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大学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属于什么院校
合肥工大的热能动力工程只有两个方向,1为动力机械方向(即发动机方向)2为制冷与低温工程方向(即压缩机、空调、制冷等方向),发动机方向主要是汽车行业,制冷专业也可以面向汽车行业以及整个工业领域。合工大热能动力是属于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的,现在合肥工业大学在国内汽车行业还是比较厉害的,算是国内汽车行业的三大摇篮地之一,国内汽车行业有近1/3的人来自这里。东风汽车集团,奇瑞汽车,江淮汽车等老总及高层管理人员均来自这里。其中东风的老总就是该专业毕业。热能动力专业的女生不是太多。该专业发动机方向稍强一点,有个博士生导师在研究发动机的代用燃料方面有一定的建树。制冷方向可以进行空调,冰箱等制冷设计,以及工程建设中的大型工业压缩机的设计,包括超导方面,合肥有个中科院的超导研究所,好像就有合工大的毕业生在那。
合肥工业大学基本情况
合肥工业大学目前是我国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我国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所以整体的实力和影响力还是非常不错的。
在我国安徽省,共有3所重点大学(这里指的是985院校和211院校),其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一所985工程院校,也是我国顶尖大学联盟成员,整体的实力在全国高校范围内也是数一数二,另外两所是211院校,包括合肥工业大学和安徽大学。
以上说到的三所高校同样是安徽省唯有的三所双一流院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我国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学科实力非常强劲,尤其是在我国前沿科学和高精尖学科领域内。安徽大学和合肥工业大学是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安徽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合肥工业大学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都是一流学科 。
合肥工业大学最早建立于1945年,当时名叫安徽省立蚌埠工业职业学校,历经迁址、更名、改建等一系列过程,最后成为现在的合肥工业大学。从这所高校的名字种,大家就可以看得出来,工科实力比较突出,那么,合肥工业大学的哪些学科专业比较有优势呢?咱们下面继续说。
合肥工业大学的优势学科
前面给大家也说到了,合肥工业大学是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其管理科学与工程(自定)专业是一流学科,自然也就说明,合肥工业大学在这一学科领域内有着非常不错的实力。
当然, 除了其一流学科,合肥工业大学的建筑学、土木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工程力学、车辆工程、材料、物联网工程等专业也比较有优势 ,对于众多理工类考生来说,合肥工业大学的相关王牌专业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在全国高校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合肥工业大学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得了A档学科评估结果,这是合肥工业大学表现最好的一个专业。
对报考合肥工业大学的一点建议
笔者一直强调,大家在选择高校的时候,首先要考虑这所大学的学科实力,了解相关专业是否为一流学科或者国家重点学科,其次,考虑自己对这所大学的所在地是否能接受,大学所在地是我们度过大学四年时光的地方,所以在选择的时候要深思熟虑。最后,考虑这所高校的优势学科是否为自己喜欢的专业,或者在未来的发展前景,对自己将来就业深造有何影响等,考虑好这些方面,我们一定会做出让自己满意的选择。
合肥工业大学比较好的专业有车辆工程、建筑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几个专业。
1.按推荐人数较多排名
序号 专业名称 推荐指数
1 车辆工程 4.8(1227人)
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4.7(1039人)
3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4.8(934人)
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5(563人)
5 建筑学 4.8(511人)
6 土木工程 4.7(473人)
7 自动化 4.7(267人)
8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4.7(222人)
9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4.9(206人)
10 经济学 4.1(155人)
2.按专业满意度排名
序号 专业名称 推荐指数
1 能源与动力工程 4.8(12人)
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4.6(619人)
3 测控技术与仪器 4.6(144人)
4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4.6(687人)
5 车辆工程 4.6(656人)
6 数控技术 4.6(15人)
7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4.6(21人)
8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4.5(396人)
9 土木工程 4.5(1060人)
10 工业工程 4.5(157人)
搜教育部第四轮本科专业审核评估,B+以上的都是好专业
合肥工业大学还是不错的一个学校,在安徽除了中科大,就要数合工大了,也算全国有名的重点大学,隶属于教育部。在这所学校中,专业比较有名的主要有计算机、建筑学、土木工程和自动化这几个专业,也是目前人才市场上比较抢手的一个专业。
能源动力工程专业包括热力发动机和制冷与低温技术两个方向,属于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现有两个二级学科(动力机械及工程、制冷与低温工程),均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按照学校的部署,宣城校区以制冷与低温工程专业方向为主。制冷与低温技术方向拥有安徽省低温与制冷技术重点实验室,是中国汽车空调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单位、安徽制冷学会理事单位。
