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能源科技 > 正文

关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牧民转移到移民村的补贴怎么给 麻烦大家给点咨询

内向的大树
冷傲的太阳
2022-12-31 22:17:26

关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牧民转移到移民村的补贴怎么给 麻烦大家给点咨询

最佳答案
俊逸的丝袜
羞涩的天空
2025-07-13 18:33:07

内蒙古自治区能源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首先,“第十个五年能源行业的发展评价

??“十五”期间,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实施以来,全国能源需求增长较快,能源市场逐渐从买方市场转向卖方市场。自治地区,以抓住机会加快建设步伐,在能源行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除了电力供应不足,基本满足了经济发展,自治区的能源需求,导致发展相关产业发展,为自治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A)能源行业的发展成就

??1。生产能力迅速提高,显着增加能量输出

??由于“15”,与该国的经济快速增长,内部和外部的能源市场需求强劲,推动区域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生产能力迅速增加。累积五年,新的煤炭生产能力1.5亿吨,新增装机容量12万千瓦的电力,比以前自主发电装机总容量总和的第九个五年计划的产能三十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以实现更天然气的开发和利用零的突破。区域煤炭产能和产量达到2.56亿吨,2005年年底达到21000000千瓦装机容量的发电能力为107十亿千瓦时原油产能和产量达到147万吨,天然气产能,产量达到3.86 10亿立方米。

??与此同时,自治区的能量输出是一个显着的增长,在2005年,在自治区煤炭外运量将达到140万吨,比2000年增加1.1亿吨,电力方面的自治区已形成4个500千伏传出电通道交货电力39亿千瓦小时,同比增长22十亿千瓦时,2000年达到25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输出。区域煤炭,电力的国内市场份额已大大改善,年底的第九个五年计划相比,煤炭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从7.3%上升到11.5%,电源的国内市场份额从3.2%上升到4.1%。

??2。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显着加快建设

????“15”,因为中的自主性地区和开放的能源建设市场的政策,以鼓励自治区的资源和区位优势,以吸引能源公司在全国各地自治区投资建设的能源项目,该地区能源行业投资主体多元化,自治区,直辖市和能源的行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发展。大雁煤矿托克托电厂二期,岱海电厂一海勃湾发电厂,三,达拉特电厂三期长庆 - 呼和浩特管道和长庆气田净化厂的重点项目建成并投入运营,并开工建设煤矿平庄老公营子,一矿扩建,霍林河,正蓝旗电厂和乌拉尔电厂三期等一批重点项目。初步统计,区域能源产业5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1.5亿元人民币的,是“九五”计划期间,能源固定资产投资的3.6倍,占自治区投资的21.9%固定资产。

??3。能源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不断提高

??的预期能在2005年自治区工业增加值达到357十亿人民币,4.5倍,自治区能源工业实现增加值在2000年,占工业增加值自治区的25.7%,比在2000年,同比增长7.8个百分点。煤炭工业完成15.89十亿人民币,电力行业完成15.19亿元人民币,4.64亿元人民币完成石油和天然气工业。能源工业实现增加值“十五”平均每年的增长速度为31.2%,比“九五计划”期间,增加了21个百分点。

??4。能源行业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煤炭企业改革已经完成,呼伦贝尔煤业集团,平庄煤业集团属地下到呼伦贝尔市和赤峰市。

??按照国务院的文件精神,自治区成功地完成自治区国有电力企业厂网分开电力系统改革,自治区的权力代资产和华能集团,神华集团,中信太平洋北美国自治区电力有限公司,是一种常见的电网资产由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经营和管理。

??开始建设长庆至呼和浩特天然气管道项目,自治区按照现代企业模式西部内蒙古和天然气的地区控股设立的股份公司,奠定了基础,为自治区发展天然气工业。

??(B)能源产业的发展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发电装机总容量的增长速度是低于在该地区的电力需求的增长速度,造成蒙西电网电力短缺的局面。

????“15”以来,的区域电电源行业虽然一直快速发展的电力安装容量的平均每年增长18.5%,但由于的快速经济发展的自治区,该地区快速增长的电力需求,特别是对电力的需求在蒙西电网的年增长达到了32%在动力传动蒙西电网发电装机总容量已不能满足迅速增长的电力需求的情况下,造成蒙西电网“十五”初电力过剩过渡电力短缺。

??2。煤炭产业集中度低,资源开发和利用效率有待提高

??自治区丰富的煤炭资源和储量,但不是煤炭企业虽然进入了前十名。 2005年煤炭行业的结构调整已经开始,关闭小煤矿10万吨,到2005年年底,自治区还是我的680核定生产能力19376万吨。 60个国有重点煤矿矿井,批准生产能力12691万吨,占65.5%,自治区的总生产容量96个国有的煤炭矿井,批准生产能力1482万吨,占7.6%自治区的总生产能力乡镇民营企业524,核定生产能力5203万吨,占自治区的26.9%的产能超过10万吨以下的小煤矿200。可以看出,区域煤炭产业集中度低,组织结构是不合理的,经济实力不强,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3。自治区天然气勘探和发展当前的系统限制了天然气产业发展

??目前,根据当前国家,自治区,直辖市内的鄂尔多斯和巴彦淖尔天然气丰富的地区拥有的探矿权,中国石油,石化和其他企业,导致一个地区的油气勘探和投资渠道单一投资的情况下,区域天然气资源的勘探慢慢的进步,天然气商品气供应能力不足,阻碍了自治区和天然气行业的发展。

??4。有限公司的关税政策的制约,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在第十个五年计划“期间,由于风力发电的价格高,中国有没有配套的风共享关税政策和建设的风电项目在内蒙古西部地区仅在蒙西电网销售,上面只在内蒙古西部电网的火电,风电价格分摊。内蒙古自治区,疲弱的经济,电力销售市场小,人均生活水平低,电价承受薄弱,无法消化这部分的高电价,限制风电的快速发展。

??开发环境面临的能源行业“十一五”期间

??(A)国家经济的发展,将促进区域能源产业的稳步发展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对能源的需求将继续增加。根据我们在煤炭资源丰富的特点,瘦肉,少气“,中国制定了一个长期坚持的基础上,适当进口国内能源发展战略的基本能源供应。自治区拥有丰富的煤炭,天然气和其他能源资源,土地,位置,环境,能源产业的优势与发展。因此,“十一五”期间,自治区煤炭,电力,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将面临一个非常良好的环境煤炭和电力传输和快速增长的发展。

??(B)自治区进程的加快工业化和发展的重化工工业在该地区的能源需求将推动快速增长

????根据在第11个五年计划的自治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十一五”期间,在自治区地区经济将保持快速的增长速度,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速度超过13%的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8%,工业增加值自治区。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将产生更大的需求,煤炭,电力,天然气和其他能源产品。在同一时间与世界的石油资源越来越少,寻找替代能源是必要的,煤制油,煤制甲醇,烯烃等行业将得到快速发展。有不同的优势,为重化工业的发展,煤化工,盐碱化和化学条件的自治区,自治区政府制定了“十一五”期间,煤化工产业,加快发展重化工业,天然气化工想法。因此,重化工业的发展将带动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

?(C)“可再生能源法”的引入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该地区的风电等可再生能源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我国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目前,中国的发展战略,中国正在采取各种措施,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国家人民国会已经通过了“可再生能源法”和配套的实施细则将被实施于2006年,在评估价格的风功率问题的区别已经被解决,这一政策将解决制约风电发展的问题在自治区。因此,“十一五”期间自主的风电,太阳能发电和生物质发电等可再生能源行业将得到快速发展。

??(D)加强环保措施和水资源分布不均,区域能源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的快速增长,能源生产和消费,在能源生产对环境的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从能源消费总量中,中国在世界上排名第二,大量的能源生产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自治区的水资源总量,但的不均衡分配的“十一五”期间,为了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的能源产业将采取更严格的环境的保护措施和节水措施,尽量减少环境的污染和水资源的消耗。因此,“十一五”区域能源产业的发展需要把重点放在解决方案,以环境和水资源分布不均。

??能源市场需求预测

??(A)煤炭需求预测

??1。该地区的煤炭消费需求预测

??自治区的“十一五”期间根据地区平均水平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的目标,大力发展与当地优势产业的发展战略,考虑到自治区近年来,将成为“十一五”期间开工建设的大型电厂已投入和重化工业项目的建成投产,“十一五”期间煤炭需求将是一个显着的增加,区域煤炭消费预测在2010年,需求量将达到2.7亿吨,“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将达到22.4%。

??2。进出该地区的煤炭预测

??随着经济的发展,煤炭需求将继续增加。自治区东部主要面对的是东北市场,西部地区,特别是准格尔矿区长烟煤是稀缺的煤炭质量热煤,乌海焦煤和赫古拉无烟煤外。因此,“十一五”期间,以外的地区煤炭需求将继续增加。但是,考虑的快速经济发展的自治的地区,自治区和煤化学和煤为动力代消费的快速增长,自治区煤炭生产满足的地区,以预测煤炭出面积的消耗??的自治的地区,2010年销售约1.3亿吨。

