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邑县的经济
“十一五”以来,旬邑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统筹城乡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县域经济全省排名从2005年的69位进到2010年的28位,前进41位,2008年荣获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争先进位奖,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市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优秀等次。2010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49.3亿元,是“十五”末的4.3倍;农业总产值23.3亿元,规模工业产值55.5亿元;区域内财政收入5.7亿元,是“十五”末的9倍;地方财政收入1.5亿元,是“十五”末的6倍;农民人均纯收入4368元,是“十五”末的2.5倍,净增263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16元,是“十五”末的3倍,净增10446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亿元。
工业发展
1、煤炭:旬邑工业经济主要以煤炭资源开发为主。旬邑县煤炭资源丰富,分布面积903.0451平方公里,共有资源量275819.89万吨。其中已探明地质储量219819.89万吨;地下煤层埋藏较浅,地质构造相对简单,易于开发利用,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全县共有煤炭企业12家,5个留守处。其中,生产煤矿10家,年设计生产能力为298万吨,2010年,全县生产原煤700万吨,实现产值28亿元。
2、园区:已建成太村产业园、旬东循环经济产业园和土桥农副产品加工工业园3大产业园区,现已入驻企业11家。太村产业园区,投资1.53亿元,建成园区创业大道、科技一路、彬旬路、旬郑路,开工建设了科技大道东段、科技二路东段和园区配水厂,铺设了通信电缆,优化了园区发展环境。现已有大秦生态农业公司、卡斯巴瑞啤酒酿制公司、新矿机械设备公司、中盛源果蔬冻干公司、天鑫有机复合肥厂、蓝海果业、北山果业、佰群果业和延长石油等9家企业入驻发展。土桥农副产品加工工业园区,先后投资700多万元,对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新建道路3公里,铺设供水管道4000米、污水管道6000米,架设高低压电路3000米。现已有陕西旬邑通达果汁厂、旬邑乳品厂、水氏乳品厂等企业入驻建设。
农业发展
旬邑是山区农业县,地处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地形主要以山地、塬面为主,是典型的雨养旱作农业区。果、畜、菜、烟等特色产业优势突出。
苹果生产上,先后荣获中国苹果之乡、中国优质苹果重点县、中国苹果20强县、国家无公害示范区、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县、国家原产品地域保护区等称号。现全县果园面积稳定在50万亩,人均达到2亩果。2011年共完成果树大改形14.2万亩、强拉技17.1万亩、巧施肥35.5万亩、无公害35.8万亩;苹果套袋32亿只,果实套袋率96.7%,优质果袋使用率达到90%以上。同时,鼓励支持蓝海、川兴、绿野等果业龙头企业,积极与国内外市场对接,拓展营销空间,提高市场份额,实现出口创汇,苹果已成为促进旬邑农民增收、加快新农村建设的第一支柱产业。
畜牧生产上,2009年,旬邑县被省农业厅列为百万头生猪建设示范县,省财政每年投资3000万元,计划用三年时间,建成存栏50万头、出栏100万头的生猪大县。现全县共建成600头商品代种猪场35个、百头育肥场2575个,生猪存栏35万头、出栏26.2万头;奶牛存栏2600头、羊存栏15.3万只。全县畜牧业总产值达到4.0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5.5%。
大棚蔬菜生产上,全县共建成日光温室大棚1780座,亩均收入万元以上,是目前比较效益最高、农民增收最快的农业新兴产业。种植品种主要有黄瓜、西红柿、辣椒、圣女果、礼品西瓜、西甜瓜、芹菜、茄子等。
烤烟生产上,旬邑是全国优质烤烟生产区、陕西省烤烟生产基地县、陕西省烟叶生产标准化示范县、陕西省烤烟种植四强县之一,年种植面积稳定在2万亩左右,主要分布于底庙、湫坡头、职田、马栏、太村等5个镇。2010年,全县种植烤烟1.44万亩,收购烟叶4.48万担,实现总产值2737.6万元,为地方财政提供税金602.2万元。粮食生产上,旬邑县耕地主要分布在塬面和坡咀,山地次之。粮食主要作物为小麦和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在30万亩。2011年,全县夏粮总产2.7218万吨。其中,收获小麦面积10万亩,亩产271公斤,较上年增产9.2%;全县种植玉米19.85万亩,其中地膜玉米19.1万亩,预计总产可达13.7万吨。2010年,省农业厅组织的专家组,对旬邑县职田镇青村和照庄村等20个行政村、1.042万亩玉米高产示范片进行验收,平均亩产达到868.1公斤,创造了陕西省旱塬地区万亩连片春玉米800公斤/亩以上的高产纪录。
