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业财务风险分析 学者提出哪些理念
企业目前的资金利润率水平。
一、煤炭企业财务管理概述
我国煤炭企业近十年来发展势头迅猛,我国电力能源中很大一部 分依赖于煤炭资源,煤炭企业进人国际市场以后,国家给予政策性的亏 损补贴相继削减,而且客观费用开支的因素不断增加,开采成本持续高位,对煤炭企业成本管理提出了新的障碍。特别是煤炭企业属于地下开 采业,成本构成复杂且变化大,主要表现为:第一是原材料不构成产品 实体,而用于煤炭开采的主要是辅助材料消耗,如木材、坑木代用品、大型材料、专用工具等都不构成产品实体第二是煤炭生产受其他因素影 响,比如说地质构造、储存、储量、品位等条件限制,煤炭的成本受自然条件变化影响较大,辅助费用高。
二、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问题
(―) 煤炭企业不泛应复杂多史的怀境
煤炭企业因为存在于生产、加工、筛选、运输、使用等不同环节,所 以面对的环境复杂多样,而且国内国际局势瞬息万变,对资源的开采保 障措施和限制政策推陈出新,造成了煤炭企业把握方向性难题的出现。而且加之现在对国际能源的保护,低碳经济的畅行,对煤炭资源的开发 做出了新的调整,煤炭经济发展也面临着新的难题,这种复杂局势与环 境是煤炭企业发展中的障碍。
(二)煤炭企此由部财务人员对财务礼晗认识不足
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过于迅猛,造成了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许多人 不明白如何去防范风险,甚至对风险认识不足。煤炭企业内部风险贯穿 于企业管理的始终,企业内部财务人员对企业内部流程不敏感,在煤炭企业管理的过程中,风险管理缺乏控制力,对风险的认识存在不明确 性,甚至对巳经存在的风险都没有意识到,面对新的环境中,我国煤炭 企业需要正确的认识风险,了解风险的不同特征,对风险在环境中的变化做到了解和明细,认真分析风险问题,提出解决方式,掌握好风险管 理的方式,企业只有解决好风险的辨认与分析,才能更好的解决风险管 理,解决企业面临的困境。 ―
(三) 煤炭企此财务兵糸不明确
煤炭企业缺乏对财务风险的监管能力,尤其是在不同环节上没有 形成通力合作,对财务状况欠缺了解和分析,对发生的财务风险无法进 行迅速控制。而且,在财务部门缺乏相应的监管制度,人员没有特别的权限去限制和约束某个环节的财务风险,所以不能明确财务各环节中 的不同关系如何协调,造成了煤炭企业发展不稳定,财务风险的扩大。
三、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整改措施
(―) 煤炭公句委逄左发表,开表躲资
煤炭企业发展需要了解目前区域内的发展环境,对同行业竞争和 国际化趋势也要掌握清楚。这样才能做到适时发展,适境发展,符合发 展趋势,按照发展要求进行发展,满足国内的需求同时降低企业损耗。
当企业的经营业务发生资金不足的困难时,可以采取发行股票、发行债 券或银行借款等方式来筹集所需资本。一般来说,发行股票是风险最低
的筹资方式^发行股票所筹措的资本成为企业可长期使用的权益资本, 不需要到期偿还,因而不会发生到期无力偿还债务的风险。
(二)提高内部财务人炎对风险的认识
煤炭企业内部财务部门各基层人员要加强对财务风险知识的培 训,努力提髙自我风险防范意识,财务风险管理是风险管理的一个分 支,是一种特殊的管理功能,是在前人的风险管理经验和近现代科技成就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管理科学。我国煤炭企业的财务风 险管理是指企业经营主体对其煤炭从生产到运输到使用的过程中存在 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度量和分析评价,并由适时采取及时有效的方法进行防范和控制,以经济合理可行的方法进行处理,以保障理财活动安 全正常开展,保证其经济利益免受损失的管理过程。
(三)走立健全风险控喇喇友
明细风险管理权限煤炭企业因为缺乏建立健全风险权限明细,所 以对风险防范长期存在障碍。我国煤炭企业要建立健全风险控制制度, 利用风险防范机制来加强风险防范力度,制度控制基本上属于管理的范畴,包括与风险事件相关的组织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制度设计,无一 不与风险控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都是风险控制的制度体现。技术控 制的方法主要有分散法、转移法、回避法。要在不同工作流程和环节
上给与相应的控制,要将风险控制权力授权给不同层级的管理人员,风 险识别、风险度量和风险控制也要不断调整,要注重分析风险的来源, 注重对风险的划分和解决,不‘创新方式方法。
四、结束语
煤炭企业的发展面临诸多财务风险难题,凤险管理的不合理性造 成了煤炭企业的财务管理困难,扩大了财务风险,所以我国煤炭企业财 务管理问题需要近一步创新,提出相应的发展政策和措施,保障我国煤炭企业健康发展。
