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动力工程 > 正文

阀门知识大全 阀门的分类介绍

有魅力的鼠标
大胆的香烟
2023-01-01 03:45:19

阀门知识大全 阀门的分类介绍

最佳答案
凶狠的大侠
阳光的鸡
2025-07-26 23:04:14

分类

按作用和用途分类

(1)截断类:如闸阀、截止阀、旋塞阀、球阀、蝶阀、针型阀、隔膜阀等。截断类阀门又称闭路阀,截止阀,其作用是接通或截断管路中的介质。

(2) 止回类:如止回阀,止回阀又称单向阀或逆止阀,止回阀属于一种自动阀门,其作用是防止管路中的介质倒流、防止泵及驱动电机反转,以及容器介质的泄漏。水泵吸水关的底阀也属于止回阀类。

(3) 安全类:如安全阀、防爆阀、事故阀等。安全阀的作用是防止管路或装置中的介质压力超过规定数值,从而达到安全保护的目的。

(4) 调节类:如调节阀、节流阀和减压阀,其作用是调节介质的压力、流量等参数。

(5) 分流类:如分配阀、三通阀、疏水阀。其作用是分配、分离或混合管路中的介质。

(6)特殊用途类:如清管阀、放空阀、排污阀、排气阀、过滤器等。排气阀是管道系统中必不可少的辅助元件,广泛应用于锅炉、空调、石油天然气、给排水管道中。往往安装在制高点或弯头等处,排除管道中多余气体、提高管道路使用效率及降低能耗。

按公称压力分类

(1) 真空阀:指工作压力低于标准大气压的阀门。

(2) 低压阀:指公称压力PN ≤1.6Mpa 的阀门。

(3) 中压阀:指公称压力PN 为2.5Mpa、4.0Mpa、6.4Mpa的阀门。

(4) 高压阀:指工称压力PN 为10.0Mpa~80.0Mpa的阀门。

(5) 超高压阀:指公称压力 PN≥100.0Mpa的阀门。

(6)过滤器:指公称压力PN 为1.0Mpa、1.6Mpa的阀门

按工作温度分类

(1) 超低温阀:用于介质工作温度 t<;-101℃的阀门。

(2) 低温阀:用于介质工作温度-101℃≤t≤-29℃的阀门。

(3) 常温阀:用于介质工作温度-29℃<t<120℃的阀门。

(4) 中温阀:用于介质工作温度120℃≤t≤425℃的阀门

(5) 高温阀:用于介质工作温度t>425℃的阀门。

按驱动方式分类

按驱动方式分类分为自动阀类、动力驱动阀类和手动阀类:

(1) 自动阀是指不需要外力驱动,而是依靠介质自身的能量来使阀门动作的阀门。如安全阀、减压阀、疏水阀、止回阀、自动调节阀等。

(2) 动力驱动阀:动力驱动阀可以利用各种动力源进行驱动。分为电动阀、气动阀、液动阀等。电动阀:借助电力驱动的阀门。气动阀:借助压缩空气驱动的阀门。液动阀:借助油等液体压力驱动的阀门。

此外还有以上几种驱动方式的组合,如气-电动阀等。

(3) 手动阀:手动阀借助手轮、手柄、杠杆、链轮,由人力来操纵阀门动作。当阀门启闭力矩较大时,可在手轮和阀杆之间设置齿轮或蜗轮减速器。必要时,也可以利用万向接头及传动轴进行远距离操作。

按公称通径分类

(1)小通径阀门:公称通径DN≤40mm的阀门。

(2)中通径阀门:公称通径DN为50~300mm的阀门。

(3)大通径阀门:公称阀门DN为350~1200mm的阀门。

(4)特大通径阀门:公称通径DN≥1400mm的阀门。

按结构特征分类

阀门的结构特征是根据关闭件相对于阀座移动的方向可分为: 

