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煤炭 > 正文

河南省煤田地质局工资待遇

自信的河马
发嗲的小懒虫
2022-12-31 21:40:14

河南省煤田地质局工资待遇

最佳答案
过时的发箍
苹果金毛
2025-07-15 02:50:18

实习期一年, 实习期间2000+600(生活补助),转正后,刚来的一年4W左右;从事办公室工作的工资低些, 野外工作的,有相应的补助,工资可相应提高4000-5000元

扩展资料:

河南省煤田地质局建立于1954年8月,是一个拥有辉煌历史的国家级地质勘查功勋队伍,是河南省专业从事煤田地质勘查的正厅级事业单位。

局下属13个正处级二级单位,分驻郑州、洛阳、新乡、平顶山等市。全局创办各类企业、经济实体等三级单位90余个。先后涌现国家“功勋地质单位”和“先进地质单位”4个,省、市级“文明单位”8个,花园式单位4个。

主要业务:

煤及伴生矿资源勘查设计、施工与评价,浅层石油、地热及特殊钻井工程,地球物理勘查,岩土工程,地质与工程测绘,制图印刷,煤炭质量检验与监督,岩矿及水质检验等。拥有固体矿山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勘查工程施工,气体、液体矿产勘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矿区:

在河南境内就发现了焦作、平顶山、安阳、鹤壁、义马、郑州、永夏等18个煤田和5个含煤区,先后组织完成了299个井田的资源勘查工作。累计提交各类地质报告1100多件,预测煤炭资源量1130亿吨。查明煤炭资源保有储量300多亿吨,提交可供建井的勘探储量180亿吨。

郑州矿区赵家寨煤矿、王行庄煤矿、焦作矿区赵固一井、二井、安鹤矿区彰武----伦掌勘探区等一批大型井田的煤炭资源勘查工作,新提交可供建井的勘探储量30多亿吨,保证了河南新建大型矿井的资源需求,为实现全省煤炭工业持续稳定发展,促进中原经济崛起做出了新的贡献。

在坚持以服务河南矿业发展为主的同时,积极开拓省外和国外矿业市场,施工区域遍布全国18个省区,成为陕北石油钻井、山西煤层气钻井的主力军;在西非的尼日利亚、加纳等国开展了矿业勘查和盐业开发。

最新回答
俊秀的蜗牛
美丽的麦片
2025-07-15 02:50:18

河南省煤田地质局二队是干活是比较累的,因为要经常外出工作,到处跑。

河南省煤田地质局建立于1954年8月,是河南省专业从事煤田地质勘查的正厅级事业单位,主要从事业务为:煤及伴生矿资源勘查设计、施工与评价,浅层石油、地热及特殊钻井工程,地球物理勘查,岩土工程,地质与工程测绘,制图印刷,煤炭质量检验与监督,岩矿及水质检验等。拥有固体矿山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勘查工程施工,气体、液体矿产勘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地质灾害治理,岩矿鉴定与岩矿测试,测绘等甲级资质证书。

虚心的冥王星
伶俐的水壶
2025-07-15 02:50:18

河南省煤矿瓦斯地质图图集

河南省煤矿瓦斯地质简介

一、河南省煤炭资源及分布

河南省含煤地层分布在栾川—固始断层一线以北的华北地层区。该区地层发育较齐全,仅缺失奥陶系上统、志留系、泥盆系和石炭系下统。含煤地层有新元古界栾川群煤窑沟组、石炭系太原组、二叠系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及上石盒子组、上三叠统谭庄组、下侏罗统义马组、古近系潭头组、东营组和新近系馆陶组,其中石炭—二叠系为主要含煤地层。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赋存于三门峡—宜洛—平顶山—确山—固始一线以北地区,其中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上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及上统上石盒子组,总厚520~950m,平均厚727m。根据煤炭资源的分布划分为:安阳、鹤壁、焦作、济源、陕渑、义马、新安、宜洛、临汝、偃龙、荥巩、登封、禹州、平顶山、永夏、新密、确山17个煤田;经过50余年的建设,以及近几年的资源整合已经形成了较为合理的煤炭工业体系和建设布局,形成以平煤、焦煤、鹤煤、义煤、郑煤、永煤、神火7个大型国有煤炭集团为主体的豫西、豫北、豫中、豫东四大煤炭生产基地。

