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考研排名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考研院校排名靠前的分别是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大学。排名越是靠前,考研压力也就越大。
A+:
10003清华大学、10698西安交通大学。
A:
10248上海交通大学、10335浙江大学。
A-:
10056天津大学、10079华北电力大学、10213哈尔滨工业大学、10487华中科技大学。
B+:
1000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0007北京理工大学、10141大连理工大学、10217哈尔滨工程大学、10251华东理工大学、10252上海理工大学、10286东南大学、10299江苏大学、1035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B:
10008北京科技大学、10247同济大学、10287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0291南京工业大学、10422山东大学、10611重庆大学、11414中国石油大学、91016海军工程大学。
B-:
10005北京工业大学、10010北京化工大学、10145东北大学、10183吉林大学、10188东北电力大学、10486武汉大学、10533中南大学、10699西北工业大学。
C+:
10256上海电力学院、10288南京理工大学、10337浙江工业大学、10426青岛科技大学、10459郑州大学、10497武汉理工大学、10561华南理工大学、10610四川大学、10731兰州理工大学。
C:
10004北京交通大学、10080河北工业大学、10128内蒙古工业大学、10143沈阳航空航天大学、10220东北石油大学、10290中国矿业大学、10536长沙理工大学、10623西华大学。
C-:
10069天津商业大学、10078华北水利水电大学、10112太原理工大学、10148辽宁石油化工大学、10149沈阳化工大学、10294河海大学、10359合肥工业大学、10490武汉工程大学。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主要培养能源转换与利用和热力环境保护领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适应和创新能力,较高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高级人才,以满足社会对该能源动力学科领域的科研、设计、教学、工程技术、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需求。
学生应具备宽广的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热学、力学、电学、机械、自动控制、系统工程等宽厚理论基础、热能动力工程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掌握计算机应用与自动控制技术方面的知识。
毕业生能从事能源与动力工程及相关方面的研究、教学、开发、制造、安装、检修、策划、管理和营销等工作。也可在本专业或其它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国内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排名如下:
清华大学荣得2022中国八星级专业(8★),进入世界一流专业、中国最顶尖专业行列。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荣得2022中国七星级专业(7★),位列世界知名高水平专业、中国顶尖专业行列。
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荣膺2022中国六星级专业(6★),入选世界高水平专业、中国顶尖专业行列。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该专业就业面涉及广泛,就业率相对较高,毕业生可以进入在能源、电力、汽车、船舶、航空航天工程、农业工程、环境工程等领域,以及汽车类、航天类、核电类、动力设备、空调制冷等企业,从事动力设备的系统设计、运行、自动控制、信息处理等职位工作。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具备能源动力工程和动力机械及其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具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宽厚基础理论,系统掌握能源高效转换与洁净利用、动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控制与运行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能源与动力工程考研学校排名:
总共有59所高校进入全国评选,被评为A+等级的学校的是清华大学(排名第1)和西安交通大学(排名第2),紧随其后按照名次依序是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
例如:
1.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始建于1911年,前身是清华学堂,是一所著名的985级别的双一流A级大学,同时也是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