??结论,预测煤炭总需求在2010年为400亿吨,2.7亿吨的消费需求在该地区,销售130万吨,区自治区。

??(B)电力行业的需求预测

??1。电力市场需求预测外

??目前,在自治区以外的北部和东北部的电力市场,据预测,中国北方和东北地区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在未来的十几年中,最大负荷“十一五“期间的北京,天津,唐山电网,河北南网平均年增长率为7.9%,将增加购买了约16.4万千瓦的用电负荷,需要新增装机容量2270万千瓦,东北电网最大负荷在以平均每年7%的速度增长,“十一五”期间将被添加的负载转换13150000千瓦新增装机容量16740000千瓦。北京,天津,唐山电网,河北南网和东北电网资源相对稀缺,“十一五”后的电网新的电力将主要依靠西方到东方电源。自治区在北部和东北部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即将离任的电力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2。在区域电力市场需求预测

??根据自治区“十一五”期间由政府制定的发展战略,自治区将加快产业发展,专注于煤化工等重工业的发展,因此,预测第二产业,“十一五”期间,自治区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电力消耗将大大??增加。 “十一五”期间电力每年的增长率将达到14.8%,到2010年最高电力负荷的增加从11230000千瓦在自治区2005年22440000千瓦,翻译需要新的发电装机容量在该地区20.88亿万千瓦。

??总之,“十一五”期间,自治区需新增装机容量34万千瓦,即将离任的力量,力争实现新的14万千瓦装机容量的电力供应地区需要增加20000000千瓦。

??(C)的天然气市场需求预测

??地区天然气市场需求预测两个主要的民用和工业城市,自治区2005年初步统计约350万立方米的天然气,工业用气占75%。预测在2010年,自治区,天然气约2.82亿立方米,工业用气占84.1%。

??四,“十一五”发展的能源产业,其主要目标和发展重点的指导思想,

??(一)指导思想

????综合分析的宏观经济环境,面对我们的国家和自治区的经济发展趋势和在能源行业,“十一五”时期的指导思想的自主的地区和能源工业的发展:为指导,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利用当地资源优势,面向区外市场的需求,总体规划,布局,优化结构,重点,加快煤炭资源就地转换的步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协调的发展,传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实现能源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B)发展目标

??到2010年,煤炭产能和产量达到400万吨,其中130万吨煤炭销售外,自治区和煤炭百万吨死亡率下降到0.3,煤炭回采率达到60%,煤炭洗选比例为60%。电源自治区,总装机功率容量5500万千瓦,输出电源达到2200万千瓦,大规模的电网连接的风电装机容量为400万千瓦。 10号楼AC,DC电源通道的电力输送到东北,华北等地区。交易所在该地区电网建设的500千伏主网架。石油产量达到200万吨,天然气产量达到120亿立方米。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的10%可再生能源的份额下降了25%

??(C)优先发展事项

??1。煤炭工业

??“十一五”期间,要大力发展煤炭循环经济,深化煤炭体制的改革,加快大型煤炭基地建设的步伐,提高煤炭及伴生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强治理采煤沉陷区煤田灭火环保工作,生产投入,提高安全性,提高产品的技术水平和煤炭行业的安全水平,加快节奏和重点区域的小煤矿煤炭就地转化整合转型,促进煤炭产业升级。

??(1)加快建设7个大型煤炭基地,煤炭产能的步伐。重点建设呼伦贝尔煤炭基地,的霍掰瓶煤炭基地,胜利煤炭基地准格尔煤炭基地,东胜,万利煤炭基地,乌海炼焦煤基地,古拉出口煤基地。

??呼伦贝尔煤炭基地重点建设宝日希勒露天益民开放的扩展扎赉诺尔威灵煤矿,煤炭项目,配套建设的3600000千瓦火电项目在呼伦贝尔十一五年底,形成煤炭产能5400万吨,其中自治区的25万吨,发电用煤。

??霍掰俜煤炭基地,继续扩展霍林河露天矿和平庄元宝山矿的开发和建设的扎哈淖尔露天,平庄老公营子煤矿,白音华露天煤矿建设项目,煤炭产能,形成的十一五“规划5000万吨,其中2500万吨的煤炭用于发电自治区。

??胜利胜利的一个露天煤炭基地重点建设,II露天矿露天矿III,IV露天煤矿等项目,“十一五”形成煤炭产能5500万吨,其中2000万吨煤炭发电自治区。

??准格尔煤炭基地的重点扩展黑岱沟露天矿,哈尔乌素露天和伊泰酸刺煤矿建设项目的建设,形成“十一五”煤炭产能100万吨的煤炭为动力自治区代6000,1吨。

??东胜万利煤炭基地重点建设郜哩盎畈村,塔然高勒煤矿项目,“十一五”形成煤炭产能110万吨,4000万吨,其中自治区煤炭发电。

??乌海炼焦煤基地重点建设神华煤炼焦乌海骆驼矿山建设工程的结束的“十一五”煤炭产能29万吨,形成。

??古拉出口煤炭基地重点建设布劳恩煤矿和阿右旗煤矿建设项目,形成的“十一五”煤炭产能766万吨。

??(2)加大煤矿安全投入,解决区域安全生产基础薄弱。重点一通三防鄂尔多斯市,乌海市,阿拉善盟,包头市,赤峰市,呼伦贝尔市煤矿塌陷区的治理和矿山消防及其他安全改进工作。

??(3)加快整合改造小煤矿,淘汰落后生产力。布局更合理,加快资产重组,扩建,改建的小煤矿,形成规模化生产的能力,提高煤炭回采率。违反规划和布局,大型煤炭基地的影响,以及浪费资源,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的小煤矿被关闭和安全生产保证。 “十一五”期间,的焦点关闭重组单以及30万吨/年的小煤矿,2010年,的总数量,该地区的煤炭矿井600,年产450,000吨的小煤矿,在200部之内。严格的审查和批准年产120万吨的煤炭建设工程项目。

??(4)发展洁净煤产业,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结合大型煤炭基地的发展,并积极发展清洁煤炭生产,洗煤厂,煤的气化,液化等项目,重点建设哈尔乌素选煤厂和骆驼山矿选煤厂的建设。同时在建设大型煤炭基地和附近的选煤厂煤矸石,煤泥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电力行业

??,自治区和发展火电的优势,充分利用依托的大型煤田,建设中国东北,华北送电的大型,路口火电厂,继续实施西东战略,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该地区的电力项目加快建设,鼓励热电联产项目在建设大,中型城市,鼓励建设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项目。同时加快自治区电网主网架和区域电网建设,扩大电网。

??(1)加快大型火电厂建设的交汇点,继续西到东战略的实施。自治区准格尔,万利两大煤为基础,而西部地区的电力输送到北部和其他地区的大型煤电一体化路口集团的权力自治区,东部一些建设扎赉诺尔霍林河,伊敏大煤田白音宝日希勒依靠建设了一批以东北电力传输的大型煤电一体化路口集团的权力内蒙古中部,该地区相对丰富的水资源,建设一批到北部或大型电厂中国东北地区建设的大型路口交通发达地区的煤田,电站附近的电力输送到。在“十一五”重点建设呼伦贝尔火电基地,准格尔火电基地,就在电厂,大板电厂,托克托电厂四岱海电厂二期工程和白音华坑口电厂,西到东电力项目。

??(2)在该地区的电力项目加快建设,以满足经济快速增长的需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促进自治区国民经济的发展,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和当地的条件,该地区的电力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各类建设为目标。首先,电力负荷中心,在该地区的大型电力项目建设城联赛的位置,县集中供热和热负荷比较集中的电力需求在座位上,盟市发展的巨大潜力位于建设热电联产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小型和中等规模的热电联产项目,鼓励旗县建筑的,加快建设单机容量5万千瓦及以上大型循环流化床煤矸石资源丰富地区煤矸石发电机组和煤矸石热电联产项目五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直平衡蒸汽和电力供应项目,企业自备电厂或电厂工业园区建设。 “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土右电厂,火电厂东胜,呼和浩特热电厂的扩建,火电厂乌兰浩特,满洲里火电厂,煤矸石电厂,静海县,双欢迎煤矸石电厂包头铝厂自备电厂厂房面积自用发电项目。

??(3)外送通道,促进电电力外送通道的建设与东北电网公司及中国华北电网公司的前期工作。 “十一五”期间将重点建设呼伦贝尔至辽宁DC,通辽至辽宁,锡盟白音华辽宁省,蒙西到北京,天津,唐山第二通道,准格尔至河北南网交流送电500千伏输电通道。

??(4)加快自治区电网主网架和区域电网建设,满足自治区电力需求的快速增长。 “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延伸的500千伏主网架,220千伏电网进一步扩展到偏远地区,扩大电网。重点建设包北打电话给东布尔宁海尔,乌海,临河市和锡林郭勒白音华500千伏输变电工程。

??(5)继续进行城市和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提高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重点城市电网建设和农村电网完善工程。

??3。油和天然气

??“十一五”计划期间,现有的地质勘探工作的基础上,自治区将重点领域进行深入的地质勘探工作,加快海拉尔盆地巴彦浩特盆地,乌拉特中旗川井盆地油田和鄂尔多斯天然气田的开发和利用。努力扩大城市使用天然气的范围,加快筹备工作的开发和利用的气体蒙东。

??(1)现有的地质勘探工作的基础上,深入的地质勘探工作的关键领域。速度?起来海拉尔盆地流域巴彦浩特乌拉特中旗川井盆地油田和天然气田在鄂尔多斯盆地的开发利用。着眼于提高大牛地气田的勘探力度,加快推进乌审气田,苏里格气田的发展速度。

