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煤炭 > 正文

政策加大煤炭落后产能淘汰 两维度推荐4只龙头股

紧张的柜子
温婉的台灯
2022-12-31 23:57:48

政策加大煤炭落后产能淘汰 两维度推荐4只龙头股

最佳答案
轻松的小甜瓜
能干的荷花
2025-04-30 18:35:05

近日,山西省政府公开发布了《山西省焦化产业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转型升级实施方案》,主要目标包括: 严格控制焦化建成产能,力争全省焦炭年总产量较上年度只减不增;2019年10月1日起,全省焦化企业全部达到环保特别排放限值标准;到2020年,全省焦化行业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较2015年下降40%以上,炭化室高度5.5米以上焦炉产能占比达到50%以上,焦化装备水平明显提升。 我们对方案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并点评如下:

(1)2018年最后四个月山西省焦炭产量或存在压减空间。 文件指出,要严格控制焦化建成产能,力争全省焦炭年总产量较上年度只减不增。根据统计,2017年山西省焦炭产量8383.1万吨,月均产量698.6万吨,2018年1-8月山西省焦炭累计产量6090.5万吨,同比增加484万吨,月均产量761.3万吨,如果控制全年产量和上年度一致,则9-12最后四个月均产量为573.2万吨,较前8个月的月均产量下降25%。

(2)环保方面明确了排放标准和最后达标期限。 文件要求,2019年10月1日起,全省焦化企业全部达到环保特别排放限值标准,凡未完成的依法责令停产、整治。根据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2012年版本)规定,若达到特别排放限值,焦炉烟气颗粒物排放15mg/m3、二氧化硫30mg/m3、氮氧化物150mg/m3。而根据主要上市焦企公告,大部分只是达到新建企业标准(颗粒物30mg/m3、二氧化硫50mg/m3、氮氧化物500mg/m3),可以预见未来1年焦化企业要不选择加大环保方面的成本投入,要不面临停产关闭。对于错峰生产方面,文件要求按照环保设施运行情况、承担供热供气情况、长期排污达标情况实施差别化管理,避免“一刀切”,基本符合近期政策指导方向。

(3)到2020年5.5米以上焦炉产能占比要达到50%以上,预计将淘汰一定的4.3米产能。 文件指出,到2020年,全省炭化室高度5.5米以上焦炉产能占比达到50%以上。根据2017年末山西省经信委公布的《山西省焦化产业布局意见》,已建成焦炭产能14487万吨,其中炭化室高度5.5米以上大机焦产能3717万吨,占比26%;4.3米普通机焦产能9516万吨,占比66%;热回收焦炉产能1254万吨,占比8%。假设焦炭总产能不变,则需要淘汰炭化室4.3米的产能约3500万吨,4.3米的淘汰比率约为37%。

(4)严禁新增产能,明确了产能置换比例,鼓励落后产能加快退出。 文件指出,严禁以任何理由新增焦化产能指标,坚持市场化原则,严格实施产能减量置换,确保建成焦炉产能总体稳中有降。2018年底前完成焦炉淘汰的,其焦化产能按现有100%置换;2019年底前完成淘汰的,按现有90%置换;2020年底前完成淘汰的,按现有80%置换;2020年后完成淘汰的,按现有50%置换。同时支持焦化企业“上大关小”,对置换自有焦炉产能实施“上大关小”的新项目,2018年备案的,按100%确定置换产能量;2019年备案的,按90%确定置换产能量;2020年备案的,按80%确定置换产能量。

(5)新建产能项目执行高标准要求。 新建焦化项目,捣固焦炉必须达到炭化室高度6米及以上,顶装焦炉6.98米及以上,并且明确焦炉煤气综合利用、精深加工方向,配套干熄焦装置,制定焦化生产废水零排放措施,其他条件要满足最新焦化行业准入标准。鼓励围绕焦炉煤气综合高效利用、煤焦油深度加工和粗苯精制三条产业链,拓展延伸产业链。

小结及投资观点: 此次山西省出台的焦化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有意控制焦炭总产量,明确环保排放标准及最后达标期限,大致确定了4.3米焦炉产能的淘汰比率,明确了产能减量置换的比例,为山西省焦炭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方向。从投资角度来讲,我们认为焦炭行业短期来看环保限产稳定了行业利润,中期来看去产能将重构煤焦钢产业链利润格局。 建议重点关注低估值的煤焦一体化龙头企业开滦股份、山西焦化,以及独立焦化厂龙头金能科技、陕西黑猫等。

