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丽的菠萝
2025-07-15 03:04:22
中石油的单位,铁饭碗,高工资,高福利,国家垄断行业,很少有能与之比的 西部管道在里面算中上水平的,我有好几个同学在那。
至于发展前途,这种单位90%靠关系,靠自己的话就是可遇而不可求了
轻松的巨人
2025-07-15 03:04:22
可以。中石化的招聘要求如下:1、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全日制统招统分应届毕业生。2、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团结协作,热爱石油石化事业。3、身体健康,能适应招聘单位岗位工作需要。4、根据职位的不同会有英语等级要求:本科要求英语四级或相当水平(成绩在425分及以上),硕研要求英语六级或相当水平(成绩在425分及以上)。只要满足了上述条件并且通过面试,东北石油大学能源动力专硕就可以进中石化。
活力的小海豚
2025-07-15 03:04:22
同学,您好,很高兴你愿意报考石油大学。整体来说,两所石油大学的化工学院实力相差不大,都是做石油化工相关的科研工作。石油大学(北京)在皇城,文化底蕴较好,要是没在北京呆过,可以考虑来北京学习几年,确实能增加很多见识。石油大学(华东)在青岛黄岛,环境优美,学校的学习氛围很好,如果想到海滨城市的话,是个不错的选择。两所石油大学现在招生专业都是化学工程与技术了,不再分二级学科,可能对找工作更加好,不会存在太多的专业歧视。具体说来,石油大学(北京)的化工工艺全国排名非常靠前,比华东稍微好些,但分数也是化工学院各专业分数最高的,工作相对也比较好找。女孩子建议考工艺,工程可能更偏向男生。化工其他专业,如化学工程方向就业也相对比较好,但是老是更偏爱男生;工业催化专业主要做催化材料、催化反应动力学,由于专业面相对窄一些,就业不是很好,但分数相对低一些。由于现在专业不再分二级学科,所以,找工作专业方面的歧视少了很多,选择催化也是不错的选择。也可以报应用化学,主要做油田化学这一块,家里是油田的,可以考虑应化专业。华东和北京的专业设置差不多吧,看你个人选择的方向了。招聘会两所学校也差不多,但是像原化工部的几个研究院以及其他设计院、研究院可能不来石油大学招聘,但是会来北京化工大学、清华大学等学校,石油大学的同学可以到北京其他高校参加招聘会,机会比华东要多。北京这边招生相对还是比较公平的,华东保送生好像比较多;只要分数够,进复试了,问题不大。如果对自己还是信心不够,可以报考专业型硕士,毕业和学术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只是不能直博而已。希望对你有用,祝你成功!
聪明的溪流
2025-07-15 03:04:2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属于本部,是国家重点培养的211工程院校之一,在全国700所左右的本科院校中排在第85到90名之间。能源与动力工程是2013年的新名称,就专业名在2012年底是热门与动力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属于自然科学类下的工学学门下的能源动力类专业。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有评级的50个本科专业中,属于中等专业,不是学校的强项专业。而在全国有开办能源与动力工程的157所本科院校中,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能源与动力工程属于B等级专业,大概排在40到60名之间。
无情的滑板
2025-07-15 03:04:22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方向就是热电、动力,制冷!
热电主要就是热电厂,动力就是内燃机方向,你是西南石油大学的,
毕业后主要是由类企业,也能去相关研究所的!
就业情况只能说一般的,一是现在就业难,二是你的学校也一般的。
壮观的金鱼
2025-07-15 03:04:22
这个还要看你报考的是什么学校。学校性质决定你学专业的具体方向的倾向。比方说我们学校是哈尔滨石油学院。石油类院校。所以我们学校开设的机械专业就有石油钻采机械的倾向。化工专业就学的是石油化工方向。
能源动力类专业包括很多方向。都很好就业,不一定非得走石油这口。就业面特别广。各种汽车厂,化工厂,研究所,工程公司都需要这个方向的。还是看学校性质倾向哪个方面。他们就开设哪个方面的课程。
如果你很想进石油系统。你可以选择报考石油类院校的能源动力类专业。好的石油类大学一表二表如下:中石油北京。中石油华东。西南石油。东北石油,西安石油。长江大学。这些都是重点石油类院校。三表民办独立学院有:哈尔滨石油学院(原东北石油大学华瑞学院),中石油胜利学院。还有一些专科就不说了。
希望对你有帮助。有什么问题可以再追问我。我大四今年毕业,学的石油工程,对石油行业有些了解,望采纳。谢谢
含糊的猎豹
2025-07-15 03:04:22
高出一本36分进石油大学可以进去,但是专业不保险。根据你的分数,结合要学习的专业可以扩大其他理工类大学及综合大学再选择。
重庆大学36.8燕山大学33 华北电力大学32.5 河海大学34 东华大学35 中国石油大学33 兰州大学31.5 哈尔滨工程大学33 武汉理工大学32 西南交通大学31 河北工业大学30
东北大学29.5 合肥工业大学28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6.7 上海理工大学27.5 郑州大学26.5中国矿业大学27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7.5中国矿业大学26 .福州大学25 暨南大学24.7 江苏大学24.5 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5 西北大学25 太原理工大学24 北方工业大学23 南昌大学23 青岛大学23 南京工业大学23 东北电力大学22 安徽大学21.7 浙江工商大学21.5 上海电力学院21.5 辽宁大学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