??(2)加快天然气管道建设的步伐。专注于长庆气田至呼和浩特天然气管道,呼和浩特至张家口,长庆气田至乌海,临河天然气管道项目建设复线。

??(3)扩大范围的城市使用天然气。速度?的城市燃气分销项目,重点建设,乌海市,巴彦淖尔市,乌兰察布和阿拉伯国家联盟的煤气工程的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4)加快蒙东的天然气的开发和利用的筹备工作。随着国家引进俄罗斯的天然气和韩国的中俄天然气管道,两个配电站的建设,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自治区的一些城镇的建设,赤峰市燃气提供气源。

??4。可再生能源

-

最新回答
善良的高跟鞋
殷勤的朋友
2025-07-13 18:33:07

2009年初以来,全市以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统领“三农”工作,以特色、高效设施农牧业为发展方向,大力推进现代农牧业建设,实现了农牧业增产、农牧民增收的目标。

全市农作物总播面积达到了916.5万亩,粮食产量达到49亿斤,同比增长14%。设施农业快速发展,全年新增设施农业面积达1.07万亩。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和草牧场流转面积分别达到77万亩和832万亩。牧业年度牲畜存栏达915万头(只),牲畜出栏率达95%,同比提高了7.4个百分点。农牧民来自养殖业的现金收入达2100元,同比增长了20%。村镇、农田、通道绿化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完成造林绿化152万亩。全面落实了各项惠农政策,农牧民人均受益371元,较2008年增加了55元。

中低产田改造、河套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重点项目顺利实施,新增沼气入户2.8万户,新解决了19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建设通乡通村油路1200公里,有效地改善了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

2003年,凭借“河套平原”这一天下闻名的品牌,巴彦淖尔先后引进了蒙牛、伊利、小肥羊等畜产品加工企业、中粮屯河、新疆中基、山东鲁花、安徽真心、浙江娃哈哈、重庆飞亚等国内知名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以及国外知名企业集团意大利大罗素公司、西班牙安哥拉斯公司、印尼APP纸业等,由此构筑起巴彦淖尔乳、肉、绒、粮油、蔬菜瓜果、饲草料、炒货、酿酒、林苇、药材等10大农畜产品深加工系列。

2006年,巴彦淖尔市农畜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110.4亿元,全市百万元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260户,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达到22户,超5亿元的2户。2007年全市农畜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151.6亿元,占到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5%。优质农畜产品年出口总额近3亿美元,居自治区第一位。以绿色、特色为标志的巴彦淖尔市农畜产品加工业已经当之无愧地成为巴彦淖尔市工业经济的主力军。 2009年,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09亿元,增长20%。现代农畜产品B型保税物流园区开工建设,甘其毛都口岸中蒙互市贸易区、欣泰物流园区等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现代物流业开始加快发展。

对乌梁素海、乌兰布和沙漠、同和太牧场等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和开发,旅游精品线路包装外宣工作成效显著,全年共接待游客124.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8亿元,分别增长10.2%和11%,并荣获“中国国际旅游文化目的地”和“中国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地”称号。

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甘其毛都口岸实现双边常年开关,口岸通关能力不断增强,煤炭年过货量达到327万吨,增长63.5%。番茄酱、肉制品、乳制品、脱水菜、葵仁、绒纺制品等农畜产品出口大幅增长。 冶金及矿山工业

在冶金及矿山工业方面,巴彦淖尔市重点打造铜、锌、铅、钢铁、黄金五大产品的采选冶加一体化产业链条,积极发展硅铝合金、镁合金等冶炼项目。

在采选矿方面,2003年起至2007年,西部矿业400万吨铜矿石选矿、建新集团130万吨铅锌采选、大中矿业400万吨铁矿采选、双利公司200万吨铁矿采选、前旗大中和后旗双利等企业近1000万吨铁矿采选、300万吨铁精粉生产等一批矿山企业相继建成投产,紫金矿业300万吨锌矿采选项目。

在冶炼方面,紫金矿业一期10万吨锌冶炼项目于2006年投产,已形成年产10万吨锌锭、1 8万吨硫酸、1.5万吨锌基合金、8000吨锌粉的生产能力,二期20万吨锌冶炼扩建项目已经于2008年3月动工兴建,扩建项目建成后可年产锌锭22万吨、硫酸40万吨,年产值可达50亿元以上,年可实现利税5亿元以上;深圳飞尚集团10万吨铜冶炼在2007年4月底投产;年产8万吨的扩建项目已开工建设;包钢120万吨氧化球团在2007年下半年建成投产,积极推进500万吨的钢联项目前期工作,由艾芬豪集团控股的太平公司一期年产3.6吨黄金项目2007年6月份投产;建设远鑫集团1万吨高镍锍一期5000吨项目;香港富邦集团4.5万吨轻烧氧化镁粉已经建成投产。

2009年,华润金能2×35万千瓦热电联产、紫金二期10万吨锌冶炼、小山玉石加工等项目相继建成投产;西部铜业10万吨铜材加工、瑞峰8万吨铅冶炼、中旺1500吨多晶硅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全年共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25亿元。

化学工业

截止2007年,巴彦淖尔市的化学工业以煤化工、氯碱化工为主,有乌拉山化肥厂、内蒙古天河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临海化工三家骨干企业。其它硫酸化工和生物化工产业兴建和形成。

煤化工方面,四川控股年产20万吨二甲醚项目建成投产;临海化工建成年产12万吨PVC的生产能力;乌拉山化肥公司经改造形成了24万吨合成氨、26万吨硝铵、26万吨尿素和10万吨甲醇的生产能力,步入了大型化肥企业行列。煤化工方面进行前期工作的项目有:四川控股100万吨甲醇、100万吨二甲醚项目。

硫酸化工方面,利用锌、铅、铜和硫铁矿冶炼生产的硫酸,目前有后旗齐华40万吨硫基复合肥已开工建设。

生物化工方面,香港联邦制药(内蒙古)有限公司一期年5000吨6—APA项目于2007年11月18日建成投产。二期年产3000吨6-APA和阿莫西林制剂工程(3亿片阿莫西林、3亿粒阿莫西林胶囊、3000万支阿莫西林粉针)项目于2008年4月开工建设,其中3000吨6-APA2008年11月底建成投产,阿莫西林制剂工程2009年6月建成投产。

电力工业

巴彦淖尔市的电力工业目前主要为火力发电,但是,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发电等清洁能源项目也会成为电力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火电方面,巴彦淖尔市推进煤电转换,发展热电联产和园区自备电厂,截止2007年,全市总装机容量已经达到144万千瓦,主要电厂有乌拉山电厂、临河电厂。建设和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有:五原宏珠4×2.5万千瓦热电项目,五原大唐2×60万千瓦火电项目前期工作也在加快进行,巴彦淖尔市的远景规划是形成600万千瓦的火电装机。

风电方面,鲁能、龙源、中电投资三个风电项目,已经并网发电,这样已经建成了共有近20万千瓦的风能发电能力。巴彦淖尔市的风电资源主要集中在乌拉特中旗和后旗,截止至2007年共有10多家风电发电企业进驻两地做前期准备工作,两地有望建设成为两个百万千瓦级的风电基地。

全年完成电力建设投资190亿元。全市风电在建规模85万千瓦,新增并网装机65万千瓦,总装机达到105万千瓦。磴口华润金能2×35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全面建成,并于7月份投入运营。

新能源产业

巴彦淖尔地处内蒙古西北部,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资源丰富,十分有利于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近年来,风力发电发展迅猛,已经有国电电力等多家大型国有电力公司投资在乌拉特中、后旗建设风力发电项目,也已经完成了杭锦后旗光伏发电项目的可研报告,太阳能热发电项目也在酝酿之中,生物质柴油项目是利用河套平原丰富的盐碱地,种植甜高粱,生产生物柴油,巴彦淖尔广袤的土地和优越的自然条件,必定是未来可再生能源利用的重要基地。 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52亿元,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03.2亿元,增长14.6%;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97.6亿元,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90亿元,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301元,增长10%;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110元,增长13%。农作物播种面积突破千万亩,粮食总产预计达60亿斤,再创历史新高。新增设施农业2.6万亩、规模化养殖场345个。牧业年度羊饲养量达到1897万只,出栏1005万只,居全区首位。预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70亿元,增长12%。神华和包钢煤焦化、联邦制药四期及五期、太平矿业二期等项目建成投产,黑猫煤化工、宇乐化工、盾安光伏二期等项目加快推进。纳林湖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总干渠20公里黄金水道投入运营,黄河旅游精彩破题。发行城投债券18亿元,东矿公司在A股上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到660亿元。B型保税物流园区公路港建成,机场客运量达19万人次。县域经济、非公经济快速发展,企业总数达到11990户、个体工商户71513个。口岸过货量1120万吨,其中铜精粉10万吨。引进国内到位资金346亿元,利用外资7175万美元。

2013年采取政府、企业、社会多元投入方式,实施了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重点工程。中心城区和县城人居环境大幅改善。25公里新华街综合改造全线完工,曙光街、河套大街西段部分建成通车。双河新区建设稳步推进,金川大桥、金川南路和黄河湿地公园一期工程建成投用。全市59条街路和18个出口改造基本完成。城市绿化、美化、亮化水平显著提高,干净、整洁成为城市常态。改造重点集镇19个,建设新农村新牧区示范点101个,完成村庄整治337个,镇容村貌大为改观。4条公路纳入国家公路网规划,新改建公路1020公里,临河绕城、五原至刘召一级公路竣工通车,临河客运新站投入运营。乌力吉风电汇集站、金泉220千伏等输变电工程建成投用。50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顺利实施,100万亩农村土地整治全面完成。三年排水改造首战告捷,整治沟道4272公里。

