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光伏epc”?
意思是光伏工程总承包。
EPC(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n)是指公司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通常公司在总价合同条件下,对所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费用和进度负责。
在EPC模式中,Engineering不仅包括具体的设计工作,而且可能包括整个建设工程内容的总体策划以及整个建设工程实施组织管理的策划和具体工
作;Procurement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建筑设备材料采购,而更多的是指专业设备、材料的采购;Construction应译为“建设”,其内容包括施工、安装、试车、技术培训等。
光伏大EPC是指公司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 即对项目的全部勘察、设计、设备和材料采购、建筑安装工程施工、项目管理、设备监造、调试、验收、培训、移交生产、性能质量保证、工程质量保修期限的服务过程进行总承包。而光伏小EPC主要是指负责工商业光伏发电项目光伏电站场区的部分工作,不含组件和逆变器相关的工作内容。主要涉及项目设计、施工、调试、验收等部分工作内容
1、滁州新能源光伏厂有限公司是2017年9月1日注册成立的,是由官方正品授权的一个公司企业,有营业执照,非常正规。
2、滁州新能源光伏厂从光伏组件制造、EPC服务到电站开发、运维及电站资产管理,晶科以垂直一体化全产业链模式,推动光伏新能源在全球的市场化应用,为世界各地客户提供优质、全面的服务非常好。
由于光伏政策的调整,国内光伏企业纷纷将海外市场作为“突围”方向。近日,国际分析机构IHS
Markit将2018年的全球光伏装机量预测从113GW下调至105GW,预计全球需求提升将弥补中国市场的需求下降,今年装机量仍将比2017年增长10%以上。
在此背景下,作为光伏扬帆海外的重要模式,EPC工程如何躲避行业风险?
“出海”门槛降低
近年来,无论是传统电力还是新能源,
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即设计、采购与施工承包模式)在对外承包工程总额中所占比重逐渐加大,与传统的施工承包模式相比,其项目收益更高,但风险系数也更大,需要承包商通过管理能力、技术水平、融资实力、实施经验等方面提升与增强才能够有效实施项目,同时实现既定的项目收益目标。
据了解,我国对外EPC工程经历了劳务输出、EPC、EPC+F、投建营一体化等多种模式的形态演进。“海外EPC市场近几年变化非常大,合作条件越来越苛刻,承包价格越来越低,风险越来越大,与此同时,EPC自身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商业生态变化非常大。”阳光时代律师事务所律师宋玉祥告诉记者。
从法律法规上来讲,2017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最大的变化就是国家层面取消了相关管制,企业想要对外承包工程,在中国境内没有资质和门槛要求。
“这是双刃剑。对于原先没有相关工程总承包资质的企业是福音,但也导致中小企业‘走出去’,更加鱼龙混杂,竞争更加激烈,还有可能引发恶性竞争。”宋玉祥分析,海外市场大部分项目采取融资模式,后面跟着融资银行,会对EPC承包商进行审查,取消门槛限制,尽管对行业生态有一定影响,但不至于造成颠覆性后果。
另外,还有一个利好,随着简政放权的推进,商务部修改了《对外承包工程项目投标(议标)管理办法》,准制改成备案制,并将相关权限下放至省级商务部门。
“‘531’新政后,半年时间内是光伏行业需求的回调阶段,因成本下降带来的全球市场需求至少增长5%。”天合光能中国区组件“产品+”价值群负责人曾义认为,包括印度、拉丁美洲等地区以前不能做的项目,现在也可提上日程。也有国金证券分析师认为,一旦光伏成本继续下降,欧洲、拉丁美洲、美国、东南亚、阿联酋等众多市场也可实现增产。
EPC出现新趋势
“EPC现在出现资金拉动工程的新趋势。”宋玉祥说,几年之前承包商只是单纯做承包,现在的趋势是“要挣钱,先出钱”,现在大多都是资金运作重大项目,其中包括先垫资,以亚非拉国家为主,通常要求中国承包商为其从中国的银行融资,巴基斯坦、孟加拉、菲律宾的EPC项目都出现过类似情况,业主要求在融资关闭前先垫资开工。
另外一种情形是参股投资拉动EPC工程,承包商参股10%—20%,在埃及就有多个这样的项目。“因为光伏项目有25年保质期,EPC承包商会被要求同时负责运维。”宋玉祥补充道,承包商同时承担运维是光伏项目趋势。
