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果的主要矿产是什么 几内亚呢
刚果共和国的主要矿产钾盐、金刚石、石油、金、铅、锌、铜矿,还有铁、铝土、煤等矿藏。
几内亚素有“地质奇迹“之称,矿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几内亚财政和外汇收入的最主要来源。主要矿产有:
(1)铝矾土。
(2)铁矿。储藏量90多亿吨,品味37-70%,可露天开采。
(3)黄金。储量约1000吨,分布广泛,南部相对集中。2013年,几内亚黄金产量58.88万盎司,同比增长13.4%。
刚果(金)主要物产包括:1.矿产资源,多种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和非金属矿,其中铜、钴、锌、锰、锡、钽、锗、钨、镉、镍、铬等金属和工业钻石储量很可观。有世界产量最大的露天钴矿——鲁苏西露天钴矿。2.木材,森林覆盖率为53%,约1.25亿公顷,占非洲热带森林面积的一半。其中8000万公顷可供开采,木材年均可伐量600万立方米。盛产乌木、红木、花梨木、黄漆木等22种贵重木材。
非洲刚果盆地热带雨林的面积仅次于南美洲亚马孙盆地热带雨林,有“地球第二肺”之称,它的一半以上的热带雨林。位于中部非洲国家刚果(金)境内。刚果(金)国土面积达230多万平方公里,其中54%被森林覆盖。刚果(金)盛产乌木、红木、灰木、花梨木、黄漆木等25种贵重木材。但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调查显示,这个热带雨林的面积正在以每年3190平方公里的速度减少。和很多国家不同,刚果(金)森林遭到破坏并非因过度采伐,而是战乱。欧盟驻刚果(金)环境、森林专家菲利波·萨拉克对新华社记者说:“在这个国家,持续的战乱造成数百万流民。他们逃进森林地区,用火烧森林的办法开垦土地,种植农作物,这对森林生态造成很大压力。”属热带雨林气候,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25—27℃,年降水量1500~2000毫米。热带雨林广布,有黑檀木、红木、乌木、花梨木等名贵树种。土壤以砖红壤、红壤为主。矿藏资源。盆地边缘矿产资源丰富,金刚石、铜、锗、钴、锡、铀、锰、钽的储量都居世界前列。有“中非宝石”之称。为重要农业区,产油棕、咖啡、橡胶、烟叶等。大部分地区无人居住,是大猩猩等热带动物生活天堂。刚果河的许多支流都到盆地内汇进干流,因此,这里水系发达。盆地气候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气温25至27摄氏度,降水量1500至2000毫米以上。这里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热带森林,有多种珍贵树种和热带作物。盆地边缘矿产丰富,盆地中水资源充沛,因此,人们称刚果盆地为中非宝石。
刚果民主共和国(The Democratic Republic of Congo)简称民主刚果或刚果(金)(“金”指其首都金沙萨),以区分国名相似的刚果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Congo)。该国旧称扎伊尔(法语:Zaïre),官方语言为法语,人口超过7 100万,是世界人口排名第19位、非洲人口第4位的国家,以及正式法语人口最多的国家;陆地面积约234.5万km2,是非洲第二大和世界第十一大的国家。
刚果(金)位于非洲中西部,赤道横贯其中北部地区,东接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坦桑尼亚,北连苏丹、中非共和国,西邻刚果共和国,南接安哥拉、赞比亚。仅在最东部临近大西洋,海岸线长37km。全国地形分5个部分:中部刚果盆地区,东部南非高原大裂谷区,北部阿赞德高原区,西部下几内亚高原区,南部隆达-加丹加高原区。中部-北部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南部以加丹加高原为中心,属热带草原气候;气温年变化不明显,年平均气温27℃,年降水量1 500~2 000mm。
刚果(金)国内交通不是很发达,境内以河运为主,首都金沙萨是最大的河港;马塔迪是唯一的海港,向境外辟有多条远洋航线;全国公路总长14.5万km,国家级公路20 700km,其中沥青路2 400km,但是现在多数道路有不同程度的损毁。铁路全长6000多km,其中电气化线路约850km。境内的刚果河是非洲和世界著名的大河,全长4640km,流域面积约370万km2,其中60%在刚果(金)境内,在非洲其长度仪次于尼罗河,而流量却比尼罗河大16倍。刚果河的下游段有世界罕见的利文斯敦(Livingstone)瀑布群,是非洲水力资源最为集中的地段,其他许多支流上也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但由于地处偏远地区,至今尚未开发利用。