2013年完成林业生态建设77.3万亩,实施了京藏高速、黄河堤防公路、临陕路、212省道等一批精品绿化项目,造林投入、面积和质量均创历史最好水平。乌梁素海水质明显改善,乌拉特草原阶段性禁牧和草畜平衡面积达到7258万亩,乌兰布和沙漠生态治理17万亩。新建改造了一批彰显文化特色的街路和建筑,黄河水利文化博物馆、蒙古部落文化园区、临河石艺街、后旗那达慕体育场等项目竣工投用。成功举办沿黄、环镜湖公路自行车赛、内蒙古首届中西部民歌大赛,《月照金河套》荣获第十届内蒙古草原文化节优秀剧目奖,临河区被评为自治区文明城区,乌拉特后旗获自治区文明旗县城提名资格。通过探索和努力,我们在特色发展上找到了突破口,水、绿、文化正在成为巴彦淖尔的靓丽名片。

无私的春天
谨慎的水杯
2025-07-13 18:33:07

乌拉特中旗地质构造复杂,褶皱、断裂都很发育,形成多种矿产资源。截止至2010年,已发现的矿产有70种,其中具有一定工业价值的51种,开发利用和准备开发利用的40种。初步探明矿产地326处,其中较大型矿床13处,中型矿床11处,小型矿床5处,矿点及矿化点297处;具有矿产储量的矿床、矿点87处。矿产资源潜在经济价值506亿元以上。

煤矿

境内煤矿有烟煤、褐煤两种。烟煤产在温更镇所在地及周边一带,总储量4500万吨,经多年开发保有储量4150万吨,发热量5750~7150卡/千克。主要矿山企业有温明矿业公司、温更煤矿等,年产量22—25万吨。褐煤主要产在西起巴音杭盖苏木中北部,中经乌兰、巴音苏木,东到桑根达来白彦花一带,远景储量100亿吨以上,现作进一步勘查;另有川井苏木巴音呼都格煤矿,褐煤储量1.5亿吨,发热量3200~5300卡/千克。

石油

境内石油产地巴音杭盖苏木中北部凹陷区,自1976年本旗矿管站刘墨榆发现为异常区后,先后有大庆油田、华北油田等队进行勘查。1993年由中原油田西北勘探开发处开始勘探、开发,探明资源储量1.5亿吨,远景储量3.09亿吨以上,现有出油井86眼,年产原油4.1万吨,预计年产原油可达90万吨,形成中型油田。此石油凹陷区,向西可扩展到乌拉特后旗境内,向东可扩展到乌兰、巴音、桑根达来苏木境内。

铁矿

境内铁矿资源丰富,总储量8347万吨,保有储量8105万吨,分磁铁、赤铁、褐铁、镜铁4种,以磁铁、赤铁为主,褐铁次之,镜铁极少。磁铁、褐铁矿分布在石哈河、新忽热、巴音哈太、巴音杭盖等地,以石哈河为多。矿床和矿点星罗棋布,较大的矿床是后石拉哈达、乌兰此老、麻格乃、东大旗、西河磁铁矿,扎板沟、阿贵少、德羊胜褐铁矿,平均品位磁铁18—35%,褐铁40—45%。赤铁矿分布在德岭山、巴音杭盖等地,较大的矿床有西德岭山、扎格乌素、东加干、其热根尚德等,平均品位45—48.5%。镜铁矿产于巴音杭盖苏木查干乌素。

铬铁矿

境内铬铁矿位居全国第二位,产在中蒙国境线以南,西起巴音杭盖苏木东加干,东到桑根达来苏木阿布格的超基性岩带上,东西长130公里,南北宽2—4公里。因其成因(溶离型)所限,矿点零星分布,且在0~500米之间均有矿体。主要集中在西起西索仑山,东到阿布格一带,东西长70公里,南北宽2—4公里。勘探储量38万吨,经多年断续开采,现保有储量20万吨,品位12—41%。年产量徘徊在0.5万吨左右。

黄金矿

境内黄金矿可分原生金矿和次生金矿两大类,分别为石英脉型、蚀变岩型、火山岩型和砂金型、砾岩金型、冰水堆积型各三种。除山前准平原耕、荒地未发现金矿外,北部丘陵、沟谷、阶地金矿、矿点遍布。原生金的石英脉型金矿产在巴音杭盖苏木图古日格,伊肯查干,乌兰苏木铜口山、索木图,石哈河镇油房壕、白四盘,新忽热苏木长山壕,呼勒斯太苏木角格泥沟等处。原生金的火山岩型金矿产在石哈河镇牛永泰沟。次生金的砂金、砾岩金矿产在乌兰苏木东查汗哈达、金山圪旦,石哈河镇哈尼河、东西印壕、老龙湾、白山壕、西大旗,新忽热苏木浩尧尔胡同、高勒图等处。次生金的冰水堆积矿产于川井苏木巴音呼都格南部。黄金资源储量187吨以上,保有储量143吨左右。原生金品位1—15克/吨,火山岩型金矿品位0.3—5克/吨,砂金品位0.5—8克/立方米。年产量58~475千克。

铅锌硫铁矿

境内铅锌硫铁矿位于自治区第三位,是一个多金属矿床。具有工业价值的产地有两处,石哈河镇甲胜盘和呼勒斯太苏木对门山。探明储量:铅金属量23.4万吨,锌金属量218万吨,硫铁矿石量4853万吨。品位是:铅1.35%,锌3.95%,硫22.9%。现开发利用的为甲胜盘铅锌硫铁矿,年处理产矿石量45万吨以上。

菱镁矿

菱镁矿产在北部超基性岩风化带,赋存部位0—60米,与浅部铬铁矿伴生,呈窝状、不规则团块状零星分布。地质储量600万吨以上,保有储量530吨。原矿(MgC2O3)平均品位42—45%,熟料(Mgo)平均品位80—85%。赋存范围与铬铁矿一致,主要矿山有索仑山、土克木、阿布格等,年采原矿量4.2万吨。

石墨矿

境内有晶质石墨矿、非晶质石墨矿两种。晶质石墨矿产于新忽热苏木铁面此老、德布斯格、巴音温都尔,呼勒斯太苏木呼勒斯太沟、前达门沟、烂不残沟、敖云乌拉等地,地质储量680万吨,保有储量680万吨,平均品位5.03—6.38%,正准备开采。非晶质石墨矿主要产在红旗店东、西山,东西长7公里、南北宽2—3公里范围内。赋存矿体主要有9条,多数已开采,深在200米以下。地质储量530万吨,保有储量230万吨,平均品位60—90%。现有采矿企业10户以上,年产量2.7—3.2万吨。

火山沉积岩

火山沉积岩矿产包括珍珠岩、沸石、澎润土、金矿4种。金矿产于石哈河镇牛永泰沟,前已提及。沸石、澎润土二者伴生,产在新忽热苏木所在地、石哈河镇小白彦花,储量4亿吨以上,尚未开采利用。珍珠岩产于石哈河镇蔡家圪卜,储量3600万吨以上,经多年开采保有储量2600万吨。

高档石材矿

境内有质量较好的石材原料矿。红色花岗岩产于乌梁素太乡、乌加河镇北山、巴音哈太苏木等地,辉长岩、闪长岩、角岩等产于红旗店东西山,硅化石英角砾岩和石英板岩产于巴音杭盖苏木图呼勒、伊肯查干。大致储量:花岗岩250万立方米,辉长岩、闪长岩50万立方米,角岩12万立方米,石英板岩5万方米,硅化石英角砾岩7万立方米。各种石材原料都曾开采或正在开采中。

宝玉石矿

境内宝玉石矿主要产在乌兰苏木西起沙布代庙、中经角力格太、东到狮子头,东西长50公里、南北宽10公里的伟晶岩田中。巴音哈太苏木北部、新忽热苏木北部也是宝玉石的赋存区。这些地区的宝玉石有碧玺、海兰、锂辉石、黄玉、玛瑙、紫牙乌、水晶等,以碧玺、海兰、水晶为主,开发利用已达20年以上。

铬英玉矿

此为新型矿种,适于制作美工工艺品。产地集中在甲胜盘铅锌硫铁矿区东南山上,储量100万立方米以上,曾有企业开采,保有储量98万立方米。 乌拉特中旗草场面积大,草原资源丰富,全旗可利用草场2198033.53公顷,占全旗土地总面积的95.1%。以荒漠草原为主体的天然草场划分为12类32组86个草场型。

