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变电工内蒙古光伏运维怎么样
好。
1、待遇。特变电工内蒙古光伏运维待遇好,五险一金,加班补贴,周末双休,员工平均工资是6000元。
2、环境。特变电工内蒙古光伏运维环境好,空气清新,绿化高,环境舒适,地面干净整洁。
有。在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建造了很多的相关分企业,并且截止到2022年12月15日,在云南是有建造其相关产业的,所以是有光伏基地的,并且在这些基地中所工作的内容都是相同的。
光伏产业三大龙头是特变电工,东方日升和隆基股份。永不枯竭,采集太阳能的地点的地理位置要求不高。相对而言,水电站或风电站对地理位置要求则比较高,建立太阳能发电站所需的时间和成本都比水电站要低。
特变电工
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国大型能源装备制造企业,特变电工已发展成为世界输变电行业的排头兵企业,我国多晶硅新材料研制及大型铝电子出口基地,大型太阳能光伏、风电系统集成商,变压器年产量达2.6亿kVA,位居世界第一位,光伏EPC总量排名全球第一。
东方日升
是一家专业从事于太阳能组件,太阳能电池发电技术应用产品和太阳能终端应用产品及集成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的高新技术生产型企业,是太阳能项目的投资者,开发者和EPC承包者。
隆基股份
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单晶硅棒和硅片制造商。隆基股份的主要产品包括6英寸、6.5英寸、8英寸单晶硅棒、单晶硅片,以及M1、M2规格单晶硅片,主要应用于各类太阳能光伏电池。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沈右荣
布局12年,原生多晶硅呈爆发之势,有望成为特变电工(600089.SH)新的利润增长点。
12月14日晚,特变电工披露,公司控股子公司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特能源)签署了超过200亿元(含税)的长单销售合同,销售原生多晶硅,交易对方为国内光伏龙头企业隆基股份的7家子公司。
三个月前的9月15日,新特能源向东海晶澳公司销售91亿元的原生多晶硅,也为长单合同。
短短三个月,签署高达300亿元的销售合同,虽然合同执行期限为五年,但仍然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0.30亿元。
特变电工传统主业为变压器及电线电缆,但公司不满足单一业务,不断拓展产业领域。2008年,公司大举进军新能源领域,太阳能硅片、太阳能光伏组件等出现在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中。
随着多晶硅产业爆发,特变电工或将迎来经营业绩稳步增长期。
wind数据显示,1997年上市以来,特变电工累计盈利227.23亿元。
锁定未来五年300亿销售
特变电工签署了巨额销售合同。
根据公告,12月14日,特变电工控股子公司新特能源与隆基股份的7家子公司(以下统称隆基硅材料公司)签署了《采购协议》,2021年1月至2025年12月期间,隆基硅材料公司将向新特能源公司采购原生多晶硅料合计不少于27万吨。
据披露,如按照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2020年12月9日公布的单晶致密料成交均价8.05万元/吨(含税)测算,本合同总金额预计约为217.35亿元(含税),不含税预计约为192.35亿元。而2019年,特变电工实现营业收入约为370.30亿元。
合同双方约定,隆基硅材料公司按月进行订单采购,订单价格每月协商确定,合同总金额最终以实际采购数量和单价确定。
今年9月15日晚,特变电工公告,新特能源与晶澳太阳能全资子公司东海晶澳太阳能签署了《战略合作买卖协议书》,东海晶澳太阳能及其所属集团公司下其他公司(统称东海晶澳公司)向新特能源采购原生多晶硅9.72万吨。合同执行期限为2020年10月至2025年12月。
按照PVInfoLink公布的最新价格测算,上述采购协议总金额预计约91.37亿元(含税),占公司2019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约24.71%。
综上,三个月签署两份重大合同,合同金额合计达308.72亿元(含税)。未来五年,年均执行金额预计为61.74亿元。
上述两份合同,涉及的多晶硅达36.72万吨,剔除今年10月至12月交付的多晶硅,预计未来五年交付约36万吨,年均交付7万吨左右。
今年11月3日,特变电工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如四季度无疫情影响,生产经营正常,预计今年全年多晶硅产量超过7万吨。
据此,如果未来不进行扩产,上述两份长单锁定了特变电工全部多晶硅销售,产销率几乎达到了100%。
当然,特变电工还在积极布局。今年二季度,新特能源3.6万吨硅料新产能投运爬坡,预计达产后,年产能将达到8万吨。