(1)截门形:关闭件沿着阀座中心移动; 如截止阀

(2)旋塞和球形:关闭件是柱塞或球,围绕本身的中心线旋转;如旋塞阀、球阀

(3)闸门形:关闭件沿着垂直阀座中心移动;如闸阀、闸门等

(4)旋启形:关闭件围绕阀座外的轴旋转;如旋启式止回阀等

(5)蝶 形:关闭件的圆盘,围绕阀座内的轴旋转;如蝶阀、蝶形止回阀等

(6)滑阀形:关闭件在垂直于通道的方向滑动。如滑阀

按连接方法分类

(1)螺纹连接阀门:阀体带有内螺纹或外螺纹,与管道螺纹连接。

(2)法兰连接阀门:阀体带有法兰,与管道法兰连接。

(3)焊接连接阀门:阀体带有焊接坡口,与管道焊接连接。

(4)卡箍连接阀门:阀体带有夹口,与管道夹箍连接。

(5)卡套连接阀门:与管道采用卡套连接。

(6)对夹连接阀门:用螺栓直接将阀门及两头管道穿夹在一起的连接形式。

最新回答
瘦瘦的人生
殷勤的发卡
2025-07-26 23:04:14

一、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介绍: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又名能源与动力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具备热能工程、传热学、流体力学、动力机械、动力工程等方面基础知识,能在国民经济和部门从事动力机械(如热力发动机、流体机械、水力机械)的动力工程(如热电厂工程、水电动力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空调工程)的设计、制造、运行、管理、实验研究和安装、开发、营销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具有进行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

二、专业方向:热能动力及控制工程(电厂方向)、流体机械与制冷低温工程、内燃机及汽车工程

三、专业课程:

1、专业基本课程(该专业所有方向均要学习的课程):传热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电子、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工程材料基础、控制工程、测试技术。

2、不同方向专业课:(1)热能动力及控制工程(电厂方向):锅炉原理、热力涡轮机械原理、发电厂系统及设备、加热炉

(2)流体机械与制冷低温工程:流体机械原理、容积式压缩机原理、制冷原理与装置、低温原理与装置

(3)内燃机及汽车工程:内燃机原理、内燃机构造、汽车构造、汽车理论

四、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怎么样?(学长学姐评价)

华北电力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在我们学校主要针对火力发电厂,目前看还不错,毕竟是电力行业。我们学校的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更好,毕业进供电局什么的,应该说比电厂好。

河北科技大学:我们学校的热能专业主攻的是制冷方向,不是人们第一印象的电厂、内燃机方向。我在那里生活了四年,不好很客观的说。如果你的弟弟、妹妹成绩比较好的话建议去西安交通大学吧,那里的热能专业方向比较全而且在全国里,那里应该是数一数二的。

东北大学:客观讲,学科实力在全国应该属于二流水平,和清华,浙大,上交,西交差一些。但是整体而言,应该是不错的学科,是辽宁省重点学科。就业形势很好,真的,本科生平均能找三份工作可以挑选。这个专业对口的主要是钢铁行业,就业单位比如宝钢,赛迪等各大钢铁企业和设计院。在钢铁行业,东北大学的热能还是响当当的,这些是别的学校的热能比不了的。建议女生不要来这个专业,女生这个专业特别不好找工作。其他的比如考研啊,什么的还是不错的,不少学生也能有机会获得保送机会直接上研究生,也要保送到比如中科院,清华,浙大等学校去读的,保研比例大概在20%-30%之间。东大的学习氛围还是不错的。

哈尔滨工业大学:在我们学校热动属于汽车专业,是跟内燃机有关的,将来毕业就业一般是在汽车行业,汽车专业在我们学校是最好就业的一个学校,假如考研的话,我推荐本科汽车研究生搞电控,就现在我工作的情况来看,研究生搞电急需的比较多,不知道几年后会是怎么样,如果你能报我们学校车辆工程专业的话推荐报这个,这是汽车里最好的一个专业。热动属于汽车学院中中等的专业,照这几年的情况来看,毕业后找工作比较轻松。

东南大学:热动在我们学校属于二流专业中比较好的了,最好的是建筑和无线电。发展前景在我们学校来说一般,主要研究活力发电厂的相关技术,但你要在清华之类的学校还是有很多东西可研究的。

