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太阳能光伏 > 正文

大全集团与晶科能源哪个实力雄厚

重要的草丛
怕孤单的滑板
2023-01-01 04:01:34

大全集团与晶科能源哪个实力雄厚

最佳答案
听话的西牛
怕孤单的冥王星
2025-07-27 17:48:03

大全集团与晶科能源中晶科能源实力雄厚。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是全球极具创新力的光伏企业,拥有垂直一体化的产能,为全球的地面电站、工商业以及民用客户提供太阳能产品,解决方案和技术服务。

最新回答
超帅的世界
怕黑的百褶裙
2025-07-27 17:48:03

典型的老牌国企

大全集团有限公司创立于1965年,在40年的风雨历程中,我们公司始终坚持“观念创新、销售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的方针,在各级领导和社会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几代创业者和广大员工的不懈努力,经历了规模扩大、体制变更、品牌塑造等一系列发展历程。

公司在不断的发展、变革中逐渐形成了企业自有的文化,其精髓就是:精益求精的制造理念,追求卓越的科技理念,诚信服务的营销理念,精诚团结的合作理念。如今,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主题。在这个大主题下,如何建设好适应时代特征的企业文化,使企业的经济活动主体本身充满了创新意识,是大全集团追求的最大目标。

目前公司已发展成为拥有员工近5500名,下属22家企业,总资产达36亿,年工业产值43亿元,产业涉及电气、投资、科技、环保、酒店等领域的国内知名企业集团。作为国家大型一类企业,集团注重科技创新和稳定的科技投入,成为中国控配电行业最早设立博士后工作站的企业之一,建立了完备的三级科研体系,开展自主研发,并拥有一批杰出的科技人才队伍和一群优秀的职业经理人队伍。

大全集团是从事高低压成套电气、元器件、环保、高速铁路设备、新材料(多晶硅及太阳能电池)等产业的国家级大型企业集团,在江苏扬中市、南京江宁开发区、重庆万州区、北京高新区建有四大产业基地。现有23家子公司,其中7家是与德国西门子、德国默勒、美国伊顿、瑞士赛雪龙、丹麦安凯特等公司合资的企业。

大全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部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国家863计划CIMS示范企业、中国机械工业100强企业和中国电气工业领军企业,中国电气工业自主创新名列第一,产品先后荣获“中国名牌产品”和“国家免检产品”称号。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电气检测站,科技研发人员600余人,博士、硕士以上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10多人,科技开发能力和技术装备水平已居于国内同行业前列,在国家863计划项目以及一系列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上取得多项成果,每年有近10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问世,累计申报各类专利250多项。

中低压成套电器、封闭母线、直流开关设备、桥架母线的生产规模、技术装备、产品档次均居同行业最高水平之列,其中,低压成套电器生产规模居于世界前列。

总投资60亿元建设重庆万州多晶硅项目,年产太阳能用硅材料10000吨。分二期建设,一期于2008年6月投产。

大全集团正以全球化视野、开放性思维、创新精神统领全局,坚持“多元化、品牌化、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发扬“诚信、敬业、创新”的企业精神,立足自主创新,着力做大做强,向着“全球大业,百年大全”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合适的大炮
含蓄的店员
2025-07-27 17:48:03
大全新能源在美国上市的原因是为了跟随当时诸多光伏领先企业的脚步。当时诸多光伏领先企业都在美国上市,2010年10月7日,大全新能源正式登陆美国纽约交易所,跟随当时诸多光伏领先企业的脚步,成功赴美上市。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大全新能源)是大全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专注于研发、生产和销售多晶硅与硅片材料。

炙热的画笔
着急的寒风
2025-07-27 17:48:03

在中国,不仅房地产、互联网等行业出富豪,新能源行业也出富豪。像宁德时代、隆基股份等企业,造富能力可不是一般的强。此外,我国多晶硅领域四大巨头大全能源、通威股份、新特能源和保利协鑫,造富能力也很强劲。