河南省是全国煤炭大省,煤炭资源丰富,2004年保有地质储量5528700×104t,可采地质储量183640.8×104t,其中国有重点煤矿保有储量68819.31×104t,可采地质储量41512.77×104t,在建和基建、规划矿井保有储量地质储量354483.7×104t,可采地质储量160368.4×104t。

二、瓦斯赋存构造逐级控制特征

河南省大地构造位置总体位于华北板块的中南部,煤田区域地质构造控制主体可以分为太行山造山带、秦岭造山带北缘逆冲推覆构造系、豫西强变形带和鲁西南豫东断隆。其中,焦作、鹤壁和安阳矿区位于太行山造山带东缘,主要受NNE向展布的太行山造山带的控制,NNE向构造燕山早中期受到强烈地挤压、剪切作用,燕山末期至喜马拉雅早期拉张断陷,现代构造应力场又表现为压扭作用,煤层赋存稳定,总体瓦斯生成、保存条件较好,瓦斯含量平均20m3/t以上,构造煤较发育,煤与瓦斯突出严重;地处豫南地区的平顶山矿区、确山矿区和周口含煤预测区,位于华北板块的南缘,中生代以来受秦岭造山带北缘逆冲推覆构造系的控制,较长时期受到由南西向北东方向的挤压、剪切作用,地质构造比较复杂,构造煤发育,煤与瓦斯突出严重;新密、禹州、登封、临汝、荥巩、偃龙、宜洛、陕渑—义马、新安等矿区位于豫西强变形带,较长时期受到秦岭造山带对华北板块南缘的推挤作用,并在燕山早、中期叠加NNE向褶皱断裂构造,先期挤压、剪切,燕山末期至古近纪又表现为拉张断陷,发生大规模地滑动构造作用,为豫西“三软”煤层发育区,煤层厚度变化大,构造煤全层发育,除义马矿区赋存的下侏罗统义马组低变质烟煤,为低瓦斯矿区外,其余均为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区;地处豫东地区的永夏矿区,位于鲁西断隆的西南部,主要受鲁西断隆和燕山期NNE向构造的控制,鲁西断隆隆起较早,二叠系上覆缺失三叠纪地层覆盖,瓦斯保存条件较差,瓦斯风化带较深,总体为低瓦斯矿区,但是岩浆岩侵入煤层较普遍,局部地点具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

三、河南省瓦斯地质规律及瓦斯赋存分布特征

河南省各矿区除义马矿区部分矿井开采的是下侏罗统义马组煤层外,其余的矿区全部开采的是石炭—二叠系煤层,主要为中高变质烟煤和无烟煤,煤化程度较高,形成时代早,经历过印支运动以来的多次构造运动作用,因此地质构造复杂,构造煤发育,瓦斯地质条件复杂。根据瓦斯赋存构造控制特征,全省划分为三个高突瓦斯带和一个低瓦斯带,分别是秦岭造山带北缘逆冲推覆构造系高突瓦斯带、豫西强变形“三软”煤层高突瓦斯带、太行山造山带东缘高突瓦斯带和鲁西南豫东断隆低瓦斯带。

(1)秦岭造山带北缘逆冲推覆构造系高突瓦斯带,包括平顶山矿区、确山矿区、周口含煤区。平顶山矿区属于煤层群发育的矿区,具备保护层区域性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条件。

(2)豫西强变形“三软”煤层高突瓦斯带,主要包括新密、禹州、登封、荥巩、临汝、偃龙、宜洛、陕渑—义马、新安等煤田,为“三软”煤层发育区,具有低瓦斯低临界指标突出危险性。其中的陕渑—义马煤田赋存的下侏罗统义马组煤层主要为低变质烟煤,为低瓦斯矿区。

