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黑龙江省是煤炭资源大省,查明煤炭保有资源储量在全国排序第11位,占全国2008年已查明煤炭保有资源储量12464.03亿吨的1.7%,其中炼焦用煤在全国排序占第七位,占全国2008年炼焦用煤查明保有资源储量2870.88亿吨的3.2%。当年,全省煤炭生产矿山企业已达1340家,与上年同比上升19.1%;占全省矿山企业总数据的31.5%。其中大型21家、中型22家、小型721家、小矿576家。根据2008年度黑龙江省统计年鉴资料,当年煤炭采掘工业销售产值达400.91亿元,与上年同比增加了155.31亿元,提高了63.2%;主营业务收入可达473.08亿元,与上年同比增加了216.08亿元,提高了84.1%。
煤炭产销量及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当年全省原煤产量为9676万吨,与上年同比减少了389.1万吨,下降了3.9%。原煤可供量为8009.4万吨,与上年同比下降了0.4%,占消费量的71.5%。消费量占原煤生产量的115.8%。当年进口原煤2.5万吨,进口量与上年同比下降了78.6%;出口原煤13.2万吨,出口量与上年同比增长了38.9%。国有重点煤矿把调整结构、延长煤炭产业链条摆上战略位置,龙煤矿业集团进一步完善了“十二五”发展规划,三年规划实施的11个重点项目中,双鸭山矸石热电厂改扩建项目正在做前期准备工作;宝清煤电一体化、东荣四矿项目正在申请矿权;七台河向阳矿、鹤岗矸石热电厂改扩建已完工,进入试生产阶段;龙洋焦电项目基本建成,年设计生产96万吨焦炭,发电2.1亿度,生产煤焦油4.5万吨。同时,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寻求异地资源的开发。与内蒙古锡林浩特市签订了开发巴彦宝力煤田的意向性协议;各分公司加大煤炭废弃物和伴生资源的利用,开发循环经济项目。双鸭山分公司新建两座净化水厂,加快矿井水的综合利用,开发循环经济项目。双鸭山分公司新建两座净化水厂,加快矿井水的综合利用;新建粉煤灰水泥厂,用燃后煤矸石生产水泥,实现了变废为宝。鸡西、鹤岗分公司新建了瓦斯发电站,在瓦斯利用上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七台河分公司利用粉煤灰生产水泥和空心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6年,东部煤电化基地被国家列为全国7个煤化工产业基地之一。以四大煤城为例,2001~2005年煤炭企业欠缴矿产资源补偿费情况如表4-16、4-17、4-18、4-19所示。
表4-16 2001~2005年七台河市煤炭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情况
表4-17 2001~2005年鸡西市煤炭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情况
续表
表4-18 2001~2005年双鸭山市煤炭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情况
表4-19 2001~2005年鹤岗市煤炭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情况
其中收缴率按:实缴额/(应缴额-待减免额)× 100%计算。
《黑龙江省实施 〈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规定〉 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省、市(行署)、县(市)所得矿产资源补偿费,分别纳入本级预算,专项管理,专款专用。省级所得的矿产资源补偿费主要用于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保护以及矿产资源监督管理费和市(行署)、县(市)地矿主管部门补助经费;市(行署)、县(市)所得矿产资源补偿费,主要用于本级地矿主管部门行政经费。”根据黑龙江省绥化、七台河、鸡西三市的不完全统计结果,2005年用于管理及业务支出的经费占收取补偿费总额3037.313万元的28.13%,为854.54万元,管理费用总额比2001年的548.41万元增加了306.13万元,比例则由2001年的76.65%下降了48.58%。根据本次调研征求建议的结果,地方矿管部门希望能够提高用于矿产资源管理的经费补助比例,便于更好地开展矿产资源管理工作。
41个工业大类
1、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2、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3、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4、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5、非金属矿采选业
6、开采辅助活动
7、其他采矿业
8农副食品加工业
9食品制造业
10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11烟草制品业
12纺织业
13纺织服装、服饰业
14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15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16家具制造业
17造纸和纸制品业
18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19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20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1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2医药制造业
23化学纤维制造业
24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6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7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8金属制品业
29通用设备制造业
30专用设备制造业
31汽车制造业
32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33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34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35仪器仪表制造业
36其他制造业
37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38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39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40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41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煤炭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煤炭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兖矿能源(600188)、中国神华(601088)、晋控煤业(601001)、陕西煤业(601225)、山西焦煤(000983)、中煤能源(601898)、华阳股份(600348)、山煤国际(600546)等。