就拿刚上市不久的大全能源来说,该公司上市成功之后,便让公司董事长徐广福父子坐拥超15亿美元的身家,折合人民币约97亿元。或许不到百亿的财富在其他巨富手里不值一提,但对大部分人而言这都是难以企及的天堑。

据了解,大全能源的前身最早可追溯至1965年成立的新坝综合厂,千禧年改制成长江电气,后更名为大全集团。一直以来,公司始终专注于高纯多晶硅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我国多晶硅领域的佼佼者。

根据大全能源披露的招股书显示,2018-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9.94亿、24.26亿和46.64亿元,实现净利润4.05亿、2.47亿和10.43亿。截至发稿前,市值高达上千亿。

新疆千亿新能源巨头的诞生

纵览国内新能源行业,不少业内企业近年都得以快速发展。这背后有一个共同的原因,即受益于我国新能源行业的高速发展。新疆大全能源也不例外,它的成长逻辑之一便是国内整体大环境的利好。

大全能源跟隆基股份一样,都是光伏产业的巨头,它们的区别在于前者专注于多晶硅领域,后者专注于单晶硅领域。

简单了解下,光伏行业有多晶硅、单晶硅、薄膜等多种技术路线。其中,多晶硅性价比最高,国内大部分光伏企业选择的都是该技术路线。而单晶硅虽然成本高,但由于转化效率最高,前景备受看好。

回到大全能源,它的成功除了前面提到的受益于行业增长,还在于其始终专注于高纯多晶硅领域,通过自主研发、引进消化及共同研发能策略,积累了覆盖多晶硅生产全流程的核心技术,构筑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比如在自主研发方面,大全能源通过自主研发掌握了还原炉启动技术、多晶硅生产装置余热回收技术等;引进方面,公司引进并优化了四氯化硅综合利用技术、高沸物回收及转化技术等;合作方面,公司始终注重跟技术咨询机构、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形成了产学研一体的运营模式。

另一方面,成本低也是构成大全能源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据了解,大全能源地处我国西部地区,在原材料、电力、水等方面的成本都处于行业优势地位。成本低,产品市场竞争力自然就高,利好企业发展。

在上述竞争优势的推动下,大全能源营业收入逐年攀升,一举成为市值超千亿的新能源公司。在产量方面,根据《2020-2021中国光伏产业年度报告》显示,2020年,大全能源产量位居全球第二。

写在最后

过去二十年来,光伏行业的发展可以用大起大落来形容。不过总体来看,在发展清洁能源成为全球共识的情况下,光伏行业的前景非常乐观。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预测,2021年全球光伏年均将新增装机150-170GW。在国内市场上,新能规模在55-65GW。可以看到,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之一。

大全能源持续受益于行业发展是可以肯定的事情,不过也要注意到,随着行业前景愈发明朗,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竞争日趋激烈,大全能源能否继续保持现有的市场地位甚至取得更进一步发展,这还需要时间观察。

复杂的大树
称心的秋天
2025-07-27 17:48:03
提供大全能源(688303)股票的行情走势、五档盘口、逐笔交易等实时行情数据,及大全能源(688303)的资讯、公司公告、研究报告、行业研报、F10资料、行业聚焦、资金流分析。

大全能源主要从事高纯多晶硅的研发、制造与销售,高纯多晶硅主要用于光伏硅片的生产,硅片应用于下游光伏电池、光伏电池组件、光伏发电系统等太阳能光伏产品的生产。

目前,大全能源的多晶硅产能为7万吨/年,2020年,公司产量7.73万吨,国内市场占有率19.52%,国内单晶硅片用料产量的市场占有率为22.68%。合并报表口径下,大全能源2020年多晶硅产量位居全球第二、国内第二。

