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发布氢能源发展规划 将适度超前布局建设加氢基础设施
易车讯 日前,河南省印发了《河南省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和《郑汴洛濮氢走廊规划建设工作方案》。《规划》明确了发展目标,到2025年河南省氢能产业关键技术和设备制造领域取得突破,产业链相关企业达到100家以上,氢能产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推广示范各类氢燃料电池汽车力争突破5000辆,氢气终端售价降至30元/公斤以下,建成3-5个绿氢示范项目。郑汴洛濮氢走廊基本建成,郑州燃料电池汽车城市群示范应用取得明显成效,初步建成氢能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方案提出,到2025年,突破氢能产业链关键零部件及系统集成核心技术,引进和培育产业链相关企业超过100家,打造国内领先的氢燃料电池整车及核心零部件生产企业2—3家,氢能产业年产值突破1000亿元。低碳低成本氢气供应体系初步建立,建成3—5个绿氢示范项目,适度超前布局建设一批加氢基础设施,氢气终端售价降至30元/公斤以下。
具体来看,河南将重点打造“一轴带、五节点、三基地”的“郑汴洛濮氢走廊”。“一轴带”即郑汴洛濮氢能应用示范轴带,重点建设郑汴洛文化旅游城际客运氢能示范项目、郑汴濮陆港联运物流集散货运氢能示范项目、郑汴洛濮绿色低碳市政交通氢能示范项目;
“五节点”即郑州、开封、洛阳、新乡、濮阳五大产业支撑节点,形成国内领先的氢能装备产业集群;
“三基地”即豫北、豫西北、豫中南三大氢能供给保障基地,发挥工业副产氢资源丰富的优势,建设豫北、豫西北、豫中南3个氢能供给基地,探索绿氢生产供应方式,拓展绿氢供给渠道。
河南鼓励有能力、有需求的地方出台政策,适度超前布局加氢基础设施。优先在骨干高速公路、国道沿线建设加氢站,鼓励现有加油(气)站、充电站增加加氢功能;搭建氢能智慧供应平台,建立氢气运输联动机制,实现多氢源、多运输方式、多加氢站间灵活调度。
结合濮阳、安阳、焦作、济源、许昌、平顶山等地焦化、氯碱企业的副产氢资源,进一步优化提升工业副产氢品质,为燃料电池应用提供低成本、稳定供应的氢源保障。同时,鼓励风光资源较好的豫北、豫西等区域,探索建设风电制氢、光伏制氢等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项目,不断降低绿电及绿氢制取成本。
河南将提升氢能制、储、运、加全链条装备制造能力,重点发展水电解制、储、加一体化和撬装式加氢、移动高压加氢等技术设备以及加氢站控制集成系统,加速压缩机、储氢罐等关键部件产品国产化,降低加氢站建设和运营成本。
发展氢燃料电池及燃料电池整车核心产业,建设国内先进的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示范集群。据了解,预计到2025年,河南氢能产业关键技术和设备制造领域取得突破,产业链相关企业达到100家以上,搭建产业合资合作平台,深化与产业链上下游骨干企业合作,争取优势企业在豫布局相关装备研发、产品设计和制造基地,实现本地规模化生产。
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加快建设重点实验室、前沿交叉研究平台,开展氢能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布局建设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争创国家级创新平台,支持行业关键技术开发和工程化应用。
积极引进高层次氢能领域创新型团队。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协同推进氢能产业关键技术联合研发,为氢能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此外,河南将强化各职能部门在氢气制、储、运、加、用等环节的监管责任,指导企业研究制定氢能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处置技战术和作业规程,开展专项演练,及时有效应对各类氢能安全风险。
易车App提供销量、热度、点评、降价、新能源、实测、安全、零整比、保有量等榜单数据。如需更多数据,请到易车App查看。
河南省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平顶山新区建设总体方案的
通知
豫政 〔2011〕85号
平顶山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现将《平顶山新区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总体方案》是指导平顶山新区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有关重大规划、布局和建设要按照《总体方案》确定的基本原则进行。
二、平顶山市和省有关部门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解放思想,通过改革创新、探索试验、实践示范,推动新区率先发展。
三、要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遵循“三规合一”(新区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合一)、功能复合、城乡统筹、节约集约的要求,编制新区总体规划和重点领域专项规划。按照《总体方案》确定的功能定位和发展重点,以平新产业集聚区、宝丰产业集聚区建设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抓紧组织实施相关项目,为《总体方案》的全面实施奠定基础。
四、省有关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能,加强对平顶山新区建设的支持和指导,帮助平顶山市及时解决《总体方案》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新区建设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五、省发展改革委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总体方案》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做好督促检查工作。执行中遇到重大问题,及时向省政府报告。
