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工大专业排名
浙江工业大学专业排名:
1、化学工程与技术:A-
2、机械工程:B+
3、工商管理:B+
4、控制科学与工程:B
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B
6、环境科学与工程:B
7、软件工程:B
8、药学:B
9、应用经济学:B-
10、设计学:B-
11、物理学:C+
12、材料科学与工程:C+
13、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C+
14、土木工程:C+
15、食品科学与工程:C+
16、教育学:C
17、中国语言文学:C
18、数学:C
19、信息与通信工程:C
20、管理科学与工程:C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浙江工业大学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浙江工业大学学科评估结果排名(第四轮)
1、化学工程与技术 A-
2、机械工程 B+
3、工商管理 B+
4、控制科学与工程 B
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B
6、环境科学与工程 B
7、软件工程 B
8、药学 B
9、应用经济学 B-
10、设计学 B-
11、物理学 C+
12、材料科学与工程 C+
13、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C+
14、土木工程 C+
15、食品科学与工程 C+
16、教育学 C
17、中国语言文学 C
18、数学 C
19、信息与通信工程 C
20、管理科学与工程 C
学校介绍
浙工大是一所以理工科为主的大学,也是双非大学中很少拥有A-专业评级的高校,实力可见一斑。
目前浙工大设有66个本科招生专业有,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专职院士人数3人。浙工大一直注重教学研的创新工作;历年共获得了国家、省部级科研成果奖525项和国家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23项得等诸多奖项。
浙工大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了20个学科评级;其中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取得A-的评级,也是浙工大的最高专业评级,学校的王牌专业。
机械工程和工商管理取得了B+的评级,在双非大学中是非常靠前的,凭借着一个A-和2个B+的专业实力已经超越了很多211高校专业水平了。还有5个B的专业评级;B类以上的专业达到了10个专业。让很多211高校相形见绌了。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浙江工业大学
浙工大排名全国第85名,浙江省第3名。
浙江工业大学是东部沿海地区第一所省部共建高校、首批国家“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牵头高校和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胜地杭州。
学校始建于1953年,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10年创立的浙江中等工业学堂,先后经历了杭州化工学校、浙江化工专科学校、浙江化工学院和浙江工学院等发展阶段,1993年更名浙江工业大学。
《2012年 学科评估结果》中的0807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全国高校排名如下: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一级”授权的高校共32所,本次有25所参评;还有部分具有“博士二级”授权和硕士授权的高校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45所。 注:以下相同得分按学校代码顺序排列。
学校代码及名称 学科整体水平得分
10003 清华大学 97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92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88
10335 浙江大学88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85
10056 天津大学 81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81
10286 东南大学81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78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78
10079 华北电力大学 77
10299 江苏大学 76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73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73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73
10252 上海理工大学73
90038 海军工程大学73
10183 吉林大学 71
10217 哈尔滨工程大学71
10247 同济大学71
10291 南京工业大学71
10422 山东大学71
10611 重庆大学71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71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70
10188 东北电力大学 69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69
10486 武汉大学69
10731 兰州理工大学69
10004 北京交通大学 66
10256 上海电力学院66
10294 河海大学66
10459 郑州大学66
10069 天津商业大学 65
10149 沈阳化工大学65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65
10490 武汉工程大学65
10127 内蒙古科技大学 63
10143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63
10146 辽宁科技大学63
10147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63
10148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63
10338 浙江理工大学63
10489 长江大学63
10593 广西大学63
资料来源: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12年 学科评估结果》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浙江工业大学,简称浙工大,主校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教育部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的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国家“2011计划”首批牵头高校,入选“111计划”、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孔子学院奖学金接收院校、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为亚洲规划院校联盟(APSA)、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