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光伏太阳能电池板的层压工艺和层压参数
太阳能电池板的作用是将太阳的光能转化为电能后,输出直流电存入蓄电池中。太阳能电池板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其转换率和使用寿命是决定太阳电池是否具有使用价值的重要因素。
组件设计
按国际电工委员会IEC:1215:1993标准要求进行设计,采用36片或72片多晶硅太阳能电池进行串联以形成12V和24V各种类型的组件。该组件可用于各种户用光伏系统、独立光伏电站和并网光伏电站等。
原材料特点
电池片:采用高效率(14.5%以上)的多晶硅太阳能片封装,保证太阳能电池板发电功率充足。
玻璃: 采用低铁钢化绒面玻璃(又称为白玻璃), 厚度3.2mm,在太阳电池光谱响应的波长范围内(320-1100nm)透光率达91%以上,对于大于1200 nm的红外光有较高的反射率。此玻璃同时能耐太阳紫外光线的辐射,透光率不下降。
EVA:采用加有抗紫外剂、抗氧化剂和固化剂的厚度为0.78mm的优质EVA膜层作为太阳电池的密封剂和与玻璃、TPT之间的连接剂。具有较高的透光率和抗老化能力。
TPT:太阳电池的背面覆盖物―氟塑料膜为白色,对阳光起反射作用,因此对组件的效率略有提高,并因其具有较高的红外发射率,还可降低组件的工作温度,也有利于提高组件的效率。当然,此氟塑料膜首先具有太阳电池封装材料所要求的耐老化、耐腐蚀、不透气等基本要求。
边框:所采用的铝合金边框具有高强度,抗机械冲击能力强。
基本参数
标准测试条件:(AM1.5)辐照度=1000W/m2,电池温度=25℃
绝缘电压:≥600V
边框接地电阻:≤10hm
迎风压强:2400Pa
填充因子:73%
短路电流温度系数:+0.4mA/℃
开路电压温度系数:-60mV/℃
工作温度:-40℃~+90℃
组件接线说明
安装所需要的工具
M4一字螺丝刀,十字螺丝刀各一把。
接线盒盖的打开
将M4一字螺丝刀按照接线盒上的标示插入盒盖上的安装孔内,将其一脚轻轻抬起,如此这般先将边上四角抬起,即可打开盒盖。盒内有接线护盖,将其提起则可看到三个接线端子。
电池板的接线
在左右两个接线端子的旁边有正负极标志,它代表电池在工作状态下输出电压的正负极,按照用电需求正极接正接,负极接负极。
接线采用机械压紧方式,用M4十字螺丝刀将接线柱的压紧螺丝旋开,将电线去皮后穿过G7电缆密封接头,插入接线孔中,将线压紧。
电线接好后,将防护盖盖上,用M4十字螺丝刀将自攻螺丝拧入螺丝孔,固定好后在将接线盒盖盖上,即完成电池板的接线。
电池板的接地
在电池板的背面安装有接地螺丝,将接地线固定在接地螺丝上即可安全接地。
单体太阳电池不能直接做电源使用。作电源必须将若干单体电池串、并联连接和严密封装成组件。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层压光伏组件的工艺流程,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光伏组件工艺流程主要控制点一,准备组质量控制点
准备组准备的主要物料有:电池片,TPT,EVA,涂锡带,玻璃……
电池片外观:电池片不能有隐裂,裂片,破片(崩边缺角)……单片电池片不能有明显颜色不均匀的现象,同一组件的电池片颜色要一致。电性能:每个组件的电性能搭配首先要求的功率要在同一等级,然后在根据电池片的工作电流(IWORK)分档进行搭配,统一功率组件中电池片的工作电流应在同一等级。如果同一等级的电池片缺少时,应选择功率和电流高一等级的进行补片。
激光划片:划片后的电池片不仅在尺寸上符合图纸要求,而且划好的片子放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要求切割的深度在电池片厚度的1/2—2/3范围内,并且电池片无崩边裂纹,切割面目视平整,光亮。
