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怎么样就业好吗
学院教学资源丰富,就业不错,属于专业性强的岗位需求。
1、“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是国家级一流专业和国防特色专业,“飞行器动力工程”和“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是陕西省名牌专业;
2、“燃烧学”(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和“航空发动机燃烧学”(线上一流课程)是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飞行器动力工程”是陕西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3、“航空发动机燃烧学”和“气体动力学基础”是陕西省精品资源共享课。
教学建设
学院拥有“翼型叶栅空气动力学(叶栅部分)”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新概念喷气推进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旋转机械故障诊断与监测”陕西省工程中心、“航空发动机内流动力学”陕西省重点实验室等20余个科研实验室,总占地面积达20000平方米。
学院拥有1个“新概念喷气推进技术”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和1个“国家重点项目振动控制支撑团队”。学院承担了多项国家重大专项计划和基金项目,取得了诸多重要成果。
以上内容来源: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学院简介
就业那肯定不错!做研究的话也是很好的:
哈工大动力工程系建于1954年,是我国最早的动力工程学科之一,1955年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开始培养研究生,1994年6月,以哈工大动力工程系为基础,成立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简称:能源学院)。1996年建立博士后流动站,2000年获准按一级学科授予博士学位。2007年,该一级学科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拥有6个二级学科:动力机械及工程(2001年国家重点学科)、热能工程(2007年国家重点学科)、工程热物理、流体机械及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化工过程机械和1个博士后流动站。
哈工大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设有一批国家、省部级教学科研基地:
国家教学基地1个:国家工科基础课程力学教学基地(流体力学)
国家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流体力学)
国防科工委重点专业1个:热能动力工程
国防重点学科1个:航天热物理
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发动机汽体动力实验室,动力机械及工程实验室,能源与环境工程实验室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燃煤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哈工大动力工程系建于1954年,是我国最早的动力工程学科之一,1955年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开始培养研究生,1994年6月,以哈工大动力工程系为基础,成立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简称:能源学院)。1996年建立博士后流动站,2000年获准按一级学科授予博士学位。2007年,该一级学科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拥有6个二级学科:动力机械及工程(2001年国家重点学科)、热能工程(2007年国家重点学科)、工程热物理、流体机械及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化工过程机械和1个博士后流动站。
哈工大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设有一批国家、省部级教学科研基地:
国家教学基地1个:国家工科基础课程力学教学基地(流体力学)
国家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流体力学)
国防科工委重点专业1个:热能动力工程
国防重点学科1个:航天热物理
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发动机汽体动力实验室,动力机械及工程实验室,能源与环境工程实验室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燃煤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南工大能动专业在工科处于上游地位,排名21左右。
专业就业方向很广,就业率很高。
南工大机械学院能源与动力非常好的,南工大是江苏重点大学,具有非常强的实力,能源与动力专业也是学校的优势专业。
研究的是关于热电,火电厂,制冷与空调,压缩机。对于想要认真学习的人来讲,学习气氛还是比较好的,硬件设施也很不错,学校比较有钱。
能源与动力工程主要研究
能源与动力工程致力于传统能源的利用及新能源的开发,和如何更高效的利用能源。能源与动力工程致力于传统能源的利用及新能源的开发,和如何更高效的利用能源。
能源既包括水、煤、石油等传统能源,也包括核能、风能、生物能等新能源,以及未来将广泛应用的氢能。
动力方面则包括内燃机、锅炉、航空发动机、制冷及相关测试技术。
2012年教育部新版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调整热能与动力工程为能源与动力工程。
以上内容参考 南京工业大学-学校概况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如下:
1、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简称“西安交大”,位于古都西安,是国家“七五”、“八五”首批重点建设高校,被国家确定为以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为目标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2、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诞生于1911年,简称“清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清华大学—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低碳能源大学联盟成员。
3、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华北电力大学,简称华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校部设在北京,分设保定校区,两校部实行实质性一体化管理。
4、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简称哈工大(HIT),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主要学:大学物理实验、普通化学及实验、工程图学、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计算机控制技术、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热力测试技术、锅炉原理与设计、制冷与空调、热力过程控制、热力发电工程、燃料与燃烧、机械优化设计等。
关于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主要研究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动力机械和热工设备的设计和测试技术等,能源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和核能、风能、生物能等新能源,动力机械和热工设备包括内燃机、锅炉、航空发动机、制冷机等。如:天然气用作汽车燃料、风能发电、冬季烧锅炉供暖、空调制冷机设计和测试等。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可在大型企业、相关公司以及相关的研究所、设计院、高等院校和管理部门从事热能工程、动力工程、制冷工程方面的研究与设计、产品开发、制造、试验、管理、教学等工作。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主要就业方向为发电厂、内燃机厂、汽车制造厂、物流调控、锅炉厂、大型机械厂、造船厂等。
随着我国国防现代化和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对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强烈。该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为船舶、航空、航天、电力领域(传统领域与新能源领域)的科研院所、企业、大专院校、核电站、发电厂等企事业单位和海军有关部门。
能源动力工程专业包括热力发动机和制冷与低温技术两个方向,属于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现有两个二级学科(动力机械及工程、制冷与低温工程),均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按照学校的部署,宣城校区以制冷与低温工程专业方向为主。制冷与低温技术方向拥有安徽省低温与制冷技术重点实验室,是中国汽车空调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单位、安徽制冷学会理事单位。
培养目标:从事热能与动力机械及工程(包括热力发动机与制冷低温技术)设计、研究、开发、制造、管理和运营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图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机械工程材料、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双语)、制冷压缩机、制冷原理、空气调节、能源与动力机械测试技术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适用性强,就业面广。毕业生可以在与制冷与低温、空气调节、车辆工程等有关的大中型企业、高校、研究所等部门从事产品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或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毕业生社会声誉高,近几年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