清华大学的校名取自“清华园”,而“清华园”则是来源于东晋名士谢混的“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清华大学设有21个学院、59教学系,开设了82个本科专业;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0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2个,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60个。
2.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国家“七五”“八五”重点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 - 全国高等学校名单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建议可以看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排名,一般有三个思路:第一,结合学校实力和专业排名;第二,结合学校的考试难度;第三,考虑以后的就业方向。学校实力和专业排名主要有名校名专业,如清华,上交,西交,浙大,华科,华电;名校非名专业如武汉大学;再就是非名校名专业如江苏大学,上海理工。学校考试难度个人感觉如下,仅供参考,985梯队难度:清华>上交>西交>浙大≈华科>大连理工>中南大学>哈工大;211梯队难度:南京理工>华东理工>北京科技>南京航空航天>华北电力>哈尔滨工程;重点说一句华电的性价比很高,分数线低,专硕国家线270,学硕300分左右,招生人数多,专业课排名全国第六。就业方面来说,985肯定比211好,毋庸置疑,985学校各个研究方向都有老师做。如果想去航空航天行业就业,可以选择军工类的学校,如南航,北航,天津大学,哈工大等。能动的研究方向个人比较看好新能源材料,电池相关,电子芯片散热,这个就业面广,工资也高。一个同学搞芯片散热,去的北京某互联网公司做IDC,年薪35W。对于大家选学校,一定要认清自己的实力,选择通过努力就能上的学校,同时也稍微思考下以后的就业选择。
热能与动力工程培养具备热能工程、传热学、流体力学、动力机械、动力工程等方面基础知识,能在国民经济和部门,从事动力机械(如热力发动机、流体机械、水力机械)的动力工程(如热电厂工程、水电动力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空调工程)的设计、制造、运行、管理、实验研究和安装、开发、营销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考虑学生在宽厚基础上的专业发展,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分成以下四个专业方向:
(1)以热能转换与利用系统为主的热能动力工程及控制方向(含能源环境工程、新能源开发和研究方向);
(2)以内燃机及其驱动系统为主的热力发动机及汽车工程方向;
(3)以电能转换为机械功为主的流体机械与制冷低温工程方向;
(4)以机械功转换为电能为主的火力火电和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
即工程热物理过程及其自动控制、动力机械及其自动化、流体机械及其自动控制、电厂热能工程及其自动化四个二级学科。
编辑本段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受到现代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工程力学、机械学、工程热物理、流体力学、电工与电子学、控制理论、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3.获得本专业领域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
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
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能源转换与利用和热力环境保护领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适应和创新能力,较高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高级人才,以满足社会对该能源动力学科领域的科研、设计、教学、工程技术、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需求。学生应具备宽广的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热学、力学、电学、机械、自动控制、系统工程等宽厚理论基础、热能动力工程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掌握计算机应用与自动控制技术方面的知识。毕业生能从事能源与动力工程及相关方面的研究、教学、开发、制造、安装、检修、策划、管理和营销等工作。也可在本专业或其它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编辑本段主干学科
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
编辑本段主要课程
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图、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控制理论、测试技术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训、金工、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应安排40周以上。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硕士
编辑本段主要专业实验
传热学实验、工程热力学实验、动力工程测试技术实验等
编辑本段知识结构要求
工具性知识
