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能源补贴政策出台:按国家补贴1:1标准补贴
近日,青岛市政府出台了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办法。根据补贴情况,纯电动乘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享受最高补贴,每辆车将按照中央财政补贴标准给予1:1的财政补贴。根据新办法,青岛市明确了四类新能源汽车补贴的补贴标准。首先是纯电动公交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公交车:每辆公交车给予20%的中央财政补贴标准。二、纯电动乘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每辆车按1:1的标准由中央财政补贴,中央财政和市财政补贴总额不超过车辆销售价格的60%。三、纯电动专用车:按每千瓦时电池容量补贴1000元,每辆补贴总额不超过中央财政补贴最高标准的20%。最后是燃料电池汽车:每辆车给予中央财政补贴标准的20%。据悉,青岛是全国首批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的城市。今年2月,随着第二批推广城市的公布,目前全国共有40个推广应用城市。根据要求,到2015年底,青岛将累计推广电动汽车5200辆,覆盖公共交通、租赁、公务用车等公共交通工具。
近年来,全球掀起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狂热浪潮。许多国家都将目光聚集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这块巨大的蛋糕上,想要从中分得一杯羹。
那么,在如此多布局的地区中,谁会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呢?
答案是: 中国青岛 。
说起青岛,多数人第一印象会想起大海。
而提起青岛的工业,很多人也会想起 海信、海尔、青岛啤酒 等知名品牌,总之,几乎不会有人将青岛与新能源汽车联系在一起。
但实际上,除了这些多年积淀下来的明星品牌之外,青岛近年来还在着力打造一项新的支柱型产业: 新能源汽车制造 。
与不少城市的大手笔规划不同,青岛的新能源汽车制造产业在宣传上略显低调。近年来青岛的该产业已经吸引了超过一千亿的投资,目标直指 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
01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2018年对于汽车行业来说是一个寒冬,中国高速增长了几十年的汽车工业面临产销同比下滑的尴尬局面。
而青岛,却在这一年找到了城市汽车工业的突破点。
2018年,青岛地区汽车产业产值1071.9亿元,同比增长14%,主营业务收入1107元, 历史上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 。
而这种逆袭局面,与青岛近年来一直布局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息息相关。
近年来,青岛紧跟国家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历史机遇,重点引进了包括 北汽新能源、一汽解放、上汽通用五菱、一汽大众 等新能源整车龙头企业。
以此为依托,以 国轩电池、特锐德电气、力神电池 为代表的一众核心零部件制造企业也纷纷前来落户青岛,在短时间建立起了相对完整的汽车产业链。
据统计,截至目前,新落户的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已经超过400家,包括北汽新能源项目、一汽解放商用车基地、比亚迪纯电动客车等在内的新能源汽车项目130余个, 涉及总投资已经超过1000亿元 。
历经几年发展,青岛地区已经在全市范围内规划了 四大重点园区 ,分别是即墨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聚区、莱西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西海岸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聚区、城阳特种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聚区。
青岛新能源汽车崛起的路径十分具有代表性 ,即在政策的引导下,吸引整车龙头企业入驻,在此基础上,青岛又在上下游产业链配套企业上下功夫,零部件配套稳步跟进,最终推动产业集群的不断壮大。
这一发展思路与 深圳电子信息产业的崛起路径颇有些相似 。对标城市的成功经验也为青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带来了足够的底气。
而最近,有消息称,青岛地区也正在与 恒大集团 对接新能源汽车项目,近期有望再度引进行业龙头企业。
02
氢能正在发力
当然,在新能源汽车制造领域,氢燃料电池汽车也是未来相当被看好的方向。
青岛在氢能领域的布局十分给力,短短一个月内先后与 美锦能源、氢能知名企业德国FCP公司合作项目 ,总投资达140亿元。
6月28日,青岛工信局、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会与美锦能源签署了《青岛美锦氢能小镇合作框架协议》,协议主要内容为在青岛市西海岸新区投资建设青岛美锦氢能小镇,总投资100亿元(具体投入需根据后续达成的正式协议确定)。
据预计,此次青岛地区与美锦能源的合作, 也将以二者所擅长的氢燃料电池整车研发制造为主。
公告中表示,氢能小镇还将涉及膜电极、燃料电池电堆和系统、燃料电池分布式能源以及相配套的产学研科创中心、燃料电池检测中心等项目。
引入美锦能源的氢能小镇,对青岛来说是一次扩展城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的重要举措。
在与美锦能源“亲密接触”后不久,青岛就迎来了氢能发展的第二个大动作。
7月26日, 总投资达40亿的FCP中德氢能源产业园项目在青岛开工奠基 。
德国FCP公司拥有国际领先的氢燃料研发及生产设备和技术。此次打造的氢能产业园总投资达40亿元,将重点放在 氢能源产品生产及建设全球氢能源技术中国本地化研究中心上 ,推动青岛地区甚至全国氢能经济的发展。
据了解,该项目将于明年年底竣工,2021年实现量产。预计中德氢动力公司一期项目 产值将达165亿元 ,可创利税10多亿元。
FCP中德氢能源产业园不止服务于本地氢能产业的发展,还将 为央企提供核心部件配套 ,预计产值高达260多亿元。