从事采煤工作的现在主要是在地底下工作,有可能面临多种危险,如顶板冒落、瓦斯爆炸、透水、火灾、煤层气中毒等等,反正工作环境不太好也比较危险,一般出事就很难生还,不过现在国家安全管理力度加大,期待越来越好吧
煤炭行业发展现状:“十一五”期间是煤炭行业结构调整、产业转型的最佳时期。煤炭是中国的基础能源,在一次能源构成中占70%左右。“十一五”规划建议中进一步确立了“煤为基础、多元发展”的基本方略,为中国煤炭行业的兴旺发展奠定了基础。“十一五”期间需要新建煤矿规模3亿吨左右,其中投产2亿吨,转结“十二五”1亿吨。
煤炭行业发展趋势:中国煤炭工业将继续保持旺盛的发展趋势,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中国煤炭行业的发展前景都将非常广阔。
中国煤炭行业发展情况:
我国的煤炭流通企业总量约为10万家,规模偏小。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煤炭生产与消费企业分布较为分散,行业集中度偏低,为不同规模的煤炭流通服务商提供了生存空间。
国家正大力推动煤炭开采企业的整合,煤炭流通市场也将趋向集中,这将逐步提高煤炭流通企业的市场进入壁垒,小规模煤炭流通企业的生存空间将不断缩减,大规模、跨区域的流通服务商将成为主流。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煤炭行业
在煤炭行业中,大家对于露天煤业的评价是非常不错的,并且还有一定的地位,在该行业内称得上数一数二了。今天我们就来了解露天煤业这家公司,这可是煤炭行业的龙头公司,来看看是否有必要对其进行长期投资。
在即将对露天煤业进行解析之前,我整理好的煤炭行业龙头股名单分享给大家,点击就可以领取:宝藏资料:煤炭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露天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煤炭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内蒙古、吉林、辽宁等地区燃煤企业是主要的销售地区,常被使用火力发电、煤化工、地方供热等方面。
国家电网东北分部主要在露天煤业采购电力产品,用于电力及热力销售等。铝产品生产以及销售的产品种类分别是铝液、铝锭和多品种铝。其中,铝液的主要客户就是周边铝加工企业,铝锭及多品种铝主要销往东北、华北地区。
对露天煤业的内容大致讲解了之后,我们再来看一下露天煤业具有哪些优势呢,到底值不值得我们对此投资呢?
亮点一:开采时间长与每股储量高
露天煤业采煤年限平均能够达到50.12年,对比别的煤炭上市公司还是相对较长的。还有露天煤业每股权益资源储量也不低,足足有2.08吨,仅仅低于兰花科创(2.34吨/股)和国阳新能(2.17吨/股)。
亮点二:采矿权价款低
露天煤业一号露天矿采矿权转让价款38536.842万元,单位采矿权价款0.3元/吨。扎哈淖尔露天矿(53.1654%)采矿权转让价款1232.97万元,单位采矿权价款0.29元/吨,远远低于内蒙古核定采矿权价款:褐煤采矿权1.5元/吨,探矿权1元/吨。
亮点三:资产注入+产能扩张
露天煤业用11.22亿元的价格收购扎哈淖尔露天矿的采矿权及相关资产和负债。标的资产集中在内蒙古霍林河煤田,有8.2793亿吨是可以采集的,煤种主要以褐煤为主,煤层埋藏距地表不远,储量可观,煤层倾角不大,使用大型露天开采更好。
露天煤业拥有的露天开采储量达到了36亿吨,要按照其生产能力5000万吨/年,储量备用系数1.2计算,还能够开采的时间可达到52年。
因为篇幅存在一定限制,有关露天煤业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更全面的情况,我将它们归纳进了这篇研报之中,戳戳这里就能查阅到:【深度研报】露天煤业股票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来看
电解铝,煤炭两大行业,由于受益于碳中和时代下紧供局面,煤铝价格有希望一路上涨,弹性也不小。煤炭价格逆市上涨,电解铝盈利能力得到了增强。
随着电解铝供压减小,下游需求也慢慢恢复了,氧化铝供给过剩的格局依然不改变,成本端的压力随之变小,行业利润空间预计可持续在较高水平。
我国的东北地区属御煤炭净调入地区,紧随着供改的加深,在东北产能上加大了力度,煤炭的需求现在很大,发展还是很好的煤炭行业。
吉林在原煤产量上以及辽宁在原煤产量上每年都有下降,而且已经成为了煤炭净调入省份,并且随着居民对电量的需求变大,煤炭的调入量也需要的更多。并且蒙东地区的新增加产能相对来说比较少并且新增火电的项目确比较多,未来供给会无法满足需要。
露天煤业作为国内煤炭领域的顶尖和标杆性企业,未来将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加强对国内的布局。
总体来看,露天煤业的发展前景值得期待,有长期持有的价值。
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对于那些想要知道更加精准的露天煤业未来行情的朋友们来说,可以点击下文,会有专业的投资顾问来帮你对股市行情进行一个诊断,了解一下露天煤业的真实估值水平:【免费】测一测露天煤业现在是高估还是低估?