比较系统地掌握一门外语,掌握外文科技写作知识。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基本知识,具有在本专业与相关领域的计算机应用与开发能力;掌握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知识、方法与工具。能够进行中外文文献检索。
自然科学知识
掌握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化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学科技术基础知识
掌握工程制图、工程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金属工艺学、电工学、电子技术基础、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计算机原理与应用、自动控制原理等方面的知识(对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知识要求可适当降低)。
专业知识
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因专业方向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1)热能动力及控制工程方向(含能源环境工程方向)
主要掌握热能与动力测试技术、锅炉原理、汽轮机原理、燃烧污染与环境、动力机械设计、热力发电厂、热工自动控制、传热传质数值计算、流体机械等知识。
(2)热力发动机及汽车工程方向
掌握内燃机(或透平机)原理、结构、设计、测试、燃料和燃烧,热力发动机排放与环境工程,能源工程概论,内燃机电子控制,热力发动机传热和热负荷,汽车工程概论等方面的知识。
(3)制冷低温工程与流体机械方向
掌握制冷、低温原理、人工环境自动化、暖通空调系统、低温技术学、热工过程自动化、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系统仿真与控制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掌握该方向所涉及的制冷空调系统、低温系统,制冷空调与低温各种设备和装置,各种轴流式、离心式压缩机和各种容积式压缩机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4)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
掌握水轮机、水轮机安装检修与运行、水力机组辅助设备、水轮机调节、现代控制理论、发电厂自动化、电机学、发电厂电气设备、继电保护原理等方面的知识,以及水电厂计算机监控和水电厂现代测试技术方面的知识。
也就是说,本专业学生应具有如下知识和能力,并根据培养规格的不同而有所侧重: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熟练掌握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化学等基础性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方法;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应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能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籍和资料。若外语为英语应达到国家四级以上水平(含四级)。
(3)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技术基础理论,主要包括力学理论(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热学理论(热力学、传热学等),机械设计基本理论,电工与电子基本理论,自动控制理论,能源动力工程基础理论等。
(4)熟悉本专业领域内1~2个专业方向或有关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其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5)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测试、调研、查阅文献和基本工艺、操作、运行等基本技能。
(6)具有一定计算机相关知识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较熟练使用计算机工具,解决工程中的有关问题。
(7)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
编辑本段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大型企业、相关公司以及相关的研究所、设计院、高等院校和管理部门从事热能工程方面的研究与设计、产品开发、制造、试验、管理、教学等工作。主要就业方向为发电厂、内燃机厂、汽车制造厂、物流调控、锅炉厂、大型机械厂、造船厂等等
车辆工程专业排名前五的院校分别是清华大学、吉林大学、同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培养车辆动力人才始于1932年,于1980年正式成立了汽车工程系,至今已有78年的历史,可以说是我国最早培养车辆工程专业人才的院校之一。清华大学车辆工程、动力机械均被列入了国家重点学科,车辆工程专业更被纳入了国家高等学校和北京特色专业建设点。
车辆工程硕士排名与车辆工程专业排名大致相同,排名前五的院校分别是吉林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和同济大学。吉林大学作为开设车辆工程硕士的牵头单位,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每年为我国培养大量的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同时在学术的研究和造诣方面,吉林大学也在国内排名考前。清华大学和哈尔滨大学分列车辆工程硕士排名的第二、第三位。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专业考研分享?