乌拉特中旗天然草场类型一览表

类型 面积

(公顷) 占草场面积(%) 主要分布地带 草种类型 平均养羊单位(公顷) 荒

场 低山荒漠化草原草场 478040 21.75 乌拉特中旗南部山区和温更、海流图、桑根达来一线以东的低山区 蒙古扁桃、泠蒿、石针茅等 1.9 石质残丘荒漠化草原草场 53573.33 2.43 巴音杭盖和巴音苏木北部 旱生松叶猪毛草、短叶假木、石生针茅 2.6 丘陵荒漠化草原草场 245200.0 11.5 新忽热、乌兰、巴音、巴音哈太、巴音杭盖、桑根达来、川井苏木 小针茅、锦鸡儿、泠蒿 1.67 山前台地荒漠化草原草场 28846.67 1.31 阴山以南、乌加河以北的山前平坦台地、属呼勒斯太和德岭山地区 戈壁针茅、无芒隐子草 6.67 高平原荒漠化草原草场 1159521.57 52.57 旗境北半部,从呼勒斯太苏木所在地向东北方经温更—乌兰—桑根达来划一斜线 花针茅、无芒隐子草 1.33 山前冲击扇和固定半固定沙丘荒漠化草原草场 35026.27 1.59 乌加河以北、二狼山、乌里亚斯合山山地以南 柠条、小果白刺 2.33 草原化荒漠草原草场 低山草原化荒漠化草场 35038.67 1.60 呼勒斯太的西部和北部 超旱生和松叶猪毛藜 5.27 丘陵草原化荒漠草场 10300 0.47 呼勒斯太西部与乌兰苏木北部的中蒙边境 超旱生的小灌木、丛生小禾草 2.93 山前台地草原化荒漠草场 14426.67 0.66 集中在呼勒斯太和石兰计 松叶猪毛藜、红砂 8.00 高平原草原化荒漠化草场 39153.33 1.78 旗境西北部、查干敖包——塔拉布拉格敖包一线以西 旱生灌木珍珠、红砂等 5.33 盐湿草甸草场 高平原低地盐湿草地草原 26786.67 1.22 川井、巴音哈太、呼勒斯太、温更、巴音杭盖苏木 芨芨草、寸草苔等 0.58 平原盐湿草甸沼泽草场类 72120.00 3.29 河套平原及山前冲击扇 芦苇、芨芨草、盐爪爪等 2013年,乌拉特中旗生产总值达102.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较上年增长17.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98亿元,增长3.77%;第二产业增加值79.54亿元,增长22%;第三产业增加值8.46亿元,增长5.9%。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4.6%,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7.2%,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2%。全旗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4.1:78.1:7.8调整为14.6:77.2:8.2。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70534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23.58%。

2013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43058万元,增长47.5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9414万元,增长59.91%。全年地方财政支出208001万元,比上年增长27.58%。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0908万元,增长32.2%;医疗卫生支出10180万元,增长22.6%;教育支出15791万元,增长9.4%。2008年-2012年五年间,全旗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32.6%。 2012年,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68亿元,同比增长9.15%,实现增加值14.98亿元,同比增长8.6%。其中农业产值13.61亿元,增长7.68%;林业产值1.16亿元,增长12.75%;牧业产值8.31亿元,增长11.39%;渔业产值0.16亿元,增长15.3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44亿元,增长2.97%。

农村牧区经济在优化调整中实现了稳步增长,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2012年全旗牲畜总头数达127.07万头(只),较上年减少了2.41万头(只),牲畜出栏量达78.58万头(只)。2012年,全旗农作物播种面积为130.53万亩,较上年增加了3.66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7.32万亩,较上年增加3.92万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43.8万亩,较上年减少2.06万亩。在农作物产量中,粮食总产量达到66708万斤,增长9.04%。2008年-2012年五年间,全旗粮食总产量年均增长10.5%。 2012年,乌拉特中旗完成工业总产值133.98亿元,增长30.3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5.1%。2008年-2012年五年间,全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0.1%。

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4.69亿元,增长29.5%;实现利润总额9.05亿元,下降44.65%。 2012年,乌拉特中旗已经保障了5400个城镇贫困人口;农村牧区低保保障了10600个农村牧区贫困人口,做到了“应保尽保”。二是“基本医疗”保险进展迅速,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参保人数达42796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已达到87037人,参保率达到99.8%。三是“基本养老”到2012年,全旗参加农牧区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达到55773人;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达到20778人,其中:参保职工12642人,参保离退休人员7079人。

老迟到的火车
精明的小蝴蝶
2025-07-13 18:33:07

乌拉特中旗保利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是2011-03-28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注册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土产街坊65幢95号。

乌拉特中旗保利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150824570628406A,企业法人郑博元,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乌拉特中旗保利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许可经营项目:无 一般经营项目:矿山投资;对金属、非金属矿、能源矿产投资;矿山信息资源、信息技术服务;五金机电设备、建材的销售。在内蒙古自治区,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72175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5000万以上 规模的企业中,共6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优秀。

乌拉特中旗保利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对外投资1家公司,具有1处分支机构。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乌拉特中旗保利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激动的龙猫
无情的红酒
2025-07-13 18:33:07
待遇从优。中核龙腾乌拉特中旗待遇从优。中核龙腾内蒙古乌拉特中旗100MW槽式光热发电项目,为推动我国太阳能热发电技术产业化发展,国家能源局2015年9月启动组织第一批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

冷艳的猎豹
仁爱的蜡烛
2025-07-13 18:33:07

乌拉特后旗属于巴彦淖尔市。

乌拉特后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北部,属巴彦淖尔市管辖,是内蒙古自治区19个少数民族边境旗县之一。北于蒙古国接壤,南距巴彦淖尔市所在地临河区50公里。总面积2.5万平方公里,边境线长195.25公里,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的少数民族边境旗。乌拉特后旗被评为“2012年中国新能源产业百强旗”,位列全国第六名、自治区第一名。

乌拉特后旗简介:

乌拉特后旗是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边境旗。东与乌拉特中旗交界,西与阿拉善左旗毗邻,南与杭锦后旗、磴口县相连,北与蒙古国接壤,面积2.5万平方公里。是汉族居多的少数民族边境旗。乌拉特后旗地形地貌复杂。

阴山山脉横亘旗境南部,形成南部是河套平原,北部是丘陵和丘陵高原的一道分水岭。海拔平均高度1056.6米。主要山脉有二郎山和扎格拉山。乌拉特后旗地域辽阔,地形多样。巍巍阴山横贯东西,并富集矿产资源,南守16万亩狭长肥沃的秀美粮川,北开3650万亩如茵牧场,形成典型的南粮北牧自然格局。

自信的彩虹
满意的酸奶
2025-07-13 18:33:07
甘其毛都(又译甘其毛道)(公路)口岸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川井苏木境内,甘其毛都译为汉语为“一棵树”。原称二吧吧口岸。口岸位于中蒙边境线漆0三号界标附近,地理坐标为北纬四二°二四′陆″,东经一0漆°三四′一″,距乌拉特中旗政府所在地海流图镇一三三公里,距呼和浩特市5漆0公里。与蒙古国南戈壁省汉博格德县的嘎顺苏海图口岸相对应,距离约一二.吧公里。该口岸地处半干旱草原之中、自然环境差,沙尘天气较多。一9吧9年一二月二0日,依据国发(一9吧5)一一三号《国务院关于口岸开放的若干规定》及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下发内政函(一9吧9)一二0号文件,自治区政府批准甘其毛都口岸为对蒙边境贸易临时过货点。一990年二月二三日,这里实现了首次过货。一99一年陆月二四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蒙古国人民政府签订了《关于中蒙边境口岸管理制度的协定》,批准甘其毛道口岸为国家一类季节性口岸。一99二年漆月一日,根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同意开放内蒙古甘其毛道等三个口岸的批复》,在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设立边防检查站,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甘其毛道边防检查站”,隶属于内蒙古公安边防总队。二00四年漆月中蒙两国签订“中蒙边境口岸及其管理制度协定”,将甘其毛道口岸定为双边性常年开放口岸。后改为每年的一月、四月、漆月、一0月的上半月开放。二00三年经海关总署批准在非开放期间临时开放,进行入境煤炭运输,二00四年漆月5日,中蒙双方议定把该口岸提升为双边性常年开放口岸。二00漆年9月一二日被国务院批准为常年开放口岸。一5年来,甘其毛都口岸可谓是日新月异,发展迅猛。该口岸设计年货运能力二0万吨,年客运能力一0万人。二00漆年9月一二日,国务院以国函[二00漆]吧5号文件批复自治区政府关于甘其毛道口岸常年开放的有关请示:同意内蒙古甘其毛道口岸更名为甘其毛都口岸,并扩大为中国和蒙古国双边常年开放的边境公路口岸。同意在甘其毛都口岸设置正处级海关、检验检疫机构,同时还核定和设置了相应的人员编制,并增加了口岸扩建资金。为了让口岸早日实现常年开关,市、旗两级政府采取政府投入、招商引资等多种融资法,已投入资金陆亿多元,不断加强口岸公、监管、检测、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甘其毛都口岸已成为我市向北对外开放的国际大通道。甘其毛都口岸正式扩大对外开放前,由海关总署组织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并经中蒙两国外交换文再正式开通。二00漆年9月呼和浩特海关甘其毛都口岸监管组正式入驻乌拉特中旗。二二日,连接乌拉特中旗首府海流图与甘其毛都口岸的海甘公路(全长一三三.0二二公里)(收费)建成通车。口岸公路的建成从南至北全线贯通乌拉特草原和河套平原的腹地,成为全市公路中国中的主骨架,与一一0国道、京藏高速公路相接,贯通西北运输大动脉——京兰铁路,对推进中蒙经贸合作、实现市域经济迅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甘其毛道口岸对应的蒙古国南戈壁省矿产资源丰富,拥有大量的煤、铜、金矿,矿产储量大、品位高,开采价值十分可观。自二00三年以来,乌拉特中旗政府开始与蒙古国在能源、矿产、基础设施等领域进行经济合作,经过多次会晤、磋商,于二00四年达成协定,将甘其毛道口岸开辟为双边常年性开放口岸,从蒙古国进口原煤。目前该口岸主要过贷为从蒙古国进口原煤,开设了煤车专用通道,自二00四年以来,甘其毛道口岸为进口原煤常年开关,二00四年5月二四日,经内蒙古公安边防总队授权,甘其毛道边防检查站凭借双方日常建立的良好关系,与蒙古国嘎顺苏海图边防检查站经过多轮会晤,终于促成广东省汕头市三和有限公司的第一辆运煤车驶出甘其毛道口岸。口岸通关一5年来,已经开关陆一次,过货陆四次,出入境人员陆二.漆万人次,进出口车辆一一万辆次,边境小额贸易累计完成一四.5万吨,易货贸易总额9亿元,成为自治区西部吞吐货物较多、辐射范围较广的重要口岸。现在巴彦淖尔市不断加大口岸规划与建设力度。委托中国国际咨询投资公司对口岸发展规划进行重新编制。多方筹资投资二05四万元建设四吧吧0平方米口岸联检大楼及通道改造工程,投资三二9万元为蒙方援建一陆50平方米口岸联检大楼,两项工程已于二005年一0月份完成主体工程。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了三批项目资金共四50万元投入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并多方筹集资金对口岸后勤服务设施进行了整体扩建和维修。口岸功能日益提升,过货量不断扩大,全年过煤四0多万吨,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常年开关,推进对蒙项目合作,将其打造成为全区乃至全国重要的向北开放阵地和能源通道,创造了必要条件。据史料记载,甘其毛道口岸早在清朝顺治年间,就是一条重要的贸易通道