“融资租赁以前较多用在海外风电项目上,近年来,逐渐用于开发海外光伏项目。”
宋玉祥指出,除此以外,海外收购也越来越多,“对于境外投资行业来讲,海外收购并不是新交易模式,但对EPC企业来讲,则是新模式,不一定要短期收益,而是借此扩大平台,布局项目。”
市场风险加大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海外EPC市场环境竞争日趋激烈,甚至达到了白热化的地步,这种竞争体现在EPC承包价格、IPP上网电价越来越低,工期越来越短。
近两年,比较典型的案例是2016年,迪拜电力和供水机构与阿布扎比未来能源公司正式签署了迪拜光伏园第三期800MW项目的购电协议,成交价格为0.299美分/千瓦时,创下彼时全球最低光伏价格纪录。2017年,沙特阿拉伯北部某省300MW光伏项目最低中标电价约为0.12元人民币/千瓦时,再创新低。
“如果IPP电价低,成本会被转移到承包商和组件企业上,将利润空间压得越来越低。有些承包商为了业绩,甚至不要利润去做项目。”某位不愿具名的行业人士对记者说,这是“很恐怖”的事情。
据了解,风险管控能力是光伏EPC企业的另一弱点。境外投资项目交易模式、交易文件复杂,一些EPC企业自身负债率高、融资能力不足,缺乏海外投融资人才,导致光伏EPC企业面临向境外投资转型的结构性风险。
“外国土地多为私有制,征地困难,且当地政府一般支持力度较差,尽可能多跟持有方签订长时间的合约。最容易产生的问题之一是设备采购,很多新兴市场原料储备不足,要做好准备前期。很多电力公司是私有制,价格、损害赔偿都要事先谈好。绝大部分海外项目必须保证一次性通过试运行,不会给调整时间,一定要保证质量。”TüV北德员工朋泰彧也谈到了光伏海外项目风控要点。
此外,受访人士建议,不同国家之间项目标准差异大,政策风险和汇率风险也都是值得反复推敲和注重的地方。
光伏投资领域的熙熙攘攘之势,几乎发生在一夜之间,时代催生的新能源大潮大有带领行业重回2018年之前的热闹之势。
近日,光伏们数次接到读者咨询,大多围绕光伏电站买卖以及股权合作、开发等相关事宜。其中咨询对象主要围绕两类,一类是以项目中间商为主,鉴于当前光伏电站项目需求骤增,越来越多的人再次重回光伏行业,启动资源对接买方与卖方;
另一类则是以自持项目为主的投资商或者基金公司,这些企业要么是被碳中和目标催化的央国企投资方,要么是看好绿色资产的投标价值,继而手握重金雄心勃勃的杀入光伏行业。
这其中,既有双碳目标下的企业主动转型为之,也有分布式光伏整县推进掀起的全民光伏大时代之契机。
蜂拥而至的央国企投资大潮
自国家30·60双碳目标提出之后,2021年初,以国家电投、华电、三峡、大唐等为代表的电力央企陆续提出碳中和、碳达峰目标,自此拉开了能源央企轰轰烈烈的新能源开发大潮。
日前,光伏们获悉,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全面授权二级子公司及分公司开发风、光新能源项目。有行业人士告诉光伏们,三峡集团控股上市公司——水电“巨无霸”长江电力控股的三峡电能近日在光伏项目收购、开发市场上较为活跃,已经参与了多个项目的竞标及谈判。
众所周知,作为央企中净利润率最高的企业之一,三峡集团拥有全球数座水电“印钞机”。而作为三峡集团电力生产运行主体,长江电力目前拥有三峡(世界最大)、溪洛渡(世界第4)、向家坝(世界第11)、葛洲坝四座大型水电站,是水电投资领域当之无愧的龙头,同时也是A股乃至全球最大的电力上市公司。据长江电力1月27日发布的2020年业绩快报显示,公司2020年度营业收入为578.51亿元,同比增长15.99%;归母净利润263.15亿元,同比增长22.15%。
事实上,在30·60目标的指引下,央企投资商在新能源开发投资领域的竞争军备赛已然打响。此前在《中国电力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投资业务指导意见》中,中国电建集团对下属28家子企业分解下达了“十四五”新能源开发目标,新增规模合计48.5GW。着是中国电建首次明确大力发展新能源投资运营业务,进一步放宽集团下属企业新能源项目投资主体范围。
另一家世界顶级的电力设计院——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也在近日发布的《践行碳达峰、碳中和“30·60”战略目标行动方案(白皮书)》中,明确加大新能源“投建营一体化”项目开发力度,孵化开发以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综合能源基地项目,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培育在新能源产业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创新新能源发展模式和业态,提供优质的新能源综合解决方案,发展多能互补和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到2025年,控股新能源装机容量力争达到2000万千瓦以上。
