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工业生命周期理论
煤炭资源受开发利用环境与生产技术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存在生命周期特征。即随着开采时间的推进,在某个阶段内,煤炭产量会逐渐增加,随后煤炭资源会逐渐枯竭,其煤炭产量也会逐渐降低。从生产经济学来看,煤炭产量的边际生产力逐渐增加至最大值,随后边际生产力逐渐降低(张洪潮等,2012)。这样煤炭工业生命周期一般可以分为产生、发展和衰退,对应而言煤炭产业的生命周期可划分为开发期、成长期、成熟期与衰退期4个阶段(于志明,孙宋芝,2006)。
煤炭工业发展存在一定的周期性,其周期变化的过程对土地利用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煤炭工业发展周期性对土地利用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产业用地调整来实现,而土地利用的变化相对煤炭工业发展周期的时点而言会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图2.3)。
煤炭行业是一个以开采埋藏在地下的矿资源为主的行业,是一个典型的流程性行业。同时,也是一个极其特殊的以资源开采为主,以多种经营为辅的企业。由于我国对煤炭开实行业的管理体制变化、市场经济、行业特殊的经济发展规律等多种因素影响。
近年来,受我国国民经济结构调整、节能技术进步、能源消费结构变化、煤炭质量的提高、生活用能结构的变化、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等因素的影响,国内煤炭消费量持续下降。国内煤炭消费量从1997年以来,呈缓慢下滑趋势,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煤炭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前瞻》显示:我国煤炭1997年消费量为13.1亿t,1998年为12亿t,到1999年下降到11亿t左右,从2000年起呈平稳趋势。
2013年,国内煤炭产能不断释放,进口煤也步步紧逼,国内煤炭企业在内外双层夹击下,一时“兵败如山倒”。同时,2013年,雾霾成为全国热议的话题。雾霾形成的原因,除了汽车尾气和老天爷不太给力之外,燃煤也受到了指责。2014年,煤炭市场在供应过剩的状况下,将有增无减,煤炭价格也难以回升。煤炭行业的发展将取决于:体制改革的现实需要和煤炭行业企业的规范化管理以及企业的IT技术管理。
1、根据以往周期调整的经验,煤炭行业景气调整滞后8至12个月,景气调整时间相对较短,而有色行业最先于周期,主要是因为:煤炭行业所处的产业链位置,产能对于需求的调整时间、行业壁垒、项目建设周期等因素影响。有色金属的全球一体化程度高于煤炭,且存在活跃的期货市场,在经济周期改变时,有色金属的价格较为敏感。另外,煤炭70%的消费量是通过电力、钢铁等行业加工转换, 而有色金属直接用于工业消费,传导环节多与寡也造成了对经济敏感度的高与低。
2、干散货海运费价格是煤价的先行指标,煤炭和铁矿石是干散货运输最主要的货种,由于煤炭通过运输环节与下游的需求相联系,运价对需求的反应要先煤炭一步,这一滞后期通常为半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