TPT /EVA:在裁剪TPT /EVA时必须按照物料清单规定的尺寸进行裁剪,在遇到特殊物料时,需要做尺寸上的修改必须通知技术,工艺,此外每个工序之间传达必须要有。与此同时每隔两个小时必须对物料的裁剪尺寸进行测量,并做好记录。
涂锡带:涂锡带的裁剪首先要根据物料清单规定的尺寸进行裁剪,其实在裁剪的过程中要不定时的进行尺寸的测量,涂锡带的浸泡时间与烘烤时间以工艺作业指导书规定为标准。
玻璃:玻璃从仓库拉到车间在使用之间首先要对玻璃尺寸进行确认,在生产的过程中一拖也要进行抽测尺寸。
二,压带质量控制点
首先就是对烙铁头温度,加热台温度进行校准,使必须工作在工艺温度范围内。 焊接表面:焊接表面平整光亮,无焊锡渣,赃污,高点毛刺,助焊剂发白(烙铁头必须每5个工作如换一次并做好记录)。 焊接效果:不能有虚焊,脱焊,掉线……
焊接错位:正面涂锡带末端到电池片边缘距离为3mm(±0.5mm)偏移主栅线<0.5mm 电池片外观检查:不能有隐裂,裂片,破片(崩边缺角)……
三,串带质量控制点
首先就是对烙铁头温度,加热台温度进行校准,使必须工作在工艺温度范围内。 焊接表面:焊接表面平整光亮,无焊锡渣,赃污,
焊接效果:检查电池片的正反面不能有虚焊,脱焊,掉线……涂锡带上不能有高点,毛刺存在。
焊接错位:相邻两电池片正面涂锡带偏移≦1mm,反面涂锡带偏移主栅线距离<1/2主栅线,相邻两电池片之间的距离为2(±0.5mm)
电池片外观检查:不能有隐裂,裂片,破片(崩边缺角)……
四,排版质量控制点
摆片时电池串头部与玻璃边缘距离,尾部与玻璃边缘距离两侧电池串到玻璃边缘距离都必须符合图纸设计要求,汇流带的焊接符合图纸要求, 引线折弯必须要有一定的角度,况且引线不能有变形的现象。 高温胶纸的固定必须按按照图纸设计的去贴,一个都不能少。
铺设绝缘TPT与TPT时必须以引线折弯处为对准点。、
检查中板内不允许有杂物(焊锡渣,头发,tpt丝)电池片无隐裂,裂片,破片(崩边缺角)……现象。
五,层压质量控制点
层压机的参数设置必须符合工艺文件要求,层压机温度点检与实际温度在±2为合格,在更换物料(EVA)时相对应的工艺参数必须做调整。
对每次层压之后的高温布,硅胶板上残留的EVA胶必须及时的清理。
每天的温度点检和交联度实验必须去做,并且还要去核对标准看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组件EL测试与外观检测严格按照《晶体硅太阳能组件检验规范》检验标准
六,装配质量控制点
装配质量控制点主要表现在:在组框机进行组完边框之后要不定时的留意边框的B面是否有划伤的现象,组好之后长边框与短边框之间的缝隙不能超过0.5mm,对组好边框之后的组件要定时的测量对角线的尺寸,并做好记录。
七,测试质量控制点
在标准测试环境下进行测试:STC条件:1000w/m2,AM1.5,温度25oC±2 oC。
校准程序须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 组件标贴符合设计要求,字迹清晰,印刷清洁
八,包装质量控制点
包装控制点主要表现在:对组件背面缺胶的现象必须要很敏感,正面刮胶与清洁必须做到没有赃物附着在玻璃上面。
纸箱外观应该洁净,没有明显划痕。产品型号,数量,制造厂商信息清晰可见。
外箱应该有易碎或禁压标签,标签的粘贴牢固,整齐,美观。 打包后打包条与箱体边缘间距对称、美观
光伏组件的材料构成太阳能电池组件构成及各部分功能:
1) 钢化玻璃 其作用为保护发电主体(如电池片),透光其选用是有要求的, 1.透光率必须高(一般91%以上)2.超白钢化处理
2) EVA 用来粘结固定钢化玻璃和发电主体(如电池片),透明EVA材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组件的寿命,暴露在空气中的EVA易老化发黄,从而影响组件的透光率,从而影响组件的发电质量除了EVA本身的质量外,组件厂家的层压工艺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如EVA胶连度不达标,EVA与钢化玻璃、背板粘接强度不够,都会引起EVA提早老化,影响组件寿命。