风险提示: (1)焦化行业环保限产不及预期风险;(2)下游高炉限产超预期风险;(3)经济增速不及预期风险;

(文章来源:中泰证券)

最新回答
高大的睫毛
潇洒的汉堡
2025-04-30 18:35:05

贵州省委省政府近日印发《加快煤炭工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提出大力破除无效供给,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加快煤炭工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步伐。

贵州省明确,坚持发展先进生产力和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按期完成下达“十三五”期间淘汰7000万吨落后产能任务,加快发展培育大型省属国有煤炭企业,到2020年全省煤矿全部为30万吨/年及以上,大中型煤矿产能占比达到80%以上;全省煤炭产能2.28亿吨/年、产量1.92亿吨。

贵州省提出,加快实施“三利用”工程。一是开展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利用,2018年~2020年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利用量分别达到10.5亿立方米、12.5亿立方米和17亿立方米,利用率力争分别达到38%、42%和70%。二是开展煤矸石综合利用,推广无煤柱开采、以孔代巷技术,减少煤矸石产生量,积极开展煤矸石用于采煤沉陷区回填和道路建设填充,2018年~2020年煤矸石利用率力争分别达到63%、73%和83%。三是开展矿井水综合利用,重点用于煤炭生产和洗选加工等企业用水及工业园区生态环境用水,减少新鲜水取水量,2018年~2020年矿井水综合利用率力争分别达到65%、70%和80%,达标排放率100%,赤水河等重点领域水环境敏感区矿井水综合利用率力争达到90%。

大气的小猫咪
笑点低的万宝路
2025-04-30 18:35:05
近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安监总局、煤监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十二五”期间进一步推进煤炭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发改能源〔2011〕2091号,以下简称通知)。

“十二五”期间,下列煤矿为落后产能煤矿,应予以淘汰:(一)不符合煤炭产业政策、矿产资源规划和矿区总体规划的煤矿;(二)单井井型低于3万吨/年的煤矿;(三)乱采滥挖,资源浪费严重,采区回采率连续3年平均低于50%的煤矿;(四)采煤工作面采用人力或畜力运输煤炭、掘进工作面采用手镐掘进及人力装岩的煤矿;(五)存在煤与瓦斯突出、自燃发火、冲击地压、水害威胁等重大安全生产隐患,经论证在现有条件下难以有效防治的煤矿;(六)煤矿生产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程、标准和技术规范等明令禁止或淘汰的其他类型煤矿。

淡定的盼望
虚幻的苗条
2025-04-30 18:35:05
看情况进行不同的处理

2016年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策部署,在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和脱困发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的统筹协调下,煤炭行业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发〔2016〕7号),加快退出资源枯竭、安全保障程度低、环保质量不达标的煤矿和长期停工停产的“僵尸企业”。截至2018年底,累计退出煤炭落后产能8.1亿吨/年,提前完成“十三五”去产能目标任务。

同时也要看到,30万吨/年以下(不含30万吨/年,下同)煤矿数量仍有约2100处,淘汰落后产能、破除无效低效供给的任务依然较重。从行业发展趋势看,煤炭去产能由总量去产能转向结构性去产能、系统性优产能,需要继续淘汰落后产能,有序释放先进产能,进一步推动煤炭行业转型升级。从小煤矿自身情况看,30万吨/年以下煤矿普遍生产效率低、技术装备水平低、安全保障程度低。从煤炭供需形势看,晋陕蒙宁新等重点产煤省(区)优质先进产能逐步释放,北煤南运通道建设加快,为煤炭调入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加快退出30万吨/年以下煤矿创造了有利条件。

为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提升煤炭供给体系质量,推动煤炭行业上大压小、增优减劣和产业结构调整,我们会同有关方面,研究起草了30万吨/年以下煤矿分类处置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为了使方案接地气,符合当前煤炭行业实际,出台后能够有效发挥作用,国家能源局会同有关部门,先后于4月中旬、5月上旬两次征求各地淘汰煤炭落后产能部门、煤炭行业协会和煤矿企业的意见,并根据征求的意见对文稿做了认真修改和完善,最终形成了一个反映各方意见的《方案》。