可靠的人生
开朗的小懒猪
2025-07-13 18:33:07

驾车路线:全程约2483.9公里

起点:鹤岗市

1.鹤岗市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正西方向出发,沿友谊路行驶20米,左转进入二马路

2) 沿二马路行驶88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煤城路

3) 沿煤城路行驶540米,直行进入天祥路

4) 沿天祥路行驶580米,直行进入天桥路

5) 沿天桥路行驶310米,直行进入昌盛路

6) 沿昌盛路行驶810米,过右侧的三菱电机空调机约130米后,在第1个出口,右前方转弯进入昌盛路

7) 沿昌盛路行驶260米,朝新鹤路/育才路方向,直行进入新鹤路

8) 沿新鹤路行驶400米,左转进入育才路

9) 沿育才路行驶1.4公里,朝红旗路/鹤大公路/鹤大高速/G201方向,直行进入北红旗路

10) 沿北红旗路行驶2.7公里,稍向左转进入南红旗路

11) 沿南红旗路行驶1.4公里,右前方转弯进入南红旗路

12) 沿南红旗路行驶640米,直行进入鹤大线

13) 沿鹤大线行驶12.2公里,稍向左转进入鹤大高速

2.沿鹤大高速行驶30米,直行进入鹤大高速

3.沿鹤大高速行驶35.0公里,直行进入鹤大高速

4.沿鹤大高速行驶150米,在第2个出口,左前方转弯进入鹤大线

5.沿鹤大线行驶10.1公里,直行进入鹤大高速

6.沿鹤大高速行驶20米,直行进入鹤大高速

7.沿鹤大高速行驶960米,朝哈尔滨/双鸭山/同江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8.沿匝道行驶1.5公里,直行进入哈同高速

9.沿哈同高速行驶336.6公里,朝牡丹江/长春/机场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10.沿匝道行驶51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哈尔滨绕城高速

11.沿哈尔滨绕城高速行驶29.2公里,朝双城/长春/沈阳/北京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12.沿匝道行驶1.1公里,直行进入京哈高速

13.沿京哈高速行驶208.2公里,朝长春西环/松原/长岭/一汽方向,稍向左转进入长春绕城高速

14.沿长春绕城高速行驶43.2公里,朝四平/沈阳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15.沿匝道行驶1.3公里,直行进入京哈高速

16.沿京哈高速行驶101.7公里,朝阜新/锦州/S17/平康高速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17.沿匝道行驶2.1公里,直行进入长深高速

18.沿长深高速行驶66.5公里,直行进入平康高速

19.沿平康高速行驶15.5公里,直行进入长深高速

20.沿长深高速行驶540.0公里,稍向右转上匝道

21.沿匝道行驶1.3公里,直行进入大广高速

22.沿大广高速行驶195.5公里,过高丽营南桥,朝昌平/北六环方向,稍向右转进入酸枣岭桥

23.沿酸枣岭桥行驶420米,过酸枣岭桥约320米后,直行进入北京六环高速

24.沿北京六环高速行驶19.8公里,朝北五环/上清桥/八达岭/京藏高速方向,稍向右转进入百葛桥

25.沿百葛桥行驶990米,过百葛桥,右前方转弯进入京藏高速

26.沿京藏高速行驶115.2公里,朝张家口市区/宣化北/呼和浩特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27.沿匝道行驶740米,直行进入京藏高速

28.沿京藏高速行驶639.7公里,在西小召/五原出口,稍向右转进入西小召立交桥

29.沿西小召立交桥行驶1.1公里,过西小召立交,右转进入X708

30.沿X708行驶21.8公里,右前方转弯进入S212

31.沿S212行驶41.8公里,直行进入S212

32.沿S212行驶27.1公里,进入S212

33.沿S212行驶130米,在第1个出口,朝海流图街方向,右前方转弯进入海流图南路

34.巴彦淖尔市内驾车方案

1) 沿海流图南路行驶1.2公里,过右侧的亨泰购物中心约260米后,直行进入海流图路

2) 沿海流图路行驶380米,左转进入花园街

3) 沿花园街行驶3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左侧)

终点:内蒙古东建新能源

苹果御姐
孤独的帅哥
2025-07-13 18:33:07
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一、“十五”能源工业发展评价

“十五”以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全国能源产品的需求量增长较快,能源市场逐步由买方市场转向卖方市场。自治区抓住机遇,加快建设步伐,能源工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除电力供应呈现短缺外,基本满足了自治区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为自治区经济快速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能源工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1.生产能力迅速提高,能源输出大幅度增加

“十五”以来,随着全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区内外能源市场需求旺盛,带动自治区能源工业快速发展,生产能力迅速提高。五年内累计新增煤炭生产能力1.5亿吨;新增电力装机1200万千瓦,超过了“九五”以前自治区电力装机总和;新增天然气生产能力30亿立方米,实现了天然气开发利用零的突破。到2005年底,自治区煤炭生产能力和产量达到2.56亿吨;电力装机容量达到2100万千瓦,发电量1070亿千瓦时;原油生产能力和产量达到147万吨;天然气生产能力和产量达到38.6亿立方米。

与此同时,自治区能源输出大幅度增加,2005年自治区煤炭外运量将达到1.4亿吨,比2000年增加1.1亿吨;电力外送方面,目前自治区已形成4条500千伏外送电通道,外送电量390亿千瓦时,比2000年增加220亿千瓦时;天然气输出量达到25亿立方米。特别是自治区煤炭、电力的国内市场占有率有较大提高,与“九五”末相比,煤炭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从7.3%提高到11.5%,电力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从3.2%提高到4.1%。

2.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十五”以来,在自治区开放能源建设市场政策的鼓励下,自治区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能源企业到自治区投资建设能源项目,实现了自治区能源工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自治区能源工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发展。大雁三矿、托克托电厂一、二期、岱海电厂一期、海勃湾电厂二、三期、达拉特电厂三期、长庆—呼和浩特管道和长庆气田第二净化厂等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并开工建设了平庄老公营子煤矿、霍林河一号露天煤矿扩建、正蓝电厂和乌拉山电厂三期等一批重点项目。经初步统计,自治区能源工业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15亿元,是“九五”期间能源固定资产投资的3.6倍,占自治区固定资产投资的21.9%。

3.能源工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不断提高

预计2005年自治区能源工业增加值达到357亿元,是2000年自治区能源工业增加值的4.5倍,占自治区工业增加值的25.7%,比2000年提高7.8个百分点。其中煤炭行业完成158.9亿元,电力行业完成151.9亿元,石油天然气行业完成46.4亿元。“十五”期间能源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1.2%,比“九五”时期提高21个百分点。

4.能源工业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煤炭企业公司制改革已经全部完成,呼伦贝尔煤业集团、平庄煤业集团已经按属地下放到呼伦贝尔市和赤峰市。

按照国务院5号文件精神,自治区顺利地完成了自治区所属电力企业厂网分开的电力体制改革,自治区的发电资产与华能集团、神华集团、中信泰富公司共同组建了北方联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自治区属电网资产由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经营管理。

随着长庆至呼和浩特天然气管道项目的开工建设,自治区按照现代企业模式由自治区控股组建了内蒙古西部天然气股份公司,为自治区发展天然气工业奠定了基础。

(二)能源工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电力装机增长速度低于区内用电需求的增长速度,造成蒙西电网缺电状况。

“十五”以来,虽然自治区电力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电力装机的年均增长18.5%,但由于自治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内电力需求快速增长,特别是蒙西电网内电力需求的年均增长达到32%,在保证电力外送的情况下,蒙西电网的电力装机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电力需求,致使蒙西电网由“十五”初电力富余转变为电力短缺。

2.煤炭产业集中度低,资源开发利用效率有待提高

虽然自治区煤炭资源储量丰富,但没有一家煤炭企业进入全国十强。2005年已开始调整煤炭产业结构,关闭10万吨以下的小煤矿,到2005年底自治区仍有煤矿680个,核定生产能力为19376万吨。其中国有重点煤矿60个,核定生产能力为12691万吨,占自治区总生产能力的65.5%;国有地方煤矿96个,核定生产能力为1482万吨,占自治区总生产能力的7.6%;乡镇民营企业524个,核定生产能力5203万吨,占自治区生产能力的26.9%;10万吨以下的小矿约200多个。可以看出自治区煤炭工业集中度较低,组织结构不合理,经济实力不强,产业发展缺乏后劲。

