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能源科技 > 正文

可再生能源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勤劳的帽子
尊敬的电灯胆
2022-12-31 21:51:28

可再生能源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最佳答案
会撒娇的抽屉
顺心的钢铁侠
2025-07-14 16:58:58

从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来看,基于我国的资源禀赋与负荷中心呈逆向分布特点,资源和负荷匹配相对较差,且部分地区就地消纳困难“三北”地区电源结构中调峰电源相对较少,特别是自备电厂供热机组比例较大,在冬季供热期调峰能力进一步受限我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电力需求放缓,装机出现了相对过剩辅助服务政策不到位,或落实不力可再生能源发展建设速度较快,配套电网规划建设相对滞后,电能通道输送能力尚待提高。

总体来讲,“十三五”时期要积极稳妥地发展水电,全面协调推进风电的开发,推动太阳能的多元化利用,因地制宜地发展生物质能,加快地热能开发利用,同时推进海洋能发电示范应用。另外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在供热、燃料、供气等方面也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供热系统中太阳能热水器80000万平方米,地热能利用160000万平方米燃料产业中生物燃料乙醇年产400万吨,生物柴油年产200万吨供气达到年产80亿立方米。

最新回答
友好的手机
体贴的枕头
2025-07-14 16:58:58

2020年年尾,全国电力装机规模最大的省级能源巨头——浙能集团完成换帅:因年龄原因,原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童亚辉离职;胡仲明接任党委委员、书记以及董事长职务。

这样一来,在迈入“十四五”新发展周期,浙能集团将在新帅胡仲明的带领下,继续前行。这位来自巨化集团,有着丰富政府及化工系统工作经验的“老将”,将面临着全新的挑战。

在30•60碳目标下,浙能集团转型任务艰巨。这个总资产达2435亿元的“能源巨舰”,在胡仲明的掌舵下,在“十四五”时期将如何乘风破浪驶向更远方?

任前刚获“全国优秀企业家”称号

12月29日,在杭州市西湖区天目山路152号的浙能大厦,浙能集团召开了领导班子调整会议,正式确定了浙能集团新掌门人。

会上,浙江省国资委主任冯波声宣读了省委决定:任命胡仲明为浙能集团党委委员、书记,陶晓东任浙能集团党委委员。提名胡仲明同志任浙能集团董事、董事长。因年龄原因,免去童亚辉的浙能集团党委委员、书记职务,提议童亚辉不再担任浙能集团董事长、董事职务。

华夏能源网(www.hxny.com) 了解到,在本次调任前,胡仲明任职于同属于浙江国资的巨化集团,并担任董事长。其职业生涯主要在浙江省,此前曾任省体改委市场流通体制处副处长,上虞市市长助理(挂职),浙江省体改办秘书行政处处长、党组成员,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浙江长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挂职)等职。

2009年4月,胡仲明出任衢州市副市长。到了2014年8月,出任巨化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中共衢州市委常委。在胡仲明带领下,巨化集团在整个“十三五”取得了优异成绩:连续五年获得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颁发的“最具 社会 责任企业”,职工人均收入基本实现了翻番。

优异的成绩也为胡仲明换来了荣誉。就在调任浙能集团的同月初,在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主办的“2020年全国企业家活动日暨中国企业家年会”上,胡仲明以巨化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的身份,荣膺“2019—2020年度全国优秀企业家”称号。

熟悉浙江政商环境、并有着执掌地方国企成功经验的胡仲明,将如何带领资产规模达2000亿的浙能集团?业界正充满期待!对于他本人和浙能集团而言,将共同面临全新的挑战。

浙能的“低碳化”任务

能集团全称为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总部位于中国杭州,主要从事电源建设、电力热力生产、石油煤炭天然气开发贸易流通、能源 科技 、能源服务和能源金融等业务。

截至2019年底,浙能集团在职员工21169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占51.3%,中高级职称占19.9%。总资产2435亿元,所有者权益1232亿元;控股浙能电力(SH:600023)、宁波海运(SH:600798)两家A股上市公司和新加坡上市公司锦江环境,管理企业近300家。

华夏能源网(www.hxny.com) 了解到,浙能集团的发电量、供应煤炭量均占据浙江省的50%份额;供气量更是占浙江省天然气消费总量的80%以上。可以说,浙能是浙江省能源产业发展的主抓手、能源合作的主平台、能源供应的主渠道、能源安全保障的主力军和环境保护的主战场。