以上由大学生成长网整理发布,希望对报考此专业的学弟学妹们有所帮助。

愤怒的小甜瓜
健忘的季节
2025-07-26 23:04:14
业务培养目标

考虑学生在宽厚基础上的专业发展,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分成以下四个专业方向: (1)以热能转换与利用系统为主的热能动力工程及控制方向(含能源环境工程、新能源开发和研究方向); (2)以内燃机及其驱动系统为主的热力发动机及汽车工程,船舶动力方向; (3)以电能转换为机械功为主的流体机械与制冷低温工程方向; (4)以机械功转换为电能为主的火力火电和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 即工程热物理过程及其自动控制、动力机械及其自动化、流体机械及其自动控制、电厂热能工程及其自动化四个二级学科 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受到现代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工程力学、机械学、工程热物理、流体力学、电工与电子学、控制理论、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3.获得本专业领域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 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 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能源转换与利用和热力环境保护领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适应和创新能力,较高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高级人才,以满足社会对该能源动力学科领域的科研、设计、教学、工程技术、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需求。学生应具备宽广的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热学、力学、电学、机械、自动控制、系统工程等宽厚理论基础、热能动力工程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掌握计算机应用与自动控制技术方面的知识。毕业生能从事能源与动力工程及相关方面的研究、教学、开发、制造、安装、检修、策划、管理和营销等工作。也可在本专业或其它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主干学科

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

主要课程

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图、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控制理论、测试技术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训、金工、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应安排40周以上。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硕士

主要专业实验

传热学实验、工程热力学实验、动力工程测试技术实验等

知识结构要求

工具性知识 比较系统地掌握一门外语,掌握外文科技写作知识。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基本知识,具有在本专业与相关领域的计算机应用与开发能力;掌握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知识、方法与工具。能够进行中外文文献检索。 自然科学知识 掌握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化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学科技术基础知识 掌握工程制图、工程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金属工艺学、电工学、电子技术基础、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计算机原理与应用、自动控制原理等方面的知识(对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知识要求可适当降低)。  

 专业知识 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因专业方向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1)热能动力及控制工程方向(含能源环境工程方向) 主要掌握热能与动力测试技术、锅炉原理、汽轮机原理、燃烧污染与环境、动力机械设计、热力发电厂、热工自动控制、传热传质数值计算、流体机械等知识。 (2)热力发动机及汽车工程方向 掌握内燃机(或透平机)原理、结构、设计、测试、燃料和燃烧,热力发动机排放与环境工程,能源工程概论,内燃机电子控制,热力发动机传热和热负荷,汽车工程概论等方面的知识。 (3)制冷低温工程与流体机械方向 掌握制冷、低温原理、人工环境自动化、暖通空调系统、低温技术学、热工过程自动化、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系统仿真与控制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掌握该方向所涉及的制冷空调系统、低温系统,制冷空调与低温各种设备和装置,各种轴流式、离心式压缩机和各种容积式压缩机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4)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 掌握水轮机、水轮机安装检修与运行、水力机组辅助设备、水轮机调节、现代控制理论、发电厂自动化、电机学、发电厂电气设备、继电保护原理等方面的知识,以及水电厂计算机监控和水电厂现代测试技术方面的知识。

也就是说,本专业学生应具有如下知识和能力,并根据培养规格的不同而有所侧重: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熟练掌握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化学等基础性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方法;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应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能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籍和资料。若外语为英语应达到国家四级以上水平(含四级)。 (3)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技术基础理论,主要包括力学理论(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热学理论(热力学、传热学等),机械设计基本理论,电工与电子基本理论,自动控制理论,能源动力工程基础理论等。 (4)熟悉本专业领域内1~2个专业方向或有关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其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5)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测试、调研、查阅文献和基本工艺、操作、运行等基本技能。 (6)具有一定计算机相关知识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较熟练使用计算机工具,解决工程中的有关问题。 (7)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大型企业、相关公司以及相关的研究所、设计院、高等院校和管理部门从事热能工程方面的研究与设计、产品开发、制造、试验、管理、教学等工作。主要就业方向为发电厂、内燃机厂、汽车制造厂、物流调控、锅炉厂、大型机械厂、造船厂等等

幸福的哈密瓜
故意的鸵鸟
2025-07-26 23:04:14

热能与动力工程就业方向为主要面向发电、电力建设、热力设备检修企业,在热力设备运行、安装和检修岗位群, 锅炉、管 道与阀门的检修,以及技术管理等工作。

热能与动力工程主要研究工程力学、热力学、热工理论、热力设备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火力发电、热力、供热类企事业单位进行热能动力设备与系统的工程设计、安装、调试、运行、检修、管理等。