端庄的宝贝
悲凉的路人
2025-04-30 18:35:05
一是明确方向,增加产量。以做好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等工作为重点推进方向,加快推进技改煤矿开工建设,尽快建成投产,提升大方县县煤矿实际产能,增加煤炭生产量和电煤供应量。

二是设施保障,增速改造。分片区加快煤矿供电线路和变电站的建设工作,为实现两化建设工作打下坚实基础督促煤矿企业加快机械化改造速度,按照时间节点完成验收,形成煤炭生产量新的增长点。

三是狠下决心,平衡采掘。县工能局、安监局加强煤矿安全监管和服务工作,生产矿井在除了采区开拓掘进以外,在同一采区、同一煤层中,在确保通风系统合理的前提下,适当增加一至二个掘进头,为煤矿的瓦斯治理和水害防治争取时间和空间,彻底解决煤矿采掘作业不平衡,采掘失调带来的煤炭产量不稳定,煤矿职工不稳定等一系列问题。

四是加强调度,细化目标。积极协调督促县内煤、电双方执行长协合同,及时协调煤炭供需双方在煤炭运输、煤炭采样、煤质化验、煤款支付等方面存在的分歧,做到煤电一体化共同发展、互利共赢、风险并存,达到煤电不分家的目的,为煤矿企业的安全投入和煤炭生产树立信心。

五是强化职能,先进管理。加强煤矿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的联系,引导煤矿企业积极学习和引进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理念、管理模式、采煤方法、采煤工艺、瓦斯抽采技术、围岩支护技术,不断提高煤矿智能化。

兴奋的小松鼠
怕孤独的乌龟
2025-04-30 18:35:05

一、行业状况

中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特点决定了煤炭是中国能演消费的主体,在我国能源消费中占比维持在70%左右。长期看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能源消费将保持稳定增长,但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节能减排的政策的实施将使能源消费增速放缓。因此长期看煤炭行业仍具有持续增长潜力,但增速将放缓。短期看煤炭行业将受到经济周期波动、煤炭资源整合、运输通道建设、行业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受国内经济影响。2014年初以来我国煤炭需求直线下滑,煤炭企业库存快速上涨,价格连续发生下滑。2014年四季度在一系列“为煤企解困”政策的推动下,煤价略有回调,单“高库存,低需求”的现状并未改变。2015年以来,受需求下降、供大于求的影响,煤炭价格持续下降,降幅较大。

二、行业前景

总体来看,目前受国民经济景气度下行以及行业产能过剩等因素影响,我国煤炭行业整体处于下行周期,但在国家经济的整体格局中煤炭占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不会轻易动摇。在包括取得国际能源定价权方面,我国也更加需要做强做大资源类企业。从长期看,我国宏观经济的高速发展为煤炭需求持续增长提供了坚实支撑,煤炭市场将会呈现供需平衡的基本格局。随着国家各项行业政策的实施和推进,煤炭产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得到优化,煤炭工业的规模化、现代化也将得以强化,为煤炭产业优化升级奠定了重要基础。

三、市场供求及产品价格变动

1、煤炭供给

我国煤炭储量占世界储量的13%,储量较为丰富,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目前我国煤炭市场处于供大于求的情况。2014年全年我国原煤产量为38.7亿吨,较上年同期下降2.5%,为2000年以来首次下降。2015年全国原煤产量继续负增长,同比下降3.28%2016年全国原煤产量创下近6年来的新低,仅为33.64亿吨,同比下降10.22%。从内蒙古、陕西、山西等三大煤炭主产区来看,煤炭产量总体同比出现一定幅度下降。

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发【2016】7号),文件指出从2016年起,3年内原则上停止审批新建煤矿项目、新增产能的技术改造项目和产能核增项目;确需新建煤矿的,一律实行减量置换。在近年来淘汰落后煤炭产能的基础上,从2016年开始,用3至5年的时间,再退出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较大幅度压缩煤炭产能,适度减少煤矿数量。因此,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预期未来几年煤炭供给将处于收缩的状态。

2、煤炭需求

从煤炭需求方面来看,煤炭消费主要集中在电力、建材、钢铁、化工四大行业,合计约占煤炭需求量的九成。受经济复苏低于预期、美联储加息预期等因素的影响,国际环境充满不确定性,国内方面政府坚持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全社会对钢铁、电力、建材、化工等耗煤企业的需求增速也随之放缓。此外,政府对高耗能产业节能的政策力度日趋增大,单位工业增加能耗呈下降趋势,对煤炭需求的增长也起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