除了大全能源外,国内还有通威股份、保利协鑫能源、新特能源等3家公司硅料产能在5万吨以上,以上4家企业产能合计约31.7万吨,占国内多晶硅总产能的75.57%。

2020年度国内多晶硅产量约为39.6万吨,以上4家企业2020年多晶硅总产量占国内总产量76.3%,而2020年全球多晶硅产量为52.5万吨。

当前,光伏行业是大热门,也是我国在国际上最具竞争力的行业之一,这其中当然也包括行业上游多晶硅的生产制造,全球前五大多晶硅生产企业,中国占了4个。

大全能源注册地位于新疆石河子,虽然远在西北边陲,但是其和江苏却有很大的关系:江苏企业家徐广福、徐翔父子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父子两人通过美股公司开曼大全对大全能源实施控制,两人直接和间接持有开曼大全股份比例为19.21%。本次发行前后,开曼大全持有大全能源股份比例分别为94.26%、79.57%。另外,徐广福、徐翔还直接持有大全能源部分股份。

目前,大全集团在江苏扬中、南京江宁、重庆万州、新疆石河子、湖北武汉拥有四个生产基地、三个研究院、23家制造企业,与德国西门子、美国伊顿、瑞士赛雪龙等国际公司设有多家合资企业,在美洲、欧洲、东南亚、中东、非洲建立二十多家分支机构,集团拥有近1万名员工。

此次在科创板上市的大全能源,即是大全集团新能源板块的重要企业。

大全能源此次发行3亿股,发行后总股本达到19.25亿股,发行价格为21.49元/股,发行市盈率为39.71倍,募集资金总额达到64.47亿元。

落后的玫瑰
帅气的糖豆
2025-07-27 17:48:03
江苏大全集团是一家以电气产业为主,涵盖环保、科技、投资、物流等多个领域的国家大型一类企业集团,也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大全集团于2006年11月在万州注册成立大全新材料有限公司。

该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新建两条多晶硅生产线,每条生产线产量1500吨/年,投资20亿元,2010年建成投产。一期工程投产后再投资20亿元,将再建两条多晶硅生产线,同时建设100兆瓦太阳能电池及电池组件生产线,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

www.DAQO.COM

虚幻的棉花糖
鲤鱼豌豆
2025-07-27 17:48:03
集体所有制企业,公有制经济中的一种。

在所有权这个概念上是这样的,

民企又称私企,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投资当老板的企业。

集体所有制企业,是一个区域内的所有居民(如一个乡镇)共同所有的企业,是以乡镇财政或乡镇管辖的资源为资本进行投资的,所有权归全乡镇居民。

国企,严格说来应该叫“全民所有制企业”,就是每个中国公民都是投资人的企业,建国初期民族工业和各种行业几乎被毁光,为了实现有效资源配置增强竞争力,即全体国民人人平等,不分贵贱和职业,共同建设国家。这才有了国企,其不应该理解为国家所有制企业,应该是国家管理型企业或国家控制性企业,所有权是属于全体中国公民的。

活泼的钢笔
自觉的大神
2025-07-27 17:48:03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

3月11日,工信部发布了《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1年本)》,引导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

文件提出,引导光伏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新建和改扩建多晶硅制造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为30%,其他新建和改扩建光伏制造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为20%。

由于光伏企业纷纷大规模扩产,从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到逆变器、玻璃等辅材产能其实已经出现过剩迹象。

在光伏板块出现大幅回调后,3月11日终于止跌,隆基股份当天收涨4.69%,阳光电源收涨6.33%,通威股份收涨4.53%。

文件规定,每年用于研发及工艺改进的费用不低于总销售额的3%且不少于1000万元人民币,鼓励企业取得省级以上独立研发机构、技术中心或高新技术企业资质;申报符合规范名单时上一年实际产量不低于上一年实际产能的50%。

