤的分类方案简介 由于研究内容和使用的不同,分类方法也有多种。早期,多根据煤的元素组成分类,这种分类方法称科学分类法,以1924年英国煤化学家C.A.赛勒提出的分类法比较著名。以后又有根据煤的生成条件提出的成因分类法,将煤分为腐殖煤、腐泥煤和残殖煤,这种分类法在地质上用的较多。而最有实用意义的是将煤的成因与工业利用结合起来,以煤的变质程度和工艺性质为依据的技术分类法。

各种以煤为燃料或原料的工业对煤都有其特定的技术要求,只有恰当地使用煤种才能保证产品质量,合理地利用煤炭资源。近代以煤的变质程度和工艺性质为参数的分类法发展较快,使煤分类具有更严格的科学性和广泛的实用性。但由于各国煤炭资源特点不同,以及工业技术发展水平的差异,各主要产煤国或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都根据本国情况,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1956年,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ECE)煤炭委员会在国际煤分类会议上提出了国际硬煤分类表,其分类方法是以挥发分为划分类别的指标,将硬煤(烟煤和无烟煤)分成10个级别;以粘结性指标(自由膨胀序数或罗加指数)将硬煤分成4个类别又以结焦性指标(奥亚膨胀度或葛金焦型)将硬煤分成6个亚类型,表中每个煤种均以3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将硬煤分为62个煤类。为便于贸易上的交往,表中又将62个煤类归为Ⅰ~Ⅶ共11个统计组。对于褐煤,1974年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第27技术委员会(TC27)以ISO2950号标准颁布实施,该标准以水分和焦油产率为指标,将褐煤分为30个小类,每一小类用两位阿拉伯数字表示。但这两个分类方案并未在国际上得到全面推广。1985年2月,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的国际煤分类会议上确定,以高位发热量小于24×106焦耳/千克、镜质组平均随机反射率小于0.6%作为区分褐煤和硬煤的分界线。对中等煤化程度和高煤化程度的硬煤则选用镜质组随机反射率、自由膨胀序数、挥发分产率、惰性组含量、高位发热量和反射率分布特征等6个指标和8位阿拉伯数字编号,将所有硬煤进行编码分类。但因划分太细,不便于使用,难以推广。

中国煤炭分类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煤产量和消耗量迅速增加,为了合理利用煤炭资源,1952~1953年提出东北区和华北区两个炼焦煤分类方案。1956年又制订了统一的中国煤(以炼焦煤为主)分类方案,以大致代表煤的变质程度的挥发分(%)和表征煤的结焦性的胶质层最大厚度Y(mm)两个指标为参数,将中国煤分为10大类24小类。该方案于1958年经国家技术委员会向全国推荐试行,起了统一中国煤分类的作用。

煤炭的用途十分广泛,可以根据其使用目的总结为两大主要用途:(1)动力煤,(2)炼焦煤。

我国动力煤的主要用途有:

1) 发电用煤:我国约1/3 以上的煤用来发电,目前平均发电耗煤为标准煤370g/(kW·h)左右。电厂利用煤的热值,把热能转变为电能。

2) 蒸汽机车用煤:占动力用煤2%左右,蒸汽机车锅炉平均耗煤指标为100kg/(万吨·km)左右。

3) 建材用煤:约占动力用煤的l0%以上,以水泥用煤量最大,其次为玻璃、砖、瓦等。

4) 一般工业锅炉用煤:除热电厂及大型供热锅炉外,一般企业及取暖用的工业锅炉型号繁多,数量大且分散,用煤量约占动力煤的30%。

5) 生活用煤:生活用煤的数量也较大,约占燃料用煤的20%。

6) 冶金用动力煤:冶金用动力煤主要为烧结和高炉喷吹用无烟煤,其用量不到动力用煤量的1%。

(2)炼焦煤

我国虽然煤炭资源比较丰富,但炼焦煤资源还相对较少,炼焦煤储量仅占我国煤炭总储量27.65%。

炼焦煤类包括气煤(占13.75%),肥煤(占3.53%),主焦煤(占 5.81%),瘦煤(占4.01%),其它为未分牌号的煤(占 0.55%);非炼焦煤类包括无烟煤(占10.93%),贫煤(占5.55 % ), 弱碱煤(占1.74%),不缴煤(占13.8%),长焰煤(占12.52%),褐煤(占12.76%),天然焦(占0.19%),未分牌号的煤(占13.80%)和牌号不清的煤(占1.06%)。

炼焦煤的主要用途是炼焦炭,焦炭由焦煤或混合煤高温冶炼而成,一般1.3 吨左右的焦煤才能炼一吨焦炭。焦炭多用于炼钢,是目前钢铁等行业的主要生产原料,被喻为钢铁工业的“基本食粮”。