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底,浙江省多地发生了拉闸限电现象。除去主要受工业用电高峰来临、电力供应保障压力增大影响外,还有着“双控”和“减煤”工作严峻形势要求下的压力因素。作为浙江省的电力能源供应最大企业,浙能集团面临着电力能源保供应、进行电力低碳化生产、加速能源转型等多方面的压力。

面对这些压力,浙能集团也早在风电、光伏、核电、氢能等清洁能源领域进行布局。浙能集团《2019年 社会 责任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底,浙能集团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了313万千瓦;非水可再生发电装机规模达到了229万千瓦,占比达到6.5%,提前完成“十三五”目标。

身处东部沿海经济转型排头位置的浙江,浙能集团非水可再生能源占比只有6.5%,显然是比较低的,仍然有更大发展空间。浙能集团如何在更为严峻的碳排放要求下更大比重地增加光伏、风电装机,是摆在“新帅”胡仲明眼前的现实任务。

如何做好、做大以风光为代表的新能源,将是胡仲明上任后的破题方向之一。胡仲明会给浙能集团带来什么样的新发展,浙能集团的能源转型如何实现“加速跑”,且拭目以待!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俏皮的书包
内向的镜子
2025-07-14 16:58:58

未来的生活是什么样子?打开电器,电能大多来自水电、风电等清洁能源,而非传统的火电走出家门, 马路上再难见到石化汽油车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更多是新能源 、清洁燃料 汽车 等……

自从2020年中国“双碳”目标后,随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 财经 委员会第九次会议等均提出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碳达峰、碳中和成为全 社会 热议的话题。

为实现2030年之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的目标,各地陆续推出详细的进程规划,而像石化、煤炭等高污染、高能耗行业,将面临新的能源结构调整压力。近期,全国17省市(自治区)已发布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均涉及新能源利好消息。规划文件均在绿色低碳发展、清洁能源转型方面进行了着重强调,其中,广东、江苏、河北等部分省市出台的文件中制定的目标水平整体较高。

河北省:

建设张家口国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区、以及构建综合能源体系,加快清洁能源设施建设,强化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实施清洁能源替代工程,不断提高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强度。

上海市:

在“十四五”规划期间,优先将节能环保产业做大做强,持续推进能源结构优化,推动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绿色化改造,加快培育符合绿色发展要求的新增长点,延展绿色经济产业链。在公共领域全面推广新能源 汽车 ,加快构建与超大城市相适应的绿色交通体系。

贵州省:

2021年,贵州省将抓好四个水风光一体化基地建设,利用现有水电站送出通道,大力发展光电、风电、氢能等非化石能源,加快清洁能源推广,可再生能源并网装机新增600万千瓦。

    西藏:

十四五期间,西藏将加快推进“光伏+储能”研究和试点,推动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和电气化走在全国前列。到2025年底,装机容量将突破1000万千瓦水电建成和在建装机容量突破1500万千瓦。

    甘肃省:

甘肃酒泉将加快建设风光水火核多能互补、源网氢储为一体的绿色能源体系,主攻千万千瓦级风电、光伏光热、电网升级、调峰电源、储能装置等八类工程,致力于建成千亿级规模的清洁能源产业链。

陕西省:

十四五期间,将大力发展风电和光伏,有序开发建设水电和生物质能,扩大地热能综合利用,提高清洁能源占比。

山西省:

全力培育生物基新材料、光伏、智能网联新能源 汽车 等潜力型新兴产业,打造一批全国重要的新兴产业制造基地。深化能源革命综合改革,促进可再生能源增长、消纳和储能协调有序发展,提升新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

青海省:

推进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绿色化改造,支持建立动力电池、光伏组件等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置系统,发展光伏、风电、光热、地热等新能源。建设多能互补清洁能源示范基地,促进更多实现就地就近消纳转化。发展储能产业,贯通新能源装备制造全产业链。打造海南、海西清洁能源基地,推进黄河上游水能资源保护性开发,开展水风光储等多能互补示范。

江苏省:

江苏将继续发展光伏产业,同时大力发展海上风电和“光伏+”产业。到2025年底,全省光伏发电装机将达到2600万千瓦。其中,分布式与集中式光伏发电装机分别达到12GW、14GW,江苏省在“十四五”期间预计新增光伏装机9.16GW。

浙江省:

大力发展生态友好型非水可再生能源。实施“风光倍增工程”,到2025年为止,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分别达到2800万千瓦和630万千瓦的目标,新增光伏发电1300万千瓦,积极发展建筑一体化光伏发电系统。

四川省:

