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晶科技最新利好新闻?金晶科技2021业绩预告?金晶科技股票的投资价值?
光伏概念吸引了很多市场,因为政策支持,很多人觉得金晶科技的未来很有前景,其中金晶科技也含在光伏概念中,股票的涨幅不错,那么我来说明下金晶科技到底值不值得投资。在开始解析金晶科技前,这是我整理的基础化学行业龙头股名单,点击了解更多详情:宝藏资料!基础化学行业龙头股一栏表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山东金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事浮法玻璃、在线镀膜玻璃和超白玻璃的生产、销售资格证书批准范围内的自营进出口业务。公司主要产品大概有百余种,其中包括了超白玻璃原片、汽车玻璃原片、工业玻璃原片等。公司在玻璃行业、纯碱行业比较知名,是行业的翘楚之一,在经营方面,公司在规模上具备充分的优势。
简单介绍金晶科技后,下面通过亮点分析金晶科技值不值得投资。
亮点一:超白浮法引领者,建筑行业应用有望继续增长
公司在国内超白玻璃行业发挥着先驱作用,是产业标准的制定者之一,公司现在每天的玻璃日熔量2600吨,占据了21%的市场。超白玻璃生产难度系数大,所需设备耗费较高,加之大企业存在技术封锁,行业同时也存在着较高进入门槛,市场新增主体威胁少,产品与普通浮法玻璃相比较的话,它具有更高附加值。随着我国经济增长和人民审美标准的与时俱进,在建筑行业的反响不错,销量上涨,高端超白玻璃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多,需求量见涨。
亮点二:推进光伏玻璃生产,有望带来业绩增长点
截止目前,公司拥有浮法玻璃生产线10条,其中可转产光伏组件背板至少有6条,这给光伏玻璃生产带来了强大动力。在7月1日的时候,马来西亚500t/d 深加工线开始投产使用,宁夏、马来原片产能极其有望在Q3进行投产,宁夏区域优势和马来薄膜组件玻璃的产品差异化,给公司的业绩带来了新突破的希望。
亮点三:布局光伏压延赛道,加快抢占西北市场
2020年开始公司开始在宁夏布局超白压延产线,在国内光伏市场开始进军。目前就公司到现状就是,它已和西北地区最大的组件厂之一的隆基股份签订了采购长单,由于宁夏原材料、能源价格相对较低的优点,公司的生产成本渐渐显示出优势,和下游市场距离较近,运输费用上要比其他公司低一些,公司竞争优势很清楚的可以先露出来,十分有益于加快产能落地抢占先机,成为西北组件厂商的主要供应商是非常有望的,对于光伏业务量有很大的提升。
由于文章原因,还剩下很多关于金晶科技的深度报告和风险警示,我将呈现在这篇研究报告中,点击即可查看详细介绍:【深度研报】金晶科技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看
全球光伏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全球能源结构逐渐向新能源转变,中国制定"双碳目标",世界各国为促进光伏产业发展先后多次制定政策,加强了光伏产业长期进行发展的确定性。由于光伏装机量的不断扩大,光伏产业链也会得到受益。金晶科技提升了对光伏玻璃领域产能的投入,有望可以斩获更多的市场份额,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综合来说,国家政策的帮助能让行业发展变的迅速,金晶科技迎来了时代的机遇,未来发展可期。但是文章不具有实时性,如果想要对金晶科技未来情况有所了解的话,更多内容点击下方链接,投顾专家能够为你分析股票情况,诊股之后,金晶科技估值是高估还是低估一目了然:【免费】测一测金晶科技现在是高估还是低估?