3.天然气勘探开发现行体制制约了自治区天然气工业发展

目前,按照国家现行的体制,自治区境内鄂尔多斯和巴彦淖尔天然气富集区的探矿权由中石油、中石化等企业拥有,造成了自治区天然气勘探投资渠道单一、投资不足的局面,使得自治区天然气资源勘探进展缓慢,天然气商品气供给能力不足,阻碍了自治区天然气工业的发展。

4.受电价政策的制约,新能源开发利用受限

“十五”期间,由于风电电价高,我国又没有配套分摊风电价差的政策,内蒙古西部地区建设的风电项目只能在蒙西电网内销售,风电电价高出火电的部分仅在蒙西电网范围内分摊。由于内蒙古自治区经济较为薄弱,电力销售市场较小,人均生活水平较低,电价的承受力弱,无法消化这部分高电价,因此制约了风电的快速发展。

二、“十一五”期间能源工业面临的发展环境

(一)全国经济发展将推动自治区能源工业的稳步发展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步增长,能源需求将不断增加。根据我国资源的“富煤、贫油、少气”的特点,我国制定了长期坚持能源供应基本立足国内、适当进口的能源发展战略。自治区拥有丰富的煤炭、天然气等能源资源,并具有发展能源工业的土地、区位、环境等优势。因此,“十一五”期间,自治区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工业将面临非常好的发展环境,特别是煤炭和电力外送将较快增长。

(二)自治区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重化学工业的发展将带动区内能源需求快速增长

按照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一五”期间自治区经济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GDP年均增长13%以上,自治区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将对煤炭、电力、天然气等能源产品产生更大的需求。同时随着世界石油资源的越来越少,寻找替代能源势在必行,煤制油、煤制甲醇、烯烃等产业将会快速发展。自治区具备发展煤化工、盐碱化工等重化学工业的各种优势条件,自治区政府制定了“十一五”期间加快煤化工、天然气化工等重化学工业的发展思路。因此,重化学工业的发展将带动能源需求快速增长。

(三)《可再生能源法》的出台为自治区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已成为我国面临的突出问题。根据目前我国制定的发展战略,我国正在采取多种措施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加快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步伐。全国人大已通过的《可再生能源法》和配套的实施细则将于2006年开始实施,风电电价差额的分摊问题得到了解决,这项政策将解决制约自治区风电发展的问题。因此,“十一五”期间自治区风能发电、太阳能发电和生物质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产业将得到较快的发展。

(四)环境保护措施的加强和水资源分布不均对自治区能源工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随着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快速增长,能源生产中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重视。从能源消费总量来看,中国位居世界第二,大量的能源生产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等问题。自治区水资源总量虽然不少,但分布不均,“十一五”期间,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对能源工业将采取更加严格的环保措施和节水措施,尽量减少环境污染和水资源消耗。所以“ 十一五”自治区能源工业的发展需重点解决环境和水资源分布不均问题。

三、能源市场需求预测

(一)煤炭需求预测

1.区内煤炭消费需求预测

根据自治区确定“十一五”期间自治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的目标和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战略,考虑到自治区近年开工建设的大型电厂将于“十一五”期间相继投产,以及重化工业项目投产,“十一五”期间煤炭需求将大幅度增加,预测2010年区内煤炭消费需求量将达到27000万吨,“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将达到22.4%。

2.煤炭出区预测

随着经济的发展,煤炭需求量将不断增加。自治区东部地区主要面临的是东北市场,西部地区特别是准格尔矿区长烟煤是优质动力煤,乌海焦煤和古拉本无烟煤等都是区外稀缺煤种。因此,“十一五”期间,区外对自治区煤炭的需求将不断增加。但考虑到自治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自治区煤化工和发电用煤消费量快速增长,自治区生产的煤炭主要满足区内消耗,预测2010年自治区煤炭出区销售13000万吨左右。

综上所述,预测到2010年自治区煤炭总需求量为40000万吨,其中区内消费需求27000万吨,出区销售13000万吨。

(二)电力工业需求预测

1.区外电力市场需求预测

目前,自治区区外电力市场主要是华北和东北地区,根据预测,华北和东北地区在今后十几年内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十一五”期间京津唐电网、河北南网最大负荷年均增长7.9%,将新增发购电负荷约1640万千瓦,需新增装机2270万千瓦;东北电网最大负荷年均增长7%,“十一五”期间将新增负荷约1315万千瓦,折算后新增装机1674万千瓦。由于京津唐电网、河北南网和东北电网资源相对匮乏,“十一五”以后电网新增用电将主要靠西电东送的电力供应。自治区作为华北、东北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将进一步扩大外送电力规模。

2.区内电力市场需求预测

根据自治区政府制定的发展战略,“十一五”期间,自治区将加快工业发展,重点发展煤化工等重化工业,因此预测,“十一五”期间自治区第二产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的势头,用电量将大幅度增长。“十一五”期间用电年均增长率将达到14.8%,到2010年自治区最高供电负荷从2005年的1123万千瓦增至2244万千瓦,折算后需新增区内用电发电装机2088万千瓦。

综上所述,“十一五”期间,自治区需新增装机3400万千瓦,其中外送电力力争实现新增1400万千瓦,区内用电电源装机需新增2000万千瓦。

(三)天然气市场需求预测

自治区天然气市场需求预测分城市民用和工业两大部分,经初步统计2005年自治区天然气用量约3.5亿立方米,其中工业用气占75%。经预测,2010年自治区天然气用量约28.2亿立方米,其中工业用气占84.1%。

四、“十一五”能源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及发展重点

(一)指导思想

综合分析我国和自治区经济发展趋势及能源工业面临的宏观环境,“十一五”期间自治区能源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依托资源优势,面向区内外市场需求,统筹规划,科学布局,优化结构,突出重点,加快煤炭资源就地转化步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统筹发展传统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实现能源工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二)发展目标

到2010年,煤炭生产能力和产量达到4亿吨左右,其中向区外销售煤炭1.3亿吨,自治区煤炭百万吨死亡率下降到0.3以下,煤炭回采率达到60%,煤炭洗选比重达到60%。电力自治区发电装机总量达到5500万千瓦,其中外送电力达到2200万千瓦,大型并网风电装机达到400万千瓦。建设10个交、直流西电东送通道向东北、华北等地区送电。区内电网建设交流500千伏主干电网。石油产量达到200万吨,天然气产量达到120亿立方米左右。可再生能源比重达到10%,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5%

(三)发展重点

1.煤炭工业

“十一五”期间,要大力发展煤炭循环经济,深化煤炭体制改革,加快大型煤炭基地的建设步伐,提高煤炭及伴生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加强采煤沉陷区治理、煤田灭火等环境保护工作,加大安全生产投入,提高煤炭工业科技水平和安全水平,加快煤炭就地转化步伐和重点区域小煤矿整合改造工作,促进煤炭产业升级。

(1)加快七个大型煤炭基地的建设步伐,提高煤炭生产能力。重点建设呼伦贝尔煤炭基地、霍白平煤炭基地、胜利煤炭基地、准格尔煤炭基地、东胜和万利煤炭基地、乌海焦煤基地、古拉本出口煤基地。

呼伦贝尔煤炭基地重点建设宝日希勒露天、伊敏露天扩建、扎赉诺尔灵东煤矿、与呼伦贝尔360万千瓦火电项目配套建设的煤炭项目等,“十一五”末形成煤炭生产能力5400万吨,其中自治区发电用煤2500万吨。

霍白平煤炭基地继续扩建霍林河露天煤矿和平庄元宝山矿,开发建设扎哈淖尔露天、平庄老公营子煤矿、白音华露天煤矿等建设项目,“十一五”末形成煤炭生产能力5000万吨,其中自治区发电用煤2500万吨。

胜利煤炭基地重点建设胜利一号露天、二号露天煤矿、三号露天矿、四号露天煤矿等项目,“十一五”末形成煤炭生产能力5500万吨,其中自治区发电用煤2000万吨。

准格尔煤炭基地重点扩建黑岱沟露天矿,建设哈尔乌素露天和伊泰酸刺沟煤矿等建设项目,“十一五”末形成煤炭生产能力10000万吨,其中自治区发电用煤6000万吨。

东胜和万利煤炭基地重点建设高家梁、范家村、塔然高勒等煤矿项目,“十一五”末形成煤炭生产能力11000万吨,其中自治区发电用煤4000万吨。

乌海焦煤基地重点建设神华煤焦化乌海骆驼山煤矿等建设项目,“十一五”末形成煤炭生产能力2900万吨。

古拉本出口煤基地重点建设百灵煤矿和阿右旗煤矿等建设项目,“十一五”末形成煤炭生产能力766万吨。

(2)加大煤矿安全投入,解决自治区安全生产基础薄弱问题。重点进行鄂尔多斯、乌海、阿拉善盟、包头、赤峰和呼伦贝尔等地区煤矿一通三防、沉陷区治理和矿区灭火等安全改造工作。

(3)加快小煤矿整合改造,淘汰落后生产力。对布局较为合理的小煤矿,要加快资产重组、扩能改造,形成规模以上生产能力,提高煤矿回采率。对违反规划布局、影响大型煤炭基地建设、浪费资源、技术落后、污染严重和没有安全生产保证的小煤矿,予以关闭。“十一五”期间,重点关闭重组单井30万吨/年以下的小煤矿,到2010年,全区煤矿总数控制在600处之内,其中年产45万吨以下的小煤矿控制在200处之内。从严审批年产120万吨以下的煤炭建设项目。