(3)太行山造山带东缘高突瓦斯带,主要包括焦作、鹤壁、安阳矿区,其中焦作矿区适合地面煤层气开发,安阳、鹤壁矿区具有一定地面煤层气开发条件。

(4)鲁西南豫东断隆低瓦斯带,主要包括永夏矿区,瓦斯风化带垂深800m 以上。

四、河南省煤层气资源及其分布

河南省煤层气资源丰富,煤层具有吸附性能好、煤层含气量高、含气饱和度高等优点,有利于煤层气开发。2000m 以浅资源总量约8795.71×108m3,平均资源丰度为2.06×108m3/km2,其中:含甲烷级资源量为548.2×108m3,富甲烷级资源量为8247.51×108m3,占94%。山西组二1煤层气资源为8548×108m3,占全省煤层气资源量的95%,煤层埋深小于1500m的煤层气资源量为6359×108m3。

河南省煤矿瓦斯地质图图集

乐观的朋友
等待的朋友
2025-07-15 02:50:18

禹州煤田,主要分布于禹州市(原禹县)境内,部分跨及登封、郏县、临颍、许昌、长葛县等地。面积约608平方公里,属石炭二叠纪煤田。有可采和局部可采煤6层,以贫煤、瘦煤为主。

据神垕镇的瓷业发展史研究,唐宋年代已开始采煤烧瓷窑。清道光年间(1821—1850)开采利用尤盛。

1931年10月,沈和、燕汉英奉派调查禹县西部煤田地质。1932年,沈和著《禹县西部煤田地质报告》,记述煤田东起白沙山经柿园山、三峰山、玉皇山,蜿蜒而至神垕成东西煤田,由大刘山向北行至牛胫山又转东北方向至云盖山止成南北煤田。

1933年,孙健初到禹县调查,写有《禹县、密县煤田地质》,并记述禹县煤田曾经李希霍芬(1870)、新常富(1915)调查。孙健初估算禹县煤田三峰山、云盖山、官山寨、滴水台、看花台约有储量13.34亿吨。

1936年3月,资源委员会汤子珍拟《禹县煤田勘探报告及筹办许禹铁路计划》,记述禹县煤田分布为三峰山、凤翅山、大刘山、大风口、龙华山、滴水台、看花台7个煤区,最大价值煤层计有大煤、柳叶炭、红砂炭、黄煤4层煤。同年,王景尊带领钻探队对禹县煤田进行钻探。

1950年7月,冯景兰、张伯声与河南地质调查所人员一起进行豫西地质矿产调查,由冯景兰执笔撰写了《禹县三峰山—神垕区煤田报告》。

1953年,中南地质局派工作组在禹县三峰山进行了预测工作,并编写了《禹县三峰山煤田预测报告和勘探设计》。

1954—1955年,中南地质局四○三队(技术负责刘元镇)在禹县三峰山进行普查勘探,计钻探17孔,总进尺6082米,探明储量7761万吨。

1956年,中南煤田地质勘探局一二六地质勘探队队长张凤梧和队技术负责王宏吉工程师为寻找后备勘探基地,踏勘禹县煤田地质,择定禹县西关建立一二六地质勘探队的队部(后1957年8月由宜阳迁禹县)。并先行派入普查地质组(后改为普查分队,技术负责汪志祥)进行禹县煤田的普查勘探。

中南煤田地质勘探局一二六地质勘探队,于1958年10月编写了《小刘山—白塔山勘探区普查报告》,计算储量14.8亿吨;还编写了《扒村勘探区普查报告》(1962年复审降为找矿报告)。12月又编写了《扒村勘探区小井地质调查简报(附建井设计意见)》、《方山勘探区普查报告》和《三峰山—大刘山区精查地质报告》(经审查降为详查)。