河南省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平顶山新区建设总体方案
根据《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规划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的指导意见》(豫发〔2009〕29号)和平顶山市发展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建设平顶山新区的基础和条件
平顶山市位于我省中部,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市域总面积7882平方公里。2010年,全市总人口503万人生产总值达到1312亿元,居全省第五位实现工业增加值869.4亿元,占生产总值的66.3%城镇化率达到43.4%,总体上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
平顶山市是豫中南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是综合交通体系完善。焦枝铁路和孟平铁路在市区西部交汇,规划建设的郑渝铁路通过平顶山西部并设站,孟平铁路复线贯穿新老城区宁洛高速与郑尧高速、兰南高速分别在市区西部和东南部交汇,二广高速从市区外围通过鲁山机场距平顶山新城区25公里,距宝丰县城20公里。二是生态环境优美。城区北部伏牛山余脉山体生态公园、香山寺风景区逐步成形,沙河自西向东绕城而过,白龟湖水面达70平方公里,白龟湖上游6.7平方公里的国家湿地公园生态功能完备。三是城市发展态势良好。近年来,平顶山市按照“向西跳跃式发展”的思路,积极推进西部新城区建设,到2010年年底,新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5平方公里,新老城区间沉陷区生态公园初具规模,市水厂、市博物馆等一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陆续建成投用,城市功能逐步完善,新老城区连成一体的态势已经显现。随着平顶山市新城区的规划建设,以老城区为依托,以新城区为重心,与周边的宝丰、叶县、鲁山县城组团式发展格局正在形成。但总体上看,平顶山市中心城区总体实力仍然较弱,对区域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交通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城市空间布局不尽合理,难以适应城市更大规模发展的需要。
在新的战略起点上规划建设平顶山新区,有利于在更大的范围内整合资源,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居住、产业、生态等功能布局,提高产业、人口综合承载能力有利于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和区域竞争力,与宝丰、叶县、鲁山等周边县城实现组团式集群发展,加快区域城镇化进程有利于优化航空、铁路、公路等交通组织,进一步巩固提升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增强对区域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有利于加速区域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中心城市集聚,巩固提升平顶山市豫中南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
二、平顶山新区空间布局
平顶山新区在平顶山市区西部集中布局,是体现城乡统筹、产业协调、产城融合发展的复合型功能性区域,空间上涵盖城市、农村和生态用地。规划空间范围东至平桐路,南至规划南环路,西至规划南环路、宝丰县杨庄乡界、南水北调干渠,北至南水北调干渠、宁洛高速、省道329线、宝丰县周庄镇边界和省道236线,远期规划面积约295平方公里(含白龟湖水面和生态保护用地99平方公里)。行政区划涉及新华区的滍阳镇,湛河区的曹镇乡,宝丰县城及杨庄镇、周庄镇,鲁山县的滚子营乡、张良镇和马楼乡。
三、平顶山新区功能定位
平顶山新区的功能定位为“三区一中心”:城乡一体化先行区、产业转型升级先导区、对外开放示范区、豫中南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城乡一体化先行区。依托平顶山新城区、宝丰县城和产业集聚区,促进产城互动、组团式发展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积极开展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推进城乡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共建共享,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示范。
产业转型升级先导区。依托平高电气公司等现有优势企业,拉长产业链条,推进集群集聚发展,大力发展以电力装备为主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积极发展商务、金融、物流、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对外开放示范区。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特别是围绕建设中原电气谷,加强与机电装备世界行业500强和国内龙头企业的战略合作,建设全省对外开放和承接高水平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
