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煤炭 > 正文

可燃冰是如何形成的

害怕的摩托
光亮的小虾米
2023-01-01 03:08:01

可燃冰是如何形成的?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最佳答案
迷人的荷花
忧郁的绿茶
2025-07-23 07:35:16

可燃冰是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1.可燃冰是在0到10℃的温度下产生的,在20℃以上的温度下会分解,变得烟消云散。因此,无论是在海底还是陆地上,永久冻土带都应该满足这一条件。最后,它必须在高压条件下生成。在0℃下,生产可燃冰需要30个大气压力。在原材料、温度和压力的条件下,形成可燃冰晶。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冰,由天然气在0℃和30个大气压力的作用下结晶而成。冰块中的甲烷占80%~9.9%,可以直接点燃。

2.储量是地球上石油总储量的几百倍,这些天然冰藏在世界各地450米深的海床上,表面看起来像干冰,但实际上可以燃烧。在美国东南部沿海水下2700平方米的水化物中,它们含有足够的可燃冰,可以供应美国70多年。其储量预计是传统储量的2.6倍。如果全部开发利用,可以使用100年左右。

3.由于可燃冰只能在高压和低温条件下形成,因此在深海沉积物或陆地永久冻土中很常见,很难开采。沉积物中甲烷的过度流失会软化海洋,导致地震。因此,所有国家都在积极探索合理的可燃冰开采技术。在美国和加拿大,两次陆上试收效果不佳。日本的两次海底试验也失败了,可燃冰开采的中国计划目前处于领先地位。

4.与传统天然气相比,可燃冰和煤炭没有粉尘污染,石油没有有毒气体污染,甚至没有其他杂质污染。具体来说,与等热值煤相比,每千立方米的气体可以分别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含量约为4.33吨和0.0483吨,基本上不含铅粉尘、硫化物和PM2.5等有害物质,这是一种非常干净的能源。

最新回答
默默的金鱼
沉静的煎蛋
2025-07-23 07:35:16

可燃冰所含的有机碳总量相当于全球已知煤的两倍,"可燃冰"大量存在于海底大陆坡上段500米~1000米处。其在海底接近冰点和近50个大气压的淤泥中,形成了冰雪般的固态。

它外面看似冰,一点火却可以烧起来,原因是冰内含有大量的甲烷。如果把甲烷从冰中释放出来,体积将是水的160多倍。

据粗略估算,在地壳浅部,可燃冰储层中所含的有机碳总量,大约是全球石油、天然气和煤等化石燃料含碳量的两倍。

形成可燃冰的基本条件:

温度、压力和原材料。

首先,低温。可燃冰在0—10℃时生成,超过20℃便会分解。海底温度一般保持在2—4℃左右;

其次,高压。可燃冰在0℃时,只需30个大气压即可生成,而以海洋的深度,30个大气压很容易保证,并且气压越大,水合物就越不容易分解。

最后,充足的气源。海底的有机物沉淀,其中丰富的碳经过生物转化,可产生充足的气源。海底的地层是多孔介质,在温度、压力、气源三者都具备的条件下,可燃冰晶体就会在介质的空隙间中生成。

聪慧的茉莉
冷艳的灯泡
2025-07-23 07:35:16

能源安全一直是我们国家非常关注的问题,综合来看,我国是一个石油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产量更多的是煤炭资源,而煤炭资源本身是一种污染相对比较重的资源。可燃冰如果能开采的话就是一种清洁能源,是因为他燃烧不会产生雾霾,它形成的原因就是甲烷等可燃物在地下高压的环境下形成一种类似于冰的物质。

汽车用天然气是液态的,是气态密度的200倍,100升液态的天然气可以跑300公里,那100升可燃冰只有240公里。在换个说法,按照央视说法100升气态天然气可供汽车跑300公里,但我们家里0.1立方的天然气,最多烧2-3壶水而已!每次油价动荡的结果对世界金融的影响都很大,而可燃冰就是未来的石油,中国是世界可燃冰储备最多的国家之一,本次开采成功已经领先于世界水平,未来世界格局可以说就由能源决定,那就是中国将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

对可燃冰的开采现如今还是在科学试验和论证阶段,离商用开采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首先要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成度进行评估,其次是当前的开采成本太高,只能作为后备能源进行研究。就如前几十年的纳米技术,到现在为止也没有见到纳米技术用于哪些民用方面!

开采可燃冰,首先得有深海勘探船,能自主远航,能牢固定位于海中,也能把凸凹不平海底的可燃冰搜刮集中,挖掘,吸纳到船上,先期处理。这样的开采船,还没有完好的设计,制造出来。这样的开采船,世界上也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国家可以设计,制造,使用。对绝大多数国家而言,太过遥远,而且遥不可及,永远都无法望其后背,只能徒唤奈何了。

自然的黄蜂
等待的画笔
2025-07-23 07:35:16
作为燃料,可燃冰取代燃煤是可能的,如果可控核聚变一直没能取得突破,而可燃冰开采以及匹配的机械设备有了长足发展就会取代目前的常规燃料,然而燃煤和原油作为基础工业原料这一点可燃冰是不可能取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