而在此之前,中国电建与中国能建是新能源领域两大设计院“霸主”,虽然两家各有所长,但业务领域多以电力、能源领域项目规划设计、EPC业务为主。光伏们了解到,早在2020年,中国能建系便已经先一步布局新能源项目开发投资业务,进入2021年,中国能建更是凭借火电优势等陆续签约了近15GW的多能互补一体化项目。
事实上,今年以来,大部分的央国企正全面发动各级省分公司、二级公司参与新能源的开发建设。在此前广西省公布的2021年保障性并网光伏项目名单中,仅国家电投就有包括国家电投贵州金元、国家电投海南新能源、国家电投江西中业兴达以及五凌电力、中电国际等多家二级公司参与其中。
分布式光伏成“新宠”
站在新能源的时代风口上,越来越多的投资商对自持分布式光伏资产表达出浓厚的兴趣。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以体量小、资金规模少、模式灵活等优势正成为中小投资商的首选。
与此同时,整县推进政策也最大程度的唤醒了行业内外对于分布式光伏投资的热情与动力,其中既包括上述提到的行业之外的资金方与选择自投的中小企业,同时,也包括已经在大型地面电站项目“霸屏”的央国企电力投资企业,根据光伏们统计,截止目前已经有超过100个县市区与企业签约或者启动整县推进工作。其中仍以央国企为主,也不乏深入参与其中的民营光伏企业。
不仅如此,在今年供应链剧烈波动的情势下,以户用光伏为主导的分布式光伏撑起了上半年的新增光伏装机。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分布式新增装机同比增长97.5%,户用新增装机首超集中式,占比最高 42%,成为新增装机主要来源。2021年1-6月,户用装机容量超5861MW,同比增长280%。
分布式光伏的潜力正被快速释放,整县推进则成为提高市场认知度的催化剂,政策加持进一步提高了地方政府以及资金方对于分布式光伏的了解与认可,以往的“苍蝇腿”也成为了大型投资商跑马圈地的重点领域。随着分布式光伏整县推进的落地,有望将成为中国分布式光伏市场一个划时代的起点。
然而,随着更多资本的进入,政策双刃剑的另一面在于国家能源局的五大“不”要求挡不住地方政府以市场之名行垄断之实。政策迟迟未落地,备案、接入无法办理、在建项目无法推动,仍然困扰着相当一部分的从业者。光伏们将针对整县推进持续跟踪,期待行业可以理性、有序的发展。
二.EPC概念股有:
1.华电重工:总股本11.67万股,流通A股11.55万股,每股收益0.0837元。2018年8月21日公告,公司与辽宁宝来化工有限公司签署了《动力站输煤系统EPC总承包合同》,合同金额为21,456.72万元人民币。
2.协鑫集成:总股本58.56万股,流通A股50.75万股,每股收益-0.5190元。2018年10月10日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协鑫能源工程有限公司与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组成联合体,协鑫能源工程有限公司作为其牵头人近期收到中标通知书,联合体通过公开投标方式中标获得青海国投、协鑫集团德令哈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1、2、3号项目EPC总承包工程,中标内容为上述光伏电站提供EPC工程相关服务。
3.露笑科技:总股本16.04万股,流通A股11.98万股,每股收益0.0900元。全资子公司江苏鼎阳从事光伏电站EPC,深耕分布式光伏发电领域;17年光伏行业收入7.18亿元,营收占比22.11%;18年9月,拟逾15亿收购顺宇股份92.31%股权,顺宇股份主营业务则为光伏电站的投资、建设及运营,主要为集中式光伏电站及部分分布式电站。
4.福莱特:总股本21.46万股,流通A股8.98万股,每股收益0.8300元。公司主要业务公司是目前国内领先的玻璃制造企业,主营业务为光伏玻璃、浮法玻璃、工程玻璃和家居玻璃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玻璃用石英矿的开采、销售和EPC光伏电站工程建设,其中,光伏玻璃是公司最主要的产品。
5.*ST雅博:总股本7.46万股,流通A股3.22万股,每股收益-0.0500元。分布式光伏业务板块主要从事EPC工程业务范畴。
6.四川路桥:总股本47.75万股,流通A股36.11万股,每股收益0.7800元。公司还拥有公路行业甲级设计资质,可以参与EPC等涵盖设计业务的项目投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