河南省煤田地质局物理探矿队(技术负责刘瑞平)进入禹县进行物探,于1959年9月编写了《禹县—许昌地区电法勘探成果说明》,认为比较有希望的地区有4处。同年11月,河南省煤田地质局一○二勘探队芦荣祖等编写了《禹县—许昌大翼庄—石固镇找矿报告》。12月一○二勘探队(技术负责陈义方)编写了《米托寺(云盖山)勘探区地质勘探最终精查报告》(1963年复审降为普查);1960年3月重编《三峰山—大刘山勘探区地质勘探精查报告(简称三峰山精查报告)》(1963年复审认为杨店属详查性质外,其他只能属中间性普查)。4月,河南省煤田地质局物理探矿队编写了《禹县—许昌区电法普查报告》。河南省煤田地质局一○二队,于6月编写了《张堂勘探区普查地质报告》;8月编写了《西黄道井田地质勘探最终报告》(1962年复审降为普查报告)。同时,还编写了《王英沟勘探区地质勘探精查报告》(1963年复审降为普查报告)。1961年2月7日,河南省煤田地质局一○二队与物理探矿队合编《许禹煤田地球物理综合找矿勘探报告》。同年8月20日,物理探矿队编写了《禹县南关地区电法成果总结》。11月1日,一○二队韩世奎等编写了《白塔山区地质勘探精查报告》。

1962年元月,河南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编写的《泉店—灵井地区勘探成果报告》,提出了含煤有希望和无希望地区。同年6月,综合试验室提交的《浮选试验报告》认为凤翅山煤矿与老庄煤矿的E1煤层属难选煤,景家洼煤矿与新峰煤矿的F3煤属特别难选煤。

中南煤田地质局一二六勘探队(主管技术员韩世奎),于1963年3月20日编写了《三峰山勘探区杨店井田地质勘探最终报告》。7月,又编写了《南关普查区地质勘探工作总结报告》。经电法、地震、钻探勘探,全区储量4090万吨。

根据煤炭工业部指示,1964年2月22日组成了豫西地质勘探会战指挥部,局长陈夺敏任总指挥、黄声求任总工程师。指挥部设在禹县。对禹县、平顶山、韩梁三个煤田进行勘探会战。

中南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技术负责李德明),于1964年4月8日编写了《张堂勘探区地震试验总结》,1965年2月编写了《张堂勘探区电法勘探报告》。4月,中南煤田地质局一二六勘探队(工程师陈义方、汪志祥)编写了《三峰山—米托寺矿区详查地质报告》。全区共探明储量4.3370亿吨。1965年4月,中南煤炭工业管理局批准该地质报告作为矿区总体设计依据。

9月,中南煤田地质局物探普查队编写了《张堂勘探区地震勘探报告》。

1970年9月11日,河南省建委地质勘探公司第三队(技术负责赵勤业)编写了《禹县煤田三峰山—米托寺矿区洛王井田补钻结果说明书》。

1971年元月,河南省地质局十一队(技术负责赵勤业)编写了《大刘山井田补充勘探报告》。

1980年10月,河南煤田地质公司物探测量队(队主任工程师张镇)编写了《禹县—许昌地区地震勘探报告(梁北地区详查及泉店—灵井地区普查)》。同年12月,河南煤田地质公司地质四队(队主任工程师米泽恩)编写了《梁北勘探区详查综合勘探地区报告》。采用地震、钻探综合勘探,有效地查明了虎头山断层的形态和展布。总计储量为5.48亿吨,暂不能利用储量117万吨。

煤炭工业部一二九煤田地质勘探队(副总工程师何兆钟)采用250×250米的网度,重新进行云盖山(米托寺)井田的补充精查勘探,于1983年提交了《禹县煤田云盖山井田精查勘探地质报告》,被煤炭工业部地质局评为优质地质报告,并于12月编写了《禹县矿区陈岗小井地质勘探报告》。同年,河南煤田地质公司物测队(总工程师张镇)编写了《禹县煤田梁北地区地震精查勘探报告》。

河南煤田地质公司地质四队(总工程师米泽恩),于1985年9月提交了《李楼井田精查地质报告》,并相继进行梁北一号井田的精查勘探,王英沟井田的详查勘探,禹县外围的找煤勘探。

截至1991年底,禹州煤田探明煤炭储量15.40亿吨,保有储量14.93亿吨,已建成新峰一矿、二矿、三矿、四矿、五矿、六矿(周口煤矿)、吕沟、凤翅山(李楼)、景家洼、西黄道(大桥)、白塔山(长葛县煤矿)、白庙、方山等地方煤矿,年产原煤超过300万吨。

