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汇合风光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怎么样?
宁夏汇合风光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是2011-09-30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区常乐镇工业园区南。
宁夏汇合风光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6405005748882213,企业法人马虎林,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宁夏汇合风光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太阳能发电(凭许可证经营);光伏产品研发、制造(凭许可证经营)、销售;太阳能发电技术咨询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宁夏汇合风光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国家电投集团宁夏能源铝业中卫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10月20日,法定代表人:朱军,注册资本:260,528.66元,地址位于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常乐镇罗泉村。
公司经营状况:
国家电投集团宁夏能源铝业中卫新能源有限公司目前处于开业状态,公司拥有2项知识产权,招投标项目219项。
建议重点关注:
爱企查数据显示,截止2022年11月26日,该公司存在:「自身风险」信息26条,涉及“裁判文书”等。
以上信息来源于「爱企查APP」,想查看该企业的详细信息,了解其最新情况,可以直接【打开爱企查APP】
麻烦采纳,谢谢!
【历史沿革】
明朝前属苦水营堡辖,明建百户所,属百户所辖。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宁夏全省实行县政改革,改县、区、联保、甲行政体制为县、区、乡(镇)、保甲制。中卫县分为四个区、十六个乡、八十一个保,常乐为第十四乡辖。
1956年撤区并乡,成立常乐乡;1958年改名“卫星人民公社”,1962年又名“常乐人民公社”,1983年人民公社改为乡人民政府,1992年建镇。
【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常乐镇地处黄土高原北部边缘,地貌特点:西南部环山峰峦耸立,主要山脉老君台山脉,地势较高,多为山地和丘陵。北临黄河,由于黄河的冲积作用,沿黄河南岸形成一条西东狭长的带状冲积平原,地势低平,成为灌区农业区,平均海拔高1200米。山川交汇处,由于山洪侵蚀、淤积,逐步形成南山坡洪积扇。
——水文。黄河自原上游村入境,自西向东,至倪滩村西折出境,年平均流量1039.8立方米/秒。常乐境内的地下水,由于地处内陆,干旱少雨,山区水资源贫乏,地下水层埋藏很深。灌区地下水资源丰富,储量较大。辖区内共有芦花湾沟、崾岘子沟、羊圈沟等11条沟道。
——气候。常乐镇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靠近沙漠,属半干旱气候,具有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和沙漠气候的特点。主要特点:日照充足、积温较高、光能丰富。春暖迟、秋凉早、夏热短、冬寒长,风大沙多,干旱少雨。年平均气温在7.3~9.5℃,年均无霜期159~169天,年均降水量179.6~367.4毫米。
【自然资源】
——野生植物资源。主要有芨芨草、白刺、狗尾草、甘草、刺蓬、苦苦菜、柠条、酸枣子等多种野生植物。
——菌类资源。有头发菜、香菇(毛菇)、地软子。
——矿藏资源。主要有煤炭、石膏、石灰石、石英、黏土、铜矿石等多种矿藏。
中卫市地处宁夏中西部,深入大陆内部,西邻甘肃,北接内蒙,处于中温带干旱气候区,由于西北部紧贴腾格里沙漠,属于具有沙漠性特征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1.宫廷的禁卫部队。
2.足球﹑手球等球类比赛的后卫之一,位置在中间,故名。
3.中卫地处黄河前套之首,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西部,宁、甘、内蒙古三省区交界点上,是宁夏最年轻的地级市,辖沙坡头区(即中卫城区)以及中宁、海原两县,市人民政府驻滨河西路。总面积16986.1平方公里,其中川区面积3681.1平方公里,占21.67%,山区面积13305.2平方公里,占78.33%。人口103万,以回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32%。