四川的“三州一市”光伏基地,即甘孜、阿坝、凉山州及攀枝花市,在“十四五”期间的总装机容量预计达到2000万千瓦。

基于在资源和政策方面的优势,成都将氢能产业的发展纳入“十四五”规划。为了完善氢能产业的基础设施,成都将在2022年之前建设加氢站15座以上1条氢能源新型轨道1个氢燃料发动机研究中心等。

山东省:

在“十四五”期间,新增光伏发电1300万千瓦,2021年山东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将达到409万千瓦以上。积极发展建筑一体化光伏发电系统,高质量推广生态友好型“光伏+农渔业”开发模式。近日,山东利津县刁口乡40MW渔光互补光伏项目并网。项目采用“渔光互补”光伏发电模式,提升了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价值。

云南省:

“十四五”期间,云南将优先布局绿色能源开发,以绿色电源建设为重点,加快金沙江、澜沧江等国家水电基地建设。统筹协调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开发利用,以金沙江下游、澜沧江中下游大型水电站基地以及送出线路为依托,建设“风光水储一体化”国家示范基地。

广东省:

十四五期间,要推进能源革命,积极发展风电、核电、氢能等清洁能源,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智能创新的现代化能源体系。制定实施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推动碳排放率先达峰。

江西省:

积极有序推进新能源发展,到2025年力争装机达到1900万千瓦以上,其中风电、光伏、生物质装机分别达到700、1100、100万千瓦以上。

内蒙古:

大力发展新能源,推进风光等可再生能源高比例发展,壮大绿色经济,推进大规模储能示范应用。“十四五”期间,新能源项目新增并网规模达到5000万千瓦以上。到“十四五”末,自治区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力争超过1亿千瓦。

辽宁省:

培育壮大氢能、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推动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建议”指出要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聚焦洁净能源等产业部署一批创新链。

慈祥的紫菜
明亮的鸡翅
2025-07-14 16:58:58
目前,我国核发电量占中国大陆总发电量的2.3%,浙江、广东两省的核电比例已经达到l 3%,接近世界平均水平16%。我国所有核电站的运行业绩良好,部分运行指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第一座自主建设的秦山一期核电站已经安全运行13年。秦山二期核电站全面建成投产,实现了我国自主建设商用核电站的重大跨越,比投资1330美元/kW,国产化率55%,经受住了初步运行考验。秦山三期重水堆核电站提前建成投产,创造了国际同类型核电站建设的多项纪录。大亚湾核电站保持10年安全稳定运行:岭澳核电站也已经全面建成投产,并在国际同类电站运行业绩评比中名列前茅。

按2020年我国GDP翻两番的经济发展目标估计,我国能源总需求将从目前的14亿tce增长到2020年的30亿tce,我国发电装机容量需要从现在的400GWe提高到2020年的960GWe左右,需要新增加560GWe。

我国能源供应面临三大挑战,第一,能源供需矛盾极为尖锐;第二,能源发展需求与我国能源资源储量的人均拥有量不足之间的矛盾;第三,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不合理,大量燃煤造成严重环境污染,还产生严重的温室气体问题。为应对上述挑战,我国必须采取积极措施,逐步改变目前不合理的能源结构。

我国目前的电力供应中煤电占74%,水电占24%,核电仅占1.6%。通过大力发展水电、加快发展核电、积极发展非水可再生能源(尤其是风能)等举措,可以逐步降低化石燃料的份额,逐步改善能源结构。考虑到我国能源结构的历史与现实状况,2020年之前我国能源供应仍将无法摆脱以煤炭为主的格局,即在新增加560GWe中将有一半以上仍依赖于煤电,2020年水电装机容量即使新增160GWe左右,电力需求仍存在较大缺口,这个缺口将主要由核电来填补,即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应达到4000万kW左右(届时约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4%)。这需要在今后10年期间新开工建设30台左右的百万级核电机组,要求从现在起每年要开工建设2-3台百万千瓦级的核电站,任务非常艰巨。

考虑到国家安全、能源安全、环境安全等问题,考虑到2020年以后石油和天然气将更多地依赖国际市场,燃煤发电对环境的压力将更大,水能的开发也将无太多余地,因此,作为可大规模发展的替代能源,核能肯定将会有一个更大规模的发展,它在我国能源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据专家估计,到本世纪中叶,如果我国核能发电比例要达到现在的世界平均水平(16%),总装机容量将为15000-24000万kW。偌大的核电市场需求是我国核能工业生存和发展的依据,同时也对我国核能工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