农业产业化发展上,旬邑县共有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户、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户,龙头企业生产基地20万亩;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20个,会员人数23689人,辐射带动农户34691户,为农户增加收入4127万元,年出售农副产品2.83亿元。 据出土文物表明,新石器时代旬邑县就出现原始的手工制品,如石器、骨器、陶器等。秦汉时期,有了少量砖瓦生产。宋代的安仁瓷器颇有名气,境内始有零星采煤,其生产方式长期是人力开采。明代以后,土纺、土织遍及农村,酿酒、榨油、染坊、铁匠、缝纫等有所发展。清代民间手工业匠铺、作坊、工场均已规模可观。
民国年间,手工业继续发展。但由于旬邑县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加之长期受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的影响,使工业发展和技术革新的步子缓慢。
1934~1943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曾兴办过一些工业,但因战争不断,只经历短暂的时间,有的停业,有的迁往外地。
建国以后,全县工业体制以国营、集体为主,规模增大,项目增多,技术革新步子较快,特别是煤炭、电力、制糖、制药、机械、建材等业发展较快。个体工业在1954~1978年曾受到限制或被取缔。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工业企业发展迅速,至1990年底,全县国营、集体工业51家,乡、村办工业620家,民间联办164家,户办4194家,从业人数逾万人,全县工业总产值达4253万元,年实现税利210余万元。 旬邑县崔家河和木嘴等处原始村落遗址及出土文物表明,这些原始人已培育了原始农业。约公元前1600年,公刘迁豳定居,拓荒务农,经十代人的努力,农业生产较前大有发展。其后,本境长期是西周辖区,记载这一时期农事生活的《诗经》中的《生民》《绵》《公刘》《七月》等诗篇,已表明本境农业生产关系变为奴隶主贵族土地所有制生产关系。秦汉唐以至明代,本境一直是重要农业区,已基本形成了同关中其他地区一样的生产方式和耕作传统,奠定了近世农业基础。但由于旧中国长期的封建统治,占人口约8%的地主富农,占有全县48%的良田,加之自然灾害,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缓慢,栽培技术陈旧,农村经济落后。1949年粮食亩产44.5公斤,人均占有粮食24.3公斤。
建国后,旬邑县农业经济总体变化巨大。经过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使农民土地私有制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但由于所有制单一化,追求“一大二公”,生产管理上高度集中和集权,分配上的平均主义,流通上忽视价值规律,限制商品生产,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损失。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推行生产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旬邑县1982~1984年,开展农业资源调查和区划工作,为科学指导农业生产提供基本依据。之后,运用区划成果,进行区域开发和区域规划,以抓好粮食生产为重点,解决农民温饱问题。到1990年粮食亩产提高到176.63公斤,总产86813吨,比1949年增长3.2倍,在平均每年减少耕地2000余亩,增长3000多人的情况下,人均粮食增加249公斤。烤烟、苹果、养殖业均有显著增长,农业经济发生深刻的变化,产业结构逐步向合理化发展。
位于陕西旬邑县
旬邑中达燕家河煤矿位于彬长旬煤田百子沟区。其前身系旬邑县燕家河煤矿1991年筹建的45万吨矿井,该矿井因资金、技术、管理多种原因于1998年停建。2002年旬邑县政府招商引资,将该矿产权转让给河北中达集团公司,接管资产、承担等量债务、安置现有职工、继续进行建设。2002年4月20日组建新企业---旬邑中达燕家河煤矿,现有职工1200余名,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10余名,全矿下属六科、二室、八队。
旬邑中达燕家河煤矿矿长李连祥:男,汉族,党员 生于1972年12月,大专程度,工程师,专业特长经济管理 、采煤 、机电 。河北省内邱县人,现任旬邑中达燕家河煤矿党总支书记、矿长;旬东煤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法人代表;咸阳市第五届政协委员、常委;政协旬邑县第六届委员会委员 、常委。
2005年总资产达3.5亿元(其中固定资产1.55亿元,实现利税4200万元)。
该矿以煤为主,多种经营、综合开发、综合利用、多业并举、瞄准新目标、向主业优势突出、多元综合发展的大型企业迈进。预计利用五年时间在咸阳在投资5亿元,首先,加大技改力度、扩大生产规模;其次,投资4000万元,建设一个入洗能力300万吨/年国内先进的重介质洗煤厂,建立陕西精煤出口基地,填补陕西省无重介质洗煤的空白,第三,投资3000万元建一个中型机械制造厂;第四,投资3亿元建一座装机容量为2×1.2KW的坑口电厂;第五,投资3000万元,建年产10万吨水泥厂一个;第六,投资6500万元,建一座碳化硅厂,生产磨具磨料,产品进军国际市场,到时预计产值可达7亿元,利税9000万元。