应答时间:2021-12-07,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占有率高达21%。截止2022年12月15日根据查询作为光伏背板薄膜领先企业,其中太阳能背材用聚酯薄膜2021年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高达21%;公司聚酯薄膜产品用于光伏行业的比例在65%左右。21世纪经济报道,双星新材在“新能源材料膜”有两大产品值得关注,一是“无氟太阳能电池背板用聚酯薄膜”,二是“PET复合铜箔”。
什么是光伏胶膜:
EVA 胶膜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太阳能电池封装胶膜材料,对太阳能电池组件起到封装和保护的作用,能提高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并延长组件的使用寿命。由于太阳能组件常年工作在露天环境下,EVA胶膜必须能够经受住 不同环境的侵蚀,其耐热性、耐低温性、耐氧化性、耐紫外线老化性对组件的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光伏胶膜行业格局:
胶膜行业龙头厂商包括福斯特、斯威克(东方日升子公司)与海优新材。2019 年福斯特、斯威克和海优新材胶膜产能分别为 7.45、2.3 和 1.43 亿平方米,CR3 合计占比为 74.5%,各自占比分别为 49.7%、15.3%和 9.5%,行业一直保持着福斯特为第一梯 队,斯威克和海优新材为第二梯队的竞争格局。目前行业内规划的产能主要集中在头部企业, 包括福斯特2.5亿平方米透明 EVA 胶膜+2.5亿平方米白色 EVA 胶膜+4.5亿平方米 POE 胶膜产能、海优新材的1.7亿平方米白色EVA和POE胶膜产能,斯威克目前也有扩产计划, 从中长期维度看行业的竞争格局有望进一步优化。
光伏胶膜行业空间:
(1)胶膜业务方面,目前由于背面发电增益、低 PID 以及利于硅片薄片化等原因,双面电池尤其是以 N 型硅片为衬底的 双面电池(组件)是行业降本增效的主要方向之一,后续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POE 胶膜由 于具备更好的抗 PID 性能以及更好的水汽阻隔性,主要用于双面组件的正背面封装,有望持 续受益于双面组件渗透率提升。 预估,2020-2023 年POE胶膜需求量分别为3.3/6.1/8.6/10.4 亿平方米,对应增速78.2%/86.3%/40.3%/20.4%;POE 胶膜市场空间分别 为 37.9/68.5/93.2/108.8 亿元,对应增速 70.7%/80.7%/36.1%/16.8%;
(2)电子材料业务方面,近几年公司感光干膜产销量逐步提升,20年出货量有望大幅提升至4000-6000万平方 米,中期公司在杭州建设的8条感光干膜产线有望在21、22年逐步释放产量。随着产销量 的增长,新材料业务的规模效应有望逐步显现,业务毛利率预计会从当前较低位臵逐步回升至合理水平。
福斯特公司介绍:
公司主要产品为光伏组件封装胶膜,营收和毛利占比90%以上。光伏组件封装胶膜是福斯特的第一大产品,近年来营收和毛利大致占到公司总营收和毛利的 90%。其主要作用是对太阳 能电池组件进行封装和保护并能提高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延长组件的使用寿命。背板作为第二大产品近三年基本维持在营收5个亿、毛利1个亿的水平,相对较为稳定。公司2017年新拓展了电子材料业务(感光干膜),虽然目前体量相对较小、对公司整体业绩贡献不大, 但未来有望实现快速增长。
为满足光伏行业的发展需求,公司计划进一步扩大光伏胶膜和光伏背板产能,提升公司在光伏封装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和未来盈利能力,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公司决定通过自筹资金进行年产2.5亿平方米光伏胶膜和年产1.1亿平方米光伏背板项目的投资,上述项目由公司在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的全资子公司实施,项目总投资10.2亿元人民币。
福斯特的产品具备差异化(白色 EVA 和 POE 胶膜具备更高附加值和溢价)且成本最优(主要体现在良品率高以及原材料采购和制造端的规模效应),二 者叠加使得福斯特产品毛利率高出行业二线企业5个点以上,竞争优势较为显著,未来存在市占率进一步提升的可能。
公司估值空间:
公司公布的半年报业绩公2020H实现营收33.76亿元(+13.4%),归母净利4.56亿元(+14.6%),扣非后归母净利4.43亿元(+45.5%);其中Q2营收18.67亿元(+36.9%),归母净利润3.01亿元(+65.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94亿元(+83.8%YoY),业绩增长二季度得到大幅改善,同时因为2020年光伏并网时间限定和补贴政策继续支持则下半年光伏装机量会迎来大爆发,对于头部公司来说是极大利好,福斯特业绩也会有大幅增长 。
根据券商预测和 历史 估值可给予45倍,2021年净利润13.97亿,对应市值630,当前市值562亿。仍有一定空间,同时还要看三季度业绩能否超市场预期,有两家券商提高了福斯特2021年的净利润预测至15亿。
【文| 黑鹰光伏 王亮 刘洋】
从2020年至今,光伏行业公布的扩张项目总量超过130个,总投资额超过5000亿元。
那么,硅料、硅棒、硅片、电池、组件、逆变器、设备、辅材等不同环节的项目建设成本是多少?