豫中南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依托焦枝铁路、孟平铁路、宁洛高速、郑尧高速、兰南高速、规划建设的郑渝铁路以及鲁山机场,优化航空、铁路、公路等交通组织,构建对外联系快捷通畅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加快物流产业发展,成为豫中南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和区域物流中心。
四、平顶山新区管理体制
平顶山新区规划建设在省委、省政府和平顶山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实施,主要干部任免由市委提名后报省委研究决定。在体制上,按照组织协调和实施两个层面成立平顶山新区两级组织管理机构。
(一)平顶山市委、市政府成立平顶山新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
主要职责是:
1.负责新区规划建设中重大问题的决策,研究决定支持新区建设的重大政策措施。
2.组织协调涉及国家和省重大问题的汇报、衔接,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支持。
3.协调有关县(区)和市属部门支持新区建设。
4.审议确定新区管委会提出的年度计划和建设任务,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5.指导新区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模式,不断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二)成立平顶山新区工委和管委会。分别作为平顶山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按副厅级架构设置。新区管委会是新区规划建设的执行机构,具有统一的规划编制、人事管理、财政管理等职权。
主要职责是:
1.按照“小政府、大社会”模式,对新区实行统一领导、统一建设、统一管理。
2.贯彻落实领导小组的决策部署,研究提出新区发展规划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方案。
3.研究提出报请领导小组研究解决的重大事宜。
□今报记者 王秋欣
【南阳新区】
规划面积约190平方公里
省政府出具的报告显示,南阳新区将在南阳中心城区东南部白河南岸地区集中布局,是体现城乡统筹、产业协调、产城融合发展的复合型功能性区域,空间上涵盖城市、农村和生态用地。规划区空间范围以南阳新能源产业集聚区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为基础,适度向外围拓展,西北以白河为界,东至许平南高速,北至南水北调总干渠,南至溧河乡南边界,远期规划面积约190平方公里。在行政区划上,主要涉及宛城区白河、枣林办事处和红泥湾、茶庵等乡镇的相关区域。
目标实现期限暂定为10年
南阳新区功能定位为“三区一基地一中心”:城乡一体化先行区、现代化复合型功能区、对外开放示范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豫鄂陕接合部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这一目标实现的期限,暂定为十年。
按副厅级架构两级管理
据悉,南阳新区将和郑州新区、洛阳新区一样,规划建设将在省委、省政府和南阳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实施,主要干部任免由市委提名后报省委研究。在体制上,按照组织协调和实施两个层面,成立南阳新区两级组织管理机构。也就是说,南阳市委、市政府成立南阳新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同时,还要成立南阳新区工委和管委会,分别作为南阳市委、市政府派出机构,按副厅级架构设置。新区管委会是新区规划建设的执行机构,具有统一规划编制、人事管理、公共事务管理、财政管理等职权。
1、郑州市
郑州,简称“郑”,古称商都,是河南省省会、特大城市、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截至2019年,全市下辖6个区、1个县、代管5个县级市,总面积7446平方千米。
2、开封市
开封,简称“汴”,古称汴州、汴梁、汴京,是河南省地级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中原城市群核心区的中心城市之一、文化旅游城市。截至2018年,全市下辖5个区、4个县,总面积6266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151平方千米。
3、洛阳市
洛阳市,简称“洛”,别称洛邑、洛京,河南省地级市,洛阳市总面积15230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803平方千米,河南省西部,东西长约179千米,南北宽约168千米。横跨黄河中下游南北两岸,东邻郑州市,西接三门峡市,北跨黄河与焦作市接壤,南与平顶山市、南阳市相连。
4、平顶山市
平顶山,河南省辖地级市,别名鹰城,中原经济区重要的能源和重工业基地,也是豫中地区的中心城市 。现辖2市4县4区,面积7882平方公里,2018年常住人口520.77万。
5、安阳市
安阳,河南省地级市,古称相、殷、邺、邺城、邺都、邺郡、相州、彰德等,简称殷或邺,位于中国中北部、河南省最北部,地处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处,东接濮阳,西临长治,南接鹤壁、新乡,北临邯郸。截至2019年,安阳市总面积7413平方公里,辖4个区、1个县级市、4个县,常住人口519.22万。
截至2017年底,河南省下辖17个省辖市,1个省直管市济源市,21个县级市。
17个省辖市分别是:郑州市、开封市、洛阳市、平顶山市、安阳市、鹤壁市、新乡市、焦作市、濮阳市、许昌市、漯河市、三门峡市、商丘市、周口市、驻马店市、南阳市、信阳市。
1个省直管市是:济源市。
21个县级市分别是:巩义市、新郑市、登封市、荥阳市、新密市、偃师市、汝州市、舞钢市、林州市、卫辉市、辉县市、沁阳市、孟州市、禹州市、长葛市、灵宝市、义马市、永城市、邓州市、项城市、济源市。
扩展资料
历史沿革