粗暴的玉米
美丽的背包
2025-07-15 02:50:18

安阳煤田,分布于安阳、林县境内,部分跨入河北省磁县境。北至漳河,南与鹤壁煤田以王家岭煤矿分界。为石炭二叠纪煤田。

《后汉书·党锢传》有《……夏馥剪须变形,入林虑山中……亲突烟炭……》的记述。据考证《林虑山》在今安阳一带,说明东汉时在安阳一带已有采煤业。

公元210年,曹操在旧属安阳的邺都(今河北临漳)建筑铜雀台。公元213年又在台北建冰井台,在台南建金虎台。冰井台上有冰室,室有数井,井深十五丈藏冰及石炭。见东晋陆翩明的《邺中记》。晋初文学家陆云告其兄陆机书曾谈及曹操筑三台藏石炭数十万斤。当时,曹操为了以备不虞,能够储存数十万斤石炭,可见安阳临漳一带的煤窑已采煤甚盛。

明代崔铣,在其所修之《彰德府志》中有《安阳县龙山出石炭,入穴取之无穷……》,可见安阳在明前已有采煤业和富有煤储量。

1916年,瑞典人新常富在《河南之煤田及煤矿矿业》的绪论中,述及依诺依至安阳做过地质调查。新常富亦来安阳煤田进行了调查,并估算了储量。

1925年,中央地质调查所王竹泉对豫北安阳、林县一带煤田进行了调查,著有《河南武安、涉县、林县、安阳一带地质矿产报告》。(注:武安、涉县今属河北省)。

1936年9月,曹世禄、孟昭彝调查并编著《武安、涉县、林县、安阳、汤阴、汲县、辉县、修武、博爱、济源等县地质矿产》,记述了安阳铜冶煤田在观台镇东南蚂蚁沟钻探两孔,孔深分别为314米和155米,均见煤层。

1944年,日本人山根次写有《河南省安阳水冶镇附近之炭产地》。1950年,崔凤高编写了《林县、安阳等五县地质矿产初步调查报告》。

1952年,平原省工业厅曾在复兴井东及修理厂打钻3孔,孔深皆在350米左右,未打到煤层。

1954年,地质部华北地质局二二三队组成漳南地质队,由王水领队,自北起漳河南至汤阴鹤壁一带做地质调查。填制了1∶5万地质图,并对该区地质构造、岩浆岩、水文、煤质做了初步研究。最后编写了《河南北部河北南部漳南地区六河沟鹤壁集地质调查报告》。

1956年,峰峰办事处一三九队对复兴井田进行检查勘探。同年8月,安林煤矿筹备处(工程师梁学纯)编写了《安林煤矿地质报告》。

中南煤田地质勘探局一二七勘探队(技术负责路平)于1957年11月编写了《天喜镇勘探区地质精查报告》(包括天喜镇、冯家洞、小方山三个井田,1963年,复审天喜镇井田降为详查,冯家洞井田降为找矿,小方山井田储量予以注销)。同年还编写了《蚂蚁沟普查报告》。

河南省煤田地质局一○三勘探队(技术负责张文域)于1958年写了《冯家洞精查地质勘探报告》(1963年复审铜冶井田降为详查,果园井田降为找矿),和《林县达连池井田地质报告》、《安阳县积善勘探区地质精查报告》(1962年复审认为勘探程度严重不足,报告编制不合格,应重新勘探)。同年,12月物理探矿队(技术负责刘瑞平)编写了《安阳地区电法普查资料》,认为由英烈、五里涧、焦家坟、刘家店、东段庄以西为有煤地层赋存地区,以东蒋村—西彪沟一带三角形地带尚属有希望区,其他地区第三系、第四系巨厚。

河南省煤田地质局一○三勘探队于1959年5月编写了《积善勘探区地质精查报告补充资料》。于1960年2月编写了《岗子窑井田煤矿地质勘探最终报告》(1962年复审认为,需进行补充勘探)。