黑鹰光伏统计了超过50个光伏重大项目的关键投资数据, 基本涵盖光伏各核心产业链,主要统计信息为项目名称、投资预算、建设期限、施工地点及建设成本等,相信能帮助读者对各产业链建设成本有更为直观、详细的了解。
特别注: 数据主要来自于企业招股说明书、投资公告、募集资金说明书等公开数据,建设成本主要为工程费用、设备费用等建设投资支出。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下面各产业链中,看似投资的是相同的光伏产品,但可能由于技术类型的差异等,导致最终企业间投资成本出现重大差异,这也在情理之中,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建设规模越大,投资成本越低。比如京运通“乌海10GW高效单晶硅棒项目”每GW建设成本为21341万元,这较上机数控“2GW单晶硅棒项目”建设成本低了45.85%。
如下表所示,根据各自企业公开数据,仅从建造成本角度来看,颗粒硅的建设成本确实要低于多晶硅。
根据特变电工公司公告,其“年产10万都高纯多晶硅项目”建设投资合计为82.80亿元,每吨建设成本为8.28亿元。
而保利协鑫能源与上市数控公布的“30万吨颗粒硅项目”总投资约为180亿元,每吨建造成本约为6亿元,较前者约降低了27.54%,而其披露的总投资里面可能还涵盖流动资金,若是如此,其建设成本可能更低。
笔者统计数据发现,目前单晶硅片领域两个最大单体在建项目是高景太阳能、中环股份的 “50GW单晶硅片项目”,不过,建设成本却有巨大差异。
据黑鹰光伏统计,高景太阳能单晶硅片项目每GW建设成本约为34000万元,中环股份的每GW建设成本约为24000万元,后者较前者低了29.41%。(注:高景太阳能、中环股份披露的建设总投资中可能涵盖流动资金)
黑鹰统计数据显示,电池片领域的建设成本更是千差万别。
如下表所示,建设成本最高的项目为隆基股份“西安泾渭新城年产5GW单晶电池项目”,每GW建设成本为42852万元;最低的项目为通威股份“年产7.5GW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智能工厂项目”,建设成本为29333万元。
即便是同规模的项目也有很大差异。比如同样是5GW单晶电池项目,隆基股份、聆达股份、弘业新能源三者每GW建设成本分别为42852万元、33682万元和32560万元。
如下表所示,叠瓦组件的建设成本要远高于其他组件项目。一般市场主流高效组件产品每GW建设成本基本在14000万元一下,而叠瓦组件的建设成本则在30000万元以上。(注:中环叠瓦项目建设投资中可能涵盖流动资金)
目前可查到的光伏背板项目有三个,分别来自于福莱特、明冠新材和赛伍技术,三者投资成本也存在很大差异。
其中最大的项目的来自福莱特“年产 4200 万平方光伏背板玻璃项目”,每万平方米建设成本为12.09万元;其次是,赛伍技术“年产太阳能背板 3300 万平方米项目”,每万平方米建设成本为3.76万元;最后是明冠新材的“年产 3000 万平方米太阳能电池背板扩建项目”,建设成本为5.22万元/万平方米。
从黑鹰光伏统计数据看,光伏胶膜每亿平方米建设成本已经降至30000万元以下,从福斯特和赛伍技术的投资数据看,后者对投资成本更具掌控力。
比如福斯特“滁州年产 5 亿平方米光伏胶膜项目”建设成本为29069万元/亿平方米,而赛伍技术“年产2.55亿平方米太阳能封装胶膜项目”建设成本为27490万元/亿平方米,后者建设规模更小,建设成本反而更低?
最近一年金刚线新建设项目信息较为有限,但我们从美畅股份和三超新材公布的金刚线项目建设中对其投资成本仍能有一定了解。
美畅股份“年产 1500 万公里高效金刚石线项目”建设总投资约为55400万元,建设成本为36.93万元/万平方公里;而三超新材“年产 1000 万公里超细金刚石线锯生产项目一期”建设成本为27.30万元。
下面图表涵盖逆变器、光伏制造设备、光伏支架、银浆、储能等其他核心光伏产业链,由于目前不同企业公布的投资项目类别与数据单位存在差异,很难进一步做准确对比、分析,所以下面仅做简单数据展示,供读者参详。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