3) 电池片 主要作用就是发电,发电主体市场上主流的是晶体硅太阳电池片、薄膜太阳能电池片,两者各有优劣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设备成本相对较低,但消耗及电池片成本很高,但光电转换效率也高,在室外阳光下发电比较适宜薄膜太阳能电池,相对设备成本较高,但消耗和电池成本 很低,但光电转化效率相对晶体硅电池片一半多点,但弱光效应非常好,在普通灯光下也能发电,如计算器上的太阳能电池。
4) EVA 作用如上,主要粘结封装发电主体和背板
5) 背板 作用,密封、绝缘、防水(一般都用TPT、TPE等材质必须耐老化,大部分组件厂家质保都是25年,钢化玻璃,铝合金一般都没问题,关键就在与背板和硅胶是否能达到要求。)
6) 铝合金 保护层压件,起一定的密封、支撑作用
7) 接线盒 保护整个发电系统,起到电流中转站的作用,如果组件短路接线盒自动断开短路电池串,防止烧坏整个系统接线盒中最关键的是二极管的选用,根据组件内电池片的类型不同,对应的二极管也不相同
8) 硅胶 密封作用,用来密封组件与铝合金边框、组件与接线盒交界处有些公司使用双面胶条、泡棉来替代硅胶,国内普遍使用硅胶,工艺简单,方便,易操作,而且成本很低。
以下几个参数供你参考:
1. 开路电压 Voc:即在标准光照条件下,面板的正负极断开,量取的电压
2. 短路电流 Isc:即在标准光照条件下,面板的正负极直接相连的电流
3. 最大功率点电压 Vmpp:在组件最大功率点的组件输出电压
4. 最大功率点电流 Impp:在组件最大功率点的组件输出电流
5. 填充因子 FF; FF≈(Impp/Isc)*(Vmpp/Voc)
6. 组件的最大功率点功率:在标准光照条件下,组件的最大输出功率
7. 组件的转换效率:组件将光能(AM1.5标准太阳光谱)转换成电能的效率)
8. 光伏组件的伏安特性(即IV曲线):组件在不同光照条件或温度条件下的,组件输出电流和电压的曲线
9. 光伏组件的PV特性:组件在不同光照条件或温度条件下,组件输出功率和输出电压的曲线
10. 温度对开路电压的影响系数:温度对开路电压影响的比例
11. 温度对短路电流的影响系数:温度对短路电流影响的比例
目前光伏电池板最大功率可以做到300W/块,一般常规用的功率为230W,有的组件是72片,有的组件是60片电池组件。
光伏组件是光伏电站的最重要的部件,占系统成本近半,它的技术特性关乎光伏系统的细节设计,因而读懂组件的技术参数意义重大。今天,小编特意准备了这份《光伏组件参数详解》,就组件机械参数、电气参数。
温度额定值参数、极限参数、质保参数、相关认证等六大类做出详细应用解读。通过这六大类的详细参数,网友就可以深入了解隆基乐叶组件的卓越品质。隆基乐叶单晶高效组件。
一、组件电性能参数以隆基乐叶单晶300W组件为例,截选其电性能参数如下:以上测试符合STC“标准测试条件”,辐照度为1000W/m。
2,电池温度25℃,大气质量AM15,从可以看到,隆基乐叶300W组件的效率达到18.3%,领先于同行业标准。
1、最大功率PmPm=Im*Vm,对应下图功率抛物线的顶点。抛物线为功率曲线,另一条为UI曲线解读:组件参数标称,一般是基于“标准测试条件STC”。随着温度、辐照度等环境条件的变化,组件的相应参数都会发生变化。
另外,组件的功率特性曲线是一条“类抛物线”,它存在一个最高点,也是逆变器MPPT“最大功率点跟踪”需要找到的工作点。。
2、功率公差“0~+5”代表是正公差。如305W的组件,功率范围在305W到310W之间为合格品。【解读:目前一线品牌的组件都是正公差】。
3、最大功率点工作电压Vm对应上图功率抛物线顶点对应的横坐标,代表组件最大功率时的工作电压。
4、最大功率点工作电流Im上图功率抛物线顶点对应的纵坐标,代表组件最大功率时的工作电流。
5、开路电压Voc开路电压是电池片没有接负载时的端电压,上图UI曲线与横坐标的交点,该值乘以逆变器一路输入组件的数量应小于逆变器最大直流电压Vdc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