应答时间:2021-10-25,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这六项标准分别是《数字煤矿数据字典第1部分》、《煤矿事故风险分析数据采集规范》、《煤矿信息化建设要求》、《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技术规范》、《矿用安全监控系统传感器基于RS485的有线传输协议》和《矿用安全监控系统传感器基于CAN的有线传输协议》。
这六项标准标准实施后,可为各生产企业在设计制造产品之初提供统一依据。
扩展资料:
这六项标准中,前四项标准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提出,山西精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起草。实施后可充分发挥信息化在煤矿转型发展、安全生产、形成持续转型升级的产业生态中的重要作用,对于不断提高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后两项标准由省计量科学研究院起草。这两项标准不仅为各生产企业在设计制造产品之初提供了统一依据,也为传感器质量检验和量值传递的一致性提供了可靠保障。
该标准的实施,将有助于规范矿用传感器的通信协议,增加产品通用性和互换性,方便检验和使用过程中矿用分站和传感器之间的互通互认,并能打破一些矿用传感器生产企业对市场的垄断,更好地维护矿用传感器市场的良好秩序。
参考资料来源:
山西省人民政府网-山西发布六项煤矿信息化建设地方标准
科学网-山西发布六项煤矿信息化建设地方标准
素有“工业粮食”之称。我国是能源生产和消费大
国,生产和消费总量逐年增加(见表1)。我国能源
资源一直富煤、缺油、少气,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
表1 我国能源生产、消费总量及构成表
年份能源生产
总量/万t
占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
原煤原油其它
能源消费
总量/万t
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
原煤原油其它
1980 63 735 69.4 23.8 6.8 60 275 72.2 20.7 7.1
1985 85 546 72.8 20.9 6.3 76 682 75.8 17.1 7.1
1990 103 922 74.2 19.0 6.8 98 703 76.2 16.6 7.2
1995 129 034 75.3 16.6 8.1 131 176 74.6 17.5 7.9
2000 128 978 72.0 18.8 10.0 138 553 67.8 23.2 9.1
2001 137 445 71.8 17.0 11.1 143 199 66.7 22.9 10.5
2002 143 810 72.3 16.6 11.1 151 797 66.3 23.4 10.3
2003 163 842 75.1 14.8 10.1 174 990 68.4 22.2 9.4
2004 187 341 76.0 13.4 10.6 203 227 68.0 22.3 9.7
2005 206 068 76.4 12.6 11.0 224 682 68.9 21.0 10.1
2006 221 000 76.9 11.9 11.2 245 669 69.1 20.6 10.3
注:1.电力折算标准的系数根据当年平均发电煤耗计算,其它项
为天然气和水电2.能源生产总量和能源消费总量的单位是万吨标
准煤3.本表所列数来自中国统计年鉴[1][2][3]。
经济实力决定了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生产消费结
构。长期以来,煤炭在我国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
中均占70%左右(见表1)。2004年6月30日,国务
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能源中长期发展规
划纲要(2004~2020年)》(草案),确定了“以煤炭为
主体、电力为中心、油气和新能源全面发展的新战
略”。2007年1月国家煤炭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中提出:尽管煤炭在多元化的能源结构中比重逐年
下降,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煤炭在一次能源生产和
消费中的主体地位不会改变。从我国能源资源和能
源安全战略考虑,在可以预见的几十年内,我国能源
仍将主要依靠煤炭。
2 煤炭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我国煤炭行业是集采矿业、能源业、基础原材料
业特征于一体的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我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煤炭产量占世界的40%
左右。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分别占一次能源生
产和消费总量的70%左右,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
内,我国仍将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随着煤炭工
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煤炭用途的扩展,煤炭的战
略地位仍然十分重要[4]。
煤炭行业为发电行业、运输行业提供强大的能源
保障。长期以来,煤炭运输占整个铁路运输的40%以
收稿日期:2007-04-28修订日期:2007-05-10
作者简介:马健(1975-),女,黑龙江呼兰人,中国矿业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矿业经济。
上煤炭发电机组的增加和火电小时数的增加,直接
对煤炭的供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5年全国发电
机组消耗煤炭已经达到10.54亿t,占煤炭生产总量
的67%[1]。
从成本的角度上看,国家在煤炭行业投入比量
从煤炭在价格上相对石油和天然气有很强的优势,
同等的发热量,用煤的成本只相当于用石油的
30%。