毫无疑问,随着多晶硅热销,将给特变电工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三大业务齐发力累盈227亿
多晶硅之外,特变电工布局的变压器、能源等业务也具有较强盈利能力。
特变电工的前身是特种变压器厂,迄今为止,变压器一直是公司主要产品。公司还积极延伸产业链,布局了电线电缆业务等,从而构成了输变电主业。
大约从2000年开始,特变电工进军光伏领域,设立新疆新能源。不过,直到2007年,光伏业务才出现在公司的主营业务中。2008年,公司牵手峨眉半导体布局多晶硅业务,出资3亿元设立特变电工多晶硅有限公司,投资建设1500吨/年多晶硅项目。
2008年后,特变电工持续加码布局新能源业务,并坚持“风光并举”。目前,公司新能源业务主要包括多晶硅、逆变器的生产与销售,为光伏、风能电站提供设计、建设、调试及运维等整体能源解决方案。
特变电工的新能源布局特点为,上游做多晶硅,下游主要做风电和光伏的工程业务,形成了完整业务体系。
能源业务是特变电工的第三大业务,其能源业务主要为煤炭开采及火力发电、热电。公司投资建设了千万吨级露天煤矿、昌吉2 350MW热电联产项目、准东五彩湾北一电厂2 660MW坑口电站项目等。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能源业务与新能源业务存在协同效应,已经形成了“煤电硅”循环经济绿色环保产业链,通过前端煤炭资源和电厂的利用,降低了多晶硅的生产成本。
年报披露,2019年,公司稳步推进硅产业链延伸,持续推动有机硅、锆基材料等项目建设,发挥能源化工材料产业生态集群优势,促进多晶硅内在质量提升。
近几年,公司新能源及能源产业收入贡献凸显。2019年,特变电工实现营业收入370.30亿元,变压器、电线电缆及输变电成套工程的收入合计为197.12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53.31%。公司新能源及能源业务收入占比接近50%,贡献了半壁江山。
特变电工在财报中称,公司输变电业务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输变电设备体系,为公司进一步发展国际成套系统集成业务,实现从产品提供到系统集成解决方案服务的升级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国际成套系统集成业务的发展同时带动了公司输变电产品的出口,二者形成了较为良好的协同效应。
整体而言,上市以来,特变电工有着稳定的盈利能力,虽然有所波动,但长期增长趋势未改。
1997年,上市首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净利润)0.37亿元。到2016年,经过不间断增长,营业收入达401.17亿元,较1997年增长约187倍。净利润方面,出现过几次调整,到2016年为21.90亿元,较1997年增长约59倍。
近几年,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产业政策调整等多因素影响,特变电工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出现调整,但调整幅度并不大。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0.30亿元、净利润20.18亿元,同比分别下降6.62%、1.44%。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5.28亿元,同比增长16.03%,净利润15.56亿元,同比下降6.71%。
总体上,上市23年来,特变电工累计盈利227.23亿元,年均盈利近10亿元。
视觉中国图
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内变压器行业的绝对龙头,在股票市场上的表现也是比较好的,现在还能投资特变电工吗,接下来让我仔细分析一下。刚好现在还没分析特变电工,我把这一份自己整理好的电气设备行业龙头股名单分享给大家,点击就能领取:宝藏资料:电气设备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主营变压器、电线电缆、煤炭、新能源产业及配套工程、输变电成套工程等,是国内输变电行业的领头羊,已具备自主研制特高压交直流变压器、1000千伏特高压绝缘架空线、750千伏及以下高压交联电缆等全系列的输变电产品,装备能力、试验检测手段均处于领先地位。通过简单的介绍我们对特变电工的实力也有了新的认识,下面我们分析写特变电工的优势,看看有投资的价值么。
亮点一:特变电工是行业领先的输变电+新能源产业龙头
公司的发展自输变电业务开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和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张,目前已成长为输变电行业龙头企业。另外,公司早在2000年就进军新能源行业并逐步形成了光伏风电资源开发及电站建设、以及多晶硅生产制造两大细分主业,现在是中国甚至是全球光伏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和关键推动力量。