热能与动力工程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热力设备安装与检修能力。

3、具备火力发电厂系统分析能力。

4、具备机组热力设备运行能力。

5、具备一定的机组事故处理能力。

6、具备初步的生产组织管理能力。

7、具备节能分析和节能减排技术应用能力。

8、具备热力设备及辅机的试验能力。

寂寞的滑板
热心的果汁
2025-07-26 23:04:14
该专业培养具有热能工程、传热学、流体力学、动力机械、动力工程及能源的利用与转换领域的基础知识,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动力机械(如热力发动机、流体机械、水利机械)和动力工程(如热电厂工程、水电动力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空调工程)的设计、制造、运行、管理、研究、开发、营销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的分配去向主要有汽车厂、摩托车厂、内燃机厂、造船厂、设计院、研究所及高校等大型企事业单位。

该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所学课程包括人文与社会科学类课,公共基础课,机械类基础课(如制图、力学、金属材料等),电工电子与计算机类基础课(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微机应用、软件基础、CAD等),热工基础课(如传热学、热力学、燃烧学、流体力学、热工仪表与测量等);专业课和选修课有:热交换原理与技术,热工系统优化设计,热工过程自动控制、热能动力系统与装置、能源工程与环境保护、制冷空调技术、动力机械、锅炉原理、供热工程、热力发电厂、太阳能工程、干燥原理与技术等。

开设能源动力类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院校名单:

[北京] 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方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石油大学

[天津] 天津大学、天津理工学院、天津商学院、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河北] 河北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河北理工学院

[山西] 太原理工大学、太原重型机械学院

[内蒙古] 内蒙古工业大学

[辽宁] 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大连水产学院、鞍山钢铁学院、沈阳工业大学、沈阳化工学院

[吉林] 吉林大学、东北电力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佳木斯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水产大学、上海电力学院

[江苏] 江苏理工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扬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华东船舶工业学院、江苏石油化工学院、苏州大学、南京工程学院

[浙江] 浙江大学

[安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东冶金学院

[福建] 集美大学

[江西] 南昌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

[山东] 山东大学、青岛大学、山东建筑工程学院

[河南] 洛阳工学院、郑州轻工业学院、焦作工学院、郑州大学

[湖北] 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化工学院、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湖南] 湖南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中南大学、长沙电力学院

[广东] 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五邑大学、湛江海洋大学、仲恺农业技术学院

[广西] 广西大学

[重庆] 重庆大学

[四川] 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工业学院

[贵州] 贵州工业大学

[云南] 昆明理工大学

[陕西] 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甘肃] 甘肃工业大学、兰州铁道学院

怎么样,够不够哇?

调皮的面包
无奈的月饼
2025-07-26 23:04:14
一、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介绍 1、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简介

能源与动力工程致力于传统能源的利用及新能源的开发,和如何更高效的利用能源。能源既包括水、煤、石油等传统能源,也包括核能、风能、生物能等新能源,以及未来将广泛应用的氢能。动力方面则包括内燃机、锅炉、航空发动机、制冷及相关测试技术。2012年教育部新版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调整热能与动力工程为能源与动力工程。

2、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主要课程

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图、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控制理论、测试技术、燃烧学 等。

3、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受到现代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

培养要求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工程力学、机械学、工程热物理、流体力学、电工与电子学、控制理论、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3.获得本专业领域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

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

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4、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不存在问题,学生毕业后可到相关的国家机关、科研院所、流体机械制造企业以及水电行业、航空航天部门、水利部门及与流体工程设计相关的其他单位从事生产、教学、科研、销售、管理等工作。

二、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大学排名

1. 西安交通大学 A++

2.清华大学A++

3.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4. 上海交通大学 A++

5.华中科技大学A++

6. 东南大学 A++

7.天津大学A++

8. 北京科技大学 A+

9.重庆大学A+

10. 山东大学 A+

11. 华北电力大学 (保定)A+

12.华东理工大学A+

1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A+

14. 江苏大学 A+

15.兰州理工大学A+

16.上海理工大学A+

17. 大连理工大学 A+

18. 南京工业大学 A+

19.哈尔滨工程大学A+

20.青岛科技大学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