无论是美锦氢能小镇还是FCP中德氢能源产业园,青岛的目光都始终聚焦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上,足以看出这座城市打造未来新支柱产业的决心和魄力。
当然,作为一个新兴行业,青岛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不足。
与江苏、浙江、广东等地区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相比,青岛在 智能型装备制造、核心研发、高端人才引进 三方面还存在差距。
以三地经验为参照,青岛地区还需要 设立新能源汽车重大科技研发专题,建设产业创新平台,同时引进、培育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先进人才, 才能保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更加长远、持续地发展。
当然,作为国内知名的海滨城市,青岛还应因地制宜, 发挥港口优势, 从货车、船舶等领域入手,推动新能源汽车尤其是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创造来自青岛的“新世界名牌”。
1、首先该公司经营范围中涉及许可项目的,凭许可证明文件拥有法律效益。
2、其次该公司一切产品以及研发的各种机械产品均是国家批准,拥有杭州市工商局颁布的合法正规的生产许可。
法定代表人:毛雷
成立时间:2015-06-26
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70222230011681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山东省青岛市高新区华东路826-37号
青岛城投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是2015-12-17在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青岛市市北区威海路273号-5-209室。
青岛城投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70203MA3C4DEU5N,企业法人徐建军,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青岛城投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以自有资金投资;股权投资】(未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不得从事吸收存款、融资担保、代客理财等金融业务);销售:节能设备、建筑材料、机电设备、钢材、铝材、木材、橡胶制品、化工产品(不含危险品);新能源产品的技术开发、生产与销售(不得在此住所从事生产业务);企业管理;物业管理;货物及技术进出口(国家法律法规禁止经营的不得经营,国家法律法规限制经营的凭许可证经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青岛城投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对外投资32家公司,具有0处分支机构。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青岛城投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主要学习:新能源汽车构造、电工电子技术、汽车电控技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与驱动电机、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等。
一、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考取中(高)级汽车装配工、汽车维修工、汽车驾驶员(C照)、汽车配件销售员等职业资格证书。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是国家大力发展电动汽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紧缺人才专业,毕业生可到汽车制造厂、汽车4S店、汽车检测站、汽车运输管理等部门从事相关技术服务与管理工作,就业前景较好,发展空间较大。
法定代表人:冯永泉
成立时间:2016-05-24
注册资本:20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70283230090726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青岛市平度市经济开发区长江路17号上品广场A座16楼1601室
青岛能源所研究生待遇挺不错的。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以下简称“青岛能源所”)是由中国科学院、山东省人民政府、青岛市人民政府于2006年7月启动筹建,2009年11月30日通过共建三方验收并纳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管理序列的国立科研机构。
2020年1月9日,中国科学院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在济南举行山东能源研究院成立座谈会,标志着山东能源研究院正式成立。
2020年12月5日,青岛新能源山东省实验室组建方案通过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论证会,并在12月17日挂牌成立。形成了青岛能源所、山东能源研究院、青岛新能源山东省实验室“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
学科培养:
截止2020年底,青岛能源所拥有生物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两个博士后流动站,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与化工工程共四个一级学科博士培养点;生物与医药、材料与化工两个专业硕士学位培养点,形成了涵盖生物、化学、化工、材料等领域的学科培养体系。
以上内容参考: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所况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