简单的银耳汤
明亮的橘子
2025-07-27 17:43:41
无烟煤:高固定碳含量,高着火点(约360~420℃),高真相对密度(1.35~1.90),低挥发分产量和低氢含量。除了发电外,无烟煤主要作为气化原料(固定床气化发生炉)用于合成氨、民用燃料及型煤的生产等。一些低灰低硫高HGI的无烟煤也用于高炉喷吹的原料。 贫煤:煤烟中煤级最高的煤,它的特征是:较高的着火点(350—360℃),高发热量,弱粘结性或不粘结。贫煤主要用于发电和电站锅炉燃料。使用贫煤时,将其与其他一些高挥发分煤配合使用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途径。 贫瘦煤:挥发分低,粘结性较差,可以单独用来炼焦。当与其他适合炼焦的煤种混合时,贫瘦煤的掺入将使焦炭产品的块度增大。贫瘦煤也可用于发电、电站锅炉和民用燃料等方面。典型的贫瘦煤产于山西省西山煤电公司。 瘦煤:中度的挥发分和粘结性,主要用于炼焦。在炼焦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胶质物,胶质层的厚度为6—10mm。由瘦煤单独炼焦产生的焦炭,机械强度较高但耐磨强度相对较差。除了那部分高灰高硫的瘦煤,瘦煤经常与其他煤种混合炼焦。 焦煤:有很强的炼焦性,中等的挥发分(约16%—28%),焦煤是国内主要用于炼焦的煤种。由焦煤炼成的焦炭具有非常优良的性质,焦煤主要产于山西省和河北省。 肥煤:中等或较高的挥发分(约25%—35%)和很强的粘结性,主要用于炼焦(一些高灰高硫的肥煤用来发电)。与其他煤级的煤相比,肥煤一般具有较高的硫含量。 1/3焦煤:介于焦煤、气煤和肥煤之间,具有较高的挥发分(类似于气煤),较强的粘结性(类似于肥煤)和很好的炼焦性(类似于焦煤),这也是它被称为1/3焦煤的原因。1/3焦煤由于其产量高而主要用于炼焦和发电。 气肥煤:高挥发分(接近于气煤)和强的粘结性(接近于肥煤),它适用于焦化作用产生的城市燃气和与其他煤种混合炼焦以增加煤气、焦油等副产品的产量。气肥煤的显微组成与其他煤种有很大的差异,壳质组的含量相对较高。 气煤:很高的挥发分和中度的粘结性,主要用于炼焦和发电。典型的气煤产于辽宁省。 1/2中粘煤:过度煤级的煤,在中国它只有很小一部分的储量和产量。其特征与一些气煤和弱粘煤类似。 弱粘煤:煤化程度较低或中等煤化程度的煤,其粘结性很差,不能单独用于炼焦。由于其特殊的成因,弱粘煤具有较高的惰性组含量。典型的弱粘煤产于山西省大同市。 不粘煤:早期煤化阶段曾被氧化过,因此它具有低发热量的特点。主要用于发电、气化和民用燃料等。不粘煤主要产于中国的西北部地区。 长焰煤:煤化程度是所有烟煤中最低的。由于其燃烧时火焰较长而被称为长焰煤。主要用于发电、电站锅炉燃料等。辽宁省的长焰煤储量是全国最大的。 褐煤:所有煤中最低级的煤,其特征是高水分,高氧含量(约15%—30%),并含有一些腐植酸。主要用于发电和气化。 附加:中国的煤炭资源 (1)煤炭种类 在漫长的地质演变过程中,煤田受到多种地质因素的作用;由于成煤年代、成煤原始物质、还原程度及成因类型上的差异,再加上各种变质作用并存,致使中国煤炭品种多样化,从低变及程度的褐煤到高变质程度的无烟煤都有储存。按中国的煤种分类,其中炼焦煤类占27.65%,非炼焦煤类占72.35%,前者包 括气煤(占13.75%),肥煤(占3.53%),主焦煤(占 5.81%),瘦煤(占4.01%),其它为未分牌号的煤(占 0.55%);后者包括无烟煤(占10.93%),贫煤(占5.55 %), 弱碱煤(占1.74%),不缴煤(占13.8%),长焰煤(占 12.52%),褐煤(占12.76%),天然焦(占0.19%),未分牌号的煤(占13.80%)和牌号不清的煤(占1.06%)。 (2)煤质特征 判别煤炭质量优劣的指标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指标为煤的灰分含量和硫分含量。一般陆相沉积,煤的灰分、硫分普遍较低;海陆相交替沉积,煤的灰分、硫分普遍较高。 中国煤炭灰分普遍较高,秦岭以北地区,晋北、陕北、宁夏、两淮、东北等地区,侏罗纪煤田为陆相沉积,煤的灰分一般为 10%~20%,有的在10%以下,硫分一般小于1%,东北地区硫分普遍小于0.5 %。 中国北方普遍分布的石灰纪、秦岭以南地区、湖南的黔阳煤系、湖北的梁山煤系等属海陆交替沉积的煤,灰分一般达15%~25%,硫分一般高达2%~5%。 广西合山、四川上寺等地的晚二叠纪煤层属浅海相沉积煤,硫分可高达6%~10%以上。 据统计,中国灰分小于10%的特低灰煤仅占探明储量的17%左右。大部分煤炭的灰分为10%~30%。 硫分小于1%的特低硫煤占探明储量的43.5%以上,大于4%的高硫煤仅为2.28%。 中国的炼焦用煤一般为中灰、中疏煤,低灰和低硫煤很少。 炼焦用煤的灰分一般都在20%以上;硫分含量大于2%的炼焦用煤占20%以上。中国炼焦用煤的另一大特点是:硫分越高,煤 的动结性往往越强,其可选性一般较差。 中国褐煤多属老年褐煤。褐煤灰分一般为20%~30%。东北地区褐煤硫分多在1%以下,广东、广西、云南褐煤硫分相对较高,有的甚至高达8%以上。褐煤全水分一般可达20%~50%,分析基水分为10%~20%,低位发热量一般只有11.71~16.73MJ/kg。 中国烟煤的最大特点是低灰、低硫;原煤灰分大都低于15%,硫分小于1%。部分煤田,如神府、东胜煤田,原煤灰分仅为3%一5%,被誉为天然精煤。烟煤的第二个特点是煤岩组分中丝质组含量高,一般在40%以上,因此中国烟煤大多为优质动力煤。中国贫煤的灰分和硫分都较高,其灰分大多为15%-30%,流分在1.5%-5%之间。贫煤经洗选后,可作为很好的动力煤和气化用煤。 中国典型的无烟煤和老年无烟煤较少,大多为三号年轻无烟煤,其主要特点是,灰分和硫分均较高,大多为中灰、中硫、中等发热量、高灰熔点,主要用作动力用煤,部分可作气化原料煤。