(4)大力发展洁净煤产业,提高煤炭资源利用率。结合大型煤炭基地的开发,积极发展洁净煤生产,建设选煤厂、煤炭气化、液化等项目,重点建设哈尔乌素选煤厂和骆驼山选煤厂等项目。同时在大型煤炭基地和选煤厂附近建设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提高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2.电力工业

充分利用自治区发展火电的优势,以大型煤田为依托,建设向东北、华北送电的大型坑口、路口火电厂,继续实施西电东送战略,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加快建设区内用电电源项目,鼓励在大中城市建设热电联产项目,鼓励建设综合利用煤矸石电厂项目。同时加快自治区电网主网架和地区电网的建设,扩大电网的供电范围。

(1)加快大型坑口、路口火电厂的建设,继续实施西电东送战略。自治区西部地区以准格尔、万利两大煤田为依托,建设一批向华北等地区送电的煤电一体化大型坑口、路口火电群;自治区东部地区以扎赉诺尔、霍林河、伊敏、白音华、宝日希勒等大型煤田为依托,建设一批向东北送电的煤电一体化大型坑口、路口火电群;内蒙古中部在水资源相对充足的地区,建设一批向华北或东北地区送电的大型坑口火电站;在交通发达且靠近煤田的地区,建设大型路口电站。“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呼伦贝尔火电基地、准格尔火电基地、右中电厂、大板电厂、托克托电厂四期、岱海电厂二期和白音华坑口电厂等西电东送电源项目。

(2)加快建设区内用电电源项目,满足经济快速增长的需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促进自治区国民经济发展为目标,依托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各类区内用电电源项目。一是在电力负荷中心,建设大型区内用电电源项目;二是结合盟市所在地和旗县所在地的集中供热和供电需求,在热负荷比较集中和发展潜力较大的盟市所在地,建设热电联产项目;三是鼓励旗县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中小型热电联产项目;四是在煤矸石资源丰富的地区,加快建设单机容量5万千瓦及以上的大型循环流化床煤矸石发电机组和煤矸石热电联产项目;五是在工业园区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且与用电用汽相平衡的直供电项目、企业自备电厂或动力车间。 “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土右电厂、东胜热电厂、呼和浩特热电厂扩建、乌兰浩特热电厂、满洲里热电厂、京海煤矸石电厂、双欣煤矸石电厂包头铝厂自备电厂等区内自用电源项目。

(3)配合东北电网公司和华北电网公司做好外送电通道的前期工作,推进电力外送通道的建设。“十一五”期间将重点建设呼伦贝尔至辽宁直流、通辽至辽宁、锡盟白音华至辽宁、蒙西至京津唐第二通道、准格尔至河北南网交流送电等500千伏送电通道。

(4)加快自治区电网主网架和地区电网的建设,满足自治区高速增长的电力需求。“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延伸500千伏主网架,220千伏电网进一步向边远地区延伸,扩大电网的供电范围。重点建设包北至呼东、布日都至宁格尔、乌海至临河及锡林郭勒至白音华等500千伏输变电工程。

(5)继续进行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提高电网供电的安全可靠性。重点进行城市配电网建设和农村电网完善工程。

3.石油天然气

“十一五”期间,在现有地质勘探工作的基础上,自治区将对重点区域进行深入的地质勘探工作,加快海拉尔盆地、巴彦浩特盆地、乌拉特中旗川井盆地油田和鄂尔多斯天然气田的开发利用。努力扩大城市利用天然气范围,加快蒙东地区天然气开发利用的前期工作。

(1)在现有地质勘探工作的基础上,对重点区域进行深入的地质勘探工作。加快海拉尔盆地、巴彦浩特盆地、乌拉特中旗川井盆地油田和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田的开发利用。重点加大大牛地气田勘探力度,加快乌审气田、苏里格气田开发速度。

(2)加快天然气输气管道建设步伐。重点建设长庆气田至呼和浩特输气管道复线、呼和浩特至张家口、长庆气田至乌海至临河等输气管道项目。

(3)扩大城市利用天然气范围。加快城市天然气配气工程的建设,重点建设乌海、巴彦淖尔、乌兰察布和阿盟部分地区城镇用气工程,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4)加快蒙东地区天然气开发利用的前期工作。配合国家引进俄罗斯天然气和建设中俄韩天然气输气管道,建设两个分输站,为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部分城镇用气提供气源。同时加大推进海拉尔盆地石油、天然气勘探力度,并尽快形成生产能力,相应做好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部分城镇用气项目的前期工作。

4.可再生能源

“十一五”期间,自治区将充分发挥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优势,加快大型并网风电场的建设,做好大型并网太阳能热电项目试点工作,利用风能、太阳能,加快实施新能源通电工程,尽快解决无电地区的用电问题,为全面建设新农村创造条件。

(1)加快5个百万千瓦风电基地和10个风电试点风能区的建设速度。重点建设辉腾锡勒、灰腾梁 、巴音杭盖、赛罕坝和巴音五个百万千瓦风电基地内的大型风电场项目。

(2)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加快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利用步伐。重点在鄂尔多斯、巴彦淖尔市和阿拉善盟建设几个兆瓦级太阳能发电示范项目,同时在通辽和兴安盟等地区建设几个生物质发电示范项目。

(3)继续实施可再生能源通电工程,尽快解决无电地区农牧民用电问题。结合自治区生态移民工程的实施,计划利用风能、太阳能和风光互补等形式的村落独立供电系统解决1993个无电村的用电,同时利用户用风光互补供电系统解决9.5万户分散居住的农牧民用电。

(4)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和养殖基地的大型沼气等农村能源,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重点在赤峰、呼市、包头等地区推进户用沼气工程。

五、政策措施

(一)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在发展中落实各项产业政策,实现能源工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一是强化规划的严肃性。能源工业是基础产业,能源项目的建设与资源赋存、地理位置及其它外部条件密切相关,能源工业发展规划对于能源工业健康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因此,各级政府和各类项目法人都要树立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在开展能源项目前期工作前,坚持以规划为依据,科学合理布局,减少盲目性,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是坚持开发和节约并重的方针,加强环境保护。能源项目的建设过程中要高度重视节水、节地、节能工作,同时要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坚持环境保护设施与能源项目开发建设的同步实施。

煤矿项目要按照“谁开发,谁复垦”的原则,对开发引起的地表塌陷破坏的土地进行复垦,使其恢复到可利用的状态。对于煤炭生产产生的大量矸石和其它固体废弃物,鼓励企业建设煤矸石电厂、水泥厂和砖厂等,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

电力项目在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的基础上,要求项目建设尽量不占用耕地;单机3 0万千瓦及以上项目必须采用空气冷却技术和零排放节水措施,节约用水,鼓励火电厂利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中水和其它废水,创造条件使电厂与城市污水处理厂的配套设施同步建设,坑口电厂要优先使用矿井疏干水,禁止各类电厂使用地下水。同时根据国家的有关环保政策,除燃烧特低硫煤的项目外,原则上新建火力发电项目要采用高效除尘和脱硫设备,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二)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煤炭工业要以加快大型煤炭基地建设为中心,发展大型煤炭企业为重点,保持适度合理的建设规模,建设安全高效的大型现代化矿井。现有大型煤炭企业要加快推进股份制改造,积极参与小型小煤矿资源整合,将企业做大做强,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鼓励煤炭企业、电力企业或其它企业合作,实施煤电一体化、煤电联营、煤—电—化一体化项目,提高能源企业竞争力。

电力工业要按照国家现行电力产业政策,对自治区开展前期工作的拟建电源项目进行结构调整,在加快实施西电东送战略的同时,加快建设一批热电联产、煤矸石和企业自备电厂项目,满足自治区经济快速发展对电力需求,尤其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前提下,加快旗县中小型热电联产、煤矸石电厂建设速度,促进旗县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加强能源工业宏观管理

一是严格执行国家煤炭资源开发程序,规范煤炭项目核准制度。煤炭工业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8号)的有关煤炭资源开发程序和相关规定,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审批程序和制度,加强煤炭资源规划和管理,完善煤炭资源开发管理体系,逐年减少小煤窑数量,保证自治区煤炭资源的科学、合理、有序开发。

二是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十一五”期间要按照《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内政字[2005]209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加大高瓦斯矿井的治理力度,依法淘汰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

三是加强风能资源开发利用。为保证自治区风能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实现风电产业统筹规划,有序发展,分布实施的目标。“十一五”期间,各盟市要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十一五”风力发电发展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和《内蒙古自治区风能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办法》有序地开展风电项目的前期工作,自治区将按照规划和管理办法对风电项目进行管理。

(四)争取优惠政策,加快发展天然气工业

天然气开发利用是自治区新型产业,自治区作为经济欠发达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要积极争取优先自主开发气田,或投资入股与勘探开发企业合作开发天然气。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城镇配气事业发展,积极争取天然气用气指标和优惠价格,争取与中石油、中石化合资建设天然气工业项目,共同发展自治区天然气化工工业。

(五)继续坚持扩大开放,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

能源项目是资金密集性行业,“十一五”期间自治区要继续坚持扩大开放的方针,通过多种方式筹措建设资金,一是积极争取国家在西部大开发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安排的各种能源项目建设资金,重点争取国家在煤矿安全改造、矿区沉陷治理及无电地区通电等方面的资金;二是充分利用国外政府和世行贷款,加快可再生能源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三是积极协调金融部门为能源项目提供贷款。同时继续扩大对外开放,欢迎国内外有实力的企业来自治区投资建设能源项目,促进自治区能源工业持续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