培养目标:从事热能与动力机械及工程(包括热力发动机与制冷低温技术)设计、研究、开发、制造、管理和运营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图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机械工程材料、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双语)、制冷压缩机、制冷原理、空气调节、能源与动力机械测试技术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适用性强,就业面广。毕业生可以在与制冷与低温、空气调节、车辆工程等有关的大中型企业、高校、研究所等部门从事产品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或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毕业生社会声誉高,近几年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8%以上。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比较出色的专业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车辆工程、资源勘查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
宣城校区依托合肥工业大学学科优势,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进行宣城校区专业建设,依托学校现有的办学优势,以建设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为起点,逐渐形成与合肥两个校区互为依托的专业布局。
宣城校区目前设有机械工程系、材料工程系、计算机与信息系、电气与自动化系、能源化工系、城市建设工程系、生态环境系、物流管理系、经济与贸易系、文法系、英语系、食品科学系等12个系,1个基础部,共30多个本科专业。
录取说明
我校承认教育部规定的全国性加分政策(不做分省计划的招生类型除外),对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级招生主管部门在教育部相关政策之外确定的地方性政策加分学校不予认可。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项增加分数投档条件的,只能取其中幅度最大的一项分值,且不得超过20分。
在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和身体健康状况检查合格、统考成绩达到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符合学校投档要求的情况下,学校承认各省的投档规则,依据“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由高分至低分顺序录取并分配专业,不设专业志愿级差。
在高考成绩相同情况下,优先录取相关科目分数高者。对于非高考综合改革省份,相关科目分数比较顺序:文史类考生依次比较文科综合、语文、数学、外语,理工类考生依次比较理科综合、数学、语文、外语。
对于高考综合改革省份,相关科目分数比较顺序:数学、语文、外语。在专业招生规模允许的范围内,学校将根据进档考生专业志愿情况适度调整专业招生计划安排。
以上内容参考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简介
以上内容参考 合肥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2021年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招生章程
毕业可以去电厂、设计院、施工单位或者去科研所。另外还有从事一些制冷、动力机械方面的工作,总之来说 比较好就业!这个不用担心啊...
能源与动力工程这个专业挺好的,很多人认为该专业是冷门专业,但并不是的,该专业就业率高,需求量高,毕业后的薪资也高,所以也会有挺多人选择该专业的。我是桂林电子在科技大学18级学生,之前社团里的一个学弟就是修的这个专业,平时在社团组织吃饭的时候,我们也有互相沟通一下专业问题,下面我来具体介绍一下该专业的情况吧。
01——个人感受
我觉得能源与动力工程这个专业跟我们的生活真的息息相关,该专业主要是研究能源的转换和利用及环境保护等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一次能源转化为二次能源的过程、人工环境和制冷空调的技术问题、风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等,力求实现能源利用高效、清洁的目的。例如:煤炭燃烧产生蒸汽能推动发电机的过程,社区绿化、供水、供暖的技术问题,风能、核能发电等。能源在我们生活中是多么的重要呀,所以这个专业的分量也是很重的。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适合所有同学去选择,课程难度不是很大,院校的选择可以是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东华大学等,这几所大学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都是很不错的。
02——专业介绍当代社会发展三大社会问题:人口激增,环境污染,能源短缺。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研究对象就占了能源与环境两席,是面向国家的重大需求而设置的。本专业是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专业,专业立足能源,兼顾环境,主要学习涉及各种能量转换和有效利用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同时关注实现过程当中的环境保护问题。专业培养具有能源转换理论、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理论,能源转换与有效利用及其环境影响的分析能力,具有系统思维和较强的创新能力,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03——主修课程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核心课程有: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等专业基础课程,以及能源生产过程控制、换热器原理与设计、制冷原理及设备、能源工业污染物排放与控制等专业课程。
其中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是这个专业的基础课程,学好这几门课,后面的课程才会比较轻松,没打好基础的话,后面会很吃力,所以,选了这个专业的话就得好好修这几门基础课程。
04——就业前景本专业就业前景不错,毕业生主要从事能源的有效利用,能源环境的控制和保护,建筑人工环境领域的研究或者是设计安装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根据我们学校上一届该专业就业情况来分析,大部分毕业生能在政府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能源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学校等从事可再生能源利用、新能源工程与设备及能源环境保护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等工作。
05——总结总体来说,能源与动力工程这个专业还是非常不错的,毕业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广,前景也很好,最主要是该专业的难度不是很难,所以说,对能源动力工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考虑一下该专业,毕竟以后能源肯定是一个大话题、大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