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组件几个重要的性能参数
太阳能发电系统主要参数
1、发电系统组成部分
(1)PV板
PV板(太阳能板、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光伏组件),吸收光能并把光能转化为电能,PV板常用材料有单晶硅、多晶硅和非晶硅三种,其中单晶硅转换效率为14~20%,多晶蛙转换效率为13%左右,非晶蛙则为8~10%。
(2)储电设备
目前离网型发电系统的储电设备以免维护电池为主,电池能把PV板产生的电能储备起来
(3)充电和输出控制控制器
控制器的作用是控制整个系统稳定安全地工作。
(4)其它机械设备
2、发电系统主要成本构成及影响因素
(1)PV板
目前太阳能行业全面铺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PV板价格过高,影响整套系统PV板价格,除了从PV板单价上控制之外,最重要就是控制PV板的使用数量,其影响因素有以下几点:
A、发电功率:从一定意义上说,要求发电功率越大,PV板使用量越多,成本越高,适当控制发电功率即可适当控制成本。
B、PV板所在地的天气情况:很明显,在同一个地区,同一块PV板,它在晴天一天所产生的电能远远比阴天要多,这一点就可以说明不同的地区对PV板的使用量有所不同。
C、PV板所在地的纬度,同一天内太阳对不同的纬度照射是不同的,这就造成同一块PV板在同一天内在不同纬度上产生的电量不同。
D、PV板使用环境 举个例子,PV板使用在山顶上,一天下来,都没有任何遮挡物遮挡照射在PV板上的阳光,发电能力肯定好,如果PV板使用在山脚,那一天下来,或多或少会有遮挡物遮挡照射在PV板上的阳光,所以PV板使用的周围环境是否有阳光遮挡物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PV板的发电能力。
(2)储能设备
一个发电系统一天要给用户供多少电能,这就决定了储能设备的容量问题,发电系统每天供给用户用电量越多,储能设备的容量要求越大,成本越高。
用户平均每天用电量大小,用户每天用电量越大,储能设备价格越高。
3、技术特长
匹配器
匹配器有效地提高整个发电系统的储电能力,为整个系统的关键环节起着重要支撑作用,有效地提高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高效性,为整套系统节省PV板成本,降低系统造价。匹配器具有知识产权保护。
PV板吸收阳光技术
PV板能有效吸收阳光,更大程度地发挥PV板发电能力,大大提高日发电量,降低PV板成本。
4、客户需提供资料
A类、(1)系统输出最大功率;
(2)用户一天用电量,用电设备功率及各用电设备的使用时长;
(3)用户当地天气气候情况(国家、地区)。
B类、(1)用户所有用电设备及各用电设备使用时长;
(2)用户当地天气气候情况。
说明:系统一般设计为充足阳光下一天的发电,不考虑阴雨天发电,所以系统将只能承受一天的用电设备使用,客户有其它要求另外考虑。
这个问过古瑞瓦特的客服,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1.输出电压的稳定度
2.输出电压的波形失真度
3.额定输出频率
4.负载功率因数
5.逆变器效率
6、额定输出电流(或额定输出容量)
7、保护措施
8.起动特性
9.噪声
光伏发电工程造价指标主要类型汇总表1(组件2.9元/瓦)
光伏发电工程造价指标主要类型汇总表2(组件3.1元/瓦)
当组件单价在3.2元/瓦时(2017年630前组件采购均价),集中式光伏电站类型的造价指标6983-8035元/千瓦,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的造价指标7150-7440元/千瓦,地面分布式光伏电站7790-8286元/千瓦。
光伏发电工程造价指标主要类型汇总表3(组件3.2元/瓦)
(一)光伏场
2017年版造价指标按照集中式、分布式两种布置方式设置,集中式又分为荒漠(包括戈壁、沙漠、盐碱地)、草地(含退化的草场)、丘陵及其他三种类型场址条件,分新建10MWp、 20MWp和50MWp三种容量规模。分布式主要考虑屋顶光伏,分新建10MWp和20MWp两种容量规模。其区别主要体现在组件支架基础、道路、用地面积及费用等方面,如:集中式(荒漠)采用独立基础,集中式(草地)采用桩基础(PHC预应力管桩)。
2.分布式