亮点二:研发投入持续增加,技术优势明显
公司高度重视研发,每年研发费用都有上涨,在工艺、质量、成本改善以及科研攻关这些项目上投入占比达到了最高。拥有着完整的产品体系和深厚的技术积淀,有利于公司的输变电设备生产技术在特高压、电网公司集采、核电、水电、火电保持领先地位。篇幅不可以太长,还有很多关于特变电工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学姐都整理到这篇研报里了,轻点就能够阅读了:【深度研报】特变电工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看
在“碳中和”背景下,对于我国的碳排放量方面已经提出了极其严格的规划,除此之外,"新基建"对于构筑"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尤为重要,而特高压建设就是"新基建"重点支持的一个对象,特高压在"碳中和"和"新基建"二者的推动之下,将会迎来新一波的建设高峰。总的来说,特变电工实力雄厚,在光伏和特高压均有建树,未来仍有很大的一个发展空间。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有关特变电工未来的行情,若是想深入了解的话,直接点击链接,有专业的投顾帮你诊股,看下特变电工现在行情是否到买入或卖出的好时机:【免费】测一测特变电工还有机会吗?
应答时间:2021-11-28,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先来看第一只,太阳能,目前市值276.65亿。
公司业务以太阳能光伏电站的投资运营为主,主要产品为电力,该产品主要出售给国家电网;公司在光伏发电行业名列前茅。
同时,公司还从事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生产,产品主要用于对外销售。公司专注于太阳能综合应用,致力于 探索 以光伏发电带动相关业务领域协同的多元发展之路,坚持以光伏电站和光伏制造为主的传统业务与相关新型业务协调发展的相关多元化发展战略。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背景下,公司面临广阔发展空间。
未来公司将紧抓行业发展机遇,持续扩大光伏电站装机规模,扩大太阳能产品的产能。2025年末,公司力争光伏电站板块实现电站累计装机20吉瓦,光伏制造板块实现电池组件产能超26吉瓦,巩固光伏发电行业地位,跻身主流电池制造商行列。
第二只,南玻A,目前市值392.43亿。
经过多年行业深耕,南玻A已经打造从石英砂矿、优质浮法玻璃、建筑节能玻璃的整套产业链。目前,公司拥有约247万吨浮法玻璃原片产能、43万吨光伏玻璃原片产能。
目前主要业务4块玻璃,其中浮法玻璃、光伏玻璃、工程玻璃三块是传统业务,第4块玻璃是电子玻璃,这是最近10年才发展起来的新兴业务,成长非常快。 电子玻璃及显示器件产业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8%;净利润同比增长315%。 河北视窗ITO玻璃业务定位清晰,ITO市场活跃拉动量价双增长。
2020年底, 工信部发布了第五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名单,南玻的超薄电子玻璃入选,同时,公司的低辐射镀膜玻璃也通过了第二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的复核,是行业内唯一一家同时拥有两个“冠军产品”的公司。
第三只,京运通,目前市值303.27亿。
公司业务涵盖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发电和节能环保四大产业,是少有的公司是集光伏设备、硅片制造和终端电站为一体的新能源企业,
公司20年实现设备收入6.12亿元,同比大增18倍,主要系公司此前的订单逐步确认收入。 公司1400mm、1600mm单晶炉相继出货,光伏设备技术保持市场领先水平。
在光伏产业链上,除了上游装备和下游组件外,近年来公司开始加速硅片环节布局,作为第三方硅片龙头,2020 年公司硅片产能约7GW,硅片出货量10.16 亿片,同比增长135%,公司新材料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8.14 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 216.01%。
以上,就是除了特变电工之外,新能源光伏行业中的三只细分赛道龙头。
除此之外,大家还看好新能源板块中的哪家公司呢?
关注长风金融,穿透信息的迷雾,发现真实的市场。长风是资深金融实践者,历经多轮牛熊,在多个金融领域都有丰富的市场经验,擅长龙头机会的把握,关注长风,发现真正有价值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