1919年的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也促进了河南人民的新觉醒。一批又一批的革命知识分子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在河南建立组织准备了条件。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不久,就发动了第一次全国工运高潮,河南新的最革命的阶级——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将内战强加在全国人民头上,于1946年6月猖狂进犯中原解放区。解放区军民经过艰苦转战,粉碎了敌人的“围歼”,保存和壮大了革命力量。
1949年1月,淮海战役胜利结束,河南人民最后摆脱了国民党政府20余年的反动统治,获得全部解放。
1949年10月1日,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河南人民永远结束了苦难的岁月,开始以主人翁的姿态谱写历史的新篇章。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河南省
参考资料:河南省人民政府网-历史沿革
河南省下辖: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许昌、漯河、三门峡、南阳、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17个地辖市。
郑州,河南省省会,是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开封,简称汴,河南省地级市。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中下游,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四大古都之一。
平顶山,别名鹰城。位于河南省中部,中原经济区重要的能源和重工业基地,豫中地区的中心城市。
安阳,古称殷、邺、相州、彰德府,是河南省地级市。鹤壁,河南省省辖地级市。位于河南省北部,太行山东麓向华北平原过渡地带。鹤壁是封神榜故事发生地。
焦作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山,与山西晋城市接壤。
新乡市,河南省地级市,地处河南省北部、南临黄河,紧邻省会郑州,南临黄河,与郑州市、开封市隔河相望。
濮阳,河南省地级市,位于河南省东北部,黄河下游平原,北与河北省邯郸市交界。
许昌,又称莲城,位于河南省中部。
漯河市,河南省省辖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
三门峡位于河南西部,东与千年帝都洛阳市为邻,南依伏牛山与南阳市相接,西望古都西安。
商丘,简称“商”或“宋”,河南省地级市。
驻马店是河南省下辖地级市,位于河南中南部。
南阳,古称宛,河南省辖地级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
周口市,河南省辖地级市,位于中国河南省东南部,地处沙河、颍河、贾鲁河交汇处。
济源市,是河南省省辖市,因济水发源地而得名。
信阳,古称义阳、弋阳、申州,又名申城,为河南省地级市。
拓展资料河南,古称中原、中州、豫州,简称“豫”,因历史上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故名河南。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
截至2017年底,河南共下辖17个地级市、1个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52个市辖区、20个县级市、85个县,省会郑州市,常住人口9559.13万人,居中国第3位。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和华夏文明的发祥地, 也是中国姓氏的主要发源地,在中国300个主要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个,按照人口数量多少而排列的中国100个大姓中有78个姓氏的源头之根在河南,有“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之称的海内外四大姓氏均起源于河南。春秋战国时期,河南是“百家争鸣”的主阵地,道家、墨家、法家、名家、纵横家等主流思想均发源于河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河南
□今报记者 王秋欣
【南阳新区】
规划面积约190平方公里
省政府出具的报告显示,南阳新区将在南阳中心城区东南部白河南岸地区集中布局,是体现城乡统筹、产业协调、产城融合发展的复合型功能性区域,空间上涵盖城市、农村和生态用地。规划区空间范围以南阳新能源产业集聚区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为基础,适度向外围拓展,西北以白河为界,东至许平南高速,北至南水北调总干渠,南至溧河乡南边界,远期规划面积约190平方公里。在行政区划上,主要涉及宛城区白河、枣林办事处和红泥湾、茶庵等乡镇的相关区域。
目标实现期限暂定为10年
南阳新区功能定位为“三区一基地一中心”:城乡一体化先行区、现代化复合型功能区、对外开放示范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豫鄂陕接合部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这一目标实现的期限,暂定为十年。
按副厅级架构两级管理
据悉,南阳新区将和郑州新区、洛阳新区一样,规划建设将在省委、省政府和南阳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实施,主要干部任免由市委提名后报省委研究。在体制上,按照组织协调和实施两个层面,成立南阳新区两级组织管理机构。也就是说,南阳市委、市政府成立南阳新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同时,还要成立南阳新区工委和管委会,分别作为南阳市委、市政府派出机构,按副厅级架构设置。新区管委会是新区规划建设的执行机构,具有统一规划编制、人事管理、公共事务管理、财政管理等职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