本文核心数据:产量、销量、市场规模、市场份额、规模预测
行业概况
1、定义
煤炭是指植物有机质伴随地球地壳运动,经堆积、沉积、压实等过程,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缓慢碳化反应所形成的黑色或棕黑色具有可燃性矿石,其主要成分为碳、氢、氧、氮、硫等。煤炭是冶金、煤炭、医药、建材等领域主要原材料,是供热、发电等领域主要燃料。
煤炭行业指从事煤炭开采、洗选、分级生产活动的行业。国内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山西、内蒙等地煤炭产量对全国煤炭总供给的影响显著。
按照煤炭的属性和用途,主要分为三大类:无烟煤、烟煤以及褐煤。
2、产业链剖析:大型能源集团前向一体化布局,下游主要应用于四大行业
煤炭行业产业链上游为设备和系统,主要包括采掘机、掘进机等生产设备以及相关的智能化系统中游为煤炭开采和洗选,主要煤种有褐煤、烟煤、无烟煤等下游为应用领域,主要包含电力行业、钢铁行业、化工行业以及建材行业四大类行业。
从参与企业来看,上游包含华科电气、双环、圣亚机械等设备制造商中游包括国家能源、阳泉煤业、兖州煤业等企业,大型能源集团亦布局上游相关设备制造下游包括国家电投、山东钢铁等应用行业相关企业。
行业发展历程:目前处于高质量发展期
我国煤炭的有序发展可追溯至计划经济时期,建国后由国家规划发展,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转型,我国煤炭行业逐渐实现市场化。近年来,我国煤炭行业基于能源转型的需求,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行业政策背景:鼓励智能化与清洁化发展
2021年以来,国务院、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矿山安全监察局等多部门陆续印发了支持、规范煤炭行业的发展政策,内容涉及煤炭行业历年的发展目标、煤炭开采的安全性建设、煤炭的清洁与智能化利用等方面:
2021年6月,煤炭工业协会发布《煤炭工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配套颁布《煤炭工业“十四五”标准化发展指导意见》、《煤炭工业“十四五”地质勘查指导意见》、《煤炭工业“十四五”基本建设的指导意见》等13个文件。
产业发展现状
1、我国煤炭行业规上企业数量逐年精简
依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来看,2013-2020年,中国煤炭行业规上企业数量呈下降趋势。行业主题数量规模逐年精简,到2020年,煤炭行业的规上企业数量下降至4331个。
2、我国煤炭行业供需缺口近年来有所缩小
依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1-2020年,我国原煤的产量整体呈上升趋势。2016年我国原煤产量下降至近十年最低点,为34.1亿吨,主要由于煤炭行业进行结构转型升级。2020年,我国原煤产量为39.0亿吨,基本接近顶峰时期的产量。从我国煤炭的消费量来看,2001-2020年,我国煤炭消费量呈上升趋势。2020年,我国煤炭消费量为40.4亿吨,同比上升0.5%。整体来看,近十年我国煤炭消费量稳定在40亿吨左右水平。
近年来,我国煤炭的供需缺口正在逐渐的缩小。
3、我国煤炭市场规模呈波动态势
2021年3月,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2020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报告中披露我国煤炭行业规上企业的营收情况。具体来看,2015-2020年,我国煤炭行业规上企业的营收保持在2万亿以上的水平,但整体呈下降趋势。主要是由于我国近几年能源结构转型所致。2020年,我国煤炭行业规上企业的营收为20002亿元。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资源富足区生产企业集聚
从我国煤炭产业链生产企业区域分布来看,煤炭产业链中游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山西、贵州和内蒙古地区,贵州。山西和内蒙古是我国煤矿资源丰富的省市,贵州是南方地区多煤的大省。我国煤炭行业相关企业的分布与资源分布情况一致。
注:颜色越深代表相关企业数量越多。
从上市公司的区域分布来看,企业的分布数量基本与我国煤矿资源的分布一致,以贵州、内蒙古、山西、陕西等地区企业数量为最。从上市企业情况来看,山西省的上市企业数量相对较多,有山煤国际(600546)、晋控煤业(601001)、华阳股份(600348)、潞安环能(601699)、兰花科创(600123)、山西焦煤(000983)等上市企业北京含有昊华能源(601101)、中煤能源(601898)、中国神华(601088)等龙头上市企业。
2、企业竞争:中国神华在产量与市占率方面位列第一
从产量的分布来看,2020年中国神华的产量占比达到7.5%,是国内相关上市企业中产量前列的龙头企业。陕西煤业和兖矿能源的占比均在3%以上。
注:占比依据企业煤炭业务产量占全国煤炭产量的比重而得。
从市场份额来看,中国神华占比为6.9%,排名前列,中煤能源以5.7%的份额排名第二。
注:市场份额依据企业煤炭业务收入占全国规上煤炭企业收入的比重而得。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智能化、“绿色低碳”转型,优质产能释放
从我国煤炭行业“两化融合”的文献数量来看,智能化占比超过1/3,且随着政策的重视程度提高,各大生产地均在布局智能化工作面。另外,目前我国煤炭行业处于高质量发展期,响应“3060”双碳政策的号召,煤炭行业逐渐向“绿色低碳”转型,带动优质产能发展,淘汰劣质产能。再者,近年来相关部门研究建立“基准价+上下浮动”的煤炭市场价格长效机制,我国煤炭售价弹性或逐渐趋弱。
2、未来煤炭规模有望接近21500亿元
依据《煤炭工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我国未来煤炭消费增长率保持在1%左右,另鉴于中短期煤炭作为电力、钢铁、建材以及化工等行业不可替代的燃料和原材料,预计到2027年,我国煤炭行业的市场规模接近21500亿元。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煤炭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采煤向来是一项最艰苦的工作,当前正在花较大的力量来改善工作条件。由于煤炭资源的埋藏深度不同,一般相应的采用矿井开采(埋藏较深)和露天开采(埋藏较浅)两种方式。可露天开采的资源量在总资源量中的比重大小,是衡量开采条件优劣的重要指标,我国可露天开采的储量仅占7.5%,美国为32%,澳大利亚为35%;矿井开采条件的好坏与煤矿中含瓦斯的多少成反比,我国煤矿中含瓦斯比例高,高瓦斯和有瓦斯突出的矿井占40%以上。我国采煤以矿井开采为主,如山西、山东、徐州及东北地区大多数采用这一开采方式,也有露天开采,如内蒙古霍林河煤矿就是我国最大的露天矿区
洗选: 就是把矿上挖出来的煤,分出来,按客户要求把硫,灰分,挥发分等调整到客户要求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