中卫历史悠久。3万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春秋时期为羌族和戎族的杂居地,秦并六国后将中卫纳入版图,自此有10代王朝设郡建县。因其东连陕晋,西通甘新,北抵内蒙,南达川滇,是“丝绸之路”边陲要塞;前有黄河之险,后接贺兰之固,扼守宁夏西大门,自古为西北地区兵家必争之重镇。
2003年12月,国务院批准撤销中卫县(改设为中卫市沙坡头区),成立地级中卫市,中卫的历史和发展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中卫自古倡儒兴学、崇文重道。集沙、山、河、园于一体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沙坡头、险幽奇绝、以丹霞地貌著称的寺口子旅游区、一碗泉旧石器遗址、古代岩画、中卫高庙、双龙山石窟、海原“环球大震”遗址等多处古迹名胜既是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又展示着中卫灿烂的古代文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中卫赢得了“塞上文化明珠”的美誉。
中卫境内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丰富,有煤、石膏、陶土、白云岩、石油、金、铜、铝、锌等30多种,石膏储量达70亿吨,居全国第二位,煤炭资源最为丰富,分布面积近200平方公里,总储量12亿吨。水资源条件优越,黄河流经全市182公里,水能蕴藏量达200多万千瓦,是水能发电的良好地段,沙坡头水利枢纽工程和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中卫将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水电基地。
中卫交通便捷,包兰、干武、宝中铁路和正在建设中的太中银铁路在此交汇,位于中卫市西郊的迎水桥铁路编组站是规划中亚洲最大的铁路编组站之一。客运可直达北京、上海、西安、兰州、西宁、成都、呼和浩特、乌鲁木齐等8个省会城市。109国道、201省道和石中、中营、中郝、中固4条高速公路纵横交错,即将开工建设的中营高速公路、已经开工建设的沙坡头机场,奠定了中卫成为西北重要交通枢纽城市的地位。中卫是西北地区第三大铁路交通枢纽,是新疆、河西走廊通往东部地区最便捷的高速陆路通道,也是承东启西、北拓南展的人流、物流、信息流集散中心。
中卫得黄河自流灌溉之利,钟灵毓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古以来是西北重要的商品粮、畜产品、水产品和果菜生产基地,被誉为“塞上江南”、“鱼米之乡”。而今现代农业向精品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形成了枸杞、设施蔬菜、西甜瓜种植、家禽养殖、草畜、马铃薯、优质米、生猪、水产养殖和红枣林果等优势特色产业, “中国枸杞之乡”、“世界枸杞之都”、“中国压砂硒砂瓜第一市”、“西部养鸡第一市”的美名享誉全国;现代工业凭借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交通优势蓬勃发展,形成了造纸、酿酒及农副产品加工、冶金化工、建筑建材、机械制造、电力及能源工业等优势产业群体,培育壮大了中冶美利纸业集团公司、宁夏红集团公司、宁夏发电集团中宁分公司、赛马水泥中宁分公司等优势骨干企业,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达到72家。机制纸、枸杞酒、珩磨机床、水泥、电石、铁合金等主要产品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美利、宁新、石空工业园区及宁夏红科技园、常乐陶瓷园等工业基地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入园企业逐步增多,增强了经济实力。
2008年6月29日,北京奥运圣火在中卫传递
中卫景点介绍
中卫市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西部,黄河前套之首,被誉为“沙漠水城、花儿杞乡、休闲中卫”。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
寺口子寺口子位于中卫宣和镇南20公里处,面积10平方公里。寺口子古称北海。南依香山重嶂叠黛,山道奇险,古时为锁扼固原、平凉、西安等地的咽喉要道;北临卫宁平原,大河中流,平畴万亩,塞上江南风光无限;东望西夏古都银川市;西接旅游胜地沙坡头。历史上,寺口子因其所处银南之门户、卫宁之屏障的地理位置,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现如今,得天独厚的地理地形和悠久的典故传说又使寺口子成为旅游胜地。 险、幽、奇、绝的自然风光使寺口子得以独秀天下。要说险,过了黄龙桥的人自会体验到什么叫险的滋味。下面是几十米的山沟,而悬桥宽仅一米多,长有30米,用木板铺就,两头坡陡势危,由天梯铁栏通接。走在悬空桥上铁索晃晃悠悠,使人步履蹒跚的那种感觉,那叫险!