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211高校,985优势学科平台。保定,北京两地办校,行政上统一管理,两个校区独立招生研究生,专业课试卷不同。校本部是北京校区,在昌平区;保定校区为分校区,在莲池区,有一校区和二校区,一校区主要是研究生,二校区主要是本科生。
华北电力大学的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全国排第六,是能动排名前十的唯一的211高校,华电能动是个性价比很高的选择,专业课难度适中,每年复试线比较稳定,专硕,学硕都是国家线270分左右。
近几年华电能动招生人数越来越多,从2020年起大幅扩招,保定校区能动学硕招生51人,专硕106人。
(1)本人是在大三下学期4月份开始进行考研备战的,在前期主要是进行英语、政治和数学的复习,在7月底进行考研专业课的复习。
英语:
考研英语的题型主要是完型填空、阅读理解、翻译和作文。英语的学习主要是单词的积累,考研英语亦是如此,在刚开始的英语学习过程,我主要进行考研英语5500单词的积累背诵,自己用的是王江涛老师的“十天搞定考研词汇”,基本每天背诵50个单词左右,持续近三个月,差不多在7月底完成了单词的一轮复习,但最后能记住的考研词汇寥寥无几,最后在同学的建议下 ,选择了“墨墨”APP进行单词的记忆背诵。在8月份进行英语真题的练习,刚开始主要是从01年真题开始,做题分模块进行,先练习01-09年的阅读理解,每天大概在2篇左右,做完后通过真题解析以及观看B站章晋林阅读解析进行理解纠正,然后就是完型填空,花费大概15-20分钟时间进行练习,每三天一篇完型,再通过B站视频解析进行纠错,大概每天花费2个小时用于英语学习。而翻译和作文基本在11月份再进行准备。10-18年阅读理解每天3篇,每篇固定时间在20分钟以内,完型每两天一篇,视频解析均可以通过B站搜索,大概每天花费2.5个小时。这种复习模式一直持续到9月底。之后再对真题进行第二轮练习巩固,差不多在11月份进行翻译和作文模板练习,翻译必须一词一句进行,翻译解析很全面,作文模板可以根据王江涛以及知乎上的作文模板基础上进行部分改进,防止模板套用人数过多。
数学:首先本人选择的是武忠祥老师的视频课,资料主要有复习全书、辅导讲义、330、660等,先看的是武老师的基础课,针对武老师上课的讲题方法和技巧进行了重点的笔记记录,每讲一课进行后续的习题练习,并配以660进行章节做题,把错题、重点题型用笔记记载,一直持续到7月初,每天数学的学习时长在3个小时左右。7月开始进行强化课的练习,资料是辅导讲义和330,和基础课学习模式一样,学习时长在4个小时左右,一直持续到8月中旬。之后就是线的复习,线代相比于高数较为简单,主要听的是李永乐老师的视频课再配以线代辅导讲义,技巧和错题必须用笔记本记录,线代有许多知识点和理论需要记忆,必须多看资料笔记,线代持续到9月中旬。之后就是真题的练习,主要是近二十年的真题,必须固定考试时间,模拟练习考试,再对照解析和视频进行改正,一直在10月底左右完成真题的练习。11月份基本各种模拟试卷已经上市,我推荐的是李林的四套卷和六套卷,难度和真题接近,而且每年都能压中类似的真题,同时必须注重证明题(公式、理论的推导),在后期可以适当练习合工大的卷子。
政治:政治前期主要是看徐涛的视频课,再配合肖秀荣的“三件套”,特别是1000题,辅导资料可以买徐涛的核心考案(比较搭配视频课),看完每章视频和核心考案再进行1000题的练习,我的视频课顺序是马原、毛中特、史纲、思修,每天复习时间在2个小时。强化课和基础课复习模式一致。一直到11月份进行肖四、肖八以及腿姐视频课的辅助复习,主要练习选择题,差不多到11月底进行肖四、肖八大题的背诵。
专业课:化工原理主要是三传一反,复习课本可以买天津大学出版的《化工流体流动与传热》
以及《化工传质与分离过程》,为第二版且柴诚敬老师主编(共两本书),
然后再从xx上的考研书店购买天大826化工原理的初试资料,共四本绿皮书,有知识点讲解、真题、参考答案和本科试题等(这个复习资料确实很有效果,且知识考点十分全面)。我是在7月底进行专业课复习,在前期进行课本的复习然后再练习书本的课后题,一直持续到9月初,然后就是初试资料的复习先是每章知识点讲解复习再配以习题练习,每天差不多在3个小时左右。大概在10月中旬进行真题的练习,从91-21年,每天写一张真题卷,写完对答案再笔记记录错题、考题知识点,一直持续到11月底。之后时间里就是翻课本、复习知识点、巩固真题等。
(2)在考研备战过程中,针对复习计划和复习时间经常踌躇莫展,这时可以通过xx去联系已上岸的学长,向他们请教复习经验并给与复习指导等,也可以看看网上的经验贴,取其精华再根据自身的复习状态进行合理的计划制定。
(3)复习时一定要注重重点题型以及笔记的记录,考研是个孤独而漫长的过程,可以寻找志同道合的研友,或者带着手机进行偶尔的听歌。在复习特别难受的时候,可以背诵单词或者看政治视频课等,都可以缓解内心的压抑等。关于是否要报班,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建议如果是基础不好、自制力较差且跨考的同学。
3、复试经验
(1)22年的复试校线是325,但本专业最后一名进复试的分数线为340,共有16人进复试,其中录取13人,复试录取比例为1:1.2,在特殊情况下也有可能是等额录取(可能是推免人数降低导致统招人数上升)。
(2)复试科目是《过程设备设计》,这是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的专业课,是在3月中旬开始准备复试的,前后差不多准备两个星期,复习了复试书籍并提前联系了导师等。
(3)复试主要有英语文献翻译(先让学生阅读英文再对英语进行中文翻译)、复试抽题(抽题的知识考查主要来源于课本,边角知识都可能涉及到,自己随机选题)、PPT自我介绍(5分钟),总共用时大约在30分钟。复试顺序也是随机选号,线上面试,老师分组提问,再作答,用时30分钟。复试难度主要是英文文献翻译,要求英语阅读能力和英语翻译能力,需要好好了解本专业老师近几年发表的英文文章,而抽题作答只要对书本课后习题内容好好复习即可。因此寒假期间需要不断练习英语阅读、翻译能力,并提前联系导师完善个人简历。
考研备考的状态
考研最大的难题,其实是“孤独”。
那么是要全职考研,还是要一边工作一边考研呢?