变化之一,安全指标、经济效益指标得到大幅提升;
记者在张家沟煤矿矿井施工现场看到,这里新建的两个矿井不仅坡度很缓,矿井断面也比一般的煤矿要宽大许多。走在矿井深处,不仅感觉气流畅通,也没有粉尘。施工承包方温州矿山井巷工程有限公司现场负责人说,“我们采用的全是现在最先进的施工工艺。”
一旁的李信斌告诉记者,虽然张家沟矿是低瓦斯、浅埋层煤矿,地质条件相对简单,但他们已经先于煤矿正式开采前建立起了严格的安全生产规程,并在施工过程中要求矿长每天下井。施工是按照长臂式综采采煤工艺设计施工的,由于采煤工艺先进,张家沟矿增能技改扩建项目完成后,开采效率、安全指标等将得到极大的提高,可以做到不用回采。
变化之二,环保效益显著提高;
张家沟矿从矿井延伸到山下的传送皮带引起了记者的很大兴趣,黄建岳不无骄傲地告诉记者,这是正在建设的煤炭封闭式传输皮带,煤炭将全部通过这条5公里长皮带运往山下的选洗厂。由于是封闭式输送,很大限度地避免了煤灰污染。
在办公楼施工现场,记者看到了华夏煤业公司的建设规划效果图。效果图上,办公大楼以及各类配套建筑的周边,树木和草地点缀其间。黄建岳说,“华夏煤业公司的目标是在这里建起一个花园式矿山。”记者了解到,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华夏煤业公司光是5公里长封闭式传输皮带的投资,就超过了2亿元。
变化之三,社会效益开始显现;
“除了注重企业的安全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我们也特别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黄建岳向记者介绍,华夏煤业不仅很好完成了原二轻局张家沟煤矿职工的就业吸纳和安置,还先于煤矿改造正式投产前与附近4个农村开展了村企共建的各种合作。例如,捐助当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助当地贫困家庭大学生、优先选购当地农村出产的矿山所需农副产品等等。“等煤矿正式投产后,我们还将向这些村免费提供冬季采暖用煤。”黄建岳说。
朔州市当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让煤矿企业切实负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是朔州市此次煤矿重组过程中积极倡导的一个重要目标。据介绍,山西省开展煤矿兼并重组整合工作以来,朔州市不仅在资源利用、安全生产、政府财政收入、民营资本收益、国企管理体制以及环保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显现出多重成效,各项经营指标也“全线飘红”。下一步,朔州市将继续加强安全监管,规范矿井建设行为,对不符合条件和规定的矿井决不允许擅自组织生产和建设。同时,朔州市将加强分类指导,加快项目审批进度,力争今年全部改造建设矿井均可完成相关手续报批进行开工建设,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全面释放当地原煤产能,满足国家能源需求。
旬邑县清塬煤矿是2000-03-30在陕西省注册成立的集体所有制,注册地址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第界骆驼项村。
旬邑县清塬煤矿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6100002220708990,企业法人姚程现,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旬邑县清塬煤矿的经营范围是:煤炭的开采、自产煤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在陕西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9006002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5000万以上 规模的企业中,共302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旬邑县清塬煤矿对外投资1家公司,具有0处分支机构。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旬邑县清塬煤矿更多信息和资讯。
彬长矿业集团小庄煤矿
彬县煤矿五号井陕西省彬县姜源街号
彬长集团下沟煤矿 陕西省彬县
彬长集团大佛寺煤矿
彬长集团文家坡煤矿
彬长集团公司胡家河煤矿
彬长矿业集团文家坡煤矿
彬长矿业集团孟村煤矿
旬邑县百子煤矿 陕西省旬邑县原底乡百子村百子沟
旬邑县黑沟煤矿 陕西省旬邑县清螺苍儿沟
旬邑县中达燕家河煤矿 陕西省旬邑县燕家河滩
旬邑县宋家沟煤矿
旬邑县皇楼沟煤矿
旬邑县虎豪黑沟煤矿
旬邑县清塬煤矿
旬邑县旬东长安煤矿
旬邑县留石村煤矿 陕西省旬邑县留石村
旬邑县七里川煤矿
旬邑县席家山煤矿 郑家镇
淳化县安子洼煤矿
淳化姜家河煤矿 淳化县十里塬乡中咀村
彬长集团火石咀煤矿 陕西省咸阳市水石咀村
永寿碾子沟煤矿 陕西省永寿县底角沟乡碾子沟村
永寿平遥煤矿 陕西省永寿县永平乡平遥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