要说幽,过了悬桥,翻过山头,古交通要塞寺口子沟里去漫步,沟壑间驻足,古刹名庵之上凭栏,一种远离都市、走入历史,融入自然的回归感使人生发许多感慨。还有涛涛-,潺潺泉水……
寺口子有奇险雄美的“寺口大峡谷”、“灵仙谷”,怪石嶙峋的“石匣子”。“石匣子”奇观虽规模不如云南的石林,但怪石连绵起伏,有的突兀耸立,有的光滑如镜,神态各异,天成妙趣。出“石匣子”,迎面山峦像是一代伟人静躺在天地间,不由得令人称奇。“伟人山”东行约一公里,但见峰高千韧、百孔千疮、巍然屹立、笔陡如削的丹霞绝壁,“点睛之笔”的奇绝之景又呈现在眼前。
寺子口西线景区的丹霞绝壁有着大气磅礴、非凡的气势。轻轻拍一下掌,便会传来如雷的回声,若是纵声高吼,则回音如雷霆万钧。这里是天然的'攀岩场,是勇敢者绝好的竞技场。走出西线景区,妙趣天成的“神仙右脚印”便在东线景区的入口处迎候。
寺口子有着悠久辉煌的文化沉淀:西汉名臣苏武持节牧羊十九载,其事迹感人肺腑,催人泪下,“苏武断桥”、“苏武栖身石窟”等遗迹在这里不胜枚举;宋代杨家将的故事在这里妇孺皆知。有些鲜载史册的历史传说、典故在寺口子千古流传——杨彦景大战西夏、兵困柳州,“米钵生金”使三军解厄……
沙坡头古老的黄河野马般地奔腾着穿山越谷,经黑山峡一个急转弯流入宁夏的中卫境内。这一个急转弯,使黄河一改往日的汹涌成为文静秀美的少女,平静缓流,滋润两岸沃土;这一个急转弯,造就了一个神奇的自然景观———沙坡头。
沙坡头,位于中卫县城西20公里处的腾格里沙漠南缘,黄河北岸,乾隆年间,因在河岸边形成一个宽2000米、高约100米的大沙堤而得名沙陀头,讹音沙坡头。百米沙坡,倾斜60度,天气晴朗,气温升高,人从沙坡向下滑时,沙坡内便发出一种“嗡———嗡———”的轰鸣声,犹如金钟长鸣,悠扬宏亮,故得“沙坡鸣钟”之誉,是中国四大响沙之一。站在沙坡下抬头仰望,但见沙山悬若飞瀑,人乘沙流,如从天降,无染尘之忧,有钟鸣之乐,所谓“百米沙坡削如立,碛下鸣钟世传奇,游人俯滑相嬉戏,婆娑舞姿弄清漪。”正是这一景观的写照。
黄河、大漠、沙山,胜景如画,加之40多年来,治沙专家和人民群众为使铁路安全畅通,锁沙龙,开绿洲,创造的治沙奇迹,造福了中卫人民,更使沙坡头驰名中外。
悠悠岁月,由古而今。天赐奇景与人们的不懈创造,使如今的沙坡头已不是古时的沙陀头,它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治沙成果于一体,被世人称之为“世界沙都”、“世界垄断性旅游资源”。在这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古诗意境得到最完美的体现;滑沙听钟,坡底戏泉,物我两忘,其乐无穷;黄河弄筏,追波逐浪,惊险刺激;骑驼踏沙,体验沙海轻舟之浩渺,观大漠日落日出之壮美;观星赏月,听沙漠夜声之神秘;围篝火,饮酒吃肉,狂歌劲舞,大漠探险神秘引人;古老的河湾水车,轮转水泻,浇田灌园,别有情趣;沙下果园,叠翠流红,鸟语花香,瓜甜果艳,令人流连忘返;“一线牵南北”的双架索道,可实现凌空跨河比翼双飞的梦想;古老的黄河木帆船、赤背的纤夫,将“妹妹你坐船头,哥哥我岸上走”的歌曲变为现实美的享受;空中飞行、高空跳伞走出影视蒙太奇,飘落沙山;沙雕、沙疗、沙浴和沙漠球类、沙漠田径等形式多样的“沙”字号体育健身竞技项目,融智慧、趣味、知识、健身为一体;民族风情演出、黄河梨花节、大漠黄河国际旅游节,形式新颖,内容独特。