1962年1月,中南煤田地质局一二七勘探队(技术负责张文域)编写了《蚂蚁沟区勘探总结》。

河南省建委地质勘探公司地质一队,于1971年7月编写了《红岭(观台)精查地质报告》。于1972年又编写了《蔡村(铜冶)精查地质报告》。

1980年11月,河南煤田地质公司物探测量队(队主任工程师张镇)编写了《安阳—鹤壁矿区深部地震勘探报告》。通过地震工作清楚地反映了白壁钜桥断层为一低缓倾角的勺形大型滑动断层,煤层埋藏较深,约在1200米以上。

1981年3月,河南煤田地质公司地质三队(队主任工程师朱世其)编写了《河北省磁县安阳矿区红岭井田地质勘探精查补充总结》。

安阳煤田已勘探井田10处,现全部利用。安阳矿务局建成岗子窑、积善、铜冶、王家岭、龙山、红岭、果园7个矿,另有浚县安林煤矿、涧西矿、安阳地区县办煤矿。截至1991年底,共探明煤炭储量3.98亿吨,保有储量3.33亿吨。年产原煤300万吨以上。

怕黑的小松鼠
感性的菠萝
2025-07-15 02:50:18

南召煤田,位于河南省西南伏牛山区,跨南召、方城两县境。属侏罗纪煤田,是河南省最小的煤田,煤种主要为贫煤。

据访问,远在清初南召煤田已有开采,小窑遗迹到处可见。

1870年,德国人李希霍芬来南召进行了调查。

1916年,瑞典人新常富著《河南之煤田及煤矿矿业》,记述李希霍芬、丁格兰及新常富皆至南召调查。认为南召地质与河南北部诸煤区不同,并估算储量3500万吨。

1931年,王猷到南召县煤矿进行了地质调查,写有调查报告。

1938年,张人鉴、曹世禄等到南召县杨树沟一带进行了地质调查。曹世禄著有《南召县煤田地质》,认为南召煤田为侏罗纪煤田,估算储量1430万吨。

1952年,中南地质局地质调查所伏牛山队在韩影山的领导下,对龙潭沟、杨树沟一带进行踏勘和普查,推断该煤田可延伸至方城柳河一带。

1956年9月,中南地质局四八六队(技术负责安作栋)进行检查性踏勘,共完成踏勘面积130平方公里(柳河东南地区勘踏)。同年10月,河南省公安厅水利工作队测绘南召煤矿地形图。12月,486队进行1∶5万地质填图,编写了《南召煤田地质普查报告》,记述煤层薄而变化大,顶底板多为较松散的砂岩层,倾角又陡,不利于开采和顶板管理。煤含硫较多,为无烟煤。储量计算:桃园区548万吨;九里山区250万吨;川店区95万吨;杨树沟区700万吨。

河南省煤田地质局一○一队任金水、朱仲春等于1959年编写了《南召煤田龙潭沟井田普查报告》和《南召煤田七岔沟、九里山区地质测量总结报告》,七岔沟、九里山两区储量共计620万吨。

1971年9月,河南省建委地质勘探公司地质五队(技术负责张天立)编写了《南召煤田地质勘探总结报告》,记述全煤田内总计钻探41孔,进尺8767米。龙潭沟区在整个煤田中是煤层赋存较好的地区,储量330万吨。留山、太子庙、九里山区,浅部有煤层赋存,深部有变薄尖灭趋势。钻探揭露见煤,但连不成片,无法计算储量。陶庄区,无生产煤窑,且经11个钻孔揭露无煤赋存。袁店区钻探6孔,仅1孔见煤,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储量少。

河南省地质局地质十二队,于1977年元月提交了《南召煤田瞿家庄井田地质勘探报告》。12月又编写了《南召煤田普查评价报告》。

南召煤田虽历年作了不少工作,但工作程度均不高。截至1991年底,仅龙潭沟区储量上了储量平衡表。总之,该煤田虽早就为人所知,但储量少,煤层复杂,只有当地小窑开采,年产量仅数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