满意请采纳

独特的白开水
自然的可乐
2025-07-27 17:43:41
我国煤炭分类是按照表征煤的煤化程度的参数(Vdaf、Pm)和表征工艺性能的参数(G、Ymm、b)相结合进行分类的。共分为三大类29小类。无烟煤、烟煤、褐煤三种。

煤炭产品划分品种与等级的依据有三条原则:一是加工方法的不同,二是用途的不同,三是煤炭品质的不同。将煤炭产品分为五大类27个品种。

(1)精煤。经过洗选加工后供炼焦用洗选产品。Ad≤12.5%。

(2)粒级煤。经过洗选加工后,粒度下限在6mm 以上的产品。

(3)洗选煤。经过洗选加工,清除了大部分杂质与矸石的煤炭产品。粒度上限分别在80、60、50、25、20、13或6mm以下的煤炭产品。

(4)原煤。指煤矿生产出来的毛煤经过人工机械检出规定粒度的矸石()以后的煤炭产品。

(5)低质煤。指灰分大于40%的各种煤炭产品,包括灰分在40.01%—49%的原煤,灰分在16.01%—49%的煤泥,灰分大于32%的中煤及收到基低位发热量小于14.5MJ/kg的动力用煤。

粗心的自行车
正直的冬瓜
2025-07-27 17:43:41
1、范围

normal align=left> 本标准规定了煤炭按干燥基高位发热量(Qgr,d)范围分级及其命名。

normal align=left> 本标准适用于煤炭勘探、生产、加工利用和煤炭销售中对煤炭发热量分级。

normal align=left> 2、规范性引用文件

normal align=left>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15224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normal align=left> GB/T 213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GB/T 213?2003,neq ISO 1928:1995)

normal align=left> GB 474 煤样的制备方法(GB 474?1996,eqv ISO 1988:1975)

normal align=left> GB 475 商品煤样采取方法(GB 475?1996,eqv ISO 1988:1975)

normal align=left> 3、煤炭发热量分级

normal align=left> 3.1无烟煤和烟煤的发热量分级按表1进行。

normal align=left> 表1无烟煤和烟煤发热量的分级

normal align=left>序号

normal align=left>级别名称

normal align=left>代号

normal align=left>发热量(Qgr,d)范围/(MJ/ kg)

normal align=left>1

normal align=left>特高热值煤

normal align=left>SHQ

normal align=left>>29.6

normal align=left>2

normal align=left>高热值煤

normal align=left>HQ

normal align=left>25.51~29.60

normal align=left>3

normal align=left>中热值煤

normal align=left>MQ

normal align=left>22.41~25.50

normal align=left>4

normal align=left>低热值煤

normal align=left>LQ

normal align=left>16.30~22.40

normal align=left>5

normal align=left>特低热值煤(低质煤)

normal align=left>SLQ

normal align=left><16.30

normal align=left> 3.2褐煤的发热量分级按表2进行。

normal align=left> 表2褐煤发热量的分级

normal align=left>序号

normal align=left>级别名称

normal align=left>代号

normal align=left>发热量(Qgr,d)范围/(MJ/ kg)

normal align=left>1

normal align=left>高热值褐煤

normal align=left>HQL

normal align=left>>18.20

normal align=left>2

normal align=left>中热值褐煤

normal align=left>MQL

normal align=left>14.90~18.20

normal align=left>3

normal align=left>低热值褐煤(低质煤)

normal align=left>LQL

normal align=left><14.90

normal align=left> 4、煤炭发热量的检验

normal align=left> 4.1煤样的采取和制备

normal align=left> 煤样按GB 475的规定采取,按GB 474的规定制备。

normal align=left> 4.2煤炭发热量试验方法

normal align=left> 煤炭发热量按GB/T 213进行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