将在5月4日举行的大漠舞龙大赛,百余条巨龙在浩瀚的腾格里大漠腾滚翻飞,场面恢宏,气势雄伟,锣鼓震天,令人心动……这,就是今日之全新的沙坡头旅游区,2000年被国家评定为AAAA级旅游区,它是宁夏人之骄傲,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中卫高庙中卫高庙位于中卫县城北.建在接连城墙的高台上(包括高台下的保安寺)。据传,始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经历代增建重修,至清代已成为一处规模较大的古建筑群,表现出宁夏古建筑的风貌。它与“大漠奇观”齐名,是中卫两大景观之一。
高庙是一座三教合一的寺庙,很奇特。庙的砖雕牌坊上有一副对联:“儒释道之度我度他皆从这里”;“天地人之自造自化尽在中国奇特女子风情录 直通财富,一键直达 旅途权益,携手关注 旅途安全应急小手册 此间”。横批是:“无上法桥”。庙里供奉不仅有佛、菩萨,还有玉皇、圣母、文昌、关公。佛、道、儒三教的偶像,济济一堂。
高庙前有保安寺,山门朝南,两侧建有厢房,正面为单檐歇山顶的大雄宝殿。殿后为高庙,有24级台阶,拾级而上,经牌坊、南天门、中楼,最后是高达三层的五岳、玉皇、圣母殿。这些主要建筑,都在一条中轴线上,它们层层相因,逐步增高,气势雄伟。在高庙主体建筑的两侧,还有钟楼、鼓楼、文楼、武楼、灵官殿,地藏殿等配殿。
在仅2000余平方米的高台上,建造了近百间九脊歇山、四角攒尖、十字歇山、将军盔顶等各种类型的殿宇。整个建筑群重楼叠阁,亭廊相连,翼角高翘,构成了迂回曲折的内外空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宁夏古建筑的精湛的艺术风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登上高庙的最高层,又是一番景象。古人咏颂此景:“芦花飞雪涨晴漪,烟雨冥檬望益奇。点点白鸥深处浴,扁舟遥动五湖思。”那简直是一幅壮丽而又清淡的巨幅国画。极目云天,泼黛浮蓝;大漠绿洲、黄河、长城尽收眼底。近处,云蒸霞蔚,似乎赤城霞、峨媚雪、巫山云、潇湘雨、钱塘潮。庐山瀑布均生于此,催人遐思,感慨万千。这时,从远处飘来的瀚海驼铃又那么深沉悦耳,游人犹如沉浸在诗中画内。
中卫老君台老君台位于中卫常乐镇境内的兴隆山上,三面环山,一-立,峦旷台幽,是朔方最大的道教胜地。老君台古称“兴隆山老君台全真观”,20世纪90年代初恢复重建时,因将临近的“太清山宏佛寺”一并纳入老君台寺庙范围内,按原址原貌重修,故将老君台、宏佛寺合名为“太清山老君台全真观”。
老君台自创建以来,屡遭兵焚火焚地震风侵之灾,殿宇毁坏,文物损失。“文革”期间,庙宇建筑连同观外古塔更是毁于一旦,尽成荒墟。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经县宗教部门批准,当地群众自发募资捐物,修补台址,复建观院,至90年代初,主体建筑拔起于山巅平台,再现道观昔日之辉煌。
老君台主体建筑以南天门、太白殿、中楼、三清殿(正殿)为中轴线,两相对称,左右逢源,气势雄伟,浑然一体。于1991年被批准为道教活动场所,现已成为中卫“寺庙文化旅游线”的重要景点,年接待游客5万多人次。登台四顾,东有丹霞似火,紫气朝来;西顾铁龙越沙,白马拄缰;南见峰峦起伏,沟壑如削;北有炭山夜照,阡陌如织。后人有诗赞曰:
中卫名胜太清山,奇峰如屏秀可举。
青焰缭绕炭山洞,紫气飘指老君台。
遥望沙坡飞龙速,俯瞰黄河艇筏繁。
最喜牧群漫山出,更有耕机动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