多晶硅电池和单晶硅电池(双面电池按正面效率计算)的平均光电转换效率分别不低于19%和22.5%。

这直接利好有资金实力,拥有技术研究能力的公司,每年研发费用不低于1000万,结合对电池转换效率的规定,促进行业技术进步提高,淘汰低效落后产能。

文件还指出,现有多晶硅项目还原电耗小于60 千瓦时/千克,综合电耗小于80千瓦时/千克;新建和改扩建项目还原电耗小于50 千瓦时/千克,综合电耗小于70 千瓦时/千克。

对于硅料生产商来说,将从能耗上限制了其现在项目的产能以及未来新建和扩产项目的产能,注重运用技术提高生产效率。

这些变化将很大程度上利好头部有技术优势的企业,光伏行业正在面临新一轮周期。

2020年底以来,硅料价格继续坚挺上扬,相关龙头加码扩产,景气度持续高涨。此前市场普遍预期,2021年硅料市场将较为紧张。但现在市场开始担忧硅料涨价影响光伏终端需求。

加上大规模扩产也在眼前。截至目前,基本国内所有硅料龙头,包括通威、保利协鑫、特变电工、大全集团、东方希望等,都有不小的扩产计划。

全产业链过热是一个重要的不良信号,非技术进步、成本下降的盲目扩产,会造成扎堆踩踏。投资者似乎已经遗忘了光伏是周期行业的这个事实。

股价突然暴跌 景气度下行

光伏行业是一个“长期成长属性极强、中期高度周期性”的行业。

长期成长性体现在:光伏在全 社会 发电量中的渗透率将从当前不到4%,增长到2030-2035年后的40%以上。2019年底以来,全球各国政府纷纷提出“碳中和”,从而光伏电力被作为未来100年人类的主力能源。

光伏的周期性体现在政策、产能、成本、技术、利率几个方面。

光伏项目评估的基准是长期回报率,融资也是长期融资。在去年长期利率大幅下行后,流动性释放所导致的严重的长期通胀预期,2021年长期利率预期上行,对光伏行业来说是个负面消息,长期利率上行导致融资成本上升,因此项目要求的投资回报率提升,对新增装机量需求产生抑制。

成本方面,由于硅料、玻璃的扩产速度慢于硅片、电池、组件,因此导致上游硅料、玻璃价格大幅上涨,而这种涨价是一种“过热”行为。由于涨价预期,在去年出现了产能的急剧释放,硅片、电池片、组件环节都在扩产,如今产能过剩已经显现出来。

技术周期重新开启,对于现有的存量产能来说会产生冲击,可以参考2016-2017年单晶替代多晶。2016年初单晶硅片比多晶硅更具性价比,对单晶更有利的PERC技术也同时出现,于是2016年下半年启动了一波增速极快的单晶渗透率上升,而多晶渗透率下降则出现在2018年末。

此前革命性技术发生在硅片,现在则是在电池片,HJT(异质结)替代PERC,现在的时间位置好比单多晶替代中的2016年末,光伏PERC资产的预期寿命急剧下降。由于革命性技术进步的存在,导致存量资产的预期寿命不足5年。

从行业景气的角度看,2021年四季度前行业的景气是急剧下行的。

在2020年四季度,金融市场对光伏热情高涨,在上游原料涨价潮中喊出“量价齐升”,然而到了在2021年一季度才发现,价格上不去了。

当2021年3月6日-3月7日的媒体报道中对于广州发展1.08GW招标结果进行披露时,单面组件均价仅为1.59元/w,头部四家组件企业均因超出控价导致报价失效,金融市场原先想象出来的需求拉动导致的“量价齐升”的印象被彻底摧毁了。

这就不难理解最近光伏板块的暴跌了,而工信部也是看到了行业出现短期过热现象,于是出台规范文件促进行业 健康 发展。

不过显然,行业产能出清是有利于光伏头部企业的,对整个行业来说大公司的优势将更加明显。来源: 同顺-深研所;原标题:光伏行业面临新一轮大洗牌!疯狂之后 工信部重磅发布文件限制扩大产能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