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动力工程怎么样?
实力在南方还是不错,相比北航,哈工大,西工大可能有差距。地理位置还可以。
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
(1)专业地位及发展前景
飞行器动力是航空航天的心脏,是决定飞行器性能的关键。世界各航空航天大国都把“飞行器动力”作为飞行器发展的重点部分。我院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是学校的主机专业之一,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国家重点学科所属的专业,也是江苏省品牌专业,在国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随着我国大飞机和航天事业发展的需求不断增强,其动力需求也不断增强,同时我国飞行器动力正处于朝阳发展阶段,所以该专业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2)专业方向及培养目标
本专业是培养航空、航天、民航、航海及机械、动力等领域设计、制造、科研各部门从事航空动力、地面燃气轮机、热能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机械方面的设计、制造、试验以及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使用维护和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本专业学制四年,招收理科考生,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3) 升学与就业
本专业设有“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系统仿真与控制”、“机械设计及理论”硕士点和博士点以及“动力机械及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硕士点,并设有“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本科毕业生可在生入这些硕士点专业或博士点专业继续深造,以及进入流动站做学术研究。
本专业就业涉及面广,根据课程选修情况,可在航空、航天发动机设计所、研究所高校、部队和企业的设计、生产部门,从事设计、试验、研究等方面工作。
(4)近年来主要就业单位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上海)、中航商用飞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沈阳航空发动机研究所、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航空动力控制系统研究所、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上海汽轮机厂、南京汽轮机厂。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是南航的最好的专业,没有之一。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基本上囊括了社会所需的方方面面的人才。毕业生既可以在能源里面工作也可以在动力行业里面工作,还能从事环保工作,从他的这个就业面来看是非常广的,从就业的具体岗位来看,它既可以从事相关行业的管理工作,也可以从事具体的专业技术工作,在这方面其他的一些专业就不具备这样的优势。
另外南航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不错,是南航的重点学科之一。就业的话,南航的整体就业率都蛮高的,只要你不是太挑的话,就没什么大问题。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始建于1952年建校初期,其前身南京航空工业专科学校的活塞发动机专科和喷气发动机专科,活塞发动机专科由徐恩诚任主任,曾求凡任学科委员会主席;喷气发动机专科先后由沈景玺、张许南任主任,彭成一任学科委员会主席。
1956年南京航空学院成立,活塞发动机专科和喷气发动机专科合并成为现能源与动力学院的前身——发动机系(二系),由彭成一担任系主任。
1958年,发动机系成为当时全校规模最大的系,设有涡轮喷气发动机专业(含冲压发动机),火箭发动机专业(含原子能发动机),航空发动机工艺专业,下辖201(原理)、202(构造)、203(火箭发动机)、204(冲压发动机)、205(核能发动机)、206(附件)、207(工艺)、208(材料)等八个教研室。
1964年后,国防科工委决定撤销南航火箭发动机专业,207与208教研室从发动机系分出,组建工艺系,原发动机系与飞机系合并为飞机发动机系。
1972年,全校重新调整院系结构,原发动机系的发动机设计专业和发动机工艺专业的有关教研室重新组建为发动机系。
1975年,全校组建了新工艺系(五系)后,发动机系成为动力工程系,下辖201(原理)、202(构造)、203(控制)、204(进气道)、205(气体力学、燃烧与传热)和206(计算机测试)六个教研室。
1981年航空发动机专业成为首批被国务院批准有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学科点。
1985年成立热能工程专业,同年开始招收热能工程专业本科生。
1992年国家教委批准我校设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航空发动机专业开始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
1994年成立汽车与摩托车专业,设置汽车与摩托车学院,招收汽车摩托车专业本科生。同年,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被评为江苏省重点学科。
1997年成立民航飞机与发动机专业,该专业2001年后并入民航学院。
2000年,为适应新时期教育与科研的需要,在全校最重要学科调整中,动力工程系更名为能源与动力学院,胡骏教授任首任院长,下设动力工程系、能源工程系和车辆工程系。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15 理论力学 或 820 自动控制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