刚果(金)是一个工、农业发展相当落后的国家,农业生产目前还停留在“刀耕火种”自然半原始状态,超过90%的工业产品依靠进口,矿业及冶炼是主要的经济支柱。刚果(金)不仪以植物、动物、水力、沃土丰富而闻名,而且矿产资源储量更是位居世界前列,虽然其自然资源丰富,但经济却极不发达,被联合国定为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之。
刚果(金)矿产资源种类齐全,其境内蕴藏的矿产资源有石油、煤炭、铀等能源矿产及铁、锰、铬、钨、铜、钴、锌、锡、镍、金、铂族金属、银、铌、钽、锗、镉等金属、稀有金属矿产以及金刚石、硫、石材等非金属矿产,其中铜、钴、金刚石、锡、铌、钽等矿产储量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在20世纪90年代前,刚果(金)的采矿业主要以铜矿和钴矿的开采为主;20世纪80年代,其矿业生产达到顶峰,年产铜50×104t(1981年)、钴1×104t(1986年,占世界产量的2/3以上)、锌6.6×104t,矿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1990年后,矿业生产全面下降。1997年和1998年2次内战均发生在矿产资源丰富的东部地区,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产量骤减,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跌至7%。近年来随着国内局势不断缓和,矿业生产有所恢复。2001年约·卡比拉执政后,推行市场经济政策,放松经济管制,加强与国际金融机构的合作,该国宏观经济状况有所改善。近年来,政府加大财税改革力度,改善投资环境,规范经济活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金融机构及主要援助国增加了对刚果(金)的发展援助,并免除了其部分债务。近年来刚果(金)的政治形势有明显好转,这增加了刚果(金)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有色金属矿业成为国际跨国公司投资的热点。目前,刚果(金)的矿产勘查和开发主要集中在南部的加丹加铜矿带,主要矿种有铜、钴、锌等。
矿业是刚果(金)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该国自然资源丰富,素有“世界原料仓库”、“中非宝石”和“地质奇迹”之称。全国蕴藏多种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其中铜、钴、锌、锰、锡、钽、锗、钨、镉、镍、铬等金属和工业钻石储量很可观。据1998年底刚果(金)政府公布的数字,其主要矿产储量为:铜7 500×104t(占世界15%)、钻450×104t(占世界1/2)、锌700×104t、锰700×104t、锡45×104t、黄金600 t、钻石1.9亿克拉(占世界23%)。水力资源丰富,估计蕴藏量为1.06亿千瓦,占非洲的40%、世界的13%。铜、铅、锌、铀、镍和钴等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和东北部,锡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东南部,金、银和铂族金属主要分布在该国的南部、北部和东部,锰矿和铁矿主要分布在南部和北部。长期以来,该国由于工业发展缓慢、电力供应不足、基础设施落后,以及许多矿业企业尚未实现产品深加工等原因,大量精矿产品被直接出口至邻国赞比亚进行深加工并提炼最终产品。
铜和钴是刚果(金)最丰富、开发程度最高的2种有色金属矿产。过去儿十年,刚果(金)铜的产量相对比较稳定,多年来一直维持在33×104t/a左右。由于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较差,冶炼过程中的金属回收率不是很高,资源浪费较严重;此外受地区性治安动荡的影响,大多数矿区实际上并没有进行勘探和生产开采活动。南部的加丹加高原(加丹加省)地区是该国最重要的多金属产地,位于世界著名的中非铜-钴矿带上;加丹加省的铜矿品位平均高达3%~8%,是世界上少见的富矿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