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介绍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前身为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服务于能源动力产业。
本专业涉及的学科及产业方向以热能转换与利用系统为主的热能动力工程及控制方向、以内燃机及其驱动系统为主的热力发动机方向、以电能转换为机械功为主的流体机械与制冷低温工程方向、以及新能源应用技术方向等。
本专业着重培养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面向能源、动力工程等领域,能够在常规能源转换与利用、动力装置、制冷与空调、新能源开发等领域从事系统设计、应用开发、运行管理等技术工作的应用型
选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能源动力类专业。本专业以热工、力学和机械科学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和控制技术为工具,培养具备能源生产、转化、利用与动力系统研发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以及具备节能减排理念,能在工业、国防、民用等领域从事能源动力、人工环境、新能源研究开发、优化设计、先进制造、智能控制、应用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科技人才。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前身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20世纪50年代,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初步形成。当时受苏联教育体制的影响,专业分割很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中就包括锅炉、电厂热能、内燃机、涡轮机、风机、压缩机、制冷、低温、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冷冻与冷藏、水能动力工程、水电站动力装置、水电站动力设备、水能动力及其自动化、机电排灌工程、水能动力与提水工程以及工程热物理等几十个小专业,形成了以工业产品生产引导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格局,一定程度上与我国当时的发展相互适应。
1993年7月,国家教委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几十个小专业压缩为9个专业,即热能工程、热能工程与动力机械、热力发动机、制冷及低温工程、流体机械与流体工程、水利水电动力工程、工程热物理、能源工程、冷冻与冷藏。
1998年,教育部颁布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以上9个专业合并,设置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与电磁学有什么关系?
答:----1、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前身是在1998年教育部专业调整形成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根据国家大力发展新兴战略产业指导精神,以及充分考虑现代科学技术在能源科学技术领域的应用和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和国家及地区对能源与动力工程的需求,教育部于2013年设立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
2、电磁可作为一种新的能源动力
3、电磁浮汽车,就是指利用电磁场为动力,以悬浮状态行进的现代化概念型汽车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是很好的专业,属于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管理。无论从学科表现、师资力量、学科建设等方面都很出色,具体为:
1、学科表现。学院学科水平始终保持在国内一流行列,2017年教育部公布第四轮学科评估,学院“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排名位列A-(全国高校并列第五名),而且该学科是学校“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双一流”学科核心组成部分。
2、师资力量。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29人,高级职称94人。其中双聘院士2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0人,“973”首席科学家2人,教育部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2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0人等,已建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学术思想活跃、团结协作,具有良好师德和较高教学、科研水平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3、学科建设。学院在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学科竞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简介。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前身为1958建校之初的动力系。60年来,学院与学校一起历经调整变迁,不断发展壮大。学院以其包容并蓄、均衡有道的精神,派生出一批新专业和新学科方向,孕育了若干院系,为学校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
2005年机械工程学院并入,组建成立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2009年更名为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
以上内容参考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学院简介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是华中科技大学前身之一的华中工学院建校时创办的院(系)之一,其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是首批一级国家重点学科,现有热能工程、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化工过程机械6个二级学科。
经过“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形成了以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能源煤清洁低碳发电技术研发中心、能源动力装置节能减排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热能与动力工程国家实践教学基地等为支撑的学科体系,是中美清洁能源研究中心清洁煤技术联盟中方牵头单位,也是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武汉新能源研究院主要依托院系之一,综合实力处于国内一流。
本专业着重培养集能源与动力工程知识与现代信息技术为一体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毕业生能在电力、制冷低温、采暖空调、汽车、船舶、流体机械、电子信息、冶金、化工、铁路、医药等部门从事能源动力工程及自动化和相关方面的研究、教学、设计、开发、管理和营销等工作。
多年来,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在学院设立了专项优秀学生奖助学金。每年约50%的本科毕业生继续读研究生深造(含20%左右的免试研究生),其中5%左右的优秀本科毕业生被免试推荐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学院与数十家国有大型骨干企业、知名合资及民营企业等建立了密切联系,毕业生深受业界认同,学生就业率连续多年超过95%。
华中科技大学(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华中大。是一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的中国顶尖综合研究型大学 。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63年的动力机械工程系,是学校创办最早的三个系之一。学院现设有能源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等三个本科专业,其中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是国家首批一流建设专业,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是国家首批战略产业专业,入选2020年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前身是广西大学机械系,始建于1933年。1997年两校合并成立新广西大学时,在原广西大学机械系与原广西农业大学农业工程系的基础上,合并组建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经过七十多年的办学历程,学院已经形成了“团结奋进、严谨治学、刻苦钻研、求实创新”的优良院风和自己的学科优势、办学特点。迄今已为广西乃至全国培养了上万名的高层次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大批毕业生成为企事业单位及各级领导部门的骨干。
1975年与工程物理系部分专业合并后,调整为动力机械一系和动力机械二系;1983年4月,动力机械一系和动力机械二系分别更名为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及动力机械工程系。1994年4月西安交通大学院系调整,上述两系正式合并成立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2004年为了适应国家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要求,建设特色学院,原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的主体并入学院成为今天的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主干专业是我校工科中建立较早的专业之一,1958年开始招收“电厂热能动力专业”和“内燃机专业”本科生,“工程热物理专业”和“内燃机专业”1981年首批被国务院授予硕士学位授予权。五十多年来,经过一代又一代教职工的不懈努力和辛勤耕耘,本学院为我国能源工业培养了大量高级专门人才,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