指标针对屋顶分布式。与集中式指标相比,主要扣除发电设备基础费用、交通工程费用和用地费用,相应增加屋面改造措施费用(加固、屋面防水和检修步道等)。
非屋顶分布式可参照集中式光伏同等地形条件及容量规模的造价指标。
3.其他类型
如:农光互补,经分析,剔除农业大棚等特有的建安项目,除支架基础增高外,其他项目指标差异不大,因此不单独体现指标。
(二)升压站/开关站
典型升压站按新建110kV等级、户外敞开式、50MW容量, 20MWp光伏电站的升压站指标按50MW升压站的2/5分摊费用。370元/千瓦
典型开关站按新建35KV等级,20MWp容量。187元/千瓦。
二、造价指标编制参考依据
(一)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光伏发电工程设计概算编制规定及费用标准(NB/T32017-2016)》、《光伏发电工程概算定额(NB/T32035-2016)》、《建筑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光伏发电工程计价依据调整实施意见》的通知(可再生定额﹝2016﹞61号);
(二)国土资源部关于发布《光伏发电站工程项目用地控制指标》的通知(国土资规﹝2015﹞11号);
(三)电力行业现行的电力(电网)工程预算定额及编制规定;
(四)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光伏电站设备监理费计费标准(办发建﹝2014﹞65号);
(五)已投产或招标确定的设备、材料及主要施工合同价格。
三、造价指标明细
(一)光伏场造价指标
1.设备购置费
1.1发电设备
(1)光伏陈列设备:组件为单晶290Wp,汇总表根据2.9元/瓦、3.1元/瓦、3.2元/瓦分别给出综合造价指标;指标明细表按3.1元/瓦计算,组件集采价格有波动时,相应调整。
(2)设备支架
集中式光伏固定支架费:396元/千瓦。
固定式支架每兆瓦55吨,每吨 7200元。可调式支架,工程量在固定式支架的基础上增加不超过17吨/兆瓦,指标相应增加不超过122元/千瓦。
分布式屋顶光伏20吨/兆瓦、15606元/吨,折合315元/千瓦。
1.2汇流及变配电设备
(1)汇流箱45元/千瓦。
(2)逆变器:345元/千瓦 。
(3)逆变器配套光伏管理系统:10元/千瓦
1、30年的总辐射量数据
总辐射数据是最根本的资源数据,也是我们计算发电量的基础。一般我们会关注四个指标:
1)长期变化趋势。光伏电站运营期是25年,业主必须知道当地的太阳能资源长期来看是什么变化趋势。
计算30年、20年、10年的平均值;若基本相同,则当地资源就比较稳定,可用30年的数据来计算;若下降趋势明显,则用最近10年的数据计算可能更准确。
2)年际稳定度。我一般会算一下相对偏差。太阳能资源是分大小年的,而预测的发电量是一个平均值。业主需要了解,项目年发电量的实际值和预测值可能在一个多大的区间内变化。
3)数值大小。在特定的地点,数值大,发电量大;数值小,发电量小。
4)年内稳定度。最小月份与最大月份的比值。通过这个数值,可以判断太阳能资源在一年之内的变化幅度。
2、直射比
直射比应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但由于只有一级站才有直接辐射观测数据,所以这个参数总是被忽略。
光伏发电主要靠直接辐射。同样的辐射量,直射比大的肯定发电量会相对较多。我们固定式支架的倾角,就是根据全年太阳光的入射角设计的。直射比高的地方,方阵倾角会大一些;直射比低的地方,方阵倾角会小一些。
3、30年的日照时数数据
1)反映当地的太阳能资源情况。辐射量=日照时间×辐照度。所以日照时间长的地方,太阳能资源会相对较好。
2)进行气候学方法推算。根据当地的经纬度,可以计算出场址的“天文辐射量”、“可照时数”;据实测的日照时数和可照时数,获得日照百分率;利用参考站,算出a、b系数。这样,就可以进行辐射量的推算了!
3)设计。虽然冬至日才是日照时间最短的一天,但如果当地12月份的平均日照时间为7小时,你设计时考虑保证6小时不遮挡,似乎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4、现场实测1年数据
只有在现场自己测了数据,并与气象站的同期和长期数据做了对比以后,资源分析工作才是扎实的,结果才会是最准确的,业主的心才是踏实的。
5、其他气象数据
温度、风速、冻土深度等,都是设计中重要的气象参数,在此不一一赘述。
通过自然条件下的各项参数测算,获取,使所应用的太阳能光伏支架系统,更加适合于周边环境。更多有关光伏支架问题,请访问http://www.cngfzj.com/官网了解吧。