相对煤炭丰富的储量,我国石油储量严重不足,
必须利用国际石油资源弥补国内石油供应的短
缺[5]。从我国的能源供应和安全考虑,既要积极开
发利用国外的能源资源,又要注重开发利用国内的
能源资源。国内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有限,水能和核
能的发展还存在许多制约因素,新能源的开发尚需
时日,煤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专家预测,到
2010年,使用石油、天然气、的成本将会是煤炭的8
倍甚至更高[6]。依靠大量使用石油、天然气来解决
中国能源问题的设想,是不实际的,风险很大。煤炭
相当于石油和天然气,既具有储量优势,又具有成本
优势,且分布也最广泛,因此煤炭是我国战略上最安
全和最可靠的能源。目前,全球煤炭消耗占世界一次
能源消耗的25%[7]。随着其它一次能源的枯竭,煤
在一次性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将进一步提高。
3 煤炭作为主要能源不可能被替代
我国能源种类有诸多种,真正起主导作用的仍
然是以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为主。它们都是重要的
一次能源,都具有不可再生性。但相比之下,煤炭资
源十分丰富、位居世界前列,石油次之,而天然气则
相对匮乏,据国家权威机构报道,我国的石油资源仅
能维持10 a左右。因此,尽管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
增强,节能技术的提高和新能源的出现,煤炭在能源
结构中的比重虽然有所下降[8],但在我国仍将高达
70%以上,到2050年也不会低于50%。
另外,同石油、天然气相比,煤炭除具有储量优
势之外,还具有石油、天然气不可比拟的独到优越
性。一是随着煤炭开采技术的进步,煤炭开采成本
将越来越低,具有十分明显的价格优势。以兰州市
场为例,块煤价格约为250元/t,汽油价格为3 400
元/t,天然气工业用1.20元/m3,按热值同比计算,天
然气价格为煤价的3倍左右汽油价格为原煤价格
的5倍左右,如果按价格计算,每2 kg煤可产1立方
气,2 kg煤折价0.5元,工业用天然气是煤价的2.4
倍,民用气价是煤价的2.9倍,商业用气是煤的3.6
倍。相比之下,可十分清晰地看出煤炭是最廉价的
能源,是最有市场竞争力的能源。二是煤炭易于储
存和运输,附加成本低,使用面广。三是随着节能技
术的进步、节能政策和措施的增强,煤炭的利用率将
大幅度提高。四是随着洁净煤技术和煤化工技术的
发展,煤炭将由燃料向原料转变,煤炭不仅可以和石
油、天然气一样清洁使用,而且还可以成为廉价的化
工原料。五是我国石油进口量逐年递增,而有限的
外汇储备不可能用于大规模进口原油,只能依靠煤
炭转化和深加工来实现“以煤代油”。因此,从全国
情况来看,煤炭依然是不可替代的重要能源,煤炭工
业亦不是“夕阳工业”,相反,煤炭工业具有广阔的发
展前景。
4 煤炭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
可持续发展战略旨在促进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
自然(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和谐,即发展是在资源的
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中进行的。煤炭行业的
持续发展是涉及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据估计,人类
现在每年燃烧的矿物燃料相当于自然界花100万a
左右才生产出来的,另据预测地球煤储量按目前的
消费速度还可以维持200多a,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仅
能使用约33 a和60 a。这就要求煤炭资源的衰竭速
度必须低于其再生速度,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也不能
超越生态环境的承载限度[9]。在人口、资源、环境的
可持续发展链条上,人口是核心,环境是条件,资源
是基础,即只有人口增长适量、资源开发适度、生态
环境适宜的状态下,才能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
续发展。无论在原始的狩猎社会,还是在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以及知识经济社会,资源都是人类不可须
臾或缺的物质基础,没有资源的支撑,任何国家和地
区的经济和社会都不可能有相应的发展。资源还是
构成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物质基础,没有自然资源构
不成自然环境,没有生物资源构不成生态系统,所
以,资源(煤炭资源)理所当然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爱护煤炭资源就是爱护人类自己,珍惜煤炭资源就
是珍惜人类的发展前途。
参考文献:
[1] 中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2] 中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3] 中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4] 张绍强,张运章.我国煤炭资源、生产与环境概况[J].环境保
护, 2006,(13): 55-59.
[5] 傅志华,包全永,韩凤芹.我国能源发展战略及其与财税政策
的关系[J].经济研究参考,2006,(14): 4-15.
[6] 舒鹏.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探讨[J].宏观经济管理, 2004,
(3): 25-28.
[7] 黄淑和.2005年煤炭行业分析报告[R].北京:中国经济出版
社,2005.
[8] 王海山.关于甘肃煤炭工业发展战略的思考[J].人大研究,
2002,(2):43-45.
[9] 王宇波.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条件下的能源危机与应对策略
[J].中国建设动态(阳光能源),2006,(5): 58-61.
·2· 煤 炭 技 术第26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