一战,我会建议你全身心考研,注意力集中,也比较容易发挥潜力,高效利用时间,既然都要考了,就别拿找工作这事给自己没好好复习当挡箭牌了,俗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但这不代表一心只读圣贤书了,在学校专业选择的时候依然是要知道这个专业未来的就业出路和去向的,否则对研究生生涯没有更立体的规划;
对于二战、三战的小伙伴,我更倾向于后者,一来是真正进入社会,方知校园的“安逸”,或许更有动力发奋图强,而且半工半读有几个优势:
优势1:保持着规律的作息。
很多全职考研人会有难以自律的作息出现,即便不是考验阶段,回想你的每个假期的生物钟,你也明白我在说什么了吧。一份工作可以督促你早睡早起,也能够督促你有相对平稳规律的社交,在身心愉悦充实的状态下,复习考研。
优势2:经济上的收入可以减轻心理负担——能够自食其力,是最快捷提升一个人价值感的方法。挣多挣少是次要的,有和没有,是两回事。
优势3:如果能够找一份和即将考研的专业相关的工作,还能近水楼台先得月,最直白的就是可以和业内前辈交流学习经验、取经学校资源,直观的感受到这个专业未来的就业环境,从而对你的选择进行调整。
同样的,有优势势必有劣势,最大的劣势就是时间精力被挤占。这就需要做出边工作边考研的小伙伴,需要强大的时间管理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
如果不具备强大的时间管理能力,只能专注一件事,建议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属于你的选择,如果情绪极容易被外部环境影响(比如工作中无法避免的社交,职场上下级沟通等),也建议根据情况作出是否要边工作边考研的决定。
总之,备考时最宝贵的资源就是你的时间、注意力和备考状态,我们可以尽最大的努力,让这两个资源处于优势。
【1】时间和注意力是目前最宝贵的资源,无论是全职考研还是边工作边考研,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是必备技能。
这里要区分碎片化时间学习和学习碎片化。
整体来说,每个科目的复习,都要遵从系统化的体系——考研大纲。大纲是出题范围,而且是一个直接给你画出了思维导图的参考资料,它的存在可以确保你不会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追逐知识点。
碎片化时间学习,要尽量避免学习碎片化,这个小贴士,适用于各种备考。
【2】做好100余天的整体规划和梦想板。
将梦想板具体化呈现在每天睁开眼睛就能看到的地方:手机壁纸、聊天背景、写字台等等,你可以把你想去的学校大门、LOGO、该校培养出来的名家学者、国之栋梁都统统打印出来,贴在梦想板上,每天多看几眼。
【3】一鼓作气做一遍全套的真题之后,合理安排每个科目的时间。
我知道,有很多小伙伴,时至今日,一套真题都不敢触碰,但实际上,真题就是练兵,把时间按照正式考试那样,甚至你都可以真的模拟一下考试的环境、状态,哪怕只做一套真题,你的心境也会发生变化,也更能知道自己目前的优势和短板分别在哪里,帮助你弹性的分布复习时间。优势的部分,少分配时间,以巩固为主,短板的部分,自然是多花时间,以基础为主。
【4】学会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提高效率提高价值感,从而给自己充电。
这一部分涵盖的内容比较多,有心态调试、情绪调整、身体状态调整等等。笼统起来说,就是要在这极限一百多天里学会避开影响考研复习状态的一切干扰,等考研结束后,有时间、有注意力、有能量的时候再来面对。
考研只是漫漫人生路上的,一段小小的时光,当你把人生坐标放长,它可能在坐标轴上,只是小小的一段,所以考研只是一个过程,并不是我们奋斗的终点。
考上了,要珍惜接下来的学习时光。
考不上,要继续做出问心无愧的选择。
每一条道路,都是一步一步走来的,没有考上了就“万事大吉”的道路,也没有考研失利就“糟糕透顶”的人生。
重要的不是考上了考不上这个结果,重要的是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忍耐孤独,学会了处理情绪,学会了集中注意力,学会了系统的学习,也学会了做选择...
这些能力渐渐地就会融汇到你未来人生的每分每秒,成为你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